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一假期接近尾声,猪、蛋、粮、汽油价格有新变化,涨了还是跌了

2.油价什么时候会下跌?

3.油价明日调整,预计涨220元,尿素价格又涨了,1个好消息

4.2014年5月份油价跌是多少号

5.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调查报告

五一假期接近尾声,猪、蛋、粮、汽油价格有新变化,涨了还是跌了

5月份油价调整_油价5月份是涨还是跌

根据往年的经验,每年的3、4月份都是农产品的淡季,生猪、鸡蛋、蔬菜等价格都会随着消费量的下降而走下坡路,但是今年,猪价在产能过剩,猪肉消费不力的情况下逆势上涨,鸡蛋价格也迎来一波上涨,粮价更是涨不停,小麦、玉米等主粮价格一直维持高位。

导致这一情况的出现,除了同农产品供需本身有关,同进入2022年以来“7涨1跌”的汽油价格也很很大的关系。

目前五一假期已经接近尾声,猪、蛋、粮、汽油价格有新变化,涨了还是跌了?让我们一起看一下。

猪价“反转”,涨到头了?

从4月下旬开始,虽然我国生猪产能处于过剩状态,终端消费也因为疫情的影响一直没有好转,但是猪价还是迎来了一波上涨,业内认为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1、受仔猪价格上涨的影响,养猪户看好后市,或者二次育肥,或者挺价惜售;

2、储备肉收储提振猪价;

3、疫情影响,部分地区出现猪肉囤积热潮;

4、进口猪肉量大幅下降;

5、生猪出栏体重明显下降。

随着五一假期的结束,大家陆续返回家中准备上班,五一消费利好即将过去,生猪价格发生反转,从此前的大幅上涨变成了多地下跌。

5月4日猪价中,华北、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继续上涨,但华中、华南、西南和华东大部分地区开始下跌,随着猪价的再一次下跌,市场上传出“猪价涨到头”的声音。

对此观点笔者并不赞同,目前生猪产能依然处于高位不假,猪肉消费不利也不假,但最近半年的时间国内的母猪存栏量基本都处于下跌状态,进入下半年去产能调整完毕,生猪产能势必会明显下降,再考虑到下半年猪肉消费的增长,生猪价格将会进入上涨状态。

业内专家也普遍表示,下半年猪价有可能破8迎9,具体让我们拭目以待。

高蛋价“退潮”,但不会大降

随着上海物资供应的稳定,北京和广东地区家庭囤货的结束,鸡蛋需求进入一个短时低谷期,由于疫情导致的高蛋价正在加速“退潮”。

据了解,国内三大销区,除了上海外,北京和广东已经连续多日出现终端走货偏慢的情况。

这一方面是因为面对高价,蛋商拿货谨慎。

另一方面是因为此前蛋商囤货积极,目前主要以消化库存为主。

当然,同终端消费者囤积鸡蛋的热潮退去也有很大的关系。

5月4日的鸡蛋价格除了个别地区,多数地区已经跌破5元,北京下跌0.31-0.33元,主流价格在4.91-4.96元。

东北黑龙江和辽宁下降0.1-0.33元,执行价格为4.53-4.8元。

河北下降0.2-0.34元,河南下降0.05-0.1元,执行价格分别是4.6-4.84元和4.72-4.85元。

山东下降0.13-0.18元,执行价4.75-4.95元。

安徽、湖北、湖南下降0.05-0.1元,执行价在4.8-5.16元。

鸡蛋价格虽然全面下跌,但笔者认为市场并不存在大降的基础,受此前去产能的影响,目前国内蛋鸡养殖量偏低,各级库存量也不高。

而后续随着疫情的稳定,不论是企业需求还是终端消费者的需求都会迎来好转,尤其是家庭日常消费还将会因为猪价上涨,牛肉、羊肉价格又太贵而迎来反弹。

粮价普降,短时间仍以下跌为主

随着新一季小麦上市时间的临近,最近两天小麦和玉米两大主粮的价格都明显下降。

玉米的执行价下降8-10元/吨,小麦下降1-2分。

小麦价格下降主要是因为各级贸易商、面粉企业都在等待新麦的上市,对陈麦采购积极性并不高,近期的天气虽有变化,但对小麦的产量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业内普遍认为今年小麦将会迎来大丰收,贸易商和企业就更不急着补充库存了。

玉米价格的下降则是因为近期不少贸易商为了腾库收购新麦而出掉了玉米,使得市场玉米流通量增加,但是终端需求方面,不论是深加工企业还是饲料企业,需求都不高,短时间进入市场的玉米无法快速消化,致使玉米积压价格走跌。

