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属有哪些种类

2.钛合金与铝合金哪个好

3.镁是什么东西

4.米格-29战斗机的设计特点

5.RM何以成为“新世纪表王”?

6.如何挑选智能门锁

7.力学性能包括哪些

金属有哪些种类

南通工程机械铝锂合金价格_南通工程机械铝锂合金价格查询

金属可以根据其化学特性和物理性质进行多种分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金属分类方式:

1. 材料分类:金属可以分为常见金属和稀有金属。常见金属包括铁、铜、铝、锌、镁等,而稀有金属如银、金、铂、钛、锗等在地壳中含量较少。

2. 结构分类:金属可以根据其晶体结构分类为晶体型金属和非晶体型金属。晶体型金属的原子排列有规律的结晶结构,例如钢铁、铝、铜等。而非晶体型金属则没有明显的晶体结构,例如特殊合金、非晶态钢等。

3. 金属分组:根据元素周期表,金属可以分为主族金属和过渡金属。主族金属包括第1、2和13至18族元素,如钠、铝、锌、铅等;过渡金属包括3至12族元素,如铁、铜、铬、镍等。

4. 导电性分类:金属可以根据其导电性能进行分类。其中电导率高于1×10^6(Ω·m)的金属被称为良导体,如银、铜、金等;电导率介于1×10^4至1×10^6(Ω·m)之间的金属被称为中等导体,如铝、锡、铁等;而电导率较低于1×10^4(Ω·m)的金属被称为劣导体,如锌、铅、镍等。

这些是金属分类的一些常见方式,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以便在材料科学、化学或工程领域中更好地研究和应用金属材料。

钛合金与铝合金哪个好

问题一:铝合金好还是钛合金好 钛合金 p 概念定义: 以钛为基加入其他合金元素组成的合金称作钛合金。钛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抗腐蚀性能好、工艺性能好等优点,是较为理想的航天工程结构材料。 研究范围: 钛合金可分为结构钛合金和耐热钛合金,或α型钛合金、β型钛合金和α+β型钛合金。研究范围还包括钛合金的成形技术、粉末冶金技术、快速凝固技术、钛合金的军用和民用等。 (一) 发展过程 50年代初~70年代初 需求动力: 为满足航空工业对材料的需求,钛合金受到重视并得以发展,技术基础主要是冶金学和工艺学。 主要特点: 该阶段的特点是从材料的探索研究逐步转向应用。主要材料有Ti-6Al-4V、Ti-5Al-2.5Sn等,主要用于航空发动机、航天用压力容器、发动机壳体等。 典型成果和产品:典型材料:Ti-6Al-4V, Ti-5Al-2.5Sn 70年代~90年代 需求动力: 钛合金应用领域的扩大,使钛工业得到迅速发展,新工艺和新技术推动钛合金成形工艺的发展。 主要特点: 该阶段的特点:(1)钛在航空航天工业应用量不断增加,在其它行业如海洋工程、化工、电力、冶金、医疗等方面的应用也日趋增多,成为第三金属。(2)新型钛合金不断问世,如高强钛合金、耐热钛合金等。(3)采用新工艺技术如超塑成形、快速凝固技术和等温锻造等。(4)为扩大应用而重视降低成本问题。 典型成果和产品:典型材料: Ti-1100, Ti-1023, IMI834, Timetal62S, SP-700等 (二) 现有水平及发展趋势 钛合金是航空航天工业应用较广的一种金属材料,按用途可分为结构钛合金和高温钛合金(使用温度>400℃)。 结构钛合金以Ti-6Al-4V为代表,该合金已广泛用于飞机、导弹上,并已由次承力结构件转为主结构件。为适应更高强度和韧性的要求(如强度提高至1275~1373MPa,比强度提高至29~33,弹性模量提高至196GPa),近年研制了许多新型钛合金,如美国的Ti-15V-3Cr-3Sn-3Al;Ti-3Al-8V-6Cr-4Mo-4Zr(β-C),Ti-6Al-2Sn-2Zr-2Cr-2Mo-0.23Si,Ti-4.5Al-1.5Cr;英国的Ti-4Al-4Mo-2Sn-0.5Si(IMI500)、日本的SPF00、CR800、SP700和前苏联的BT22等。其中Ti-15-333铸件和β-C可取代沉淀硬化不锈钢和镍基合金,Ti-6-22-22在美国先进战术战斗机(ATF)的样机F-22A中的用量占22%(重量)。日本的SP700(Ti-4.5Al-3V-2Mo-2Fe),不仅强度高,而且在755℃达超塑性,延伸率可达2000%,成形性好,加工成本低,可取代Ti-6Al-4V,已用于航天构件。 高温钛合金近年来取得一定进展,在该领域中,美国和英国占据优势。但两国采用的开发方法和侧重点则截然不同。英国采用的是以α相固溶强化为提高蠕变强度的必要手段而无需β相共存的方法,侧重于研究近α型合金,即开发以提高蠕变强度为主的Ti-4Al-2Sn-4Mo-0.5Si(使用温度400℃)、Ti-11Sn-2.25Al-5Zr-1Mo-0.2Si(IMI679,使用温度450℃)、Ti-6Al-5Zr-0.5Mo-0.25Si(IMI685)合金和以改善疲劳强度为主的Ti-5.5Al-3.5Sn-3Zr-1Nb-0.3Mo-0.3Si(IMI829)和Ti-5.5Al-4.5Sn-4Zr-0.4Mo-0.8Nb-0......>>

问题二:钛合金和铝合金哪个轻,轻多少 同样尺寸的钛合金和铝合金,铝合金的重量要轻,其重量比:2:1,就其金属特性和力学性能铝合金对钛合金是无法比拟的,钛合金硬度洛氏硬度(HRC)可以达到60,是铝合金的近10倍。钛合金价格牌号不同,标准不同其价格不一样。联系我吧,专业钛及钛合金,必定能帮助到您!

