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豆和原油价格_中国大豆和原油价格对比
1.现货原油和现货豆油有什么区别?
2.中国宏观经济现状分析
3.最近,燃油和粮油都在涨价,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4.请问大豆期货市场怎样影响菜油价格?
5.油价涨、粮价涨,猪价开始跟涨,发生了啥?
6.农副产品走势怎么样?
现货原油和现货豆油有什么区别?
这个两种产品没有什么必然的内在联系,倒是处处是区别
产品性质不一样
虽然都是油,但是原油是矿物生产,化工原料;豆油是农业副产品,大豆提取油脂,可做食品类,新技术中豆油可用于生物燃料研发生产
价格变化因素不同
虽然原油和豆油,在金融产品中都有期货现货合约;原油价格变化受原油生产与需求的供需关系影响,而豆油则是受豆油的生产与需求供需关系影响,这两者没有内在的联系,没可比性;而相对于原油工业化开采,豆油依赖农作物的种植,受天气等不可控因素影响很大
原油与豆油在价格上的联系与区别
如果说两者的联系,那就是在交易体量较大的纽交所和芝加哥交易所中都是按美元报价,都会受到美元本身汇率的波动影响而波动;另一点是,若那原油价格上涨超过了一定限度,豆油受利益驱动容易流入能源行业,用于制造生物燃料的豆油也会增加,从而推动豆油价格上涨;反之原油价格下跌,豆油可用于食品类回报率更高,不一定需流入能源市场,所以或许其价格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回落,但是不能形成有效的负相关关系
其他方面没有什么值得说的,因为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产品合约,你把两者放在一起说区别,还不如把两者分开对待,再谈联系,这样更容易想明白。
中国宏观经济现状分析
第二个国际市场价格大幅度波动,在很多领域给我们产生了影响。所谓国际市场价格因素的波动主要有三类,一类是以石油为主的能源大幅度上涨,第二个是铁矿石价格大幅度上涨,第三个是以粮食的价格大幅度上涨,导致了我们的产品进口价格大幅度上升。我们一季度进口原油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66%,一季度我们的进口铁矿石上涨了80.6%,进大豆的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77%,进口食用植物油的价格上涨了70%。而中国的产品有相当高的对进口的依赖。比如说原油的进口依赖度是50%左右,矿产品是1/3左右,我们的粮食尽管是自给自足的,但是在大豆上是有2/3是依赖于进口的,植物油是有1/3来进口的。所以国际上的价格上涨给我们产生了很大的压力。
难度很大的第三个原因是灾害,今年年初的时候在南方发生雨雪灾害的时候对我们国家的物价产生了影响。这次地震灾害也会对我们国家的物价产生很大影响。所以总体看这种难度很大。
第二个我判断是前高后低的CPI涨幅的走势。第一个是因为翘尾因素是走热的趋势,9月份之后会逐步消失。刚开始比较高,然后逐步下降。第二个原因是政府针对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供给的措施。像现在猪肉价格的供给开始上升,它们的上升会对物价产生影响。所以全年是前高后低的格局。
第三个判断是当前的物价上涨是有其合理、有利的一面。主要有两点。第一个当前的物价上涨过程当中,农产品价格上涨当中,由于农业生产资料的大幅度上涨和农业成本的大幅度提高,导致了整个农业的综合成本大幅度上升。如果不稳定这些价格上涨的话,我们生产要素的稳定是很难实现。
最近,燃油和粮油都在涨价,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主要原因欧美国家听信特朗普的谬论抗疫不利,造成了疫情大流行,不反醒自己错误还到处甩锅互相指责推脱,不但害了自己还伤害了他国,美国大印美钞到处收割造成了能源和生活用品大涨,归根结底还是也美国为首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了燃气燃油和生活用品涨价!
