1.云南师范大学和昆明理工大学比怎么样?

2.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王牌专业

3.世纪非金属矿床地质学发展趋势的预测

4.昆明贵金属研究所的院所简介

5.镍粉是由哪些成份组成?它里面含有哪些金属粉末?用什么金属粉末能够代替它?

6.为中国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有哪些

7.山东有哪些钢厂

8.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

云南师范大学和昆明理工大学比怎么样?

云南粉末冶金价格查询_云南粉末冶金价格

快高考了,不知道能考上哪个。

网友一:两所大学都是很不错的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在云南本省是一批招生,昆明理工大学部分专业在第一批有招,主要是第二批招生,放到全国就出现了一个怪现象,昆明理工在部分省份第一批招生,云南师大全是第二批招生,这和师范类大学目前社会认可度吻合,昆明理工这几年因云南省的大力支持,发展是特别快的,其排名和社会认可度甚至超过了很多211院校,师资力量很强大,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都是一般一本院校无法比拟的,其强势专业有粉末冶金和材料专业等,就业也很不错。云师大承西南联大的文脉,在全国师范类排名虽然不靠前,但是在云南认可度还好,地理科学和小语种就业很好!个人建议学工科选理工,尚文科选师大,作为在外省工作的云南人,个人认为云南大学,云南财经大学,昆明医学院也很不错。我为我虽然贫穷落后但是山清水秀的七彩云南自豪,希望家乡的教育急起直追,来个弯道赶超!

网友二:昆工现在基本都是一本专业,二本少得可怜,我所在的学院三个专业在云南都是一本专业,至少高一本线30分左右,在有些省份可能是二本招生,但是不上一本线就不要想了,我们班的有些同学所在的省份就是二本招生,但他们的分数都是在他们省的一本线之上,我们班的最高分高了他们省一本线50多,昆工最好的是冶金专业,排名全国第四,有中科院院士,还有电气,建筑,土木也很不错,但是在云南应该至少高一本线50多才能报上,昆工今年排名87,全国985,211高校有119所,排名最后的211大概170多。

网友三:本人师大的,高中同学昆工国贸,上学时常去他们那边玩,他们宿舍的人都认识。现在我们宿舍除一个大学工作外,五个都是中学老师,有两个在当地教育局。他们宿舍的都在打理自己的生意,做家电的,建材的,培训中心的,几个都经营好些年,算是稳定了。他们有一个当兵去了,日子也相当安逸。

网友四:两个大学都不错,都是一本院校。主要看你说的是哪个方面的比较。云南师范大学特色专业就是师范专业,师范类专业在省内应该算最好的了,办学历史悠久;昆明理工大学的特色就是理工科,理工科专业在省内也是名列前茅。

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王牌专业

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王牌专业有物流管理、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技术等。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2015—2018年)认定骨干专业: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物流管理。

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提升建设专业: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

云南省高等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项目:物流管理专业、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技术。

云南省级重点专业:冶金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云南省级特色专业: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冶金技术。

学术科研:

1、科研平台

截至2016年12月,学校和昆钢及周边企业共同建设了4个校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校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粉末冶金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管道运输应用技术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新材料3D打印成型应用技术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工业机打印成型应用技术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2、科研成果

2014年,学校教师公开发表论文56篇,其中5篇论文获省级一等奖;校级科研立项建设项目23项,省级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立项9项;申请昆钢集团公司科研创新项目立项17项。

2015年,学校教师公开发表论文78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0篇,CSCD来源期刊论文1篇,EI论文4篇。共有7篇论文获省级及以上奖励;省级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立项4项;校级科研立项建设20项。科研结题7项,有6项省级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结题。

2016年,学校教师省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论文87篇,其中EI论文2篇,核心B类期刊类期刊2篇,其他核心期刊8篇;学校共有78项省厅级及以上科研目,68项校级科研项目。

3、学术

截至2016年12月,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藏图书78.1万册、电子图书800GB,生均图书72.83册。

世纪非金属矿床地质学发展趋势的预测

一、加强非金属矿床的勘查工作

非金属矿产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原料。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从事寻找与开发工作,矿业得到了全面与快速的发展,证明我国是世界上非金属矿产比较丰富、矿产种类较为齐全的国家之一。许多重要矿产如萤石、重晶石、滑石、石墨、菱镁矿、磷矿等储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拥有量却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章少华等,1996)。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非金属矿产的使用范围继续扩大,需求量有较大幅度增长。由于探明的某些后续接替少,或者在地区上分布不合理,满足不了生产的发展,适应不了矿业持续发展的需要,进而将影响我国21世纪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大力加强矿产的寻找与勘查。

根据国民经济建设实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方针,首先合理地选择成矿区带,进行非金属矿产科技找矿,注意寻找盲矿、隐伏矿。同时应加强遥感与地物化多元信息集成方法、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技术、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先进技术和新方法的运用,提高找矿工作的效率,获得更多的矿产,为矿业发展创造条件。注意多方面扩大经济来源,吸收多渠道资金,增加矿产勘查工作的投入。总之,无论从矿业生产角度、还是从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讲,我们都应该加强矿产的勘查,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茹湘兰,1999)。

二、对非金属矿的应用开发、深加工的研究应进一步提高

非金属矿的应用开发主要是它的物化性质与工艺特性的发挥,取决于矿石本身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及其对溶解、吸附、催化、扩散等的影响有关。因此,非金属矿物深加工内容丰富,如超细化、高纯化、单晶化、复合化、纤维化、薄膜化等都与矿物性质的发挥及现代科学技术有关。近年来,由于测试手段增强,加工技术水平提高,使我国非金属矿的应用开发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如“高岭土的精选新工艺-刮刀涂布高岭土的生产”,是一种创举,能除去高岭土中微粒级的杂质,提纯后的高岭土光泽好、白度高、粒度细而均匀,特别适于造纸涂料,代替英、美、等国进口的SPS、KCS陶土。这一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中国非金属工业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应紧密结合发展方向和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有力地推动有关科学技术和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徐立铨,1999)。