问题三:钛合金和铝合金哪种好 当然是钛合金,钛合金一般用在航空金属或者重要设备上面的,价格也比铝合金要贵多了。

问题四:钛合金VS铝合金 钛合金与铝合金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材料成本,与加工难度,换来的是,极强的抗腐蚀性,耐用性。一般来说,钛合金产品的使用寿命,是铝合金产品的十倍以上。

问题五:钛合金铝合金的区别 钛合金是以钛为基础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钛合金具有强度高而密度又小,机械性能好,韧性和抗蚀性能很好。另外,钛合金的工艺性能差,切削加工困难,在热加工中,非常容易吸收氢氧氮碳等杂质。还有抗磨性差,生产工艺复杂。

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学工业中已大量应用。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铝合金焊接结构件的需求日益增多,使铝合金的焊接性研究也随之深入。目前铝合金是应用最多的合金。铝合金密度低,但强度比较高,接近或超过优质钢,塑性好,可加工成各种型材,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抗蚀性,工业上广泛使用,使用量仅次于钢。一些铝合金可以采用热处理获得良好的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问题六:钛合金和铝合金哪个好? 钛合金与铝合金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材料成本,与加工难度,换来的是,极强的抗腐蚀性,耐用性。一般来说,钛合金产品的使用寿命,是铝合金产品的十倍以上。

问题七:钛合金和铝合金哪个好 钛合金,铝合金基本淘汰了.

问题八:钛合金,铝合金和镁合金有什么不同?那种最好? 1,钛合金

钛合金是以钛为基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钛有两种同质异晶体:882℃丹下为密排六方结构α钛,882℃以上为体心立方的β钛。合金元素根据它们对相变温度的影响可分为三类:①稳定α相、提高相转变温度的元素为α稳定元素,有铝、碳、氧和氮等。其中铝是钛合金主要合金元素,它对提高合金的常温和高温强度、降低比重、增加弹性模量有明显效果。②稳定β相、降低相变温度的元素为β稳定元素,又可分同晶型和共析型二种。前者有钼、铌、钒等;后者有铬、锰、铜、铁、硅等。③对相变温度影响不大的元素为中性元素,有锆、锡等。

2,铝合金

以铝为基的合金总称。主要合金元素有铜、硅、镁、锌、锰,次要合金元素有镍、铁、钛、铬、锂等。

铝合金密度低,但比强度高,接近或超过优质钢,塑性好,可加工成各种型材,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抗蚀性,工业上广泛使用,使用量仅次于钢。

铝合金分两大类:铸造铝合金,在铸态下使用;变形铝合金,能承受压力加工,力学性能高于铸态。可加工成各种形态、规格的铝合金材。主要用于制造航空器材、日常生活用品、建筑用门窗等。

铝合金按加工方法可以分为变形铝合金和铸造铝合金。变形铝合金又分为不可热处理强化型铝合金和可热处理强化型铝合金。不可热处理强化型不能通过热处理来提高机械性能,只能通过冷加工变形来实现强化,它主要包括高纯铝、工业高纯铝、工业纯铝以及防锈铝等。可热处理强化型铝合金可以通过淬火和时效等热处理手段来提高机械性能,它可分为硬铝、锻铝、超硬铝和特殊铝合金等。

铝合金可以采用热处理获得良好的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铸造铝合金按化学成分可分为铝硅合金,铝铜合金,铝镁合金和铝锌合金。

3,镁合金

以镁为基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其特点是:密度小(1.8g/cm3左右),比强度高,弹性模量大,消震性好,承受冲击载荷能力比铝合金大,耐有机物和碱的腐蚀性能好。主要合金元素有铝、锌、锰、铈、钍以及少量锆或镉等。目前使用最广的是镁铝合金,其次是镁锰合金和镁锌锆合金。主要用于航空、航天、运输、化工、火箭等工业部门。按成型方法分为变形镁合金和铸造镁合金两类。

问题九:钛合金和铝合金有什么不同吗? 钛合金是以钛为基础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具有强度高、耐蚀性好、耐热性高等特点。

铝合金以铝为基的合金总称。主要合金元素有铜、硅、镁、锌、锰,次要合金元素有镍、铁、钛、铬、锂等,具有密度低,但强度比较高的特点。

问题十:钛合金和铝合金有什么区别? 铝钛合金是一种航空材料韧性和强度都比较好

可以看切面的亮度 用手敲一下听听声音声音越清脆钛的含量越高

镁是什么东西

镁是一个年轻的金属,20世纪才发展起来。它呈银白色,熔点9℃,质轻,密度为1.74克/厘米3,约为铜的1/4、铝的2/3;其化学活性强,与氧的亲合力大,常用做还原剂,去置换钛、锆、铀、铍等金属。粉状或细条状的镁,在空气中很易燃烧,燃烧时发出眩目的白光。镁与氟化物、氢氟酸和铬酸不发生作用,也不受苛性碱侵蚀,但极易溶解于有机和无机酸中。镁能直接与氮、硫和卤素等化合。金属镁无磁性,且有良好的热消散性。

镁是地壳中含量高、分布广的元素之一。具有工业价值的矿物有;花菱镁矿、白云石、光卤石。另外,海水也将成为镁资源产地。工业上利用电解熔融氧化镁或在电炉中用硅铁等使其还原而制得金属镁,前者叫做熔盐电解法,后者叫做硅热还原法。

物理性质:质软,熔点较低,成银白色。镁是一种柔软有光泽的金属

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2Mg+O2==2MgO 3Mg+N2=Mg3N2 2。与水的反应: Mg+2H2O=Mg(OH)2+H2(加热) 3。与酸的反应:Mg+2HCl+MgCl2+H2 4.与氧化物的反应:2Mg+CO2=2MgO+C(点燃)

元素名称:镁

元素原子量:24.31

元素类型:金属

发现人:戴维 发现年代:1808年

发现过程:

1808年,英国的戴维,用钾还原白镁氧,最早制得少量的镁。

元素描述:

银白色的金属,密度1.74克/厘米3,熔点8.8℃。沸点1107℃。化合价+2,电离能7.6电子伏特,是轻金属之一,具有展性,能与热水反应放出氢气,燃烧时能产生眩目的白光,许多金属是用热还原其盐和氧化物来制备。金属镁能与大多数非金属和差不多所有的酸化合,大多数碱,以及包括烃、醛、醇、酚、胺、脂和大多数油类在内的有机化学药品与镁仅仅轻微地或者根本不起作用。

元素来源:

镁存在于菱镁矿MgCO3、白云石CaMg(CO3)2、光卤石KCl·MgCl2·H2O中,海水中也含镁盐。可以由电解熔融的氯化镁或光卤石制得。

元素用途:

