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石油收入_苏联油价最新行情
1.二战中苏联损失那么大,怎么没几年就成超级大国了?
2.最巅峰时苏联的经济有多强
3.苏联解体之前,卢布与美元的汇率比是多少?
二战中苏联损失那么大,怎么没几年就成超级大国了?
这个具体的数据我不太清楚,但是苏联在二战后一直处于一种畸形发展状态,就是以国有为根本的大型产业链条为主的。走的是粗矿型路线。他的军工更是在二战中被逼出来的。还有战后的百废待兴。使他一跃成为能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军事强国而已。尤其是在攻占德国后几乎是与美国将德国的科技人才对半分的掳走了。
但是是他的对外贸易被西方完全压制了。现在的俄罗斯之所以有了些起色主要的收入是军工和资源出口,特别是石油出口。但是俄罗斯的石油主要出产在高寒的冻土带开采存在困难。苏联时期,原油价格被欧美严格控制,如果苏联时期苏联开采一桶原油的成本在15美元。那么国际油价维持在10美元上下。这样苏联没出口一桶原油就净赔五美元。而当时的军工,华约、北约对立,貌似平分秋色但是我们要看到一点,北约那边可都是西方列强和美国。华约呢除了苏联其他的在社会主义国家中都是二流水平。购买力能有多大,还要苏联老大哥时不时施舍一些呢。另一个稍好些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又不怎么听他的话。在之后又打了几次错误的战争。入侵阿富汗夺得战略要冲的计划在损兵折将空耗国力后以失败告终。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路线。更是雪上加霜。
最巅峰时苏联的经济有多强
苏联在最巅峰时期,经济也没有太强,只占到美国经济总量的40%左右。苏联的强项在军事实力与政治影响力,经济一直是苏联的短板。苏联之所以会解体,很大原因就是由于阿富汗战争的消耗与国际油价下滑,导致的经济陷入困境。苏联经济在最巅峰时期,达到了美国体量的40%。不过,苏联经济以重工业为主,民生工业薄弱,发展非常不均衡。更重要的是,苏联国防投入最多时,占到了GDP总量的20%以上。事实上,苏联与其说是被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联手搞垮,不如说没有把经济建设搞好。
苏联时期的阅兵
第一,苏联在最巅峰时期,经济总量达到了美国的40%。苏联经济在1975年达到了巅峰,当时国家油价处于高点,而美国受到越战与石油危机的影响,经济还没有完全恢复。1975年,苏联的GDP总量为6859亿美元,美国的GDP总量为16889亿美元,苏联GDP总量约为美国GDP总量的40.6%。可能很多人会奇怪,与美国同为超级大国的苏联,为何巅峰时期的GDP总量仅仅相当于美国的40%?
事实上,这并不奇怪,苏联能够成为超级大国,依靠的是政治影响力与军事实力,而非经济实力。再加上,苏联经济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发展缓慢,个人消费水平更是远低于美国。如果按照GDP来计算,苏联GDP总量远低于美国也不足为奇。最高峰时期,苏联将国民收入的20%以上投入到了国防军事领域,也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
苏联时期的菜市场
第二,苏联末期经济遇到困境,占到美国经济总量下落到10%以下。时间进入了1980年代,里根联合沙特等国,压低了国际油价。苏联财政严重依赖石油出口,再加上阿富汗战争的庞大消耗,苏联经济逐步进入了困境。等到了苏联解体前夕,GDP总量甚至不足美国的10%。1990年,苏联的GDP总量仅为5168.14亿美元,仅仅占据世界GDP总量的2.28%。美国当年的GDP总量为5.96万亿美元,占到了世界GDP总量的26%以上。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GDP总量一度下滑到1999年的1957亿美元,而当年美国的GDP已经接近于10万亿美元!第一家麦当劳开业,苏联人排起了长队
第三,历史上经济总量最接近美国的是1995年的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只有日本GDP总量占比美国达到过最高峰。1995年,日本GDP总量达到了53340亿美元,美国为76640亿美元,占比高达69%。不过,日本随后进入了经济衰退期,目前的GDP总量仅为5万亿美元,而美国已经超过了21万亿美元。
苏联的强大主要在于军事的强大,而不在于经济的强大。也正是因为军事占用了太多的资源,才会导致苏联经济逐渐衰落,并最终解体。
苏联解体之前,卢布与美元的汇率比是多少?
