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全国生产总量提升时,国内人民币的需求量也就有所提升,那么新增加的这部分人民币是怎么融入到市场的?

2.A股:价值洼地!2021年一季度低估值高成长名单来了!建议收藏

3.有机硅龙头股票有哪些

4.200分送上,请推荐一家优秀的化肥行业上市公司

当全国生产总量提升时,国内人民币的需求量也就有所提升,那么新增加的这部分人民币是怎么融入到市场的?

新安化工有机硅产能_浙江新安化工硅油价格

2006年国内MDI消费量达到59万吨,同比大幅增长了23%。展望2007年,我们保守预计MDI需求增速将在15%以上,主要是因为纯MD下游的氨纶行业的复苏和TUP的高速发展将较大提升对其需求;而聚合MDI除了冰箱等传统产业的消费保持稳定增长外,我们预计由于TDI价格高涨,将较快刺激MDI对TDI的替代性需求,特别是在汽车内的高回弹体系列的应用,在2007年将保持较快增长。

另外,在2007年4月份建设部有望推出《聚氨酯技术导则》,将进一步规范聚氨酯在建筑节能领域的推广和应用,为后续的广泛需求奠定基础。我们仍然认为在2008年该领域的需求量将会有明显提升。

从供应面来看,由于上海联恒24万吨装置在2006年底停车后,一直处于检修状态,预计正常开工最快也要到今年6月份。同时亚洲几套装置在2007年上半年也有检修,我们预计2007年前三季国内MDI的供应均较为紧张。

由于供应偏紧,加之春节后进入一些下游行业的旺季,MDI价格近期上涨较快,其中纯MDI由2006年底的2.1万元/吨上涨至目前的2.6万元,而聚合MDI则由2万元/吨上升至2.6万元左右,某些地区市场价格已达到2.8万元/吨,我们预计后市MDI价格可能进一步走高。

苯胺:由于国内产能的快速扩张,产品价格已经由2006年底的1.36万元下滑到3月底的1.1万元/吨左右。预计2007年国内苯胺总产能将达到110万吨左右,其产量由于新产能的释放将持续增加,同时需求在75万吨左右,供大于求的压力将使得苯胺价格处于相对低位。

TDI:TDI主要应用于家具、沙发、床垫、汽车座椅等行业。由于TDI挥发性较强,具有一定毒性,欧美等发达地区呈现需求呈现稳中略降的局面,从而除中国以外的地区产能都在缩减。2006年全球TDI产量与2001年基本持平。而中国的需求却处于上升期,年需求增速约为5%-10%之间,2006年消费量已达到全球的1/5。相对于旺盛的需求,国内供给则刚刚完成产业化的步伐。2006年主要三家蓝星清洗(行情 股吧 买卖点)、甘肃银光和沧州大化(行情 股吧 买卖点)厂商的总产能仅为11万吨,自给率不到30%。目前这三家都有产能扩充的,预计到09年产能增加至23万吨,同时BA在上海漕泾的16万吨TDI装置也扩充至30万吨,届时国内将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但由于扩产项目基本在2008年以后完成,我们预计2007-2008年国内供应仍处于较紧状态。国内TDI市场价有望保持在3万元/吨以上的水平。国内A股的沧州大化和蓝星清洗将受益于TDI的高价运行。但从长期看,由于TDI本身的不稳定性,限制了下游需求的广泛发展,中国在经历了出口大幅增长的阶段后,我们预计TDI需求的增速也会下降,其长远发展前景一般。

氨纶:2006年底以来价格暴涨,其中40D从60,000元/吨左右上涨至目前超过90,000元/吨,带动华峰氨纶(行情 股吧 买卖点)、舒卡股份和新乡化纤(行情 股吧 买卖点)的股价也大幅攀升。

我们认为这轮行情的暴涨,有基本面供需吃紧的原因,但也有中间商通过囤货居奇的手段,放大市场价格的因素。由于氨纶行业的进入壁垒较低,并且生产线建设周期仅为1-1.5年,2003-2004年国内新建产能释放后,导致产品价格一路下滑,行业效益下降,从而在2005年以后行业新增产能迅速减少。但随着需求的逐渐上升,在2006年供需差距减少,从而出现价格的戏剧性上涨。

