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谁“杀了”的"超级大国"俄罗斯

2.为什么大家称呼为大帝?

3.《铁血硬汉,力挽狂澜,20年让俄罗斯再一次强大》

4.面对西方石油“限价令”,俄方正在酝酿三个选项

5.放狠话:考虑减产!看涨情绪创三年新低油价一周跌超10%

是谁“杀了”的"超级大国"俄罗斯

石油价格谈判-谈判油价普京表情

就是自己

的行动充分证明了此君不是一个称职的***,国内居然还有那么多小白帮他捧臭脚,我也是醉了

要了解他的治国之道,只要看看他的博士毕业论文就知道了,论文的大致内容就是关于国家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的

当时就提出,像俄罗斯这样拥有大量资源,人口不多的国家,无需辛辛苦苦地搞工业化,只要,发展金融产业,充当各国调停者就OK了

他的确赶上了一段好时候,美国陷入阿富汗,暂时无力顾及他,国际油价又不断攀升,所以当时俄罗斯看上去不错,经济向好,补贴很多,时不时显示一下肌肉

但背后呢?按照俄罗斯财政部的统计,2014年,俄罗斯出口的40%,政府财政收入的60%和石油有关,工业制成品出口比率和黑非洲一个水准

换而言之,俄罗斯已经去工业化了,没有3-4代人的努力,想也别想

另一方面,石油贸易赚来的钱没有很好利用,身边的德勒斯顿帮没什么好鸟,比如他们的铁道部长,去看看俄国人的吐槽,就能发现刘部长实在功德无量

所以这次乌克兰危机后,美国打压油价,马上更屁朝凉,原形毕露

为什么大家称呼为大帝?

普粉知道全名是什么吗?全名是: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1952年10月7日出生于列宁格勒(65岁了看不出来)

他厉害是什么都会~~

柔道八段

黑带九段

驾机灭火

飞镖捕鲸

会开f1

会潜泳

野外生存

骑马

拳击

冰球

弹钢琴

开坦克

通晓4国语言(俄德法英)。真的是文武双全!

然后我们抛开这些看!

个人形象冷峻威猛:大多数国家***西服领带小悲头,时不时做个地铁蹬个自行车,到小店里吃个汉堡来体现自己的亲民形象的。但是不一样,1米7的个子,身材壮硕,目光犀利,不苟言笑,给人矮小精悍的感觉。身边跟着全副武装身材高大的保镖,时不时皮衣加身,将那张纸权利身份体现的淋漓尽致,每次出场一股黑帮老大的模样,赤裸裸的霸气外露,hold很大一批人。

军人出身喜欢说狠话:西方***擅长辩论式说教演讲,表情丰富手舞足蹈。

东亚***讲究城府涵养,喜怒不形于色。(安倍不算人)。

但不一样,本身喜欢说狠话,专制下也能讲狠话。一个不开心就撂狠话,撂狠话的神情与手势分分钟要弄你的样子。习惯了外交部含蓄的表达方式,看到这里自然大呼过瘾!

本身也胆识过人:

当初做特工的时候,被派到东德,然后苏东剧变,前苏联使馆被围,聚集的人群让使馆的人滚出东德,人声鼎沸,没人敢出去。自己一个人拿着把就出来了,站在使馆门口说,这里是苏联领土,谁敢上来我就把他突突了。。。吓得人群四处逃散。那年他才三十五六岁。

所以很多人说他强硬,不是没有理由的。

这就是称呼他为大帝原因之一吧。

但我觉得会那么那么多技能的人治理国家,会有许多问题的!

大帝这个称号也是不妥的!

《铁血硬汉,力挽狂澜,20年让俄罗斯再一次强大》

对于经济寡头操纵政治的问题,毫不忍让。他制衡多方势力,利用强势的行政手段将经济寡头清扫干净。以俄罗斯前首富、尤科斯石油公司老板霍多尔科夫斯基为代表的经济寡头,大多被政府送进监狱。随后增强政府的财政控制能力,进一步强化政府权力。随后恰逢国际油价飙升,俄罗斯凭借石油出口驱动国内经济复苏和产业发展,经济逐步好转。

苏联解体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日益发展壮大,同时并未放弃针对俄罗斯,意图通过政治经济手段搞垮俄罗斯。上台后毫不畏惧西方势力,硬抗西方的舆论压力和经济制裁,对领土问题寸步不让,捍卫俄罗斯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用行动表明,俄罗斯并不害怕美国,更不害怕制裁与打击。