主要用于制造轻金属合金、球墨铸铁、汽车、飞机、科学仪器脱硫剂脱氢和格氏试剂,也能用于制烟火、闪光粉、镁盐等。

元素辅助资料:

镁是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十个元素之一,但由于它不易从化合物中还原成单质状态,所以迟迟未被发现。

长时期里,化学家们将从含碳酸镁的菱镁矿焙烧获得的镁的氧化物苦土当作是不可再分割的物质。在1789年拉瓦锡发表的元素表中就列有它。1808年,戴维在成功制得钙以后,使用同样的办法又成功的制得了金属镁。

从此镁被确定为元素,并被命名为magnesium,元素符号是Mg。Magnesium来自希腊城市美格里西亚Magnesia,因为在这个城市附近出产氧化镁,被称为magnesia alba,即白色氧化镁。不过镁的名称magnesium很容易和锰的名字manganum混淆,虽然有人提出更改,却一直沿用下来。

元素符号: Mg 英文名: Magnesium 中文名: 镁

相对原子质量: 24.305 常见化合价: +2 电负性: 1.31

外围电子排布: 3s2 核外电子排布: 2,8,2

同位素及放射线: *Mg-24 Mg-25 Mg-26 Mg-27[9.45m] Mg-28[21h]

电子亲合和能: -21 KJ·mol-1

第一电离能: 738 KJ·mol-1 第二电离能: 1451 KJ·mol-1 第三电离能: 7733 KJ·mol-1

单质密度: 1.738 g/cm3 单质熔点: 650.0 ℃ 单质沸点: 1170.0 ℃

原子半径: 1.72 埃 离子半径: 0.66(+2) 埃 共价半径: 1.36 埃

常见化合物: MgO MgCl2 Mg3N2 Mg(OH)2

发现人: 戴维 时间: 1808 地点: 英格兰

名称由来:

来自于希腊Thessaly地区古城邦名“Magnesia”(镁土)。

元素描述:

轻质有延展性的银白色金属。在宇宙中含量第八,在地壳中含量第七。

元素来源:

通常电解熔融的氯化镁(MgCl2)制取。氯化镁可以从海水中提取,每立方英里海水含有约120亿磅镁。

元素用途:

结构特性类似于铝,具有轻金属的各种用途,可作为飞机、导弹的合金材料。但是镁在汽油燃点可燃,这限制了它的应用。

米格-29战斗机的设计特点

米格-29在气动设计上的最大特色,就是其精心设计的翼身融合体。米格-29的主机身和机翼内段之间呈圆滑过度,机翼内段前端形成边条,后掠角73.5度。机翼外段前沿后掠角42度,展弦比3:5,2度下反角。翼身融合体带来的升力占总升力的40%。外段机翼上有液压控制的副翼。全翼展宽度的液压控制前沿襟翼分成三段,由计算机控制与后沿开缝襟翼共同工作,以提供更好的机动性能。副翼俯仰范围为+25度到-15度。垂尾采用双垂尾方式,分别位于机身中线外1690mm处。垂尾向机身外侧倾斜6度,前沿后掠角47度50分,方向舵偏转角为±25度。全动平尾后掠角约50°,操纵面上均无调整片。垂尾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和蜂窝结构,平尾和操纵面选用的是金属蜂窝构件。总的来看米格-29的外形和苏-27相似。

垂尾的前沿向前伸展到机身与机翼接缝处的上方,与BVP-30-26M箔条/红外诱饵发射器相连。这一设计相当独特,增大纵向安定面的面积,提高了从尾旋中摆脱的能力。而通常箔条/红外诱饵发射器一般是安排在机腹或机身两侧的。两个差动平尾前沿后掠角50度,平尾翼展7.78米,俯仰范围为+15度到-35度。位于机身前端的边条设计类似于F-16,可防止飞机在以最大攻角(也作迎角,angle of attack)出现副翼失效的现象。在第100架出厂后,后续生产的米格-29的垂尾方向舵增大了面积。 米格-29机身结构主要为铝合金组成,部分机身加强隔框使用了钛材料,以适应特定的强度和温度要求,另少量采用了铝锂合金部件。主翼有三条截面为圆形的翼梁,覆以铝锂合金的蒙皮。铝锂部件广泛采用电子束焊或氩弧焊。机身内的第1号主油箱容积2550升,安装在第一条翼梁前面。两块减速板分别安装在两台发动机之间的机身上部和底部。米格-29的机身整体油箱采用氩弧焊、电子束焊制造,该油箱与苏联D16铝合金铆接油箱相比,减重24%。其中,由于1420铝锂合金的密度小,减重12%(若重新设计,可减重15%~16%);另12%是因为焊接结构省掉金属重叠部分、铆钉、螺栓和密封胶。

在此设计下,米格-29的油箱可在机场条件下修理,因为该结构补焊后无需热处理工序。机身有四条纵向主梁,两条位于发动机之间,另两条分别在发动机外侧。靠外的两条主梁向后延伸出机身范围,作为平尾的安装支撑点。米格-29上采用的复合材料约占整机的4%,少于西方第三代战斗机的比率,主要分部在平尾、副翼、襟翼和方向舵面上。机头雷达罩为介电质复合材料。 米格-29采用的RD-33(PД-33)涡扇发动机由克里莫夫设计局研制,双轴,低涵道比,采用共11个单元体的单元体结构。单台不加力推力为50千牛(5040千克力),加力推力为81.4千牛(8300千克力),采用全权限数字式控制。最大加力耗油率2.09。发动机推重比按干质量计算为7.87,按交付状态质量6.62。后机身左侧装有辅助动力装置,并开有相应进气口。该发动机由莫斯科契尔尼舍夫工厂(又称红十月工厂)生产。该发动机工作稳定,可在飞行包线内任一点空中再起动和接通加力,并且设有俄罗斯发动机普遍采用的补氧系统。按苏联战斗机发动机传统,RD-33的高空高速特性突出。

