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想知道铜鎏金,铜泥金,铜镀金,铜漆金的区别

2.宋代金佛是黄金吗?解释一下

3.贴金和鎏金哪个更耐久

我想知道铜鎏金,铜泥金,铜镀金,铜漆金的区别

鎏金和贴金价格区别大吗-鎏金和贴金价格区别

应该还有泥金:多用于寺庙中佛像,泥金是把金箔绞碎成金粉(应该是用中药绑捣碎的)后蘸抹在佛像上,特点是金色稳重,不会金光四射。贴金:多用于古家具和建筑,也是用金箔直接贴在装饰物表面,金色璀璨

宋代金佛是黄金吗?解释一下

宋代金佛,有纯金金佛、金质金佛、贴金金佛、包金金佛、鎏金金佛等。所谓的“金”,均为黄金。

纯金佛像:即24K金,在理论上100%的金才能称为24K金,但在现实中不可能有100%的黄金,所以国家规定:含量达到99.6%以上(含99.6%)的黄金才能称为24K金。宋代纯金金佛罕见,见于小型金佛。

金质佛像:含金,并且达到一定的比例,一般含金量要在60%以上。宋代有中小型金质金佛。

贴金佛像:贴金佛像是中国最古老的工艺。既能保护佛像胎底,又借助金箔上百年不褪变的“宝气”和人们对真金色彩推崇心理,增加了佛像的尊贵感和神秘感。多用在名刹古寺的大型佛像。古代佛像装金历经沧桑,虽方法各式各有千秋,但工艺流程并无太大区别:即制作胎底、打上黏性物质、贴金,再到保护处理。把金箔直接贴在有黏性的底子上就是贴金。许愿“重塑金身”就指的“贴金”。贴金佛像,大中型佛像较多。

包金佛像:把黄金锻打成金箔(古称金叶),用金叶层层包裹非黄金的饰物,金叶必须压平、压实,不留接缝,将极薄的金或K金金箔包在银或金属胎体表面。包金工艺是我国古老的工艺,使用广泛。包金佛像大中小型均有。

镀金佛像:镀金,在佛像的表面镀上一层薄薄的金子。镀金层延展性好、易抛光、耐高温,具有很好的抗变色性能。在银层上镀金可以防止银的变色。镀金质量的优劣是视镀金层的厚度多少、光泽亮暗为准。好的镀金首饰镀层厚度在10微米一25微米,一般的镀金首饰镀层厚度在2微米一3微米,如果在0.18微米以下镀层的首饰,就不能称为“镀金”而称为“涂金”,它属于廉价的首饰工艺。电镀黄金的历史,在17世纪有了雷酸液镀金的方法,真正的电镀黄金是1800年。唐代白居易《西凉伎诗》云:“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金镀”描写艺伎化妆的情景。李绅诗《答章孝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十年长安方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镀金”,而是“刷金”。现代工艺制作的镀金佛像,都应该是清代以后。

鎏金佛像:宋代鎏金佛像已经流行。鎏金是利用水银加温黄金,便其熔化,并涂抹至铜佛像表面,再经过高温返原,得出的带金质的铜佛像叫鎏金佛像。鎏金工艺是我国古老的工艺,东周和汉代以后均颇为流行,是当时最值得称道的铜器表面装饰工艺之一,先后称为黄金涂、金黄涂、金涂、涂金、镀金,宋代始称鎏金,鎏金佛像多为中小型佛像。

贴金和鎏金哪个更耐久

贴金和鎏金相比是鎏金更耐久。因为鎏金工艺主要将金和水银(汞)合成金汞漆,然后把金汞漆按图案或要求涂抹在器物上,再进行烘烤,使汞蒸发掉,鎏金层比贴金更耐用、厚实、滋润。而贴金工艺更加简单,但是不耐用,而且看起来更加粗糙,所以贴金和鎏金相比是鎏金更耐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