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缅甸油价一样吗-美国和缅甸油价一样吗
1.关于石油的问题 帮帮忙 谢谢了!
2.南美洲避开了两次世界大战,为什么现在没有发达国家?
3.石油贸易是什么
关于石油的问题 帮帮忙 谢谢了!
首先是能源需求和安全,中国国内石油产量长期低下,几大油田一直减产,以中国第一大油田大庆为例,一吨油,九成是水,最近中石油、中石化投入巨资,提高了油田的回采率,但是,由于石油的地质构造中国与外国不同,导致中国产油成本大增。有句话:外国挖石油,是大盆里面抓大鱼;中国挖石油,是小盆里抓小鱼。这也是中国石油产业为何一直处于一个自成一体的集中型产业的原因——小企业根本搞不了。就那么多油,小企业这钻口井、那钻口井,时间长了就像煤炭一样,毁了一个地质构造带。石油是液态的,在底下,需要根据底下的分布和压力进行开采,比如:如果一个油田东西分部,东边开采西边也开采,压力减小,那这个油田用不了几天就废了。所以中国的石油产业必须是大型企业,又因为时又是能源经济命脉,就要集中到国有资本手中。
近年来,中国石油的主产区正在向西北转移,新疆估计总储量高达200多亿吨,但只是估计,目前勘探出来的可开采的油田,只有一两成,真正投产的也不多。其他的都因为地层太深,或者油田太小,或者处于地震带上不易开采而作罢。
中东的油田大多规模巨大,产量高、持续。是石油开采的天堂。中亚、俄罗斯、次之,东南亚、南美再次之。进口原油多元化的主因,是因为中国石油需求极大,每年都在飞速增长,而石油的定价权却是欧美与欧佩克国家争夺的结果,几乎没有中国什么事儿。所以很多人说石油企业垄断,根子不在这,而是再定价权的问题,这一点上,铁矿石定价权中国也吃亏。
但是从中东进口原油有很多隐患,就是:要经过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台湾海峡、东海等地,运到中国沿海。波斯湾受制于美国,印度洋受制于美国、印度,马六甲海峡是东盟和美国、南海争端一直存在,又是东盟和美国,台海就不用说了,大家都知道,东海是日本、美国。一路都受制于人,随便哪个地方出问题,石油供应就受大影响。最近中国通沙特、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和伊朗等国都加大了石油贸易的力度,但是中东问题复杂,美国势力介入太多。而且伊朗与美国的冲突随时可能激化。
中亚是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自苏联解体后,中国一直想要进入,但是屡屡受制于俄国,尤其是上台俄罗斯逐渐强大,问题更加突出。2001年以来,美国进攻阿富汗,至今仍然驻军,问题更加复杂。
东南亚国家中,缅甸一直是我们进口石油的主要来源,一方面可以修建管道,将波斯湾的原油运到缅甸,然后通过管道直接送到中国云南(现在就是这样做的),但是欧美国家一直在推动缅甸和平演变,极力推行西方民主制度,如果不是中国近几年强大了,搞不好缅甸就是下一个伊拉克。
从俄罗斯进口石油最为简单便利,但是俄罗斯也是一个大国,曾经的苏联是世界一极,俄罗斯无时无刻不梦想着成为恢复往日的荣光,对于中俄而言,以国家利益为前提的共同利益,随时都受制于各自的国家利益,如果石油都从俄罗斯进口,那就等于让俄罗斯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对俄罗斯而言,如果主要的出口国变成了中国,那他的利益与中国交汇就越多,到时候两个国家绑到一起,中国发展这么快,对俄影响不见得是好事。所以中俄都不希望在石油这个问题上太单一。
中国的另一个石油进口区时非洲,不过非洲问题很复杂,中国大规模(小规模的很早就开始了)向非洲进军也就是最近几年的事儿,效果好于不好有待观察。还有一个是南美,不过南美一向被美国视为自己的后院,自然也不好处理。
总之,中国的石油能源安全,是隐患多、机会多、发展快、需求大。所以,问题很复杂,油价之所以一直提高,垄断恐怕不是主因,各种问题复杂,又受制于人,恐怕才是问题所在。
南美洲避开了两次世界大战,为什么现在没有发达国家?
20世纪下半叶的政治格局是延续的战后制定的体系,最后分割到了冷战,到最后苏联&东欧的崩溃。故而,整个20世纪各国的议价能力包括这么几个:
战后体系的话语权。
2,政治阵营的选择和扮演角色。
与核心国家(美苏)的外交关系。那么,事实上南美国家在以上三点上都不具备什么优势,战后体系中拉美的话语权远远称不上有影响力,整个第三世界捆绑起来才勉强发出一点声音(我朝是假装第三世界,不算)。
在政治阵营中一直是单纯的“稳定工具”而存在,左翼激进的拉美国家和左翼偏中的拉美国家间的政治形态的动荡,一直是美苏在西方后院的博弈筹码。故而,在各自政治阵营中,拉美国家均是没有什么主导能力的棋子角色。而由于以上情况的存在,他们和核心国家的关系也很难达到相对高层次,对等的对话层面。。而这一切在冷战结束前后才由于世界经济产业变革的动力,使得格局有所改变。但是在后发优势上,拉美国家比不过议价能力更高的亚洲国家,亚洲的政治态势才是整个新世纪的对话主体,故而,在上世纪末到可以预见的未来,拉美国家的战略扩散基本上只能局限在本区域,不太可能有太多世界性话语权。
石油贸易是什么
石油交易的形式主要石油期货交易以及石油现货交易。
国际石油贸易基准油价格形成过程中的金融属性日益突出。尽管现货市场仍是形成国际石油贸易基准油价格的基础,但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并能大大增加交易的流动性,通过标的原油品种的交易,对世界原油价格变化起到了主导作用。
金融属性在世界原油价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石油价格金融化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油价涨势。
扩展资料:
石油交易的形式主要石油期货交易以及石油现货交易。由于现货交易在许多方面都优于期货交易模式,石油现货交易是国际上广泛使用且备受关注的交易方式,尤其是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中。
2014年2月14日,北京石油交易所开始推出石油现货交易,是我国首个且一个进行石油现货交易的石油所。
作为世界流通的最大商品,影响原油走势的最大因素是供求关系,其次才是金钱效应。
供求关系包括供应和需求,供应只要体现在世界大产油国的供应稳定性以,如地缘政治会影响供应,会比较大的影响油价。
需求则体现在世界大经济体对原油的需求,如果美国中国等国的经济数据,特别是工业类的,如果工业类的经济数据不佳,那么直接影响到对原油的需求量。
由于WTI原油只要供应美国本土,因此美国的经济数据对其短线波动影响最大,其他国家的经济更多的是一种宏观上的衡量,比如油价持续下跌。
所谓金钱效应就是货币政策,如果货币政策宽松,那么一定程度上也会推高油价,如果货币政策紧缩,市场资金变少,那么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油价的涨幅,但是金钱效应的作用要弱于供求关系。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