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低迷-民众抱怨油价低价
1.国际油价都负数了,两桶油一季度还亏损360亿,怎么看?
2.中国成品油价迎年内第12次上涨,车主加满一箱油会多花多少钱?
3.如果油价升到9元一升,你还会开车吗?还是选择打车?
国际油价都负数了,两桶油一季度还亏损360亿,怎么看?
亏损有两个方面原因,
第一是肺炎,大家用油减少,导致储存油周期更长,成本增高,销量下滑。
第二是,会计口径的问题, 这个是主要因素,例如中石油存了2亿桶油,原理是45一桶,现在是11一桶,核算资产时候,这个就是亏损,资产贬值了嘛。所以亏损很正常。
一季度,“两桶油”合计亏损超过350亿元。为何在政策“保护”、国内成品油价格连续三次未作调整的情况下还会出现巨亏?
亏损有多方面的原因,具体如下。
其一,一季度石油公司加工的原油是油价暴跌前进口的高价原油。为了保证生产稳定,石油公司必须事先消耗一定时期加工量的原油库存。从原油采购到加工成产品销售的周期约为2-3个月。
3月初,沙特和俄罗斯就减产协议谈判失败,国际油价暴跌。3月7日收盘,WTI原油价格跌至41.28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跌至45.27美元/桶,此后一段时间维持在40美元/桶。
3月17日,到了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期,按照现有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成品油价格根据国际市场原油近10个工作日的价格变化做出调整。
换句话说,这时石油公司卖出的成品油价格挂钩的是40美元/桶的国际油价。为此,石油公司损失了约30美元/桶。
其二,在新冠疫情影响下,成品油和化工产品的销售量大幅下滑,不仅影响了营业收入,且延长了高价油的库存周期,这进一步影响了石油公司的经营业绩。
一季度,中国石油(601857.SH/0857.HK)亏损162.3亿元,中国石化(600028.SH/0386HK)亏损191.45亿元。两家公司的炼油、销售板块均现巨亏。
其中,中国石化炼油板块经营亏损257.94亿元;营销及分销板块经营亏损15.36亿元;化工板块亏损15.68亿元。
中国石油炼油与化工板块亏损额为87.0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利润117.72亿元。
“两桶油”业务板块略有不同,受油价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中国石油以上游勘探开发为主,由于国内油气生产成本较高,当原油价格处于低位时,其上游业绩会受到较大冲击,中下游会有盈利;油价高时,上游则受益较大。
作为全球最大炼油商,中国石化则以炼油和成品油销售为主,90%的原油依靠进口。油价低时,其原料成本降低,中下游会因此受益;油价高时,业绩受损较大。
除了上述原因,还有两种极端情况会令石油央企出现政策性亏损。
近期,国际原油价格徘徊在20美元/桶附近,甚至一度出现“负油价”,但国内成品油价格连续三次未作下调。
不调价的依据来自2016年1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当国际原油价格低于40美元/桶调控下限时,成品油价格不调整,金额以风险准备金的形式上缴国库。
当国际油价高于130美元/桶的“天花板价”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提或少提——同样导致“两桶油”出现政策性亏损。
2008年7月,国际原油价格创下 历史 最高点147美元/桶。WTI和伦特原油全年平均价格分别为100.06美元/桶和97.26美元/桶,比上年同期上涨了38.66%和34.37%。
彼时为了稳定物价,成品油价格并未同步进行大幅上调,导致国内成品油价格和原油价格倒挂,石油公司出现政策性亏损。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彭绍宗曾表示,成品油价调整设定上下限,主要是考虑中国既是石油进口和消费大国,也是石油生产大国,油价过高、过低都会带来不利影响。
2008年,在国际油价均价在100美元上下,国内成品油价格6.3元/升左右。中国政府和三家石油央企为此“补贴”1652亿元。
国际油价在2008年登顶 历史 峰值,中国石油利润却同比下降22%;中国石化炼油业务亏损615亿元,利润同比下降47.34%。
因此,石油央企的盈亏并未和国际油价的涨跌完全同步。只有当国际油价运行在40美元/桶-130美元/桶之间时,石油央企的盈亏和市场表现较为一致,当国际油价低于40美元/桶、或者高于130美元/桶时,政策端的影响便会显现。
主要是因为中国的油企也投资了海外的企业,并且大部分的海外投资的石油也在国际市场销售,建议你可以看看这个视频
