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岸最新油价_美国油价2021
1.页岩油崛起,石油格局被打破,美国变成世界最大石油生产国
2.油价上涨的原因是什么
3.美国没高铁吗
4.海湾战争发生在哪一年?
5.美国第三舰队部署在哪
页岩油崛起,石油格局被打破,美国变成世界最大石油生产国
如果问世界上哪个国家石油储量第一,经常看新闻的朋友就是知道是委内瑞拉,的确,全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17339亿桶 ,委内瑞拉就占了3038亿桶,没有任何质疑。可是,因为某种因素,委内瑞拉被美国经济制裁,现在已经沦落到自己都得进口石油了。那么,你可知道现在哪个国家产油量世界第一吗?很多人会认为是沙特阿拉伯,因为它的探明储量2976亿桶,世界第二,中东土豪富得流油,不是白说的,或者是俄罗斯,甚至伊拉克? 那就大错特错了,现在世界第一的产油国是美国。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统计报告, 2020年美国的石油日均产量约1130万桶,名列世界第一,第二的是俄罗斯,日均产量1027万桶,第三的沙特日均产量920万桶, 俄罗斯和沙特是受2019年12月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部长级监督委员会会议协议要求降低产量,而美国这是受疫情影响情况下有所下降。2019年,美国石油日均产量1220万桶世界第一,第二的俄罗斯则是日均产量1125万桶,第三的沙特日均产量则是981万桶,就在2019年,美国一改从原油及其制品净进口国,变成了净出口国。
在出口方面,2020年美国日均出口310万桶,名列世界第四,第一是沙特,日均出口660万桶,俄罗斯第二,日均出口470万桶,伊拉克第三,日均出口340万桶。实际上在2018年,美国日均产量1090万桶,已经是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国,日均出口量达到了200万桶,可是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与进口量比较,其还是石油净进口国,直到了2019年日均出口298万桶,才是净出口国。一方面是新能源 汽车 普及加快步伐,特斯拉等一干新能源 汽车 销量猛增,光是2019年就销售上牌了158925万辆,最主要的就是其页岩油的产量稳步增长。
随着 汽车 出现到推广普及,轮船动力方式改变,飞机出现,各种机械设备都开始使用热效率更高,更方便的石油产品,美国在20世纪20-40年代是世界重要的石油出口国,洛克菲勒家族就是那时候崛起的,位于太平洋西岸的美国第二大城市洛杉矶是一座因石油开发而繁荣起来的城市。由于当时 汽车 和化工业整体需求量少,美国是重要石油出口国。 珍珠港事件爆发前,美国就停止出口石油到日本,迫使其铤而走险偷袭珍珠港,攻取东南亚,大洋洲,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夺取战略物资石油和橡胶。
随着上世纪四十年代,美国西部石油产量逐渐下降,工业逐渐发展, 汽车 拥有量不断增加,石油及其制品消费跨越式增加,美国逐渐成为了世界上最主要的原油进口国,最多的时候日均进口量达到1200万桶。 其进口绝大部分依赖油层浅,产油成本低的中东,为了保障其能源安全,美国在中东建立大量军事基地,一直以来时刻保持在中东的战略存在。