但我们认为,由于该行业的进入壁垒较低,在产品价格和利润高涨的刺激下,很快就有新建产能投产,届时产品价格将不可避免再次下滑。该行业长期投资价值较低。但是,由于该行业的复苏,带动了原料MDI和BDO需求的上升,我们更看好具有技术和进入壁垒的这两个行业,涉及的上市公司是烟台万华(行情 股吧 买卖点)和山西三维(行情 股吧 买卖点)。

DMF:DMF在2006年经历了较为火爆的行情,国内需求量达到42.5万吨,同比增长了20.7%,而供给量大约为50万吨,同比增长了43%。

由于亚洲以外地区对环保担心加剧且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越来越多中国以外市场DMF产能关闭。另一方面,因大部分需求来自中国下游产业,近年来中国内地DMF产能快速扩张。目前国内最大的两家DMF生产企业――华鲁恒升(行情 股吧 买卖点)和江山化工(行情 股吧 买卖点)――产能合计达40万公吨,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50%以上。我们预计上述公司将通过06-08年间的产能扩张向其他国家和地区出口DMF。未来几年中国将逐步成为全球DMF生产中心。我们一直看好华鲁恒升在DMF领域的成本优势和领先地位,维持对该公司优于大市的评级。

我们预计2007年国内DMF的需求量增速将在15%-20%左右,达到50万吨,但考虑近两年产能扩充较多,今年国内产能将达到85万吨左右,仍会有供过于求的压力。今年DMF市场价格已经由06年底的7,100元/吨下跌至目前的6,500元/吨,我们预计2007年DMF均价将低于2006年,维持在6,000元/吨以上。

重点公司推荐:

烟台万华:由于MDI价格上涨较多,同时苯胺价格将较长时间内在底部徘徊,我们预计公司2007年MDI的盈利能力好于预期,将其2007和2008年净利分别上调23%和18%。同时公司还将受益于为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而奖励的财政补贴、国产设备抵免所得税等。

由于公司产品线的拓宽,以及大股东股权的战略转让为其后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且其管理层已实现间接持股上市公司,解决了公司发展较为关键的问题,我们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考虑其高达37%的净资产收益率,我们给予30倍预期市盈率,结合2008年1.49元每股收益,得出目标价格44.7元,维持其优于大市的评级。

化工中间品苯酚:2007年第一季度由于供应偏紧,需求相对平稳,苯酚价格总体呈上涨趋势。3月中旬国内市场的报价基本在14,000-14,500元/吨左右,较上月上涨了400元。供给方面,由于台湾供应商和北京燕山装置的检修,苯酚进口量和国内供应均有所减少。下游需求相对平稳,其中酚醛树脂、水杨酸和竹胶板成本压力较重,但由于亚洲几套双酚A装置从2006年底至2007年将分别投产(包括上海漕泾的拜耳10万吨双酚A已于06年10月运营,台塑南亚13万吨将于07年4月投产,中石化与三井合资12万吨于年底投运),将大大提升苯酚需求量,后市看好。

丙酮:由于受下游需求不振,港口库存较多的影响,一季度丙酮表现疲软。3月中旬国内市场价格在7,800-8,500元/吨,与上月基本持平。供给面北京燕山的26万吨酚酮装置将停车检修30天。另外,中国商务部已同意包括北京燕山、上海高桥和星新材料等生产商针对日本、韩国、台湾和新加坡等国家进行进口丙酮反倾销调查的申请,于3月9日开始立案一年的调查。预计后市国内丙酮市场较为稳定,部分地区有上行可能。

