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预测石油价格下降原因_投行预测石油价格下降
1.石油和黄金的关系?
2.请问有哪些利好和利空对黄金价格波动有影响
3.石油价格受哪些因素影响?为什么啊?
4.不得不知的投行思维,能让美国独霸天下的历史?
5.国际原油期货结算价大幅收涨,83.63美元/桶
石油和黄金的关系?
黄金与石油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黄金价格和石油价格通常是正向变动的。石油价格的上升预示着黄金价格也要上升,石油价格下跌预示着黄金价格也要下跌。
首先,油价波动将直接影响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的发展,因为美国经济总量和原油消费量均列世界第一,美国经济走势直接影响美国资产质量的变化从而引起美元升跌,从而引起黄金价格的涨跌。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油价每上涨5美元,将削减全球经济增长率约0.3个百分点,美国经济增长率则可能下降约0.4个百分点。当油价连续飙升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随即调低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期。油价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晴雨表”,高油价也意味着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增加以及通胀预期逐步升温,继而推升黄金价格。
在黄金、石油、美元这三者的关系里,黄金价格主要是用美元来计价,石油也同样是。上世纪70年代初,二战后搭建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黄金价格与石油价格双双脱离了与美元的固定兑换比例,出现了价格大幅飙升的走势。三者之间既有紧密联系又相互有所制衡,在彼此波动之中隐藏着相对的稳定,在表面稳定之中又存在着绝对的变动。从中长期来看,黄金与原油波动趋势是基本一致的,只是大小幅度有所区别。
在过去三十多年里,黄金与石油按美元计价的价格波动相对平稳,黄金平均价格约为300美元/盎司,石油的平均价格为20美元/桶左右。黄金与石油的兑换关系平均为1盎司黄金兑换约16桶石油。这一比例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达到顶峰,1盎司黄金兑换约30桶原油。不过,随后原油由于供应紧张,价格大幅攀升,同期黄金却出现相对滞涨,截至目前,1盎司黄金仅能兑换约12桶石油的水平。从目前石油与黄金的兑换比例来看,黄金价格依然有上升空间。
三、美元与石油的负相关关系
美国经济长期依赖石油和美元两大支柱,其依赖美元的铸币权和美元在国际结算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掌握了美元定价权;又通过超强的军事力量,将全球近70%的石油资源及主要石油运输通道,置于其直接影响和控制之下,从而控制了全球石油供应,掌握了石油的价格。长期来说,当美元贬值时,石油价格上涨;而美元趋硬时,石油价格呈下降趋势。 四、从三者关系看黄金价格走向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黄金、石油与美元这三者之间有内在的联系,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黄金由牛市转为熊市尚言之过早,这是因为:
首先,由于资源的稀缺性,黄金非可再生资源,供给的增加呈下降态势,而需求却不断攀升,价格必然不断上升。
其次,由于石油与黄金价格的同向变动关系,世界经济对石油的耗费量日益扩大,石油价格的上涨带动黄金价格同方向变动;另外,从历史上黄金与石油的兑换关系来看,目前每盎司黄金兑换石油桶数较低,黄金价格应该有上升空间。
最后,尽管近期美元出现反弹,甚至有投行认为美元或将逆转持续多年的弱势格局,但美元的反弹是建立在次贷危机扩散到欧洲的基础之上,美国经济无论是次贷危机的源头—房地产市场,抑或是金融市场,都并未出现明显转机,滞胀以及双赤字是摆在美元反弹头上的一把利剑。目前的市场环境与2005年相似,欧元区经济陷入困境,美元尽管基本面较差,不排除投资者在抛售欧元的情况下,回到美元和黄金市场寻求避险推动美元和黄金同步走高。
请问有哪些利好和利空对黄金价格波动有影响
你所谓的利好和利空在下面可以找到答案
1、供给因素
(1)地球上的黄金存量:全球目前大约存有13.74万吨黄金,而地上黄金的存量每年还在大约以2%的速度增长。
(2)年供求量:黄金的年供求量大约为4200吨,每年新产出的黄金占年供应的62%。
(3)新的金矿开采成本:黄金开采平均总成本大约略低于260美元/盎司。由于开采技术的发展,黄金开发成本在过去20年以来持续下跌。
