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木雕贴金价格_常州木雕贴金价格多少
1.什么叫朱金漆木雕?
2.木雕阴刻字怎么填金
3.金漆木雕用于哪些方面?
4.谁有木雕的相关介绍
5.浙江宁波朱金木雕的特点是什么?
6.木雕的分类
什么叫朱金漆木雕?
宁波朱金木雕发展至今大约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汉唐以来,随着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出现了彩漆和贴金并用的装饰建筑木雕。
汉王延寿在《灵光殿赋》中,写过“飞禽走兽,因木生姿”的句子。灵光殿是子虚乌有的,可是汉代漆金木雕的雏形,已经在马王堆出土的文物中显示过绚丽的光彩。
公元759年,唐代高僧鉴真和他的弟子在日本建造了招提寺,就用了很多朱金木雕装饰,其中的讲经殿、舍利殿等朱金镂雕风格与现存国内的宁波阿育王寺的木雕装饰十分接近。
朱金漆木雕基本形成于唐宋时期。这里面有三个原因:一是宁波气候温湿,是漆器和木雕的最早发祥地;二是唐宋时期明州的经济繁荣,木构建筑及装饰物在当时是很流行的;三是当时中国北方处于战乱,浙东相对稳定,加上航海业的拓展,朱金木雕的技艺更是得以发展。
宁波的天童寺、阿育王寺、窦寺等著名的寺院里,很多佛像在造型上就运用了这种工艺。
在浙江博物馆的民俗馆里,两件“镇馆之宝”——“万工轿”和“千工床”,就是朱金漆木雕工艺的完美体现。
“千工床”犹如一座小型的宫殿,床前有高高翘起的数层楼阁挂落,不厌其烦地雕刻着戏曲人物、奇珍异兽,床的前部包含了衣帽柜、食品柜、梳妆台、马桶箱,真正是满足了古人“人生在世,半生在床”的愿望。
朱金木雕的人物题材多取自戏曲京剧人物的服饰、姿态,称之为“京班体”。“京班体”构图格局均用立视体,将近景、中景和远景处理在同一画面平面上,前景不档后景,充实饱满,井然有序。与传统中国画的“丈山、尺树、寸马、分人”的比例概念相反,人、马大于房屋建筑。石头、长树代表山,长草代表石,有鸟有云即为天空,有景为陆地,有船为江河,颇有装饰性。诸如“武士无颈、美女无肩,老爷凸肚,武士挺胸”,这些程式化的民间表现手法,使宁波的传统朱金木雕妙趣无穷。
木雕阴刻字怎么填金
1、先上底漆,用合成大漆,醇酸底漆也行,千万不要用硝基漆。
上底漆前先把地下磨平,磨光滑,如果是老的物件填金,可以加一点黑漆,但是别太多。用画画的画笔添漆就可以
2、填好漆,不要马上就贴金,要等一段时间,这个时间自己掌握了,用手触摸一下,不能太软,现在的天气的话,2小时左右吧,可以了。填金的时候也是用画笔~然后在金箔上一蘸,就可以贴了。
金漆木雕用于哪些方面?
金漆木雕是以樟木为主要原料进行雕刻,并在其上髹漆、贴金的木雕。具有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因主要产于广东潮州,故又称潮州金漆木雕。主要用于建筑装饰和家具装饰。内容有人物、动物、山水以及佛像等。
谁有木雕的相关介绍
中国的木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期,距今7千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已出现木雕鱼。秦汉两代木雕工艺趋于成熟,绘画、雕刻技术精致完美。施彩木雕的出现,标志着古代木雕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我国的木雕艺术源远流长,发现的最早的木雕艺术品是在河姆渡出土的木雕鱼和辽宁出土的木雕鸟。浙江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木雕鱼,呈“T”字形,象手杖柄,柄上刻有横线、斜线和直线。另一件木雕鱼长11厘米、高3.5厘米,很象一条活泼的游鱼,是一件纯供欣赏的艺术品。当时没有金属工具,凭原始的动物骨、齿和硬质的石块来磨刻,制作的艰难程度可以想象。
商周时代,出现殷代王室的“六工”和周代的“八才”,说明木雕已经被纳入国家管理范围。遗留下来的木雕多为礼器,装饰方法已有施漆、镶嵌和雕花等多种。
春秋战国的木雕工艺分成了建筑装饰木雕、木俑、宗教造像、礼祭等不同的木雕行业。盛行漆绘木雕,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战国木雕女俑,俑体以长木削成,形体仅具轮廓大形,面貌、服饰皆为彩绘、鬓发整齐,是代表作品。
汉代墓葬出土了很多动物木雕,如牛、羊、马、狗、猪、鸡、鸭等,另外也有车、马、船、耳环等器物。俑的体态表情生动,有男女侍、人首兽身俑、说唱俑、仪仗俑、武士俑、骑马俑、生肖俑、动物俑、神兽俑、乐俑等。木材易腐烂,汉代以前的木雕流传至今非常不容易。
晋代以后出现木偶,蜚声中外的福建漳州布袋木偶“源于晋、兴于宋、盛于明”。隋代至五代时,木雕的佛、菩萨、罗汉等寺院造像最为引人注目。
唐宋以来,越来越多的木雕多用于殿堂楼阁、庙宇民居的建筑装饰。日用品上的雕刻更为丰富多彩。唐代是中国工艺技术大放光彩的时期,木雕工艺也日趋完美 。许多保存至今的木雕佛像,是中国古代艺术品中的杰作,具有造型凝练、刀法熟练流畅、线条清晰明快的工艺特点,成为当今海内外艺术市场上的“宠儿”。明清时代的木雕品题材,多见为生活风俗、神话故事,诸如吉庆有余、王谷丰登、龙凤呈祥、平安如意、松鹤延年等木雕作品,深受当时社会欢迎。