油价和两桶油的业绩长期以来是很的人所诟病的,特别是有车一族和炒股的,两桶油作为央企背负了很多的任务,维持稳定、税收、战略储备、能源安全等,我国定了一个地板价,每桶原油跌到40美元时国内油价不再调整指在保护石化油服、石油开踩等国内相关产业链公司,当然作为央企它的缺点是客观存在的,比如前几年出现的各种油老虎让国人对它们的印象差到了极点,潜意识里认为两桶油里还有很多老虎、苍蝇,造成了信任感缺失。
国际油价跌到了负数并不是现在去拉油别人倒给你钱,负油价的产生是资本的博弈,是美国资本挖韭菜根的一件事,利用油轮稀缺,储存已满,时差,规则等,对参与石油期货资本的收割,两桶油的成本对油价变化是不敏感的,因为石油不能长期大量无损化的储存,所以都有库存,中国的石油储备在60天左右,所以原油的价格变化要持续60天以上才能体现出成本的变化,如果油价在20美元左右持续到年底,两桶油的业绩就不会亏,石油、烟草、银行、电力、是国家支柱性产业,他们税高点、利润多点,其实是国家的须要,关乎国家大事我们不应该抱怨,而是多一点支持!
最近有人在问,为什么国际油价都那么低了,最新公布的季报显示中国的两桶油一季度还亏了360亿元,差不多以每天4亿元的速度在“烧钱”?其实答案很简单,两桶油作为我们国家的超大型国企,其经营范围除了炼油、卖油之外,还有其他业务,这中间包括石油开采、石油钻井,石油工程建设等,可以说包圆了整个石油行业的上、下游;而这些业务很多都是重资本,高技术密集、高劳动密集的产业,这些产业需要相对合理的油价作为支撑,才能获得利润。我们可以对比下美国的页岩油企业,他们目前的采油成本和两桶油差不多,都是40-50美元/桶。自从油价跌到40美元以下之后,美国页岩油企业是亏得厉害,很多都陷入破产的境地。
那么两桶油为什么亏损那么多呢?老易特意找了下他们各自发布的一季度季报,其实里面说得很清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上官网或者证券软件上去查询。为了便于大家理解,老易花3分钟时间简单帮大家梳理下两桶油亏在了哪里――
先说中石油的季报,季报显示中石油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算总共亏了 133.49 亿元,,归属母公司利润净亏损162.30亿元,亏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一季度由于疫情严重,部分产能转为喷绒布等防疫物资生产,导致炼油和化工板块经营亏损87,02亿元,其中炼油业务亏损62.92亿元,化工业务亏损24.1亿元。
2,受到成本品价格下跌和市场需求下降影响,成品油销售亏损165.93亿元
3,销售进口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亏损39.33亿元。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最主要的亏损集中在油气营收减少和成品油销售额下降,光这两块就亏损超过300亿元。(当然也有盈利的业务板块,为了方便大家理解,为全部列出)
我们再来看中石化亏在了哪里――
中国成品油价迎年内第12次上涨,车主加满一箱油会多花多少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很多家庭都拥有了一辆汽车,在出行的时候也会很方便,不需要去挤公交挤地铁了。但是汽车是需要耗油的,所以说很多车主在买了车之后却付不起油钱了。因为现在的汽油价格是非常贵的,并且汽车的耗油量也是很大的。中国成品油价迎来了年内第12次上涨,那车主加满一箱油会多花多少钱呢?
加满一箱油会多花多少钱呢?
小编在网络上查询了一些资料,发现国内的成品油价已经迎来了2021年内的第12次上调,很多车主都抱怨,现在的汽油价格实在是越来越为了,已经加不起油了。在2021年9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消息,自18日24:00起,国内汽油价格上调90元每吨,柴油的价格上调85元每吨,综合算下来汽油的价格上调了0.07元每升。如果私家车的油箱的容量是50升,那么车主加满一油箱的油将多花3.5元左右。
汽油价格上升带来的影响
我们要知道世界上并不是一直非常稳定的,很多地方仍然在发生战乱,特别是这些盛产石油的地区,简直是得不到安民,所以汽油的价格也在逐渐上升。汽油价格的上升也带来了很多的影响,第1个就是很多电动汽车逐渐被更多的车主接受,他们会去购买电动汽车。第2个,很多汽车制造商在研究耗流量更小的汽车,这样也能够提高自己的销量。第3个,很多车主在开车的时候就会特别小心,以防止耗油过多,并且能够步行的时候就步行,不会开私家车。
结语
小编感觉汽油价格的上升也是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的越好,那么人们对于汽油的需求量也就更大,所以汽油的价格就会上升。
如果油价升到9元一升,你还会开车吗?还是选择打车?