2013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亲俄政府倒台,亲西方势力夺取政权。无视美国的威胁,当机立断,出兵克里米亚。随后克里米亚全民公投加入俄罗斯。这一举动对保卫俄罗斯西部边境安全至关重要

如果不打算参与2024年的总统选举,那么谁有可能成为俄罗斯下一任总统呢?很多媒体看好国防部部长绍伊古、外交部部长拉夫罗夫和联邦政府总理米苏斯金。

绍伊古雷厉风行手段强硬,深得的器重。绍伊古的晋升之路也十分传奇。1993年,他直接从预备役上尉升为少将。这样的跨级晋升在俄罗斯十分罕见。

上台后,绍伊古被授予大将军衔,成为俄罗斯国防部长,对美国态度强硬。对绍伊古评价极高,他说绍伊古作为“统一俄罗斯”的创始人之一,不仅仅是俄罗斯的国防部长,他参与创立的紧急状况部是全球最好的救援服务部门。

此外,也十分欣赏外交部长拉夫罗夫,称拉夫罗夫才华横溢,有责任有担当。多次在国际舞台上代表俄罗斯有尊严地出场。

有媒体表示,米苏斯金很有可能成为“黑马”。首先,米苏斯金只有55岁,2024年仍然相对年轻。其次,注重俄罗斯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而米苏斯金在经济领域表现卓越。他曾主导俄罗斯政府进行过许多经济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多年来兢兢业业政绩有目共睹,多次在危难之时维护国家利益,从没有让民众失望。无论是否参加选举,都给俄罗斯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面对西方石油“限价令”,俄方正在酝酿三个选项

据路透社12月7日报道,据俄罗斯《商业日报》7日报道,为了对抗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石油设定的价格上限,俄罗斯正在考虑三个选项,包括禁止向一些国家出售石油,以及设定原油售价最大折扣。

报道称,《商业日报》援引两名与俄罗斯政府关系密切的匿名消息人士的话说,克里姆林宫和俄罗斯政府正在考虑禁止向所有支持西方限价措施的国家出售石油。

报道称,这一选项还将禁止上述国家通过中间商购买石油,而不只是禁止它们从俄方直接购买。

俄方正在考虑的第二个选项是,禁止包含价格上限条件的出口合同,无论买方是哪个国家。

据报道,俄方的第三个选项是,设定俄罗斯乌拉尔原油相对于国际基准油价的最大折扣。

此前,七国集团、欧盟和澳大利亚对俄罗斯石油设定的价格上限于12月5日开始生效。它们规定,通过海运出口的俄罗斯石油价格最高不能超过每桶60美元,试图以此限制俄罗斯为其在乌克兰军事行动提供资金的能力。

相关新闻

牛弹琴:西方出高招严厉制裁俄就看怎么反击了

这是一场激烈的较量,接下来,就看俄罗斯怎么应对和反击了。

因为西方已经又率先出招,对俄罗斯石油价格设上限,每桶不超过60美元。

不仅仅是欧盟,所有西方七国和澳大利亚,从12月5日开始,都将执行这个价格。

按照西方官员的说法,这是迄今西方对俄罗斯最严厉的一次制裁。

毕竟,石油出口是俄罗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而欧盟又是俄罗斯石油出口的主要对象之一。

按照西方统计,自今年2月俄乌冲突以后,虽然西方制定了一轮又一轮的制裁措施,但俄罗斯仍向欧盟出售石油赚取了670亿欧元,超过了俄罗斯600亿美元的年度军事预算。

继续进口俄罗斯石油,这是在打欧盟自己脸;不进口俄罗斯石油,欧盟自己受不了。

怎么办?

西方于是想出了一个高招,限定石油价格,俄罗斯你可以卖,但最高价格就是我这个价格,这其实是对俄罗斯石油出口的釜底抽薪。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说得很明白,价格上限有三个目标:

1,强化西方制裁效果;

2,减少俄罗斯的收入;

3,稳定全球能源市场,俄罗斯也可以通过欧盟交易商出售给第三国,但不能超过这个限价。

60美元,也是有讲究的。要知道,目前国际油价大概在每桶85美元,德国等国最初拟定的最高限价,在每桶65至70美元间。但波兰、立陶宛等对俄强硬派强烈反对,要求必须更低。

争吵了几个星期,最后西方集体拍板,就60美元。

毫无疑问,如果以这个价格出口,将极大减少俄罗斯的收入。

而且,自己的石油,主动打折是一回事,被对方逼着打这么大折扣,这是对俄罗斯的巨大羞辱。

俄罗斯的第一反应,就是愤怒。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当即表示,俄罗斯不会接受这个价格上限,但怎么回应,俄罗斯需要具体分析。

俄罗斯常驻维也纳国际组织代表乌里扬诺夫则警告:“从今年开始,欧洲将没有俄罗斯石油。”

为什么?

