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油系期货暴涨,两大巨头也赚翻,外资持续看涨

2.为什么美国通货膨胀会随着国际油价下跌和美元汇率的升高而下滑

3.“10元时代”开启!油价年内第十涨要来,加满一箱或贵14元

国际油价美国通胀预测_国际油价 美元

当地时间周三(10月12日),美国劳工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涨幅强于预期,预示在央行多次激进加息后,该国通胀压力依然巨大。

具体数据显示,美国9月PPI环比上升0.4%,高于市场预期的0.2%,并扭转了8月0.1%的跌势;使得该数据同比上升8.5%,高于市场预期的8.4%。

(美国PPI同比涨幅来源:英为财情)

分项数据上,生产领域的商品价格环比上升了0.4%,其中食品价格上升了1.2%,能源价格上升了0.7%,是整体PPI强于预期的主要因素;服务价格上升了0.4%。

9月核心PPI环比上升了0.3%,与预期一致;同比上升了7.2%,较上月7.3%仅下降了0.1个百分点,表明食品和能源的高价压力正传导至其他品类之中。

媒体分析称,虽然供应链中断的情况普遍有所改善,但能源、食品和服务的成本却有所上升,暗示通胀可能在一段时间内维持在令人不安的高位,定于明日公布的美国CPI可能会再度引爆市场。

另外,上周欧佩克+宣布了大幅减产的计划,可能令国际油价和美国汽油价格出现反弹的走势。目前经济学家预计周四公布的CPI同比增幅将录得8.1%,仅比前一月少了0.2个百分点。

最新美国人口普查的家庭调查显示,大约65%的美国成年人承认面对通胀感到“非常”有压力或“相当”有压力。大约20%的人说,为了支付能源账单,他们削减或取消了如药品或食品等基本家庭必需品的开支。

为了平抑通胀,美联储今年已经累计加息了300个基点,并且还有可能在下月初连续第四次加息75个基点。随着该行大幅加息,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大增,世界经济也面临着巨大的问题,同时很难找到解决办法。

昨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中将美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7月预测的2.3%下调0.7个百分点至1.6%,2023年的预测维持在1%不变。

原油系期货暴涨,两大巨头也赚翻,外资持续看涨

一、 美国CPI

美国的CPI数据即美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它能够反应美国居民家庭消费的物价水平变动,一般而言,该数据越高,说明目前美国的物价增加越快,通胀水平越高,然而通胀过高,GDP却未能反映经济表现向好时,是会引起恶性通货膨胀的,因此,在CPI数据高企时,导致社会生产活动出现过分供应时,造成货币流动性二次增加,继而形成恶性循坏,美联储为了抑制恶性通胀增长,是很可能进行加息的措施的。所以,美国CPI数据增长越快,数值越高,越会促进美联储加息的决策。美联储如果加息,美元将升值,资同时金从其他市场流出,流向美元资产,原油价格下跌;反之,美联储降息:美元贬值,资金从美元资本市场流出,流向其他市场包括原油市场,原油价格上涨。

二、 美国PPI

PPI,即生产者物价指数,是能够衡量企业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总费用,也就是企业的生产成本,而这些支出,最终将会由于消费者购买商品而转移到消费者身上,因此其反应的经济状况跟CPI是一样的,也就是说,美国的PPI数据增长越快,反应美国当前的通胀水平越高,或诱发通胀率偏离经济正常增长轨道,因此,美联储会加息的可能性就越高。

这些数据不但会为美联储加息决策提供依据,还会影响加息的时机。

比如说现在美联储是决定当通胀达到2%的时候实施加息决策,那么,如果CPI和PPI数据为5月1%、6月1.2%,7月1.5%的话,虽然表明这些数据表现良好,能为加息提供支撑,但是只要数据没有达到2%的水平,仍然表明通胀没有达到目标。这种情况下,只能让我们判定加息时机越来越近,而当其达到2%时,我们就能判定加息时机的到来。从而在投资市场中作出及时的应对。

为什么美国通货膨胀会随着国际油价下跌和美元汇率的升高而下滑

在原油增产搁浅后,周一国内化工产业链期货全线大涨!

