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台车补贴40万没人买?氢能源车是真香,还是真坑

2.比亚迪秦EV300生态游第二季

3.电动车充电站多少钱

4.中石化将全面供应京六标准成品油 媒体:霾会少吗

5.有关相声的资料,要简单点

一台车补贴40万没人买?氢能源车是真香,还是真坑

北京和京津冀油价一样吗-京津冀各自的优势是什么

太平洋 汽车 网 行业频道不知道你最近有没有在朋友圈中,频繁看到新能源车的身影,不是喜提特斯拉Model 3,就是在逛比亚迪的4S店……纯电动车因为它的绿牌、环保彻底地火了,但可能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氢能源其实才是终极的清洁能源方案。

那么,氢能源车到底是真香,还是个坑?

国内加氢站都在亏钱?

首先亏钱这事不是我瞎说,这是央视爸爸专题报道说的:

为什么亏钱?一方面,新建造一家加氢站动辄需要上千万元,每年运营成本也高达200多万元,建设和回报周期长。另一方面,现在氢能源车的体量非常小,达不到规模效应,导致加氢站还找不到可行的盈利模式。

目前国内的加氢站模式主要分为纯加氢站、油氢站以及气氢合建站。因此,油氢站、气氢合建站应运而生,大大节省了土地资源、运营成本等,逐渐成为主流模式。

在工作日,我来到了由中石化建设的 全国首座油氢合建站——佛山樟坑油氢合建站 。顾名思义,它是利用原油站改造,增建加氢站,不涉及新增用地,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控制柜、储氢罐、压缩机等大型设备。

刚来到这座油氢站的入口,就能清晰看到“加油站、加氢站”的标识,而且矗立的油价牌上也增加了氢气的价格: 每千克为80元

而当我开始走近加氢区域时,工作人员已经把我遏制住:“靓女,不要走过来。”

原来这位工作人员刚好在为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加氢,作业期间明确禁止使用手机、寻呼机等设备,也禁止穿和怕打化纤衣物(避免产生静电,某些加氢站会设有静电消除机,供工作人员在加氢前使用)。

于是关闭手机后,我试图跟工作人员套近乎。他说这里最大的储氢容量为是800kg,目前只为周边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服务,还没对其他商用车开放。

不远处就是露天的储氢罐,由于现场不具备制氢能力,所以所用氢气是由江门市运输而来。

据工作人员所说,现在每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 每次加氢量大约为10千克,用时10分钟左右,续航里程为300km 。意味着这座油氢站每天最多能为80台同类型公交车加氢, 而每次每台车的加氢成本为800元。

其实80元/千克的价格相比全国其他加氢站贵不少,上海安亭某加氢站的价格为35元/千克。如果以此计算,氢气应用在乘用车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

虽然光这么看,氢作为能源有一定的优势,但正如前面所说,加氢站的建造和运营成本都极为惊人,要像加油站一样大面积覆盖还不太现实。咱们就拿建设成本来说,一座加氢站主要涉及储氢装置、压缩设备、加注设备、站控系统等设备, 其中还有一种设备占据了30%的总成本,它叫压缩机

国内有不少企业能生产氢气压缩机,但主要还是用于化工领域,输出压力均在30MPa以下(目前用于氢能源车为35MPa和70MPa两种),无法满足 汽车 用的加氢站技术要求。这就导致国内加氢站在压缩机上还严重依赖进口,成本下不来。

如果像压缩机这样的核心零部件无法做到国产化、产量化,供应链无法做到体系化,加氢站在数量上很难突飞猛进。

根据央视 财经 报道, 截止2020年底,国内加氢站数量为118座。 这算不多吗?

这要结合国外来看,截止2020年底,日本共建成142座加氢站,韩国建成60座,全亚洲合计275座加氢站;北美地区共拥有75座,大部分位于美国加州;欧洲大约有200座加氢站,其中大约有100座位于德国。

可以看出相比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中国即使地缘辽阔,加氢站的数量和密度其实并不算太高。

去年9月,国家五大部门宣布将对“燃料电池 汽车 购置补贴政策”调整为“示范应用支持”,也就是以往买氢燃料电池车能获得国家巨额补贴,变成符合产业化条件的示范城市才能获得奖励。

