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1920年金价_1920年美金价值
1.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是什么?
2.为什么经济危机导致金本位制崩溃?
万水千山总是情,点个 '关注' 我看行
“ 一直以来,我们通常习惯把自己的钱交给银行保管,似乎是最为妥当的方式也是唯一的方式。但是现实告诉我们,这种最安全,风险最低的理财方式,反而成了百分之一百亏损的确定性投资行为。 ”
01
—
房地产与通货膨胀
因为房子对中国人太重要了。中国人如果没有自己的房子,似乎就没有完整的家。何况房子还关系着婚姻,没有房男性可能娶不到媳妇,父母也不放心把女儿嫁出去。而买房就要面对最现实的问题——高涨的房价。2008年后,这个国家房地产非常繁荣,房价一路疯涨,这个国家的人又热衷于买房,但是大家收入有限,所以大家纷纷借贷。政府为了推动房地产发展,也推出了借贷措施,例如低首付,首套房之类的贷款政策,促进了居民大量贷款。导致货币供给大大增加,推动了 社会 物价上升。由于某种异常原因,导致供给成本迅速增加,例如生产原料价格突然上升,导致国内商品价格上升,从而物价上涨。中国的土地财政,土地价格越来越高,导致房价越来越贵,最终带动整个 社会 物价上涨。由于资源成本价格上升导致的物价上涨。
在过去十几年,房价一路上涨,很多城市的房价上涨了数倍,远远跑赢通胀,可以 称为过去十年中国应对通胀最好的资产。
再看黄金,如果是2011年购买黄金的,那根本跑不过通胀,甚至可以说是“血亏”,2011年国际金价最高为1920美元,现在也只有1600美元,近十年过去,还亏16.6%,如果这十年把钱存银行,每年4%的利率,就算不算复利也有40%的收益,黄金比银行存款都跑输了56.6%,更不要说去跑赢通胀。
如果只是把钱存银行,因为通胀(贬值)的因素,其实你的资产是不断减少。举个例子:十年前你存了10万在银行,选择五年定期4.2%自动转存。十年后,本金和利息14.64万元,表面上看起来总数增加了4.6万,实际上你却买不到十年前同样多的商品。2008年的肉价5元一斤,2018年的肉价15元一斤;2008年米价8毛一斤,2018年米价2元5一斤;2008年苹果不到2元一斤,2018年苹果6元一斤。同期物价最少都是3倍起步,房子涨价更凶猛,而你存银行的钱却不值钱。我们一直以为最安全,风险最低的理财方式,反而成了百分之一百亏损的确定性投资行为。
相比于物价和房价的上涨速度,中国居民的工资上涨速度,很显然落后一大截。而央行增加的印钞量,很显然根本没有流入居民的口袋中。
02
—
《房地产与财富增长》
身边的人普遍在说,挣钱越来越难了,完全跟不上消费上涨的速度。而除去死工资,似乎并没有太多的渠道可供中国人实现财富增值。股市长期低迷,人们便把眼光放在了“房市”。想买房又想生活质量不受影响,对普通的中国家庭来说,贷款是最佳方式。但是背上房贷后,手头就很紧。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自然也就不会去考虑购买其他的金融理财产品了。
但自2019年以来,房地产行业火热的局面已经终结,政策上对房地产严调控,融资端对房企也不友好,前年有超过400家房地产企业倒闭,自前年下半年后,有很多个城市房价出现了持续的环比下降,房价已经进入了下行趋势之中。
中国的房地产行业,经过 20 年的大发展,带动了包括建材、家居等行业的发展,但房价涨过头,房价收入比过高,对其他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行业造成了明显的挤压效应,也对居民财富造成了巨大的占用,不利于促进消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因而未来房地产严调控的趋势不会改变,房价已经不会再出现大幅上涨,未来跑赢通胀的可能性很低。
波士顿咨询和陆金所联合发布的《全球数字财富管理报告2019》就对中国人的投资习惯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如果有100个中国人想要进行投资,或购买金融理财产品,那么其中有49个人会选择银行储蓄,只有14个人会在银行购买理财,8个人会买股票,8个人会购买保险,选择其他投资产品的人则微乎其微。
那么随着互联网长大的80、90后们,理财方式会有什么不同吗?如果有100个人(新青年代表)进行互联网理财,只有17个人会选择银行储蓄,得益于智能手机带来的便利,选择货币基金的则上升到了17人,其他投资的方式也比其他人更丰富一些。但是整体而言,上不上网,中国人的投资方式依旧差不多。中国互联网理财人群的主要投资期限普遍在一年以内,而且80%以上都以固定收益类的产品为主。
03
—
《欧美国家如何布置资产》
