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运用供求理论分析说明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什么要限制石油产量!

2.用微观经济学分析近期石油价格下降原因

3.油价的涨跌跟什么因素有关?

4.用战略性贸易理论来阐述石油价格下降

论述题.运用供求理论分析说明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什么要限制石油产量!

研究石油价格的意义-石油价格理论模型

1、供求定理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的变化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化;供给的变化分别引起相反方向的均衡价格变化和同方向的均衡数量变化。

2、 欧佩克经常限制石油产量,因为石油价格会在石油需求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上涨。如图所示,限产政策使供给曲线从S1移到S2,均衡点从E1移到E2,价格从P1上升到P2。

3、同时,由于石油是各国的重要能源,其需求价格弹性小,因此需求下降幅度小于价格上涨幅度,从而导致价格上涨引起的销售收入增加必须大于需求减少导致的销售收入减少,欧佩克的总收入就会增加。如图,价格上涨后,需求从Q1到Q2减少,但q2ae1q1小于p1ae2p2,即总收入增加。

因此,石油输出国组织往往会限制石油生产,否则石油生产国将遭受收入损失。

1、据数据,全球70亿人“穿”0.8吨油,“吃”0.6吨油,“住”3.8吨油,“旅行”3.8吨油,共9吨。在欧美发达国家和中国等新兴工业化发展中国家,这一数据翻了一番,增加了几十倍。事实上,这些数据显然还是偏低的。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早在2012年,全球石油产量为41.2亿吨,全球70亿人人均石油消费量为589公斤。如果全球人均预期寿命为67岁,地球人人均生活消费量为39.43吨。 2012年,中国有13.54亿人口,消费石油4.84亿吨,人均消费357.5公斤。平均预期寿命为73.5岁,因此中国人一生将消耗26.3吨。

2、以服装为例。我们可以从服装的标签上看到它的材质。涤纶、腈纶和尼龙,包括现在著名的莱卡和莫代尔,都是由石油生产的合成纤维。可以说,世界上每10件衣服中就有7件是石化工业原料生产的,而植物纤维生产的衣服大部分都添加了一些化纤材料或石油化工产品生产的材料进行表面处理。七彩染料和洗衣粉、洗衣液、衣领网、洗衣用柔软剂等均由石油化工产品制备而成。由于石化行业供应大量低成本、高效率的合成纤维,所以今天的衣服五光十色,物美价廉。合成纤维厂占地约一个足球场(5000平方米),年产纤维9万吨;如果种植棉花来满足同等规模的市场需求,需要1600平方公里的土地,比台湾还大。由此可见合成纤维的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如果我们喝一瓶矿泉水,我们需要 0.25 瓶当量的油。如果我们喝不到一瓶,我们可以节省0.25瓶油。

用微观经济学分析近期石油价格下降原因

由于世界经济衰退,中国增长乏力下滑,需求下降,石油输出组织成员国一致决定暂不减产,维持产量不变,美国页岩油技术革命导致美国由进口国转变为出口国,原因基本在供需上导致原油价格大幅下挫的原因。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分析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现代西方经济社会的市场机制运行及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提出微观经济政策以纠正市场失灵;关心社会中的个人和各组织之间的交换过程,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资源配置的决定,其基本理论就是通过供求来决定相对价格的理论。所以微观经济学的主要范围包括消费者选择,厂商供给和收入分配。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中心思想是,自由交换往往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在这种情况下,资源配置被认为是帕累托有效的。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中个体的经济行为,亦即单个家庭、单个厂商和单个市场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它从资源稀缺这个基本概念出发,认为所有个体的行为准则在此设法利用有限资源取得最大收获,并由此来考察个体取得最大收获的条件。在商品与劳务市场上,作为消费者的家庭根据各种商品的不同价格进行选择,设法用有限的收入从所购买的各种商品量中获得最大的效用或满足。家庭选择商品的行动必然会影响商品的价格,市场价格的变动又是厂商确定生产何种商品的信号。厂商是各种商品及劳务的供给者,厂商的目的则在于如何用最小的生产成本,生产出最大的产品量,获得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厂商的抉择又将影响到生产要素市场上的各项价格,从而影响到家庭的收入。家庭和厂商的抉择均通过市场上的 供求关系表现出来,通过价格变动进行协调。因此,微观经济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市场机制及其作用,均衡价格的决定,考察市场机制如何 通过调节个体行为取得资源最优配置的条件与途径。微观经济学也就是关于市场机制的经济学,它以价格为分析的中心,因此也称作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还考察了市场机制失灵时,政府如何采取干预行为与措施的理论基础。微观经济学是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基础上,吸收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仑和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的垄断竞争理论以及其他理论后逐步建立起来的。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盛行之后,这种着重研究个体经济行为的传统理论,就被称为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只是研究 对象有所分工,两者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无根本分歧。两者均使用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在理论体系上,它们相互补充和相互依存,共同构成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市场出清,即资源流动没有任何障碍;完全理性,即消费者与厂商都是以利己为目的的经济人,他们自觉的按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行事,既能把最大化作为目标,又知道如何实现最大化;完全信息,是指消费者和厂商可以免费而迅速的获得各种市场信息。

油价的涨跌跟什么因素有关?

理论上讲,影响油价的主要因素有七个方面:OPEC国家的石油产量、非OPEC国家队产量、生产成本、世界经济发展和世界石油消费水平、石油库存、节能、替代能源,但在实际操作中,影响油价的因素绝不止这七个,石油价格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各因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

从历史来看,石油价格经历过多次变动,剧烈波动的原因包括三方面:经济形势变化引发全球需求变化,如金融危机或者中国经济腾飞;供应端变化比如以沙特为主的OPEC国家决定增产或者减产;以及政治危机造成的石油市场恐慌,如海湾战争、伊朗核危机等。

本轮国际石油熊市始于2014年中,当时布伦特原油价格在2014年的6月份115.19美元/桶,进入2016年1月,价格已经下跌到不足30美元。那么这次油价大跌主要是哪方面原因引起的呢?各种数据显示,当前的石油市场确实进入了一个供大于求的时期,供求失衡是油价下跌的关键因素。

扩展资料

美元加息火上浇油

美联储按照计划加息的举动推动美元走强,客观上导致油价继续下跌。一直以来,强势美元都被视为原油和其他许多大宗商品价格疲软背后的重要因素,因为这些商品都是以美元定价,美元升值会使得它们在使用其他货币的人面前显得更加昂贵。

此外,商品并不能创造任何收益,这就意味着,在利率上涨的环境当中,商品作为投资选择的吸引力也会大打折扣。

20世纪70年代,美国与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沙特阿拉伯达成一项“不可动摇”的协议,双方确定把美元作为石油的唯一定价货币,并得到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其他成员国的同意。

从此,美元的强弱始终影响着国际油价的走势。作为石油的定价货币,美元升值意味着石油更加便宜;美元贬值意味着石油越来越昂贵。

参考资料凤凰网-国际油价的涨和跌是什么因素导致 这里有完整答案

用战略性贸易理论来阐述石油价格下降

你好,推动油价持续下跌的重要原因,是全球范围内的石油需求放缓。从需求方面,由于世界几大主要经济体美国以及欧盟等如今正处于经济萧条期,工业发展速度减缓,因此对原油的需求也相应减小。除了供应过剩,还有大国角力的地缘政治的因素。

影响:油价暴跌不仅使产油国陷入经济困境,而且也影响到西方工业国家的出口贸易和劳务输出,造成国际信贷进一步紧缩,使第三世界非产油国发生借贷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