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耐普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公司简介

2.三明汽车行业怎么样

3.星马竞技先锋直升飞机on怎么打开

4.我们国家的汽车行业该何去何从?

安徽耐普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公司简介

先锋汽油机_先锋汽油今天油价

他们结合中国日益加强的“节能降耗”政策,针对中国路况、车辆特点和车主习惯,进行了本土化系列研发和生产,用最新的品牌推广和营销模式。在国内隆重推出针对汽车、船舶和工业机械设备的节能、养护及汽车电子等系列产品:耐普顿润滑油

耐普顿节能先锋(动力系统型)

耐普顿节能先锋(燃油系统型 汽油专用)

耐普顿节能先锋(燃油系统型 柴油专用)

耐普顿免修先锋(动力系统型)

耐普顿修复剂系列

耐普顿保护剂系列

耐普顿清洗剂系列

耐普顿汽车保健电子类产品 ……(多达十余种系列,八十多个产品)

产品上市以来,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一直赞誉。特别在国际油价日益飙升的压力下,“耐普顿节能先锋”系列产品在汽车、船舶和工业机械设备节油方面取得巨大成绩,使用“耐普顿节能先锋”系列产品车辆节省燃油、延长发动机换油周期和使用寿命、改善冷启动、降低噪音、减少尾气排放。 耐普顿能源科技秉承“节能中国、服务社会”的信念,全新提出“汽车新动力、养护新概念”,为中国车主奉献了包括“节能先锋”在内的系列汽车养护品,公司不断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密切关注全球最新科技成果,积极响应中国“节能降耗”政策措施,全力打造“汽车行业节能先锋”,让汽车“以养代修”、“发动机终身无大修”在国内逐步成为现实。并且为节能减排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明汽车行业怎么样

一、三明市发展汽车产业的现状分析

1、优、劣势分析

三明市是福建省最早发展汽车工业的地区,早在1957年便在永安市建厂生产“福建”牌载重汽车。中间虽经坎坷,但汽车生产一直持续。三明市发展汽车产业的优势体现在:

交通与区位优势——三明市地处海峡西岸纵深推进、连片发展的关键区位,是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发挥“枢纽、基地、先锋、支撑”的独特作用,可以发展上下游配套产业,接收产业辐射。

政策与定位优势——在我国形成的六大汽车产业集群中,并没有位于东南部的汽车产业集群,三明汽车产业定位于以商用汽车为主的汽车产业集群,与东南汽车、金龙客车定位互补,有利于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此外,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建设海西经济区,借势国家海西优惠政策,三明市完全有能力在对台合作中先行一步,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引进和建设汽车及零部件重大项目,形成具有全国或区际意义的项目。

产业及企业优势——以引进中国重汽海西汽车重大项目为标志,三明以商用车为主导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体系正在快速形成。中国重汽集团福建海西汽车有限公司通过导入中国重汽先进的重、中卡产品和技术,2011年在现厂区先实现产销中、重、轻型卡车2万辆,最终实现年产20万辆商用车的总体目标,产值达到300亿元,建为海西以至全国重要的商用车生产和出口基地。围绕重汽海西公司配套体系建设,将对三明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园区与要素优势——永安汽车产业园通过引进重汽项目,为永安汽车城的迅速壮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永安汽车产业园为核心的“一主三辅”汽车产业园区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园区规划用地面积1万亩,目前已实施4000亩,土地利用单一,开发建设成本相对较低,且处于开发建设,可用地面积较大。另外,永安劳动力、能源和原材料丰富,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具有很大的比较优势。

三明市发展汽车产业的劣势在于:

零部件基础薄弱,汽车工业的依存度不够——目前三明市重点建设的机械零部件工业主要为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配套,原有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技术水平不高,产品多进入维修配件市场。其次,大多数零部件企业技术力量薄弱,缺乏独立开发能力,难以满足汽车更新换代的需要,技术发展缓慢。

零部件企业散小重低,集聚效应不明显——“散”是缺乏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很难出现集团性汽车零部件企业;“小”是生产规模小,配套范围小、出口量小;“重”是重复建设,重复生产;“低”是产业开发水平较低,特别是同步开发水平低。因此,三明市汽车整车厂和汽车零部件企业空间分布呈现分散和缺失化,难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产品与品牌劣势——随着国外资金、技术进入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已进入全球化,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企业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而三明虽然已与重汽等国内汽车巨头合作,但在产品方面目前仍较为单一,尤其是专用汽车领域产品种类不多,汽车零部件产品也没有成体系,产品规模小,成本高,附加值低,品牌影响力和辐射范围较小。