(4)黄金生产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的变动状况:在这些国家的任何政治、军事动荡无疑会直接影响该国生产的黄金数量,进而影响世界黄金供给。
(5)央行的黄金抛售:中央银行是世界上黄金的最大持有者,1969年官方黄金储备为36458吨,占当时全部地表黄金存量的42.6%,而到了 1998年官方黄金储备大约为34000吨,占已开采的全部黄金存量的24.1%。按目前生产能力计算,这相当于13年的世界黄金矿产量。由于黄金的主要用途由重要储备资产逐渐转变为生产珠宝的金属原料,或者为改善本国国际收支,或为抑制国际金价,因此,30年间中央银行的黄金储备无论在绝对数量上和相对数量上都有很大的下降,数量的下降主要靠在黄金市场上抛售库存储备黄金。例如英国央行的大规模抛售、瑞士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准备减少黄金储备就成为近期国际黄金市场金价下滑的主要原因。
2、需求因素:黄金的需求与黄金的用途有直接的关系。
(1)黄金实际需求量(首饰业、工业等)的变化。
一般来说,世界经济的发展速度决定了黄金的总需求,例如在微电子领域,越来越多地采用黄金作为保护层;在医学以及建筑装饰等领域,尽管科技的进步使得黄金替代品不断出现,但黄金以其特殊的金属性质使其需求量仍呈上升趋势。
而某些地区因局部因素对黄金需求产生重大影响。如一向对黄金饰品大量需求的印度和东南亚各国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从1997年以来黄金进口大大减少,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及韩国的黄金需求量分别下跌了71%、28%、10%和9%。
据统计,中国现在人均黄金消费量仅有0.2克,与世界最大黄金消费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现在印度人均黄金消费量为0.85克,相当于中国人均黄金消费量4倍以上。从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及人均收入看,中国大大高于印度。因此,中国有着非常大的黄金消费潜力,前景非常可观。
(2)保值的需要。
黄金储备一向被央行用作防范国内通胀、调节市场的重要手段。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投资黄金主要是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达到保值的目的。在经济不景气的态势下,由于黄金相较于货币资产更为保险,导致对黄金的需求上升,金价上涨。例如:在二战后的三次美元危机中,由于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趋势严重,各国持有的美元大量增加,市场对美元币值的信心动摇,投资者大量抢购黄金,直接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破产。1987年因为美元贬值,美国赤字增加,中东形势不稳等也都促使国际金价大幅上升。
(3)投机性需求。
投机者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利用黄金市场上的金价波动,加上黄金期货市场的交易体制,大量"沽空"或"补进"黄金,人为地制造黄金需求假象。在黄金市场上,几乎每次大的下跌都与对冲基金公司借入短期黄金在即期黄金市场抛售和在 COMEX黄金期货交易所构筑大量的空仓有关。在1999年7月份黄金价格跌至20年低点的时候,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公布的数据显示在 COMEX投机性空头接近900万盎司(近300吨)。当触发大量的止损卖盘后,黄金价格下泻,基金公司乘机回补获利,当金价略有反弹时,来自生产商的套期保值远期卖盘压制黄金价格进一步上升,同时给基金公司新的机会重新建立沽空头寸,形成了当时黄金价格一浪低于一浪的下跌格局。高赛尔金银研发中心高金表示:"现在黄金市场价格走势并不完全由市场供需来简单决定,也不是由各国央行在其间简单博弈,其中投机性因素对价格的影响也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3、其他因素:
(l)美元汇率影响。