在世界非金属矿产中,我国有不少优势矿种,如石墨、石膏、硅灰石、菱镁矿、重晶石、硅藻土、饰面石材、浮石、蛭石等,目前多数只是储量占优势,开发利用上没有优势,国内应用以低科技含量占主导,高科技、高产值的应用很次要。多数企业仍处于粗放作坊式经营,将原料及低级品直接投入市场,创汇能力低。例如:我国储量为世界第一的滑石,其初级产品的出口价格仅为0.045美元/千克,而进口的精加工无菌滑石粉为50美元/千克。若不改变“一等原料,二等工艺,三等产品的被动局面”,就不能把我国非金属矿的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又如石膏,我国储量居世界首位,19年达到年产量2000×105t,其中80%用于生产水泥,而用于其他建材生产的只有5%;而美国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在水泥等行业中的用量仅为15%~20%,80%用于其他建筑业。另外,在出口产品的结构上,1998年为止,以原矿和初加工非金属矿制品出口约9.5亿美元,占非金属矿出口创汇总额的58%,非金属矿制品出口约6.亿美元,占非金属矿出口创汇总额的42%。由于产品深加工的程度低,质量上缺乏竞争力,有的产品还出现了出口数量增加了,而创汇额反而减少了的现象,例如:1988年石墨出口数量增加了5.8%,创汇额却减少了1.2%;石材出口量为487×105t,比19年增加了11%,出口创汇7.1亿美元,下降了7%。

21世纪期间应加强开发我国优势非金属矿产,加强深加工的研究,扩大应用领域的研究,并将科技研究成果切实地转化为生产力实体。使一种天然矿物,经深加工制成若干种基本材料,每种基本材料,再开拓它的多方面应用领域。非金属矿要成为现代原材料工业,其产业构成、产品性能要适应我国汽车工业、石化工业、机电工业和建筑工业四大支柱产业的发展。加快高效摩擦制动材料、电子工业用绝缘材料、导电涂料、光电材料、半导体材料、净化、精炼、裂化材料、分子筛、触媒剂的开发、冶金用高档耐火材料、粉末冶金材料、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高温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超导材料和矿物填料等等的开发。

三、开发轻质建筑材料应得到发展

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已经广泛使用轻质建筑材料。以德国为例:1980年联邦德国非金属工业总产值为285亿马克,是基本工业产品生产第四大产业部门,产品用于建筑业的占90%,在80年代联邦德国的现代企业和民用建筑已绝大部分实现了建筑材料轻质化,在城镇贸易商场及建筑材料企业都有各种轻质产品和利用轻质建材组装起来的成套住宅展销。其原料主要是:膨胀粘土、膨胀板岩(制陶粒)、浮石、火山渣、玄武岩(制岩棉)、硅藻土、石膏、蛭石和珍珠岩(制膨胀珍珠岩)等。

轻质建材不仅质轻可适应高层建筑,而且保温性能好,在北方冬季可节省能源与降低取暖费用,因而也适用于非高层建筑和民用建筑。21世纪尤其是21世纪前半期在我国的快速发展轻质建材是必然的、可能的。

轻质建筑矿物原料,在我国十分丰富,陶粒原料是富含伊利石、水云母的粘土质岩石,过去我们没有注意调查,很不清楚。例如:吉林省通化、浑江一带的紫砂陶土,其主要粘土成分就是伊利石。目前只少量用于波形瓦的烧制,其他用途尚未开发。浮石、火山渣等更丰富,仅长白山地区的储量就十分巨大;玄武岩、珍珠岩分布广泛;硅藻土用于烧制保温砖一般用的Ⅲ、Ⅳ级粘土质硅藻土,是我国的富有矿种,在云南、吉林、浙江和四川省储量巨大,我国是世界上硅藻土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蛭石也很丰富,主要源于新疆;石膏储量名列世界前茅,不久的将来,以纸面石膏板为主的石膏轻质建筑材料将有可观的应用前景。

四、环境保护材料的发展

环境保护涉及的面很广,就工业发展和城市人口增加,日益增多的工业废物和污水垃圾,造成大气和江河、湖及近海水体的污染,是一个重大环保问题。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环保业的投入是很巨大的,目前我国虽然有环保的法规,但是落实治理相差甚远。如果说,这种局面目前尚可苟且存在,那么按我国长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到21世纪实现工业巨大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工业废气、废水、废渣、城市污水等如仍不净化治理,内陆的遍地水体将受到严重污染,近海的鱼虾蟹贝将难以生存,其结果必然制约经济增长。因而,不加强环保的投入,发展经济是不能持续的。国外净化污水和净化废气等用的非金属矿物原料,主要有:膨润土、高岭土、海泡石、凹凸棒石、铝矾土、硅藻土、石灰石、菱镁矿、火山渣、浮石、珍珠岩、天然沸石、绿泥石、蛭石和煤矸石、粉煤灰等。根据我们的试制和净化污水试验,以吉林省丰富的泥炭生产的活性炭,可以用于净化污水,其生产成本低,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为了从根源上净化城市污水中的磷,大力推行生产和使用无磷或少磷洗涤剂是目前日本、欧洲和美洲国家的一项重大措施。最主要的办法就是以人工合成沸石来取代洗涤剂中的三聚磷酸钠,4A沸石对硬水离子Ca2+有很好的交换吸附作用,而对Mg2+的交换速度和交换容量很差,而低硅八面沸石对Ca2+、Mg2+离子都有很好的交换吸附性能,可以全部取代三聚磷酸钠。我国合成P型沸石掺入洗衣粉中,也有较好的效果。合成4A沸石、八面沸石、P型沸石所用的都是硅 铝质的非金属矿物原料,珍珠岩、浮石、三水铝石、膨润土、天然沸石等均可用于合成沸石。