人才匮乏劣势——目前三明汽车行业既缺乏科研人员及学科带头人,致使大量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弱,自主开发的项目少;又缺乏既懂现代科技知识又懂管理和国际经营的企业家,使企业难以快速发展,一些小企业甚至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高素质专业人才的短缺己经成为三明汽车产业的竞争劣势,人力的不足也将成为制约三明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面临的挑战

面临全球市场一体化威胁——近年来,中外企业都在角逐中国这个巨大的汽车市场。国外强大新竞争对手的进入对中国的重型汽车市场造成了相对大的威胁。与欧美发达国家产品对比,中国重型汽车行业技术水平落后,主要表现在整车性能、产品设计等诸多方面。中国的企业要想再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积极的发展自主品牌,降低成本。

国内同产业区域竞争加剧的威胁——由于发展汽车产业对各城市的经济增长作用明显,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中,有30省表示要重点发展汽车工业,并将汽车行业作为本省支柱产业。国内形成的上海、长春、武汉、广州、北京、重庆六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区域,已具备较强的区域竞争能力,对三明市乃至福建省作为东南区域发展汽车产业造成一定压力。

能源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威胁——汽车业是钢材消费的主要行业之一,在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同时,汽车的销售价格却一直徘徊不前,汽车厂商的定价空间被严重压缩。随着国际国内对原油需求的日益加大,汽油的价格也在不断攀升,不断上涨的油价和排放限制政策己成为汽车产业的最大挑战。

二、对策与建议

1.强化领导与协调能力

成立由省、市领导挂帅的三明市汽车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或办公室,对进入园区的企业,主要包括中国重汽集团福建海西汽车有限公司及其配套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给予土地、税收、资金、能源等方面的扶持,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并出面解决一些配套企业入驻问题,尽快形成区域产业链。

2.积极推进新产品开发及品牌建设

借助中国重汽集团在资金、技术、品牌、市场和管理上的优势,积极推进新产品开发及品牌建设。集中精力研制和开发市场适应性产品,如中、轻型载重卡车新车型、专用车型、适用于广大农村的轻卡、微卡等。

3.积极探索新能源载重卡车的研发

随着国IV标准、燃油税、新能源政策等的出台,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已经迫不及待。依托中国重汽雄厚的实力,三明应把混合动力载重汽车作为发展方向和科技攻关的重点,促进载重汽车制造业朝着清洁能源、绿色动力、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方向继续发展。

4.人才队伍的引进与属地化培养

省、市投入专项资金,帮助龙头汽车企业引进高水平汽车研发团队,并推动企业与当地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的合作,培养企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成立科研平台以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进行节能型、环保型新技术开发与应用,提高产品档次。

目前可喜的是,三明学院在服务海西经济区建设过程中,于2011年9月开始招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方向)专业的四年制本科生,该专业为闽台合作办学项目,其中第三年将赴台湾合作高校学习车辆方向课程;申报的“车辆工程”本科专业已报教育部备案,预计于2012年秋季开始招生;此外,在三明学院与原永安汽车厂多年良好合作的基础上,2011年6月,由三明学院、台湾大叶大学、中国重汽集团福建海西汽车有限公司在6.18“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上签约组建“海峡汽车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这些专业的开设和科技平台的建设,将为三明市汽车产业的发展培养大批专业人才,同时也必将推动高技术汽车产品投入市场。

三.结论与展望

当前全球汽车市场向以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转变,借助于我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福建省在海西经济区建设中应当抢抓机遇,形成东南汽车产业集群区域。

三明市载重汽车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有一定的基础和当前良好的外部条件,但也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机遇与挑战并存,做大做强汽车产业是三明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的使命。

星马竞技先锋直升飞机on怎么打开

第一步是上电,连接地面电源并打开仪表板和外部灯光。也就是应该点亮仪表灯光和航行灯。

1.将battery和standby power调至ON位。

2.将GRD PWR switch调至ON位。此时飞机由地面电源供电。将外部航行灯电门放到STEADY位。此时驾驶舱灯光和航行灯光点亮,表明飞机已供电。

启动APU前我们得做下火警测试。进入P8板火警面板。

当测试电门扳到“过热/火警”位置,此时驾驶舱内11个灯亮:2个主警告灯;2个火警灯;主警告牌“过热/火警”系统警告灯;1发、2发、APU灭火手柄电门及指示灯;1发2发过热灯;轮舱火警灯。同时,驾驶舱火警铃响。然后进行灭火瓶爆炸帽测试,将电门分别扳向1和2位,三个爆炸帽状态指示绿灯燃亮。

现在开启Auxiliary Power Unit (APU)。APU可以为飞机供电供气,使我们客舱舒适,同时能启动发动机。没有bleed air(引气)是不可能打开空调系统和启动发动机的。

