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油价是多少_叙利亚 油价
1.俄罗斯为什么要誓死保卫叙利亚
2.叙利亚是否为中国盟友?中国为何不敢出头
3.80年代的世界原油价格大概是多少?
4.俄罗斯经济那么差,为什么还要坚持在叙利亚打仗?
俄罗斯为什么要誓死保卫叙利亚
表面上看,俄罗斯挺叙的理由很简单:叙利亚是俄罗斯在中东的几乎唯一盟友,盟友受难,俄罗斯当然要挺身相助。
这当然是符合逻辑的解释,但远远不是全部原因。
为什么这么说?
俄罗斯帮叙利亚当然是再正常不过,但帮到直接出兵相助的地步,这个就有点夸张了
自打苏联解体,俄罗斯国力大衰,已经甚少对外军事干涉。眼下俄罗斯的处境并不好,不仅被美欧经济制裁,油价的下跌,也更使其财政举步维艰,在这个时候,俄罗斯突然在叙利亚挑事,这多少有些不合情理。
当然,如果是俄罗斯被逼到墙角,那出兵倒也说得过去。比如08年时,俄罗斯便因地缘政治上的退无可退,所以选在北京奥运期间出兵格鲁吉亚。只要但凡只要还有转圜之余地,俄罗斯一般是不会选择出兵这种极端解决方式的。
那么,是叙利亚对俄罗斯太过重要,以致绝不能丢弃?
叙利亚位于中东腹地,周边的以色列、沙特、土耳其,正是美国在中东的三个最主要的盟友和战略支撑。如果俄罗斯有意经略中东,那以叙利亚为基地,可以同时对三国构成威胁,起到中央突破、四面开花之效。从这个角度说,叙利亚之于俄罗斯,确实有着非同一般的战略价值。
但问题是,这种价值,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会显现出来的。具体来说,俄罗斯要想让叙利亚这颗棋子发挥其价值,前提条件是——它本身决定强势进取中东。
可是,即便是在苏联最鼎盛的时代,中东也是美国势力主导,俄罗斯从没有在这块土地上取得过什么战略性突破。现在的俄罗斯,国力与当年的苏联已相差万里,而且最近又深陷困境。这也就是说,至少在现在,以及可预期的将来,俄罗斯绝无进取中东,与美国一较短长的可能。
如果俄罗斯不进取中东,那叙利亚基本上就是一颗废子。毕竟叙利亚与俄罗斯并不接壤,又被美系三大盟友包围,自身实力也在三国之下——这也就是说,在没有强势外力相助的情况下,它自己是绝无挑战美系秩序之力的(实际上,苏联解体后,阿萨德——巴沙尔政府也确实很老实,很少对外煽风点火)。
综上所述,只有当俄罗斯在中东取“攻势”时,叙利亚才有价值。而现在的俄罗斯,明显是采取守势——保住残余的地缘影响力不被美系鲸吞就不错了,至于攻,那是绝无可能。
当然,俄叙“同盟”本身也是苏联当年的政治遗产之一,俄罗斯哪怕就是出于守的考虑,也有帮它的必要。但由于叙利亚现有价值有限,俄罗斯的这种帮,本身也应该是有节制的,不至于帮到直接出兵的份上——可做比较的是,苏联解体后,大批俄罗斯盟友甚至加盟共和国都叛投美国,俄罗斯也并没有因此出兵,甚至这两年热火朝天的乌克兰,俄罗斯也只是用志愿军的形势来干涉,在正式出兵方面一直保有节制。
连乌克兰这么性命攸关的地方,俄罗斯都强忍着不出兵,为啥在叙利亚却开了荤?
这就引出了第二种通常意义上的解释——以叙利亚方向的施压,换取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妥协。
这种围魏救赵的说法盛行一时,甚至有许多专家也持此意见。但在云石君看来,却并不是这么回事:
如果俄罗斯想在叙利亚问题上寻找筹码,那起码得有个条件——美国自身也深陷叙利亚。可问题是,美国虽然在政治上表态支持反对派,但在行动上并不热心,它不仅没有划定禁飞区,也没有大幅武装叙利亚反对派,实际上,真正对叙利亚反对派,包括IS提供支持的,主要是土耳其和沙特两国,美国不过是出了个吆喝而已。
美国之所以这样的原因,云石君之前的《地缘政治:美国为什么对打叙利亚不热心》一文中已经有说明,此处不加累述。但这样的格局,决定了,俄罗斯介入叙利亚,真正利益受损的是土耳其、沙特两国,对美国不仅没有任何直接伤害,反而会激化与土耳其、沙特的冲突,让本就深陷困境的自己更加雪上加霜——从这角度看,美国倒巴不得俄罗斯在叙利亚陷的再深些呢!