木雕种类纷繁复杂,归纳起来有四大种类:东阳木雕、东清黄杨木雕、福建龙眼木雕和广东金漆木雕。这四大流派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形成各自独特的工艺风格,享誉全国,东阳木雕涎生于宋代的浙江东阳,擅长雕刻,图案优美、结构精巧。清代乾隆年间,被称之“雕花之乡”的东阳 地区,竟有十多名工艺师被召进京城,修缮宫殿;乐清黄杨木雕从清代中期起就成为中国民间木雕工艺品之一,以雕小型黄杨木陈设品而闻名中外;明初有长乐人孔氏,利用天然疤痕树根进行雕刻,是福建龙眼木雕特有的传统工艺,被世人所重视;广东金漆木雕起源于唐代,它用樟木雕刻,再上漆贴金,金碧辉煌,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江苏木雕以其精湛的工艺,严谨的造型和细腻丰富的层次影响海内外,所雕作品如龙舟、楼图、笔筒,如意以及地屏插牌尤具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是木雕中的精品。
现在的古玩市场可以看到明清两代的宗教造像,建筑木构件上的木雕装饰,家具的雕刻等等。尤其是清代,木雕技术达到了高峰,许多木雕工艺品作坊还从民间走向官办,并相继形成浙江东阳、乐清、福建福州、莆田、泉州,台湾鹿港、大溪、三义,广东湖州、汕头,山东曲阜、云南剑川、江苏、湖北、上海、四川等许多地方色彩鲜明的民间木雕流派。其中浙江东阳、福建福州、广东潮州被称之为我国木雕三大产地。
东阳木雕起源于唐朝,宋代制作的木雕佛像已有娴熟的技艺。现藏于东阳市文化馆的的一尊的木雕罗汉像,是从倒塌了的北宋建隆二年所建的东阳南寺塔内发掘来出的。明朝东阳木雕已极具艺术风格和装饰特征,从雕刻佛像到亭台、楼阁、住宅、门窗等,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至今部分保存了下来的有明朝永乐年间建造的卢宅“肃雍堂”,它共有完整厅堂9幢、前后厅堂2200余楹、12座骑街牌坊,其中一座牌坊全部用木结构,瓦檐、斗拱,木雕装饰极为精细,对称典雅。清乾隆时期东阳曾有四百人进京为故宫雕刻宫灯和陈设品。这时东阳木雕也逐渐步入百姓的日常生活,现在可以看到屏风、壁挂、樟木箱、首饰箱、橱箱、梳妆台、宫灯、火炉凳、家具等。
东阳木雕以樟木为主要材料,除此之外,还有紫椴、银杏、柚木、红木、水曲柳等。樟木材质细密,硬度适中,耐水湿,能避虫柱,为东阳木雕首选用材。东阳木雕注重实用与欣赏相结合,讲究中国画的笔意美,构图布局疏密得体,变化多端。有圆雕、浮雕、全雕、半雕之分。雕刻内容取材于古典文学名著,构图饱满,层次丰富,富有立体感。
福建木雕工艺比较有名。明末清初,长乐人孔氏,曾利用天然疤痕的树根进行雕刻,利用其自然生长形成的各种形状外观,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木雕作品。福建多密林,出产许多珍贵的木材,如红木金钱松、樟木、格木、檀香和尤眼等。福建龙眼木雕大多以圆雕为主。题材多为古典人物的老翁、仕女、仙佛、武士、大肚弥勒、普贤、寿星、铁拐李、观音、罗汉、渔翁、达摩等等。龙眼木雕要经过打坯、修光、磨光、漂净、凉干、染色、上漆、擦腊、装牙眼等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龙眼木雕在明代已发展,清代的龙眼木雕已由福州,扩大到莆田、惠安、泉州等地。龙眼木雕有三大流派,以陈天赐为代表的大坂流派,多以人物雕刻为主,作品神形兼备。仕女脸部圆润高雅,温柔可人;仙佛形态各异,衣纹飘动有致;武将富有气魄,盔甲花饰变化无穷。以柯庆元为代表的象圆流派,人物动态逼真,讲求面部神韵,衣纹柔软。动物类品种丰富。以王清清为代表的雁塔流派,其以漆器、建筑的花饰雕刻为主,擅透雕、薄雕及镶嵌,追求布局和,立体感强。刀法灵利,雕镂玲珑剔透。
潮洲木雕在广东东部潮安、潮阳、普宁、饶平、澄海为主要分布地区。作品题材繁多,主要材料为樟木、苦楝、杉木、酸枝、柚木等。雕刻手法大致为浮雕、通雕、圆雕、沉雕四种。作品构图饱满,布局合理,刀法明快。建筑装饰雕刻通常用杉木,家具器物雕饰则多有樟木。从雕刻形式上看,最常见的有“黑漆装金”,即先在雕刻物上以黑色的漆料,然后铺上金箔。“五彩装金”,即以大青绿或紫红或粉黄装彩,然后用金色烘托。“本色素雕”,即保持木之本色,不加油漆。潮洲金木雕出现在唐年间,唐代建造的潮洲寺的半拱即用金漆木雕装饰。到了明代,潮洲人重修寺时,建筑物上大量用金木雕和神龛木雕,此外其禅门、窗棂刻人物花果、飞禽等,随处可见,技艺精湛,木雕“千佛塔”堪称神品。
黄杨木雕始于浙江乐清市,黄杨木雕以圆雕为主,制作过程有构思草图、塑制泥稿、选用木料、操作粗坯、镂雕实坯、精心修细、擦砂磨光、细刻发纹、打蜡光光、配合底座等。传统黄杨木雕题材是观音、罗汉、八仙等。黄杨木为常绿灌木,生长极慢,有“千年不大黄杨木”说法。所以黄杨木体积较小,很少直径半尺以上。黄杨木的质地坚韧,纹理细腻,色彩黄亮,比较珍贵。