双酚A:国内双酚A市场在外盘高涨的带动下,价格逐渐上涨,3月份国内市场价格为17,200元/吨,较二月上涨了300元。商务部于3月21日发布了双酚A反倾销初裁结果,决定对原产于日本、韩国、新加坡和台湾地区的进口双酚A按5.3%-37.1%倾销幅度征收保证金。我们预计后市价格因此将有所上涨。同时,虽然2006-2007年亚洲有几套双酚A装置投产,我们仍然对其对下游需求的基本面看好,虽然环氧树脂的行情较为平稳,但其另一主要原料——环氧氯丙烷价格的大幅下调,给予双酚A的上涨较多空间。另外,双酚A的另一主要下游产品聚碳酸酯的价格全球市场整体上行,国内市场也涨势明显,打开了双酚A后市进一步上涨的空间。

有机硅有机硅:

2006年我国有机硅单体的表观消耗量超过了60万吨,同比增长25%以上,其中国内甲基氯硅烷产量达到24.4万吨,同比增长了28%,剩余40多万吨仍然依赖进口,自给率约为37%左右。由于下游硅橡胶、硅树脂和硅油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我们预计未来几年有机硅需求仍然会保持在20%以上。

供给面看,2007-2009年我国有机硅行业将进入产能释放的集中期。其中星新材料和新安股份(行情 股吧 买卖点)分别增加的10万吨单体将在2007和2008年建成投产,道康宁和瓦克合资的20万吨预计也在2010年前后建成。另外,蓝星和罗地亚的20万吨单体、东岳20万吨项目也在规划中。虽然中的有机硅产能增加较多,但由于其装置建设期一般在一年半以上,其中吨位大的(超过10万吨)项目建设期更长,并且因工艺复杂,建成周期往往拖后,我们预计2009年我国新增有机硅单体约为20万吨左右,但按需求增速20%计算,国内单体总需求量为96万吨左右,对外依存度仍然高达50%以上。有机硅行业总体仍可保持较高景气度。

由于下游需求旺盛,2006年下半年以来,国内有机硅价格总体处于高位,虽然吉化报价自年底以来有所回调,但星新材料的江西星火报价基本在3万元/吨的水平,预计2007年单体价格将在2.6-3万元/吨的高位,毛利率在30%以上。

重点公司推荐:

星新材料:公司新建10万吨有机硅单体预计在4月初可全线打通,顺利的话在二季度负荷率可逐渐提高至80%左右,预计2007年有机硅单体可实现15-16万吨的销量,同比增长80%左右。按32%的毛利率计算,有机硅业务2007年毛利将同比增长85%至5.78亿元。

公司目前生产的其他化工品,包括苯酚/丙酮、双酚A、环氧树脂和PBT的盈利状况都要好于2006年,尤其是双酚A和环氧树脂,我们预计其2007年毛利率将达到10%以上,具体毛利分解见下图,预计2006-2008年主营业务的平均复合增长率达到56%左右。

公司定向增发方案正等待证监会最后批准,我们预计2007年4月可以完成。由于自2006年底以来公司股价上涨较多,如果以发行前20个交易日打七折计算,增发股数仅在800万左右,这样公司总股本仅扩大22%至4.4亿股左右。加上新增母公司注入资产的贡献,我们预计公司2007和2008年的每股盈利将分别达到1.15元和1.6元左右,同别增长90%和37%。

我们认为2007-2009年公司内涵式的增长来自于新建10万吨有机硅项目和环氧/双酚A产业链的贡献,而外延式的增长则来自于母公司在法国的蛋胺酸和罗地亚有机硅两块资产贡献,预计这两块资产在2009年前均将注入到星新材料这个上市公司。届时公司有机硅的产能将排名全球第三,成为国内外新材料的巨头企业。

即使不考虑外延式的增长,以公司2007-08年每股收益计算,目前其预期市盈率分别为23.5和17倍,我们给予其2008年22倍市盈率,目标价35元,维持对该公司优于大市的评级。

化肥从全球来看,由于燃料乙醇等替代能源对玉米等农作物需求大幅攀升,资本市场期货交易对农作物价格的推波助澜,带动农产品需求旺盛,从而带动包括尿素、氯化钾等化肥价格高涨,我们预计近两年全球化肥行业将处于较高景气度。

氮肥:我国氮肥行业正进入于市场化和行业整合的关键时期。从行业政策面分析,首先,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自2006年11月起我国化肥分销业务对外资开放,对国内化肥批发和零售行业带来了挑战。其次,国家将在生产领域逐步实行市场化运作,具体包括渐渐放开化肥价格,建立适应市场要求的化肥供需平衡机制,逐步提高定价的原料价格和取消各种补贴优惠政策等。

