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油价与中国对比_德国油价暴涨原因
1.石油价格上涨和美元欧元有什么关系?
2.欧盟在俄油价格上限上吵了个寂寞?全球石油价格上涨几成定局
3.为什么苏伊士运河的堵塞会影响油价?
4.原油价格上涨和美元欧元有什么关系?
5.大多城市房价再涨、石油也要三连涨,为什么?
石油价格上涨和美元欧元有什么关系?
我们看一下石油对于美元/欧元形成的这种影响的发展步骤。先讲一下石油涨到这么高的一个位置,一个大的背景是什么呢?事实上现在是不是国际上的石油真的是产出得少,而用得多呢?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我前段日子看了一个数据,在整个全球的市场当中,每天产生是大约830万桶,每天的消耗是807万桶,如果单纯从这个数字来看,应该说原油是够用的。那么原油的价格从这个角度讲不应该涨到这么高的位置。但是由于在过去的若干年中,原油一直处于一个很低的位置,无论是它的生产,还是其他的一些方面,那么市场当中对于原油的生产以及一些的生产工具的投入都是非常不足的。这个是导致现在原油价格部分不断攀升的一个潜在因素。另外一方面,把原油价格炒得这么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个市场的一些炒家,期货,他们看到原油有一个很低的位置,他们不断的买入原油的期货,来囤积原油,然后再找一个借口把原油推到一个很高的位置来获利。这是原油整个上涨的一个大的背景。 最近,国际石油市场发生强烈震荡,石油价格一路攀升,目前部分油价已超过每桶40美元。石油价格的上涨给刚刚呈现复苏势头的世界经济蒙上一层阴影。一场关于“石油价格上涨谁之罪”的讨论正在西方国家展开。 一些媒体不负责任地发表文章认为,石油价格高涨,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快速成长对石油的需求量大增,造成国际市场供需失衡。但德国经济界权威人士认为,石油价格上涨有多方面的因素,不能把石油价格仅仅归咎于中国能源需求的增加。 首先,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世界经济呈现复苏的势头,国际原油市场需求明显增加,对油价造成新的压力。根据维也纳国际能源机构的预测,2004年世界石油的需求量增加到每日100万桶。而美国的石油消费占世界总消费量的四分之一,其中一半依赖进口。 其次,美元的贬值对石油价格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2002年2月到2004年2月,石油的价格用美元计算升值达51%,每桶价格从2002年的 20美元提高到现在的近40美元,而从2002年到2004年,美元与欧元的汇率从一美元兑1.16欧元下降到一美元兑0.80欧元。这样,石油供应商当然愿意用美元交易,这也进一步加速了美元的贬值,从而导致石油价格上涨。 再次,主要产油国家局势动荡不安,恐怖活动不断,也严重影响了国际原油市场价格的稳定。沙特阿拉伯具有世界最大的石油储藏,石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不久前发生在沙特石油城市胡拜尔的造成了22人死亡。这说明恐怖组织开始将打击目标转向了石油生产。在一份自称为基地组织发表的声明中,恐怖分子宣称这次是他们所为。他们强调,外国入侵者长期以来一直在掠夺阿拉伯和穆斯林国家的矿产,而现在他们要给这些入侵者一个沉重打击。伊朗石油部长纳姆达尔·赞加内说 “油价居高不下不是由于供求关系造成的,而是由于政治因素。” 最后,石油输出国组织限产保价政策使石油产量供不应求。上周末,发达国家财政部长会聚纽约,强烈呼吁所有石油开国相应提高石油产量,只有这样,世界原油市场价格才能恢复到以往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水平。 虽然石油输出国组织本月3日在贝鲁特召开的会议上宣布增加石油产量,但国际石油价格并没有像有些人预测的那样明显下降,此间观察家认为,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完全是投机行为和对石油市场信心不足的心理因素所致。
欧盟在俄油价格上限上吵了个寂寞?全球石油价格上涨几成定局
