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下降意味着什么_金价骤降的后果是什么
1.全球央行放水的后果是什么
2.一个国家先是通货膨胀然后是通货紧缩会有什么后果?谢谢
3.什么是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起因,后果和解决办法?为什么是周期性的
4.多省连发交易所风险提示,这次提示针对的是什么风险?
5.金融崩溃的直接后果是什么?什么时候?谢谢
6.国际金银价格暴跌,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
全球央行放水的后果是什么
全球央行放水是一个比较明显的货币宽松政策,所以当它实行的时候,全球的金融市场都会为之一振。那么全球央行放水的后果是什么呢?
全球央行放水的后果是什么?
全球央行放水的后果就是我们的货币直接贬值,物价出现一定程度的上市。单个央行的放水会改变一个国家和地区,或者是让别的国家的谴责,但是全球央行一起放水的话,那么这就意味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对此,作为民众的我们可能会接受货币贬值。
全球央行放水的影响是逐步递进的,有可能放水释放的货币被地产这个大海绵吸收了,又有可能会被股市的暴涨暴跌所笑话,但是流到消费端之后,我们就必须接受通胀这一现实了。毕竟全球央行放水,一方面意味着通货膨胀,导致财富缩水,肉眼可见的购买力下降;另一方面,意味着市场上的钱变多了,水会自然往估值低洼处流动。
综上所述,这就是全球央行放水的后果。
一个国家先是通货膨胀然后是通货紧缩会有什么后果?谢谢
出现大量的企业倒闭,失业率有所上升,但同时也会促使企业改革,人们生活有所波动。通货膨胀是指经济中物价水平的总上升。通货紧缩是指经济中物价水平的总下降。通货膨胀率是指前一时期以来物价指数变动的百分比。那么通货膨胀对经济有什么影响?十大经济学原理之一:当政府发行太多的货币时,物价就上升了。打个比方,当我们买一斤大米时,价格是1美元。因为通货膨胀时,大米价格是每1斤2美元。如果每月工资是1000美元,过去只要100美元买100斤大米。现在200美元买100斤大米。工资保持不变,那么通货膨胀后,实际购买力就比以前少多了。通货膨胀,使人们的消费减少,储蓄减少。从而影响整个国家的资本存量。由于减少了资本存量,在未来的日子会影响投资。当企业没有钱投资的话,或者实际的原材料、生产设备、员工工资等购买力缩水后,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企业会减少投资,或者减少生产量。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会造成负面影响。如果是恶性的通货膨胀的话,那么货币就会相当于纸一样不值钱,整个国家经济会面临崩溃。所以,政府要以负责任的态度,不要滥发货币。发多少货币要看国家的黄金储备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实际情况来发行货币。不然容易造成经济衰退与崩溃。当有一定通货膨胀率时,会使一些人为了生活而积极去找工作,想尽办法谋生,不然就生活不下去。从而降低的隐性失业,同时,提高了就业率,降低了失业率。如果一个国家实行高通货膨胀率的货币政策,它不仅要承受预期到的高通货膨胀的成本,还要承受与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相关的任意财富再分配。那么通货紧缩对经济有什么影响?一个国家如果发行的货币少,引起人们手中持有的货币减少,那么物价就会降低。打同样一个比方,当我们买一斤大米时,价格是1美元。因为通货紧缩时,大米价格是每1斤0.5美元。如果每月工资是1000美元,过去只要100美元买100斤大米。现在只要50美元买100斤大米。工资保持不变,那么通货紧缩后,实际购买力就比以前多了。通货紧缩,使人们的消费增加,储蓄增加。从而影响整个国家的资本存量。由于增加了资本存量,在未来的日子会影响投资。当企业投资的话,实际原材料、生产设备、员工工资的购买力增值后,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企业会增加投资金,或者减少生产量。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会造成正面影响。如果是恶性的通货紧缩的话,那么国民手中持有的货币就会稀少,对于交易与贸易会造成不利影响,说不定没有货币交换的话,只好用物物贸易的方式贸易。如果这种情况持久的话,会抑制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政府按照黄金储备或者按国民生产总值来发行货币的话,让国家经济有稳定的低通货膨胀率的话,那对于整个国民经济是有好处的。通货紧缩,会使一些人有工作机会或者有工作技能而不去工作,造成隐性失业率提高,从而降低了就业率。
什么是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起因,后果和解决办法?为什么是周期性的
经济危机(Economic Crisis)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由于资本主义的特性,其爆发也是存在一定的规律。
经济危机是指经济系统没有产生足够的消费价值。也就是生产能力过剩的危机。有的学者把经济危机分为被动型危机与主动型危机两种类型。
所谓被动型经济危机是指该国宏观经济管理当局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出现经济的严重衰退或大幅度的货币贬值从而引发金融危机进而演化为经济危机的情况。如果危机的性质属于这种被动型的,很难认为这种货币在危机之后还会回升,危机过程实际上是对该国货币价值重新寻求和确认的过程。