江西余江木雕向以取材范围广泛,在明末就已出名,清末制作的佛教雕刻现在赢得了东南亚佛教信徒的青睐。在香港1998年秋季拍卖会上,一件余江佛龛成交价高达32万港币。清代的雕花木箱等在国内拍卖会上也常有不俗的拍绩。
云南剑川有“木雕之乡”之称。剑川木雕具有造型古朴典雅、构图完整、雕刻精细、油漆明亮四大特点。近年剑川木雕出现用大理石作为雕件的装饰。剑川木雕的古旧藏品在收藏市场上受到集藏界的青睐,尤其是明代古典红木精雕门窗。
海南椰雕用椰壳雕刻而成。早在唐代就有椰壳制品风行于世了。古用椰壳雕刻成茶具、酒具等。雕椰的手法大多自然古朴,有平面浮雕、立体浮雕、沉雕,造形大方,图案新颖。
台湾木雕 在台湾鹿港、大溪和三义等县街上到处都是木雕工艺品商店和木雕作坊,尤其是三义县近1公里的街道两旁的木雕商店多达300余家,有“木雕城”之称。
鹿港木雕以中国传统风格为主,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其题材以民间传说、戏曲人物、历史故事及佛、神、祖、仙,吉祥图案和文房清供、博古玩赏等等。风格与福建泉州雕刻大致相同。
大溪木雕常利用各类树木的虬根疤节为原料,利用木材本色和天然造型,随形设计,因材施艺,刀工、刀法随意性较强,以天然逼真取胜。 三义木雕在艺术上,有天然、抽象、传统、日本风格等等。其中又以福建木雕风格为主导。因为三义木雕商通常在福建等制成半成品,运至台湾精雕细刻成成品,以降低成本。
浙江宁波朱金木雕的特点是什么?
朱金木雕是经过彩绘再贴金的木雕工艺,早在汉唐时期,随着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就产生了彩漆和贴金并用的装饰建筑木雕。如唐代鉴真和尚和他的弟子在日本建造招提寺,就用了朱金木雕装饰。杭州灵隐寺中也有一些明代之前的朱金木雕作品。
至明代,朱金木雕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特点是三分雕刻七分漆匠,也就是说是重漆艺而不在于雕,是依靠贴金箔和漆朱红来取得装饰效果的,因此刻工并不十分精细,但漆工的修磨、刮填、上彩、贴金、描花却十分讲究。朱金木雕主要制作民间生活的各种器物,如日用的陈设器、佛像雕刻,家具装饰,主要品种有桌椅,床、花轿、茶几。
朱金木雕中最有名的是宁波“千工床”和“万工轿”,还有用于迎神、赛会、灯会上所用的雕花朱金木雕木船、鼓亭、台阁等,都称得上是绝妙的精品。
千工床是宁波所制的一种大型床,外有走廊,犹如一座木阁楼,还附带梳妆台、马桶箱、点心盒、衣物箱等生活用具,大量用木雕装饰,故有“千工床”之称。
万工轿又叫“花轿”、“明星轿”,又因轿上雕有100个小人而又名“百子轿”。轿高3米,宽2米,有7层楼阁,主事5座,称“五岳朝天”。中亭顶上站着一个面目狰狞、手擎毛笔的神,叫“奎星点状元”。
朱金雕刻密密层层点缀在轿体上,再衬以绣片、珠翠、流苏、镜片,十分华丽。轿子用榫卯结构,拆卸方便,可以装箱搬运,适宜农村,山区人租用。宁波车轿街就是因为古代有不少专门经营轿子出租的店铺而得名的。
木雕的分类
中国木雕,分布极广,此衰彼兴,潮起潮落。由于各地的民俗、文化和条件,取材不一,工艺不同,形成了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各有千秋的的流派。
在我国,木雕流派大多是以地域来区分的。例如: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泉州木雕,广东潮州金漆木雕,福建龙眼木雕,北京宫灯,台湾木雕,宁波朱金木雕,云南剑川木雕,湖北木雕船,曲阜楷木雕刻,苏州红木雕刻,上海红木雕,南京仿古木雕,江苏泰州彩绘木雕,山西木雕,山东潍坊红木嵌根雕,上海黄杨、白木小件雕,辽宁永陵桦木雕,贵州苗族龙舟雕、面具雕,江西傩面具雕,湖北通山木雕、咸浦邦木雕,天津木雕,东山海柳雕等等。
这些木雕流派在全国或者当地都极具影响力,而最为著名的是泉州木雕、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广东潮州金漆木雕、福建龙眼木雕,这五大流派被称为“中国五大木雕”。 泉州作为院公布的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作为泉州民间传统技艺之一的手工木雕,其发展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泉州木雕之多、工艺之精,令人叹为观止。
历史上,泉州木雕的兴起和发展是在唐天宝二年(公元686年),武则天登基后,把年号改为,要求全国每州各修一寺,当时的泉州,经济繁荣、香火旺盛,在寺周边,同时修建大小寺庙100多座,号称“大万寿禅寺”,为木雕艺术的兴起提供了无比广阔的空间。就是从这个时候起,泉州的木雕艺人开始介入泉州寺大规模的修建工程。就连当时的东西两座塔,也完全是用木结构和木雕制作而成,这两座巨大木塔后来毁于战火,烧成一片废墟。在泉州寺的藏经阁里,至今保存着两尊当年从废墟里捡回来的木雕罗汉,简直是出神入化、精美绝伦。我们可以想象:两座几十米高的五层木塔,该是何等的雄伟壮观,古代的泉州艺人,不知把多少精美的木雕艺术镌刻在里面,不知倾倒过多少中外游客,描写泉州当时的盛世,有诗为证:“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宋元时期是泉州木雕发展的鼎盛时期。泉州港成为东方第一大港以后,泉州木雕精品在海外华侨和商人的呵护下,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漂洋过海,走向东南亚,走向全世界。