美元汇率也是影响金价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在黄金市场上有美元涨则金价跌,美元降则金价扬的规律。美元坚挺一般代表美国国内经济形势良好,美国国内股票和债券将得到投资人竞相追捧,黄金作为价值贮藏手段的功能受到削弱;而美元汇率下降则往往与通货膨胀、股市低迷等有关,黄金的保值功能又再次体现。这是因为,美元贬值往往与通货膨胀有关,而黄金价值含量较高,在美元贬值和通货膨胀加剧时往往会刺激对黄金保值和投机性需求上升。1971年8月和1973 年2月,美国政府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在美元汇价大幅度下跌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作用下,1980年初黄金价格上升到历史最高水平,突破800美元/盎司。回顾过去20年历史,美元对其他西方货币坚挺,则国际市场上金价下跌,如果美元小幅贬值,则金价就会逐渐回升。
(2)各国的货币政策与国际黄金价格密切相关。
当某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时,由于利率下降,该国的货币供给增加,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可能,会造成黄金价格的上升。如60年代美国的低利率政策促使国内资金外流,大量美元流入欧洲和日本,各国由于持有的美元净头寸增加,出现对美元币值的担心,于是开始在国际市场上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并最终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但在1979年以后,利率因素对黄金价格的影响日益减弱。比如2005年美联储十一次降息,并没有对金市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惟有在 "9.11"事件中金市受利。
(3)通货膨胀对金价的影响。
对此,要做长期和短期来分析,并要结合通货膨胀在短期内的程度而定。从长期来看,每年的通胀率若是在正常范围内变化,那么其对金价的波动影响并不大;只有在短期内,物价大幅上升,引起人们恐慌,货币的单位购买力下降,金价才会明显上升。虽然进入90年代后,世界进入低通胀时代,作为货币稳定标志的黄金用武之地日益缩小。而且作为长期投资工具,黄金收益率日益低于债券和股票等有价证券。但是,从长期看,黄金仍不失为对付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
(4)国际贸易、财政、外债赤字对金价的影响。
债务,这一世界性问题已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特有的现象。在债务链中,债务国本身如果发生无法偿债的现象将导致经济停滞,而经济停滞又进一步恶化债务的恶性循环,就连债权国也会因与债务国之关系破裂,面临金融崩溃的危险。这时,各国都会为维持本国经济不受伤害而大量储备黄金,引起市场黄金价格上涨。
(5)国际政局动荡、战争、恐怖事件等。
国际上重大的政治、战争事件都将影响金价。政府为战争或为维持国内经济的平稳而支付费用、大量投资者转向黄金保值投资,这些都会扩大对黄金的需求,刺激金价上扬。如二次大战、美越战争、1976年泰国政变、1986年"伊朗门"事件等,都使金价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比如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组织袭击美国世贸大厦事件曾使黄金价格飙升至当年的最高近0/盎司 (6)股市行情对金价的影响。
一般来说股市下挫,金价上升。这主要体现了投资者对经济发展前景的预期,如果大家普遍对经济前景看好,则资金大量流向股市,股市投资热烈,金价下降。反之亦然。
除了上述影响金价的因素外,国际金融组织的干预活动,本国和地区的中央金融机构的政策法规,也将对世界黄金价格的变动产生重大的影响。
(7)石油价格
黄金本身作为通涨之下的保值品,与通货膨胀形影不离。石油价格上涨意味着同伙会随之而来,金价也会随之上涨。
石油价格受哪些因素影响?为什么啊?
1、供求关系决定油价方向
决定原油价格长期走势的主要是原油供需基本面因素。由于原油是不可再生性资源,因此原油短期供给弹性较小,所以在没有新的大型油田被发现以及重大技术创新出现时,影响原油价格的最主要因素是决定原油需求的世界经济发展状况。
2、石油库存——影响油价波动预期
石油库存分为商业库存和战略储备,商业库存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在石油需求出现季节性波动的情况下企业能够高效运作,同时防止潜在的原油供给不足;国家战略储备的主要目的是应付石油危机。
影响现货原油价格涨跌的因素中,石油库存对油价的影响是复杂的,当期货价格远高于现货价格时,石油公司倾向于增加商业库存,减少当期供应,从而刺激现货价格上涨,期货现货价差减小;当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时,石油公司倾向于减少商业库存,增加当期供应,从而导致现货价格下降,与期货价格形成合理价差.