五、提高对非金属矿床综合评价和利用水平,避免“丢贫现象”

据统计,我国已探明矿产储量中,共生、伴生矿床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非金属矿床共生、伴生规律十分明显,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矿种经常共生、伴生在一起。例如,含煤地层中经常有高岭土、耐火粘土、铝土矿、膨润土、硅藻土、油页岩、石墨、硫铁矿、石英砂岩等矿产伴生。有的非金属矿产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用矿物共生,如石棉与蛇纹石、水镁石,重晶石与有色金属,蓝晶石与金红石等等。长期以来,我国对非金属矿综合评价或综合利用水平较低,往往只注意利用共生、伴生矿中的某一种而丢掉其他。矿产的总回收率只有约30%,比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造成的很大浪费。至21世纪必须开展综合利用,提高矿产的经济价值。我国煤系地层生高岭土超过180×109t,共生硫铁矿超过170×109t,还有的膨润土等,今后应注意这部分的回收利用。此外,过去开的金属或非金属矿床的尾矿中,多数为富含非金属矿物的尾矿,开发利用这些尾矿,不但可以消除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防止浪费,而且可取得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在21世纪将对共、伴生综合利用率有较大提高。

此外,在非金属矿开发中,不时出现丢“贫”现象,如贵州的开阳磷矿,乃为世界上少见的富磷矿,目前所开的原矿,其P2O5均在35%以上,而将大量丢弃的所谓废料,其P2O5均在20%左右,这种丢“贫”现象应予改正,提高的利用率,减轻浪费。

六、重视非金属矿在现代公路建设上的利用

随着我国现代交通事业发展,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对筑路材料的质量和品种要求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如何提高路面质量与稳定性上、在公路环保与安全性上、在增加公路路面功能上、在解决专用筑路水泥及沥青不足以及冬季路面防冻、防滑等方面,需要启用各种矿物和岩石。这是现代公路建设发展必然趋势。随着我国各省在21世纪经济的繁荣发展,各城市、农村间的交通沟通,势必大力修建各种快速公路与普通公路,那么,需要大量符合质量要求的筑路材料。包括:石英岩、玄武岩、珍珠岩、黑曜岩、石灰岩、叶蜡石、石榴子石、蛭石、燧石质球石、浮石等。预示了现代公路建设将成为非金属矿的一个重要利用领域。这一领域的利用是很有潜力的。因此,应重视与开展非金属矿及部分工业废料(如炼钢渣、粉煤灰等)在公路建设上的应用研究很有必要(俞永刚,1991),同时也为我国丰富的非金属矿提供一个新的利用领域。

七、搞好非金属矿产品的国际贸易管理

我国非金属矿产丰富,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地区,具有出口的良好条件,产品的国际贸易一直在稳定地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非金属矿产品对外贸易发展迅速,1989年出口换汇已达8.6亿多美元,比1988年增长了36.45%,1980年至1989年的年均增长率达14.2%。在101种出口非金属矿产品中,有67种产品创汇额有所增长,34种不同程度的下降。出口创汇较多的非金属矿产品为:鳞片石墨、重烧镁、矾土、萤石、滑石、重晶石、花岗石荒料、石刻品、碳化硅、花岗石板材。

近年来,我国每年出口几十种非金属矿,虽在数量、品种、创汇额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创汇额还只占世界非金属贸易额的2%左右,这与我国的优势地位,是不相称的。在国际市场上,形成卖方市场,处于外商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的被动局面(魏维,1991)。一旦国际上某种非金属矿产品市场疲软,国内产品也将随之滞销。

因此,21世纪内应搞好非金属矿产品的国际贸易管理工作。在国内不能盲目开发,乱挖乱、富弃贫以保护;在满足国内需求的情况下,鼓励出口。但在国外,国家要掌握绝大多数重要产品出口货源,以稳定出口数量和价格,达到垄断控制的目的,改变目前买方市场和盲目倾销的现象(魏维,1991)。

八、今后石材业争取成为建材业创汇大户

当前全国已有石材矿山600余座,相关企业7000余家。各种建筑和室内装修不断升温及国际市场对石材强劲需求,促使中国建材行业中石材业发展迅猛。据有关资料表明,1994年全国石材产量已达1×107t多,出口创汇1.4亿美元,到本世纪末,全国石材出口创汇将达7亿美元。中国石材有丰富的优势,几乎各省、市、区都产有石材,有的为高档装饰建材或雕塑石材,以其天然、别致、典雅、庄重为特色,十分珍贵,深受中外人士赞誉。因此,今后石材业有望争取成为建材行业的创汇大户。

目前,中国开发利用大理石已达400多个品种,花岗岩300余种;大理石远景储量3×1011m3,花岗岩1×1012m3。因此,石材出口极具潜力。但由于石材业普遍存在矿山开技术落后、质量标准低等状况,导致我国仍以荒料出口为主,而加工成材的产品出口量所占比例仍然很小。

今后的方向是积极改进加工技术,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扩大成品材出口,这也是中国石材业能否掌握未来市场的关键。现在世界石材制成品主要消费市场集中在西欧、远东、北美、中东4个地区。西欧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材商贸中心,石材荒料进口、成品材出口和年消费量约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50%、90%和50%。远东地区是世界第二大石材市场。日本是世界最大的成品石材进口和第二大石材荒料进口国,石材需求量的80%靠进口。

