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油价趋势_美国农村油价走势
1.农村红白事禁令新规出台,12月份:油价、粮价、猪价能否上涨?
2.装在车轮上的国家是哪个国家
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农村人买得起车却加不起油?为什么?
农村红白事禁令新规出台,12月份:油价、粮价、猪价能否上涨?
站在农民角度,收藏三农!大家好,我是三农老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转眼我们已经来到11月上旬,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集中落地的同时,2022年也将进入尾声阶段。
在每年的四季度,对于我们种养殖户来讲,相信大家最关心的就是粮价、猪价的行情走势。
在今年11月~12月,粮价、猪价是否能够迎来上涨?一路高涨的汽、柴油价格能否迎来下跌?在国家大力治理乡村问题的大背景下,农村红白事迎来了新规要求,现在各项治理行动已经全面展开。
今天老道就为大家收藏一下国家针对农村红白事问题治理的相关消息,同时针对粮价、猪价、汽柴油价格的走势趋势,老道也要为大家做一个详细汇报,具体情况咱们一起来说一说。
中央定调:农村红白事新规!禁令出台,涉及村村!
老道说:随着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协同发展,这些年乡村风貌迎来了很大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迎来提高,大家的收入也实现了增长。
可是在一些村庄还会时不时出现一些封建陋习,特别是在婚丧宴席方面,一些地区出现了盲目攀比、盲目炫富的不良风气,更造成了严重的铺张浪费。
对于咱们农民来说,整顿农村红白事各类问题已经势在必行。
现在根据国家正式发布的相关文件来看,涉及到乡村红白事的专项治理行动已经正式展开。
目前,农业农村部和国家乡村振兴局将牵头实施农村移风易俗,这次制定的整治行动将一直持续到2023年12月31日之前。
涉及到农村红白事方面,禁令新规已经出台,咱们一起做个了解!
禁令新规1:国家将大力整顿大操大办婚丧宴席相关问题,对于乡村出现的以敛财为目举办无事酒,导致农民人情债过重的问题,将进行专项治理。
随着针对各类问题的治理推进,将直接打击农村现存的盲目攀比、盲目炫富、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
禁令新规2:国家将大力打击农村的封建陋习,特别是对于一些地区出现的在操办丧事的时候大搞封建迷信活动、组织低俗表演等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将进行集中整治。
禁令新规3:国家将大力打击农村天价彩礼问题。
同时对于一些地区出现的薄养厚葬等不良风气也将进行重点整治,现在相关要求将逐步写入村民公约当中。
禁令新规4:国家会继续排查乡村违规建坟问题,对于一些地区出现的违规修建活人墓、豪华墓等行为也将进行拆除处理。
现在很多地区已经开始进行全方位的摸底,治理成效已经逐步显露。
透过以上禁令新规来看,涉及到农村红白事的治理行动,国家已经有了具体安排。
老道相信在系列治理行动的落地之下,农村风气一定会迎来更好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油价暴跌!12月1日起:粮价、猪价即将上涨?大局已定!
老道说:随着12月份的日益临近,相信很多的农民兄弟也非常收藏汽柴油价格调整的相关消息。
根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截止到目前,国内汽、柴油价格的累计涨幅已经达到1450元每吨以上。
而且最近国际原油价格还在迎来涨价趋势,预计在11月7日新一轮成品油价格调整中,国内成品油价格或将再次迎来小幅上涨,预计每吨涨幅在110元左右。
毕竟油价持续上涨,不仅会影响我们农民的日常出行,也会加大粮食、生猪的运输成本,影响市场行情。
从国际原油价格走势趋势来看,老道认为现在的油价上涨并不持续,随着12月份在原油储备投放政策的推进之下,美国已经开始进行了新一轮储备原油的投放。
这也将直接改善日益紧张的原油供需关系。
在成品油价格持续上涨的同时,一定会影响基层油品的消费需求,这都是12月份国内成品油价格能够迎来下跌的主要原因。
届时老道也会在第一时间为大家汇报油价调整的最新情况。
除了油价会迎来下跌之外,进入到12月份之后,粮价、猪价也将迎来各自的利好行情,下面咱们分别做一个系统分析!
