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辉谈基金价值_宋清辉演讲
1.宋清辉:清仓式减持负面影响巨大 意味着股东对公司未来信心不足
2.为什么新股申购中签后会弃购 解密“弃购”原因
3.药明康德为什么新股遭弃购30万股
4.降息对基金是好事还是坏事
5.降准降息带给基金什么影响
宋清辉:清仓式减持负面影响巨大 意味着股东对公司未来信心不足
5月241股披露减持计划 派林生物等27股股东拟清仓式减持
241股披露减持计划
5月以来,共有241只个股披露股东减持计划。减持个股数量最多的单日是5月7日,共有18股,其次是5月6日,共有16股。5月29日则有7股披露减持计划。
比亚迪5月29日公告,公司董事夏佐全拟减持不超过1200万股A股,占其所持比亚迪A股总股数的比例不超过12.69%,占比亚迪总股本比例不超过0.42%。比亚迪称,本次夏佐全减持公司股份主要用于个人资金需求。不过,夏佐全承诺,自本减持计划完成之日起三年内将不再减持公司股份。
除比亚迪外,川金诺、永新光学等6股在5月29日披露减持公告,减持原因多为股东自身资金需求。
从减持比例来看,5月遭减持比例最高的个股为派林生物,减持比例占公司总股本的12.5%;其次是赛诺医疗,股东总减持比例占公司总股本的11.29%;第三位是赛伍技术,减持比例占公司总股本的11%;紧随其后的分别是北摩高科、*ST众泰、三孚股份等个股。
从方案进度来看,大部分个股股东的减持计划正在进行中,视源股份、恒锋信息等6股减持计划已完成,而旗天 科技 减持计划则以失败告终。
27股股东清仓式减持
据Wind数据统计,上述241股中,有27股的34位股东拟清仓式减持。
具体来看,派林生物5月13日发布公告称,股东深圳市航运 健康 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运 健康 ”)持有派林生物股份9146.8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2.5%。计划以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及协议转让方式合计减持其持有的所有派林生物股份。股权关系显示,截至2021年一季报,航运 健康 持股比例位列派林生物第二大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派林生物于4月29日发布公告称,截至4月29日,航运 健康 累计被质押约8113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1.08%,占航运 健康 持有的派林生物股份的88.7%。对此,派林生物表示,鉴于航运 健康 本次拟减持股份中的部分股份目前处于质押状态,在实施股份减持计划前,航运 健康 将与质押权人协商将拟减持股份解除质押,能否解除质押存在不确定性。
派林生物减持计划一经发布,公司股票当日收跌3.54%,减持计划发布以来,截至最新交易日,派林生物累计跌幅为7.93%,同一时段大盘涨幅为5.6%。
除派林生物以外,近来股价疯涨的“妖股”*ST众泰也遭到了大股东的清仓式减持。
5月28日,*ST众泰发布公告称,持有公司1.18亿股股份的股东武汉天风智信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天风智信”)由于自身资金需求计划以集中竞价方式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5.84%。据了解,天风智信持有*ST众泰5.84%股份,本次减持为清仓式减持。
天风智信为*ST众泰第三大股东,而就在天风智信拟减持公告披露前三天,*ST众泰第二大股东长城(德阳)长富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长城长富”)拟减持不超过2.03%公司股份,而长城长富共持有*ST众泰7.03%的股份。