欧盟仍未就对俄罗斯石油的价格上限机制作出进一步的说明,但有分析师指出,欧盟的石油价格上限政策可能效果有限。
距离欧盟实施俄油禁运令仅剩下一周,然而欧盟对价格上限机制的具体价格和执行方式仍没有统一的意见。
波兰和一些东欧国家希望尽可能降低上限价格,并指出俄罗斯原油生产成本远低于65-70美元/桶。而其它欧盟国家则希望不刺激俄罗斯做出减产决定,因此在定价上做了一些让步。
但一些分析师认为价格上限并没有欧盟的石油禁运令来得重要。欧盟此前每天购买约240万俄罗斯石油,俄罗斯很可能因为找不到相当体量的买家接手,而被迫减产,从而推高油价。
价格上限不会带来影响
研究公司EnergyAsoects的分析师AmritaSen指出,无论价格上限如何设计,欧盟都不会再购买俄罗斯石油来解决当地的能源危机。
她表示,市场可能有一种误解,认为只要欧盟国家遵守石油价格上限,它们就仍可以进口俄罗斯石油。但现实情况是,欧盟将在12月5日实施俄油禁运,且不会提供依靠价格上限机制进行的豁免。
这样一来,在价格上限的前提下,俄罗斯仍需要找到除欧盟以外的其它买家,这与没有石油价格上限的情况如出一辙。
而承接俄罗斯石油的大多数亚洲买家并没有参与到石油价格上限中,不少非欧盟的石油市场参与者也能为俄罗斯原油提供保险或金融服务,因此石油价格上限最后可能只是欧盟的一场口号而已。
更尴尬的是,俄罗斯此前放话称将不对参与价格上限的国家提供原油。这或许让本就对该机制不热衷的国家更不愿意参与其中,让整个机制变成G7的内部游戏。
油轮、运费、成本
价格上限惨沦为“鸡肋”,但欧盟的禁运正在发挥极大的破坏力。
随着俄罗斯将更多的能源转运到亚洲,更长的航运路线挤压了油轮的需求并推高了运费和石油成本,或导致未来一系列的供应中断。这也让俄罗斯寻求通过北极圈的更短路线,来将石油运往亚洲。
Kpler分析师ViktorKatona表示,他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俄罗斯转向亚洲的趋势将变得越来越明显。
他补充称,平均航程长度将不可避免地增加,俄罗斯原油从波罗的海到荷兰鹿特丹的航程大约只需要6-7天,而从同一俄罗斯港口到印度的航程则需要35-40天。
而据媒体称,上周航运业基准贸易航线的日收益一度突破10万美元,创下2020年初以来的最高水平。
德国商业银行在一份新报告中则指出,布伦特原油价格将在未来几周内上涨。
为什么苏伊士运河的堵塞会影响油价?
长荣海运巨型货柜轮?长赐轮?(Ever Given)在苏伊士运河搁浅,促使全球最繁忙的海上贸易路线之一的往来受到阻碍,油价曾一度因此上涨,目前已知百余艘船只的航运受到阻碍。对于石油和天然气的运输来说,这条航道至关重要。目前,投资者正在评估对油价的影响。这艘长达400米的集装箱轮大约三年前在日本建造,如果竖立起来比艾菲尔铁塔更高。船运公司一直在转向改用超大型船只来帮助改善规模经济,多年来,包括苏伊士运河在内的一些主要海运水道也在不断扩大和加深,以适应这些需求。
最重要的航线堵塞
苏伊士运河是全球最为重要也是最为繁忙的通航通道之一,经常有船只运送中东的原油到欧洲和美国,也有船只将北海的货物运往亚洲,每年原油通航量占全球原油贸易量的9%,停止通航的数日,将对全球原油贸易带来一定影响。
据悉,目前已经有逾100艘船只等在红海和地中海海面上,大概耽误了 1300 万原油的运输。每天约有60万桶原油从中东通过苏伊士运河运输到欧洲和美国。如果阻塞长时间得不到解决,依赖苏伊士运输中东石油的欧美炼油商可能被迫寻找替代供应渠道,与此同时,从北海油田运往亚洲的原油也将受到限制。? 苏伊士运河全长约193公里,而对于石油和天然气的运输来说,这条航道至关重要?油轮通过此运河将中东原油运往欧洲和美国地区,该运河也是北海和亚洲之间的重要运输通道。运河管理局发布的显示,堵塞航道的这艘船的船体牢牢镶嵌在岸边,他们还派出了拖船和挖掘机试图将这艘货轮拉出困境的场景。
? 苏伊士运河的消息,只会带来短暂的利好影响,目前油价仍然存在利空因素?疫情,目前德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疫情仍在持续反弹中,这对石油需求可能会产生相应的负面影响。
此外,早些时候美联储鲍威尔表示?有些资产价格确实过高了?,也打压了风险情绪,总的来说,接下来国际油价继续走强到让成品油由跌转涨的可能性不大,因此,现在就是小跌与大跌之间的决择。原油价格上涨和美元欧元有什么关系?
