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金的发展史?

2.2008年黄金价格最高和最底?

3.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的时候金价有没有上涨

金价历史波动_金价发展前世今生

1944年,一盎司黄金的官方比价是35美元!

1吨黄金等于35273盎司

1吨黄金也就等于123.45万美元

二战后美国实行金本位

体系规定了用美元来确定国际金价,即一盎司黄金官方价格为35美元,一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黄金(这就是为什么美元又叫美金),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按官价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为使黄金官价不受自由市场金价冲击,各国政府需协同美国政府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维持这一黄金官价。 其他国家货币通过黄金与美元挂钩,即其他国家政府规定各自货币的含金量,通过含金量的比例确定同美元的汇率。

这些规定对美国的影响是:确立了美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主导地位。体系内的国家间贸易需要用美元结算,没有美元怎么办?用黄金和美国换或是通过贸易手段从美国获得美元,体系外的国家想和体系内的国家做生意怎么办?还得用美元,因为人家体系内的国家只认美元,没有怎么办,还得是用黄金换或是通过贸易获得,体系内的国家有多少呢?几乎全部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每个国家的外汇储备中必须是美元占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这个体系的建立等于是把世界经济命脉牢牢的握在了美国手中,其它国家要想保证自己的利益必须要保障美国的经济稳定,因为一旦美国经济崩溃了,自己手中的美元就要贬值,这也就是美国的目的,美国为了推行这个体系也是下了不少力气的,因为首先要保证别的国家手里有美元,因为要用钱来生钱嘛,于是有了欧洲经济援助计划(马歇尔计划),通过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给欧洲合计130亿美元,好像不太多?好吧,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按2006年的美元市值,大约是在后面加一个0,还不太多?按目前的水平,再乘以2就差不多了,2600亿,注意,是无偿的!!!这就像是种子,只有种下种子,美国才会有回报,欧洲是世界的主要资本主义市场,而且还连带着大片的殖民地、源料产地市场,不把欧洲救活,美国怎么挣钱?

固定汇率的问题很好解释:比如德国马克想兑换成日元,那就要先算一下一马克合多少美元,再算一下一美元合多少日元,然后算出一马克合多少日元。

你问消极还是积极是指固定汇率吧?积极意义是:有助于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对战后的经济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结束了战前货币金融领域里的混乱局面,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汇率的相对稳定,避免了国际资本流动中引发的汇率风险,有利于国际资本的输入与输出,为国际间融资创造了良好环境,有助于金融业和国际金融市场发展,也为跨国公司的生产国际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消极意义是:由美元这种单一货币承担了维持金汇兑平价的责任。当人们对美元充分信任,美元相对短缺时,这种金汇兑平价可以维持;当人们对美元产生信任危机,美元拥有太多,要求兑换黄金时,美元与黄金的固定平价就难以维持。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各国不能利用汇率杠杆来调节国际收支,只能采取有损于国内经济目标实现的经济政策或采取管制措施,以牺牲内部平衡来换取外部平衡。当美国国际收支逆差、美元汇率下跌时,根据固定汇率原则,其他国家应干预外汇市场,这一行为导致和加剧了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若这些国家不加干预,就会遭受美元储备资产贬值的损失。

黄金的发展史?

黄金涨的原因有很多,但一般来说推动黄金涨价的根本原因是供求关系。比如黄金的产量并没有增加,但是购买黄金的人却在增加,这样供求关系就发生了变化,供不应求黄金的价格自然会上涨。另外作为金融市场具有不确定性,宽松的货币政策也会支持金价上涨。

2008年黄金价格最高和最底?

公元前三千年以前,黄金在古国埃及第一次被人类所认知。从此以后就与人类的发展形影不离的交织在一起。黄金凭借其耀眼的光彩,成为人们用于装饰的首选材料。

随着人类的发展,人类逐渐离开自给自足的年代,迈向商品经济时代。在人类需要钱币来作为交易的媒介,以使买卖进行的更加简便的时候,黄金自然成为了最优的选择。公元前七百年前,小亚细亚地区已经出现了一些黄金与白银合金制成的钱币,被称为琥珀金。随着时代的进步,到了公元前600年,在小亚细亚的利迪亚王国首先被铸造出来。随后,在公元前约50年,西欧的罗马帝国就发行了一种Anreus的金币,在金币上还刻有凯撒大帝的肖像。当罗马帝国国势日渐衰落的时候,也就是在公元400年间,当罗马人放弃英伦三岛大不列颠的统治时,他们也顺手把岛上的金币统统掠走,结果导致人民各个货币不足,商品价格大跌造成经济混乱。

公元1066年,诺曼底民族征服了英伦三岛,他们除了政治上拥有政权以外,还对英国的货币制度进行了一些改革。例如创造了英镑、先令、便士等货币单位制度,还建立了以金属为货币本位的制度。那时,一英镑就可以兑换一英镑的纯银。这银本位制度在1377年,才被复本位制度所取代。在复本位制度底下,货币的后盾除了白银以外,也同时采用黄金作为通货的本位。在复本位制度沿用了好几年之后,英国皇室又决定用金本位制度。1717年,英格兰银行正式定名盎司士的黄金价格是3英镑17先令10.5便士。实行了金本位制度以后,英国的物价指数均明显的维持着低幅度的波动,金本位制度稳定物价和经济的功能也得到了证明。