九、提高科学技术,推动非金属矿床学的发展

贯彻“科教兴国”的方针,为解决找矿问题,应提高非金属矿床学的理论,充分研究非金属矿床的控制因素及分布规律,建立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成矿模型,以指导寻找非金属矿床。中国非金属矿床丰富,有自己的地质特点,应该在实际工作中充实与建立自己的成矿理论。要注意发现新的矿床。此外,加强非金属矿物材料学的研究,用以解决矿物原料性质与其物质组分、结构、构造、粒度、晶界和使用原料以及加工工艺等之间的关系,以查明矿物材料的应用、生产工艺和技术。总之,要在科技上下大力气解决非金属矿深加工与利用问题。在此基础上能解决更多的可利用的非金属矿产。使非金属矿产得到合理利用,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总之,对非金属矿产要加大力度进行科学研究,研究开发一批国家急需找矿与深加工的重大技术,重点支持大中型矿山企业技术改造扩建,建立若干个以全国性和地区性企业集团为依托,有科研、设计、大专院校参加的技术开发中心。因此,要努力培养多层次、多专业的应用型和复合型的跨世纪人才。在21世纪,将非金属矿床地质学及非金属矿产的加工、使用等理论与实用(新的边缘学科-矿物材料学)提高一步,推动这些向前发展,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非金属矿工业作出贡献。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的院所简介

贵研所长期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军工配套科研任务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重大项目课题,是我国贵金属领域内国家任务的主要承担者。2003年经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863成果产业化基地”,2008年经云南省科技厅审定列入“云南省贵金属材料重点实验室”培育,2010年“多品种、小批量军用贵金属新材料科研生产基地”得到国防科工局立项同意,2011年“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获科技部批准,拥有2个省级技术创新人才团队:“贵金属催化技术省创新团队”、“稀贵金属低维新材料省创新团队”。

贵研所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即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国家恢复研究生制度以后,经批准先后建立了“有色金属冶金”、“材料学”、“工业催化”3个硕士点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2002年11月经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于2005年开始招收博士后科研人员。从80年代至今,我所已培养统招硕士研究生百余人,多年来为研发一线培养了一支基础扎实、素质较高的研究人员队伍,为贵金属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材料研究室

研发领域:稀贵金属复合材料、航天新材料及特种涂层材料。主要研发方向试制产品:

(1)贵金属电接触复合材料;

(2)贵金属弥散强化复合材料;

(3)航天发动机喷管新材料;

(4)航天发动机连接材料与技术;

(5)贵金属功能涂层材料;

(6)稀贵金属CVD、PVD成型技术研究。 二、粉体材料研究室

研究领域:有色金属、贵金属粉体材料和粉末冶金材料。主要产品有:

(1)表面喷涂用特种合金粉末;

(2)新型银基、铜基电工合金;

(3)现代粉末冶金技术和设备;

(4)多功能、多用途高纯超细氧化铝、氧化锆等粉体材料。 三、化学材料与药物研究室

主要从事贵金属药物和化合物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研发领域和方向:

(1)贵金属药物

A.新型亲脂性铂类抗癌药物的设计和合成;

B.能抵抗顺铂耐药性的铂类抗癌药物的设计和合成;

C.机体NO的清除剂—Ru配合物的研究。

(2)贵金属有机配合物

A.新型的MOCVD贵金属前驱体的设计和合成;

B.新型的载体催化剂贵金属前驱体的设计和合成;

C.由于均相催化反应的铂族有机配合物的合成技术研究。

(3)贵金属纳米材料

A.金纳米的制备技术研究;

B.金纳米的应用研究。 四、冶金研究室

研究领域:稀贵金属和有色金属冶金。

稀贵金属提取冶金覆盖了从矿物及二次中提取贵金属,包括冶炼富集、贵贱金属分离,贵金属相互分离,贵金属精练。主要技术方向如下:

●贵金属提取冶金研究;

●贵金属综合利用研究;

●贵金属冶金过程的物理化学研究;

●二次再生回收利用技术;

●铜、铅、锡、镍阳极泥回收贵金属工艺;

●汽车尾气废催化剂回收贵金属工艺;

●石油重整催化剂提取贵金属工艺;

●高砷铅阳极泥处理工艺;

●感光胶片废料和废水中银回收技术;

●玻纤工业用废漏板坩埚,硝酸工业用废触媒网及其它废贵金属器皿和材料的回收工艺 ;

●贵金属分离提纯新技术 。

●有色金属冶金技术:

●红土镍矿冶金研究;

●钒钛铁精矿综合利用;

●粉末冶金研究。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设有专利业务部门,进行专利的申请、审查、撤消、复审等业务,对专利申请权、专利权、专利侵权、专利实施等法律纠纷提出处理建议和措施。现有包括专利代理、依托昆明贵金属研究所图书馆馆藏文献和DIALOG国际联机检索终端的专利文献服务等专利工作服务支撑体系,有专利代理人2名。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还建立了DIALOG国际联机检索终端,可进行世界专利和多国专利等专利检索、进行社会与自然科学文献情报信息服务,为科技、商业情报提供检索服务。业务员具有国家一级检索查新资格,为从事科研、生产、管理的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文献检索和查新服务。

镍粉是由哪些成份组成?它里面含有哪些金属粉末?用什么金属粉末能够代替它?