1.打开left forward fuel pump,使APU能提取燃油。如果你使用APU的时间很长,那还得将left center pump打开,防止燃油不平衡。(注:飞机中没有模拟APU燃油的使用)

2.将APU switch调至START位――它会归位到ON并启动APU。等排气温度Exaust Gas Temperature (EGT)上升并稳定后,再进行下一步。

3.当APU GEN灯亮起后,将两个APU GEN都调至ON。灯熄灭后,电力就由APU供给了。

下面进行顶板设置,要遵循从上到下,由左及右的设定方法

1.把Yaw Damper调至ON。Yaw Damper会防止"Dutch Roll"效应,并可以减少方向舵的使用及计算。

2. CAB/UTIL和IFE/PASS调至ON(做为厨房电源),它会在飞行中供给厨房及乘客电子设备。

3. emergency exit预位

4. "no smoking"和"fasten belts"调至ON。

5.因为是今天的首班飞行,将ignition switch 调至"IGN R"。其余飞行就用"IGN L" ――绝不要用"BOTH"。

6. window heat switches调至ON。驾驶舱玻璃会加温,以防止冰雪天气和巡航中的问题。先别开probe heat switches!

7. electric hydraulic pumps ("ELEC 1" and "ELEC 2")调至ON。

8. isolation valve和APU BLEED调至ON。APU现在可以给空调、增压系统引气了,还可以启动发动机。

9.在pressurization panel(增压面板)上设置巡航高度和着陆高度。飞机会按照设置的高度自动增压。典型的巡航高度是36,000ft,Galeao Airport在海平面50ft上。

打开FMC(F),选择"INIT REF"页,点< INDEX。选"IDENT"页,检查NAV DATA数据库是否最新。再选"INIT REF"页,在"REF"页面下把起飞机场代码输入。别在FMC里输入gate,这个功能没有模拟进去。

等下,还要看看天气

在2个VHF COMM控制面板的窗口中调节频率,设定到当地机场的机场通告频率。收听机场和天气信息,所用跑道,高度设定,天气情况,可见度等等。记下重要信息,一会有用。

听完ATIS,写下重要信息后,频率调至delivery frequency(121.00)。设置TCAS(防撞系统)模式为above (A),将control switch调至"test"――你能听到"TCAS system test okay",这表明TCAS可用。先别把TCAS设成TA/RA,因为天线辐射对地面人员有影响。

回到FMC

回顾下飞行:SBBR (departure airport) -> LUZ3LUZ4 (SID) -> ALINA -> KUNOS -> ESANO -> ORION -> FREIO -> ACNEL -> NOAL (STAR) -> ILS 28 CHARLIE 7 (APP) -> SBGL (arrival airport)

现在你知道哪个跑道和SID可用了,在FMC中选择"RTE"页,填入你的目的机场,以及起飞机场的跑道,航班号。

进入"DEP/ARR"页,选择左侧的< DEP,能够看到可用SIDs,最后选择LUZ3LUZ4 SID(离场程序)和ALINA transition(转换层)

现在要设置航路了。我们会在FMC中一点一点的输入航路,在起飞前将discontinuities(不连续点)修正完毕。

你可以选择两种不同的方法输入航路(我们用第1种)

1.手动法:选择"LEGS"页,自己把所有航路点输入进去――最合适短途飞行了。"LEGS"页里,在ALINA后和STAR(进场程序)前把所有航路点输入进去,包括KUNOS, ESANO, ORION, FREIO, ACNEL,第一页满了就翻页继续输入。所有点输入完毕后,回到"DEP/ARR"页,这次选右边的ARR > ,STARS和roaches出现了。最后,选择NOAL STAR和ARENA transition,还有ILS 28 CHARLIE 7 roach和EUJE transition。基本都搞定了,你现在只是没有修正航路的discontinuities啦。当FMC中2个fixes互相不连接时,我们称之为not continuous。要修正discontinuity,请在discontinuity line下选择这个航路点,放入then中。如果存在discontinuities,autopilot不能完成这样的飞行。检查你的"LEGS"页,看有没有discontinuities――现在得把所有discontinuities修正。

2.航路法:另一种方法是选择高空航路。在"RTE"的第2页,你可以输入一个航路和它的最终fix――FMC会自动输出从航路起始到终了的所有点。这在长途飞行中省了很多时间。你只需在VIA处输入机场ID,以及这条航路上你希望最后经过的fix,FMC会将所有中途点自动输出。因为本次航班只有几个点,我们还是用第1种方法吧。

检查并确定航路是连续的后,选择"INIT REF"页。在这里,输入些飞行信息,以便能计算takeoff speeds, maximum/optimum flight level和其他好多东东。(注:所有油量参数以LBS*1000为单位)