大股东纷纷减持的背后,是*ST众泰一路飙涨的股价。交易行情显示,截至5月28日收盘,2021年以来,*ST众泰股价翻了两番多,涨幅高达331.85%。而*ST众泰的基本面却并不理想,年报显示,2020年度,*ST众泰营业收入13.38亿元,同比下降55.18%;归属净利润-108.01亿元,同比下降3.47%,可谓是亏损严重。此外,此前参与预重整的投资人上海智阳投资有限公司决定暂缓推进对*ST众泰的投资事宜。在此情形下,大股东纷纷离场就并不奇怪了。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一般而言,业绩亏损、股权质押等是导致股东减持的主要因素。股东减持尤其是清仓式减持负面影响巨大,或意味着其对公司未来信心不足。从抛出减持计划的相关个股来看,或者是基本面不佳,股东对公司后市不看好。原标题:5月241股披露减持计划 派林生物等27股股东拟清仓式减持
为什么新股申购中签后会弃购 解密“弃购”原因
新股弃购“常态化”的背后:弃购原因五花八门
来源:中国网 2017
在A股市场,打新一直是不赔,新股上市后动辄十几个一字板的神话也在不断上演。可新股中签却似“中**”一般难,因此凡中签者无不拍手称快。但却有这么一群投资者,出现了新股弃购现象,更为悲催的是还有不少人因为弃购而上了监管的“黑名单”。今年发布的全部六批黑名单中共有235个配售对象上榜——新股弃购出现“常态化”。对此,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个人投资者应避免疏忽、机构投资者自身做好内控之外,监管部门同样应当积极应对。“建议适当延长交款时限,通过采取重罚、加大通知服务等多举措并举,减少弃购情况的发生。”
大型机构、知名牛散上弃购黑名单
10月1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称“中证协”)颁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配售对象黑名单公告》(以下称“《配售黑名单》”)(2016年第6号)文件,这是今年以来中证协第六次颁布《配售黑名单》。在该份文件中,中证协把今年下半年以来参与丰元股份、哈森股份、海波重科等12只新股并在网下申购过程中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61个股票配售对象列入了监管黑名单,其中国信证券、国泰基金、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等多家机构投资者均“榜上有名”。
据记者了解,中签新股弃购最主要为“提供有效报价但未参与申购”和“未按时足额缴付认购资金”两种情况。根据中证协今年1月8日最新修订通过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承销业务规范》及《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下投资者管理细则》的相关规定,有效报价的网下投资者未参与申购或者获得初步配售的网下投资者未及时足额缴纳认购款的,将被视为违约并承担相应责任,主承销商将违约情况报中证协备案,协会将其列入黑名单6个月——换言之,上述61个配售对象自即日起,6个月内不能参与任何新股申购。
对此,记者致电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客服热线,得到的回复是,该基金产品违规属实,但放弃申购的具体原因不属于公司对外披露信息的范围。不过该工作人员随后对记者表示,上榜黑名单并不会影响基金产品的“打新”动作,在对网下申购作出限制之后,该基金产品依旧可以继续参与网上申购。
其实,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的弃购行为并非市场个案,记者发现,中证协今年以来公布了六批《配售黑名单》,其中不乏诸多知名投资机构的身影。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中证协发布的全部《配售黑名单》中,自然人账户占据了其中的半壁江山。记者发现,违规的自然人账户中不仅有多名知名牛散,亦不乏多位专业打新人士。例如,在10月18日最新发布的《配售黑名单》中,违规自然人账户有42个,占比近七成,而作为早期的牛散代表,陈学东、陈学赓两兄弟同时登榜,昔日的“权证大玩家”邹瀚枢也被“点名”。
就职于某券商的研究员张少峰(化名)认为,设置《配售黑名单》的根本初衷在于避免发行失败。他对记者表示:“网下配售的比例是比较大的,每个参与网下配售的投资者申购份额也会比较大,如果这些投资者出现大规模的弃购会导致发行失败,这比网上弃购的影响要恶劣很多。”