3、石油生产成本
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能源,其生产成本会影响生产者跨时期的产量配置决策,进而影响到市场供给量,间接地引起石油价格波动。世界石油价格的下限一般主要由高成本地区的石油生产决定,而低成本地区的石油决定了价格的波动幅度。
4、汇率因素
影响现货原油价格涨跌的因素中,由于国际原油交易主要以美元为标价,因此美元汇率也是影响原油价格涨跌的重要因素之一。当美元升值时,国际上黄金、石油、铜等大宗商品原料价格有下跌的压力;反之,当美元贬值时,此类大宗商品的价格将上涨。
5、世界经济发展状况
全球经济的增长会通过改变石油市场的需求量影响石油价格,经济增长和石油需求的增长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石油价格的变化趋势与美国GDP变化趋势大致一致,全球经济状况对石油价格也对石油价格的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6、替代能源的发展
从能源消费结构图中可以看出,石油的消费目前为止仍处于首位。石油在短期内还不可能被其他资源所替代,对石油的需求短期内仍会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
7、突发事件与气候状况
石油除了具有一般商品属性外,还具有战略物资的属性,其价格和供应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势力和政治局势的影响。争夺石油资源和控制石油市场已成为油市动荡和油价飙涨的重要原因。紧张的地缘政治强化了国际石油市场对供给收缩的预期。针对石油设施的恐怖袭击、石油工人罢工、产油国政局动荡等地缘政治因素都会对国际油价带来冲击。
8、国际石油投机因素——加剧油价的短期波动
目前在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上,国际投机资本的操作是影响国际油价不可忽略的因素。原油市场的投机与市场预期往往加大了原油价格的波动,国际原油市场中投机因素对原油价格有着10%-20%的影响力。尤其是某些突发性事件发生的时候,大量的投机资本便在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上进行操作,加剧了国际石油价格的动荡。
9、人们的预期——心理因素助长油价波动
近几年,对美元贬值以及通货膨胀的预期使得大量的投资基金选择长期投资石油以规避通胀风险。短期内又有大量的投机资本进入石油市场利用各种预期或题材炒作,放大了油价上涨的趋势。
不得不知的投行思维,能让美国独霸天下的历史?
图:在女子4X100项目中,美国队被淘汰后申诉成功,竟然获得独自重赛的待遇,在空荡的赛道上单独比赛,并最后毫无理由地剥夺了中国队的决赛资格,这在奥运会史上也是闻所未闻。
虽然为期短短16天的奥运赛程已经结束,但是对于本届里约奥运会的评价只能说毁誉参半,赛场内外争议和负面评论不断。 其中最饱受争议的便是比赛的公平和公正性 。
毫无疑问,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美国队4*100米单独重跑,挤掉中国队挺进决赛和拳击赛场吕斌KO对手后被判输等。
美国队总能轻松上诉成功,而中国队在面临诸多不公平情况的时候却频频上诉失败。如果说奥运会不再比拼技能,那它究竟在比拼什么?奥运会不仅仅是体育的比拼,更是综合国力的比拼。不要以为美国队一直都是这样顺风顺水,他们其实也曾在奥运赛场吃过裁判的亏,只是那是40多年前。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美国男篮首次失去了奥运金牌。比赛结束还有3秒,苏联队员没投进,但是裁判组却给出了重赛的判罚。在重赛的3秒钟里,苏联队得分,美国失去了到手的金牌。之后美国队拒绝领取银牌,奖牌保存至今。
那我们看一下美国近年来发展的其中奥秘是什么?
美国石油的“魅力”。
美国得以成为世界金融霸主,因为无论从任何角度,它都站在了资源配置的最顶端,享受着资源带来的最大收益。无论其采用政治、军事还是经济手段,其目的都是要站在世界资源的顶端,争夺世界资源配置权。这正是利用投行思维的力量。
2015年10月,美国放出一个重磅定时炸弹:将于2018年到2025年间抛售5800万桶战略储备石油。
刹时引起一片哗然与争议!