本计价周期,国际原油整体呈现震荡上扬走势。期初,市场静待欧佩克会议的召开,保持谨慎态度。欧佩克会议最终维持产量计划不变,欧美原油期货也未产生较大波动。但因飓风问题产生的供应担忧,令周期末的原油再度上涨。
国际原油的整体上扬,带动国内参考的原油变化率从周期负值转正后不断上涨,最终促成本轮成品油零售限价的上调。
截至9月3日收盘,WTI原油期货收于每桶69.29美元,跌幅为0.7%;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72.61美元,跌幅为0.42%。
上周,WTI期货累计上涨0.8%,布伦特原油期货上涨1.3%。
据卓创资讯数据监测模型测算,截至9月3日收盘,国内第10个工作日参考的原油变化率为3.43%。
美国夏季出行高峰已经结束,季节性消费利好消退,同时全球疫情依然严峻,经济和需求的忧虑仍如影随形。预计下一轮成品油调价搁浅的概率较大。
除搁浅可能性外,下一轮成品油零售限价也有上调的概率。
国际原油市场需求依然受到疫情遏制,供应端稍显利空,油市难以接力上涨,大概率将呈现高位弱势调整行情,走势显乏力。但重新计算后的变化率处正值低位,故下一轮成品油零售限价调整尚有较大不确定性,搁浅或上调的可能性均存。
⑴收购单位增多
在今年4月15日,新修订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其中有一条特别感人,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精神,转变粮食流通监管方式,取消粮食收购资格行政许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粮食经营者信用档案,明确和完善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措施。
这就意味着收购粮食的门槛取消,大部队可以跑步进入粮食收购行业。收购方数量增多,所谓僧多粥少,粮食成了各大收购方争抢的物资,占据C位,价格自然是要有竞争性的。
这对于我们老百姓是好事,家有姑娘不愁嫁,价高者得,最后我们农民得实惠,当然中间商也不是傻子,不赚钱的生意谁会做,只是利润稍微流向了我们而已。
⑵国际环境影响
受新冠疫情和恶劣天气影响,包括西班牙等欧美多国粮食产量受到冲击,流通环节和时间变长,再加上美国货币大放水,通货膨胀笼罩依赖美元结算的国家,致使国际粮食价格较之去年大涨20%以上,有些农产品的涨幅超过50%。
虽然我国主粮的自给率基本上可以满足国内,但是大豆、玉米等对进口的依赖度还是很高,从而影响到国内粮食价格走向。
⑶市场流通变窄
首先上文说道收购方大量增加,意味着 社会 收购量增加,大量增加的收储单位导致市场上流通的粮食减少,而且去年粮食产量官方给出了增长,实际上如何是很朦胧的,今年同样如此,人们开始质疑数据准确性;
其次,我国在2019年首次经历新冠肺炎,全国封闭,封城封村,以市民为主体的许多人感到粮食储备的重要性,在当时,各大超市面临抢粮潮,市民开始囤粮。而村民就感应不到么?当然不是,已经多年不建粮仓的农民也开始有意识地建粮仓储备粮食。
几项叠加之下,造成市场流通减少,根据供求关系,价格上涨是理所当然的。
⑷需求量上升
玉米价格在两年以前是没有人会想到能冲到小麦价格的前面,要知道除了内蒙和东北玉米是没有托底价格的,也就是哪怕降到一毛一斤政府也不会管,完全市场调节。而现在玉米价格大涨,比2018年上涨了60%以上,现在收购价格还维持在1.45元以上。
这和需求量是切实相关的,生猪产能的不断恢复,工业玉米的因环保问题需求大增,蛋鸡量是 历史 高位,肉鸡养殖也是居高不下,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玉米和大豆。
而小麦作为玉米的替代品,饲用量逐年大增,尤其是在玉米价格处于高位时,小麦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大,需求上升导致价格不断上扬
通货膨胀最简单的原因就是货币发行量高于实际黄金储量。以前美元与黄金挂钩,现在美元与石油挂钩,世界上大多数商品的买卖都是以美元结算的,如果美元超发,必然导致全世界美国和全世界通货膨胀,尤其是能源价格的狂涨。各个国家的发展都以能源为基础,能源涨价,带动各个方面涨价,于是乎,全世界通货膨胀就发生了。美国为了转嫁危机,拼命用美元购买其他国家的东西,把纸张变成实实在在的产品,等到其他国家因为通货膨胀导致大部分企业破产,然后,美国开始收购全世界的企业,等到这一步完成,美国开始收缩美元,让美元供不应求,各个国家为了保持国际货物正常运转,必须大量购买美元,而且是高价购买,所以,美国就完成了薅全世界的羊毛。这是美国输出通货膨胀,转嫁危机的屡试不爽的手段。其他国家因为自己货币在世界没有话语权,只能打掉牙自己咽。
是通货澎涨导致的吧?
燃油和粮油都在涨价,主要受国际大环境影响,欧美,日韩都在涨价,中国2000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什么东西跟国际接轨,你不涨价别人来买你的便宜货,你不亏了。
请问大豆期货市场怎样影响菜油价格?
大豆期货价格下跌,大豆现货价格跟着下跌(期货价格是对现货价格的预期,总是朝着同样的方向变动),接着会导致大豆油价格下跌(原料大豆的价格跌了),之后便是菜油的价格下跌了(大豆油和菜油是替代品)。
对补充问题的回答:事实上,原油价格并不能直接影响大豆期货的价格,大豆期货价格随着原油价格下跌,他们两者是在当前的金融危机大环境下发生的,所以真正的原因是目前的市场信心不足引起的。
油价涨、粮价涨,猪价开始跟涨,发生了啥?