弃购原因五花八门
新股暴利神话让所有投资者羡慕不已,中签新股更是可遇不可求,相比而言,这些网下配售对象频频弃购新股的做法实在有些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记者发现,对于配售违规的原因,黑名单中的机构投资者多以“提供有效报价但未参与申购”为主,而“未按时足额缴付认购资金”则大部分发生在个人投资者身上。
在保荐承销领域深耕多年的唐烁(化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根据现行的发行规则,参与网下配售的投资者,需要在交易所新股申购平台上在询价阶段就输入相应的报价和对应的申购数量,但不需要准备申购资金。“因此‘提供有效报价但未参与申购’的违规操作者都是只在交易所系统上提供了一个价格,但未提供对应的申购数量。”而对于“未按时足额缴付认购资金”,唐烁则解释称,即在网下申购成功后,未按时足额缴纳申购款。“这也是今年以来网下发行新股过程中自然人投资者普遍存在的弃购原因。”
对于配售对象频频出现弃购新股的行为,唐烁认为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他对表示,部分基金出现了大规模弃购的情况很有可能是在最后申购或者缴款的时候出现了技术性问题。“这种情况就说明机构本身的内控和风控做得不甚健全,当然,作为整个基金的主要管理者,申购失误的时候基金经理也难辞其咎。”
“此外,对于一些实力相对较弱的小型投资机构来说,存在跟风胡乱报价的情况,但是中签之后却突然发现手里并没有那么多(可供申购的)资金,这种情况也是有可能发生的。”唐烁告诉记者。
而相比于“提供有效报价但未参与申购”的违规行为,出现“未按时足额缴付认购资金”的情况最令承销商头疼。对此,有承销商表示,每每这个时候,投资者总是电话向投行诉苦,各种理由都有,车祸、生病、睡过头等等,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请投行别把他们提交到中证协进入黑名单。
其实,不仅仅是网下配售,网上配售弃购的情况同样不胜枚举。其中,第一创业被网上投资者弃购65.3万股,杭州银行则有55.46万股被抛弃,而对于IPO新规正式实施以来发行股份数最大、中签率最高的江苏银行来说,更是有298.59万股遭遇弃购,作为联席主承销商的中银国际和华泰联合将以2054.24万元包销这被放弃的股份。据了解,这种网上弃购的违规行为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忘记或有事耽搁缴款,配售成功后在该缴款时没去缴款;另一种则是以为账户里资金足够,事实却是资金不足形成弃购。
对此,记者特地走访了海通证券、中信建投、东吴证券、开源证券等多家券商营业部,了解到大部分券商都会在新股缴款当日电话联系所有的中签投资者,有客户经理对记者表示:“毕竟中签可是件难得的大喜事”。不过,即便如此,网上配售遭遇弃购的情况依然在持续——10月18日网上申购的新华网公布的《首次公开发行A股发行结果公告》显示,网上投资者放弃认购数量有16.51万股,放弃认购金额457.23万元。
解决弃购问题须对症下药
对于如何解决新股频频遭遇弃购的问题,本刊特约作者胡东辉曾撰文《IPO配售对象黑名单有点冤》(详见本刊第82期),在文章中,他表示新股申购T+2的缴款时限实在太短,建议改为T+4缴款,给投资者留出充足的备款时间。而与胡东辉观点类似,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采访时也认为,对于申购者而言T+2缴款时间可能确实有些太短,建议延长交款时限。此外,他还建议监管部门“软硬兼施”,通过加大通知服务、采取重罚等多举措并举,减少弃购情况的发生。
张少峰则认为解决弃购问题需要对症下药。他对表示,网下申购机构之所以频频出现弃购,是因为机构投资者大多为代客户持有资金、代客户申购,一旦机构手中不具有充足的资金,除了机构自营盘,其余的资管产品往往需要联系客户把这笔资金补足。“在T+2的条件下缴款时间十分有限,资金在交割的过程中可能涉及到几道清算的手续,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无法缴款。所以对于参与网上配售的机构投资者,在申购之前应预留足够的资金,当遇到发行量比较大的股票,比如银行股时,这一点更需要注意。”