明清两代是泉州木雕艺术发展的辉煌时期,明代崇祯十年,民族英雄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出资重修寺。当今的大雄宝殿,号称“百柱殿”,是用100根柱子支撑起来的,柱子上方有24尊带翅膀的木雕飞天,手持文房四宝和南音乐器,仪态万千,这批飞天像妙龄少女一样,她们象征着古印度教的神鸟——妙音鸟,也象征着24个节气。不论白天黑夜,一年24个节气,一天24小时,每年每月,每时每刻,都有这些妙音鸟翩翩起舞供奉在百柱殿内,供奉在释迦摩尼周围。当香火旺盛之时,烟雾缭绕在飞天之间,若隐若现,仿佛仙女下凡,飘飘欲仙,令人叹为观止。 木雕,是泉州民间工艺品种的重头戏。平雕、线雕、根雕、花格雕、神像雕等意彩纷呈,独具一格。泉州的木雕艺术精雕细刻,花团锦簇,是恰如其分。泉州市的惠安县、泉州台商投资区是木雕产业和技艺传承的集中地,也是当地的文创产业支柱。木雕工艺师黄泉福连续荣获第一、二届中国雕刻艺术节一等奖。卢思立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光荣称号,其龙根木雕《悟》获得全国第四届工艺美术百花奖希望杯。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对台开放,作为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的泉州,众多的台湾乡亲到大陆谒祖寻根,进香参拜宗教活动频繁,泉州木雕的生产、销售、加工、定货一度上升为历史最高水平,从而使木雕的技艺提高,人才辈出,名师名企业不断涌现,木雕的作品在全国各类比赛中脱颖而出、一枝独秀,纷纷获奖。为泉州的工艺美术界争光,为侨乡文化作贡献,为海峡两岸民间工艺、宗教文化交流发挥良好的促进作用。
东阳木雕
浙江省东阳市的木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为东阳传统民间工艺,素以“雕花之乡”而著称。东阳木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是因为该地盛产适于雕刻的木材,如樟木。东阳木雕作品的外貌特征,在于它保留木质的原有色泽和纹理,由于精细打磨,更显得圆滑细腻、精美光润。其木雕技艺之精湛,产品之典雅、精美,驰名中外,据北宋建隆二年(961)所建东阳南寺塔室内发掘出来的木雕佛像考证,距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根据文献记载,东阳木雕工艺大约始于唐代,发展于宋代,盛于明、清两代。东阳木雕在表现的题材方面也已十分广泛,有人物、山水、飞禽、走兽、花卉、鱼虫等,并且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装饰内容也已开始为东阳木雕所表现。
东阳木雕作为一种艺术流派,是根据建筑、家具以及多种陈设品制作的各自造型特点,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而形成的,它有一套独特完备的雕刻技法,其中包括浮雕、圆雕、透空双面雕、阴雕和彩木雕嵌。浮雕是东阳木雕艺术的精华,也是独具东阳木雕特色的工艺形式之一。它是借鉴传统的散点或鸟瞰法构图,然后镂空双面雕,或者再通过彩木镶嵌来完成的。东阳的浅浮雕,画面深度一般都在2-5毫米之间,以刻线的表现力来体现物体的主体感。这种浅浮雕,最为人称道的是“满地雕刻”,也就是在器物表面,满雕纹饰,既有立体感,又密不露地,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浮雕樟木箱就是这一工艺特色的代表产品,是人们喜爱的传统产品之一。
东阳木雕作品,在圆雕、建筑装饰、器具装饰等领域,也有独到的建树。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木雕屏风、挂屏是东阳木雕行业在传统浮雕工艺形式基础上的一个创新。用中国画工笔写实的手法进行构图设计,制作的挂屏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尤其雕刻的花卉、飞禽、仕女等图案最为突出,层次分明、细腻精微,逼真传神,使人耳目一新。 东阳雕刻行业的工人和设计人员还创作雕制了各式纯观赏性的立体艺术台屏(即陈设工艺品)。这些作品在造型设计上已经突破了传统的长方形、圆形、扇面型等框式结构,出现了多种根据题材内容所设计的散边式造型,使人赞叹不已。这些作品的出现,为木雕工艺品的不断创新、表达更丰富的内容,起到了开拓作用。
福建莆田木雕