而从行业供需面分析,目前我国氮肥行业供大于求的局面已基本形成,2005年我国尿素(折纯)的表观消费量约为1,926万吨,而产量已达到1,995万吨。根据目前一些在建项目统计,到2010年以前,我国将新增1,200万吨的尿素生产能力。尽管考虑一些小规模企业受到高成本的挤压而推出市场,还有在建项目实际实施时的推出和延工,真正氮肥行业产能增加没有目前统计的那么多,但总体供大于求的局面不会改变。在产品价格向下调整和成本高企的环境下,小规模企业的生存空间日益狭小。

当前,化肥市场正逐步进入旺销期,农民施肥需求将更加旺盛,另外,由于生产成本支撑和国际化肥价格的不断上涨,国内尿素价格逐渐上升。山东和河南等地主流厂商的出厂价已达到1,700元/吨。我们预计2007年尿素价格将季节性小幅上升,四五月份价格上涨会较为明显,到六七月份价格将达最高点,进入淡季后将下行调整。

我们认为在市场化和行业景气度有所下降的背景下,给予了行业内龙头企业进行整合和并购的良好时机。目前上市公司四川美丰(行情 股吧 买卖点)、泸天化和中海油化学已经分别在甘肃、宁夏和内蒙古并购了40-80万吨不等的尿素装置,我们不排除这些公司在未来仍有继续扩张的可能。当然,我们认为只有在并购过程中通过注入龙头企业的优异管理方式,或者利用被并购企业的成本和优势,或者共享销售渠道,提升企业内在价值(反映在净资产回报率等指标),才是实现了有效整合和并购。我们建议关注四川美丰、泸天化和中海油化学。即使考虑天然气价格上涨因素,鉴于四川美丰和泸天化2007年预期市盈率分别为15倍,明显低估。我们将其评级调至优于大市。

另外我们尤其看好在化肥分销领域的龙头企业-中化化肥。由于公司是该行业最早市场化的企业,其抓住先入优势,在全国已建立近1,200家分销网点,并且在2008年增加至2,000家,市场占有率达到20%。另外,公司还拥有上游优势,包括是国内最大的钾肥进口商,并通过参股国内大型氮肥生产企业,获得稳定的钾肥和氮肥来源,通过自建的营销网络,实现销量稳定增长。我们预计其2005-2008年净利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9%,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氮肥行业除了受益于行业整合的公司以外,我们也看好利用先进工艺和技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和扩充非尿素的化工产品线的企业,例如华鲁恒升和柳化股份(行情 股吧 买卖点),我们预计它们在未来三年均有稳定的业绩增长。

重点公司推荐:

华鲁恒升:公司用水煤浆气化技术,实现了合成氨和甲醇的联产体系,目前已达到100万吨尿素和15万吨DMF产能,在2007和2008底新增8万吨DMF和20万吨醋酸产能,并根据关于替代能源的政策,相应建设二甲醚等甲醇下游产品。我们预计公司2006-2009年净利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9%,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柳化股份:公司利用“壳牌”粉煤气化技术的新建30万吨合成氨项目已于2007年1月4日正式投产,其合成氨总产能将同比增长32%至33万公吨,并且生产成本将降低40%至900人民币/公吨。我们认为该项目将成为未来两年公司主要的盈利增长拉动力。为实现原材料全面利用,公司还将兴建8万吨甲醇和6万吨硝酸盐项目。近日公司与日本三菱公司签订CDM项目协议,经其初步计算,2008-2012年通过该项目公司每年净利润将提升300万美元。我们预计公司2006-2009年净利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2%,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钾肥:目前国内主要钾肥进口商已经与国外供应商达成协议,2007年钾肥进口价格将每公吨上涨5美元至165美元/公吨。考虑到全球钾肥供应紧缺,我们预计钾肥行业仍处于较高景气度,2007年钾肥价格将小幅上涨,并将在07-08年维持高位。

