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油价闪崩,大幅度下跌是何缘故?

2.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加一箱油将少花17元,油价的涨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3.为什么汽油的价格比汽车的价格更多变

4.92、95号汽油每升均价涨幅超过1.5元,油价“天花板”在哪?

5.油价突变!又出大事了?3月份:猪价、粮价即将上涨!最新消息!

国际油价闪崩,大幅度下跌是何缘故?

汽油价格波动幅度大_汽油价格飙升

近日,国际油价大幅下跌。有媒体报道:“截至5月31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7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3.21美元,收于每桶69.46美元,跌幅为4.42%;7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3.41美元,收于每桶73.54美元,跌幅为4.43%。”

国际油价闪崩,在我看来主要是以下四方面因素影响:

首先是原油需求的减弱。随着新能源汽车(特斯拉、理想汽车、蔚来汽车)的强势崛起,购买汽油车的受众在进一步减少,这也使得国际原油需求减弱。当供大于求的时候,油价下降也是必然的。

我身边的朋友,平均每4个开车的人中有1个是驾驶电车的。而且长期来看,电车或许有可能会进一步替代燃油车。之前欧盟不是就提出要在2035年开始停止销售燃油车,加大普及电车的计划嘛!虽然不太现实,但这也间接表明电车取代燃油车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其次是产油国产油量的增加。在前面我们也说过原油的需求已经逐年在减少,按道理来说这个时候产油国的石油产量也应该对应削减。可类似于沙特这样的产油大国,为了保障财政的收入,打破了先前签订的“减产协议”,不仅不减产反而加大石油产量的生产。

另外,俄罗斯因为担心石油产量减少,国家经济难以维持,还让美国获利(美国也是石油一大生产国),干脆也不减产了。虽然销售欧洲受到限制,但是他最终找到了中转站,通过“中介”进行售卖,销量不减反增。

还有就是价格泡沫。当下的国际社会形势极度不稳定,社会恐慌情绪进一步蔓延。俄乌战争持续时间超过一年,中东地区战乱不断,西方内部的不和谐等,不稳定的社会环境使得石油价格进一步萎缩。国家资金都在进一步拢缩,用于保障社会的运行,其他项的支付在对应减少。

最后就是美联储的激进加息。为了缓解美国国内危险的经济形势,巩固美元地位,美联储进一步加息(目前仍未看到加息结束)。美联储加息导致硅谷银行、签名银行邓银行的破产,银行挤兑引发流动性危机。

而作为风险性质产品,石油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叠加市场需求减弱,导致了原油价格的大幅度下跌。同时由于美联储是否进一步加息的不确定性,导致市场普遍处于观望状态,投资购买情绪低下,因此油价何时能够回升也是个未知数。

油价下降对我们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可以有效降低国家进口石油的成本,当然我们日常加油的费用也减少了。但是油价下降也会使得与之关联的产业链商品价格下跌,尤其是对中石化、中石油会造成巨大冲击。

目前来看,油价下跌仍将继续,回到5元时代也不是不可能,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加一箱油将少花17元,油价的涨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我认为油价上涨的原因是全球范围内的大宗商品的价格在进一步上涨。

这个问题要说到新冠疫情,因为新冠疫情在很多地区依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这也进一步影响到了很多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多数地区的大宗商品的价格在进一步暴涨,除了石油价格以外,其他几乎所有的大宗商品的价格都已经上涨了200%以上。

石油的价格目前依然维持在40美元左右,但很快也会进一步攀升,有人甚至预测石油的价格可能会涨到120元左右。

一、油价迎来了新一轮的上涨

对于我们正常居民来说,居民能切身感受物价上涨的一项商品就是石油的价格,石油的价格绝对会影响到汽油的价格。在经过了新一轮的价格上调之后,我们国内的汽油可能会重新回到7元时代,汽油价格上涨也会进一步影响到很多居民的日常出行选择。

二、这主要是跟全球范围内的物价上涨有关

正如我在上面所讲的那样,新冠疫情直接导致全球各地的大宗商品的价格进一步暴涨。虽然之前石油的价格一直没有大范围上涨,但这主要是跟美国的页岩油的价格打压有关。这个情况不可能一直持续,当到达一定的临界点之后,石油的价格也会恢复上涨。

三、汽油的价格在未来可能会继续上涨

有人曾经预测过关于石油的价格上涨问题,表示是有可能会从40元到120元。与此同时,与石油有关的各项能源的价格也会进一步上涨,这就会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人们现在已经不再纠结汽油会不会上涨,而是会猜测汽油可能会涨到什么价格。对于我们居民来讲,居民在加满一箱油的时候可能会多花近10元钱。

为什么汽油的价格比汽车的价格更多变

一.