1. Zero Fuel Weight (ZFW) / Gross Weight (GW)已经正确计算完毕,在你点击其左侧的按钮后会自动显示。

2.输入fuel reserves(储备油量),这个不能自动输出,所以填个估计值5000lbs

3.输入cost index(价值指数)。cost index随油价变动,帮助FMC计算航程的most economic speeds/altitudes。取cost index为25是比较实际的。(注:FMC的数据不是基于cost index的,这个功能也没有模拟)(就是啊,现在石油涨的这么快,模拟了也是白费)

4.输入cruise altitude, erage cruise wind(如果你有相关信息的话),top of climb temperature和transition altitude (18000 in the USA, 6000 for this flight)。典型cruise altitude为FL360

现在选择右面的N1 LIMIT >进入N1推力限制模式

"SEL"已设温度设定了,选一个比现在真实温度高的数值来“忽悠”下发动机。这样能减推力起飞,减少发动机损耗,省电省银子。在现实中,SEL项取决于好多因素,比如天气和机场情况。36是个合理值。

选择TAKEOFF> 。在"TAKEOFF REF"页,我们要输入flap position,计算takeoff speeds和trim

在"FLAPS"行输入度数,对737NG而言,一般用flap 5起飞。然后点击V1, VR and V2键,能自动显示值。记下takeoff speeds和the trim,一会用。

下面设置climb performance,选择CLB页。

此次航班,我们用个典型巡航速度0.785 Mach。"MAX RATE"项显示了最大爬升率。"MAX ANGLE"是为了达到巡航高度,在最短距离内使用最大的爬升速度。选< MAX RATE 并点击execute。

我们现在终于搞定了FMC,现在进入main panel。

从ATIS广播中用barometric pressur设定altimeter――旋转BARO knob就是了。保持MAP模式显示,至于范围大小你可自定。可以用旁边的VOR/ADF开关来控制RMI指向。

在"autopilot panel" (MCP),给VOR nigation设定course。Autopilot会按航行飞行,为了避免autopilot失效,你最好经常调协VOR frequency/course。还要将flight director (F/D)调至ON――这对vertical和lateral nigation很有好处。在speed selector中,键入V2 speed;在heading selector中,选择跑道的heading;在altitude selector里,输入ATC建议的initial climb altitude。有了speed selector中的V2 speed设定,你能在flight directo的指引下以V2+20 knots速度爬升。当选择autopilot后,速度自动加了20。

把autobrake设置到RTO位。由于autobrake在RTO位,当飞机滑跑速度超过60 knot时,将推力手柄置于idle后飞机会自动刹车。

打开throttle panel(推力手柄,T),我们来设定stab trim

面板应该如上图。根据FMC的”takeoff” 页来Trim(修正)面板参数。同时,你要确保推力手柄置于idle位。

已经成功的配置了起飞的参数。现在开始推出,启动发动机

启动发动机前,将packs调至OFF,以减轻APU工作量,设定燃油系统,anti-collision lights调至ON。发动机启动前在顶板做这些最后的变动:

1.将L PACK和R PACK调至OFF位,减轻APU负担,并能为启动发动机提供更多引气。发动机启动前让它一直在OFF,直到发动机启动后。

2.将所有4个wing fuel pumps调至ON――置center tanks(主油箱)为OFF,因为仅有少量的燃油。

3.将anti-collision lights调至ON。这些灯表明发动机已经运行或正在启动。(以上过程都在顶板进行)

我们已经都搞好了,现在该启动发动机了!这个工作在推出前或者推出后都可以。

准备就绪后,将右发动机right engine start knob调至GRD位,等待N2达到21~22%然后拉cutoff lever。发动机start knob会自动回OFF位。当右发动机稳定后,用一摸一样的方法启动左发动机。当两发动机都稳定后,在Taxi(滑行)前,在顶板上再做最后一点工作:

1.将两个engine generators ("GEN1" and "GEN2")调至ON。发动机现在可以供电供气了。

2.将probe heat调至ON。probe heat能防止冰雪积于pitot tubes,因此能预防好多重要设备失效。

3.将engine bleed调至ON。这时有发动机引气,提供给飞机。

4.将packs调至ON。现在发动机已经启动并引气,打开packs有利于给飞机增压。

5.将isolation valve调至AUTO位。飞机会自动决定isolation valve是开是关。

6.将APU BLEED和APU双双调至OFF。既然发动机已经启动了,APU就该靠边啦。

现在起飞前的设定都已完成,发动机也已经启动,我们可以滑行到跑道了。滑行时,做下起飞前的最后修正。因为风向关系,我们用runway 11起飞。

在有冰情况下(明显的湿雨天以及温度介于10oC~-40oC),需要除冰。如需除冰,将两个engine anti-ice和wing anti-ice调至ON,注意,为了增加发动机效率,飞机离地后会自动关闭wing anti-ice。对本次航程,我们无需除冰。我们进行以下步骤:

1.释放parking brakes,将taxi light调至ON。

为了开始滑行,向前轻推推力手柄,稳定加压于手柄。飞机响应这个力可能要慢一点,再施压前先等下响应。滑行速度:8 knots转弯,15 knots直线滑行。

2.在主面板(M)fire warning键旁边有个RECALL区域,按压它可以测试系统是否存在问题。按压后,这些系统灯应该自行熄灭。如果哪个还继续点亮,说明有问题,请检查其对应的设置。

3.设定takeoff flaps,一般置为5。

在请求进入跑道前,快速设定autopilot/autothrottle以及TCAS,将strobe lights调至ON。

起飞

1.将strobe lights和landing lights调至ON(进入跑道前)。这表明飞机正在进入跑道。

2.将发动机engine start switches调至CONT位。在起飞,着陆,大雨,防冰以及任何可能导致发动机失效期间都要这么做!

4.预位autothrottle (A/T)。这样就能用takeoff/go-around function (TO/GA)模式,并能激活autothrottle来控制速度。

5.在地面上预位LNAV。这样的话起飞后就能按预定航行飞行。

6.将TCAS设定 "above"模式,将control knob置于TA/RA。这样能激活TCAS系统――其他飞机能在屏幕显示,建议系统也能起作用。

1.在推力手柄上加力到NI至40%,看发动机参数是否正常。

2.激活TO/GA (CTRL+SHIFT+G), 并检查在Flight Mode Annunciator (FMA)上是否有 N1 | TO/GA显示。A/T会将推力手柄自动推至起飞力。

3.在80kts时,检查FMA上是否出现THR HLD。真实情况是,在这个时刻A/T会停止推力手柄移动,以便你能在需要终止起飞的时候轻松的将手柄拉回idle位。

4.当达到rotation speed (VR)时,将飞机轻柔的抬高8度左右一直飞到20~30ft L(高于地面20~30ft),以免擦地。升空后收轮,调整倾角以保持V2+20速度。flight director guidance现在派上大用场了,就跟着紫色的horizontal bar就是了。

5.在400ft L,接通CMD A ,这样可以预位N1/LVL CHG (automatically adding 20 knots) 和LNAV。当A/T 使推力手柄和爬升率都有效时,Autopilot现在就会按FMC设定的航迹飞行了。

6.在1000 L,旋转speed selector knob,来把speed bug置于-UP mark上。当超过"white bug"后收flap到1度。现在我们正在由A/T控制的收flaps和speed/climb rate航程中。根据飞机操作和机场程序来确定收flap的高度。1000ft L是个合理的高度。

1.将landing gear lever调至OFF位。

2.将autobrake switch调至OFF位。我们不在地面上就不需要了,而且这东西不能自动收回。

3.将engine start switches调至OFF位,只要不是防冰或大雨的情况,顶板上的Continuous ignition就不在需要了。

4.当穿越transition altitude (6,000ft)后重设standard pressure (29.92 inHg)

5.最后激活VNAV以便垂直导航。现在autopilot控制了倾角而A/T控制了动力源。在10,000ft下控制速度在250 knots内――只有超过FL100后速度才能加到250 knot以上。

记得要一直保持heading bug与你现在的heading相同――以便autopilot出故障后你知道你的heading。现在自动驾驶系统已经控制了throttles, ailerons和elevator,所以你能以合理的功率和速度保持航程。

10000ft以上

在FL100以上,飞机工作量到了最小。现在只要做点小修小改了。

1.将landing和taxi lights调至OFF

2. 适当的时候将fasten belts switch调至OFF

记得只要有冰雪情况,一定打开防冰系统。如果开了防冰,将engine start knob调至CONT位,还要记得除冰后将其关闭。到达巡航高度后,将TCAS设为neutral (N) 位。要不断的在FMC上检查LEGS页,修正所有的discontinuities。

巡航乏味了?这是准备下降和最终近进的时候了,我们又开始忙啦。先来看看STAR和roach程序,确保在飞机下降前得到了适当的设定。

在巡航高度,我们能从空管那收到一个STAR和roach信息,但你在模拟器上得到的却是有限的。基本上你有两种方式:在线飞行或调协ATIS频率得到跑道使用信息。得到这些信息后,打开FMC选择STRA和roach(伴随着它们各自的transitions)。教你一个翻阅信息的好方法,给roach选择一条可用跑道,给STAR挑一个航路最终终点,使你接近initial roach fix。我给航班选了一个STAR和roach,你也应该在起飞前就在FMC中设定好。现在我希望你能确定航路上没有discontinuities。