重点公司推荐:

盐湖钾肥(行情 股吧 买卖点):根据进口钾肥价格的上调,公司已将氯化钾出厂价每公吨上调30-40人民币至税后1,504人民币/公吨,我们预计07-08年税后价格将每公吨上涨70元至1,550人民币/公吨。而其正在进行固体液化氯化钾项目将成为08-09年新的盈利增长动力,届时公司钾肥的总生产能力将可能从目前的180万公吨增加至超过250万公吨。我们预计07-09年公司钾肥销量将分别达到195万、250万和300万公吨。

今年由于农业行情较好,农民提前购买化肥导致需求旺季提前,根据行业统计数据,公司一季度钾肥销量达到43万吨,同比增长了100%以上,同时由于产品价格的上调,我们预计公司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长50%以上。

虽然母公司青海盐湖集团(行情 股吧 买卖点)正在就收购SST数码一事等待证监会的批准。但是,我们在盐湖钾肥06-08年估值模型中并未考虑任何资产注入的相关影响,因此母公司收购将不会对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产生任何影响。我们仍然对公司长期发展前景持乐观看法。考虑其2006-2009年净利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4%,高达45%的净资产收益率,我们给予公司2008年23倍预期市盈率,目标价38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关于化工行业公司估值的讨论

由于近期各种化工行业上市公司的股价上涨,引发了市场关于对各个化工子行业的公司如何估值的讨论。我们认为,目前代表市场相对价值的主要指标是市盈率,而代表公司内在价值的主要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ROE),上市公司的市场价格应该是围绕着公司的内在价值而波动,即未来具有高ROE (业绩持续上升所致)的公司应该享有较高的市盈率。也就是说,市场愿意花较高的价格购买对股东回报率较高的公司的股票。

从我们统计的9家化工公司来看,通过对其在2003-2007年的历史ROE来分析,我们基本可以将其分成四类:1)ROE持续上升的盐湖钾肥(10%-40%)和ROE始终在高位的烟台万华(25%-40%);2)ROE持续上升的星新材料(5%-25%);3)稳中略升的化肥类公司(5%-15%),包括华鲁恒升、柳化股份、鲁西化工(行情 股吧 买卖点)和沧州大化;4)具体明显周期波动性的化纤公司:华峰氨纶和沧州大化(0.2%-40%)。即使剔除公司财务杠杆的因素,我们从总资产回报率(ROA)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到一样的趋势。

我们认为,不同化工公司的历史回报率表现主要是由行业的供需以及公司的管理水平决定的。在未来的几年,如果这两个因素没有改变,那么公司的回报率也不会改变。

1)由于烟台万华所属的行业未来三年仍然需求广泛,进入壁垒较高,决定了产品的高利润率。而盐湖钾肥具有性的进入壁垒,需求的旺盛也决定其产品的高毛利。从而这两家公司有望保持30%以上的ROE,我们也应给予它们较高的预期市盈率,其目标价分别是2008年的30倍和23倍。

2)由于星新材料的主要产品所处行业也是高进入壁垒,未来利润率仍然保持较高,随着产品销量的增长,我们预计其回报率持续上升。我们给予公司的目标价是基于2008年22倍市盈率。

3)化肥行业虽然是属于周期性行业,但其波动性远远小于氨纶等化纤行业。特别是行业里具有技术和成本优势的华鲁恒升和柳化股份这样的上市公司,通过技术革新,其资产回报率近几年稳中略升。我们预计未来两年,由于高能源成本支撑的尿素价格不会大幅下滑,从而其回报率也会保持稳定。我们给予华鲁和柳化的目标价分别是2007和2008年平均每股收益的20倍。

4)由于华峰氨纶和新乡化纤所处的氨纶等行业,进入壁垒较低,决定了其周期的剧烈波动性,从而带来回报率的高波动。我们计算出华峰氨纶和新乡化纤在2003-2007E的年平均ROE分别为22%和9.5%,从这个角度考虑,目前这两个股票的价位已不具有吸引力。

A股:价值洼地!2021年一季度低估值高成长名单来了!建议收藏

A股上市公司2021年一季报已披露完毕,中报预报也逐渐拉开了序幕,在已经披露完毕的一季报中,我们来梳理一些低估值高成长的上市公司,以飨读者!