莆田木雕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素以“精微透雕”著称。唐初,寺庙的建筑装饰、佛像、经书等已有雕刻工艺雏形;宋末元初,莆仙所雕刻的人物、花卉等题材的围屏、栏杆、木雕古玩、乐器、家具等,已经相当精妙生动;明代,莆田擅长圆雕佛像、平雕建筑装饰等。
中国最大的木雕工艺产业所在地。名贵木头雕刻占据了国内大部分的市场额。目前有20W人左右从事木雕行业。以高档名贵红木的古典家私和小件为主。
北宋时期五度为相的仙游人蔡京大兴“丰大豫亨”之说,大兴土木,追求豪华富丽,便召家乡的工匠把京都宫廷器具与书画工艺有机结合,制作出木雕家具,首开“莆田”木雕家具工艺先河。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代名画《听琴图》的琴桌就是蔡京呈献给宋徽宗的兴化木雕家具精品。
宋末泉州港、枫亭港输入菲律宾的紫檀、鸡翅木等成为兴化工匠的木雕原料,红木木雕渐盛。
“莆田木雕”在明代形成了造型简洁、明快清新的艺术风格,清代进入结构考究、装饰华美、繁复厚重的辉煌时期。业内人士认为,莆田木雕是历代艺匠文化理念和审美情趣的积淀,其传统工艺有圆雕、透雕、浮雕、根雕,品类有佛像、仕女及花乌山水摆件、家具、把玩杂件等,造型千姿百态,做工精细,极具实用、观赏和收藏价值。
至今在莆田本土、台湾、日本长崎、鹿耳岛等地天后宫尚存有明代木雕妈祖像以及匾额、围屏、祭器等文物。兴化历代都有著名的木雕工艺代表人物。清末名师廖明山之孙廖熙擅长于人物,兼雕刻花卉,其佳作在1903年巴拿马万国赛会上荣获金奖。“廖氏木雕”遂成为中外古董商竞相觅购的珍品。故宫博物馆尚存多件“廖氏”木座,还有清乾隆年间莆田后洋艺人雕刻的贡品——贴金透雕花蓝。
明代,因倭寇之乱实行海禁,从南洋诸国输入的红木极少。兴化木雕多用本地盛产的龙眼树木料雕成各种武将、仕女或神像、古玩,辅以老漆涂饰,使作品更加显得色泽深沉,古色古香,龙眼木雕因此而美名远扬。 潮州木雕起源于广东省潮州,但作为一种艺术流派,它还包括明清时期属于“潮州府”辖内的潮安、潮阳、普宁、饶平、汕头、惠来、海丰、陆丰和梅州兴宁、梅州市梅县区以及闽南所出的作品。作品表面贴金,是潮州木雕的一个特征,这与东阳木雕的作品风格截然不同,所以,它又称“金木雕”、“金漆木雕”。说“金漆木雕”,是因为有漆的成分,这种漆是为金箔能黏附于木上而特意配置的,同时又起到了防潮、防腐的作用。潮州木雕的髹漆形式,主要有两种:一为常见的“黑漆漆金”,即以黑色漆料作底子,然后铺上金箔;二是“五彩装金”,此类款式以建筑装饰件为多,以青绿或紫红、粉黄装彩,再以金色烘托,产生金碧辉煌的效果。
潮州木雕的传统技巧,主要可分为阴刻,浮雕、圆雕、镂雕等几种。阴刻的性质近于绘画,多施于围屏,题材为梅、兰、竹、菊。浮雕,圆雕所选题材除佛祖、菩萨、神仙、传统人物之外,神奇异兽和鱼、虾造型也是常被用的。镂雕,又称通雕,是潮州木雕经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且多用于建筑装饰上,建筑雕刻一般用杉木,大件的居多。雕刻时,艺匠们不仅以多层次取胜,而且力求结构巧妙和造型生动。所以,潮州木雕所表现的人物形神兼备,景物错落有致,线条流畅,节奏感强,体现出“多层镂通,剔透玲珑”的南方雕刻风格。
潮州木雕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唐朝以前。清代是潮州木雕艺术发展的鼎盛期。 技法上,它由单层镂空发展为多层镂空;构图上,由“实实相映”发展为“虚实相生”,画面由此体现远近、大小对比强烈的艺术效果。这一时期,潮州木雕人物的脸部,一般都用深浮雕,远视时更加传神,人物身段比例则以5:1为标准,因此,仰视,形象更丰盈、饱满。
金漆木雕最初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建筑装饰艺术,流传到南方后,又受到某些地方艺术特色的影响形成为一种木雕流派。它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用金漆木雕来装饰房屋和庙宇的栋梁、物椽、门楣以及家具等,显得金碧辉煌,给人以富丽庄严之感。
作为建筑物的装饰,必须具备年代久而不朽废,这就决定了木雕在选材料的雕刻制作技法上的特点。这种木雕选用樟木制作,樟木质硬,且含樟脑,蝼蚁不能蛀蚀,雕成后需先涂油漆多层,最后贴上金箔。这样就使木雕成品虽经多年风雨亦不易腐朽,且能保持金色,灿灿发光。建国后,由于对金漆木雕行业的重视,广大的金漆木雕行业的工人,不断从牙、玉、石雕等姊妹艺术品中吸取适于木雕的某些技法,来丰富自己的创作,使木雕在题材、表现手法和技巧方面都不断有所创新。
福州木雕(龙眼木雕)
福建省的福州木雕,也是在建筑装饰、家具装饰和寺庙神像的雕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木雕艺术,它成熟于明末清初。福州木雕以龙眼木为材料,所以,又称“龙眼木雕”。龙眼木主要产于闽南一带。质地略脆,纹理细密,色赭红。老龙眼木的树干,特别是根部,奇形怪状,为雕塑之良材。木雕艺人利用它的根部及其折痕疤节,因势度形,雕成各类人物、鸟兽形象,造型生动稳重,结构优美,既符合解剖原理,又动人、夸张。刀法或斧劈刀凿,或细腻刻画,圆浑娴熟。
