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桶油”前三季盈利齐超千亿,机构直呼超预期,会有持续上升的景气吗?

2.石油价格下降对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有何影响

3.俄罗斯汇率变化的原因及对我国有什么影响

4.中国买俄罗斯石油90美元,是咋回事

“两桶油”前三季盈利齐超千亿,机构直呼超预期,会有持续上升的景气吗?

俄罗斯与中国的石油价格_中国与俄罗斯石油贸易分析

我认为两桶油的盈利肯定会持续进行上涨的。因为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它的储量肯定会运用越少,所以从根本上就决定了石油价格会不断攀升。而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作为我国石油开采销售企业拥有特有的职能,我国民营企业是不可以涉足石油领域的,所以这就决定了这两个公司的盈利肯定会持续进行上涨。石油作为战略储备物资,是一定要保障其安全的,现在为了保障我国石油储量安全,国家已经开始大量进口石油,由于国际形势的影响,现在俄罗斯的石油产量特别高,但是由于缺少买家,所以在跟俄罗斯进行交易时,石油的价格是非常低的。通过大量进口俄罗斯石油现在我国已经可以获得大量的收入,毕竟俄罗斯的石油价格要低于国际油价的30%。这是目前我国两桶油利润提升的主要增长点之一。

我国两桶油利润提升的第二个主要增长点就是因为现在我国海运实力越来越强,现在大宗采购师有已经极大的降低了物流成本。基本上我国已经有了万吨级别的海运能力。所以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石油运输成本。所以这也是两桶油利润提升的原因之一。

第三点就是现在我国对于石油开发的科研能力已经进一步提升,现在我国已经有能力在海上进行石油开采,这样对于内陆开采来说难度是比较低的,并且开采的效率也很高。

所以综合以上所有的因素来看,现在两桶油的利润提高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两桶油作为国企,它的利润需要上交给国家的。国家会将这些利润重新作为科技研发投入,反哺到石油领域。小伙伴们对此还有什么不同看法呢?可以在评论区一起讨论一下。

石油价格下降对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有何影响

根据双方签署的相关合作协议,原油贸易价格公式是与国际油价挂钩的,也是随着国际油价走势波动的。如果石油价格下降,对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费用肯定会降低。

中国加强进口俄罗斯石油,是在俄罗斯遭遇危机之前就布局好的,去年6月中石油与俄罗斯石油公司签订长期供油协议,规定俄罗斯要“逐年向华增供原油”。这份协议期限25年,当时估值为2700亿美元,属于超级能源大单,按照惯例,交易价格不会是预先固定好的,而是会随行就市,以某个即时的标杆价格作为依据调整。

俄罗斯汇率变化的原因及对我国有什么影响

卢布变化原因:

乌克兰加入欧盟,迫使俄罗斯收复克里米亚半岛,出兵占领东乌克兰,引起美国不满。

美国联合沙特阿拉伯此类石油生产大国,将石油价格从2014年最高价99美金一桶,强行压低到60美元一桶左右。俄罗斯是石油出口大国,2013年其石油天然气出口总额几乎占到其全年出口总额的70%,由此可见,俄罗斯经济的飞速发展全部依赖的是能源出口。所以,拉低油价后,俄罗斯的外汇收入就会大幅缩减。

俄罗斯央行2014年11月1日起停止外汇调控,让卢布自由浮动,引起外汇市场骚乱。

害怕动荡的俄罗斯商人,中国商人和普通市民大量的购买美金抛售卢布,引起卢布在市场上的供大于求。

对中国的正面影响:

1. ?虽然2014年初中国与俄罗斯签订的石油采购协议都是90美元一桶,目前已经跌至60美金一桶,表面上看中国采购的有些贵,但是从长远发展讲,不论贵还是便宜,我们都需要石油的战略储备。而且,俄罗斯的地缘优势,既能保证量又能保证供给速度。

2. ?对俄罗斯的出手相助,加深了国与国之间的友谊。毕竟俄罗斯与中国这么近,而且也是唯一敢与美国叫板的国家。如果他倒下,中国也就不远了。

3. ?全世界对俄罗斯的排挤与限制,再次加深了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军事交流,大批先进无期的采购指日可待。

对中国的负面影响:

1. ?俄罗斯卢布的动荡,最受伤害不仅是俄罗斯,还有中国商人。一夜间中国商人赔连本都收不回来。这样他们就会拖欠厂家货款,被拖欠货款的厂家肯定会面临倒闭的风险,工厂倒闭就意味着工人失业。

2. ?俄罗斯是中国的采购大国,卢布的贬值,直接削弱了消费能力。俄罗斯会减少从中国的进口,因为商人手里的钱不值钱了,买不起了。中国同样会减少出口,因为谁都不愿去尝试收不回本的风险。

3. ?中国大量抛售外汇储备,采购俄罗斯石油,引起人民币贬值。人民币的贬值会动荡国内外汇市场,有可能带来中国的物价飞涨。一旦飞涨,工厂的生产成本就会上升,中国出口的优势就大大削弱。

4. ?俄罗斯与中国的基情四射肯定会招来美国的嫉妒,新一轮的经济制裁指日可待。

中国买俄罗斯石油90美元,是咋回事

俄罗斯石油相对质量差,但便宜。国内一般都是用俄罗斯石油加工然后参考按英国北海石油价格卖。

当时价格是便宜,但后期价格又被美英中东给拉低了。决策判断失误。中国高参级的专家教授经常给出这样的建议,很正常,反正有国内老百姓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