进入LEGS页,为每个航路点限定speed和altitude。如果航路点没有这些限定,FMC会自动计算其speed和altitude。你该设定的是:LUNAT - /260 (仅speed限定); NOAL - 13000/230 (speed和altitude限定); TIEL - 9000/ (仅altitude限定); XARA - 6000/190 (speed和altitude限定); ERNA - 5000/ (仅altitude限定); EUJE - 3000/ (仅altitude限定); LOBO - 2100/ (仅altitude限定)。在空白处FMC会自动设定,如果你想更改就自己去写个数据替换它。这就是你roach时的样子,是吗?

现在是设置roach speed,flap的时候了,调协ILS frequency。就快下降了,我们要将所有数据全部设定完毕。

回到FMC,打开INIT REF页,选择landing flap设置――在737-800我们一般设为40度,而737-700用30度。FMC自动计算roach speed,就是传说中的VREF。把NAV和NAV2调协到ILS frequency (111.50 for ILS 28),将course knob调至276(跑道heading),将TCAS转成below (B)模式。将autobrake knob调到"2",在穿越transition level的下降过程中,确保已经把altimeter重新设置了。并把altitude selector调至5000ft。FMC准备开始自动下降到top of descent (T/D),如果你想早点下降,在DES页按DES NOW>

FMC设定点中,"top of descent"(一个绿色点),autopilot会从这里开始下降并且左侧屏幕会出现一个紫色的bar(注意不是bra)――这就是VNAV path,表示你现在的垂直轨迹和预定程序中的差异。如果紫色菱形在中间处之上,你就太低了。相反,如果在中间处以下,表明你高了。在bar上的数字表示与VNAV path的相对距离。别让这个菱形太高或太低,适当的使用spoilers(减速板)。别让飞机太快或太慢,要使用LVL CHG模式(通过控制推力手柄和倾角来调节高度――特别是在“太高或太低“的时候)或者任何你想用的自动驾驶模式。

在这个截屏中,飞机比vertical path高760ft――autopilot会调整倾角使飞机下降到期望的下降路径和限制速度。如果速度太快,VNAV会失效,LVL CHG会激活以恢复速度。按需使用speedbrakes,同样,如果需要的话可以输入holding pattern(FMC的HOLD页)。在适当的时候将fasten belts,landing和taxi lights调至ON。保持下降,现在开始放flaps和gear,准备roach。

在这个点上,你要把速度降到180 knots。记得按schedule上的要求放flaps,总是当超过了speed bugs后,就放一次flap;过了UP marking,放1;过了1 marking,放5;过了5 marking,放15并放landing gear;过了white bug后,放到landing flaps (30或40)。现在飞机开始最终roach并继续下降。

随着flaps和landing gear的放出,APP模式也会激活,截获localizer(水平)和glideslope(垂直)信号。在speed selector中手动调节速度为VREF + 5 knots(安全余量)。最后预位spoilers(减速板,以便在接地时自动打开),把发动机engine start switches调至CONT位,将heading selector调到跑道heading。确保在engine indicators上有个一Go Around (G/A) power设置。在这个点上你要脱离autopilot/autothrottle并手动飞行了,autopilot不能自动着陆,而且自己飞更过瘾!

现在,设置ND为APP显示模式,以便清楚的看出localizer/glideslope bars,并保持它们在中间。全部roach期间,保持速度为VREF + 5。还得看看外边,不能全仗仪表!

保持roach speed一直到30ft L。在这个高度上,你应该平和的收手柄至idle位,开始flaring(拉飘)。把机鼻台到4度角――这样能减小下降率,但别飘过头了哈。看是用增加还是减小下降率来调整高度。当拉飘时,控制推力手柄,以确保idle确实到位了。这时候啥都来的很快,所以你现在必须高度集中精神,反应快点!

接地后,确保autobrake系统的刹车有效,spoliers也要释放。同时按住F2键开reverse thrust(反推)

在80 knots时,减小反推力,以便在滑行时推力手柄能正确恢复到idle位。在60 knots时,关autobrake,手动刹车。在滑行速度时,按F1来设定手柄前推至idle位,放开刹车转入下面的滑行道。你已成功的降落啦!

滑离跑道

关车

1. A/T调至OFF。不在需要了

2. speedbrake lever调至down位。speedbrake在滑行时也不用了

3. autobrake调至OFF。滑行不用。

4. flaps收起。滑行中flaps必须收起!