而对于网上的个人投资者的弃购原因,张少峰则认为很有可能是投资者对制度本身不是很了解,申购后忘记缴款,为减少这些无辜弃购情况的发生,个人投资者所属的营业部可以适当加大服务力度。
此外,加大监管力度也是外界谈到减少弃购行为的措施时屡被提及的话题。记者了解到,目前的弃购现象虽时有发生,但随着目前监管力度的加大,与早期的“恶意弃购”相比,目前情况已经有了很大改善。唐烁对表示,前几年,部分询价机构会和上市公司、承销商结成利益联盟,在网下申购时,哄抬报价,促使其他机构不得不跟进报以高价。“而承销商在获得高额佣金后,在最后阶段,会将与自己结成联盟的券商报价剔除掉,令同盟避免被高报价套牢,承销商会以其他形式来与同盟分享利益,这就形成了弃购背后的灰色利益链条。”
在接受采访时,唐烁坦言,其实几年来监管部门对于投行业务的监管政策一直在趋严。“首先,在黑名单制度下,如果机构报价却没有缴款,随后就会被协会通报,在6个月内就失去了新股申购的资格;此外,现在新股的定价机制基本都是所谓的‘窗口指导’,将价格限定在一定范围内,不像之前询价之后再确定发行价格,现在询价与不询价基本没有任何意义了,最终发行就是23倍左右的市盈率,所以这就导致询价产生的特殊利益失去了生存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3月2日深交所新股发行培训中,交易所指出如网下配售投资者同时申购两只及两只以上新股,只要其中一只出现弃购,当日其余申购均视为无效,这也就意味着网下申购的弃购行为将采取“连坐”的惩罚,无形中增加了网下弃购的成本。对此,申万宏源研究员林瑾认为,虽然投资者目前出现弃购的现象更多地是出于疏忽,而非主动“挑肥拣瘦”,但交易所采取“连坐”的惩罚也旨在警示网下投资者必须重视网下申购这一投资行为,不能因无需预缴款而就随意地浪费“资源”。
------
个案
嫌价格贵中签后想弃购
经耐心做工作才同意缴款“真不可思议,我们想中签中不到,有人竟然中签了不想要!”虽然步长制药正在上演打新股暴赚的神话,但是记者了解到,扬州竟然有一位股民中了签,但是却“不想买”。
“这次我们营业部就有位股民中签了步长制药, 这是一位老股民,年纪较大,也很少来营业部,我们想马上通知他,却发现他以前留的电话号码打不通了,后来我们好不容易联系上了他,这位大爷却告诉我们,这个股价格太贵了,他不想要了,怕买了以后要亏本。”申银万国证券扬州营业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最近就遇上了这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本着对客户负责的原则,营业部工作人员耐心做工作,最终老大爷才同意缴款,从而避免了一次大的损失。事实上,虽然新股中签后基本都能带来丰厚的回报,但是,每只新股最终都会发生一些“弃购”的现象。以步长制药为例,网上投资者放弃认购15.95万股,网下投资者放弃认购8834股。不过,多数情况下,“弃购”都是因为股民不知道自己中签,而账户中余额又不够,所以被当作放弃处理了。
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扬州不少证券营业部都推出了给中签股民打电话或者发短信的服务,一旦有股民中签,营业部会主动打电话提醒缴款。
“但在联系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因为换电话等原因联系不上的股民大有人在,很多时候为了联系上一位股民需要费不少工夫。”申银万国证券扬州营业部相关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药明康德为什么新股遭弃购30万股
打新如抽奖,中了就可以去领钱了!不过偏偏有这样一群人,“中奖”之后却放弃了奖金!而且,“这群人”一直都存在。
2月6日,新股养元饮品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A股发行结果公告》,与78.73元高发行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网上网下投资者弃购股份的总金额也创出2017年以来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21.75万股遭到投资者的弃购,弃购金额为1712.42万元,该部分将由主承销商国信证券包销,包销金额创出2017年以来新股包销金额的最高值。