因为俄罗斯此前就警告,谁制裁俄罗斯,就不给谁俄罗斯石油。看到底俄罗斯狠,还是欧盟更厉害。

有意思的是,西方国家一致叫好60美元限价,俄罗斯愤怒,乌克兰也很生气。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办公室主任耶尔马克认为:有必要将限价降到30美元,这才能更有效摧毁“敌人的经济”。

泽伦斯基也说,“逻辑很明显:如果俄罗斯石油的价格限制是60美元,而不是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谈到的30美元,那么俄罗斯的预算每年将获得约1000亿美元。”

换句话说,60美元,你们太软弱了;俄罗斯石油,应该最高只能卖30美元。

制裁有效果吗?

虽然俄罗斯表现得不屑一顾,但我们必须看到,这种制裁,还是有些威力的。

哪怕俄罗斯真不出口一滴油给西方国家,但出口到其他国家的俄罗斯石油,承运的油轮,可能注册地在西方国家;承保的保险公司,一般都是西方国家掌控,它们会受到西方制裁的影响。

西方,必然会承受制裁带来的痛苦;但俄罗斯石油,这样肯定卖不出高价,蒙受严重的出口损失。

这个世界,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没有石油收入,俄罗斯无疑会遭遇经济危机乃至社会危机,也自然无法支撑这场烧钱的俄乌冲突。

俄罗斯会怎么办?

不排除几种可能性。

第一,制裁被掏空。

很简单,按照西方的测算,俄罗斯为促进石油出口,已经在打折,目前大概在每桶65美元,所以目前限价影响还不太大;如果国际油价继续走跌,那60美元的限价,基本就是形同虚设,更多是一种羞辱。

第二,坚决的反制。

你制裁俄罗斯,那俄罗斯就不出口石油给你。短期内,西方会咬牙坚持。但时间一长,你看吧,西方肯定会内讧,波兰你不需要石油,但德国和法国需要啊,俄罗斯也不是省油的灯,肯定不忘加把火拱一拱。制裁也就无法执行下去。

第三,卖给第三方。

以前是卖给欧盟和西方,以后是印度、东南亚、中国等地。事实上,西方本来打算全面禁运俄罗斯石油,就是看到根本禁不了,尤其印度等国不答应,才搞出了个最高限价。如果印度等国能够大量进口,自然就缓解了西方制裁的压力。

第四,重塑石油格局。

西方最有力的武器,还不是购买力,而是石油美元。石油以美元计价,石油运输通过西方保险公司。但这样动辄制裁,显然也让全世界警惕,必须加快远离石油美元。这将促成最深远的一种变化,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个迹象。

第五,的下一步。

不排除谈判,那谈判就有条件,西方你必须取消石油限价;可以是继续打,谈判桌上得不到的筹码,战场上是不是可以?看俄罗斯方面的暗示,将“在适当的时候”,将访问已被列为俄罗斯领土的乌东顿巴斯地区。

西方出台最高石油限价,这是对俄罗斯的极大羞辱;但去乌东地区,你看吧,肯定是对乌克兰对西方的一种极大刺激。

放狠话:考虑减产!看涨情绪创三年新低油价一周跌超10%

刚刚过去的一周,西方对俄油制裁正式生效,油价反应相对平静,不涨反跌,但俄罗斯反制措施已经箭在弦上。

本周,油价创下半年来最大单周跌幅。WTI原油累计下跌11.20%至71.02美元/桶,创去年12月20日以来收盘新低;布伦特原油累计下跌11.06%至76.10美元/桶,创去年12月24日以来新低。

消息面上,俄罗斯总统周五表示,俄方将不向对其实施限价的国家出口石油,近期他将签署法令,对西方国家的限价令作出回应。

表示,G7设定的价格上限不会对俄罗斯预算产生任何负面影响,俄罗斯不会因限价令遭受经济损失,因为每桶60美元的门槛接近俄罗斯原油当前的市场价格。俄罗斯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降幅预计为2.9%,预计2023年降幅约为0.9%,总体看来俄罗斯经济情况将进一步改善。

强调俄罗斯可能会减产石油,以回应七国集团(G7)对俄罗斯石油出口设置价格上限的做法。“我现在并不是说这是一个决定,但如果有必要,我们会考虑可能的减产。”