米格-29的两台发动机间有较大空间,在机背上形成了一个长条状的凹陷。两个发动机进气口分别安装在两主翼前端下方,截面呈矩形,内倾8度,以配合机翼不同部分的厚度变化。进气口前沿呈60度楔形,在高迎角条件下仍能提供良好的进气条件。在起飞和着陆时,挡板与前起落架随动,挡板挡住主进气口,则辅助进气口工作,此时辅助进气口向下打开,空气从辅助进气口的百叶窗形缝隙和887个小孔中进入进气道。在主进气道关闭,发动机只能从辅助进气口吸入空气的情况下,米格-29仍能以0.85马赫飞行。使用辅助进气口可避免发动机吸入地面异物,这对于经常要在野战机场起降的米格-29尤为重要。 米格-29的基础型米格-29A首创性的采用了以雷达、光电和头盔瞄准具三者组成的综合火控系统。早期雷达为NO-193“黑缝”脉冲多普勒雷达,性能近似于美国APG-65雷达。该雷达采用倒置式卡塞格伦天线(Twist Cassegrain Antenna),这种天线能够满足脉冲多普勒雷达的需求,NO-193搜索距离80千米,跟踪距离前半球56千米,后半球24千米。对轰炸机等大目标的作用距离要稍远。具有下视/下射能力,上仰角度45度,下视角度15度,天线直径93cm。NO-193雷达具有多种可选择的工作模式,能够与机载Shchel-3UM头盔瞄准具、OEPS29光电系统共同跟踪锁定目标。

当光电系统失掉目标时,雷达自动间歇性工作跟踪目标,同时二者互为替补备份。在近距格斗中,红外跟踪系统和激光测距器协同工作,可准确确定目标方位,从而具有控制R-73近距空空导弹进行离轴瞄准和发射的能力。机上还装有SRIU-2敌我识别器和“警笛”3型(СеренаⅢ)360°雷达告警系统,边条处装有两个SO-69电子对抗天线。OEPS29光电系统重8千克,装在风挡前方,偏向飞行员右侧。对典型战斗机目标尾追搜索距离15千米,跟踪距离12千米。搜索范围正负方向基本上与雷达相同,这是俄制IRST的一大特点。如OEPS29可达到左右各30度,俯仰各30度。激光测距器的最大测距距离在200米至6000米之间。

米格-29的头盔瞄准具是整个火控系统中最有特色的部分。配合上R-73近距格斗空空导弹,米格-29能在近距格斗中占据有利地位。R-73是一种具有全向攻击能力的新型格斗导弹,尾喷口的四周装有4片舵面,实现了矢量推力控制,主动段的最大机动过载可达60G。该弹与头盔瞄准具交联,最大离轴角达正负60度,可对偏离飞机纵轴正负60度的目标实施有效攻击。但由于米格-29本身的机械式操纵系统、人机工程的缺陷,使得头盔瞄准具与R-73都无法发挥最大效能,实战能力要打折扣。座舱的设计使得飞行员实际视野无法达到正负60度。但是机头方向斜向下的视野很好,对飞行员攻击地面目标时非常有利。 米格-29翼下有七个挂点,机翼每侧3个+机身中轴线下一个。机炮埋入机首左侧的翼边内,从正面看是一个小孔。米格-29A以及后续型号使用的标准配置武器包括: 一门30mm口径Gsh-301(ГШ-30-1)机炮,携带150发30*165mm高爆和穿甲曳光弹;炮重50千克,翻修寿命为2000发 BDZ-UMK2B挂架 APU-470,APU-73-1D和APU-68-85E发射架 R-27R1、R-27E、R-73空空导弹 S-8(80 mm)、S-24B(240 mm)火箭弹及相应类型的发射器、250千克、500千克航空炸弹,最大载弹量2000千克

RM何以成为“新世纪表王”?

1999年,近天命之年的Richard Mille已在钟表珠宝行业沉浸多年,早已是大富翁,生活无忧,驾驶、收藏赛车是他最大的爱好。

不过他并没有选择退休,而是创立了自己的同名钟表品牌——里查德米尔(RICHARD MILLE),人们今天更愿意称作RM。也正因为这次创业,有人说他“大器晚成”。

“大器晚成”的Richard Mille

“既非制表师,亦非工程师,也不是科学家”,后来的媒体采访中,Richard Mille常常这样描述自己。

与大部分钟表品牌的创立很不一样,他当时只有一个想法:“我想设计出全然创新的产品,打破风行一时的经典风格。”

今年春天,摩根士丹利和LuxConsult发布瑞士钟表产业研究报告指出,里查德米尔以近8亿瑞郎销售收入,在上一年度排名中位列第七,是前十名里唯一没有“百年 历史 ”的品牌。

按照瑞士高级制表基金会《高级制表白皮书》的划分,里查德米尔是23个现代品牌之一,从2001年发布第一款腕表RM001算起,今年刚好二十年,在东方文化里,不过弱冠而已。

里查德米尔第一款腕表RM001,编号01

如果说第一个十年里查德米尔还是属于运动员、明星和企业家那个小众圈层,那么第二个十年它则广为大众所知,它被写进流行歌词,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如今几千枚的年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它的渴求。

它颠覆传统,走出一条完全不同于传统制表的路,并且引爆潮流,市场上模仿者众多。如果按当今钟表迷们习惯的表达方式,里查德米尔可以被称为“现代钟表品牌之王”,或者“新世纪表王”。

然而在这些表象之下,人们不禁会问,里查德米尔到底凭什么成为新世纪表王?是应用新材料?是创新的工程美学?还是饥饿营销?似乎都有那么一点。

但百川归海,Richard Mille的企业家精神贯穿始终。他以一个企业家敏锐的商业嗅觉、果断、创新力和坚韧,将里查德米尔打造成当下最成功的独立公司之一,成就一段商业传奇。

01

-

战略家

1980年代,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发表了他那部至今影响全球商业的管理学巨著,《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他在书中如是定义企业家(精神):

并不是每一个新办小企业都可以称为企业家行为,企业家总是寻找变化,并将其视为机遇加以利用,大幅度提高资源产出效率,创造出新颖而与众不同的产品,开拓出新市场和新客户群体。

在德鲁克这本书出版二十多年之后,Richard Mille身体力行,诠释了管理学大师那段晦涩的文字。

经过观察,Richard Mille发现世纪之交的高级制表市场上,运动型和女士腕表品类并不丰富,日后接受采访,他仍按捺不住激动,“我看到了我的机会,我不得不创立自己的品牌,就是现在。”