石油对于美元/欧元形成的这种影响的发展步骤。先讲一下石油涨到这么高的一个位置,一个大的背景是什么呢?事实上现在是不是国际上的石油真的是产出得少,而用得多呢?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我前段日子看了一个数据,在整个全球的市场当中,每天产生是大约830万桶,每天的消耗是807万桶,如果单纯从这个数字来看,应该说原油是够用的。那么原油的价格从这个角度讲不应该涨到这么高的位置。但是由于在过去的若干年中,原油一直处于一个很低的位置,无论是它的生产,还是其他的一些方面,那么市场当中对于原油的生产以及一些的生产工具的投入都是非常不足的。这个是导致现在原油价格部分不断攀升的一个潜在因素。另外一方面,把原油价格炒得这么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个市场的一些炒家,期货,他们看到原油有一个很低的位置,他们不断的买入原油的期货,来囤积原油,然后再找一个借口把原油推到一个很高的位置来获利。这是原油整个上涨的一个大的背景。 最近,国际石油市场发生强烈震荡,石油价格一路攀升,目前部分油价已超过每桶40美元。石油价格的上涨给刚刚呈现复苏势头的世界经济蒙上一层阴影。一场关于“石油价格上涨谁之罪”的讨论正在西方国家展开。 一些媒体不负责任地发表文章认为,石油价格高涨,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快速成长对石油的需求量大增,造成国际市场供需失衡。但德国经济界权威人士认为,石油价格上涨有多方面的因素,不能把石油价格仅仅归咎于中国能源需求的增加。 首先,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世界经济呈现复苏的势头,国际原油市场需求明显增加,对油价造成新的压力。根据维也纳国际能源机构的预测,2004年世界石油的需求量增加到每日100万桶。而美国的石油消费占世界总消费量的四分之一,其中一半依赖进口。 其次,美元的贬值对石油价格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2002年2月到2004年2月,石油的价格用美元计算升值达51%,每桶价格从2002年的 20美元提高到现在的近40美元,而从2002年到2004年,美元与欧元的汇率从一美元兑1.16欧元下降到一美元兑0.80欧元。这样,石油供应商当然愿意用美元交易,这也进一步加速了美元的贬值,从而导致石油价格上涨。 再次,主要产油国家局势动荡不安,恐怖活动不断,也严重影响了国际原油市场价格的稳定。沙特阿拉伯具有世界最大的石油储藏,石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不久前发生在沙特石油城市胡拜尔的造成了22人死亡。这说明恐怖组织开始将打击目标转向了石油生产。在一份自称为基地组织发表的声明中,恐怖分子宣称这次是他们所为。他们强调,外国入侵者长期以来一直在掠夺阿拉伯和穆斯林国家的矿产,而现在他们要给这些入侵者一个沉重打击。伊朗石油部长纳姆达尔·赞加内说 “油价居高不下不是由于供求关系造成的,而是由于政治因素。” 最后,石油输出国组织限产保价政策使石油产量供不应求。上周末,发达国家财政部长会聚纽约,强烈呼吁所有石油开国相应提高石油产量,只有这样,世界原油市场价格才能恢复到以往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水平。 虽然石油输出国组织本月3日在贝鲁特召开的会议上宣布增加石油产量,但国际石油价格并没有像有些人预测的那样明显下降,此间观察家认为,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完全是投机行为和对石油市场信心不足的心理因素所致。
大多城市房价再涨、石油也要三连涨,为什么?
大多城市房价再涨、石油也要三连涨,为什么?
