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沙美俄石油三国大战,其各国的石油产业到底谁能笑到最后?

2.俄罗斯一年卖石油可以挣这么多,为何还这么穷?

3.因为石油而亡国?美国为什么能用石油搞垮苏联?

4.从工业强国变为石油出口国,俄罗斯到底是进步还是落后了?

5.石油涨价原因

沙美俄石油三国大战,其各国的石油产业到底谁能笑到最后?

苏联石油开采_现在苏联石油价格是多少

我觉得美国已经第一个出局了,后面就是看俄罗斯和沙特的了。  

1、美国已经趁石油价格大跌开始在沙特疯狂购买石油加强自身的石油储备了。为什么会说美国出局了呢?主要就是在沙特和俄罗斯石油战争刚开始没几天,美国就开始大量从沙特买入石油,加强自己的石油战略储备,所以美国在这场石油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是自动退出了,而且美国的石油也确实是比不过沙特和俄罗斯,这场石油战争中美国肯定是最弱的一个,并且也是最早被出局的那一个。

2、谁能占到最高的市场份额,谁就有更多的话语权。沙特和俄罗斯在石油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就是疯狂表示自己要提生产量降低油价,特别是沙特,一天产量瞬间就增加了几百万桶,而且直接把原油价格压缩了1/3,俄罗斯肯定也不愿意束手待毙,所以俄罗斯外长也紧接着宣布自己国家将会提高石油原油的产量,同时降低价格出售,增量和降价上,双方做的都很到位。

3、谁会占市场份额比较大真不好说。目前看来,沙特石油降价针对的只有西方国家,对我们国家是不开放的,因为我们国家当时有公司想去加量购买沙特的石油但是被拒绝了,所以我们国家企业只能是加量购买俄罗斯的石油,在上个世纪的时候,美国沙特这样联手搞了苏联一波,但是这个世纪,不让我们国家买他们的石油就是最大的变数,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再加上我国疫情是世界上最稳定的,所以现在这个时间我们国家是很需要低价石油来提振自身的经济的,所以,只要有我们国家,俄罗斯的石油肯定不会太垮。

综上,沙美俄三国的石油大战,美国率先出局,而剩下的俄罗斯和沙特鹿死谁手还不一定。  

俄罗斯一年卖石油可以挣这么多,为何还这么穷?

这是因为俄罗斯的经济结构是以能源出口为主,而这些年国际能源市场的价格非常的低迷,所以导致俄罗斯的能源出口,一直处在非常糟糕的水平,所以这也导致这些年俄罗斯的经济一直非常不稳定。再加上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非常的糟糕,所以也使得俄罗斯一年四季都处在非常寒冷的状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国际投资者的青睐。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俄罗斯虽然能够通过出口石油赚取大量的外汇,但是国内的经济水平一直处在非常糟糕的状态。

俄罗斯这个国家虽然拥有着非常出色的重工业体系,但是俄罗斯的轻工业体系却非常的糟糕,这就是为什么在国际市场上我们根本没有听到过太多关于俄罗斯产品的品牌。虽然俄罗斯有一些轻工业产品,但是俄罗斯这些轻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根本不能和北约这些发达国家所出口的轻工业产品相比。因为北约这些发达国家的轻工业产品不仅在名气上,而且在质量上也要远远比俄罗斯的轻工业产品要有优势。如果没有发达的轻工业作为经济支撑的话,俄罗斯的经济将不可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这些年俄罗斯因为叙利亚问题以及乌克兰问题遭到了北约国家的经济制裁,所以这也导致俄罗斯这些年的经济发展非常的糟糕。虽然俄罗斯拥有着非常出色的军事实力,但是在经济领域上俄罗斯并没有太多的反制措施。这主要是因为北约国家的工业体系非常的完整,再加上俄罗斯的工业体系非常单一,所以也导致俄罗斯只能处在非常被动的局面。

不过我们也看到俄罗斯总统这些年也在大力的发展轻工业,虽然现在还并没有达到改变俄罗斯经济的水平。不过俄罗斯的轻工业如果长时间坚持下去的话,相信一定会迎来质的改变。

因为石油而亡国?美国为什么能用石油搞垮苏联?