自从英国采用金本位之以来,美国和欧洲的国家也都争相仿效。美国在1792年,已采用复本为制度,规定19.3美元即可换取一盎司的黄金,但是这并没有引发任何的黄金热潮。直到1848年的某一天,一名叫约翰马歇而的年轻木匠,在今日的加洲境内建造锯木厂的时候,不经意的发现了金箔片,由而引发了西部淘金热。这也使曾经荒凉的西部,迅速的发展起来。

在19世纪之前,人类社会的黄金生产力水平非常低,有人研究认为:在19世纪之前数千年的历史中,人类总共生产的黄金不到1万吨,如18世纪的100年仅生产200吨黄金。

由于19世纪一系列黄金资源的发现,使得从那时起黄金产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在19世纪后半年的50年里,黄金产量超过了这之前5000年的总量。

如今,世界每年矿产黄金2600吨左右。

参考资料: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的时候金价有没有上涨

2008年黄金最高价出现在3月17日,伦敦现货金价格1032.09,国内价格234.00。

2008年黄金最低价出现在10月24日,伦敦现货金价格680.80,国内价格155.00。

黄金(Gold)是化学元素金(化学元素符号Au)的单质形式,是一种软的,金**的,抗腐蚀的贵金属。金是较稀有、较珍贵和极被人看重的金属之一。

国际上一般黄金都是以盎司为单位,中国古代是以“两”作为黄金单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金属。不仅是用于储备和投资的特殊通货,同时又是首饰业、电子业、现代通讯、航天航空业等部门的重要材料。

黄金的化学符号为Au,金融上的英文代码是XAU或者是GOLD。Au的名称来自一个罗马神话中的黎明女神欧若拉(Aurora )的一个故事,意为闪耀的黎明。

国际金价进入2015年后大幅飙升,纽约市场金价从每盎司1200美元一路上行,不到一个月已升至1300美元关口;统计显示,纽约市场黄金期货价格2015年来已累计上涨9.3%。

扩展资料:

中国市场

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有黄金、白银、铜、铝、锌、铅、螺纹钢、线材、燃料油、天然橡胶等十种期货合约。

目标是:建设成为一个在亚太时区以基础金属、贵金属、能源、化工等大宗商品为主的主要期货市场,发挥期货市场发现价格、规避风险的功能,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交易时间,上午9:00----11:30,下午13:30----15:00。

中国黄金在315之际公布了最新的黄金产品质量监督查询办法。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查询国家相关机构数据库即可查询真伪。

中国香港市场

中国香港黄金市场已有90多年的历史。其形成是以中国香港金银贸易场的成立为标志。1974年,中国香港政府撤消了对黄金进出口的管制,此后中国香港金市发展极快。

由于中国香港黄金市场在时差上刚好填补了纽约、芝加哥市场收市和伦敦开市前的空档,可以连贯亚、欧、美,形成完整的世界黄金市场。

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引起了欧洲金商的注意,伦敦五大金商、瑞士三大银行等纷纷来港设立分公司。他们将在伦敦交收的黄金买卖活动带到香港,逐渐形成了一个无形的当地 "伦敦金市场",促使香港成为世界主要的黄金市场之一。

参考资料:

黄金价格-百度百科

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的时候黄金价格由政府制定,从1盎司折合20.67美元上升为1盎司折合35美元,但不允许私人收藏和买卖黄金。

1929年的危机给控制美联储的国际银行家带来的一个直接的最想要的收获—1933年3月9日,以拯救金融危机和防止美国黄金向欧洲流失的堂皇名义,刚刚上任5天的美国新任总统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急不可耐地推出了《1933年紧急银行法案》(The Emergency Banking Act Of 1933),它获得国会参众两院的通过。该法案授予罗斯福管制、禁止金银出口或窖藏的权利,授予财政部要求民众上缴所持有的一切金币、金条以及黄金券(该证券完全由黄金担保)的权利。在国际银行家的鼎力相助下,罗斯福铁了心要剥夺美国人民自由拥有黄金的权利。4月5日,他发布一道行政命令,要求所有人向银行交出金币、黄金券和金条,以每盎司黄金20.67美元的价格兑换纸币或银行存款;银行向美联储上缴黄金。任何私藏黄金者,将被重判10年监禁和25万美元。罗斯福对此的狡辩是紧急临时措施,但该法案直到1974年才被废止。

1933年4月,国会通过的法案进一步授权总统调低美元的含金量,使之达到将近100年前的1837年确定的1盎司兑20.67美元这一比例的50%~60%。1933年6月5日,国会进一步采取行动,规定任何合同契约,包括美国政府所承担的义务中约定的以黄金作为支付手段的条款即刻废止。1934年的1月,美国又通过了《黄金储备法案》,金价重新定为35美元1盎司,但美国人民无权兑换黄金。美国人刚刚上缴黄金换了美元,就被“罗斯福新政”洗劫了近一半。

取缔美国政府所负义务(美国人民此后在与政府和美联储的交易中,政府和美联储不再有支付黄金的义务)中有关的黄金条款引发了大规模的法律诉讼,诉讼案直到高等法院。高等法院认为国会无权取缔政府所负债务中承诺的以黄金支付债权人的义务;但是,高等法院接着宣称,因为私人持有黄金不再合法,原告要求赔偿美元含金量变动(从1盎司折合20.67美元变为1盎司折合35美元)所引发的损失就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