粮价行情:12月份粮价将迎来短暂高峰;
老道说:随着秋粮集中上市之后,经过11月份基层粮食购销集中推进,国内主粮价格必将迎来一系列的涨价利好。
在玉米、大豆等主粮价格迎来涨价的同时,也基本奠定了12月份国内主粮市场的行情形势。
随着入市粮源的持续下降,12月上旬玉米、大豆等主粮收购价很有可能就会达到新高水平,粮价迎来短暂高峰。
希望广大的种地农民能够把握住卖粮机会,有序卖粮。
猪价行情:猪价迎来改善性上涨;
老道说:进入到12月份生猪市场同样也会迎来一系列的利好变化,毕竟现在基层猪粮比即将跌破9:1的水平。
在生猪价格持续回落的同时,基层肉类消费需求也将迎来提高,届时猪价自然也会迎来一系列的涨价动力。
对于广大的养殖户来讲,生猪价格在12月份虽然会有所改善,但不会迎来暴涨。
希望大家能够把握住猪价上涨的机会,结合生猪饲养的实际情况有序安排出栏节奏。
2022年对于咱们每一个农民来说,注定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一年,老道坚信,有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地,猪价、粮价调控措施的出台,咱农民的种养殖收益一定不会差。
在这里还是恳请大家行动起来,点击文末右下角在看,一起为国家的粮价猪价调控政策点个赞。
装在车轮上的国家是哪个国家
人们常说,美国是一个活在车轮上的国家。到过美国的人,会对这话有深切的体会。美国人出行使用公共交通的比例在全球范围内是非常低的。没有如欧洲和日本那样密集而先进的高速铁路网,铁路仅限于服务一部分的货运。很多美国人一辈子没坐过火车出行。除了一些大城市之外,很多城市没有地铁和公共汽车,即使有公共汽车,一天只有早晚各一班,也没什么人坐。在欧洲和亚洲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的短途低价航空,在美国还不见踪影。美国人一般是短途乃至中途出行都开车,实在太远的旅行(跨几个州的)才会坐飞机。在美国很多地方,没有车或者不会开车,简直是寸步难行。因此,美国的公路网极其发达,路况大都不错,而且由于人口密度小,道路一般比较宽阔,很少拥堵。
如此强的对于汽车的依赖,幅员辽阔的国土,超过3亿的人口,发达的经济,极强的购买力(除了本身有钱之外,美国人消费居全球之最,很多人第一辆车的还没还完,就已经在买第三辆或者第四辆车了),使得美国的汽车消费能力位居全球之最。和欧洲相同的是,美国一个家庭也普遍拥有多辆汽车,但是车型的偏好上有很大的差异。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油价的明显偏低,再加上我们常说的美国的“浪费”文化,美国人对于车的爱好可以总结为“大”和“奢华”。对于能源利用率比较高的车型,如紧凑型两厢车,旅行轿车,紧凑型MPV这些,在美国不受欢迎。柴油车和混合动力车更是难觅踪影。美国人更喜欢的是中大型三厢轿车、中大型MPV、各种尺寸的SUV、皮卡、跑车等等这些气派但是浪费能源的车型。你常常能在街上看到那种排量5升6升的巨大的皮卡,里头只坐了驾驶员一人,车斗里头空空如也啥也没拉,去干啥?去三条街之外的便利店买一瓶矿泉水。这并不夸张。宝马X5和大众途锐这样的车在欧洲的街头是绝对的大个子了,但是很多时候,在美国的车流中,被悍马和福特500皮卡们包围着,你会觉得它们显得很“小巧”。