1991年,牢不可破的联盟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苏联解体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统治者成功的将苏联拆散。虽然目前俄罗斯仍然在正面硬刚西方阵营,但是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已经完全没有那种震慑力了。如果说苏联是全面压制欧洲,那么俄罗斯就是全面被欧洲压制。苏联时期的军事力量非常强大,那么是如何被美国解体呢?我个人认为主要的原因是美国联合沙特对石油进行炒作,控制油价。

1、苏联时期最重要的经济产业就是石油产业。

其实和现在的俄罗斯一样,苏联时期重工业和石油产业发展的非常强大。但是对于其他的产业却缺乏重视。这其实不能怪苏联,因为在苏联刚刚成立的时候,四面受敌,所以必须优先发展自己的重工业。打造一支强大的军队,才能够保证苏联国内的正常发展。再加上当时苏联面临的粮食问题,导致苏联的经营模式变成了,每天挖石油,然后卖出去,换的钱找人买粮食和其他产品。所以说真正导致苏联解体的是苏联的产业结构。

美国在成功进入中东之后,立刻联合沙特。增加产量,将油价打下去。而且和我们传统思维不一样的是,美国并不缺油,只是美国不愿意开采。而沙特那种地方我们知道,拿个铲子都能把石油挖出来。而俄罗斯的石油基本上都在冻土层。挖出来的成本很高。所以通过这个方法,让苏联不得不赔本赚吆喝,卖一桶石油赔一桶的钱。

2、在苏联石油产业没落之后,美国立刻开始对苏联进行文化入侵。

在苏联解体之前,我们惊奇的看到苏联全国上下开始认为美国的那一套自由民主思想特别好,而且美国的那种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也特别好。所以苏联干脆也发展自由市场经济。但是苏联经历过那么长时间的计划经济,市场缺乏竞争力,无法和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对拼。所以在苏联决定这么做之后,美国华尔街的一众精英立刻开始从经济层面对苏联进行巧取豪夺。通过收购苏联国有资产,做空卢布等方式,让苏联经济受到了重创。其实此时苏联还有大量的黄金储备,可以应急。

但是美国既然开始了,就不会停下来。美国直接选择打压金价,这样苏联的黄金储备也彻底玩完。国内物价飞涨,卢布严重贬值。国外到处都是敌人,在这种内外绞杀之下,苏联轰然解体。

3、苏联解体的另一个因素就是美国开始了对苏联的军备竞赛。

本身的经济状况不好,美国还推出了星球大战计划,意图对苏联形成压制性的技术优势。苏联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毙,只能拼了命的氪金。但是和土豪美帝相比,苏联的钱包劣势还是挺大的。同时阿富汗地区也在给苏联持续放血,就这样,曾经平推德军的苏联。最终轰然解体,而那句牢不可破的联盟,此时也基本上成为了笑话。

从工业强国变为石油出口国,俄罗斯到底是进步还是落后了?

俄罗斯确实在退步,但是只能是说工业发展方面。并不能指俄罗斯的全部,因为卖石油一样赚钱,一样可以保证国家其他方面的发展。

俄罗斯的石油资源,确实非常丰富。俄罗斯的石油储存量是全球第七,在它前面的基本上都是那些专门靠卖石油为生的中东国家了。除了石油,俄罗斯的天然气、煤炭都是世界排名前几的存在,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可以说是相当的丰富了。这也可以说明,俄罗斯光是靠,就可以走上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而来还是大家抢着买的那种。毕竟俄罗斯也是强国,大家买它的东西,顺便还可以和俄罗斯处好关系,以后也好做事。