主动型危机是指宏观经济管理当局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取的政策行为的结果。危机的产生完全在管理当局的预料之中,危机或经济衰退可以视作为改革的机会成本。 1.经济危机原理
人类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是有人口、资源、科技水平这几个要素决定的,这几个要素从长远来看会有此消彼长的变化,但在某一时间段内却是相对稳定的,也就是说在这段时期内由人口、资源、科技水平所决定的经济总量是有限的。打比方说一个村子有几亩地,几十人,仅能使用畜力耕种,这样无论村民怎样努力,每年的粮食产量都只能在同一个水平徘徊。同样道理,工业社会的自由市场经济体系虽然要复杂得多,但受人口、资源、科技水平等要素的制约,创造出来的经济总量同样也是相对有限的,经济总量迟早会到达当时的顶峰。
经济总量到达顶峰对于自给自足的所谓小农经济来说,生产多了就吃多点,这是再好不过的事了。但同样的问题放在工业社会的自由市场经济体系中,却是件坏事。
因为自由市场经济体系中生产者本身不需要自己的生产的产品,必须要拿到市场上交换,完成交换过程,经济才能正常运转,问题就出在这里,自由市场经济体系生产出来的东西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资本品,另一类是消费品。至于消费品衣食住行人人都需要,资本品是用以扩大再生产的商品,土地、厂房、机器等,资本品却不是人人都要,只有投资者觉得有钱赚,他们才会出钱购买。
最理想的情形是,投资者一直觉得有钱赚,消费者信心爆棚,这样经济就健康成长,所有人赚钱。但问题是理想和现实是两回事,因为前面说过经济总量是相对有限的,不可能一直扩大生产下去。
具体表现在假如你是一个投资者的话,在经济总量到达顶峰时期你会发现地租越来越贵了,原料也同样越来越贵了,工人的工资也涨了,成本越来越高,所以利润就越来越少,几乎所有行业情况都差不多,照此情形发展下去,估计你会明智地停止投资,或者干脆关闭工厂,拿着钱炒楼炒股炒黄金等等,从投资者变成投机者,吹涨危机前的经济泡沫,所以每次经济危机前经济都会看上去空前的繁荣,但事实上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已经下降到最低点,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持,经济泡沫最终的结果是破灭。
最后是没有人拿钱出来投资了,当人们的钱不用来投资时,成市场对于资本品需求就会急剧减少,造成之后发生的一连串经济危机连锁反应,估计大家都很熟悉,就不多说了。
自1847年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发生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以来,直到二战以前,平均每隔10年左右发生一次经济危机。换言之,以当时人口、资源、科技水平条件,经济总量平均每10年左右到达一次顶峰。自由市场经济体系的经济总是在最繁荣的时候,急剧下降,到了谷底,投资者又重新获得利润,经济又开始上行,周而复始,形成周期。
2. 经济危机必然存在
只要是自由市场经济体系都存在经济周期,都会有发生经济危机的危险。一百多年来人们作过各种尝试,试图解决经济危机问题。马克思的办法是干脆抛弃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转为计划经济,的确可以解决经济危机问题,但计划经济事实上造成的后果比经济危机还要可怕,估计经历过的人都深有体会。
试图解决经济危机问题的代表人物还有凯恩斯,凯恩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不过还没有要抛弃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这么极端,主要是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凯恩斯主义延缓了经济危机的发生,原因是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虽然诱导了投资,增加总需求,但这些都需要大量的钱作为支持,加大货币发行量是最常用的手段,我们知道经济总量到达顶峰之后是不能再增长的,结果是经济停滞不前再加上通货膨胀,“滞胀”了。
凯恩斯主义之后是新自由主义兴起,新自由主义解决了凯恩斯主义所造成的问题,但没有解决经济危机问题,最近发生的全球金融海啸可以说明新自由主义的局限,现在全世界的大部分国家又重拾凯恩斯主义,大规模救市,如果成功,我们很有可能重新遭遇“滞胀”,但“滞胀”比“衰退”大概还好些。
当然存在意外的情况发生的可能,前面说过决定经济总量是人口、资源、科技水平几个要素,其中科技水平是最主要的变量,也是决定经济总量最主要因素。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扩大经济总量,为经济的发展带来一个黄金的发展期,改变原来的经济周期,这是最好的结果。上一次科技革命是上世纪70年代的信息技术革命,所开拓的发展空间使经济一直发展到现在才到达顶峰。下一次技术革命是会什么呢?新能源?生化技术?谁知道。
还有当今世界区域间经济发展还很不均衡,这本来说明世界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发达国家似乎更喜欢有利于自己的游戏规则,对于初级资源的兴趣也远大于培育新兴投资和消费市场的兴趣,加之文明的隔阂与冲突,人口与科技不能自由流动,经济全球化也只是看上去很美。人类社会要创造出一个平等且接近理想模型的全球化市场经济体系道路还极其漫长。人类社会还远没有具备控制经济危机的能力,所以经济危机会像冬天一样如期而至。
3.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