既不是要帮盟友,也不能直接威胁美国,既然如此,俄罗斯劳心费力的进入叙利亚,究竟有何图谋呢?在云石君看来,俄罗斯此举,主要是出于以下两个目的:
一逼沙特拉抬油价。石油出口对俄罗斯的重要性,大家都一目了然。尤其是当下,俄罗斯被美欧经济制裁,国家深陷困境,更是急需通过石油出口换取外汇收入,以维持国家运转,为与美欧的对抗提供支撑。
可是,自2014年年中以来,国际油价一路下跌,已由之前的100美元以上,直线下跌到今日的30美元左右,这给俄罗斯的打击可想而知。
而油价之所以下跌,除了全球经济低迷,原油交易市场的供过于求,也跟沙特的操纵密不可分。正是这个掌握全球原油市场话语权的土豪大国的坚持不减产,原油价格才会一路下滑,直至后来的冰点。
沙特这么做的目的,云石君之前在《地缘政治:沙特系列》中已有说明,简单点说,沙特糟糕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它必须要趁石油红利还在,冲突鸟不拉屎的阿拉伯沙漠,占领叙利亚、伊拉克、伊朗等相对优质的地缘板块,否则一旦石油枯竭,沙特将万劫不复。
沙特的这种做法,必然会招到相关国家的激烈反抗。尤其是伊朗和伊拉克,本身都是中东一流地缘大国,虽然因各种原因,这些年元气大伤,但毕竟底子还在,一旦恢复元气,沙特再想进取,必然会遭到他们的强势阻击。
所以,沙特要想成就大业,必须遏制两伊的战争潜能,而打压油价,则是最好的办法。两伊都是石油生产大国,不过伊拉克深陷战乱,伊朗刚刚被解除制裁,元气尚未恢复,此时打压油价,会严重阻滞他们的国力恢复能力。
当然,沙特自己也是靠石油出口维生的。这种打压油价,虽能打击敌人,但自己也会受内伤。不过沙特毕竟积累了几十年,财大气粗,一时半会儿的油价下跌还扛的住。在它看来,只要坚持几年,让两伊深陷困境无暇他顾,自己就能趁着这个机会,搞定实力最弱的叙利亚。取得这个阶段性成果后,再酌情限产保价,把油价拉起来就是了。
不得不说,沙特的这个如意算盘打的还是不错的。只不过俄罗斯的介入,打乱了沙特的步伐。随着它的进入,叙利亚局势逐渐改观,沙特支持的IS等势力被严重削弱,巴沙尔政府则稳住阵脚,开始收复失地。
这对沙特的打击是巨大的——这些年的投入,因俄罗斯的介入,而面临打水漂的风险。
当然,沙特也可以重头再来,甚至正面与俄罗斯的对抗。但之前云石君也说了,沙特本身也是靠石油续命,油价跌到这个份上,沙特实际上也是内伤严重,只是咬着牙苦苦支撑。现在再重头再来,沙特未必还有这份财力,至于跟俄罗斯对抗——俄罗斯虽然麻烦缠身,但毕竟是世界级大国,家底,尤其是军事实力,远非沙特这个土货可比。跟它正面冲突,沙特的财政更是承担拿不起。
这也正是俄罗斯的打算。通过出兵叙利亚,摧毁沙特这几年的成果,这个石油土豪战略受挫又一时无力翻身,接下来就只能与大家合作限产,拉抬油价,俄罗斯的经济窘境就有了转机。
当然,俄罗斯也可以坐视不理,任由叙利亚败亡。只要搞定了叙利亚,达到了阶段性战略目标,沙肯定会重新拉抬油价——毕竟油价老这么低,它也顶不住。
只是,俄罗斯不可能这么做。且不说叙利亚是自己盟友,而沙特是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基石,这么做只是割肉资敌。而且即便沙特一时性的抬升油价,但接下来,为了打击两伊,它依然会根据自身战略部署,随时将油价再打压下去——这等于是在自己头上安了个定时炸弹。
所以,权衡得失,还不如直接出兵叙利亚,逼沙特就范来的实惠。
而出兵叙利亚,还有可能为俄罗斯谋取更大的利益:
俄罗斯出兵叙利亚,最受伤的便是土耳其和沙特两国。而与此同时,叙利亚和两伊这三个什叶派执政国家则大火其利——什叶派三国与土沙有着结构性地缘矛盾,而且沙特的打压油价,又直接影响到了两伊的复苏。俄罗斯此次出手,对三国而言等于是天降甘霖——这会极大拉近俄罗斯与什叶派三国的距离。