据美国能源部门统计,美国已探明石油储量689亿桶,名列世界第九,其中页岩油储量463亿桶。其有四大页岩区,分别是德克萨斯州和新墨西哥州的二叠纪盆地和鹰滩页岩(EagleFord),北达科他州的巴肯页岩(BakkenShale),以及西弗吉尼亚州和宾夕法尼亚州马塞勒斯页岩(MarcellusShale)。但是页岩油储存很深,开采难度大,之前的技术开采成本很高,比起中东只有几美元,十几美元,甚至二三十美元每桶的开采成本不划算,除了开采部分本土和墨西哥湾的原油外,大量进口是最好的选择。
到了2014年国际油价超过100美元每桶,页岩油开采技术也取得了进步,总体盈亏成本还是在50美元/桶左右,但是对于高油价,页岩油开采技术成本高的劣势已经被抵消,大量页岩开采技术在美国应用。比如水力压裂法,美国95%的页岩油井都是通过水力压裂法进行开采的。这时候欧佩克和非欧佩克国家联盟就不干了,害怕失去石油领导控制地位,在加上2014年乌克兰战争打响,美欧制裁俄罗斯油气,而俄罗斯主要财政收入就是油气,不同意沙特减产计划,而且增加产量, 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和非欧佩克国家大量增产,三个月油价暴跌一半,之后甚至降到了40美元以下,甚至低于30美元。要知道美国页岩油开采成本是每桶50美元左右。大量的美国页岩油企业破产,关闭采油设施,解雇工人。
俗话说得好,杀敌一万,自己也得损伤三千吧?沙特这些主要产油国,石油是主要财政收入,石油价格暴跌,其他方面还要开支吧?其经济也受到重创,沙特的外汇储备大量减少,2013年末时候是7252亿美元,石油价格战开始后,逐渐下降到2020年只有4450亿美元, 要知道沙特货币里亚尔汇率对标美元是需要至少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这些被制裁的国家经济则更加困难。
随着石油价格战深入,人们惊奇发现美国更先进的页岩油开采技术出现了,比如稠油开采技术,盈亏成本只有每桶16美元,就是说即使油价在30美元每桶, 美国页岩油油企还能盈利,大量的油井又出现在了页岩油产区,美国的石油产量逐渐增加到日产1000万桶以上,直到2019年最高峰时候甚至达到了日产1200万桶以上。可以说世界第一石油消费大国—美国可以完全不依赖进口,不要看欧佩克眼色了。
这时候老牌的石油出口国坐不住了,价格战已经没有意义,除了给俄罗斯增加压力,不能再打垮美国页岩油企业。到2019年12月,欧佩克和非欧佩克联盟大会召开,各方都决定减产,保护油价,油价又开始涨了。 美国的页岩油生产企业铺设更多管道通向海岸,海岸也增加了很多可以接纳巨型油轮的受油港口,它们可以清掉债务,坐着收钱了。虽然2020新冠对油价又产生新的影响,随着疫苗接种普及,世界经济恢复,丝毫不能动摇美国世界石油生产头把交椅的地位,相反还大量出口。 去年美国就是我国十大石油进口国之一,比2019年增加了211%,达到1976万吨。
从美国页岩油开发,我们再次领略到了“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至理名言深刻含义。 但是我们是人口大国,虽然石油产量2020世界前六,但是进口却是世界第一,新能源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必由之路,希望各企业,科研院所通力合作,在能源 科技 方面早日取得更大突破。
油价上涨的原因是什么
油价上涨的话题持续发酵,是因为油价上涨已经上演了好几次,突破9元大关之后,对于开车的人来说,意味着每加满一箱油需要多支付几十块钱,无疑增加了大家出行与生活的成本。
油价上涨的原因是什么?