经济危机的现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和战后有所不同。但共同点是:商品滞销,利润减少,导致生产(主要是工业生产)急剧下降,失业大量增加,企业开工不足并大批倒闭,生产力和产品遭到严重的破坏和损失,社会经济陷入瘫痪、混乱和倒退状态。生产下降和失业激增,是战前与战后经济危机的共同的主要标志。
战前与战后不同之处,主要是在货币、金融危机方面。在战前的危机中,一般是通货紧缩,物价下跌,银根吃紧,利率上升,银行挤兑并大批倒闭;而在战后的危机中,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采取膨胀政策以及其他原因,从1957~1958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开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危机期间都出现了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反常现象。
主要表现是:商品大量过剩,销售停滞;生产大幅度下降,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倒闭,失业工人剧增;企业资金周转不灵,银根紧缺,利率上升,信用制度受到严重破坏,银行纷纷宣布破产等。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采取了通货膨胀政策及其他措施,致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危机中出现了生产停滞与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现象。 资本主义无法消除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源,因而经济危机周期地爆发。经济危机的这种周期性使资本主义再生产也表现出周期性,这种周期包括四个阶段 :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
危机往往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繁荣时爆发,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这时达到最尖锐的程度。危机首先在商品流通的某一环节出现,然后迅速波及各个部门,最后导致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严重混乱。危机是经济周期的决定性阶段,是上一个经济周期的终点,也是下一个经济周期的起点。危机之后是萧条阶段。
在萧条阶段,商品供给超过有支付能力需求的现象有所缓和,生产不再继续下降,失业人数也不再增加 ,但过剩商品还未完全销售出去,社会购买力仍然十分低下,社会经济呈停滞状态。
萧条阶段之后,市场情况有所好转,生产开始逐步回升,经济逐渐摆脱停滞局面,于是,萧条阶段过渡到复苏阶段。
在复苏阶段,由于市场的扩大,价格开始上升,利润渐有回升,从而刺激着资本家增加投资、扩大生产。随着生产的不断扩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逐渐加快,社会生产超过危机前的最高点,进入经济周期的高涨阶段。
在高涨阶段,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但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只是暂时的,繁荣包含了新的危机的先兆。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扩大,资本主义经济的各种矛盾发展到尖锐程度时,危机必将再次爆发。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了下一个周期。
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危机是周期地重演的,危机与危机之间的间隔表现了一定的规律性。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发生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以来,随后发生危机的年份是1836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和1900年。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以及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时期,差不多每隔十年左右就要发生一次这样的经济危机。进入20世纪,在1900年危机之后,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又发生了 1907年、1914年、1921年、1929~1933年、1937~1938年的经济危机,差不多每隔七八年就发生一次危机。
从一次危机爆发到下次危机开始之间的这个期间,构成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一个周期,或称经济周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每一个周期都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不同的阶段。战后的周期虽然发生了某些形态变化,但四个阶段的交替仍然是周期的基础。
关于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有两个问题需要研究。一个是周期性的原因,一个是周期长短的原因。