示范城市要求是这样的: 四年内“推广超过1000辆达到相关技术指标的燃料电池 汽车 ,平均单车 累积 用氢运营里程超过3万公里;建成并投入运营标准加氢站15座 ……(奖励细则和示范城市的名单还未正式出炉)

为了争当示范城市,各大城市也是拼了,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从数据来看,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这三大经济最发达的区域是加氢站数量最大的,这一点毫无悬念。

以我探访的佛山市为例,当地政府专门出台了针对氢能源 汽车 产业的补贴办法,其中用于氢能公交车补贴5亿元,加氢站建设补贴1.5亿元。在上亿元真金白银的补贴下,佛山目前加氢站数量达到16座,也引进了东风 汽车 等重点企业。

由国家政府牵引,再由地方政府执行和刺激相关企业发展,这样的思路与十年前新能源 汽车 “十城千辆”计划推广思路十分相似。

一方面,预示着氢燃料电池车将走向成熟化;一方面,这些示范城市之间其实也会形成“内卷”,就像现在纯电 汽车 成为城市GDP竞赛的重要赛场,合肥、上海、广州等城市暗自内都想打造中国最大的新能源车产业群。

某种程度上,“内卷”这种被自愿性竞争是种向好趋势,至少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加氢站和氢燃料电池车。

补贴40万的氢能源车你买不买?

当然了,按照现在氢燃料电池车的体量,目前的加氢站已经基本够用。截止2020年底,中国大约已有氢燃料电池 汽车 6002辆在运行,主要分布在广东、上海、北京、江苏等地区,多数为公交车、物流车。

如果你恰好是生活在上海、广州、佛山、盐城等城市,那么你大概率能见到氢燃料电池车的公交车。而在我们接触比较少的物流车等商用车方面,包括东风、福田、飞驰等制造商都已经研发出了氢燃料电池货车,并且部分已经投入使用,续航里程在500km左右。

为什么氢燃料电池车常见在商用车领域,而不是乘用车上?最重要的原因是成本,因为整条产业链还在初步搭建阶段,一台氢燃料电池车比纯电车、燃油车的成本还高出2-3倍。再者是现在加氢站的数量还无法满足大规模的加氢需求。

而商用车的路线相对固定,对加氢站要求也较小。而且氢燃料电池加注时间短、高续航里程等优点也注定了适合应用在商用车上。

欧美地区的发展也印证了一点,戴姆勒放弃了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开发,并且与沃尔沃合资开放氢燃料电池客车;大众集团的CEO迪斯更是耿直地说,氢燃料电池车成本高,决定终止相关研发。

而美国方面,诞生出了普拉格能源(Plug Power)、尼古拉(Nikola)两家最炙手可热的氢燃料 汽车 相关的企业,都是专攻商用车方向。普拉格能源生产氢能源电池和叉车,基本垄断了全球氢能源电池叉车的市场。

尼古拉专注氢燃料重型卡车,被视为燃料电池界的特斯拉,在上市后市值最高峰时还一度超过了福特等车企,即使至今还是“PPT阶段”。

可以总结出欧美车企都一致将技术路径指向商用车,毕竟押输了也不太影响主营业务,押对了就可以马上应用在乘用车。

不过,日韩就有相反的看法了,也就是专注乘用车领域。比如丰田的氢燃料电池乘用车Mirai如今已经迭代到第二代,续航提升了30%达到850km,据说累计已经卖出了一万余台。

本田在2015年也发布了旗下首款氢动力燃料 汽车 ——Clarity Fuel Cell,续航可达750km。

现代 汽车 在2013年推出第三代氢燃料电池车型ix35 FCEV;2018年还发布了续航800km以上的NEXO,2019年销量4987辆,比Mirai还多。

而中国,则坚持商用车与乘用车双线并举。虽然在乘用车的应用上落后于日韩等国家,但其实已经有不少车企推出或展示过氢燃料电池车。根据氢云链数据库统计数据显示,从2008年开始,国内市场上出现过的燃料电池乘用车大约有25款,其中工信部产品目录的有9款。

最具代表性的是上汽大通,分别在2017年广州车展和2020年北京车展推出了FCV80和EUNIQ 7上市。FCV80售价高达130万元,在国家及地方各50万/辆的补贴力度下,终端售价为30万元,仅相当于中配的燃油版V80。