A股市场中,打新成了投资者“不赔”的一大选择,即使表现最差的新股,也能收获首日涨停,即44%的涨幅,但是,新股弃购的“怪象”在A股却时有发生:
2月13日晚,今创集团披露的IPO发行结果显示,网上投资者放弃认购19.58万股,弃购金额达639.97万元;网下投资者弃购7249股,弃购金额为23.7万元。网上、网下投资者放弃认购的20.3万股全部由保荐机构中信建投证券包销,包销金额为663.67万元,包销比例为0.48%。
2月12日晚,江苏租赁披露的IPO发行结果显示,网上投资者放弃认购161.69万股,弃购金额达1010.54万元;网下投资者放弃认购2.74万股,弃购金额为17万元。网上、网下投资者合计弃购的164.43万股将由主承销商华泰联合证券包销,包销金额为1028万元。
1月8日晚,美凯龙披露的IPO发行结果显示,网上投资者放弃认购58.05万股,弃购金额高达593.83万元;网下投资者放弃认购4.75万股,弃购金额为48.6万元。网上、网下投资者放弃认购的62.8万股全部由中金公司包销,包销金额为642万元。
5月2日,药明康德 配售结果公告显示,网上、网下分别有32.28万股、5634股新股遭遇弃购,对此有媒体报道称“A股首只独角兽药明康德遭大规模弃购”。
其实,由于各种原因,新股遭弃购的现象一直都存在,只不过药明康德作为一只当红的独角兽概念股更被市场关注到而已。
申万宏源证券发表了关于药明康德弃购数据的点评,说明药明康德弃购被夸大,药明康德网上弃购数据尚属正常范围之内。其判断是基于网下弃购占比和弃购量均低于今年以来均值,而投资者对此申购重视程度并不低的基础上。
---延伸阅读:
《 新股弃购“常态化”的背后:弃购原因五花八门》 2017.8
在A股市场,打新一直是不赔,新股上市后动辄十几个一字板的神话也在不断上演。可新股中签却似“中**”一般难,因此凡中签者无不拍手称快。但却有这么一群投资者,出现了新股弃购现象,更为悲催的是还有不少人因为弃购而上了监管的“黑名单”。今年发布的全部六批黑名单中共有235个配售对象上榜——新股弃购出现“常态化”。对此,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个人投资者应避免疏忽、机构投资者自身做好内控之外,监管部门同样应当积极应对。“建议适当延长交款时限,通过采取重罚、加大通知服务等多举措并举,减少弃购情况的发生。”
大型机构、知名牛散上弃购黑名单
10月1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称“中证协”)颁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配售对象黑名单公告》(以下称“《配售黑名单》”)(2016年第6号)文件,这是今年以来中证协第六次颁布《配售黑名单》。在该份文件中,中证协把今年下半年以来参与丰元股份、哈森股份、海波重科等12只新股并在网下申购过程中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61个股票配售对象列入了监管黑名单,其中国信证券、国泰基金、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等多家机构投资者均“榜上有名”。
据记者了解,中签新股弃购最主要为“提供有效报价但未参与申购”和“未按时足额缴付认购资金”两种情况。根据中证协今年1月8日最新修订通过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承销业务规范》及《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下投资者管理细则》的相关规定,有效报价的网下投资者未参与申购或者获得初步配售的网下投资者未及时足额缴纳认购款的,将被视为违约并承担相应责任,主承销商将违约情况报中证协备案,协会将其列入黑名单6个月——换言之,上述61个配售对象自即日起,6个月内不能参与任何新股申购。
对此,记者致电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客服热线,得到的回复是,该基金产品违规属实,但放弃申购的具体原因不属于公司对外披露信息的范围。不过该工作人员随后对记者表示,上榜黑名单并不会影响基金产品的“打新”动作,在对网下申购作出限制之后,该基金产品依旧可以继续参与网上申购。