5. probe heat调至OFF。现在probe heating也不用了。

6. engine start switches调至OFF。现在滑行时关掉发动机启动开关――这并不会使发动机熄火。

7. landing and stobe lights调至OFF。这表明你离开了跑道,但发动机和电源仍然在工作。

8. flight director调至OFF。在地面不需要。

9. TCAS调至STBY位。TCAS天线会对地面人员产生辐射,而且在地面上碰撞不是问题

1.设定parking brakes。设置停留刹车。

2.将2个cutoff levers(在推力手柄面板,T)都调至cutoff位,anti-collision lights也调至OFF。这样就完全关闭了发动机。

3. 将ground powe调至ON。在发动机关闭后,只能用地面电源供电啦。

4. 所有pumps都调至OFF。我们不需要燃油了。

5. 将CAB/UTIL和IFE/PASS以及cabin lights调至OFF

6. 将fasten belts和 no smoking signs都调至OFF

7. 将window heat调至OFF。不需要给玻璃加温了。

8.将electric hydraulics ("ELEC 1" and "ELEC 2")调至OFF

9.将PACKS调至OFF,isolation valve调至close。机舱不再增压。

10.解除emergency exit light预位。表明飞机完全不在需要供电了。

11. battery和ground powe调至OFF。这样飞机关车工作全部完毕,回到冷仓状态。

我们国家的汽车行业该何去何从?

命题太大了吧

随着国内成品油价格的不断飞涨,7月26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曹玉书明确表态,“目前已经进入到一个成品油的高价位时代。”

据国家统计局年报,2004年中国进口原油1.2亿吨,这也是我国年度原油进口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

如果目前以大排量汽车为主的汽车消费结构不作改变,估计到2010年,国内汽车对汽油的需求量可能超过2亿吨,这将给中国能源供应带来巨大压力。

国土部战略研究中心的丁峰博士指出:“石油紧缺的压力已经迫在眉睫。”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也提醒“在今后二十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内,汽车燃油消耗不仅是中国石油消费总量中增长最快的部分,而且所占份额很快就会上升为第一位。”

而不断攀高的油价不仅在考验着消费者、厂家的信心,同时也在拷问我们的汽车产业政策和汽车市场。此外中央也曾多次强调要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的汽车工业该何去何从呢?

拷问一:产业政策残缺不全?

近年来,中国的汽车业一直以超常规的速度在发展,不但汽车产能、产量在快速增长,进入这一领域的企业也越来越多。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很早就制定了相关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但这个“方向盘”却好像失灵了。随着高油价时代的到来,也越来越凸显我国汽车产业政策法规的缺失。

在这样的超常规发展下,国内汽车保有量快速攀升,不仅造成了交通拥堵、严重的空气污染,更重要的是,大量增加的汽车耗费了巨量的成品油,加剧了国内的能源紧张。

针对这些现状,国家有关部委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2004年9月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正式批准发布我国第一个针对汽车燃油消耗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并于今年7月1日开始实施。

国家标准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汽车消费和保有量的大幅攀升,汽车燃油消耗迅速增长,在我国石油消耗中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大,并成为我国进口石油增加的主要原因。同时,我国汽车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单车燃油消耗明显高于国外。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从总体上控制汽车燃油消耗已经成为我国和汽车行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近日,国家发改委为落实《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启动了规划提出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其中第一条就是“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提出要大力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燃气汽车、醇类燃料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太阳能汽车等清洁汽车;推广机动车节油技术等。

而在最新修订的《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征求意见稿)中也明确提出,要鼓励发展节能型轿车和柴油车,加快实施燃油税政策。

拷问二:发展方向好大喜功?

目前,我国的汽车能源主要还是汽油,而且国人多喜欢追逐大排量。但随着高油价时代的带来,推广节能型、小排量汽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且这也是国家汽车产业的基本政策,符合国家的长远能源规划。而目前,我国发动机排量在1.4升以下的小型车或微型轿车,只占我国轿车销量的四分之一左右。2002年,我国汽车发动机每百公里油耗的设计值比发达国家要高10%至15%。

另据统计,目前全国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84个城市出台了各种政策,或明或暗地限制小排量汽车,一些地方的起限排量从原来的1.0升变成了1.2升、1.3升,有的地方甚至要求新换的出租车排量必须在2.0升以上。

对于节油新技术的应用上,我国的汽车产业也相当滞后。例如,对于节能、环保的柴油发动机,我国就一直处于停步不前的阶段。而目前,欧洲一些国家柴油机和汽油机的比例可以达到50:50。对此,奥迪公司负责中国事务的董事埃里希·施密特认为,中国会慢慢对这种更经济、更环保的技术感兴趣。

而作为国内轿车市场,推广柴油发动机技术的“急先锋”,一汽大众一直没有在这个市场取得进展。一位高层人士向记者介绍,不少地方部门的领导现在一提起柴油轿车,仍然想当然的认为柴油车噪音大、冒黑烟、不环保。