清代,福州木雕曾出现三个主要的流派:以大坂村艺人陈天赐为代表的大坂村派,约有30多人,他们早先主要雕刻弥勒佛、十八罗汉、八仙、观音等神仙佛像,后来有增加了仙女、仕女、动物形象;以象园村柯庆元为代表的象园村派,他们擅长表现虫草花卉、果盘等,还喜欢雕刻活动的作品,如踏水车、划龙舟等;以雁塔乡王清清为代表的雁塔派,也称漆器派,他们主要擅长雕刻图案花纹,还有和漆器相结合的浮雕花鸟作品。
徽州木雕
徽州的木雕艺术题材广泛,技艺成熟,线刻、浮雕、圆雕、透雕综合应用,选材却大多为松、杉、樟、楠、白果等亚硬或软木材料。所以,徽州木雕的作品往往就不看重材质,它所追求和刻意表现的是画面的题材内容、雕刻工艺和构图线条的完美,体现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对周边地区影响很大。
徽州木雕以建筑、家具装饰为主,以美轮美奂的大面积雕画著称于世。雕画的内容,除了真实地反映男耕女织、渔樵耕读的田园生活之外,更多地涉及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古典等内容。这些艺术图饰都寄托着物主的美好理想与追求,体现主人的文化品位和身份地位,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可以说件件皆为佳作。
今天,人们去徽州参观、旅游、以木雕为饰的明清居民,仍到处可见,仅宏村就有158幢。2000年11月,徽州西递、宏村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引起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宁波“朱金木雕”
浙江宁波的朱金木雕,在海内外颇有影响。它的造型古朴生动,刀法浑厚,金彩相间,热烈红火,是一种在木雕上贴金漆朱的木雕艺术。这种艺术效果主要来自漆工的修磨、刮填、彩绘和贴金,所以才有“三分雕,七分漆”的称誉。
宁波朱金木雕主要应用于民间日用陈设以及佛像、人物雕像和家具装饰。它的人物题材多取之于京剧人物,称之为“京班体”。这种宁波“京班体”的构图、格局,都用立体法,并善于作艺术的夸张,人物头部的比例都比较大,以至于形成“武士无颈,美女无肩,老爷凸肚,英雄挺胸”的独特的表现程式,引人入胜而妙趣无穷。
朱金木雕尤以神佛像雕刻最负盛名。它着重刻画神佛的面相,既突出佛神仪表的庄严,又善于表现其和蔼可亲的神态。朱金木雕中,家具装饰特别是婚娶喜事中的床和轿,更具地方特色,表现出一种富丽堂皇的气派,故有“万工轿”“千工床”之誉。宁波人常说:“一生做人,半世在床”,所以,对木床的雕刻装饰,特别讲究。宁波金漆木雕床,犹如一座亭台楼阁,床身、床架、梳妆台、马桶箱、点心盒、文具箱等等,一应俱全。床外有层层的楼阁挂面,床身、床架四周雕镂图案与纹饰,再贴金朱漆,非常富丽;说“千工床”,名不虚传。
剑川木雕
剑川木雕是云南剑川县白族人民创立的一种木雕艺术。剑川县自唐宋以来,木工人材济济,木雕技艺字自古有名。昆明的三牌坊、建水的石照壁、保山的飞来寺、中甸的归化寺等等,许多中外闻名的建筑装饰,都有剑川木雕艺人的功劳。
剑川木雕早在唐宋时期,就已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作品之精美,令人惊叹。从大理国时代一直到清朝乾隆年间,是剑川木雕繁荣时期。清末政治腐败,有千年盛誉的木雕艺术一度衰落。
20世纪50年代以后,剑川木雕重新得到生机。老艺人把祖师爷传给他们精镂细刻的妙手绝技,如极为复杂的“一起一落,三起三落,五起五落”、“十八学士闹梅花”、“凤穿牡丹” 、“松鹤遐伞”、“喜上眉(梅)梢”等艺术手段献出来古为今用,创作出许多精美的木雕作品,造型高雅华贵,雕工雄厚饱满,一直行销港澳、日本、扎伊尔、马德里、德国、英国等地。
武汉木雕船
武汉木雕船是我国木雕工艺中的非常独特的一个艺术品种。作品雕刻艺术,它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武汉木雕船的工艺之所以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与武汉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湖北造船业的发达,是密切相关的。 湖北木雕船的种类繁多,木帆船、古代漕船、战船、画舫、龙舟、凤舟、彩船等等,应有尽有。武汉木雕船以柏木、黄杨木、红木等为原材料。在雕刻艺术上,除了圆雕、浮雕、镂雕,还有一些独特的工艺,如浅浮雕去表皮又不伤面;深浮雕深而不伤底,并且注重花纹装饰、镂空锼花和精工制模。它的花纹清晰、匀称、纤细。船上的楼阁门窗、栏杆等等也精细入微。它的制模则根据每件产品的不同造型、设计出各种不同结构的零部件。技术上要求方圆规矩,衔接无缝,拆卸自如。
武汉木雕船的技艺世代相传。宜昌老艺人龙云华为当今著名艺人,后人龙从发、程楚春、潘正斌等,也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各种精美的武汉木雕船,已远涉重洋,出口到日本、加拿大、美国、法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鄂南木雕