其实,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的弃购行为并非市场个案,记者发现,中证协今年以来公布了六批《配售黑名单》,其中不乏诸多知名投资机构的身影。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中证协发布的全部《配售黑名单》中,自然人账户占据了其中的半壁江山。记者发现,违规的自然人账户中不仅有多名知名牛散,亦不乏多位专业打新人士。例如,在10月18日最新发布的《配售黑名单》中,违规自然人账户有42个,占比近七成,而作为早期的牛散代表,陈学东、陈学赓两兄弟同时登榜,昔日的“权证大玩家”邹瀚枢也被“点名”。
就职于某券商的研究员张少峰(化名)认为,设置《配售黑名单》的根本初衷在于避免发行失败。他对记者表示:“网下配售的比例是比较大的,每个参与网下配售的投资者申购份额也会比较大,如果这些投资者出现大规模的弃购会导致发行失败,这比网上弃购的影响要恶劣很多。”
弃购原因五花八门
新股暴利神话让所有投资者羡慕不已,中签新股更是可遇不可求,相比而言,这些网下配售对象频频弃购新股的做法实在有些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记者发现,对于配售违规的原因,黑名单中的机构投资者多以“提供有效报价但未参与申购”为主,而“未按时足额缴付认购资金”则大部分发生在个人投资者身上。
在保荐承销领域深耕多年的唐烁(化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根据现行的发行规则,参与网下配售的投资者,需要在交易所新股申购平台上在询价阶段就输入相应的报价和对应的申购数量,但不需要准备申购资金。“因此‘提供有效报价但未参与申购’的违规操作者都是只在交易所系统上提供了一个价格,但未提供对应的申购数量。”而对于“未按时足额缴付认购资金”,唐烁则解释称,即在网下申购成功后,未按时足额缴纳申购款。“这也是今年以来网下发行新股过程中自然人投资者普遍存在的弃购原因。”
对于配售对象频频出现弃购新股的行为,唐烁认为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他对表示,部分基金出现了大规模弃购的情况很有可能是在最后申购或者缴款的时候出现了技术性问题。“这种情况就说明机构本身的内控和风控做得不甚健全,当然,作为整个基金的主要管理者,申购失误的时候基金经理也难辞其咎。”
“此外,对于一些实力相对较弱的小型投资机构来说,存在跟风胡乱报价的情况,但是中签之后却突然发现手里并没有那么多(可供申购的)资金,这种情况也是有可能发生的。”唐烁告诉记者。
而相比于“提供有效报价但未参与申购”的违规行为,出现“未按时足额缴付认购资金”的情况最令承销商头疼。对此,有承销商表示,每每这个时候,投资者总是电话向投行诉苦,各种理由都有,车祸、生病、睡过头等等,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请投行别把他们提交到中证协进入黑名单。
其实,不仅仅是网下配售,网上配售弃购的情况同样不胜枚举。其中,第一创业被网上投资者弃购65.3万股,杭州银行则有55.46万股被抛弃,而对于IPO新规正式实施以来发行股份数最大、中签率最高的江苏银行来说,更是有298.59万股遭遇弃购,作为联席主承销商的中银国际和华泰联合将以2054.24万元包销这被放弃的股份。据了解,这种网上弃购的违规行为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忘记或有事耽搁缴款,配售成功后在该缴款时没去缴款;另一种则是以为账户里资金足够,事实却是资金不足形成弃购。
对此,记者特地走访了海通证券、中信建投、东吴证券、开源证券等多家券商营业部,了解到大部分券商都会在新股缴款当日电话联系所有的中签投资者,有客户经理对记者表示:“毕竟中签可是件难得的大喜事”。不过,即便如此,网上配售遭遇弃购的情况依然在持续——10月18日网上申购的新华网公布的《首次公开发行A股发行结果公告》显示,网上投资者放弃认购数量有16.51万股,放弃认购金额457.23万元。
解决弃购问题须对症下药