梳理指标主要有:1.滚动市盈率低于20倍;2.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00%;3.未来一年净利润复合增速实现翻番;

梳理出16家上市公司,具体到行业方面,化工板块个股居多,从2021年一季度净利增长幅度来看,净利同比增超10倍的3家上市公司,分别为新安股份,滨化股份,金晶 科技 ;

其中,排在增幅榜首位的是新安股份,一季度净利增超1323%,滨化股份,金晶 科技 一季度净利分别以1251%,10%位居第二第三;

其它一季度净利润增幅居前的还有紫天 科技 ,潮宏基,神马股份等;

从机构预测未来一年净利复合增速来看,立华股份以315.06%的增速排在首位,紧随其后的是三友化工和博汇纸业,复合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87.34%,236.05%;

其他未来一年净利润复合增幅居前的还有阳煤化工,神马股份等;

1.晨鸣纸业:滚动市盈率10.16倍,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81.4%,未来一年净利润复合增速185.23%;

中国造纸龙头,世界纸业10强;拥有全球规模最大、工艺装备最先进的林浆纸一体化工程,形成了以高档胶版纸、铜版纸、白卡纸、轻涂纸、生活纸、静电复印纸、热敏纸、格拉辛纸为主导的高中档并举的八大系列产品结构,年浆纸产能420多万吨;

公司是全国唯一一家A、B、H三种股票上市公司;

2.紫天 科技 :滚动市盈率12.71倍,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0.3%,未来一年净利润复合增速104.79%;

主营业务为现代广告服务业务。公司的主要产品为液压机、机械压力机、广告服务业。

近几年来,公司注重技术改造,连续的大规模技改投入,公司液压机产品加工、装配综合能力和水平已跃居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3.博汇纸业:滚动市盈率12.92倍,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37.2%,未来一年净利润复合增速236.05%;

白卡纸龙头,“博汇”牌书写纸、涂布白卡纸是国家火炬产品;公司生产胶印纸、书写纸、包装纸、纸板、造纸木浆等;

19年9月,子公司江苏博汇纸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二期年产75万吨高档包装纸板项目”已正式投产

4.城投控股:滚动市盈率13.69倍,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80.4%,未来一年净利润复合增速109.67%;

城投控股主营业务是地产开发业务、地产运营业务、股权投资业务。业务及服务涵盖商品房、租赁住房、保障房、 科技 园区开发、城市旧区改造、直接股权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

5.滨化股份:滚动市盈率14.07倍,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251%,未来一年净利润复合增速133.41%;

国内最大的粒碱生产商,国内食品级烧碱龙头;公司烧碱上下游配套完善,已建立循环经济一体化的产业模式;

公司拥有离子膜烧碱产能61万吨/年,其中粒碱产能20万吨/年,片碱产能20万吨/年;

6.中盐化工:滚动市盈率14.69倍,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15.8%,未来一年净利润复合增速125.38%;

世界金属钠龙头,国内纯碱行业龙头之一;拥有“盐—煤—电—电石-PVC-烧碱”的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公司目前拥有PVC产能40万吨/年,糊树脂产能4万吨/年

7.三友化工:滚动市盈率14.70倍,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78.9%,未来一年净利润复合增速287.34%;

粘胶短纤产品差别化率行业第一,国内首家通过欧洲一级生态纺织品质量认证企业,国内唯一拥有三代纤维产品的公司;截至19年底拥有粘胶短纤维年产能78万吨,市占率约21%;

8.金晶 科技 :滚动市盈率15.47倍,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0%,未来一年净利润复合增速181.56%;

玻璃、纯碱行业龙头,中国平板玻璃标准的制定者;已形成纯碱、玻璃、玻璃深加工产业链;产品涵盖浮法玻璃、深加工玻璃等,产能3000万重量箱;

在马来西亚建设1条500t/d前板玻璃生产线和1条500t/d背板玻璃配套联线钢化深加工生产线;