EUNIQ 7扣除国家和地方补贴共40万元后,终端售价约为29.98-39.98万元,相比其售价28.98万的燃油版G20最高配,并不算太贵。

但这两款车其实跟普通消费者并没有半毛钱关系,都是主要供应给政府单位、客运公司等组织机构。在上汽大通的官网上,甚至根本查询不到FCV80和EUNIQ 7的经销商信息,也查询不到相应的销量。

相比日韩已经卖了成千上万台氢燃料电池乘用车,中国在这方面明显滞后。一方面,国家对于氢燃料电池车特别是乘用车领域,并没有做出统一的战略规划,或者说只是萌芽阶段。一方面,加氢站、氢燃料电池车等关键技术、成本问题也制约着商业化落地。

可以说,即使现在能补贴数十万元,氢燃料车还不是真香。因此,业内对未来的技术路线普遍达成的共识是以纯电动为主,以氢燃料电池车为辅,而且更适合应用于商用车、长途卡车等。

攻克氢能源 汽车 还有这些难点

即使因为地方政府推动建设加氢站,车企大举进军氢燃料电池车领域,行业内还存在着许多难点。

首先是制氢,虽然我国是全世界最大的产氢大国,2019年全国氢气产量为2000万吨,但主要制氢原料还是以化石能源为主(如煤、天然气、石油),其中尤以煤制氢占比最高,气化装置投资价格高,另外还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需要额外的技术加以控制。

最理想的制氢方式是通过电解水制氢,一来纯度高,二来易于可再生能源结合,是真正的绿氢,不过占比较小。

再者是储运,中目前中国普遍使用20Mpa的高压气氢拖车,比如一辆30吨的大卡车可以运载300-350kg的氢,适合加氢站现在日需求量500kg的规模;当用氢量达到一定规模,就需要用到液氢槽车,但液化过程的能耗和固定投资也很大。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曾表示,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应用的瓶颈“不在两头,在中间”,就是 车下运氢、车载储氢和氢能加注 ,同时还以为这个技术还要5年 探索 之后才能决定是不是具有大规模应用的可行性。

将占全球20%的市场份额?

回想2009年,新能源 汽车 推出“十城千辆”政策后,产销量出现拐点,从不足万辆到如今遍地开花,甚至在非限购限行城市也能看到各式各样的纯电动车。而如今,“十城千辆”政策的氢能源车版将至,产业供应链加速完善,像极了纯电动车的爆发前夜。

关于氢能源车的未来,有不少相关机构做出极为乐观的预测。譬如根据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到2050年,氢能将创造3000万个工作岗位,氢燃料电池 汽车 将占全球机动车的20%-25%,创造2.5万亿美元产值,在全球能源中所占比重有望达到18%。

我想当以上这些难点被完全攻克,氢燃料电池车也完全可能跟纯电动车分一杯羹。(文:太平洋 汽车 网 曾惠君)

编辑推荐阅读:

这就是终极能源形式?探访国内最具规模氢能产业基地

比亚迪秦EV300生态游第二季

嘿,纯电动汽车给你什么印象?老年代步车?仅能市区代步,千万别出城?

如果是这样,那你可真该更新一下大脑内存了,如今 比亚迪秦 EV300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已经高达300公里了,足够在京津冀打个来回!在7月的最后一个周末,随 比亚迪 秦 EV300车队一起 ?秦意吾驾?,让绿色生态游告诉你周末的正确打开方式!

安静是种修养

7月30日一早,车队一行近百人,统一的白底蓝标,引来不少艳羡的目光,浩浩荡荡地从位于南五环外的比亚迪模具公司出发,一路向北,迫不及待要去拥抱怀柔的山清水秀。奇怪的是,没有以往的喧嚣带来的烦躁,少了发动机的嘶吼,车载音乐显得格外悦耳,星期六的早晨,迎着 阳光 ,因为安静,一切变得清清爽爽。

很拉轰,也很自由

不用摇号?国家补贴?免购置税? 北京 的车友,想必都是从这些优点开始认识新能源车型的。?续航里程超过300公里,可供选择的车型不多,除了特斯拉,就比亚迪了?一位有着五年摇号历史的王姓车友笑着调侃道:?比亚迪做电池起家嘛,纯电动车的核心技术不就是电池么?那自然要选择比亚迪喽~?聊着聊着,车队一行已经沿着东六环行驶到G45大广高速,离中影杨 宋 收费站仅剩22公里啦,大家变得越来越兴奋。