这对俄罗斯来说十分重要。自打苏联时起,俄罗斯就有意在中东配置亲俄势力,但这些年下来,除了个叙利亚,其他的一无所获。像伊拉克,长期在美俄之间打太极;至于伊朗,由于跟俄罗斯的中亚、南高加索势力范围大面积接壤,对这个北方强邻有着天然的畏惧,所以即便受美国长期制裁,也一直只和俄罗斯有限度合作。
而俄罗斯的出兵,将极大的增进两伊对俄罗斯的好感。而且从长远看,沙特与土耳其都有在中东拓展势力范围的图谋,叙利亚和两伊作为沙土两国的觊觎对象,势必会内部加强联合,外引俄罗斯为援——这意味着中东有可能出现一个亲俄的什叶派联盟。
如果这个联盟果真成了气候,俄罗斯将从中收获巨大的好处
首先,将有力的改变全球原油市场的格局。众所周知,全球原油交易市场的话语权一直由沙特为首的海合会把持。而沙特在历史上,多次用操纵油价的手段打压俄罗斯,最著名的就是,上世纪80年代,沙特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长期让国际油价打压在低位,这对苏联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并成为其最后土崩瓦解的一大原因。
对此,俄罗斯当然是恨的咬牙切齿。但也一直无计可施。但如果能将伊朗、伊拉克这两个欧佩克石油生产大国联合起来,三个石油生产大国同步进退,将会对沙特的垄断话语权地位构成极大冲击——这对俄罗斯的好处是不可估量的。
其次,将改变中东地缘政治格局。两伊是中东第一流的地缘大国,叙利亚虽然弱些,但也是阿拉伯世界的地缘中枢。虽然眼下,这三个国家都各有各的难处,但他们地缘潜力决定了,一旦这三个国家恢复元气,并在什叶派的旗帜下联合在一起,其蕴含的能量将十分惊人,再加上俄罗斯在背后的支持,这个什叶派之弧有能力对他们三国的共同敌人——同时也是美国在中东的三大战略盟友——沙特、土耳其、以色列构成巨大的威胁。
一旦什叶派之弧压过了美系三国的风头,美国对中东秩序的主导权必然出现松动——这对俄罗斯来说当然是梦寐以求的。
当然,对此美国肯定不会坐视不理,可面对如此强大的地头蛇,美国要摆平也需费极大的功夫。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就有了和美国谈判的筹码,可以以自己减少对什叶派之弧的支持,换取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妥协。
这便是俄罗斯的如意算盘。虽然出兵叙利亚本身,并不能直接帮助俄罗斯脱困,但通过出兵叙利亚后中东政局演化的操纵,俄罗斯却可以借什叶派之弧,达到这一目的。
而从后来的形势发展来看,俄罗斯的这种做法还确实收到了效果,去年2月底,在美俄的推动下,叙利亚政府与反对派武装达成停火协议,持续5年之久的叙利亚内战,总算由此出现转机。随后,叙利亚政府军节节反攻,反对派势力大幅萎缩。
叙利亚是否为中国盟友?中国为何不敢出头
中国在叙利亚并没有直接利益~~~因为与利比亚这样的产油国不同,叙利亚并非产油国,也非重大原材料生产国,因此,中国对叙利亚投资不多,更不像俄罗斯那样跟叙利亚的盟友关系,中国在叙利亚的直接利益不如利比亚~~~不过话说过来,一旦叙利亚开打,中东必乱,到时候国际油价会受到很大影响,欧美也会趁机扩大在中东的势力,这对中国是重大损害。所以,中国的战略不是保护谁谁,也不支持谁谁,中国的基本点是确保中东不乱~~~~不论巴沙尔是否下台,中国要确保的一点就是不能使叙利亚问题扩大化。
80年代的世界原油价格大概是多少?