危机周期性的原因,要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变化中去寻找。这一基本矛盾虽然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始终,但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处于严重激化之中,而是有时尖锐,有时缓和,呈现出一种波浪式发展的状态。经济危机是这一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又反过来通过对生产力的破坏暂时强制地缓解这一矛盾。但危机并不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一次危机过去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其基本矛盾又会逐步重新激化起来,使另一次危机成为不可避免。正如恩格斯所说:“在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炸毁以前不能使矛盾得到解决,所以它就成为周期性的了。资本主义生产产生了新的‘恶性循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第315页)。
关于周期长短的原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当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还没有占统治地位的时候,主要是由固定资本更新的周期决定的。固定资本的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物质基础。固定资本的更新必然会引起对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的大量需求,从而促进生产资料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这反过来又会增加就业,提高劳动群众的购买能力,扩大消费资料市场,从而促进消费资料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因此,固定资本的更新为资本主义经济走出危机准备了物质条件。同时,它又会引起新的一轮生产过剩,为下一次经济危机提供物质基础。在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阶段,把物质磨损和精神磨损合起来看,大工业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部门的固定资本,平均大约10年左右就需要实行更新,固定资本的这个平均的生命周期,是决定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一个重要因素,为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间隔时间创造了物质基础。
不但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中,没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就是在资本主义的早期,其经济危机也是不规则的。当时,由于资本主义大工业还不够发达,固定资本的再生产还没有能够成为影响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尽管当时的英国频繁出现过1788年、 1793年、1797年、1803年、1810年、1815年和1819年的经济危机,但它们的出现和交替是没有规则的,而且从整个社会来看,危机还是一种局部性的或地方性的。只有当大机器工业发展到对整个社会生产产生决定性影响的程度时,地方性的、局部性的危机才逐渐转变为波及一切主要工业部门、震撼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周期性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1825年首先在英国爆发的危机,就是最早一次这样的危机。
固定资本的更新固然是经济周期的物质基础,对危机间隔时间的长短有重大影响,但也不能把这一点绝对化了。上述论断,对于1825年以后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以及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是有效的。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时期,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决定周期长短的因素,除了固定资本的更新以外,还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干预经济的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延缓或加速经济危机的爆发,情况是错综复杂的,在当代,不能只用固定资本更新这样一个因素去解释经济周期的长短。
多省连发交易所风险提示,这次提示针对的是什么风险?
聪明资金跑了?黄金惊现恐慌性暴跌,金银期货双双跌停,交易所连发警示,到底怎么了?
“黄金之前一直在涨,身边朋友也都看好,也有人投资黄金赚了不少钱。这几天市场开始调整,我就趁着回调和朋友一起买了点,没想到会一下跌这么多,这一把真是跌懵了。”谈到星期三凌晨黄金暴跌,黄金现货投资者王辉(化名)心有余悸。
最近,在创下历史新高、站上2000美元重要关口后,节节胜利的黄金市场突现恐慌性暴跌!