对于有车一族,感受最深的就是油价又涨了。
不少地区95号汽油已经进入到了“9元时代”,近期国际油价3连涨,布油超过115美元/桶了。
受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提振,CBOT大豆期货强劲上涨,国内大豆在运费和收购成本增加的情况下,豆粕现货价格也是持续走高,部分地区豆粕价格已涨破5300元/吨。
生猪市场也不甘落后,市场看涨情绪转浓,猪价迎来全面上涨行情。
1、各地行情分析:
今日全国猪价呈现南北齐涨态势,屠企提价收猪明显增多。
分地区看:
北方地区继续上涨。
黑龙江外三元生猪涨0.1元/斤,主流价5.3-6.0元/斤;吉林稳,主流价5.5-6.0元/斤;辽宁涨0.1元/斤,主流价5.6-6.0元/斤。
新冠疫情导致部分地区交通不畅,影响白条和生猪调运,屠企低价收猪难度仍存,提价收猪现象增多。
南方猪价涨幅扩大。
广东外三元生猪涨0.1元/斤,主流价6.0-6.5元/斤;广西涨0.1元/斤,主流价5.8-6.3元/斤;海南稳,主流价8.0-8.5元/斤。
受北方猪价上涨提振,本地养殖场户看涨情绪升温,规模场提价出栏明显。
2、生猪期货进展:
3月22日生猪期货主力合约开盘价13200元/吨,收盘价12935元/吨。
结算价13015元/吨,涨幅收窄至0.15%
3、生猪后市观点
根据农业农村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268.2万头。
目前看存栏量仍比正常保有量高4%。
近两日生猪期货主力合约反弹主要是因为新华疫情影响生猪调运,屠企收猪困难,加之部分空头离场。
按照之前的产能数据来看,5月份之前出栏量仍保持惯性增长,而消费端受多地散发疫情影响,猪肉需求疲软,行情宝预计近期行情在上涨过后仍有走低风险。
下半年因饲料价格上涨,猪价走低,消费好转等多个因素影响,猪价或再度走高,2209合约在16000元/吨仍有支撑。
丨来源:智农通行情宝丨原创作者:李海燕
丨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文章所包含的分析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广告宣传,在任何情况下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生产、经营、销售、交易、投资建议。
本公司对文章所引用的他人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任何人根据本文信息或意见做出的任何实际生产、投资等决策或其他任何行为所产生的风险、损失和责任均应自行承担,与本公司无关。
农副产品走势怎么样?
龙头企业入场较早,主要分布在山东地区
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相关企业的布局较早,1988年主营油脂油料的京粮控股成立,是较早布局本行业的企业之一,其他龙头企业大部分在千禧年之前便以设立开展业务,抢占市场先机。2000年以后成立的企业,其主体的注册时间较晚,但企业业务布局也大多早早在80-90年代。
注:横轴代表企业成立年份;纵轴代表企业成立月份;气泡大小代表企业注册资本。
我国农副食品加工行业的上市企业数量较少,主要集中在山东、广东、湖南等地区。另外,新疆的上市企业数量也较多,其中有制糖领域的龙头企业中粮糖业。
注:数据范围为农副食品加工业上市企业,数据统计时间截至2022年7月27日。
市场竞争激烈,龙头企业市占率不到5%
我国农副食品加工行业囊括的企业数量庞大,2020年规上企业数量就达到21881家,整体竞争激烈。行业市场也包括饲料加工、谷物磨制、水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故整体行业营收规模庞大,单个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比较小。具体来看,2021年,金龙鱼的农副食品加工行业相关产品营业收入占行业总规模的比重最大,为4.18%;其次为新希望,相关业务营收占比为2.33%。其他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均在2%以下。
注:数据仅包含上市企业,大型集团如中粮糖业控股母公司中粮集团因数据披露口径和进度不一等原因而未纳入分析。
2021年,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龙头企业的市场集中度水平不高,主要由于行业整体市场庞大。具体来看,农副食品加工行业CR4仅为9.18%,CR6为10.11%,CR10也仅为11.63%。整体来看,我国农副食品加工行业的竞争较为激烈。
国产企业国际竞争力强劲,食用油全球第一
从企业角度来看,我国国际化程度最高,实力最强的集团,便是中粮集团。中粮2019-2020年已成为乌克兰第二大粮食出口商。
从品牌市占率来看,依据Euromonitor数据,2021年全球食用油市占率前五的品牌中,有三个品牌出自中国,分别是金龙鱼、福临门(中粮集团旗下)和鲁花,市占率分别为5.0%、4.5%和1.0%,反映我国食用油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强劲。
整体来看,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体量大,行业内企业竞争较为激烈。另外,作为粮食大国,我国的国产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全球知名品牌的市占率也较高。
——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农副食品加工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