1972年原油价格大约为$3.00/桶,但是到了1974年, 原油价格上涨了四倍之多达到$12.00。 中东战争始于1973年10月5日叙利亚和埃及对以色列的袭击。 美国和许多西方国家表达了对以色列的支持。因为这个原因, 一些阿拉伯出口国对那些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施了禁运。 阿拉伯国家削减了500万桶/天的产量。 其中100桶由其他国家增加的产量所抵消。削减的400万桶/ 天的产量一直延续到1974年3月,代表了世界产量的7%。 如果还有对石油价格控制权从美国转移到OPEC的怀疑, 那么在阿拉伯实施了石油禁运后便彻底消除了。 原油价格在短短六个月之间上涨了400%, 油价对石油供应的敏感程度是显而易见的。 从1974年-1978年世界原油价格相对变动得比较平缓, 价格从$12.21上涨到$13.55/桶。 经过通涨调整的原油价格在这段时期保持稳定。 两伊危机: 伊朗和伊拉克危机导致了1979- 1980新一轮的原油价格上涨。1978年11月- 1979年6月伊朗革命导致了了每天200万- 250万桶原油产量的减少。 1980年两伊战争直接导致了伊拉克原油生产削减了270万桶/ 天、伊朗减少了60万桶/天。与这两次事件相联系, 原油价格从1978年的$14/桶上涨到1981年的$35/ 桶。 美国油价控制-失败的政策? 如果不是因为美国在战后的能源政策, 这一时期的油价上涨幅度可能会小很多。 美国对在国内生产的原油实施价格控制以期减轻1973- 1974期间油价上涨的冲击。 一个显然的结果是美国消费者对进口原油比对国内生产的原油多支付 48美分。而美国国内的生产商则减少了相应的收入。 政策达到目的了吗?短期内由1973- 1974原油价格高涨所造成的衰退减轻了。然而, 它造成了其他影响。如果美国没有实施价格控制, 那么国内的勘探和生产会大幅度地提高。 并且原油高价将会抑制消费者的需求: 汽车将会提高单位油耗的英里数, 房子和商业建筑会降低对用油的依靠, 工业生产将会提高它们的能源利用率。如果是这样,在1979- 1980,美国会降低对原油进口的依赖, 由两伊战争引起的原油供应的短缺对价格的影响也会大大减轻。 OPEC调控原油价格的失败 OPEC很少能够对价格实施有效控制。 经常出现某一OPEC成员国违反协议的情况, 而协议的基本要求是执行成员国的生产限额。1979-1980, 面对不断高涨的原油价格, 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长不断对其他OPEC成员国提出警告, 高油价将抑制对原油的需求。他的警告被当成了耳边风。 日益高涨的油价在消费者中导致了若干反应: 油绝缘装置在新房子中的应用、旧式房子提高了对油的绝缘、 许多工业生产提高了能源利用率以及汽车提高了单位油耗的英里数。 这些因素加上全球经济衰退对需求的影响导致了原油价格的下跌。 对OPEC不幸的是,衰退是暂时的,但是当石油价格降低, 没有人匆忙地去移除房屋中的绝缘装置、 没有人去替换高利用率的装备, 许多对原油价格上涨的应对措施都是永久性的。 1986年12月OPEC设置的$18/ 桶的目标价格马上就在1987年1月被打破了。 油价继续保持疲弱。随着1990年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 油价曾出现上涨,但是在战争结束后,油价进入了稳定的下降期, 直到1994年以通涨调整的油价到达了自1973年以来的最低点 。 价格循环出现了,随着美国经济的强劲和亚太地区经济的繁荣, 从1990-1997世界对原油的消费增长了620万桶/天, 亚洲几乎增长了30万桶/天,从而推动了原油价格的恢复。 原油价格的上涨因为OPEC对亚洲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冲击的低估和 忽视而突然停止。1997年12月开始, OPEC逐渐把它们的限额从提高250万桶/ 天到1998年1月1日的275万桶/天。亚洲经济出现停滞, 1998年亚太地区石油消费量自1982年以来首度出现下降。 低消费量和OPEC的高产量促使价格呈螺旋型回落。作为回应, 4月,OPEC削减了125万桶/天的限额, 7月继续削减了133.5万桶/天。然而至1998年12月, 价格继续回落。OPEC于1999年4月继续削减171. 9万桶/天的限额,才使得价格出现回升。
参考资料:
俄罗斯经济那么差,为什么还要坚持在叙利亚打仗?
政治上有个词叫以退为进,反其道而行叫以进为退。
正是因为俄罗斯实力远不如苏联甚至经济发展不动,世界各国对俄罗斯是否还有大国底蕴表示怀疑,两次车臣战争打的稀?,让全世界看到俄罗斯的虚弱,伊拉克利比亚等苏式武装更是一败涂地,这个时候的俄罗斯已经是逆水行舟了,打的好处就是告诉欧洲那帮宵小,北极熊打不过美国打别人还是没问题,谁也别惹我,我揍人的底线很高,容易生气。也告诉亚非拉的兄弟,挨揍那俩是不会打仗不是本熊装备不好,你看这苏35还是很好用,还是可以买。最后告诉老盟友,俄罗斯已经从阴影里走出来了,伊拉克是过去式了,以后我再有人欺负你告诉哥哥摆他。
这就是所谓穷横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