截至7月18日收盘,上期所燃料油期货大涨10%,LU燃油大涨8%,原油、沥青大涨7%,PTA、苯乙烯、尿素、短纤等大涨5%。

值得注意的是,在高油价的推动下,中石油、中海油等油企相继披露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其中,中石油预计将大赚795-850亿元,盈利创近八年新高。

在业绩大好以及油气价格景气度上行预期的推动下,周一国内石油企业的股价亦迎来大涨。截至7月18日收盘,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等大涨超过5%。

各大机构的最新预测显示,尽管经济增长疲软,但石油需求却强劲增长,中长期油价有望维持高位。美银证券表示,重申中石油买入评级,目标价5.8港元。

原油增产不及预期,化工产业链期货全线大涨

上周拜登的中东之行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市场期待沙特能够增产原油以缓解美国国内的通胀水平。

然而,从双方的会谈过程和会后表态看,成果却相当有限。就外界热议的原油增产问题,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16日在记者会上表示,美国和沙特并没有讨论这一话题。

沙特王储穆罕默德表示,沙特有能力将国内原油产能提升至每天1300万桶,但暂时没有额外的能力将原油产量继续提高。此外,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表示,具体到石油生产问题,此次***峰会没有讨论,也不是峰会的真正主题,显然欧佩克+最近已经对市场状况做出了反应。

由于拜登中东之行未能得到增产回应,不及市场预期,周一国内化工产业链期货全线大涨。

7月18日收盘,上期所燃料油期货大涨10%,LU燃油大涨8%,原油、沥青大涨7%,PTA、苯乙烯、尿素、短纤等大涨5%。与此同时,WTI油价周一大涨超2%,涨至100美元附近。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官网7月18日公布,欧佩克一揽子原油参考价格周五升至每桶104.39美元,前一交易日报价为每桶102.66美元。

平安期货高级研究员杨宏告诉券商中国记者,18日原油的大幅反弹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一是,目前市场对美联储7月加息100个基点的概率下降至三成以下,美元指数也因此连续下滑,对原油价格形成提振。

二是,国内稳经济政策仍有望加码,上半年经济数据公布,GDP同比增长2.5%。二季度后,国内经济有望从低点继续回升,5.5%的增长目标有挑战,但仍未放弃,中国经济回升预期利多油价。

三是,本就处于低库存背景下的油价容易反弹。

截至7月8日当周,美国包括SPR库存在内的总库存为9.12亿桶,成品油库存也同样处于低位。截至7月8日,美国汽油库存2.25亿桶,处于低位且仍在下降的库存水平对价格有较强的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现有产量协议将在9月到期,OPEC产油国会议将在8月3日召开,备受市场关注。杨宏也表示,原油增产的期望没有实现,当前市场关注8月3日OPEC+会议结果。

澳洲国民银行(NationalAustralianBank)大宗商品研究部门负责人BadenMoore表示:虽然未立即得到增产曾诺,但美国预期供应将逐步增加。

总体上,低库存以及供给的脆弱给了油价反弹的动力,但油价反弹过高将推升美国通胀预期,从而引发美联储大幅加息打压通胀的预期,令油价越反弹越面临更多的压力,在经济衰退预期下需求也难以给油价反弹提供更多动力,预计油价将盘整走势为主。杨宏说。

油企上半年业绩亮眼,石油企业股价大涨

由于国际油价走高、产量增长及成本管控,各大油企上半年赚翻了,中石油、中海油相继披露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

7月15日晚,中石油发布2022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2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95-850亿元,同比增长50%-60%;前一天,中海油也发布上半年预增公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705-725亿元,同比增长112-118%。

在业绩大好以及油气价格景气度上行预期的推动下,周一国内石油企业的股价迎来大涨。

7月18日,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等股票全线大涨。其中,中海油港股上涨5.69%,报9.85港元/股;中海油服港股上涨5.16%,报7.34港元/股;中石化港股涨4.68%,报3.58港元/股;中石油港股涨4.34%,报3.61港元/股。