?秦意吾驾?比亚迪绿色生态游第一季参加的车型是e5 300,因为秦EV300才进入北京新能源车目录不久,没想到秦EV300颇受市场欢迎,刚刚上市俩月就突破了5000余台,因此参加第二季生态游的全部是秦EV300的车友,他们当中既有老司机也有新手。纷纷表示比亚迪秦EV300在开空调情况下跑个300公里妥妥的!续航能力秒杀其他品牌纯电汽车。

在活动环节中,另一位陈姓车友吐露心声:?牌照也许是购买新能源车的首要理由,但是也观望了很久,一是担心充电不方便,二是担心续航能力差,只能上下班代步,沦为买菜车。?而比亚迪秦EV300有多种充电方式,220V壁挂式充电盒或国标充电桩、380V壁挂式充电盒等均可,是一款真正不依赖专业充电站的新能源车。

纯电动汽车零排放、无污染、无噪音、维修保养工作量少、享受各种补贴和优惠等诸多优势都为大家所熟知,而?里程恐惧?却迟迟未能解决。比亚迪秦EV300依托于比亚迪在电池领域的优势,达到了300公里的续航能力,据用户实测甚至达到了360公里,完全可以满足家庭日常代步和周末出游的需要。从北京出发旅游,西到张北草原、北到承德避暑山庄、东到北戴河,秦EV300都没问题,终于解决了后顾之忧,体会到了自由自在的畅快感觉。

从此不再关心油价

?根据我的计算,每公里仅需1毛钱!?善于?聪明消费?的高姓车友介绍说,纯电动车的动力性一点也不差,他一度开到了每小时130多公里,感觉还能往上加,但为了安全起见没有再提速,据说官网标定的最高时速是185公里/小时,并且这款车起步也很快,百公里加速可达7.9秒,即使在山路上也毫不吃力,即刻加速、超车,轻松将其他车辆甩在身后,这得益于搭载比亚迪自主研发的永磁同步高效率高转速电机,在电池容量、电机最大功率方面也达了到同级领先水平。比亚迪为秦EV300电池电芯提供终身保修,因此赢得了车友的信赖。

在鹿世界烧烤时,我们还见识了秦EV300非常实用的VTOL功能。也叫作?比亚迪移动电站技术?,可直接利用整车电量,实现车外220V交流放电功能,即车辆可通过自带的转接设备,转为普通二/三孔插排,实现对外部用电器放电。放电电压为220V家用电压,最大带载能力为3.3KW,可为电磁炉、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及冲击钻等电动工具供电。无论是郊游露营、还是应急救援,均能轻松满足。这不仅是该车的又一大亮点,更是很多车友购买决策的一大理由。

我环保我骄傲

这才是一个完美的周末?自然美景、自助美食、采摘、游戏、抽奖等亮点不断将活动推向高潮:宠物之?秦?带车主们与萌宠亲密接触。

更重要的是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环保分子?。他们是追求理想崇尚自然和谐、对舒适性与科技性配置有很高要求的一群人,日间行车灯、电动折叠反光镜、行车记录仪、12.1英寸的液晶仪表盘、360?全景摄像头、遥控泊车、移动电站等一个也不能少;他们也是积极践行环保主张、勇于尝试的一群人,让我们了解到,纯电动车已经成熟。

@2019

电动车充电站多少钱

充电站多少钱?虽然电动车很受朋友欢迎,但是电动车的充电一直是个问题。以往北京将执行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费上限收费标准。届时,充电服务企业可根据充电量向用户收取充电服务费,每千瓦时充电上限为当日北京92号汽油最高零售价每升的15%。自2020年1月1日起,收费服务收费将由市场自行调整。根据国家发改委规定,2020年前,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电动汽车运营成本明显低于燃油(或燃气)汽车,提高电动汽车在终端市场的竞争力。

给一辆电动车充电要多少钱?动力成本大约是燃油车的一半。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电动汽车电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经市政府批准,北京市发布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费上限收费标准,即充电服务公司可按充电量向用户收取充电服务费,每千瓦时充电标准上限为当日北京92号汽油最高零售价格每升的15%。各业务单元可在不超过上限规范的情况下制定具体的收费规范。