11日晚,COMEX黄金期货暴跌5.67%至1921.8美元/盎司,创2013年6月以来最大跌幅;COMEX白银期货暴跌15.02%,创下金融危机以来最大跌幅。国内黄金白银期货则在8月12日凌晨双双跌停,全天封死跌停板,A股市场黄金股同样重挫。
突如起来的踩踏让高位追涨的投资者遭受重创,上期所、上金所连发风险警示。市场到底怎么了?据券商中国记者从业内了解,全球刺激政策预期减弱、新冠疫苗研发取得进展是金市暴跌的潜在导火索,一些先知先觉资金已撤退。
黄金市场多头踩踏致暴跌
8月11日晚间至8月12日凌晨,国际金市突然出现大跳水。COMEX黄金期货暴跌5.67%至1921.8美元/盎司,创2013年6月以来最大跌幅;COMEX白银期货暴跌15.02%,创下金融危机以来最大跌幅。截止记者发稿时,金价有探底反弹势头,日内大幅回升逾1%,但这一轮快速调整着实让人惊出一身冷汗。
国内黄金白银期货则在今日凌晨双双跌停,全天封死跌停板。
上期所、上金所连发风险警示
黄金、白银价格的剧烈下跌,引起了相关交易所的警惕。11日起,上期所、上金所就开始连续发布风险警示。
上期所8月11日发布通知称:“近期,全球形势复杂多变,影响市场运行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国内外贵金属等品种价格波动较大,请各有关单位做好风险防范工作,理性投资,维护市场平稳运行”。
上金所8月12日连发两则公告。一方面要求会员单位继续做细做好风险应急预案,提示投资者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合理控制仓位,理性投资。交易所将视情况采取风控措施,维护市场平稳运行,保护投资者利益。另一方面,对延期合约交易保证金比例和涨跌停板进行调整,自8月12日收盘清算时起,Ag(T+D)合约的保证金比例从13%调整为16%,下一交易日起涨跌幅度限制从12%调整为15%。将Au(T+D)、mAu(T+D)、Au(T+N1)、Au(T+N2)、NYAuTN06、NYAuTN12合约的保证金比例从9%调整为12%。
据了解,黄金投资标的主要包括Au(T+D)、黄金期货、黄金ETF等。前两者分别在上金所、上期所挂牌交易,合约带有10倍左右杠杆,因此金市大幅波动容易引起投资者盈亏剧烈变化。
“昨晚我买了些Au(T+D),刚开始大跌还没当回事,后来就去睡觉了。第二天起来发现亏了不少钱,好在只是试试水,总体仓位并不高。”王辉说。
暴跌导火索:俄罗斯宣布注册首款新冠疫苗
据环球时报消息,俄罗斯总统普京11日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俄首款新冠病毒疫苗已经注册,从而成为世界上首个正式注册的新冠病毒疫苗。同时,普京女儿已经接种了该疫苗。
国信期货研究咨询部主管顾冯达表示,本次贵金属高位跳水实际是流动性边际转变引发的多头踩踏,背后的导火索存在争议。
“俄罗斯批准全球首支新冠疫苗的突发消息更多是吸引市场眼球的噱头而已。目前,世界各国的疫苗竞赛正处于多赛道白热化竞争状态,而俄罗斯在尚未通过疫苗研发最大的障碍——临床三期测试之时,就高调抢先完成疫苗批准,从科学角度而看其疫苗效果和抗体有效性及副作用广受质疑。正如此前世卫组织发言人日前反复强调,任何疫苗在获批前必须通过多次试验,找到一种可能有效的疫苗和完成所有程序是两码事,而俄罗斯因临床测试跳跃较多步骤的超前之举,与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称
‘疫苗可能会在总统大选前即10月惊奇出现’的言论类似,可能更多是出于安抚民众和对外展示实力的宣传策略。”顾冯达说。