俄罗斯现在是石油出口国,但是以前的俄罗斯是工业大国。俄罗斯的前身就是苏联,苏联就不必多说了。能和美国相抗衡的一个大国,那么它的工业水平自然差不到哪里去。确实如此,苏联以前的很多技术放在现在都是很先进的东西。作为苏联遗产的继承者,俄罗斯的工业自然也强。但是这也只是前些年,放在现在已经比较落后了,虽然没退步,但是也没进步。

俄罗斯光靠,可不是什么长久之道。众所周知,工业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你的工业水平高,造出来的东西才会有着高性价比,比如武器和核武器,虽然光差一个字,但是威力可差了一条线,这条线还是竖着的那种。俄罗斯虽然资源多,但是终究是坐吃山空的发展方式。不过现在国际的石油资源价格确实高,俄罗斯可以靠卖这个赚不少钱,但是最好还是能把目光放长远一些。

石油涨价原因

分析国际石油涨价的原因及落实我们国家应对的措施是急切的

国际石油价格,从去年开始,就基本上处于一种逐步上扬的态势。目前,世界石油的价格上升到每桶55美元左右。在美国入侵伊拉克之前,世界石油有涨有跌,但是基本都稳定在每桶三十美元以下。

对于中国来说,这些年我们石油的使用量大约在2.4亿吨左右。其中,自己生产的大约有1.6亿吨,进口大约有0.8亿吨。进口量大约占国内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面对世界石油价格动荡和上扬,中国在这个问题上作出客观冷静的分析是首要的,并且拿出切实立即可行的措施出来,是非常现实的。

自从前苏联在国家政治上发生重大变化以后,美国就一直处于一种单边的国家行为之中。九十年代,美国对于世界还处于一种调整过程,而在进入二十一世界之后,就变得更加有持无恐的地步。自从小布什通过一切手段上台之后,美国的内外政策和策略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过去世界,基本上从势的大流上看,有三种力量存在着。一种是以美国为首的一股力量,一股是以苏联为首的力量,还有是那些不结盟国家的力量。随着原苏联国家政治的重大变化,使得那个激烈碰撞的敌对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就是美国对世界的单边霸权的形成和行为。今后,世界面临的是一个维护和平和破坏和平的力量对比之中,所有的国家都必须面对这种残酷的现实。

美国在维系和扩张着他的霸权的时候,是通过军事和经济来支撑的。因为从政治行为上,美国已经失去了让全世界相信他的政治基础和道德行为准则。在这几年,美国在自己对外的所有行为上,始终就是保持住一种“我是流氓我怕谁”的准则。什么联合国宪章,国际法准则,国家之间的相互尊重,等等的一切,都对美国的对外行为没有任何意义上的约束。

在我们分析石油涨价的因素的时候,我们如果不首先认识到这一点,其他的都是一种妄言。

美国目前维系和扩张其霸权的手段,就如同上面所说的,只有两种。一种就是军事行为,一个就是经济行为。经济行为是首先的,也是整个国家所有行为的基础。而隐含在这经济行为中的核心,就是美元体系。对外殖民掠夺的方式,美国已经从十八世纪的最原始手段,发展到今天通过美元体系的运作,来达到同样掠夺世界经济的目的。我们千万不要淡忘发生在九十年代的东南亚经济危机,还有就是这些年经济困境不断的南美经济,值得现在的中国政治家们好好研究和应对。特别是发生东南亚的经济风暴,我们国家更要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来对待。

美元体系的建立,是有历史时间过程的,是从英镑的世界地位上转承过来的。从英国的殖民历史,要研究出英镑建立的历史进程。并且通过两次世界大战前后过程,看看美元体系是如何建立、转承和变化的。而目前石油价格上涨,其实是美元体系变化的一个过程。也就是说,今天的世界石油的价格变动,不能再简单认为就是一个世界石油需求的变化引起了石油价格的变化。因为从这一两年世界石油生长和消费上看,世界石油的供求关系并没有发生重大的矛盾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关系的是,那个维系这世界霸权的美元体系,面临着重大的历史危机。只是在这个危机没有全面彻底爆发的时候,美国在通过一切手段在挣扎着。关于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关心的人可以通过七十年代石油危机和这次世军石油价格剧烈变化的原因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他们是严格不同的两个方面的问题。