对于如何解决新股频频遭遇弃购的问题,本刊特约作者胡东辉曾撰文《IPO配售对象黑名单有点冤》(详见本刊第82期),在文章中,他表示新股申购T+2的缴款时限实在太短,建议改为T+4缴款,给投资者留出充足的备款时间。而与胡东辉观点类似,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采访时也认为,对于申购者而言T+2缴款时间可能确实有些太短,建议延长交款时限。此外,他还建议监管部门“软硬兼施”,通过加大通知服务、采取重罚等多举措并举,减少弃购情况的发生。
张少峰则认为解决弃购问题需要对症下药。他对表示,网下申购机构之所以频频出现弃购,是因为机构投资者大多为代客户持有资金、代客户申购,一旦机构手中不具有充足的资金,除了机构自营盘,其余的资管产品往往需要联系客户把这笔资金补足。“在T+2的条件下缴款时间十分有限,资金在交割的过程中可能涉及到几道清算的手续,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无法缴款。所以对于参与网上配售的机构投资者,在申购之前应预留足够的资金,当遇到发行量比较大的股票,比如银行股时,这一点更需要注意。”
而对于网上的个人投资者的弃购原因,张少峰则认为很有可能是投资者对制度本身不是很了解,申购后忘记缴款,为减少这些无辜弃购情况的发生,个人投资者所属的营业部可以适当加大服务力度。
此外,加大监管力度也是外界谈到减少弃购行为的措施时屡被提及的话题。记者了解到,目前的弃购现象虽时有发生,但随着目前监管力度的加大,与早期的“恶意弃购”相比,目前情况已经有了很大改善。唐烁对表示,前几年,部分询价机构会和上市公司、承销商结成利益联盟,在网下申购时,哄抬报价,促使其他机构不得不跟进报以高价。“而承销商在获得高额佣金后,在最后阶段,会将与自己结成联盟的券商报价剔除掉,令同盟避免被高报价套牢,承销商会以其他形式来与同盟分享利益,这就形成了弃购背后的灰色利益链条。”
在接受采访时,唐烁坦言,其实几年来监管部门对于投行业务的监管政策一直在趋严。“首先,在黑名单制度下,如果机构报价却没有缴款,随后就会被协会通报,在6个月内就失去了新股申购的资格;此外,现在新股的定价机制基本都是所谓的‘窗口指导’,将价格限定在一定范围内,不像之前询价之后再确定发行价格,现在询价与不询价基本没有任何意义了,最终发行就是23倍左右的市盈率,所以这就导致询价产生的特殊利益失去了生存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3月2日深交所新股发行培训中,交易所指出如网下配售投资者同时申购两只及两只以上新股,只要其中一只出现弃购,当日其余申购均视为无效,这也就意味着网下申购的弃购行为将采取“连坐”的惩罚,无形中增加了网下弃购的成本。对此,申万宏源研究员林瑾认为,虽然投资者目前出现弃购的现象更多地是出于疏忽,而非主动“挑肥拣瘦”,但交易所采取“连坐”的惩罚也旨在警示网下投资者必须重视网下申购这一投资行为,不能因无需预缴款而就随意地浪费“资源”。
个案:
嫌价格贵中签后想弃购
经耐心做工作才同意缴款“真不可思议,我们想中签中不到,有人竟然中签了不想要!”虽然步长制药正在上演打新股暴赚的神话,但是记者了解到,扬州竟然有一位股民中了签,但是却“不想买”。
“这次我们营业部就有位股民中签了步长制药, 这是一位老股民,年纪较大,也很少来营业部,我们想马上通知他,却发现他以前留的电话号码打不通了,后来我们好不容易联系上了他,这位大爷却告诉我们,这个股价格太贵了,他不想要了,怕买了以后要亏本。”申银万国证券扬州营业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最近就遇上了这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本着对客户负责的原则,营业部工作人员耐心做工作,最终老大爷才同意缴款,从而避免了一次大的损失。事实上,虽然新股中签后基本都能带来丰厚的回报,但是,每只新股最终都会发生一些“弃购”的现象。以步长制药为例,网上投资者放弃认购15.95万股,网下投资者放弃认购8834股。不过,多数情况下,“弃购”都是因为股民不知道自己中签,而账户中余额又不够,所以被当作放弃处理了。
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扬州不少证券营业部都推出了给中签股民打电话或者发短信的服务,一旦有股民中签,营业部会主动打电话提醒缴款。