以前,环保、节能、噪音小的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车,由于价格因素一直无法进入商业运行。不过在高油价时代,也变得相对经济起来。

目前国内不少汽车厂家都在研制混合动力车:上海华普汽车日前与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签署协议,联手研发高科技环保节能型混合动力轿车;丰田汽车公司的混合动力车PRIUS,也有望今年年底以前在中国生产销售。

拷问三:汽车企业消极应变?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今年前5个月,国内轿车销量排名靠前的都是1.6L以下排量的经济型轿车。与此同时,一些大排量、高耗油型号的SUV销售则呈现明显的下滑趋势。

事实是,随着油价不断走高,更多消费者正从以前的注重车型、车价转而更加注重用车的经济性,一些小排量的车型可能会更受青睐;大排量车已不像前几年那样受宠,尤其是作为家庭用车来说。

由于开发能力的缺失,我国的汽车产品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一贯制,特别是发动机技术没有本质上的提升。企业小打小闹、被动地忙于满足相应的法规标准,没有形成竞争压力下的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一些企业的产品开发重点,依然是大排量或较大排量的车型。

尤其是今年以来,由于油价的飚升,国产SUV走上了一条进退两难的路,使背着“油老虎”恶名的经济型SUV的生存环境空前恶劣。

上海华普汽车董事长徐刚认为,企业应该提供给消费者更多选择的产品,同时积极引导消费者,选择发动机排量适当的车型。

因此,为了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国内外汽车厂商纷纷改变市场策略。前几年备受歧视的微型汽车又成了香饽饽。国内汽车界领头的三大家一汽、上汽、东风都积极发展微型汽车。多厂家推出的05款新车型,在提高燃油经济性上大做文章:如一汽大众推出的05款捷达轿车,安装了最新研制的发动机,同样的动力,节约燃油12%;广州本田05款新雅阁2.0L手动档,也比自动档省油不少;华晨宝马即将在国内生产的宝马新3系,燃油经济性也得到很大提高。

拷问四:消费观念舍本逐末?

有汽车市场专家称,经过两三年的消费热潮,中国的汽车消费渐趋成熟,汽车在消费中“身份认定”的作用会淡化,“代步工具”的价值会更明显,买大车摆阔的消费群会大幅缩水。早在一年前的北京车展期间,当时的一次调查表明,购车者最关注的要素依次是质量、外型、安全性、口碑、售后服务、知名度和油耗。可见,当时人们购车时并不关注油耗指标,甚至到了忽略不计的程度。

随着油价的疯狂上涨,导致汽车使用成本不断高涨,消费者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据慧聪网-汽车市场研究所针对全国10个大城市近1000名的车主调查:消费者对油耗的关注度已经超过汽车的安全性、品牌和售后服务。

“现在来店看车的人多了,而且来的用户主要关心的就是排量和是否省油。”一个专门经销经济型车的销售商告诉记者。据他介绍,目前该店每周卖出的30辆车中,0.8升排量的汽车占80%,而相对排量大一点的2.0升车型,一周也就最多能销出两三辆。

而原来准备购买一辆1.8升排量凯越的郭女士无奈地表示,由于93号汽油都涨到每升4.38元了,为节约用车成本,她最终决定改买1.6升排量的车型。

记者观察

高油价拷问的是消费者钱包

高油价时代,且不论谁是最大的受益者,但谁都清楚,谁将是最大的受害者——那就是为高油价买单的普通消费者,高油价拷问的其实就是他们钱包的厚薄程度。

有同行告诉我,在广州闹“油荒”的时候,加油都要分成三等:一等是公车,二等是油本用户,三等就是普通的私家车主们,他们必须等到另外两等人把油加好了才能加上。尽管这不是什么歧视,但它也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普通车主们的弱势地位。

对于私家车来说,开车有时候就不是享受,而是一种负担:警察管、协勤拦,就连那些“碰瓷”的也是专找私家车。而且私家车们还要背上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的罪名,似乎其他的车就不会排放废气一般。

这还不算,最近由于国内油价倒挂,成品油企业亏损严重,于是企业停产不干了,可遭罪的还是私家车啊。

于是私家车主们只有哀求着,“油啊,油啊,你快涨价吧”,那倒不是因为私家车主们钱多,而是不涨价,就没有油卖;买不到油,车就成了摆设,那样损失就更大了。

哎,说来说去,还是该怨自己钱包不够厚实,否则咱就自己去买一口油井再加一座炼油厂。到时候,咱想开就开,想停产就停产;想烧93号就炼93号,想用号就炼号。

那时候,咱买车的口号就是:“不求最豪华,但求最费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