但粮价的下跌只是暂时的,新麦上市后,贸易商、企业将会抢粮,农民则会因为看好后市而惜售,价格将会被再次炒高。

小麦价格涨了,玉米价格也就能稳住了,机构预测玉米价格进入7、8月份之后,会随着“青黄不接期”的到来而再一次上涨。

油价上涨预期有变

目前国际原油供应紧张的问题并没有有效解决,甚至还出现了部分国家因为能源供应紧张,电价暴涨的情况。

业内普遍预测今年的原油价格会持续处于高位,最新数据显示,国际原油价格已经连续5个月上涨了。

不过好消息是,原油价格的涨幅明显收紧,4月份美、布原油涨幅分别为1.3%和4.4%,这也是今年以来涨幅最小的一个月,受此影响,本周一国际油价“开门跌”,跌幅最大时一度超过3%,布伦特原油价格也来到了103美元/桶。

按照价格价格,国内调价金额将会清零,油价上涨预期将会消失,不过本轮油价的调整时间是5月16日,到底涨还是跌还得看后续的价格变化。

油价什么时候会下跌?

油价将来肯定会降,但是要降低到以前的价格,就不可能了。

我们来看一下上涨的原因,首先,国际油价虽然没有到前期140美元/桶的高点,但也一直在涨,现在基本在80美元/桶左右。主要还是因为这两年美元超发,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包括煤炭等价格飙涨,也带动了石油的上涨。

其次,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但又属于用途极广的战略资源和原材料,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对石油的依赖程度也逐渐增强,也会推动石油的紧缺。

但是,油价不可能一直上涨,这是因为,首先,国际欧佩克组织属于专门来调节石油的供需和生产的,如果油价过高,将导致国际经济的减缓,这是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会加大石油的生产,这也会导致油价的下跌。其次,美国每年有收紧货币政策预期,到时候也会导致油价下跌。最后,还是因为疫情,会导致全球经济的发展动力不足,间接促进油价的下跌。

所以,油价预计很快就会到达高位,然后就会震荡回落。

油价明日调整,预计涨220元,尿素价格又涨了,1个好消息

今年的小麦、玉米价格明显走高,特别是小麦已陆续上市,湖北开秤价高达1.42-1.45元每斤,这一价格远超往年小麦最高价,农民预计也能迎来可观的收益。

但实际上,很多农民为此抱怨,油价已迎来了明显走高,尿素价格再涨,种地成本加大,相比往年并没有增收多少。

对此,国家如今也已开始出手,我们一起看看。

01、油价预计涨220元

今年已迎来了油价8次调整,而下周一将进入“第9轮”调整期。

而在此前8次调整中,油价“7涨1跌”,其中第6次调整时价格有所走跌,不过4月底又再次上涨,但4月总体仍下跌超300元/吨。

而5月份开始,油价再次迎来上涨期,预计第9次上调后,油价或将涨220元/吨,也就是0.17元/升到0.19元/升,预计加满一箱92号汽油需要多花上9元钱。

油价调整时间为:2022年5月16日24时。

当然,油价之所以上调,说到底是受国际油价上涨的影响,14日时纽约交易所每桶为110.49美元,上调4.36美元,,涨幅为4.11%;伦敦布伦特原油每桶为111.55美元,涨了4.1美元,涨幅为3.82%。

美国汽油已涨破历史新高,进而使得全球均受影响,我国也不例外。

从目前油价来看,今年汽油累计涨了1645元每吨,柴油累计涨了1585元每吨,这使得人们出行、农耕负担增多。

就农民而言,柴油报价去年长期处在4-5元每升,但如今已涨至8元/升左右,这使得农机运输、耕作成本均迎来走高,不少农民为之抱怨。

02、尿素再涨

对于农民来说,化肥是农业生产的基石,唯有施用足够的化肥,才能保证庄稼更好的生长。

而如今春耕已扫尾,但农肥价格依旧没有回落,这让很多农民忧愁不已。

他们本想着提前购买农肥,等待6月初小麦收割后,及时将肥料撒下去,如此就可减轻一部分成本。

从今天的尿素价格来看,山东一带出厂价为3190-3210元/吨;河南为3230-3300元/吨;河北涨了20元,报价为3200-3250元/吨;安徽涨了20元,报价为3250-3330元/吨;湖北涨了10元,报价为3320元/吨;陕西涨了20元,报价为3100-3260元/吨;辽宁涨了30元,报价为3260元/吨;广西、广东涨了40元,报价为3440-3460元/吨。

春节前期,尿素报价为2400-2500元/吨,但如今已普遍涨至3200-3400元/吨,涨幅达900元左右。

尿素之所以走高,说到底是市场需求偏高,但供应偏紧,且受国际影响大,使得尿素报价持续上涨。

而随着出厂价走高,尿素的市场零售价也跟着上涨,北京、湖北地区一袋为163元,河北为153元一袋,江浙为163元-167元一袋,山东为155元一袋,两湖为161-163元一袋,广东为174元一袋,四川、广西为167元一袋。