9.阳煤化工:滚动市盈率15.53倍,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50.6%,未来一年净利润复合增速224.19%;

一家主要从事化工产品和化工机械设备的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尿素、聚氯乙烯、烯烃、烧碱、双氧水、甲醇、丙烯、离子膜烧碱、三氯化磷、三聚氰胺、乙二醇、化工设备、贸易等。

10.神马股份:滚动市盈率16.24倍,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51.8%,未来一年净利润复合增速223.57%;

中国聚酰胺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尼龙66工业丝、帘子布产能规模全球领先;公司主营尼龙66工业丝、帘子布、切片等产品,尼龙66切片产能18万吨/年;

11.百隆东方:滚动市盈率16.81倍,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12.6%,未来一年净利润复合增速109.40%;

国内色纺纱龙头,年生产色纺纱18万吨以上;拥有自主品牌“BROS”高端色纺纱;在越南西宁建立极具现代化气息的大型生产基地,越南百隆已形成90万纱锭产能,占目前百隆全部产能的60%;

12.潮宏基:滚动市盈率16.91倍,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62.5%,未来一年净利润复合增速105.69%;

从事中高端 时尚 消费品的品牌管理和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为珠宝首饰和 时尚 女包,核心业务是对“CHJ潮宏基”、“VENTI梵迪”和“FION菲安妮”三大品牌的运营管理;

公司已发展成为珠宝首饰行业的的领先企业之一,尤其在K金珠宝首饰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13.我爱我家:滚动市盈率17.03倍,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05.3%,未来一年净利润复合增速112.59%;

与“链家”并列为国内房产中介两大龙头,在长租公寓业务上,拥有27万套55万间在管房屋套数;

14.新安股份:滚动市盈率17.41倍,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323%,未来一年净利润复合增速128.12%;

我国第二大有机硅单体生产企业,拥有有机硅单体权益产能34万吨/年;围绕有机硅单体合成,形成硅矿冶炼、硅粉加工、单体合成、下游制品加工的完整产业链,生产硅橡胶、硅油、硅树脂、硅烷偶联剂四大系列产品;

15.立华股份:滚动市盈率18.34倍,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46.4%,未来一年净利润复合增速315.06%;

我国黄羽鸡养殖第二大企业,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养殖模式,主要销往华东;

2020年将在各地推进数家黄羽鸡屠宰加工的建设,以满足一体化养鸡子公司冰鲜鸡的加工需求;

16.万盛股份:滚动市盈率18.48倍,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88.8%,未来一年净利润复合增速119.04%;

磷系阻燃剂全球龙头,有机磷系阻燃剂的下游行业主要为聚氨酯、工程塑料、软质 PVC 材料、橡胶、环氧树脂等行业;

20年7月30日,公司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拟与山东省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订功能性新材料一体化生产项目合同书的议案》,该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7万吨三氯氧磷、12万吨新材料阻燃剂及特种阻燃助剂、2万吨高端环氧树脂及助剂、2万吨表面活性剂,共计23万吨新材料助剂;

有机硅龙头股票有哪些

1、硅宝科技[300019]

国内有机硅室密封胶行业领军企业之一,属有机硅行业下游领域,国家首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公司有机硅密封胶年产能达到8万吨/年,17年建筑类用胶收入5.02亿元,工业类用胶收入0.51亿元,合计占比75.%。

2、兴发集团 [600141]

拥有有机硅产能16万吨,公司有机硅主要为中间产品,主要向下游厂家直接销售;17年有机硅(DMC)和107胶销量4.75万吨,收入12.37亿元,营收占比8.06%;18年7月,公司拟投资6.88亿元建设有机硅技术改造升级项目,最终形成36万吨/年有机硅单体产能。

3、鲁西化工 [000830]

由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发行,其主营业务中包含有机硅,作为龙头股票之一,公司已规划远期100万吨PC和100万吨有机硅项目储备,在新的资本开支驱动下,未来发展的后劲十足。

4、新安股份[600596]