现在的世界,是大多数国家都直接和间接地大量持有美元。也就是说通过美元的“坚定信心”,使得一些世界上很多人和很多的国家在相当程度上都持有大量的美元。而且,通过以美元为交易方式的金融衍生业务,又使得很多外国的投资者对美元的衍生交易物是通过美元去持有的。美元的货币及货币的衍生虚拟化,使得美国目前对于世界存在着大量的放债行为。而这个放债的过程,美国是更本不希望偿还的。通过变换方式,可以使得那些通过物流方式获得财富的人,通过美元体系的转化,使得这些物流方式的财富在美国所得之后在相当程度上变成了泡影。比方说我是一个设备商,通过设备出口获得一个单位量的财富。通过美国的金融方式,获得一种虚拟于货币之上的衍生物以电子符号的方式存留着。当这个电子符号所代表的真正物流价值贬值或者成为袍泡影的时候,就是美国无偿地占有了一个单位价值的物质。对于国内来说,肉是烂在锅里,无外乎是今天左口袋的钱倒到右口袋,明天右口袋的钱又倒到左口袋,物流价值方向并没有变化。

所谓世界经济秩序和规则,包括热衷得不得了的世贸协定,说白了就是美国人所制定的符合美国人利益的经济秩序和规则。在世界,特别是在中国,有相当程度的人,特别是在一个国家的领导层面上,为了一个所谓的协定还在那里欢欣鼓舞。不要说被冷静的国人所耻笑,就是那些获得最大利益者,在未来的历史当中都是不会有什么值得尊重的意义实现的,只是现在在一旁悄悄偷偷地乐着罢了。

维系着霸权,是有两个方面的。一个是维系霸权的代价,一个是维系霸权获得的利益。因此对于霸权的经济代价和收益,才是美国行为的真正准则。美国人从来是不会设计一个只有代价而没有收益的事情。在代价和收益之比上,收益率小了美国都是不愿意干的。这次美国对伊拉克的军事侵略占领,就是盘算之后感觉到可以获得最大利益才决心做的。因为这个过程可以给他带来两个最大利益,一个是经济上的利益,一个是军事上的利益。目前大家所看到的,只是经济上的利益,而军事上的利益又一次被人们所忽略和淡忘了。

至于代价,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有的人说美国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死亡了一千多人,用美国人珍惜生命来证明美国这次战争是不值得的。这种论断是一片谎言,是最无耻的谎言。美国资本家从来就没有珍惜生命的概念,无论是对待世界人民还是对待本国人民,都始终是吸血成性的。所谓的廉耻,只是穿着礼物面对冠冕堂皇的公众场合的时候一副装神弄鬼的伪君子德行。对美国政治人物的认识,就从美国两百年间的原始积累到现代发迹的过程中的事实中去认识就可以了。不要用他们所描绘的假象当事实去认证,而是用历史事实去印证这些丑陋无比的贪婪群体们。

这次世界石油的大涨价,首先要看看这世界石油的掌握着是谁。通过这次石油价格的巨大变动,那些持有美元的人和国家,还能说什么?而对于美国来说,无外乎是再多印点钞票,讲电子符号上的数字改大一点。就如同一口锅,获得每碗汤的代价是恒定的。但是为了获得最大利益,最好的方式就是锅里的骨头可以一直放在那里,但是加水的过程是不断的。现在的美元体系的维持,其实就是美国一个不断“加水”的过程。只要是体系维系着,美国的“汤”就在那里叫卖着,“水”也就不停地加着。