镍粉在金刚石刀具中是作为金属结合剂使用的。应该是超细的高纯镍的粉末,可能有的厂家还用其他金属混合其中,但是具体方法配方应当是其技术秘密,不会透露。镍粉就是作为价格较高的钴粉的替代品使用的。用什么金属粉末能够代替它?这个问题恐怕相关的人员都想知道。

金刚石工具镍粉介绍(金属胎体合金粉末): 金属结合剂是决定金刚石锯片,刀头,磨轮,薄壁钻等产品的质量关键因素之一,在金刚石确定以后,金属结合剂的质量就成了决定因素,钴粉和镍粉都可以作为主粘结剂,但钴粉的价格较高。

在金刚石工具中,胎体指包裹,金刚石的金属烧结体,胎体的作用是把持金刚石,使其起到切割的作用,而不会过早地脱落掉.胎体一般由多种金属元素组成,主要用低熔点金属粉作为粘结剂,比如镍粉等。

建筑业用的金刚石薄壁钻头、切割片,石油天然气等矿用金刚石钻头、硬质合金钻头的胎体粘接材料大多用镍粉;金属材料加工、汽车、摩托车机械打磨加工等用的工具大多用金刚石磨料磨具,其胎体材料也大都用镍粉。包括羰基镍粉、电解镍粉和还原镍粉。

(羰基镍粉其独特的晶形结构和高纯度的颗粒能成为与其它金属混合的理想材料,它树枝状的表面使其能与大颗粒紧密结合,在粉末烧结前形成稳固而均匀的分布,在随后的烧结过程中能和其它粉末渗滤均匀,最后能形成具有平衡冶金结构的精密部件,其性能大大优于普通镍粉。因此,羰基镍粉广泛应用于镍-镉、镍-氢电池,过滤器、军工、高密度和高熔点材料的粘结剂、粉末冶金添加剂、精密合金、特种钢、不锈钢焊条、石化用催化剂和新型化合物、电子显象管用吸气剂、高频或超高频磁性材料等。)

为中国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有哪些

1、林巧稚(1901——1983),著名妇产科专家。福建厦门人。1929年毕业于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并被聘为协和医学院妇产科医师。后任妇产科主任兼教授。1932年和1940年曾两次出国,在英国伦敦医学院、曼彻斯特医学院和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进修。回国后,历任协和医院、友谊医院妇产科主任兼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市妇产科医院名誉院长、全国妇联副等职,她是中国科学院第一位女学部委员。

2、张钰哲(1902——1983),著名天文学家。福建闽候人。1919年考入清华大学。1923年赴美留学。1928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曾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天文研究所所长。 1946年再次赴美, 从事天文研究活动。1948年回国。担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

3、侯德榜(1890——14),著名化学家。福建闽候人。1913年赴美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普拉特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化学。192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工程博士。1921年回国,曾任塘沽碱厂总工程师、南京硫酸铵厂厂长、化学公司总经理。新中国成立后,任重工业部化学局顾问、化工部副部长、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全国科协副。他是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美国化工学会和英国学会的名誉会员。

4、丁颖(1888——1964),著名农业科学家、水稻专家。广东茂名人。1912年毕业于广东高等师范。1913年赴日本留学,攻读农业科学。1924年回国,任中山大学农学院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南农学院院长、全国科协副、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他是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并曾被授予民主德国农科院通讯院士、全苏列宁农科院通讯院士等称号。

5、熊庆来(1893——1969),云南弥勒人。1906年考入云南高等学堂。1913年赴比利时留学,后转赴法国,先后就读于格伦诺勃尔大学、巴黎大学、蒙柏里大学和马赛大学,于1920年获理学硕士学位。1931年再度赴法,以学术论文《关于整涵数与无穷极的亚纯涵数》获法国国家理学博士学位。曾任云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等职。他创办了东南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数学系,最早把近代数学引进中国,致力整涵数、亚纯涵数、代数涵数等学科的研究工作,对我国数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定义的无穷极被国际数学界称为“熊氏无穷极”(也称熊氏定理)。

6、汤飞凡(18——1958),湖南醴陵人。1921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25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深造。回国后,先后担任上海中央大学医学院教授、上海雷斯德研究院细菌学系主任、上海医学院教授。1943年,他用自己设计的简陋设备制造出我国第一批青霉素。他是我国第一个抗生素研究室和青霉素生产车间、第一个实验动物饲养场和第一个正规卡介苗实验室的创办人。1948年,在第七届国际微生物学会上被选为常任理事。 曾任卫生部中央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1956年,在世界上第一次分离出沙眼,被世界微生物界称为“汤氏”。

7、张孝骞(18——1987),湖南长沙人。192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湘雅医学院。曾任湖南湘雅医学院院长、协和医院内科教授、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等职。他长期从事内科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中国胃肠病学的奠基人,一生确珍和治疗了许多疑难病症。

8、梁思成(1901——12),广东新会人,长子。1924年,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获建筑硕士、美术学士学位。他代表中国参加了联合国大厦的设计,被普林斯顿大学赠予名誉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市都市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等职。他为东北大学和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长期从事教育事业和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工作,曾参加国徽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京十大建筑的设计工作。他所撰写的英文版《图像中国建筑史》获“全美最优秀出版物”称号。

9、钱学森(1911——)中国现代科学家。祖籍浙江杭州,生于上海。留学美国并在近代力学奠基人卡门指导下从事火箭研究工作。1955年回国后投身于开创中国力学、航天事业等工作。他是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学部委员、力学研究所研究员、第一任所长,中国力学学会第一任理事长等。1958年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为我军的科技事业发展作了大量工作。

10、李四光(1889?1)地质学家。湖北黄冈人。字仲揆。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19年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获硕士学位。1920年回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从事古生物学、冰川学和地质力学的研究.