Richard Mille具有超乎寻常的洞察力

彼时大多数钟表品牌都已在使用现代机器和工具,不过Richard Mille认为那只是在生产19世纪钟表的复制品,并没有真正将当代 科技 运用到腕表上。

就这样,他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品牌定位:高级制表塔尖上一个崭新的细分市场,结合当代前沿 科技 、适合运动佩戴、完全不同于既有市场产品的奢华腕表。

换作Richard Mille当时最直接的描述:他要戴着他的腕表去驾驶赛车,比赛过程中腕表可以抵挡加速过载、剧烈震动甚至是事故所带来的任何影响,毫发无伤,且时间精准。

这样的初衷,也为后来里查德米尔与各种 体育 运动结合埋下伏笔。

2001年,里查德米尔第一枚作品面世,RM001陀飞轮,尽管它带着实验性质,仅制作17枚,只够Richard Mille身边的朋友“瓜分”。

里查德米尔第一款腕表RM001,编号17

里查德米尔第一款腕表RM001,编号17

里查德米尔第一款腕表RM001,编号17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当年巴塞尔钟表展上,Richard Mille直接将一枚RM001陀飞轮腕表扔到地上,向他未来的合作伙伴和客户展示里查德米尔腕表的坚固可靠。

一个似曾相识的故事,标志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启。

02

-

偏执狂

从第一只作品开始,Richard Mille就为自己的品牌立下了“三个基本原则”:创新,强大的设计,不设成本限制。

也是从第一枚腕表起,里查德米尔在制表材料上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创造性和革新性,这一点贯穿它接下来的二十年制表历程,目的只有一个:超轻、坚固抗震、符合人体工程学(佩戴舒适)的完美腕表。

为了达成这一目的,里查德米尔常常成为新科学材料与新技术领域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仅仅是在制表行业。

2004年,曼彻斯特大学的科学家首次分离出石墨烯,一种神奇的纳米材料,具有高强度、轻、特殊光电效应等特质,其密度为钢的七分之一,强度却是钢的两百倍,应用前景无限,科学家因此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7年,里查德米尔成功将石墨烯注入碳纤维,用于其新作RM50-03的表壳,腕表总重量不足40克,成为钟表史上最轻的陀飞轮机械计时表,且在高达5000g的冲击测试中安然无恙。

使用石墨烯材质的RM50-03

使用石墨烯材质的RM50-03

使用石墨烯材质的RM50-03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瞬闪烧结”,陶瓷行业一项新技术,最早由美国大学于2010年提出,在加热加压条件中引入电流场,以改变陶瓷烧结所需的条件、速度以及结果,这项技术起初是为电子行业制造精密陶瓷元件而研究。

科技 嗅觉敏感的里查德米尔看到了“瞬闪烧结”技术的可能性,经过多年研究,里查德米尔2019年推出兼有金属色泽与陶瓷硬度的棕色金属陶瓷材质,于2020年又制得一种灰色金属陶瓷。

灰色金属陶瓷维氏硬度高达2360,几乎可媲美钻石2400维氏硬度的耐磨性,这款金属陶瓷成为当年新品RM11-05的表圈材料。

RM11-05的 金属陶瓷材质耐磨性媲美钻石

RM11-05的 金属陶瓷材质耐磨性媲美钻石

RM11-05的 金属陶瓷材质耐磨性媲美钻石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企业家都有自己的哲学,松下幸之助要做“像自来水一样”的产品,人们必需且价格便宜;乔布斯是完美主义者,追求超越时代的极致,Richard Mille显然与后者同类,是极致完美的偏执狂。

二十年来,Richard Mille将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应用于钟表行业,穷尽一切办法打造他心目中的完美腕表,等着人们来发现、喜欢、追赶,正如今天的市场局面,人们为它无与伦比的外观、牢靠和佩戴舒适性趋之若鹜。

偏执,却不失亲和,这是Richard Mille身上更难能可贵的闪光点,下属称他大家长、导师、教练,而非上司;合作伙伴,包括创业搭档、品牌挚友、经销商,皆高度认同他的品牌哲学,他们自称“Richard Mille Family”。

03

-

冒险家

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底色,然而创新意味着未知、充满风险,往往需要付出沉重代价。但不循规蹈矩、冒险突破,正是Richard Mille带领里查德米尔成功的又一关键。

创立品牌伊始,Richard Mille要做一块可以戴着去赛车的腕表,而F1围场,也顺理成章成为他最早的腕表测试场。

赛车手Richard Mille

巴西车手菲利普·马萨,是“Richard Mille Family”最早的成员之一,他从2004年开始佩戴里查德米尔腕表参加比赛。

纳米碳纤维底板、航天用铝锂合金材料等,最早便是在马萨的腕表上测试使用。十多年里,它们陪伴着马萨历经荣耀,也闯过那些危及生命的事故难关。

赛车之外,高尔夫、网球、马球、田径等 体育 运动,后来都成为了里查德米尔的实验场。

广为人知的,要数网球名将纳达尔,他从2010年起佩戴里查德米尔腕表打球,直到今天。

纳达尔一开始并不愿意戴表走进赛场,他认为腕表很重,会影响成绩,他告诉Richard Mille,如果做出了足够轻的腕表他才会戴。

于是就有了纳达尔第一款专属陀飞轮,RM027,包括表带重量不到20克,轻若无物。

戴着陀飞轮腕表打球的纳达尔,成了网球赛事上的一道风景,他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于陀飞轮这种精密调速机构的认知,于是有人说,里查德米尔只是作秀罢了。

纳达尔佩戴RM27-03比赛中

确实,在早期研发测试阶段,纳达尔打坏了不少原型表,Richard Mille不但没否认,还把它们摆在工厂展示柜里,让每一个到访的客人都能亲眼看到它们的“惨状”。

纳达尔打坏的每一只表都被工程师、制表师认真研究,找到损坏原因,在下一只或研发下一代时予以避免。

十年间,纳达尔陀飞轮历经五代,从RM027到RM27-04,每一代都在精进,在超轻、坚固抗震、佩戴舒适这条大路上趋近完美。

RM27-01不仅可承受5000g的冲击,总重仅不到19克,钟表史上最轻陀飞轮表;到了RM27-03,可抵抗冲击力已达到10000g。

而RM27-04更是从网球拍穿线原理获得灵感,以钢缆网格替代碳纤维底板,完全颠覆传统钟表架构,抗冲击力高达12000g,而总重仍不到30克。

马萨戴RM011驰骋赛场,纳达尔戴RM027挥舞球拍,帕布洛?麦克道格戴RM53-01在马球比赛中激烈冲撞……这不仅是腕表性能测试,也不仅是展示里查德米尔的坚不可摧。