邵旭峰
中国新闻网消息:国内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将于4月26日24时开启。机构预测油价或迎来“三连涨”,且本次上调幅度或创下年内最大涨幅。
截至目前,2018年国内成品油调价共进行了七次,上调四次、下调两次、搁浅一次,汽油累计上调110元/吨,柴油累计上调105元/吨。中新网称,此前的四次上调,其幅度均未超过200元/吨,这意味着本次油价上调或刷新年内最大涨幅!
无独有偶,前几天特朗普在自己的推特喊话称,国际石油供应充分,但OPEC在人为提高油价,之后国际油价小幅下跌。目前国际油价大约60美金一桶,2年前曾降到27美元一桶,5年前110美金一桶。
这是特朗普就任总统以来第一次公开喊话油价虚高。
至于原因,很简单。虽然美国由于页岩油革命和逐渐发力的“稠油革命”已经超越沙特仅次于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二产油国,并将在2018年底成为世界第一产油国,美国石油已经在欧洲包括中国蚕食OPEC和俄罗斯市场。但美国更是世界第一石油消耗大国,美国从十几年前的日均进口石油1250万桶,下降到现在的日均接近300万桶,对外石油依赖程度从50%以上下降到20%以下,但美国要到完全不依赖外来石油,并且纯出口石油,还需要几年。
所以,美国需要继续打压油价——至少目前和几年内需要如此。但美国打压油价的力度必然会越来越小,等到美国不再进口而开始纯出口石油的时候,必然会猛抬油价。当然,打压油价,也有助于进一步施压俄罗斯。
这几年,主要依靠能源的俄罗斯由于油价下跌,加上美国开始蚕食其市场,经济急剧衰落,如果不是中国加大订油量恐怕已经
言归正传,中国石油在2018年主要以涨为主的基调,应该已成定局。
再来看看房价: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全国人口聚集城市,至少82%以上房价依然在上涨——70个典型城市抽样,新房55个城市环比上涨,二手房环比59个城市上涨,合计占比82%。也就是只有18%的城市下调或者平稳。
中国经济网消息,2018年第一季度,地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3327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1.8%。有的地方光出让土地收入就占到财政收入的一半,如果算上房产建设的综合税费以及配套钢铁水泥等税收,则远超一半。
房价继续上涨也已成定局,并已经开始上涨。
那么这是为什么?
说复杂的话,确实很复杂,但说简单也特别简单,一句话,就是经济遇阻,不得不再靠房产,再涨油价。
中国经济,三分之一左右靠房产基建,将近三分之一靠以中低端商品加工制造、矿产等为主的出口——多年来中国出口远远高于进口一直大顺差——这也是中国外汇储备多年来一直世界第一现在3万亿美金曾经突破4万亿美金的根本原因所在。还有其他等等综合占差不多三分之一左右。也就这么几大块。
就行业门类划分,以房地产业、交通运输、租赁等为公共和个体提供服务的股物业,占GDP比重超过一半以上。就税收而言,三分之一以上来自房产及附属产业。
2017年,中国对美国出口5000亿美金,从美国进口1300亿美金到1500亿美金左右。对美出口主要还是中低端加工,进口除过大豆等农作物之外,主要就是高科技。
现在美国对进口中国商品开始加征关税,同时反向扼制高科技出口中国。
之前有消息称欧盟准备配合美国一起针对中国,以换取对美钢铝商品的免税,事实上,欧盟已经实施的53项针对进口钢铁产品的反倾销措施,其中27项涉及中国钢铁产品。后面欧盟为了换取美国免税待遇,可能会继续加大对华措施力度。这么做的,可能还会有日本。
就在日前,七国集团(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外长在加拿大召开会议,之后发布联合公报,对中国东海、南海问题指手划脚,以及状况指指点点,还称七国集团将联合应对国际重大的政治、经济以及安全挑战。说白了,就是七大工业国表达了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共进退的意愿。
它们可能程度不同配合美国打压中国出口,并遏制中国高科技进口。
总之,中国经济整体可能受到改革开放以后最大的外来压制,限制中国出口,扶植诸如印度越南等在内的中低端制造,同时扼制高科技进入中国
至少眼下房产又得披挂上阵,油价也得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