阿基米德、牛顿、富兰克林、达尔文、麦克斯韦、赫兹、玻尔、弗米、居里夫人、爱因斯坦、海森堡、洛仑兹、安培、巴斯德、沃森 克里克、费曼、奥本海默、戴维、法拉第、伦琴、哈恩、汤姆逊、瑞利、哈伯

山东有哪些钢厂

1、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莱钢集团)始建于10年1月,是拥有总资产620亿元、产钢能力超过千万吨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2009年与济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组建为山东省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莱钢集团是全国规模最大、规格最全的H型钢精品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齿轮钢生产基地,全国规模最大、附加值最高的粉末冶金生产基地。

2、济南钢铁集团

原为成立于1958年原济南钢铁厂,总部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一个特大型国有企业。业务范围包括钢铁原材料生产,炼钢,钢铁加工,机械制造等多个行业。

3、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青岛市十大企业集团之一,全国重点冶金企业,在全国500强企业中排在前列。企业先后通过ISO9001:2000、 OHSAS18001:2001、ISO14001:1996标准认证,连续多年获全国质量效益型企业称号和中国讲诚信、守合同、重质量典范企业称号。目前青钢的主要品种有:焊接用钢盘条、汽车用弹簧扁钢、硬线系列冷镦钢、PC钢棒用线材、拉丝线材、易切削钢、优质碳素结构圆钢、建筑用线材与螺纹钢、焦炭、自行车、钢钉等40多个品种、100多个规格的产品。

4、日照钢铁

日照钢铁又名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烧结、炼铁、炼钢、轧材于一体并配套齐全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是一家民营企业。公司坐落在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西临204国道、同三高速公路,南距岚山港5公里、北距日照港35公里,铁路专用线与京沪线、京九线、陇海线等铁路干线接轨。在山东省的主导下,2008年11月5日,山东钢铁与民营企业日照钢铁分别签订了重组意向书和尽职调查方案,由山东钢铁重组日照钢铁。

5、山东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是大型民营钢铁联合企业。地处山东省肥城市境内,北依济南(距济南100公里),东靠泰山(距泰安60公里),与京沪、京广高速公路、京九铁路、济邯铁路相邻,公路、铁路运输便利。 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144亿元,实现利税11.8亿元,其中利润7.5亿元

6、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钢铁生产深加工为主导,集能源、机械、商贸、高科技与一体的国家大型企业集团。资产总额80多亿元,目前已形成了年产300万吨精品板带材、60万吨不锈钢的综合生产能力。主要生产线有年产60万吨不锈钢生产线一条;年产60万吨不锈钢热退火酸洗生产线一条;年产80万吨热轧窄带生产线一条;年产160万吨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用日本JIS标准生产的热轧卷板生产线一条;年产100万吨的酸洗、冷轧卷板生产线六条。主要产品为热轧不锈钢、冷轧不锈钢、热轧板、冷轧板、酸洗板、热轧带钢、冷弯型钢、连铸板坯、铸造生铁、炼钢生铁、精密焊管、精密铸件、粉末冶金、磁性材料、消防器材等。

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

1.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统筹规划,坚持上大与压小相结合、新增产能与淘汰落后相结合,优化有色金属生产力布局。以满足内需为主,严格控制、能源、环境容量不具备条件地区的有色金属冶炼产能。积极引导能源短缺地区电解铝及镁冶炼产能向能源丰富的西部地区有序转移。逐步推进部分城市有色企业转型或环保搬迁。在沿海地区,利用进口原料有序布局建设若干铜、镍基地。选择条件合适的区域,依托拆解园区,充分利用国内外废杂铜、铝建设若干规模化的再生金属基地。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鼓励在境外建设氧化铝、电解铝、铜、铅、锌、镍等产业园区。

按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支持建设若干基础雄厚、产业链完整、特色鲜明、高效利用、环境友好的有色金属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支持建设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的东、中、西部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区。

2.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

以发展精深加工、提升品种质量为重点,以轻质、高强、大规格、耐高温、耐腐蚀、低成本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铝、镁、钛等高强轻合金材料,以提高性能、降低成本为方向,加快发展高性能铜合金材料、铅锌镍各种合金及其他功能材料,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国家重大工程的需求,形成若干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产业聚集的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生产基地。

铝:开展航空用高抗损伤容限合金、高强度铝合金品种开发,以及铝合金薄板、厚板、型材和锻件的工程化技术开发,满足航空及国防科技工业对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的要求。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轨道交通用大型铝合金型材、具有较好成形性能的汽车车身用6016类及6022类合金,以及液化天然气船(LNG)船用5083-O态合金板材生产技术。大力发展高纯高压电子铝箔,满足特高压铝电解电容器的需求。

镁:以开发生产汽车、高速列车及轨道交通车辆、电子信息、国防科技工业、电动工具等领域应用的大截面型材、板材、大型压铸件为重点,用产学研用相结合,通过增强创新能力及示范工程建设,加快高性能、低成本镁合金及深加工技术及产品研发,实现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突破,建设以镁合金铸件、型材、锻件、板材为主体,终端产品相配套的完整产业化体系。

钛:针对国家航空航天等重大工程需求,着力发展大规格棒材和锻件、紧固件用丝材、宽幅板材和钛—钢复合板、大直径管材、大型铸件和粉末冶金件。积极发展钛带材、焊接钛管及挤压型材等,并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其他有色金属:重点发展镍及镍合金板带材、高性能锌合金,高强高导引线框架材料、水箱铜带、变截面带材、高精度异型铜合金材、超细毛细管、高速列车及铁路电气化高性能专用铜材、5ppm(百万分之一)以下高纯无氧铜、小于18微米压延铜箔等高性能铜合金,锡锑精细深加工产品、高性能稀有金属材料等。