Richard Mille同时要表达的是:运动员用娴熟的技能和身体去挑战人类极限,这与里查德米尔追求极致完美异曲同工,里查德米尔与每一个具有冒险精神、追求极致的个体共鸣,包括每一个运动员、每一个企业家、每一个不平凡的普通你我。

04

-

经营者

企业家是感性的战略家、设计师、冒险家,更是理性的经营者。天马行空之外,企业家创新更是一种有组织、有系统、理性化、规律性的工作。

创业最初十多年里,Richard Mille总是办公室里那位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离开的人。

今天市场对里查德米尔的需求呈爆炸式增长,供远小于求,按照经典经济学原理,里查德米尔理应通过提升产量来满足新增需求,供需平衡曲线向价高、量多方向移动,里查德米尔从中获得更多利润。

但现实并不是这样,企业家Richard Mille不会依市场短时需求来盲目增加产量,不会为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目标,他冷静地按既定经营策略,逐步推出规划中的新款,有条不紊地扩充产能。

Richard Mille是一个理性严谨的经营者

从2015年至今,里查德米尔产量仅保持着10%左右的年平均增长率,与市场需求存在着巨大缺口。

建立并维护品牌价值,是Richard Mille管理工作的核心目标。从产品规划到市场营销,从新技术、新材料开发到店铺设立、售后管理等,所有经营活动都围绕这一核心展开。

里查德米尔表款是按照计划顺序编码的,从RM001一路下来,但实际表款并没有完全按顺序依次推出,因为Richard Mille要把每一款产品都研究透,全部成熟之后才会发布。

每一款新品亦不会依市场需求定产,大部分表款只发售几枚、几十枚,多则百余枚。

纳达尔系列市场追逐火爆,但RM27-04仅发布50枚;2021年迈凯轮合作新款RM40-01限量106枚,对应拥有优先购买权的迈凯伦Speedtail跑车106名车主。

高稀缺性是品牌价值的体现之一,Richard Mille严格执行着低限定数量的策略。

市场均衡也是维护品牌价值的手段之一,里查德米尔是最早 探索 全球市场同价策略的品牌之一,亚、欧、美在Richard Mille眼中同等重要,各市场不偏不倚,销售平均分配。

2014年时,里查德米尔销售网络仍以经销商为主,全球有108家经销商,品牌旗舰店只有20家;到了2021年,经销商数量下降到40余家,而品牌旗舰店已增加到42家,包括上海和北京两家。

对品牌来说,经销商的好处是轻资产,腕表批发出去之后大部分事情都由经销商完成。但问题是给品牌形象、价格稳定、服务质量、客户关系维护等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受到不同地区、经济水平、文化甚至是个人行为的影响。

Richard Mille很早意识到这一点,也很早便开始自建渠道,2015年起更是大幅度收缩经销商规模。如今里查德米尔主要通过品牌旗舰店销售,余下的经销商也大都是“Richard Mille Family”,价值观一致。

今年3月,Alexandre Mille,里查德米尔商业总监,Richard Mille儿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去二十年,我父亲的愿景基本达成。他的大部分计划都实现了:生产和销售方面极其可控的增长,分销转型,创建我们的42家精品店,等等。”

如今Richard Mille有四位子女在公司工作,创业搭档的女儿也任职品牌创意与发展总监, 独立公司里查德米尔新一代成员的交接班工作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左:里查德米尔市场总监,Richard Mille儿子Alexandre Mille

右:里查德米尔创意与发展总监,联合创始人之女Cécile Guenat

企业家Richard Mille用二十年时间绘制了顶级奢侈运动腕表的发展蓝图,未来5到10年的产品线以及经营策略也被制定好,Richard Mille的企业家精神早已渗透到公司的每一个毛细血管里,不管他退休与否,下一个十年、甚至二十年,里查德米尔应该还是会像今天这样持续经营下去。

卢曦采访手记

如何挑选智能门锁

如何选择智能锁对认可智能锁的人来说,是一件比较犯难的事,因为当前智能锁市场发展比较快,厂商和品牌也比较多,要想选到合适的智能锁还真的不容易。但作为对家庭负责人的男士或女主人,选择好的智能锁,有必要花心思去研究一番。

如果你可以每天花一个小时来化妆,或者花一个小时来打游戏,那么你花一个小时去了解一个智能锁产品就不算什么。毕竟智能锁是给家里的门做伙伴,可谓是安防的第一入口,多花些时间挑选也是应该的。

那么应该从哪里开始挑选呢,把握着三个原则

挑选智能锁,品牌或者名气不是最重要的,在当前的条件下这三点是最重要的——

(1)注重智能锁的质量,或者说价格。为什么说智能锁的质量和价格联系在一起呢?主要是因为当前智能锁行业在全国范围内还处于发展初期,好的智能锁其质量自然过硬,随之而来的当然是价格比较高了(整体而言)。如果价格过低,比如四五百乃至千元内的,不能说人家一定有问题,但其质量总体上肯定没有几千块的高。

(2)注重智能锁的售后服务,包括安装和维修服务。智能锁具有很强的安防性和专业性,简单说来就是,钥匙锁坏了不仅你进门不方便,而且家庭财产和人身安全还会受到威胁;智能锁安装的时候,一般是需要破坏原来的门(需要切割或打孔或焊接等等),如果安装师傅不专业,那么其结果就是“锁没装好,门还坏了”。当出了问题的时候,能不能维修,以及能不能及时维修,这个就涉及到智能锁的价格问题了。当价格过低的时候,维修师傅有的时候是不愿意搭理你的。为啥?因为人家的本来就没赚你多少钱,所以不用心服务也似乎在情理之中。。。。

这位姐姐就是遇到了这种情况

(3)以实用为主的建议购买功能比较稳定的智能锁,以体验为主的建议购买功能比较新颖的智能锁。你去购买智能锁,你会发现市场上有很多类型的智能锁,从应急钥匙到虹膜,各种开锁方式都有,但事实上开锁方式的不同也会影响到使用。从开锁方式上来说,应急钥匙、指纹、蓝牙、APP等方式是比较成熟稳定的,而人脸、指静脉、虹膜则相对新颖一些(这里是从整体上来说的,不过也看产品的质量和定位了)。功能稳定的智能锁,其产品的质量和功能自然是经过市场检验的;而功能新颖的智能锁,对于以体验新科技成果的人群来说,还是比较好的。