1原油价格大涨,只要国际原油价格涨了,汽油价格一般就会涨,反之就会跌;
2经济开始复苏,对于石油的需求上涨,国家油价开始慢慢上涨;
3疫情影响,导致石油的增长难度加大,不足以完成产出目标;
4美国遭遇气象灾难,导致美国西海岸受损严重,导致石油的供求大大的减少,美国石油出口减少意味着各国石油进口减少;
5国际战争,导致各国对俄罗斯出口石油下降的担忧增加,市场都支撑油价上涨;
6通货膨胀,这是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就算是成品油价格上调也不例外;
7哄抬物价,大环境不理想的状态下,很多石油出口国家哄抬物价,导致进口原油价格比原来高,自然也就提高了市场销售价格。
油价上涨对于车主与需要使用石油的行业来说,就是成本的增加,也会导致市面上相关的产品价格上涨,这是一系列恶性循环的结果。但是油价上涨也不全是利空,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关注下相关收益的股票。
油价上涨利好的板块股票:
油价上涨对于石油开采、炼油、油服等板块股票都是利好消息,同时还会带动燃气、煤炭、黄金、新能源等板块的股票价格上涨。
利好燃气板块,因为燃气价格也会随着石油价格上涨而上涨;
利好黄金板块,因为黄金和石油几乎都是以美元标价,都属于稀缺资源;
利好新能源板块,,因为油价上涨后,但需求没有减少,所以会刺激新能源公司研发;
利好煤炭板块,因为传统的石油开采需要炼油,炼油需要煤炭,加上石油价格上涨后会对煤炭的需求增加。
从目前大环境来看,油价短期内回调或者回到以前的价格概率很小,大家需要做好心理准备。再者是油价上涨对于股票的影响不是特别大,只能算是一个小的利好消息,具体还需要看股市实际行情发展。
美国没高铁吗
美国没有高铁
耶鲁大学历史教授和国际安全研究专家保罗.肯尼迪曾在《纽约时报》上撰文说,美国高铁滞后的原因很容易解释。他写道,首先,建立铁路网需要巨额启动资金,要靠中央政府出资开展公共事业,而在美国,纳税人对政府经营公司持怀疑态度,而且,多数地方不愿意用大家的钱来资助东西海岸的通勤者。其次,美国人对汽车以及飞机的执着也影响着铁路发展。此外,美国有大片地广人稀的地区,不具备建立密集铁路客运网的经济效益。另外,美国高铁计划还受到了一些利益集团的阻挠。高铁项目必然招致汽车、筑路、石油等行业的强势利益集团的强烈反对。
不过油价的高涨,同样影响到客运。汽车成为能源危机的罪魁祸首。环保意识的增强,也使人们为了减排而首先拿汽车开刀。建设高铁的呼声,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升温。比如,人口达千万的芝加哥,正在计划成为全美内陆高铁的中心:西北连接威斯康星,西南连接堪萨斯,东南连接印第安纳和俄亥俄。此外,得州、佛罗里达、纽约州等,也都酝酿着高铁计划。而海岸线被旧金山、洛杉矶、圣地亚哥等几个中心城市所主宰,并在政治上被喜欢公共工程的民主党所统治的加州,则条件最为成熟。然而,即使在这里,高铁建设仍然是一场激烈的战斗。
海湾战争发生在哪一年?
海湾战争发生在1991年
事件经过
1991年2月24日当地时间4时,多国部队发起地面进攻,在沙科、沙伊边界约500千米正面上由东向西展开5个进攻集团:阿拉伯国家东线联合部队,沿海岸向北进攻,占领科威特市;
美第1陆战远征部队从沙科边界“肘部”向北进攻,夺取穆特拉山口,切断科威特市通往科东北部的道路,将伊军主力吸引到科威特;
阿拉伯国家北线联合部队从沙科边界西段向阿里塞米姆机场方向进攻,协同友邻部队消灭科威特境内伊军并占领科威特市;
美第七军实施主要突击,从巴廷干河以西向北推进,直插伊拉克纵深,而后挥师东进,与其左邻第十八空降军协同作战,将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约8个师)围歼在巴士拉以南地区;
美第十八空降军实施辅助突击,从沙伊边境突入伊境至幼发拉底河岸,控制塞马沃以东通往巴格达的8号公路,孤立科威特境内伊军部队,协同美第七军歼灭伊军共和国卫队。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在1980年到1988年的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欠下了一些阿拉伯国家的债,其中欠科威特的债务为140亿美元。伊拉克希望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降低石油产量,上涨石油价格,获利后偿还债务。但科威特提高了其产量,造成油价下降,希望以此来迫使伊拉克解决它们之间的边境争执。