有着这样的本土市场,可以说是把福特、通用、克莱斯勒这三大车厂“惯坏”了。不用在技术创新,节能降耗上费什么功夫,只要把车造得够大,奢侈的装备往上一堆,就不愁没人要。美国的发动机能源利用率普遍低于欧洲和日本,技术上也落后很多。像欧日车厂耗费巨资做风洞实验,优化车身外型,就为了把风阻系数降低个0.01,这种事美国车厂是不会干的。费那事干嘛,不就为了降低油耗么?我们美国有的是石油,不在乎这个。所以,美国车大多设计得不仅大、而且方头方脑,风阻大,安装大排量发动机。美国的3升的发动机马力不如欧洲和日本的3升发动机?不怕,还有5升的(看看克莱斯勒300C和凯迪拉克那些新一代的轿车,最好的例子)。在安全装备的创新上,美国车厂更是远远落后于欧洲和日本,什么气囊啊,主动式头枕啊,费那事干嘛?装备得再全,也不如我这个大皮卡扛撞。别以为我夸张,这是很多美国人的一个思维定式:车越大,越安全。其实这也不能说不对,但是这是用一种浪费的方式实现的安全。
多年的积淀下来,使得美国车厂在竞争力上面明显不如欧洲和日本的竞争对手。不仅产品很难走出美国,连本土市场的份额都遭到了外来者的挑战。在高端豪华品牌上,凯迪拉克和林肯面对德国几大豪华品牌,捉襟见肘。日本和韩国品牌对于美国品牌中低端市场的份额蚕食更是把美国三大车厂逼到了生死线的边缘。当这个竞争有了美国经济衰退和全球能源危机的大背景时,就被更加放大了。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农村人买得起车却加不起油?为什么?
过去十余年间,国内汽车保有量成倍增长,即使在如今车市下行的大环境下,汽车仍是很多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心目中的“刚需品”。
对于豪车的目标受众人群来说,油耗等因素对其最终购车选择不会产生太大影响;而对于主流家用车市场的潜在消费者来说,油耗、保养、故障率、保值等很可能是他们选择或放弃一款车的决定性因素。“我买得起车还加不起油?”说这种话的人一部分是真心不怎么在乎油耗,另一部分则恰恰是因为还没买车。对普通消费者而言,很多事情是在买车之后才真正懂得的。
买车前:我买得起车还加不起油?
买车后:我X,油价怎么又涨了3毛?
买车前常常感到不解,一辆普通小轿车加满一箱油充其量几百块钱,油耗稍微低点也省不了多少钱,怎么身边朋友老是大呼加不起油了呢?买车后才有深刻感悟,在日益拥堵的城市街道,一箱油没跑几天就空了一半,油耗较高的车更是“加油如流水”。时时刻刻关注油价行情,当发现油价又涨了几毛钱后,曾经豪气十足的“加满油”变成了“加200就行”,开车也变得更加谨慎,尽量避免频繁踩刹车,毕竟两脚下去块八毛的油钱就没有了……
买车前:剐蹭怕什么,我买得起车还修不起车?
买车后:怎么又蹭了?多攒几次再修吧……
车在路上,剐蹭在所难免,买车前偶尔会在心里嘲笑那些“爱车如命”的人,一点小剐蹭也值得心疼成那样,买得起车还修不起车吗?买车后才知道,如果每处小剐蹭小伤口都拉到4S店处理的话,可能真的“修不起”。即使只是车门上蹭掉了指甲盖大小的车漆,都要对整面车门进行重新喷漆,最崩溃的是刚处理完没多久,同一面车门的另一个地方又被蹭了。剐蹭来的猝不及防,考虑到修理成本只能多攒几次剐蹭一起修,更有甚者小剐小蹭直接不管了,反正多看几次也就习惯了。
买车前:一年就保养一两次,能花几个钱?
买车后:换个机油就这么贵,是买机油送车吗?
对没买车的人而言,汽车保养是一个比较遥远的话题,但想想一年一两次的保养频率,花个千八百块钱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之前很多买车送免费保养的优惠政策好像也没多大吸引力。买车后才能切实感受到保养的肉疼之处,换个普通机油都“价格不菲”,全合成机油的成本更是“惊为天油”,到底是买车送保养还是换机油送车呢?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