挑选智能锁时需要注意的一些小问题

(1)门的类型是不是和锁体搭配,也就是说你买的智能锁是不是支持自己的门。所以购买智能锁之前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家门是什么样的,比如左开右开内开外开、是否有天地钩、门的类型。如果是在网络上购买,更要搞清楚,因为这时候没有智能锁专卖店或经销商给你提醒,稍不注意可能就坑到自己了。

这个小伙伴就是这种情况

(2)智能锁的设计是不是符合当前的主流。举个例子,拿智能锁的指纹头来说,现在都在用半导体指纹头了,如果还有人给你推荐光学指纹头的智能锁,那么就要注意了。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光学指纹头不行,只是在防伪指纹上半导体指纹头的效果更好。所以一分价钱一分货,咱们也不能吃亏不是。比如是不是支持多重组合开锁方式,密码是不是有虚位密码功能等等。

(3)智能锁的材质是不是符合使用环境。当前的智能锁的主要材质有锌合金、钛合金、不锈钢以及塑料等等。目前比较主流的是合金材质,这是因为可以一体塑形,外观也好看,同时也比较结实。不锈钢更坚固,但外观会差些,塑料最美观,但最容易损坏等等。所以智能锁的选择是选哪种?也要看你这把锁装在哪里,是室外还是室内,是楼中还是楼外?当然,内部用料是没办法看的,所以也比较考验大家对智能锁品牌的判断,我的建议就是去看看官网这些,最好能跟人家聊聊问问。

(4)智能锁的电池类型以及续航时间。是安装干电池,还是锂电池?干电池容易购买,锂电池更环保。如果是锂电池,那么有没有替换的或者充电器、充电线?质量如何?等等。续航时间长,用起来才更舒服,如果续航太短,那么很容易导致忘记更换电池,导致无法进门。

(5)抗电磁干扰的性能如何。智能锁行业在2018年6月份经历了一次比较重要的事件,被成为“小黑盒事件”,其原理就是依靠电磁干扰内部系统达到开门的。智能锁的快速发展确实带来了很多问题,但经过此次洗礼之后,抗电磁干扰逐渐成为一种硬性规定,也算是行业发展的成果。一般说来,质量好的智能锁都问题不大,不过还是需要注意这个问题。

(6)其他影响购买的因素,如外观与颜色、全自动与半自动等等。这些都是比较个性化的需求,如果能保证智能锁的质量与服务的基础上选择,多半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当然,对于时尚达人来说,自然设计得好看些才好。对于慵懒一族来说,全自动自然更省心啦!

力学性能包括哪些

问题一:力学性能包括什么? 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不同环境(温度、介质、湿度)下,承受各种外加载荷(拉伸、压缩、弯曲、扭转、冲击、交变应力等)时所表现出的力学特征 。

一般来说金属的力学性能分为十种:

1.脆性 脆性是指材料在损坏之前没有发生塑性变形的一种特性。它与韧性和塑性相反。脆性材料没有屈服点,有断裂强度和极限强度,并且二者几乎一样。铸铁、陶瓷、混凝土及石头都是脆性材料。与其他许多工程材料相比,脆性材料在拉伸方面的性能较弱,对脆性材料通常采用压缩试验进行评定。

2.强度: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永久变形或断裂的能力.同时,它也可以定义为比例极限、屈服强度、断裂强度或极限强度。没有一个确切的单一参数能够准确定义这个特性。因为金属的行为随着应力种类的变化和它应用形式的变化而变化。强度是一个很常用的术语。

3.塑性: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塑性变形发生在金属材料承受的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并且载荷去除之后,此时材料保留了一部分或全部载荷时的变形.

4.硬度:金属材料表面抵抗比他更硬的物体压入的能力

5.韧性: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而不被破坏的能力. 韧性是指金属材料在拉应力的作用下,在发生断裂前有一定塑性变形的特性。金、铝、铜是韧性材料,它们很容易被拉成导线。

6.疲劳强度:材料零件和结构零件对疲劳破坏的抗力

7.弹性 弹性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消失时,能使材料恢复原先尺寸的一种特性。钢材在到达弹性极限前是弹性的。

8.延展性 延展性是指材料在拉应力或压应力的作用下,材料断裂前承受一定塑性变形的特性。塑性材料一般使用轧制和锻造工艺。钢材既是塑性的也是具有延展性的。

9. 刚性 刚性是金属材料承受较高应力而没有发生很大应变的特性。刚性的大小通过测量材料的弹性模量E来评价。

10.屈服点或屈服应力 屈服点或屈服应力是金属的应力水平,用MPa度量。在屈服点以上,当外来载荷撤除后,金属的变形仍然存在,金属材料发生了塑性变形。

问题二:力学性能主要包括哪些指标 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不同环境(温度、介质、湿度)下,承受各种外加载荷(拉伸、压缩、弯曲、扭转、冲击、交变应力等)时所表现出的力学特征。

性能指标

包括:弹性指标、硬度指标、强度指标、塑性指标、韧性指标、疲劳性能、断裂韧度。

钢材的力学性能是指标准条件下钢材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性能和冲击韧性等,也称机械性能。

问题三: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哪些? 金属的力学性能是指金属材料抵抗各种外加载荷的能力,

其中包括:弹性和刚度、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度、断裂韧度及疲劳强度等,它们是衡量材料性能极其重要的指标。

1、强度:材料在外力(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材料单位面积受载荷称应力。

2、屈服点(бs):称屈服强度,指材料在拉抻过程中,材料所受应力达到某一临界值时,载荷不再增加变形却继续增加或产生0.2%L。时应力值,单位用牛顿/毫米2(N/mm2)表示。

3、抗拉强度(бb)也叫强度极限指材料在拉断前承受最大应力值。单位用牛顿/毫米2(N/mm2)表示。如铝锂合金抗拉强度可达689.5MPa

4、延伸率(δ):材料在拉伸断裂后,总伸长与原始标距长度的百分比。

工程上常将δ≥5%的材料称为塑性材料,如常温静载的低碳钢、铝、铜等;而把δ≤5%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如常温静载下的铸铁、玻璃、陶瓷等。