实事求是的回答,油价如果还要往上,十块左右一升,那可真是有点开不起了。简单算个帐吧,市内开车本来就拥挤,速度慢,百公里得十个油,上下班早晚两趟,合计15公里,一个月按22天算,总计330公里,但不能不干点私活吧?把双休日算上,算个100公里吧,这样一个月就是430公里。好的,那么我们就要加43升油,每升十块,需要430块钱。那比较前不久的每升六块八,就要多支出三块二,43升就要多支出137块多/月。这看起来好像不多,但一年就要多支出1600多,可以买个55寸的彩电,或者买个滚筒洗衣机了。到了那个时候,肯定会走路或乘公交车了。每家的经济状况不一样,有车的用途不一样,还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出选择。
如果油价升到9元一升,估计我还会选择开车,不过开的会少了,近距离我会走着走,步行代替开车,毕竟成本提高了。油阶涨到10元一升,我就选择把车卖掉,改乘公交或打车走。
水涨船高,估计涨到10元以上,不管你乘坐公交还是打车,票价也得涨,背着抱着一般沉。
但这只能解决短距离通行,远一点的距离还是开车方便,俗话说,买得起马就能备得起鞍,多数人还会选择开私家车出行。
我计划减少三分之二的开车距离,不烧油就不交税,不给两桶油捐款,不给俄罗斯捐款。从疫情以来,我先把烟戒了,省了一个月三千块钱,又把国内 旅游 戒了,一年得个两万多,下一步戒车,戒饭,戒网!乌拉!
其实算了笔账,目前的出行第一选择一定是地铁,如果是小城市,其实打车的费用已经和开车的成本一样高。
比如说我所在的小城市,打车8块钱包含3公里,每公里一块五,当然这是小城市的价格,这样一来,其实打车已经跟开车一样的成本。
以我普拉多3.5L的14L油耗来计算,95号油价格8块6,一公里的油耗就在一块二左右,已经跟打车的一块五每公里只差三毛钱。
停车还不好停,停车场停一下就是5块钱起步。
其实算了笔账,油耗在10L以上的车,开车劳心劳神真的不如打车,油价过去一个月上涨明显,几乎破9块的当下,加满一箱油的成本已经飙升不少。
曾经的经济小车也没那么省钱了。
比如说卡罗拉, 百公里油耗7.5L来计算,目前92号汽油价格稳定在8块钱,每公里的成本已经达到6毛钱,其实百公里成本价格已经非常高。
其实最受不了这种压力的是领克车系车主,十几万买的车还只能加95以上标号汽油,以领克01为例,百公里油耗在8-9L左右,目前95号油价格8块6,一公里成本基本上要8毛钱,以一趟40公里的出行为例,其来回油价成本就需要60多块钱。
其实偶尔一次没有问题,但长期下去油耗成本必然压不住。
昊锐点击了解最新报价
如果高油价持续两个月,那么以一个月1500公里用车分析,两个月3000公里,至少多花400多块钱,这种成本对于普通工薪阶层来说压力非常明显。
高油价其实也能很好规避,放下车钥匙选择公共出行更加方便,而小城市选择摩托代步出行也是一种转移高油价压力的方式。
其实高油价反而刺激新能源的销量。
即便是装备了发动机的混动车型,也在这场高油价行情中露出了优势,百公里5L的混合动力车型,虽然油价再高,但成本支出用户是扛得住的。
而纯电动车优势更足,与油价没有任何关系,如果拥有家用充电桩,那么每公里可能只有一毛钱的用车成本,显然是高油价风波下的既得利益者。
从时代发展诉求上来说,放弃发动机其实是一个长线的优势,电动以及混合动力车型已经成为了时代所需,1月份数据显示,新能源车型产量已经达到400万量级,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节点。
别说油价升到9元/升,就算是涨价到10元/升,该开车的还是会继续开车。
很多人一看到油价上涨,就捶胸顿足,天似乎都要塌下来了。
油价上涨肯定不是好事。但是,你有没有认真的计算过,油价上涨到9元/升,你每个月到底增加了多少费用?
