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油价高还是走市场化好_油价高不高
1.为什么成品油价格涨价太快,降价太难?
因为涨价和降价不是同步的,以前在电视看过,中国石油卖出成品油,相对应的原油成本大概是70多美元,也就是说以前虽然是涨了一点价,但是是巨额亏损了,现在也刚刚开始盈利,为了弥补过去的亏损,暂时是不会降价的。
为什么成品油价格涨价太快,降价太难?
不是统一的。
成品油零售企业可在不超过政府规定的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的前提下,自主制定具体零售价格。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汽、柴油吨升折算原则。省级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国家确定的折算原则制定当地汽、柴油吨升折算系数。
因此,省级价格主管部门制定当地以升为单位的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省内划分的价区原则上不超过3个,价区之间的价差原则上每吨不大于100元。省际之间价差较大的应适当衔接。
省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将省内价区具体安排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但该调整思路仍属于局部性调整,市场化改革方向还是长期目标。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专家牛犁对记者分析,虽然能源价格改革的总方向是按照市场规律,与国际接轨,但改革路径仍是循序渐进式的。
现行定价机制最大弊端有三个:
一是缺乏透明度,目前成品油的定价原则是以国际原油价格为基础,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收和合理利润确定,但具体和哪个国际油价接轨,权重如何,国内平均成本、税收和合理利润又是什么样的大概数字,都从未公开。
二是每次调价并未完全按照市场化的方向,与国际市场接轨,现行的22个工作日和4%的波动幅度并不是唯一的参考依据。每次油价上调,总强调考虑通胀及历史原因而没有上调到位,每次油价下调,总强调炼油亏损,因而使得每次调价都难获得民意支持。这说明,考虑的因素太多,成品油定价的市场化和与国际接轨的大方向并没有坚持。
三是22个工作日的调整周期过长,其实为国内的石油巨头提供了囤油或左右价格的空间。
以本次调价为例,发改委强调油价下调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综合考虑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国内成品油市场供求状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决定降低成品油价格。”这并没有完全按照现有成品油价格机制进行调整,使得本就不透明的定价机制更加不确定。
中国成品油博弈的复杂环境,决定了更好的选择就是不断地对现有机制进行完善,最终形成一个各方认可、照顾各方利益的相对完善的机制。唯如此,方能理直气壮地回应外界“涨快跌慢”的质疑。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