5、断面收缩率(Ψ)材料在拉伸断裂后、断面最大缩小面积与原断面积百分比。

6、硬度:指材料抵抗其它更硬物压力其表面的能力,常用硬度按其范围测定分布氏硬度(HBS、HBW)和洛氏硬度(HKA、HKB、HRC)。

7、冲击韧性(Ak):材料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单位为焦耳/厘米2(J/cm2)。

对低碳钢拉伸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1.弹性:εe=σe/E, 指标σe,E

2.刚性:△L=P?l/E?F 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强度

3.强度:σs---屈服强度,σb---抗拉强度

4.韧性:冲击吸收功Ak

5.延展性:

①.延性:是指材料的结构、构件或构件的某个截面从屈服开始到达最大承载能力或到达以后而承载能力还没有明显下降期间的变形能力。

②.展性:指物体可以压成薄片的性质。

6.疲劳强度:交变负荷σ-1 问题四:材料力学性能有哪些? 强度

屈服强度Rp0.2 MPa

抗拉强度Rm(旧σb)MPa

※ksi是kips per squar inch(千磅力每平方英寸)的缩写。

1ksi=1000 lbf/in^2=6894.76 kPa=6.89476 MPa

塑性

断后伸长率 A %

断面收缩率 φ %

硬度

布氏硬度HBW

洛氏硬度HRA HRB HRC

韧性(缺口敏感性)

冲击功 Ak J

疲劳强度

问题五:金属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包括哪些? 硬度、延展性、强度、抗折

问题六:混凝土力学性能包括哪些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主要指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轴心抗拉强度和变形模量。

问题七:力学性能有哪些 一般来说金属的力学性能分为十种:

1.脆性 脆性是指材料在损坏之前没有发生塑性变形的一种特性。它与韧性和塑性相反。脆性材料没有屈服点,有断裂强度和极限强度,并且二者几乎一样。铸铁、陶瓷、混凝土及石头都是脆性材料。与其他许多工程材料相比,脆性材料在拉伸方面的性能较弱,对脆性材料通常采用压缩试验进行评定。

2.强度: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永久变形或断裂的能力.同时,它也可以定义为比例极限、屈服强度、断裂强度或极限强度。没有一个确切的单一参数能够准确定义这个特性。因为金属的行为随着应力种类的变化和它应用形式的变化而变化。强度是一个很常用的术语。

3.塑性: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塑性变形发生在金属材料承受的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并且载荷去除之后,此时材料保留了一部分或全部载荷时的变形.

4.硬度:金属材料表面抵抗比他更硬的物体压入的能力

5.韧性: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而不被破坏的能力. 韧性是指金属材料在拉应力的作用下,在发生断裂前有一定塑性变形的特性。金、铝、铜是韧性材料,它们很容易被拉成导线。

6.疲劳强度:材料零件和结构零件对疲劳破坏的抗力

7.弹性 弹性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消失时,能使材料恢复原先尺寸的一种特性。钢材在到达弹性极限前是弹性的。

8.延展性 延展性是指材料在拉应力或压应力的作用下,材料断裂前承受一定塑性变形的特性。塑性材料一般使用轧制和锻造工艺。钢材既是塑性的也是具有延展性的。

9. 刚性 刚性是金属材料承受较高应力而没有发生很大应变的特性。刚性的大小通过测量材料的弹性模量E来评价。

10.屈服点或屈服应力 屈服点或屈服应力是金属的应力水平,用MPa度量。在屈服点以上,当外来载荷撤除后,金属的变形仍然存在,金属材料发生了塑性变形。

问题八:什么是力学性能?都包括哪些性能? 10分 应该是材料的力学性能或机械性能。基本的力学性能是指材料的单向拉伸和压缩性能,包括材料的屈服极限、强度极限、杨氏模量、泊松比、延伸率等的材料常数。当然还有其它的一些力学性能,如疲劳方面的材料的持久极限、冲击韧度等。

问题九:建筑钢材的力学性能主要有哪几项? 钢材的主要性能包括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其中力学性能是钢材最重要的使用性能,包括拉伸性能、冲击性能、疲劳性能等。工艺性能表示钢材在各种加工过程中的行为,包括弯曲性能和焊接性能等。(1)拉伸性能反映建筑钢材拉伸性能的指标,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屈服强度是结构设计中钢材强度的取值依据。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之比(强屈比)是评价钢材使用可靠性的一个参数。强屈比愈大,钢材受力超过屈服点工作时的可靠性越大,安全性越高;但强屈比太大,钢材强度利用率偏低,浪费材料。钢材在受力破坏前可以经受永久变形的性能,称为塑性。在工程应用中,钢材的塑性指标通常用伸长率表示。伸长率是钢材发生断裂时所能承受永久变形的能力。伸长率越大,说明钢材的塑性越大。试件拉断后标距长度的增量与原标距长度之比的百分比即为断后伸长率。对常用的热轧钢筋而言,还有一个最大力总伸长率的指标要求。预应力混凝土用高强度钢筋和钢丝具有硬钢的特点,抗拉强度高,无明显的屈服阶段,伸长率小。由于屈服现象不明显,不能测定屈服点,故常以发生残余变形为0.2%原标距长度时的应力作为屈服强度,称条件屈服强度,用σ0.2表示。(2)冲击性能冲击性能是指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钢的化学成分及冶炼、加工质量都对冲击性能有明显的影响。除此以外,钢的冲击性能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冲击性能随温度的下降而减小;当降到一定温度范围时,冲击值急剧下降,从而可使钢材出现脆性断裂,这种性质称为钢的冷脆性,这时的温度称为脆性临界温度。脆性临界温度的数值愈低,钢材的低温冲击性能愈好。所以,在负温下使用的结构,应当选用脆性临界温度较使用温度低的钢材。(3)疲劳性能受交变荷载反复作用时,钢材在应力远低于其屈服强度的情况下突然发生脆性断裂破坏的现象,称为疲劳破坏。疲劳破坏是在低应力状态下突然发生的,所以危害极大,往往造成灾难性的事故。钢材的疲劳极限与其抗拉强度有关,一般抗拉强度高,其疲劳极限也较高。――2011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