石油作为一种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历来是影响各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当今世界经济处于经济调整的复苏阶段,各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折、更新,进一步扩大了对国际石油的需求,其中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升级周期,更加大了对石油能源资源的需求。由此可以看出石油价格的重要性。如果石油价格过高,将促使生产成本上升、物价上升,直接制约经济的发展速度;反之,如果油价过低,将使石油出口国的外汇收入大大减少,从而损害了石油出口国的经济利益;因此,中期看,如何将国际石油价格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是国际社会需要妥善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1、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上涨是世界经济进一步增长的不确定因素。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国际石油价格每桶上涨5美元,1年内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将下降0.3个百分点。石油生产和价格涨跌是一个周期性问题,并且会影响不同类型国家的经济增长。国际油价处于高位时会导致石油生产过剩、供过于求,继之价格又会暴跌,由此又导致石油生产收缩,石油价格上涨,这已经是由历史证明的经验。因此,有关国家经济增长不能不受这种石油生产------价格周期的影响,相比之下,石油输入国将比较出口国更易受到这种经济周期波动的冲击。目前工业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对石油的需求也有增无减,石油是发达国家最重要的进口项目,并且是对外贸易中最大的逆差项目。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对于严重依赖进口的欧元区国家所产生的影响将最为直接,欧元贬值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所造成的欧元区通货膨胀上升的压力。即使由于石油输出国增产,使涨价问题一时得到缓解,也不可能改变这一基本走势。

从发展中国家看,近年来亚洲经济复苏势头比较好,扩大了对石油供给的需求。1990--1999年期间,除西亚产油国外,亚洲东部国家的石油需求增幅约占全球石油需求增幅的80%;如果油价居高不下,将对亚洲国家的财政收支、通货膨胀、国际贸易收支、偿还外债能力等都形成较大的压力,影响亚洲经济继续增长的良好势头。北美、欧洲和亚洲是世界的三大石油市场,其中亚洲的石油需求增长速度最快,但是作为亚洲主要产油国的产油量却基本上没有增长,这使亚洲各国从中东的石油进口量大幅度上升。另外,主要产油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动荡性也直接影响着油价的波动上涨,如委内瑞拉的政治问题使石油减产严重,沙特阿拉伯经济引起的设备老化石油减产,以及伊拉克破坏性的石油资源状况,都是油价潜在波动隐患。在产油国中,一些严重依赖石油收入拉动经济的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转轨国家,如俄罗斯等,受到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涨价使之大喜,跌价则大悲。2003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世界经济的总体复苏态势和增长水平。随着伊拉克紧张局势因突发暴力事件再度恶化,国际油价的高企可能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障碍。

2、能源需求结构调整的必然性。伴随经济全球化、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各国国民经济实力的快速增强以及经济增长质量提高,各国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2004年世界石油需求每日增加165万桶,石油日消费量达到7990万桶。同时,国际能源需求的结构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世界原油库存在减少,石油开采的资源、技术与设备综合问题凸显;还有燃煤需求有所下降,燃油及燃气需求迅速增长,从而使国际燃油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随着新经济高科技含量的增加,国际石油生产、运输、储存等也有高新技术的更新改造,替代石油以及原油资源组合也逐渐显现,天然气、氢气等能源开发也对国际石油供求格局具有影响。由于世界经济面临传统经济转向新经济的转换,特别是出口拉动转向投资带动的结构转型,各国内需的扩大不仅增加了投资需求,也促使国际原材料价格急剧上涨,石油与钢铁、煤炭等原材料的上涨便具有连带反应。全球化商品流动时代使国际石油市场出现运输瓶颈和储存技术难题,运输成本的高企、港口和道路拥挤、储存成本上升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油价进一步上扬。