专栏4:精深加工产品发展重点 铝:高性能铝合金半固态坯料及零件,涡轮发动机压叶轮材料,汽车铝合金板,航空航天用2系、7系列铝合金及材料,铝锂合金,深冷设备用铝合金板材,大型、超大型及微型铝合金工业型材,可焊铝合金薄板,超高纯铝,高压阳极铝箔等。 镁:耐热铸造镁合金,低成本挤压型材,高性能镁合金挤压型材,大截面镁合金中空型材,宽幅镁合金板材,镁合金铸轧板材,镁合金热轧板材,镁合金薄带材,镁合金精轧薄板材,镁合金锻造汽车轮毂,镁合金锻件等。 钛:优质宽幅冷轧纯钛板材,高性能宽幅钛及钛合金厚板,钛合金型材,钛及钛合金带材,大规格宽厚钛合金板材,高精度、宽幅钛合金薄板材,大规格钛合金棒材及特征锻件,紧固件用丝材、大型钛铸锭及锻件,新型钛合金结构材料,专用钛合金材料,钛及钛合金模锻件,钛基多孔材料等。 铜:铜合金引线框架,高强高导新型铜合金接触导线,无铅新型环保铜合金,高性能无铍弹性铜合金,高性能耐蚀镍铜合金,铜包铝,低松比雾化铜粉,高纯铜合金溅射靶材,压延铜箔等。 其他有色金属:镍基高温合金、镍基合金无缝管,镍基金属多孔材料,高性能球形氢氧化镍,高性能锌合金,无铅锡焊料、锡化合物,先进锑阻燃材料,纳米晶及特粗晶粒等高性能硬质合金、ITO靶材、大规格钨钼靶材、核级锆材等高性能稀有金属材料等。 3.积极推进企业重组

按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结合优化布局,大力支持优势大型骨干企业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积极推进上下游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竞争力。充分发挥大型企业集团的带动作用,形成若干家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企业集团。

4.发展有色金属生产服务业

大力支持科技实力雄厚的有色金属企业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鼓励有色金属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工业设计、信息咨询、现代物流等生产。建立和完善有色金属的电子商务、期货交易等市场手段。支持发展工程咨询、设计、装备集成、安装调试、运营服务一体化的工程承包服务。鼓励发展有色金属工业检测认证、科技成果推广等中介服务,扶持壮大节能服务产业。 1.加快基地建设

以加快境外铜、铝、铅、锌、镍、钛等原料供应基地建设为重点,积极推动境外勘探,在丰富的国家和地区,依托具有国际化经营能力的骨干企业,建立与所在国利益共享的对外开发机制,加快境外开发项目建设,形成一批境外矿产基地。进一步加强国内重点成矿地带的普查与勘探,增加储量,提高查明储量利用率,积极开展现有矿山深部边部找矿,延长矿山服务年限。以云南、新疆、甘肃、青海、西藏、内蒙古、黑龙江等省(区)有色金属成矿带开发为重点,加快建设西部矿产基地。在广西、贵州、山西适度发展具有保障的氧化铝产能。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鼓励低品位矿、共伴生矿、难选冶矿、尾矿和熔炼渣等开发利用。促进铜、铅、锌等冶炼企业原料中各种有价元素的回收,冶炼渣综合利用,以及冶炼余热利用。建立完善铜、铝再生利用体系,规范回收、拆解,建设一批规模化再生利用示范工程。完善废旧铅酸电池回收利用体系,鼓励将废旧铅酸电池回收利用纳入矿铅生产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重金属污染。支持改扩建形成一批锌、钴、镍、锡、锑、锗、铟、贵金属等回收利用及冶炼废渣综合利用示范工程。依托内蒙古等高铝煤炭,有序推进高铝粉煤灰开发利用,大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指导意见》的组织实施工作。 1.增强创新能力

围绕有色金属工业发展重点和难点,在矿产勘查、节能减排、提高利用率、先进材料制备等领域,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培育企业的应用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创新投入机制,强化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建设,推动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开展前沿共性技术攻关,着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和共性基础技术,充分发挥科技对产业升级的支撑作用,提高产业核心竞争能力。

专栏5:科技开发重点 重点开发技术。氧气底吹及侧吹连续炼铜技术、闪速炉短流程一步炼铜技术、高温高浓度溶出浆液高效分离技术、底吹电热熔融还原炼铅技术、闪速炼铅新工艺、红土镍矿绿色湿法冶金技术、镍锍连续吹炼技术、新法炼钛技术、等温熔炼炉关键技术及配套设备、赤泥分选用超导磁选机和赤泥综合利用技术等。 重大节能技术。氧化铝节能技术、铝电解节能技术、多热源内热式电热法生产镁技术与装备、低品位红土镍矿生产镍铁节能技术、海绵钛节能降耗技术、镁电解多极槽技术、大型充气机械搅拌式浮选机、烟气制酸低温位热回收技术等。 精深加工技术。高洁净、高均匀性合金冶炼和凝固技术,中厚板固溶及预拉伸技术,高性能铸造镁合金及变形镁合金制备及深加工技术,镁合金腐蚀控制及防护技术,18微米及以下压延铜箔压延及表面处理工艺技术, 高质量引线框架材料合金制备及加工工艺技术,钛铝合金及加工成型技术,钛合金模锻件锻压、型材挤压、大型铸件、异型管棒丝材成型技术。 重点前沿技术。有色金属矿产潜力快速评估与勘查基地优选、地下金属矿山智能化矿关键技术与装备、生物提取金属、有害元素的无害化处理及化利用、金属复合材料及难加工金属电塑性加工技术、先进材料制备技术、低碳技术等。 2.加强技术改造