鄂南木雕主要出自鄂南的鄂湘蜀三省交界处,那里山多林密,长期以来造就了一大批木雕艺术家,才形成独特的木雕艺术流派——旧时称之为“咸浦帮”。木雕内容多体现喜庆、吉祥、长寿,如“全家福”的雕花床,借鉴秦汉时期“鸟虫书”的表现手法,刻镂由28个雀子组成的“全家福”三个字,象征喜鹊临门,福满全家。历史上,鄂南木雕作品所表现的题材,基本上都出自于戏曲任务、神话传说,当然,动物形象、花鸟亭廊也不少。这些作品大多以镂雕和浮雕结合,深浮雕与浅浮雕相穿连,表现有情有景、妙趣横生而又品位无穷的画面,因此颇具地方特色,艺术个性也非常突出。
清代,楷木雕刻流派的代表人物是颜锡忠。颜的技艺纯熟,十分精湛。后人孔宪斌、颜景新技艺较高。颜景新利用楷木自然形状和纹理,雕刻的一尊近1米的孔子像,受到各方的好评。
通山看橱
通山看橱作为一种木雕艺术,产生于明末清初的湖北通山。“看橱”实际上是一种装饰橱,最初为富裕人家装饰客厅而设置,并不讲究实用,所有就有了“看橱”之称。
看橱以杨木、樟木为材料,先用多块木版分别进行雕刻,然后总装而成。通高近2米,宽约1米,厚度为46厘米。它有上下两大部分。下面部分为柜状,五屉并列横排于上,屉下为长柜。内容为园林花鸟和人物故事。通山看橱主要是镂雕和浮雕的结合,而表现手法又变幻莫测,所以块块画面中的人物花鸟、飞禽走兽都栩栩如生,让人百看不厌。
夏特日木雕
夏特日木雕是蒙古族流行的一种木雕艺术。“夏特日”,蒙古语是象棋的意思。夏特日始于何时,无从考证。据说清初已遍布草原的各个角落。所能看到的夏特日是木雕艺术品,也有极少数骨雕蒙古象棋。夏特日棋子的造型分别为骆驼、马、狮子和诺颜(“诺颜”,蒙语,指象棋中的将帅,是蒙古族象棋中唯一的人物雕)。这些形象生动的木质圆雕艺术品,都富有浓厚的草原生活气息。夏特日木雕多用圆雕与线刻相结合的手法,动物形象丰满而雄健有力,鬃毛、尾部由于线条的流畅,也增强了整个艺术形象的飞动态势。在整体造型上,夏特日木雕还往往运用夸张手法,突出作品的个性特征,取得了理想的表现效果。
泉州木偶雕刻
泉州木偶是一种民间工艺品,因产自福建泉州而得名。系用樟木刻制头坯,经裱背,盖上胶土,磨光,再施以彩绘,配以服饰。泉州提线木偶形象结构完整,制作精美,尤其是木偶头的雕刻、粉彩工艺,独具匠心,巧夺天工。泉州木偶头轮廓清晰,线条洗练,继承了唐宋雕刻、绘画风格。当代木偶头制作在师承的传统技艺基础上,更侧重于夸张与变形,尤为强调性格化和表现力,乃驰名中外的民间工艺珍品。
典型的花园派木偶头雕制过程是:选材,粗坯(刻划出五官等),精雕,裱纸,磨光,补隙,刷泥,上粉,开脸(绘脸谱),盖腊等十几道工序。男的木偶角色或是用真发或是直接用樟木刻成发髻,有的还要植须(就是加上胡子),胡子的颜色有四种,黑色、红色、灰色、白色,胡子的式样有长的、短的、八字等,根据不同的角色搭配。女旦头都是用真发做为发髻。
泉州木偶分为提线木偶(头像较大,叫做“傀儡戏”)和掌中木偶(头像较小,叫“布袋戏”)两种;表现者以提线的方法或以手指拨弄,使木偶活动如生。
早期的木偶是佛像雕刻铺制作的,难脱神佛的面貌。到了近代,著名的民间艺人江加走,继承父业,潜心钻研木偶技艺,极大地推动了木偶雕刻艺术。所以,泉州木偶也称江加走木偶。江加走木偶多次出国展览,受到外国艺术家的盛赞。一些外国博物馆珍藏着他的作品。 漆线雕是中国漆艺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之一,据当前考证,在泉州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泉州及闽南地区的传统工艺。自唐代彩塑兴盛以来,漆线雕便被应用于佛像装饰,俗称“装佛”,长期以来一直作为一种特殊行业广泛流传。漆线雕做工精细雅致,形象逼真生动,风格古朴庄重,画面栩栩如生,堪称艺苑奇葩,中国一绝。
曲阜楷木雕刻
楷木雕刻是以曲阜独有的楷木为材料,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木雕艺术,肇始于汉代,据说由孔子九世孙孔腾所开创。最早的作品为楷木手杖,纹样比较简单。从宋代开始,品种日渐增多,最负盛名的则是楷木如意。清代光绪朝之后,楷木雕刻才真正成为一们艺术,所刻纹样如龙凤、花卉、人物,内容生动活泼。
苏州红木雕刻
苏州红木雕刻技艺在明清两代已名闻远近,并出现了不少木雕名家。明代艺人鲍天成,擅长于雕刻各种器物,其造型制作,别具匠心,与众不同。清代艺人杜士元雕刻技术超群,他雕刻出了许多堪称精细绝伦的珍品。由此可见古代苏州木雕技艺之高超。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苏州红木雕的产品除保持传统的产品外,在继承和提高传统的雕刻技艺和制作方法的同时,扩展了适应现代社会条件,具有苏州红木雕特色的新产品。如红木啤酒柜、电视柜、套几、大菜台、盆架等。一些既可供观赏又具实用价值的实用木雕工艺品一直受到国内外市场的欢迎。
除了以上提及的14种地方木雕艺术流派,贵州苗族的龙舟雕、面具雕,南京仿古木雕,湖北大冶木雕,潍坊的红木嵌银雕,泰州彩绘木雕等,也同样享誉海内外。 明清木雕指的是明代和清代两代的著名木雕,主要已福建和浙江的雕刻为主!