这一消息使得国际油价在周五盘中明显走高,美油期价的涨幅一度达到2%。不过当天晚些时候有消息称,周四因油管泄漏而暂时关闭后,横跨美加的重要输油管线Keystone计划本周六局部重启,受此影响,油价盘中转跌。

对于西方与俄罗斯在能源出口方面的博弈,建信期货能源化工高级研究员李捷认为,今年俄乌冲突使得市场担忧俄罗斯油品供应可能大幅减少,但截至三季度末,俄罗斯供应降幅相对有限。2022年12月起,G7将对俄罗斯石油出口实施价格上限,欧盟也将对俄罗斯海上原油运输实施禁运,2023年2月起成品油运输也将受到制裁,预计俄罗斯供应将出现边际回落,继续收紧原油供应端。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发布数据显示,截至12月6日当周,投机者所持布伦特和WTI原油净多头头寸减少7232手合约,至267749手合约,创三年新低。投机者所持NYMEXWTI原油净多头头寸增加5688手合约,至171277手合约。投机者所持NYMEX汽油净多头头寸降至52612手合约创七周新低,所持NYMEX柴油净多头头寸降至20706手合约创逾两个月新低。投机者所持NYMEX天然气净多头头寸降至25831手合约,创最近六周新低。

谈及当下原油市场基本面情况,海证期货能化研究员郑梦琦表示,供给端,美国原油产量小幅上升,OPEC+维持200万桶/天的减产量,并未扩大当前的减产幅度,且市场担忧其减产执行情况,欧盟对俄罗斯的石油价格上限设置在60美元/桶,高于当前俄罗斯折价出售的50多美元/桶,对俄油供应影响较小。需求端,成品油裂解高位回落,汽油裂解处于往年正常水平,美国炼厂产能利用率季节性回升,且略高于往年同期。需求端,成品油裂解高位回落,汽油裂解处于往年正常水平,美国炼厂产能利用率季节性回升,且略高于往年同期。国内“新十条”落实,中期需求将逐渐恢复。库存端,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大幅下降,汽油及馏分油库存则大幅上升,加剧市场对终端需求的担忧。

展望后市,李杰表示,若明年二季度后中国需求能够超预期恢复,则有望进一步推升油价。

具体来看,据李捷介绍,OPEC方面,2022年中小产油国产能问题持续凸显,沙特也表明了对油价的容忍下限,预计OPEC+供应不会有明显增量,若油价超预期下跌,不排除沙特再度收紧供应的可能性。美国2022年原油产量增产缓慢,在资本开支的限制下,预计2023年增量在80万桶/日左右。2022年下半年,美国面临较大通胀压力,美联储连续4次加息75bp使得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承压下行。2022年10月美国CPI跌破8%,市场对美联储加息放缓的预期升温,若后期通胀压力如期回落,宏观面或将获得一定支撑。从原油自身来看,2023年需求增量主要集中在航煤,分地区看,亚太以及美洲将继续引领需求增长。炼油利润方面,IEA预计2023年全球新增炼油能力较2022年多40%,将进一步缓解全球范围内的成品油特别是柴油短缺,预计2023年全球炼油利润中枢将向均值靠拢。平衡表方面,虽然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一定程度上拖累了需求恢复,但在OPEC+的减产推动下,2023年市场大概率仍呈去库格局。

“宏观面,下周二将公布美国CPI数据、下周四将召开美联储利率决议。市场预期美联储将继续加息50个基点,大幅加息带来的经济放缓、需求下降预期压制原油价格。国内短期需求或下滑,但中期需求将逐渐恢复。整体来看,原油价格短期偏弱运行。”郑梦琦说。

海通期货能源化工研究组长杨安认为,在美元走弱的大背景下,大宗商品整体表现明显回暖,国内市场在房地产获得政策支持的背景下,黑色、有色、化工等普遍回暖,油价持续大跌的表现不会长期持续。随着强预期、弱现实逐渐退去,原油市场大概率会有所回暖。“供需前景方面,2023年上半年之前原油市场并不会出现很大的供应过剩压力,但供应端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尤其是沙特和俄罗斯联合护盘油价的决心不可低估,在油价暴跌30%之后,美油价格已经非常接近前期美国寻求回补战略原油库存的目标价格区间,继续过度看空油价已经面临一定风险。随着悲观情绪宣泄,超跌修复行情随时可能重返市场,后续关注市场信心的恢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