世界是变化的,用过去的数据来证明未来,本身更像是一种“刻舟求剑”的行为,我们需要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2015年,中国家庭总资产中房产占比高达65.4%,并持续上涨,而金融资产的占比仅为12.4%。相较之下,美国家庭的资产配置中,金融资产占比为41.8%,已经是中国家庭的三倍多,2015年金融资产的占比更是上升到了68.8%,而日本、新加坡、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家庭金融资产占比也均在50%以上,仅有法国为37.3%,依然远高于中国。
并不是所有人都懂金融知识,这时候就需要专业人士的服务来帮助普通人解决问题。复杂的产品说明有点难懂,年纪大一点的人又不太会操作网银,网点排不完的长队等得让人心焦。投资方式单一、对投资者门槛高、服务较差,传统财富管理模式似乎已经很难满足中国家庭的理财需求,更新更先进的服务理念变得十分重要,比如数字财富管理。
如今疫情当前,越来越多的实体商业开始走入困境。对于我们普通人,不太可能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理解我们的金融产品,那么就让我用最简单的讲述让你明白最重要的知识。现在网络上到处都是鼓吹基金定投,比如 一位养闺女的北京“丈母娘”晒了张基金持仓图,17年前在某基金成立时买了5万,坚持持有到今年10月14日,期间因为红利再投,持仓成本变成4.7万,总资产涨到了137万,持仓收益率高达近28倍!这位丈母娘持有的这只嘉实增长,是嘉实基金公司的招牌基金之一了,成立17年多年化回报超20%,比肩股神巴菲特老人家。 我们一般人估计也没有20年前遗忘的那5万,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优秀基金的确能实现财富增长。
本公众号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大家能适当参与到金融资产布置中,同时也相当于养成存钱的习惯。但是,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不是开玩笑,因为真金白银的上下波动,一般人没有心理底气,怕晚上也睡不好。说难听点,从此失眠是常事。请顺手点个关注,让我们一起为财富增长努力。
后记:无论最终选择哪种理财方式,人们最终都希望自己的财富有所增加。毕竟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金钱才是最能给人安全感的东西。用合适的方式让手里的钱实现增值,不仅可以缓解一些生活的压力,也可以让自己生活的更有质量和尊严一些。
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是什么?
因为黄金和经济增长的走势相关,如果经济发展好,那么黄金的价格就会走低,而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世界各国都陷入经济危机当中,危机目前还没有好转的迹象,所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于除了中国以外的各国都进行了负面的经济预测,导致黄金价格水涨船高。
黄金价格接近历史最高位记录
现货黄金价格已经突破了1800美元一盎司的关口,自2011年来首次突破这个价位,所以业内非常多的金融机构都预言,接下来黄金还将继续朝着1920美元的历史最高位记录进行挑战,所以黄金的价格再创历史新高,未来可能只是时间问题,年底甚至有可能会突破2000美元的大关口。
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等全球货币政策,都有意在缓解疫情的前景下,维持相当的宽松力度,让黄金有进一步上涨的可能性。所以未来黄金的走势仍然会非常强悍,成为众望所归,我想黄金价格暴涨,最高兴的应该就是那些中国喜欢扫货买黄金的大妈们了。
黄金实资产保值的形式
黄金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并没有如此高的价值,直到商品的剩余比较高的时候人类才出现了以物易物的形式,后来随着交易量越来越大,便发现了一些物品的价值比较大,而体积比较小,自然界中闪闪发光的黄金就成了大部分居民的共同选择。由于金属的特殊性,所以黄金在人类史上也充当了多年的货币交流,直到纸质时代的到来。
但是有了纸币,黄金也会作为货币的储存,也称之为金本位制。直到上世纪的70年代,美元和黄金脱钩,这金本位制时代才宣告结束。但是黄金也作为一种最保值的货币形式,如今我们不再用黄金去买东西,但是却可以把黄金当成资产保值的一种形态。
世界经济不见好转,黄金仍会上涨
黄金一般和经济增长的负相关走势有关,如果经济发展一切都欣欣向荣的话,那么黄金的价格就会走低,因为大家都不需要把黄金作为资产储备,可以将黄金换成钱投到资本市场里进行投资,但相反如果世界经济出现问题甚至危机的话,黄金就会作为资产保值的形态,价格随之水涨船高,因为黄金有着一定的避险属性,所以经济越是悲观,黄金的价格就会越高,于是老祖宗们便总结出了这么一句俗语?盛世藏古董,乱世买黄金。?