支持有色金属企业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以质量品种、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两化融合等为重点,对现有企业生产工艺及装备进行升级改造,加快淘汰落后,实现清洁、安全生产,提高企业生产自动化、管理数字化水平。

专栏6:技术改造重点 选。推广电动液压矿凿岩设备如掘进台车和深孔凿岩台车、低矮式破碎机等大型高效节能自动化选装备以及新型高效药剂,实现选装备机械化、自动化和大型化,加强矿山现场监测,提高矿山管理信息化水平。 铝冶炼。重点推广新型结构铝电解槽、低温低电压铝电解等高效节能技术;低品位铝土矿高效节能生产氧化铝技术、氧化铝生产过程余热回收利用技术。 铜冶炼。推广氧气底吹炉炼铜等技术。 铅冶炼。推广富氧底吹熔炼、液态铅渣直接还原炼铅工艺等先进技术,加快对落后熔炼、鼓风炉还原等进行技术升级改造。 镁冶炼。推广套筒竖窑及蓄热式竖式还原炉技术。 钛冶炼。重点推广植物油除钒技术、铝粉除钒技术、新型节能还蒸炉、多极槽镁电解等技术。 铜铝加工。推广铜铝加工短流程生产技术,积极开发引进大断面、复杂截面铝合金型材制造技术、大型高性能铝合金预拉伸板制造技术及装备,高强高导新型铜合金制造技术及装备。 稀有金属。推广微量杂质低成本高效分离技术、高纯金属制备新技术、高功率电子束熔炼炉及难熔金属的提纯技术及装备等,生产高档硬质合金、高纯化合物、高纯金属细粉、大卷重丝材、大规格高性能板、棒材及特种钨、钼制品等精深加工产品。 3.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认真总结和推广行业先进企业的信息化经验,建立和完善有色金属工业信息化标准规范工作体系。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生产自动化水平。鼓励企业建设信息化集成管理系统,推广使用企业(ERP)和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提高管控效率。

4.加强标准化建设

适应有色金属工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发展新材料的需要,建立、修订、完善技术和产品标准。进一步做好能耗、安全生产、清洁生产标准的制订。制订再生有色金属能源消耗标准和环保标准。加大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力度,实现国际国内标准接轨和双向转化。 以重有色金属污染防治为重点,按照《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十二五”规划》要求,遵循源头预防、过程阻断、清洁生产、末端治理的全过程综合防控原则,加快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防治。

1.限制重金属污染排放项目

严格准入条件,优化产业布局,禁止在在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大中城市及其近郊,居民集中区等对环境条件要求高的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增加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项目。到“十二五”末,仅保留少数符合环保排放要求的原生汞冶炼企业,取缔其他原生汞冶炼企业。汞触媒回收企业应配套有汞蒸汽回收装置,严格控制其他地区新建的汞触媒回收企业。

2.积极推行清洁生产

大力推广安全高效、能耗物耗低、环保达标、综合利用效果好的先进生产工艺,强化从源头防控重金属污染。依法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加强重金属污染治理设施建设,鼓励企业在达标排放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处理。实施区域综合整治,以湘江流域为重点,推进污染产业密集、历史遗留污染问题突出、风险隐患较大的重金属污染区域综合整治。

3.强化监管能力建设

加强重金属污染环境监测能力,推行污染源自动监控,重金属废气、废水排放企业要安装相应的重金属污染物在线监控装置,并与环保部门联网。 1.控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

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建立高耗能产业新上项目与地方节能减排指标完成进度挂钩、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的机制。继续运用提高税、调整出口退税、将部分产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等措施,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加大差别电价实施力度,提高高耗能产品差别电价标准。

2.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依靠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以及技术进步,按期淘汰落后产能。

专栏7:落后产能淘汰目录 铜:鼓风炉、电炉、反射炉炼铜工艺及设备(2011年),铜线杆(黑杆)生产工艺,无烟气治理措施的再生铜焚烧工艺及设备,50吨以下传统固定式反射炉再生铜生产工艺及设备。 铝:铝自焙电解槽及100KA及以下预焙槽(2011年),利用坩埚炉熔炼再生铝合金、再生铅的工艺及设备,铝用湿法氟化盐项目,1万吨/年以下的再生铝,4吨以下反射炉再生铝生产工艺及设备。 铅:用烧结锅、烧结盘、简易高炉等落后方式炼铅工艺及设备,1万吨/年以下的再生铅项目,未配套制酸及尾气吸收系统的烧结机炼铅工艺,烧结-鼓风炉炼铅工艺。 锌:用马弗炉、马槽炉、横罐、小竖罐等进行焙烧、简易冷凝设施进行收尘等落后方式炼锌或生产氧化锌工艺装备。 锑:用地坑炉、坩埚炉、赫氏炉等落后方式炼锑。 汞:用铁锅和土灶、蒸馏罐、坩埚炉及简易冷凝收尘设施等落后方式炼汞。 其他有色金属:用土坑炉或坩埚炉焙烧、简易冷凝设施收尘等落后方式炼制氧化砷或金属砷工艺装备,烟气制酸干法净化和热浓酸洗涤技术,再生有色金属生产中用直接燃煤的反射炉项目。 3.加大节能力度

严格执行《节约能源法》,按照国家节能减排总体要求,降低有色金属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积极推进有色金属行业电力需求侧管理试点示范。大力推广高效节能选工艺和设备、自热强化熔炼工艺、低温低电压铝电解节能技术、湿法冶金节能先进技术等。积极开展节能技术和项目示范,推进能源转换和梯级利用,加强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