3、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性。石油问题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具有多层面的复杂性,比如OPEC与非OPEC之间的矛盾,石油供给国与需求国之间的矛盾,进而延展至大国与大国、强国与强国、富国与富国、大国与小国、富国与穷国等不同层次的复杂协调合作关系。国际石油价格不确定的波动干扰了世界经济的复苏,增加了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策协调的难度。国际石油问题引发的国际经济关系中石油产出和需求的关系变异,聚焦在金融安全与经济利益,石油问题成为国别关系强化与松散、重组与离合的重要筹码,其中主导的突出影响因素是美国经济利益、政治霸权、军事强权及其在金融市场中独特地位。石油问题是美国对外政治、贸易、经济与外交关系的主线,也是美欧日经济金融竞争与较量的主要战线之一。统计数据显示,美国从中东的石油进口占其石油进口总量的25%,欧洲占60%,日本占80%,美欧日三大利益集团竞争源于石油,又怨于石油。

从资源地域角度看,海湾石油是工业发达国家所用石油的主要依托点。因此,世界舞台上的国际力量都紧紧盯住海湾巨大的石油储量,巴以冲突不断、海湾战事连连,也就不难寻味。海湾石油是世界经济和政治问题的焦点之一,它的起伏跌宕预示着国际局势的发展趋势。美国对伊拉克战争结束之后,预测国际石油前景将更为困难,战事对石油市场影响超出预期。2004年政治因素将对石油价格起主导作用,随着政治问题的化解减弱和积聚增强,油价波动继续扩大。

4、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差异性。自欧元问世以来,对欧元的排挤和打击一直是美国国际金融战略的主旨,有形和无形较量已经使欧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与风险。美欧根本性的差异对立在于全球化与区域化理念的博弈。美日是经济全球化的极力推崇者,因为美日经济规模与市场份额和发展水平的主导,使他们在本地区内难以与弱势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市场经济体相融合,担心在区域化中付出"代价",他们必然以全球化显示其优势并巩固其利益,;而欧洲则是政治、经济、金融和贸易等相对均衡的发达国家经济体,具有实现区域化的先天优势,欧盟5月1日东扩10国的实现,使新老欧洲的融合形成更强大的经济联合体,无论经济、人口或市场已经超出美国。美日和欧洲之间全球化利益主导和区域化利益差异,以及不均衡和均衡的状况,是形成各自经济全球化和欧洲经济区域化理念不同的主要原因。美欧日经济金融理念的差异也反映在金融市场汇率、股价、金价或油价等价格竞争中。在国际石油的争夺上,三大经济体或货币体也必然会以各自经济全球化或区域化理念,加大国际资源产品的竞争。以科索沃和阿富汗、伊拉克战争冲击原来的石油供求格局,辅之以货币竞争,则是不可忽视的美国全球化战略意向。从日本看,为弥补自身石油需求,其加紧与亚洲、中东国家的经贸合作,改善甚至强化与俄罗斯的关系,其动向也值得揣摩和研究。

92、95号汽油每升均价涨幅超过1.5元,油价“天花板”在哪?

我国的成品油调整确实有天花板价和地板价。按照我国成品油调整机制,我们以10个工作日为一个调整周期,然后将新一轮调整周期的国际原油均价跟上一周期相比。当国际原油变化幅度比较大,对应的国内成品油调整幅度达到50元以上每吨的时候,新一轮成品油调整窗口就会正式开启,否则就会累计到下一轮调整。

当然为了防范成品油大涨大跌,从2016年开始,我国也设定了成品油调整天花板价以及地板价。所谓地板价,当国际原油价格低于40美元每桶的时候,国内成品油将不会继续下调,而是参考40美元原油成本,再加上原油的运输成本以及税费、企业利润等各种费用之后形成最终的成品油价格。

所谓的天花板价,当国际原油价格大于130美元每桶的时候,国内成品油价格将不会继续上调,而是参考130美元的原油成本来定价。当然这里所谓的130美元并不是国际原油价格的实时价格,而是本轮成品油调整周期的加权均价,至于这个价格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是比较复杂的一个公式,一般人是看不懂的。

不过从2016年到现在,国际原油价格并没有触发天花板价,倒是在2020年的时候触发了地板价。所以自从天花板价设定以来,到底会不会触发,以及怎么触发没有具体的案例参考。但既然我国设定了这样一个天花板价,那说明肯定会执行的,假如未来国际原油价格超过130美元甚至达到150美元或160美元以上,最终国内成品油的调整都会按照130美元每桶的原油成本来计算成品油的价格。