10月26日晚间,美国白宫和两党议员针对一项预算计划达成协议。协议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方面,美国国会将暂时取消联邦债务的上限,这一措施除了暂时解决了美国自身的债务上限危机,对于世界金融而言,并未产生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美国计划在2018年到2025年期间出售5800万桶石油,这个数据大概占到美国石油储备的8%还要多。这一消息本已经足够让人目瞪口呆,接下来的消息更是炸开了锅:抛售石油所得的收益将以普通基金的形式被纳入美国的财政部。
美国竟然要以出售战略储备石油的措施来满足不断增加的福利需求!
这是事实吗?从这两个看似没有关系的协议中,我们可以得到两个信息:第一,美国出售战略储备石油的目的在于筹措资金,充盈国库,填补继续增加的开支,以避免政府即将到来的债务违约问题和关门的可能,甚至避免了2017年之前可能出现的提高预算上限的僵局;第二,继俄罗斯军事介入叙利亚造成窘境和中国成立可替代“世界银行”机构之后,美国以其投行思维进行的资源配置,使得世界金融局势和秩序再次发生剧烈变化。
这件事情最大的成果在于:美国的石油尚未开始出售,已经严重影响到世界,石油价格已经开始连连暴跌!
它不仅证明了美国石油的魅力,更诠释了投行思维的重要性。以往的投行思维一直隐藏在商业深处,并不为人所熟知,但随着竞争逐渐趋于白热化,在如此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投行思维开始逐渐浮出水面。
美国独霸天下的历史,就是投行思维的解读史。
撰文|楼新平
编辑|谢文俊
欢迎个人转发到朋友圈,
国际原油期货结算价大幅收涨,83.63美元/桶
美东时间周一,国际原油期货结算价大幅收涨。WTI原油期货11月合约结算价收涨5.21%,报83.63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涨4.37%,报88.86美元/桶。
具体行情显示,纽约商品交易所11月交货的轻质原油(WTI)期货价格一度涨超6%,最高触及84.53美元/桶,现涨幅缩窄至4%左右,报82.85美元/桶;洲际交易所12月交货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现涨3.7%,报88.30美元/桶,最高时险些升破90美元关口。
本周三(10月5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国与俄罗斯等部分非欧佩克产油国将召开“欧佩克+”机制月度例行会议。
综合多家媒体报道,有熟悉沙特能源政策的消息人士透露,届时主导欧佩克+的沙特可能推动该组织宣布大幅减产。
这与上周的一篇报道相呼应。当时,一位人士明确指出,欧佩克+已“非常接近”再次宣布减产;另两位则比较保守,只透露成员国确实谈及了这个话题,但潜在的减产幅度仍不清楚。
投行RBCCapitalMarkets大宗商品策略主管HelimaCroft表示:“我们也观察到,石油卡特尔选择大幅减产的可能性很大。”上周Croft预计,减产的幅度可能在50-100万桶/日的范围之间,相当于全球供应量的1%左右。
熟悉沙特能源政策的消息人士回应称,这种规模的削减似乎是可能的。在他看来,石油市场已经供过于求,并且由于全球经济的不景气,需求还在减弱。
油价拉锯战升级
一些媒体将欧佩克+本周“潜在的”减产决定称为该组织的一个重大转折。
近一个月前(9月5日),欧佩克+将10月石油产量水平下调10万桶/日,让许多预测产量不变的交易商感到惊奇,因为高于每桶90美元的油价已经在挤压全球消费者。
当时,沙特能源大臣解释道,这是一个积极主动、具有前瞻性的决定,表明该组织的一个“态度”——欧佩克专注于支持市场的稳定和有效运行。
如果本周欧佩克+真祭出大幅减产,几乎意味着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矛盾升级。市场分析认为,沙特似乎决心将油价提高到每桶90美元上方,这个水平是美国和欧洲都难以接受的。
目前欧美多国正面临高企的通胀,为了缓解能源的高价,不仅多次抛售石油储备,甚至包括拜登在内的多国元首亲赴海湾国家请求增产。
顶级投行高盛分析道,欧佩克+的减产有助于加强市场对油价上行的预期,帮助限制油价下跌。高盛重申对石油的看涨看法,以及对长期原油头寸的偏好,并将仓位延续到年底。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