消费市场畅旺是卢布自由兑换的基础。图为今年5月在莫斯科一家欧尚超市里,很多人在选购来自世界各地的葡萄酒。谢戎彬摄
据俄罗斯《新消息报》报道,俄经济发展部副部长基里尔·安德罗索夫本月15日宣布,俄将在今后数月内建成本国石油交易所,并用卢布结算。此前总统在 5月10日的国情咨文中曾建议,加快卢布自由兑换的进程,并建议“加快克服剩余的障碍,尽快于今年7月1日前完成这项工作”。对此,俄罗斯财政部部长库德林表示:“这项任务能够完成。”
87%的人愿用卢布结算工资
跟1998年金融危机期间,老百姓纷纷抛售卢布抢购美元不同的是,最近两年,愿意持有卢布的俄罗斯人越来越多。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记者每次到莫斯科储蓄银行办事时都发现,很多人在排队将手里的美元兑换成卢布。而且,他们兑换的数目普遍比较多,一次至少要2000―3000美元。
据近日的俄罗斯《新闻时报》报道,目前,跟美元相比,俄罗斯人更愿意用卢布结算工资,而且,他们特别不希望在报刊上读到任何对本国货币不敬的评论。据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所做的调查显示,目前卢布继续保持坚挺,从年初开始,卢布的实际有效汇率上升了6.5%。因此,老百姓认为,按卢布结算工资最划算,持这一观点的被访者高达87%。只有4%的被访者希望收到按欧元结算的工资,3%的被访者愿意收到按美元结算的工资。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谢尔盖·格拉兹耶夫日前在俄罗斯工商会会议上发表演讲时表示,美元、欧元和日元不像从前那样坚挺,俄应该利用这个时机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卢布的可自由兑换性。他还说,俄罗斯可以利用担任“八国集团”轮值主席国的机会实现这一目标。
是经济稳步发展的反映
卢布的不断走强与俄罗斯经济近年来的稳步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从2000年到2005年,按不变价格计算(即扣除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等因素),俄每年经济增长率都在4%以上。2005年,俄GDP(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1.67万亿卢布(约合7700亿美元),其人均GDP也超过5300美元。
针对西方一些媒体宣称“俄经济增长全靠油价上涨拉动”的论调,俄政府总理弗拉德科夫指出,俄经济结构已经发生质的变化。石油对俄经济的拉动只占1/3左右,内需的强劲增长已成为俄经济猛增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明显的标志是,俄民众的购买力在不断增强。去年一年,俄新增手机5000万部,总人口仅1.4亿多的俄罗斯,目前手机总量已高达1.2亿部。
此外,在莫斯科的商场里,各种消费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记者上周在当地一家欧尚超市里就发现,来自世界各地的红酒、白酒和各种酒具非常齐全,而且选购的人很多,生意兴隆。
人民币在俄成为硬通货
与此同时,人民币正式走入俄外汇市场。据俄中央银行发布的消息,从今年5月11日起,俄中央银行每天公布人民币兑卢布的汇率。当日人民币兑卢布汇率为 1∶3.377。在俄罗斯,中央银行每天确定18种外币兑卢布的汇率,每月确定104种外币兑卢布的汇率。此前,人民币只被列入每月兑卢布汇率的名单之中,而不是每天公布汇率。5月12日出版的《俄罗斯报》发表评论认为,人民币如今与美元、欧元一样“成为俄罗斯的硬通货”。据该报报道,俄罗斯与中国的贸易额2005年为291亿美元,比2004年增加了37%。如今,在两国贸易最集中的俄远东地区,居民在选择外汇储蓄时,更愿意选择人民币而不是美元或欧元。该报认为,如今,“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角色”。
卢布成长之路还很漫长
虽然目前卢布的形势一片大好,但不少专家还是冷静地指出了卢布的不足。俄《消息报》认为,虽然卢布马上要成为可自由兑换的货币,但这一做法并不能立刻“使卢布变成美元”。因为卢布可自由兑换是有条件的――买家要对卢布产生信任感,这不是一两年就可以实现的。
俄罗斯中央银行官员坎布罗夫不久前在俄工商会会议上表示,只有当俄建立起发达的金融市场之后,卢布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货币。他认为,卢布的境外需求更为重要。即便俄可以约定,通过出售石油天然气等原料换取卢布,但这些资金不能总停留在银行账户上。所以,完善的金融市场至关重要。但这一市场的建立至少需要好几年的努力才能实现。因此,卢布通往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货币之路仍然“漫长而艰辛”。▲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