在他看来,本轮贵金属高位回落的真相,实质上是市场边际流动性的收紧触发多头资金获利出逃,这也与近期国内股市及大宗商品等风险资产价格与作为传统避险保值防通胀的贵金属几乎同步冲高回落相验证。从8月以来,国内外金融市场风险偏好就有所摇摆,特别是在美国新一轮财政刺激法案陷入僵局迟迟未能落地的背景下,美联储大量资金留存在财政储备金当中,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中的银行准备金款项也于近期大幅萎缩,使得美国M2规模连续2周下降,叠加中国货币政策的定力正在增强,三季度信用扩张速度放缓,使得此前支撑各类资产价格迭创新高的市场流动性行情略显乏力,部分与流动性高度相关的高波动性资产遭遇短期回落。
东证衍生品研究院贵金属分析师徐颖表示,黄金和白银在经历了前期持续上涨后,进入到获利了结的阶段,美国新一轮财政刺激政策推出受阻贵金属上涨动能减弱,ETF基金上周五已经开始流出,俄罗斯疫苗取得进展以及欧元区8月经济指数回升带动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叠加本周有大量的美国公司债和国债发行,10年期美债收益率快速上行至0.64%,加剧了贵金属的下跌。此外,下跌时大量投机资金出逃触发踩踏,导致黄金和白银暴跌。
一德期货首席经济师郭士英表示,近期美国两党未能就进一步的经济救助方案达成一致,显示美国货币政策未来空间或许有限,市场的失望情绪,成为这一轮黄金白银暴跌的导火索。从市场走势来看,近期美元也有筑底回升的迹象,美元走势一般与贵金属的走势呈负相关。
“当然下跌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短期涨幅过大,毕竟从今年3月中旬以来的4个多月的时间,国际黄金的累计涨幅达到了44%,这是非常罕见的涨幅,场中积累的大量筹码获利出局导致市场大幅回调。”郭士英说。
在郭士英看来,贵金属的急剧下跌是一个重要信号,提醒基于流动性泛滥的市场炒作已经见到阶段性高峰,包括美股和一些工业品在内的大宗商品市场,对此应该保持警惕。初步预计美国还会有一轮财政货币救济方案会在不久之后出台,但此后的货币扩张空间应该是有限的了。当然这取决于美国疫情和后期的国际形势。如果美国疫情在秋冬季继续扩大,或者在美国大选前,国际局势变得更加紧张,那么不排除美联储以及美国财政部会追加经济刺激计划。
聪明资金已经提前撤退
本次黄金突发性暴跌有其偶然性,但如果细心观察,聪明资金其实已经提前撤退。
“全球最大黄金ETF
SPDR连续两日出现减仓行为,预示着近期贵金属经历了较大涨幅之后,部分多头获利了结,这也为多头带来了一定压力。短期大跌,可能会形成踩踏式下跌。从SPDR的持仓数据来看,上周五和本周一分别减仓18万和13万盎司,累计减仓0.8%。”
金瑞期货贵金属分析师杜飞指出。
除了SPDR连续资金流出,CFTC数据显示金、银投资净多头头寸近期也在大幅削减。相关数据显示,COMEX黄金期货市场资管机构净多头头寸自7月下旬14万手高位降至8月4日的11万手附近,7月最后一周骤降2.3万手。
尽管如此,仍有分析人士对于黄金后市仍相对乐观。
澳新银行分析师表示,贵金属价格的短线波动无损其长期走势在全球央行宽松预期下继续看涨的前景,在经历了仓位调整带来的巨震之后,后市金银价格长期走势方面仍是向上。该行预计,现货黄金价格在未来6-12个月期限内仍会上涨至2300美元/盎司的水平,而现货白银价格在同期则会触及27美元水平,并特别指出,除了央行宽松政策的助推之外,全球经济增长和地缘局势的不确定性,以及美国大选带来的额外变数,都会兑贵金属价格构成持续利多。
顾冯达认为,综合考虑未来全球宏观经济环境、货币和财政政策趋势,尽管短期多头获利出逃行为使得金银面临高位回撤压力,但市场对金银多头趋势仍在,建议贵金属中长期坚定增配,短期波动加大背景下,黄金背靠400元/克整数关口回调买入为主,白银多看少动谨慎操作。