我国第二大有机硅单体生产企业,拥有有机硅单体权益产能29万吨/年,19年底还将扩建5万吨;公司形成硅橡胶、硅油、硅树脂、硅烷偶联剂四大系列产品,成为拥有全产业链优势的有机硅企业;17年有机硅(折DMC)销量5.51万吨,收入61.21亿元,营收占比86.18%。

5、三友化工 [600409]

公司纯碱年产能340万吨,粘胶短纤维年产能50万吨,已成为纯碱、粘胶短纤的双龙头企业。有机硅单体年产能20万吨,是华北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基地。

百度百科-硅宝科技[300019]

百度百科-兴发集团 [600141]

百度百科-鲁西化工 [000830]

百度百科-新安股份[600596]

百度百科-三友化工 [600409]

200分送上,请推荐一家优秀的化肥行业上市公司

世界范围内看,除了发展中国家的化肥需求还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化肥产业现在已进入需求增长缓慢的成熟期。1992年到1998年间,世界氮肥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2.5%。权威机构对1999年到2005年世界氮肥需求年均增长率的预测仅为2.2%。在化肥需求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发达国家的化肥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率和成长性,纷纷向多元化经营发展,进入有机化工和精细化工等相关化工领域,并已在部分产品上形成规模优势。

国际化肥企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借鉴,我国化肥企业也应当适时实行产品多元化战略。但国内化肥企业的科研开发能力普遍落后,进入高附加值化工品生产领域受到制约。从比较优势上看,国内企业应优先发展化肥深加工和基本有机原料,避免过早地与世界化工先进企业直接竞争,待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资金后再进入投入大、风险高的高附加值产品领域。只要投资方向正确,并且能够尽快形成规模,产品多元化战略将提升企业的成长性,减小产品单一所带来的经营风险,是化肥企业正确的发展方向之一。(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氮肥类上市公司多元化战略初见成效

由于国内氮肥产能已经过剩,进一步开拓氮肥市场难度加大,氮肥企业在化肥行业中率先实施了多元化战略。部分氮肥板块上市公司已经涉足化工产品的生产,并且形成了一定规模优势,多元化发展战略初见成效。

湖北宜化(000422)的多元化战略以季戊四醇为重点。2003年3月,公司新建的季戊四醇生产线正式投产,从而使公司具备了年产3万吨季戊四醇的生产能力,占国内季戊四醇产能的50%以上,排名、世界第三。目前国内季戊四醇消耗量约有一半依赖进口,市场前景良好。如果产能全部利用,公司季戊四醇产品的年销售收入将达到2.5亿元。由于最近一段时期市场相对低迷,季戊四醇产品对公司2003年中期利润贡献不大。不过一旦季戊四醇市场形势好转,将使公司利润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川化股份(000155)在尿素产品之外全力扩大三聚氰胺产品的产能,先后投入巨资对三聚氰胺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建,成为国内最大的三聚氰胺生产和出口企业,公司三聚氰胺产品规模效应和市场优势明显。三聚氰胺产品2002年度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占到当年总收入的18%;2003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9815万元,同比增长30%。2003年6月,公司新建的年产1.2万吨三聚氰胺项目正式交付生产,这为公司下半年业绩增长奠定了基础。

其它氮肥行业上市公司也在产品多元化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如华鲁恒升(600426)DMF(甲基甲酰胺)、甲醛和三甲胺等化工产品的销售额已占到总销售额的一半,云天化(600096)投巨资于出口前景看好的无碱玻璃纤维生产,沧州大化(600230)投资于国内短缺的TDI(甲苯二异氰酸酯)。

成功实施多元化战略的企业具备投资价值

基本化工产品生产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是世界化工行业发展的大趋势,能够抓住机遇抢占市场的企业将提升成长潜力。虽然短期内基本化工产品的利润率可能较低,但如果形成了规模优势和稳固的行业地位,基本化工品同样将成为企业稳定的利润增长点。通过分析相关市场竞争形势和企业自身条件,我们认为氮肥类上市公司中的湖北宜化、川化股份和云天化在实施多元化战略方面是比较成功的。这几家公司未来业绩将摆脱化肥市场增长缓慢的制约,实现较高的增长速度,具备较大的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