明清花板、窗花等木雕挂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精华,也是建筑中传统文化精神的集中表现。在简单中求丰富,统一中求变化,与现代的装饰设计理念不谋而合。
虽然现代家居空间比以前小了许多,并不适合完全的传统中式家居布置,但如点缀以木雕挂件、屏风隔断和几件雕花案几,就使家居显得现代中蕴含着传统,明快活泼中透着沉静含蓄,简练中显露出渊博,犹如一曲高山流水意境盎然。 装饰木雕在题材内容上体现了民间美术的共性,一般有三类内容:一类是吉祥图案,如喜上眉梢,松鹤延年等象征、寓意的图案,二类是戏曲人物、传说故事等寓教于乐的故事画,三类是民俗民风题材作品,如纺织、放牧、等现实生活描写。木雕在表现手法上一般用具象的方法,造型上大胆的夸张。如人物头大身小,人大景小,显得活跃、质朴,犹如扬州八怪中金农的画,夸张而幽默,充满生气。
和西方的建筑雕刻艺术一样,传统的装饰木雕十分注意虚实主次、线条分割、层次节奏的处理,追求画面的严谨与变化,构图的饱满与均衡,另外柔和了国画的抽象精髓,使得木雕作品在写实中又有变化,实用性与装饰性达到高度的结合,非常耐看。
木雕花板形式多样,浅浮雕、深浮雕、透雕、圆雕都有,其中大都为浮雕。有不少镂空的深浮雕与圆雕结合在一起,加强了深度空间感,构成了近似圆雕的深浮雕。因为是木制品,其不溶性和不可焊接性使现代工艺尚无法大量复制,尚靠手工制作。
雕刻用木材一般以不过硬为好,像黄杨、梨木、香樟、苏木、核桃木、荔枝木、柚木、花梨以及进口的酸枝等。它们结构均匀、材色纹理美丽,在传统建筑上用于垂花门、外檐、门窗、额枋、隔扇、屏风。
花板雕刻用木材质地需要细密、结实有一定硬度,纤维顺畅,特别对于浮雕挂件,选材尤为重要。当前用的较多的是新酸枝、鸡翅木、新花梨木、香樟、椴木、楠木、色木和银杏木等。
在电视剧场和餐厅中常见的木雕工艺摆件,如今已走进越来越多的京城百姓家。记者从潘家园旧货市场了解到,消费者购买木雕摆件装饰居室的情况已占到整体销量的50%以上,而以前这个比例仅为25%。 工艺木雕
工艺木雕通常是指流传在民间,有悠久的历史和强烈的民族传统色彩,讲究精雕细镂、巧夺天工的木雕工艺品。
工艺木雕又分纯观赏性和实用性二类。观赏性木雕是陈列、摆设于橱、窗、台、几、案、架之上,供人观赏的小型的、单独的艺术品。实用性木雕是指利用木雕工艺装饰的、实用与艺术相结合的艺术品。
艺术木雕
艺术木雕通常是指构思精巧内涵深刻,有独创性,能反映作者审美观、艺术方法和艺术技巧的作品。艺术木雕一般都是由作者一手设计制作完成的,所以他能始终贯穿并把握创作的意念与追求。艺术木雕的创作方法除了与其它雕塑材料一样是用形体来表现客观世界的人和物,或写实、或夸张、或抽象,还要结合利用木材的特性,从原始材料的形态属性中挖掘美的要素,以充分体现木 雕艺术的趣味和材质美。
艺术木雕的题材内容及表现形式一方面取决于作者的艺术素养及兴趣爱好,另一方面也是取决于木材的天然造型和自然纹理,也就是“因材施艺”。艺术木雕的表现手法丰富且不拘一格,有大刀阔斧、粗犷有力;有精雕细刻、线条流畅;有简洁概括,巧用自然美。好的艺术木雕不仅是雕刻家心灵手巧的产物,而且也是装饰、美化环境、陶冶性情、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故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