但至于最终的价格是多少,除了受到原油成本的影响之外,还会受到其他成本因素的影响。成品油的成本并不只是原油成本,从目前我国成品油成本的构成来看,原油成本的占比只有37%左右,剩余的63%成本是由炼油厂加工成本、炼油厂利润、各种税费、贸易商运营成本及利润、加油站运输成本及利润等多方面构成,这里面光是消费税占比就达到21%左右。

所以即便未来国际原油价格达到130美元以上,触及天花板价了,但如果其他成本增加,我们也不排除成品油价格还有可能出现小幅度的上涨。因此成品油的天花板架在哪里,没有谁能够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油价不管再怎么涨,从短期来看,92号汽油基本上不可能涨到10元以上,所以可以理解为10元是92号汽油的天花板。

油价突变!又出大事了?3月份:猪价、粮价即将上涨!最新消息!

随着3月份的日益临近,在这一段时间国家发改委已经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

对于我们农民来说,在春耕农忙的关键阶段,汽柴油价格的涨跌变化关系着每一个农民的切身利益。

在今年国内成品油价格会迎来哪些新的调整转变?在3月份开始之后,油价是否会面临下跌?涉及到粮价、猪价方面,3月份是否能够迎来稳步上涨?今天老道就结合国家政策和全球油品价格的情况,为大家做一个综合解读。

进入到3月份,油价或将再次迎来新的变化;粮价、猪价也将迎来一系列的利好机会,具体情况咱们一起来说一说。

我们先来收藏一下在3月份国内汽、柴油价格调整的相关趋势。

根据我国制定的成品油价格调整管理办法来看,影响国内油价涨跌变化的关键因素还是国际原油市场的总体变化。

根据国际油价的涨跌趋势来看,美国原油和伦敦布伦特原油价格在最近一段时间已经开始迎来了下跌变化。

而且随着国内原油产能的提升,油品供需关系在最近一段时间也迎来了短期改善。

相较于上一个油价调整周期来看,现阶段的原油变化率为负0.96%,相当于汽柴油价格每吨下跌了45元。

虽然这样的下跌幅度并不足以影响当前油价,但是大家要清楚,目前正值油价调整的窗口期阶段。

预计最近的一次汽、柴油价格调整将在3月3日正式开始,现在距离3月3日还有一段时间。

老道认为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下滑,在3月3日启动的新一轮汽柴油价格调整当中,92号95号汽油、零号柴油价格迎来下跌的概率正在持续扩大。

接下来咱们继续收藏一下粮价猪价在三月份的走势趋势。

从最近几天国内猪价、粮价的主流行情情况来看,2月下旬的猪价、粮价市场行情表现并不乐观,生猪价格在最近呈现了连番震荡,粮食价格也是一路下滑。

但是从养殖收益的角度来看,虽然生猪主流报价在最近两天迎来了连番下跌,但是相较于之前来说,养殖户们的生猪饲养收益已经得到了改善。

目前基层猪粮比已经正式站在了5:1以上,达到了5.34:1的水平,养殖户们现在销售生猪获得的利润处于微利阶段,已经正式摆脱了亏损局面。

涉及到粮价走势来看,虽然目前玉米、大豆价格呈现了短暂震荡,但是随着3月份的日益临近,粮食市场也将逐步迎来回暖,毕竟当前的粮价波动主要原因是基层散户农民集中售粮所致。

随着入市粮源的逐步减少和优良优价机制的利好效应逐步放大,粮食价格在三月份迎来涨价也将成为新趋势。

特别是在2月份正式颁布的一号文件当中,针对粮食和生猪等重点农产品市场,国家也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稳产保供。

比如今年国家会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合理确定稻谷最低收购价,而且今年国家还会继续加大针对粮食产业的补贴力度,要加力扩种大豆油料作物等等。

在这些利好政策的落地之下,粮食加工企业包括生猪屠宰企业在粮食和生猪的购销方面会发挥更加积极的保障性作用。

老道相信猪价、粮价会随着春耕的正式展开迎来新的利好局面,咱农民的种养殖收益也将获得全方位的保障。

2023年,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老道也恳请大家行动起来,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一起为国家的粮价、猪价、汽车价格系列调整政策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