前一段时间,有一个著名的人,坦诚希望国家也搞虚拟经济过程,我是不知道目的是为了什么。

在美国通过世界石油的掌控来达到“加水”的目的的时候,中国如何应对,确实是值得关注的。

看了这些日子的报道,我觉得国家在一些行为上还是有许多地方值得再思考的地方。

首先是国家希望通过不断扩大石油的来源及渠道方式,是有一定道理的。特别是在石油储量及开采上,采取一些急切的手段,也是非常正常的和合理,也是应该的。但是从目前解决中国面临的实际和见效上,我觉得应该是从两个方面共同去思考。一个是开源,一个是节流。

目前国家措施上从报道上看,基本上都将重点放在开源上。我觉得这样的方式存在几个问题。

第一个是国家政治安全问题。因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将希望的方向寄托在别人的身上,对于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是非常不现实的。因为任何时候,中国的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都不能去这样做。前一段时间关于俄国的石油管道建设问题,别人怎样去做,我想那是一个别国的主权问题,我们无权干涉。问题是我们国内的一些人,忘记了尊重,忘记了主权,变得忘乎所以。在认识和对待这个问题上,总喜欢从自己的利益上去考虑。在这所有的讨论中,我至今是没有看到一篇冷静中肯的分析文章。爱国主义要是变成了狭隘的民族主义,给我们整个民族带来的伤害往往是最严重的。而这种严重的伤害结果,还经常被认为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因此,在对待象石油管道这样的事情上,我们要约束好我们自己,做一些共同促进发展的事情,更多的时候要替别人也想想。设身处地,并不是一种假设。强人所难,最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此,在所有对外的关系上,特别是在石油这个问题上,中国在目前世界格局中,要看得更长远一些,要适可地超脱一些,尽可能去避免一些合作过程中的尴尬事情。不要在什么时候在所有的利益上都拼死去力争,学会舍弃,是今后中国人应该必须掌握的。

第二就是如何使用石油资源上。从目前世界使用石油的状况来说,主要用途是三个方面,一个是化工产品,再一个就是能源。目前世界上,相当多数的国家和人们,依然还是把石油当作一个能源来大量消费着。

我个人认为,我们国家应该采取和世界上已经发达起来的国家所不同的方式。也就是说石油的运用上,我们不应该主要把它当作一个能源来看待,它应该首先是一个化工原料,次要的才是满足能源的需求。别的国家是通过汽车轮子运转的国家,我们中国就必然要如此走这样的发展道路吗?按照一般中等发达国家的标准,我们中国达到这个标准不要说我们自己,就是世界也会带来一定的重大问题。走适合我们自己发展的道路,说和做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一个发展标准的参照物的选定,有的时候是非常难的。但是正确的发展观,确实是中国发展进程中所必须进行选择的

第三个就是远水不能解近渴。首先是在世界石油的采购上,随着大量进口,必然付出很多,这恰恰是别人在近期内希望看到的,也是他们希望得到的。这是一个一箭双雕的过程,手段阴险得很。再就是对于国内来说,任何矿物资源从勘探到开采是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周期的。这个时候加大矿物资源的勘探和开采,对目前来说暂时起不到缓解和解决问题。从根本上说,矿物资源的勘探和开采是我国发展所必须的,属于一个中长期解决问题的根本性目标,但是时间上不能解决近期的问题。

因此,国家在着手研究和制定中长期目标的时候,适当地运用一些手段来解决近期问题,也是非常必须的。

目前面对世界石油价格上涨,作为我们国家的主要重点石油消耗工具,就是各种交通工具,特别是以汽油和柴油为能源消耗的交通工具。目前,我国以汽油和柴油为能源的交通工具主要是汽车、内燃机车、飞机、轮船。因此从近期采取的手段来看,目标选择就应该从他们开始。