对于一辆私家车而言,一升油在市区里面,大约可以跑10-15公里。如果是在高速上,大概可以跑20-30公里。
我们就按照一升汽油跑10公里计算,你一个月跑1000公里,需要大约100升的汽油。
哪怕油价突然上涨一元,你每个月的开车成本,其实就只是增加了100块钱而已。
100块钱,不是一千,也不是一万。就是你去超市逛一趟,买的零食、水果的钱而已。
对于很多抽烟的人来说,一个月的买烟的钱都要花好几百块钱。你每天少抽一根烟,少嚼一块槟榔,可能就把这100块钱省下来了。
如果说油价涨了一点,就开不起车,那你绝对是贷款买车的。本来就不富裕,还强行贷款买车。
开不起车子,归根结底还是自己造成的。
你自己开车,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哪怕凌晨两三点钟,你突然来了兴趣,都可以开车绕着市区转一圈。
打车没有这种方便性。
而且像天气不好的时候,或者是上下班的高峰期,很难打到车。如果你的位置很偏僻,那打车全靠运气。
而且,有车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当你遇见什么突发事情的时候,可以说走就走。
去年的时候,家里孩子夜里突然发高烧,热惊厥,差点把大人吓。
去小区附近,一辆车子都没有。出租车没有,打车软件也打不到。最后没办法,只能叫救护车。
如果当时自己有车子,就能够第一时间出发去医院,内心也不用受焦急等待的煎熬了。
有自己的车子,真的是可以极大的方便生活和工作。
休息的时候,可以带着家人去郊区逛一逛,能增加生活的幸福指数。你生活的圈子,都能扩大很多。
很多人之所以会面临买的起车,却开不起车的局面,还是因为他不适合买车。
你车买的很勉强,东拼西凑才凑够的钱。或者是只付了一个首付买车,每个月还高额的贷款。
这种情况下买车,其实就是受罪,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
其实你可以算一下。
现在95的汽油,大概是8.6元/升,你一个月开车需要消耗100升,那就是要花860块钱。
这个费用,确实不小。尤其是对于那些有房贷、车贷的人来说,更是压力很大。
如果现在油价,突然降价一块钱,变成7.86元/升,你一个月也就是节省下来100块钱而已。
你能保证可以把这一百块钱存下来?估计还是会被你花在别的地方。
油价上涨确实不是好事,每个人都希望油价下跌。
因为油价涨了一点,就开不起车子。你把原因都归结到油价上,难免就有甩锅的嫌疑。
所以,经常喊开不起车的人,也别去抱怨油价了,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吧。归根结底,还是你买车的这个规划,本身就是错误的。
油价已经是八块多钱一升了,看消息专家们分析国际油价还会上涨,国内成品油再调整价格,估计肯定是破九,那开车真的是心疼钱了,平常也不去很远的地方,真需要买什么东西,搭乘公司的车就行了,想着买辆电动车,可是上海对电动车管控很严,特别是在道路上行驶,必须要遵守交通规则,必须要戴安全夫盔,电动车还要上牌,证照要齐全,有一样不行就要罚款,道路上查电动车很厉害,想来想去,还是买辆自行车比较好,反正是离菜场饭店三公里的距离,骑个自行车也锻炼了身体,节能环保,还是要少岀门,不光是油价涨了开车费钱,更有疫情的原因,还是少去人多的地方吧,自己不给自己找麻烦,涨吧,这种事情不是我们这些平头百姓说了算的,少开车就行了!