今年由于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世界上除了中国之外的其他各个国家都陷入了经济危机,所以目前而言黄金的价格非常坚挺,而且随着疫情的发展,黄金价格还越来越高,这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世界的经济出现了危机,而且目前这个危机还没有任何的好转迹象。
为什么经济危机导致金本位制崩溃?
1、美元走势
美元汇率也是影响金价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2、政治局势
历史上黄金就是避险的最佳手段,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即是对黄金避险价值的完美诠释,任何一次的战争或政治局势的动荡往往都会促涨金价,而突发性的事件往往会让金价短期内大幅飚升。
3、通货膨胀
作为这个世界上唯一的非信用货币,黄金与纸币,存款等货币形式不同,其自身具有非常高的价值,而不像其他货币只是价值的代表,而其本身的价值微乎其微。在极端情况下,货币会等同于纸,但黄金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失去其作为贵金属的价值。
4、供给因素
金价波动是基于供求关系的基础之上的。
5、需求因素
黄金实际需求量(首饰业、工业等)的变化。
扩展资料:
投资黄金好处:
1、对抗通货膨胀
几十年来,通货膨胀十分严重,普遍国家都受此问题的困扰。货币价值贬值,货币购买力日渐降低,钱变得不值钱了。
2、卓越的避险功能
当世界政局和经济不稳,尤其是发生战争或经济危机时,各种普遍的投资工具如股票、基金、房地产等都会受到严重的冲击,这时黄金就体现了很好的避险属性。
3、市场难以被操控
地区性的股票市场,人为操纵大市的情况比比皆是。但是黄金市场属于全球性市场,没有任何个人或财团有足够的资金能够操控全球黄金市场,因此黄金价格能够一直保持在反映实际供求关系的水平。
4、不易崩盘
股票和房地产市场有发生崩盘的风险,一旦崩盘,投资者将血本无归。黄金是不可再生的稀有金属,已开采的总量超过地球蕴藏量的一半,未来黄金供给量只会越来越少,使得黄金价格趋势一直上升,即使中间时有波动,长期而言,黄金价格仍然是一路看好。
百度百科-黄金
在19世纪后半期,主要货币的价值由金价决定,固定汇率制度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国际金融秩序的紊乱,从而使得金本位制度崩溃。在战争之后,英国和美国一起,准备恢复金本位制度。到了1928年,金本位体制建立起来,参与者的数量还超过从前,达到40多个国家。但是,随后的经济大萧条又削弱了国际金融合作的基础,金本位体制很快再一次崩溃。\r\n\r\n金本位制\r\n“19世纪的后25年是在金本位基础上建立的国际货币体系不断扩展的最好见证,它以各国货币的固定国际汇率将世界上主要国家联系起来,因而可能是一种比以往任何体系都更稳定的体系。[1]”英国是从1821年开始实行金本位的货币制度,德国在1871年采用了金本位、荷兰是在1873年紧随德国之后,瑞士和比利时是在1878年采用的金本位制度。法国虽然朝着金本位制度方向发展,但是它保持着金银复本位制。1879年,美国开始用黄金固定美元的价值,1897年俄罗斯和日本支持采用黄金,而奥匈帝国实际上也是支持金本位制度的。可以看出,作为国际货币体系形式的金本位制度在1900年以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扩展。金本位体系被认为是国际货币安排和国际收支调整的特别体系。\r\n\r\n虽然对金本位体制下自动调节的解释在不同的国家有一些不同,但是原理基本一样。出口国接受外币支付,因为不愿意持有外币,所以,他们就将其转换为黄金,然后再把黄金拿到国内银行转换成国内货币。这样,有国际收支赤字的国家将面临黄金净流出,有国际收支盈余的国家将面临黄金净流入,因为黄金提供了一个基础——所有国内货币在需求上都可以转变为黄金——这将决定每一个国家的货币盈余。调节过程被认为是随之而来的。国际收支逆差,导致外汇汇率上涨超过黄金输出点,从而黄金外流。在这样的情况下,央行黄金储备减少,导致货币流通量减少,从而通货紧缩,物价下降,价格下降之后提高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从而使得输出增加,输入减少,国际收支恢复平衡。当国际收支发生顺差,那么外汇汇率下跌低于黄金输入点,从而黄金流入,导致货币流通量增加,带动物价上涨,从而使得输出减少,输入增加,这样国际收支恢复平衡。\r\n\r\n但是在实践中,调节很少是自发的。国家常常不按照理论上的规则来调节其经济。经常项目的顺差不是依靠贸易来进行调整,而是通过利率机制,通过资本项目来弥补差额。比如,当国际收支逆差所造成的黄金流失和国内货币供应减少时,通过提高市场利率,从而引起套利资本流入该国。当出现黄金流失的时候,英格兰银行通过提高再贴现率,这就使得伦敦金融市场利率水平的上升,从而加快国际资本流入。总之,处于贸易顺差的工业化国家在发展中国家大力投资,巨额资本转移的效果掩盖了发展中国家的赤字。贸易顺差国家发现不用调节国内经济适应金本位制就能够保持其地位。国际收支的赤字在短期内可以通过提高国内利率加以掩饰。金本位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之所以能够相对稳定地从英国扩展到世界其他国家,进而演化为一种国际货币体系,这是与英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相互联系的。