我建议国家在近期内尽快实施交通能源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征收。原因是一味提高油价,必然要引起其他价格的变动,使得一些行业受到损害。通过对不同交通工具征收不同的税收,可以补偿国家和大多数民众所受到的影响,而且还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好结果。

首先是对汽车进行征收能源税。

可以将汽车进行分类,分类后还要分级别。比方说轿车类,根据轿车自身的标准划分为A、B、C、D。轿车A级别的,属于一个规定型号范围(以发动机和车型共同来确定)的,假定收取能源税一年两万元元。而轿车B级别的,年征缴能源税5万元。轿车C级别的,能源税年征缴10万元。轿车D级别的,年征缴能源税20万元。也就是说,级别不同,年征缴的能源税是不同的。这是也用不着限定一些单位购买什么轿车车型和级别了,买好车,就在能源税上多缴钱。你有钱买车,难道不应该缴税吗?

对于用来运货的汽车,可以根据吨位进行征缴。吨位越大,所缴税越少。但是在城市一个道路范围内,又要通过道路行驶设置,使得一般情况下不得行驶高吨位的货车。比方说一吨的货车,可能要象A级别的轿车一样年征缴2万元的税。而五吨的货车,可能只征缴15000元。十吨的货车,只年征缴10000元。而二十吨以上的货车,年征缴可能只需要5000元。一般农田使用的机械工具,可以按类计征。象收割机、播种机一类的,就不在能源税征缴范围。而对于拖拉机等,根据使用的范围和大小,适当征缴一点能源税,并规定不得从事营运范围。

征缴时限,以年为单位,在车辆年审之时一同办理,不得拆月、拆季收缴能源税。车辆一年之中不使用的,必须把相关车辆牌照及证件规存在法定部门。凡是没有缴纳能源税的车辆,一旦查出,除了补缴该年度的能源税之后,根据级别分别罚款0.5、1、1.5、2倍的罚款。比方说一辆B级别的轿车被查处没有征缴能源税,首先是补缴5万元的当年能源税,然后付罚款5万元。也就是说,级别越低,罚款越少;级别越高,罚款越多。

所有非国家武装装备车辆,都必须缴纳能源税,除国家认定职务人员之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减免。任何单位和个人,一旦发现使用国家武装装备车辆的牌号偷缴能源税,车辆使用者必须按照刑法法则承担车承担法律处罚。比方说某国家单位甲领导的专车是武警车辆的牌照,一旦被查处,除了立刻罢免一切职务之外,还必须按照刑法法则进行处理。因此,增加相关的法律,是必须的。

第二就是对航空运输也适当收入能源税。

原来收取了一个机场建设费,现在可以加一个航空运输个人能源税,同时降低保险费。将保险费二十元变成五元,由保险公司收取变成民航替国家代收,赔偿由国家来支付。目前每张机票可以假设征收100元的能源税,根据具体条件由国家确定是否收取时间。

其他内河及海上航运,是否需要征缴能源税,到不是显得那么急切。至于铁路运输,可以征缴,也可以不征缴。即使征缴,一般意义要大于实际的征缴意义的作用。

还有就是对于车辆交纳能源数能源数能源税之后,在累计一个交纳年限后,要降低一个级别。比方说B级别的轿车,连续交纳五年后,第六年按照A级别的轿车交纳能源税。同样对于D级别的轿车也是如此,但是最低只能降一两个级别级别。如B可以降到A,但是C只能降倒B,而D可以降到C和B。

我们国家各种车辆保有量有数以千万计,如果落实能源税的工作做得彻底,一年下来国家的这部分税收大约要至少有1500亿以上,有可能远远大于石油直接税收。为此,国家在这部分税收的利用上还好协调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我们不但要讲税收的重要性问题,还要在今后认真仔细研究国家税收的利用问题。