“但在联系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因为换电话等原因联系不上的股民大有人在,很多时候为了联系上一位股民需要费不少工夫。”申银万国证券扬州营业部相关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降息对基金是好事还是坏事
理论上的影响,降息对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都是有影响的,属于间接利好,对基金这等投资股票债券的机构,也是间接利好。
历史经验表明,如果股市处于下降趋势中,那么降息这种利好是改变不了下降运行趋势的,因为并非实实在在的利好(比如降低佣金,印花税之类,IPO暂停等)。
因为债券的价格跟市场利率成反比,利率提升,债券价格下跌。一般说的利率指的是银行存款的利息。
当银行利率上升时,大量资金就会纷纷流向储蓄存款,债券价格就会下降;反之,当银行利率下降时,大量资金就会纷纷流出储蓄存款,债券价格就会上升,对债券型基金构成实质性利好。
有利于债券市场的稳定发展,有利于债券型基金净值的提升,对于稳定投资者的投资收益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债券型基金及货币市场基金应当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并在投资组合的配置上有所体现。
管降息对债券型基金及货币市场基金产生积极作用,但对于投资者来讲,也要有积极的理财思路跟进,及时调整投资理念。在看待债券型基金及货币市场基金收益时应当客观,优化组合结构,制定合理的收益预期。不能因为市场有利,就盲目放大其收益预期,或者进行集中投资。
最后,注意利率变动对现有债券型基金的影响。可以说,对于债券的分析主要侧重于债券型基金的久期及信用素质等分析。久期是指一只债券的加权到期时间。从久期与利率变动的关系上看,如果债券基金的久期是5年,当市场利率下降1%时,该债券型基金的净值约增加5%。这也造成了持有久期不同的债券型基金的净值影响也是不同的,投资者可以进行优化分析。
行业配置:
首先,牛市第二阶段到来券商将构成最优行业,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发展直接融资,资本市场改革对券商也长期利好。
其次,利率下降,经济转型,长久期的成长股估值水平提升更快,叠加盈利预期的改善,长期看好。
然后,信用宽松,利率下降,逆周期力度加大,对于估值低,困境反转的部分周期(例如化工、汽车)行业也具备良好的机会。
最后,消费也成为内生增长的主要需求,这也是值得长期坚守的方向。第五,利率下降之后,高股息板块的配置价值对固定收益类的投资者也具备新引力。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指出,央行此次“全面降准+定向降准”力度很大,释放出了近万亿的长期资金,确保了市场流动性充裕合理,对股市、债市等都具有利好影响。
降准降息带给基金什么影响
首先要把问题讲明确一点,基金分很多种的,货币基金,股票基金等。降准、降息、公开回购是货币政策中常用的手段,降息和降准是增加流通货币供给的。
供给增加就会导致单位价格的增加,比如无降前,一百可以买一件商品,增加后可能需要一百二十买同一件商品,但是,降准降息效果是需要时间来实现的。
在不考虑其他的情况下,如果是货币基金的话,基金是跌的,如果是股票的基金的话,基金是涨的。
扩展资料:
行业配置:
首先,牛市第二阶段到来券商将构成最优行业,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发展直接融资,资本市场改革对券商也长期利好。
其次,利率下降,经济转型,长久期的成长股估值水平提升更快,叠加盈利预期的改善,长期看好。
第三,信用宽松,利率下降,逆周期力度加大,对于估值低,困境反转的部分周期(例如化工、汽车)行业也具备良好的机会。
第四,消费也成为内生增长的主要需求,这也是值得长期坚守的方向。第五,利率下降之后,高股息板块的配置价值对固定收益类的投资者也具备新引力。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指出,央行此次“全面降准+定向降准”力度很大,释放出了近万亿的长期资金,确保了市场流动性充裕合理,对股市、债市等都具有利好影响。
百度百科-降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