往年尿素价格为90-100元一袋,但如今却已疯涨60元/袋,可见其涨幅之大。

这对农民而言自然是一大利空,耕地成本将涨至80-100元/亩。

除了尿素外,磷肥价格涨幅也十分明显,磷酸一铵报价为4200-4600元每吨;磷酸二胺报价为3900-4200元每吨。

其实,我国磷肥自给充足且有结余,只是国内外价差高达3000元每吨,出口利润偏高,因而不少肥企积极出口,支撑了国内磷肥价格。

当然,磷肥原料价格的走高,也是其行情上涨的主因。

其中,硫磺价格从3月初的2200元涨至4000元每吨;磷矿石价格也涨了100元,其报价为800元每吨。

03、1个好消息:官方出手!

众所周知,我国肥料基本可自给自足,如尿素企业开工率为76,75%,日产量达16.44万吨,足以满足市场供应,更何况如今春肥供应已扫尾,按理说尿素价格应该回落才对,但不少企业为了获得高利润,迟迟不肯下调报价。

磷肥也是如此,如今磷酸二铵零售价基本在200元一袋左右,这一价格显然让农民不能接受。

而磷肥走高,主因是出口利润尚好,企业积极出口,结果使得国内市场供应偏紧,刺激价格走高。

可见,肥料价格本应该能够下降,但因企业的主观因素所致,使得行情持续走高,农民种地成本偏大,利润偏低。

对此,国家也开始出手,国家市监总局发布《关于查处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将重点打击哄抬物价者,且限制化肥出口,优先保证本国市场供应。

相信随着《意见》的出台,那些趁机囤肥者将寝食难安,而接下来肥料预计也会走跌,大家咋看?

2014年5月份油价跌是多少号

预计23日24时汽柴油或上调65-75元/吨,但考虑到美国能源署即将发布的库存数据,若显示商业原油库存继续上升,本轮调价亦存搁浅可能。中宇资讯分析师石泽睿也预计,23日24时成品油零售价格不作调整,或上调60元/吨。

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调查报告

在沈阳受小麦等原材料持续上涨的影响,酱油价格普遍上涨20%左右,原来4元的拓东一级咸酱油,现在已经卖到4.8元了;而至5月下旬,成品油价格已在一年间上涨幅度超过30%。与此相关联,国内不少地方出租车价格也水涨船高:原来卖两元一斤的苹果现在涨到三四元一斤;甚至平时不起眼的白糖,也涨价了;另外一些蔬菜、牛羊肉也在不同程度地涨价……

而菜价涨跌互现,尖椒、青椒、云豆等少数品种价格高于去年,白菜、土豆、韭菜、胡萝卜等价格低于去年,蔬菜的整体价格水平低于去年,供应总量与去年持平,基本满足市民消费需求。

2.日常用品类:

商品的涨价像传接力棒一样,纸巾、毛巾类商品也偷偷跟着涨价。

我从一个超市负责人处得知,超市方已经得知厂家的通知,后期纸巾、毛巾等部分商品价格将上调10%。目前,维达、心相印、清风等多种品牌的10只装卷筒纸,市场价格在15—23元。到时,这些商品的价格标签将进行微调,价格几乎都涨到20元以上。据介绍,纸巾涨价与纸浆等原材料价格上涨有关。受到去年旱灾、霜冻等各种自然灾害影响,国内林木减产,直接导致木浆涨价;另一方面生产成本、劳动力成本增加,加重了纸巾生产企业的造纸成本压力。

3.汽油:

目前沈阳汽油价格为:90#汽油4.35元/升,93#汽油4.65元/升,97#汽油5.1元/升。

目前,我国成品油的定价机制是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市场价格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当国际油价上下波动幅度在5%-8%的范围内时保持油价不变,超过这一范围时由国家发改委调整零售中准价 。换句话说,我国的成品油价格是参照国际市场价格而制定的价格。世界范围内汽油价格的上涨也影响到沈阳汽油的价格。

4.房价:

沈阳原来城市人口中下岗人员比较多,收入比较低,所以沈阳的房价调控一直很严,做的不错,经济发展不错,而且最近十多年来,依靠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建设,不需要靠房地产来提升GDP,还有个原因就是沈阳作为东三省的集散中心,大量再就业人员和外来人员也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比照小城市的吃拿卡要现象也少些,所以房价照同等规模大城市相比并不高,但仍旧年年呈现走高的趋势。 总之,全国城镇居民8大类消费支出中,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5.8%,但不同的居民食品支出的比重差别较大。10%的高收入户和10%的最高收入户其比重分别为33.4%和27.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4和8.5百分点;而10%的低收入户和10%的最低收入户食品的消费比重分别达43.5%和46.3%,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7.7和10.5个百分点。因此,从数据可看出,食品价格的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影响是最大的。 从价格下跌的衣着、交通通信、教育文化类消费比重看,全国城镇居民平均消费比重37.4%,而10%的高收入户和最高收入户的消费比重分别为38.4%和44.9%,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和7.5个百分点。从低收入群体看,10%的低收入户和最低收入户的消费比重分别为30.9%和27.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5和9.6个百分点。 因此,从以上数据可看出,在商品价格的下跌中,得到实惠最多的是城镇居民中的高收入群体。而低收入群体由于消费比重低,相对而言,价格下跌的实惠则得到较少。

在目前的消费市场中,小轿车在降价,电脑、手机在降价,平板电视在降价。电信资费也在降,药价也在降,而且降了二十多次。总体归结为:消费需求弹性越小的涨得越多,弹性越大跌得越多;资源性、基础性产品涨的多,电子类、科技类产品降的多;米袋子、菜篮子涨的多,高档消费产品降的多。 (二) 具体影响

从宏观的角度看,由于部分商品价格上涨,特别是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肉禽蛋、鲜菜、汽油、柴油、石油、液化气等商品价格仍保持在高价位上运行,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6%,影响了农民人均多支出186元。这些都必然影响了居民的消费信心和心理。人民手中钱越来越不值钱,纸币贬值,存款所代表的实物量少了,势必影响人民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人民购买力降低,影响人民消费心理,商家难攻消费者荷包,消费市场不活跃 。

但涨价幅度大的恰恰是低收入群体支出比重高的商品,而降价幅度大的也恰恰是这一群体支出比重低的商品。因此,可以说对于城镇低收入群体而言,是一方面要承受涨价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较少或难以享受到降价带来的好处。对这一反差现象,理应受到有关方面的极大关注。另外,更值得注意的是,高收入阶层既消费了粮油肉,也购买享受型、科技类高端产品,在承受涨价负担的同时,也获得降价的好处,两者相抵,得益大大高于支出。比如买车,原价20万元现在只需18万元,这2万元的“额外”收益,可以弥补多少个月家用的“额外”支出。相反,低收入群体维持生计原已有些困难,应付一日三餐之后,无力购买其他,甚至需动用积蓄来度日,使原本买电脑的计划泡汤,于是,只承受涨价的痛苦,却得不到降价的好处。这就是当前物价涨跌的对不同人的不同感受与影响。因此,从价格的涨跌和居民消费比重的分析,不难看出,面对涨价,哪些人的承受力强些、哪些人承受力弱些?在涨跌之中,谁的利益受损最大,谁的损失小些,谁不仅没有损失反而得益呢?在社会分层日益明显的今天,富人群体与穷人群体的存在是客观事实,而他们对消费品涨价的承受力差别很大。为应对“开门七件事”,每月多开销几百元,对富人来说,压力不明显;对只有千把元收入的家庭来说,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对城镇的大多数中等收入阶层来说,其实也不轻松。(三) 物价上涨问题的原因分析

后文调查问卷中的最后一题实际上是我做调查前做的一些总结。供需失衡、成本拉动、国内投资过热、国际贸易失衡、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归根结底,都是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造成的。

其次流动性过剩,再次是之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滞后反应。

(四)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物价上涨

目前,让老百姓最担心的就是物价居高不下。近期的物价快速上涨,已经形成城乡低收入居民生活的较大压力和紧张心理,居民消费信心指数高位回落。遏制物价,使上涨来得缓慢一些,做好应对措施,维护社会稳定,妥善安排低收入居民生活,已成为当务之急。 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妥善安排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想方设法尽量减轻这一部分人的生活负担。同时,要减少物价过快上涨对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的负面影响,切实将改善民生落到实处,要在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对低收入群体生活影响较多时,及时采取调整社会保障标准、发放临时补贴等措施,确保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不因价格上涨而降低 有三个应对之方,一是加速人民币升值;二是加速提高劳动力价格,增加社会公共福利,以解决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和贸易顺差过大的问题;三是保持股市平稳发展,发挥股市吸纳过剩流动性的作用。 同时,保持股市稳定发展对当前经济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股市的稳定向上发展,可以吸纳大量过剩流动性,对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有好处。如果当前股市出现暴跌甚至发生股灾,那么,对当前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股市吸纳的大量流动性必然会一方面流向储蓄、其他理财产品,另一方面将会流向房地产以及其他商品上面,将推动房地产价格以及物价继续走高。因此,要建设好股市,防止股市的大起大落,使股市成为良好的投资资金与消费资金的蓄水池,较好地吸纳当前过剩的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