比方说现在一些城市出租车及个体私营中巴,就是当地政府财政的一个重要支出来源。征收能源税之后,这些车辆除养路费、各种保险费等,就不能再交纳当地政府规定的一些营运费用了。否则就是一种双重缴费,会严重损害这些社会基层生活者的利益。另外就是所有的征缴对象的缴费标准必须是统一的,不得再出现区域差别。唯一的差别应该是在使用这部分税收上,根据经济差别分别按比例提出不同的税收用于地方支出。比方说北京经济发达,收缴的能源税是200亿,但是提取的比比例是20%,则北京政府支出的税收只能是40个亿。而西藏,征收的能源税可能是1亿,提取比例是百分之百,则当地政府支出的就是1亿。收取的越多,支取得越多,但是各地方的比例是不同的。剩余部分,就是中央政府直接支出的。

对于支出部分,必须是限定项目和地方。比方说只能是添置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如公共汽车公司的车辆全部由这部分资金来解决,公共交通部门不再承担公共运输工具的购置。假如这部分支出全国每年有500亿,每辆车的购置费是25万元,则每年全国可以增添公共汽车20万辆。我想通过五年一个周期,全国的公共交通工具一定会得到彻底解决。另外,假如再每年从这个里面使用500亿用于城市地铁建设,按照每公里2.5亿元的造价,则全国每年可以建成250公里的城市有轨公共运输。十年下来,全国重大城市有轨总里程,不会低于2500公里。假设重点城市有轨历程平均是50公里,则至少有50个城市在十年里基本解决有轨公共运输问题。

我们假设国家这部分税收是1500亿,除了那两项之外,还有500亿,十年就是5000亿,这5000亿国家集中起来不知道可以干多大的事情。

目前,我们国家的全年税收在两万亿以上,增加能源税按照1500亿总量及收,增收比例大约不到7%。由于征收的对象是单位、企业、收入高阶层,所牵涉的百姓不是非常多。特别是这部分征收对象,基本上不会是中低收入的家庭和个人,所以不会造成国家基础有什么伤害。由于是按照车辆类别和级别等进行收取,老百姓是可以认同的。至于那些单位、企业,通过说明道理,我想也是可以做到的。至于那些拥有个人车辆的富裕界阶层,肯定是要表示不满的,但是他们的经济收入也是他们能够承受得了的。对于这些利益群体,只要坚持下来,他们是会接受国家目前这种严峻的现实的。也就是说,面对目前国际上所形成的压力,可以变换成到单位、企业和一些富裕人员的身上。

这个过程,一定会在一定时间里使得车辆在一个范围减少,对汽车行业会有一个冲击和要求调整的过程。也就是说通过这种能源税的方式,将过去那种不切合中国发展实际的东西,进行扭转,使得所有的发展过程都必须按照国家的要求去实施。具体立刻就可以表现在部分类别的车辆需求减少,另外一部分车辆需求增加,短时间内一部分车辆会停止使用。由于短时间促使一部分车辆减少,公路建设压力会减少,燃料需求量在短时间内就会降低下来,价格也会降低。

经过十年左右的经济调整,我国的能源结构和运输方式,会发生重大变化的。如电力的要求会增加,煤炭需求会增加,轨道运输会增加,公共交通事业会打下好的基础。老百姓的大多数利益,通过公共交通的发展,会得到更多实惠和感受的。

目前,通过征收能源税的过程,手段是将进口石油的需求从8000万吨,通过半年左右时间能调整到4000万吨,或者使得我们国家石油进口量在数年里不再大幅度增加,也说明我们的使用手段基本目的达到。今后,随着发展,再针对一些使用煤炭的对象征税,我想中国的能源一定能够得到解决。下一步就是如何对资源税进行考虑了,比方说煤炭。包括煤炭的生产、加工和使用等企业,政府该认真好好地想想了。关停一些小煤矿为什么做得不得力,就是还没有从一种固有的利益思维中脱离出来。

我自己预测,在不算长的时间里,国家一定会在资源的利用上,会通过税收和政策上采取手段的,我们期盼着这个过程尽快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