伊拉克指责科威特借两伊战争的机会在伊拉克境内建立军事基地。伊拉克声明,它作为其它阿拉伯国家与伊朗之间的缓冲地在两伊战争中为所有阿拉伯国家做了一个贡献,因此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应该免除伊拉克的战争贷款。伊拉克出于战略安全考虑,企图占据科威特。
结果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伊拉克军队。伊拉克最终接受联合国660号决议,并从科威特撤军。
海湾战争伤亡
伊军伤亡人数大约10万人(其中2万人死亡),8.6万人被俘,损失飞机324架,坦克3847辆,装甲车1450辆,火炮2917门,舰艇143艘,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亿美元。
多国部队方面伤亡4232人,其中美军阵亡148人,战斗受伤458人,非战斗死亡138人,非战斗受伤2978人。其他多国部队阵亡192人,受伤318人。美军损失飞机56架(多国部队共68架)、坦克35辆、舰艇2艘。
参考资料:
美国第三舰队部署在哪
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是美在亚太地区的主要军事力量,其辖区范围包括整个太平洋、印度洋海域,约9400万平方英里。舰队司令部设在夏威夷的珍珠港,下辖有美国海军第三、七舰队,拥有CV-63“小鹰”号、CV-64“星座”号、CVN-68“尼米兹”号 、CVN-70“卡尔·文森”号、CVN-72“林肯”号、CVN-74“斯坦尼斯”号共六艘航空母舰。太平洋舰队司令在行政方面的任务是为第三、七及第五舰队准备和提供海军兵力;在作战方面负责指挥第三、七舰队的作战行动。
第七舰队成立于1943年3月15日,是美国部署在东亚的最大机动力量,由美国太平洋总部直接指挥,其司令部设在日本的横须贺港。该舰队参加过日本无人岛的登陆战役、西南太平洋战役、朝鲜战争、海湾战争等。
第七舰队的巡防区域包括西太平洋、印度洋及阿拉伯海岸,由国际日期变更线起至非洲东海岸,北至千岛群岛,南至南极洲。作战辖区包括中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及东盟等国家和地区,涉及人口多达25亿。该舰队的基本任务是保护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交通线,维护美国及其盟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显示威力,遏制地区强国。同时,一旦爆发战争,应迅速作出反应,与美国陆、空军及其盟军一起联合作战,确保赢得战争的胜利。
第七舰队总兵力6万人,其中包括38000名海军官兵和22000名海军陆战队员,分别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各部署1个航母战斗群和1个两栖攻击舰编队,下编有9个特混舰队,即第70(机动作战部队)、第71(指挥与协调部队)、第72(巡逻侦察部队)、第73(后勤部队)、第74(潜艇部队)、第75(水面作战部队)、第76(两栖部队)、第77(航母攻击部队)及第79(陆战队登陆作战部队),规模通常维持在45艘左右的水平。
第七舰队的旗舰为LCC19“蓝岭”号两栖指挥舰,整个舰队武器装备包括:45艘各型战舰、180架各型战机,其中常驻舰只18艘,总排水量约20万吨,1个舰载机联队,1个陆战远征分队。
第三舰队成立于1942年3月15日,前身是美国海军南太平洋舰队。1945年10月17日第三舰队改为后备舰队,1973年2月1日,美国海军为加强对中太平洋的控制,加大美国西海岸的防御纵深,将第一舰队和太平洋舰队和太平洋舰队中一部分合并为第三舰队。其兵力编制共辖10个特混舰队,即第30(战斗部队)、第31(指挥协调部队)、第32(巡逻侦察部队)、第33(战斗支援部队)、第34(潜艇部队)、第35(水面作战部队)、第36(两栖部队)、第38(加拿大海上部队)、第39(登陆部队)。第三舰队在二战中参加过瓜岛之战及菲律宾莱特岛登陆战。
第三舰队部署在美国西海岸,活动范围为东太平洋及中太平洋水域,即北起北冰洋,南至南极洲,东起美国西海岸,西至东经160度,总面积约为5000万平方英里。其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圣迭戈北岛海航站,驻扎有第一航母大队,负责东太平洋地区作战任务,支援第五、六、七舰队的作战行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