其实大家也不用担心,我们的汽油和柴油价格应该要涨到头了。现在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增长,最高时布伦特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超过130美元每桶,结果一夜之间又涨又跌回了112美元。如果在3月17日油价调整窗口打开后,油价仍然维持在120美元高位,那么很有可能我们整体的92号汽油价格会向上再飙升8%左右,快达到9元每升左右。高油价的时代来临了,而且应该在短期之内很难再回到8元之内。
我们也不用太过担心,因为按照发改委的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当国际原油价格超过130美元每桶之上,那么我们的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也不会再随之调整了。基本上可以推测那时候92号汽油的价格应该是在9元到9.5元之间,所以我们还是有上限的。但是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因为国际原油的价格不可能长期在130美元的高位以上,因为这不仅仅是我们受不了,其实全球大多数国家都受不了。
大家都知道,原油欧佩克组织是由美国在背后支撑的,而且因为全部由美元结算,所以美国对于欧佩克的组织影响力非常大。同时美国也是原油的生产大国,但是如果持续的高油价,对于美丽国也长期承受不住啊。因为现在正好处于一个特殊时刻,从去年起,美国的国内通胀就是越来越高,到现在也没有降下来的迹象。而预想的美联储的加息也支迟迟没有出台。不如果原油的价格继续短期大幅上升,那么美丽国的通胀将会越来越高,对于他们国内自己也是压力很大。
原油的价格在这两年多的时间如同坐过山车一样,其实也是在未来深刻的会改变民众的出行方式。燃油车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今年有可能就是新能源 汽车 的爆发一年。所以人们的出行方式有可能不再开汽油车,而是去开电动车,或者去选择环保的出行方式,也就是地铁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再加上单车或者走路。其实随着我国公共交通越来越发达,这种环保的出行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既省时间又能提高效率。
其实油价的高涨虽然会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但是对于日常生活的直接影响还不大。最重要改变的是有可能随着原油价格的大幅震荡,全球其他基础原材料生产物资的价格也会进行大震荡,最终又会引发全球新的一轮通胀的出现。可别忘了我们上一轮的通胀到现在还没有有效的治理,在叠加新的一轮通胀,那才是对于人们生活的极大影响。。
所以在这个悲观的看法下,大家今年要守好自己的工作岗位,不要轻易去创业,更加要对于自己的理财负责。
以92号汽油为例,一升汽油价格超过9元。大家开车外出办事都得掂量掂量。以东风思域1.8自吸 汽车 为例,一公里4毛钱消耗,也得涨到一公里6毛钱左右。
油价上涨,只能选择外出乘坐地铁,骑共享单车,完成最后一公里的路程。地铁价格的上涨,都是经过一个周期后,才听证涨价,不会受油价突然上涨而影响。街头置放的共享单车,不会受油价上涨,骑行使用的人多,而突然涨价。
公共 汽车 运营服务,平时受到政府财政补贴,早已取消普通公交 汽车 ,空调公交 汽车 界定。一律投币收费2元,大站车投币3元。要是想涨价公交车票,先得出告民公示,再走流程,开听众会,确定涨价。
出租 汽车 ,网约出租车,多属于私人承包运营,自负盈亏。受油价上涨,及时上调起步价格,每公里数价格,是短期内可以随时上涨。
汽车 进加油站加油,加的不是汽油,加的是心累,纠结。
综合以上因素,汽油价格上涨到9元。外出办事选择打车,不如乘坐地铁。乘坐地铁,3公里内路程不如步行。
如果油价升到9元一升了肯定还是会开车的啊,打车费用会更高,油价上涨并不是针对个人涨,而是整个国际行情的变化,出租车也是为了赚钱,成本过高,肯定就要提高起步价,也是合理的。
相对打车费用,还是开车比较划算,也很方便。
泣血回答这个回答,3月17日是油价调节日期,根据预测,上调油价1040元/吨左右,已远超上调红线,折合升来看,约为0.78-0.94元/升的涨幅。按照一般家用 汽车 油箱50L来算,加满一箱92汽油要多花40元。
这不是今年第一次上调,油价继续涨价,9块左右一升,车真开不起了。就以我的车为例,本身就是小排量车,排量是百公里1.4升的捷达,平时百公里6升油。
现在车辆比较多,红绿灯更多,交通拥挤很正常,加上车速很慢,油耗蹭蹭的往上涨,百公里得七个油,上下班早中晚三趟,大概20公里,一个月按20天计算,总计400公里,一周250元,一个月1000元。
双休日,还要回家,一个来回100公里,又得60元,一周四个周末,240元。简单算下,一个月1300元左右,一年多少钱很容易算,真后悔当初没有买电动 汽车 ,现在一切都晚了。
现在上班,无论天气是冷还是热,能省就省,能不开车就不开车,或骑电动车或步行或乘公交,因为实在加不起油了。话又说回来,路上的豪车依然我行我素,因为人家不缺这点儿油钱,我们不行,因为我们都是普通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