以中石油为例,上半年中石油油气业务稳步推进,主要油气产品销售实现量价齐升,叠加降本增效,有效控制经营成本,业绩同比大幅增长,创近八年新高。

光大证券指出,近期由于经济衰退预期加剧和原油供给紧张态势趋于缓和,油价出现较大幅度回调。但是,考虑到2022年供需基本面维持紧张、长期原油供需仍维持紧平衡,我们维持对22年及中长期油价景气度的判断。

国际能源署(IEA)、美国能源情报署(EIA)和欧佩克的最新预测亦显示,尽管市场越来越担心通胀加剧和经济增长疲软,但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再次强劲增长。对新产能的投资不足意味着欧佩克产油国将需要增加产量以满足需求。

原油需求方面,2022年全球原油需求复苏趋势不变,IEA预计2022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170万桶/日,2023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进一步增长至210万桶/日。

光大证券认为,长期来看,石油作为有机化工最常见的碳源,性能优良,目前难以找到合适的替代品,石油不可替代的化工需求和大量现存燃油车支撑的燃料需求将使2030年以前原油需求偏刚性。

周一,美银证券表示,重申中石油买入评级,目标价5.8港元。石油需求未完全恢复,库存迅速下降,即使世界陷入衰退,但天然气和煤炭价格仍将居高不下,布伦特期油在2023年的每桶平均价可能超过75美元。美银证券预计,中石油将通过不同方式更好地管理其天然气进口损失,包括更好地转嫁成本,增加廉价的俄罗斯管道天然气和有限的现货液化天然气敞口,以及政府退税政策。

“10元时代”开启!油价年内第十涨要来,加满一箱或贵14元

因为,美国是一个石油进口国,因此国际油价下跌时,美国人所需要支出的货币少了,银行的业务量也随之下降,银行业有困难出现萎缩。其次,美元升值,对进口大国美国来讲,进口商品更便宜了,也使得货币的使用总量下降,同样影响银行、金融业的业务总量,两个因素同时作用,流通的货币需求量越少,通货膨胀率自然就越低了。

当然,还有第三个最重要的因素:美国目前正遇到严重的经济危机,百业萧条,采购经理指数低迷,这才是上述两个因素起作用的大前提。若是遇到经济过热时期,物价飞涨,仅仅是国际油价和汇率问题,可能都不足以降低通货膨胀率。

截至6月10日收盘,国内第9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变化率为6.91%,预计汽柴油上调340元/吨。折合升价92#汽油上调0.27元,95#汽油上调0.28元,0#柴油上调0.29元。以50升计算,加满一箱92#汽油要多花13.5元,加满一箱95#要多花14元。

中宇资讯成品油分析师闫红红表示,若按此调整幅度落实,国内92#汽油将全面进入“9元时代”,部分地区如广东、广西、四川等本轮调整前95#汽油已超过9.7元/升的地区,预计在经过6月14日调价窗口后将进入“10元时代”。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郑明亚分析,本计价周期,原油变化率正值开端。一是美国的储备库持续下行,且商业库暂时没有大幅度的累库,基本面偏强支撑。二是进入夏季用油高峰后,原油加工量保持较高水平。在低库存格局,且未来需求存在向好预期下,原油价格重心上移。

值得关注的是,6月10日,国际油价收盘小幅下跌,美国高通胀引发投资者对高油价影响需求前景的担忧。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WTI7月原油即期合约收盘下跌0.84美元,跌幅0.69%。洲际交易所布伦特8月原油即期合约收盘下跌1.06美元,跌幅0.86%。

中新经纬梳理,今年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已进行了十轮调整,汽油价格累计上调2330元/吨,柴油价格累计上调2245元/吨,呈现“九涨一跌”格局。

对于后市,中宇资讯原油研究组认为,在目前市场供应仍然紧张的情况下,原油价格不断上涨并一度创三个月新高。且大部分成员国石油生产已达极限,油价远未见顶,加之夏季用油需求增加预期进一步提振油价。而国内随之疫情的得到控制,各大主流市场恢复正常,市场对于成品油的需求也可能在二三季度增加。

如果想实时了解更多财经要闻,欢迎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