英国自18 世纪60 年代工业革命开始,到19 世纪中期,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以及世界贸易金融中心。从1760 年到1820年,英国的工业生产总值约占世界工业生产的50 % ,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7 %。随着英国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外放贷业务日益活跃。到19 世纪中期,伦敦已经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英镑实际上作为世界货币充当着各国贸易结算的主要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在大多数工业化强国于19 世纪70 年代实行金本位制之前,英国已利用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使大量黄金流入了本国。更为重要的是,英镑在这一过程中成为一种等同于黄金的国际货币,在雄厚实力和自由贸易政策的支持下,英国的对外贸易在当时占据了绝对领先的地位,而国际贸易的扩大也使英镑的国际信誉逐步建立起来,而在英镑国际化的过程中,伦敦也成为当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国际金融中心。\r\n\r\n金本位制本身就存在一些问题。它会带来极高的资本流动性,巨大的私人资本流量以及外汇的投机攻击。在战争的压力下,世界经济的结构变化加上普遍的国内经济和政治危机,金本位制将无法顺利发挥作用。\r\n\r\n经济萧条\r\n工业化以来,经济危机出现过许多次。有学者认为具有周期性的特点。英国是世界上最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曾经在1825年爆发过第一次经济危机。美国工业化始于19世纪20年代,较英国晚了半个多世纪。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废除了奴隶制,经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于19世纪70年代赶上了英国。从历史角度考察,美国先后分别于1825年、1837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1900年、1907年、1920-21年、1929-33年、1937-38年、1948-49年、1957-58年、1969-70年、1974-75年、1980-82年、1990-91年多次发生过经济危机。但是只有两次危机是较大的。一次是1857年的经济危机,一次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r\n\r\n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浩劫。欧洲是这次战争的主战场,英、德、法、俄等国家为争夺霸权互相拼死厮杀,元气大伤,唯独美国在战争中增强了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就连当时头号投资大国英国也欠美国41亿美元的债款。美国已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债权国和国际金融中心,同时,美国也从战前的工业大国之一跃为资本主义世界名列首位的经济大国。经济的扩张创造出信心和期望心理,结果使美国的股市持续上涨。股市价格平均一年上涨18%,1926年3月到1929年10月间涨了一倍以上。但是这是泡沫经济,终于股市大崩盘。实体经济在1929年的夏季开始走上下坡路。汽车生产从1929年6月开始下挫。农产品价格从1929年到1932年跌50%。崩盘导致人们争相追求流动性,债主急于把借出去的钱收回来,持有股票的人则急于脱手。这个过程中,订单和贷款取消了。通货紧缩散布到脆弱的商品市场与耐用消费品工业。银行开始接二连三的倒闭。破产的银行从1929 年的659 家增至1930 年的1352 家,到1933年情况仍然十分严重,破产加上停业整顿和改组的银行高达4004 家,占银行总数的28.2 %。与此同时,工业企业开工率迅速下降,1932 年制造业的开工率由1929 年的约80 %降到了42 %,其中最严重的行业如炼钢业同期从88. 5 %降到19. 5 %,从而造成经济的大萧条[2]。 \r\n这次经济危机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最严重的大萧条。1929到1932年间,美国的全国产出下降32%,工业产量的降幅接近一半。失业率从1929年的3.1%上升到1932年的23.6%[1]。1929-1933年大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历时最长、损失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在这次危机中,大批企业破产倒闭,成千上万的劳动者失业,自由市场体系彻底崩溃。罗斯福为了挽救危机在美国实行新政,开创了混合经济的新时代。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