徐颖则表示,短期看,恐慌性的暴跌使得贵金属很难出现V型反转的走势,预计8月份都会延续弱势震荡的格局,保守地看伦敦黄金现货价格的底部在1800美元/盎司左右,伦敦银在20美元/盎司附近。中期来看,美国新一轮财政刺激政策预计9月份可以推出,美联储9月利率会议预计提出平衡通胀目标制,美国经济复苏也进入波动阶段,再加上美国大选临近,地缘政治风险犹存,贵金属的长期配置需求仍在。
金融崩溃的直接后果是什么?什么时候?谢谢
金融崩溃的直接后果是投资者对整个金融市场使去信心,为减少损失都恐慌式的抛售手中的金融产品,造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直接打击实体经济,最终使大量企业资金链断裂,破产或倒闭,大量职工下岗,无业或待业,家庭收入严重缩水,并减少家庭开支,使资金流动性减少,货币贬值,银行出现挤兑,并出现无法控制的恶性通胀,多年的存款和社会保险资金缩水,政府逐渐失去公信力,势力壮大,政府地位受到挑战,爆发大规模和抗议活动,最终政权瓦解。
国际金银价格暴跌,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
美元长势,累见不鲜,众人取金子就会舍美元,取美元就会舍黄金。金子虽则自我差错法定货币,但始终有其价值,不会通货膨胀成废铁。若美元增势强劲,斥资美元升值机会大,人人理所当然会急起直追美元。反是,当美元在外汇市场上越弱时,黄金价格就会越强。战祸及朝政震荡时期,兵火和朝政抖动一代,占便宜的上移会遭遇很大的限定。任何当地的钱币,都可能会由于贬值而贬值。此时,黄金的重要就酣畅淋漓的发挥出来了。是因为黄金领有公认的性状,为国际公认的交易媒介,在这种无日,人们城市把目标投球黄金。对金子的抢购,也一准会招致金价的狂升。
世道金融危机,当危机油然而生,众人当然通都大邑保存金钱在阖家欢乐的手上,银号会冒出汪洋的倾轧或破产倒闭。情况就像日前的阿根廷弹尽粮绝同等,全国的黔首都要从银号兑换美元,而国度为着保存末段的入股机遇,不准了美元的换钱,为此发生了不停的荒乱,举国上下沦为了自相惊扰其中。当美国等上天列强的金融体系现出了不政通人和的气象时,世界工本便会投球金子,黄金需求日增,金价即会水涨船高。金子在这儿就表达了资金避难所的职能。仅仅在金融体系安生的情况下,对金子的自信心就会大打折扣,将金子沽出导致金价骤降。
通货膨胀,一个江山通货的购进力量,是据悉物价指数而操纵的。当一国的物价康乐时,其通货的购入能力就越平稳。倒转,通货率越高,通货的购买力就越弱,这种货币就愈短少吸引力。倘若美国和世道国本地域的盘子维持平稳,保有现金也决不会贬值,又有利息收入,终将成为投资者的首选。crude oil价格:黄金自我是通涨偏下的保值品,与美国通涨形影相随。crude oil价格上涨意味着通涨会贲临,金价也会随后高升。
本地利率,投资金子不会博得利息率,其投资的净赚全凭价钱升腾。在利率偏低时,权衡之下,斥资黄金会有早晚的裨益;然而利率升起时,吸纳利息会更加引发人,无收息率金子的注资价值就会销价,既是黄金投资的机会成本较大,那就无宁座落银行收到利息率愈来愈祥和可靠。专程是美国的利息稳中有升时,美元会被大大方方的收纳,金价迟早挫折。利率与黄金兼而有之细致的联络,一经本国子金较高,将要考虑一下痛失利息收入去买金子是否犯得上。黄金供需波及,金价是基于供求关系的基本功之上的。若是黄金的产量大幅加进,金价会受到影响而暴跌。但假使现出矿工长时间的罢工等缘由使产量停止增加,金价就会在求过于供的情况下升值。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