比如2015年4月29日北京92号汽油最高零售价格为6.46元/升,则充电服务上限为6.46元的15%,即0.97元/kWh。油价上涨时,收费服务费相应增加,油价下跌时,收费服务费也相应减少。

本规范的制定保证了电动汽车的动力成本低于燃油汽车。以BAICE150EV电动汽车为例(百公里平均电耗16度)。当油价在6元/升至10元/升范围内变动时,收费服务费为每千瓦时0.9元至1.5元。按此计算,电动汽车的动力成本约为同等燃油动力汽车的50%至60%。

充电站多少钱?运营充电设施暂免电费

新能源汽车除了向充电服务企业支付充电服务费外,还需要按规定缴纳电费。其中,对直接向电网企业报电装电的经营性集中充电设施,实行大工业用电价格,2020年前暂免基本电费;其他充电设施应根据其所在位置执行分类目录电价。&mdash对实行居民电价的居民住宅、居民小区和非居民用户设置的充电设施,执行居民电价中合并用户的电价;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公共停车场应当使用充电设施用电。大多数企业和其他人。电价。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用电,执行峰谷分时电价政策。

2015年,北京计划新建2000个充电桩,实现北京六环公共充电桩设施平均服务半径5公里的建设目标。北京电力公司、首发集团正在北京市10条高速公路的18个服务区建设充电设施,其中京沪高速G2马驹桥服务区已投入使用,京港澳高速G4窦店服务区、京藏高速G6白鸽服务区已建成。此外,北京正积极与天津、河北沟通,力争在G1京哈高速、G4京港澳高速、G6京藏高速率先实现京津冀充电服务一体化突破。

现在,北京紧随其后。电动汽车充电站多少钱?自用慢充为主,公用快充为辅&rdquo建设思路,在实施个人使用收费&ldquo一辆车,一堆。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公共停车区域公共充电设施建设。剔除特斯拉等进口汽车,北京新能源乘用车示范运营规模已达到4000辆以上,充电设施建设水平和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百万购车补贴

中石化将全面供应京六标准成品油 媒体:霾会少吗

(原标题:中国石化将全面供应京六标准成品油 减轻雾霾作用几何?)

央广网北京1月2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元旦假日,华北地区再次遭遭受雾霾侵袭,京津冀多地被持续雾霾笼罩,橙色预警与人们跨年的脚步紧紧相随,计划出行的市民行程被阻隔在高速入口,景点登高的游客只能“望霾叹息”。想必大家都很关心,辞旧迎新之后,新的一年,霾会少些吗?对抗雾霾,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中国石化率先开始行动:2016年12月30日,中国石化在北京十里河加油站召开京六标准油品上市发布会,正式宣布中国石化在京油库油品已全部完成置换,十里河加油站即日起开售京六标准油品,北京地区562座加油站置换工作已全面铺开,预计今年2月中旬将提前半月全部完成置换并供应京六标准油品。

从今年1月1日开始,北京第六阶段车用燃油标准正式实施。预计使用第六阶段油品后,在用汽油车颗粒物排放降幅达10%。为了减少机动车排放污染,北京市于2004年、2005年、2008年、2012年在全国率先实施了第二、三、四和五阶段地方油品标准。“京六”地方油品标准实施后,北京将再度领先全国,进入新的油品时代。

北京第六阶段《车用汽油》、《车用柴油》两项地方标准的技术指标,参照了目前国际上最严格的车用燃油标准。两项地方标准分别规定了北京第六阶段车用汽油和车用柴油的产品分类、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取样、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和安全等内容要求,为强制性标准。

与国际上最严格标准相比,中国车用油品中成分有哪些不同?“京六”燃油标准实施后,哪些指标会产生实质性变化,对于减少减少PM2.5的形成有哪些实际意义?

关于这个话题,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做出了分析点评:

韩晓平:中石化推京“六”治雾霾,降芳烃、烯烃标本兼治。我们的汽油为什么会使用95、92这样的标号呢?这是实际汽油的抗爆性与标准汽油抗爆性之间的比值,那么什么是标准汽油呢?那就是辛烷,最理想的汽油就是纯辛烷,但是自然界纯辛烷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标准汽油主要是由异辛烷和正庚烷组成的。

中国1959年发现大庆油田,实现了石油工业的独立自主,但是当时我们还没有那么多汽车,我们开采出的石油主要作为化工原料,所以我们的炼油厂主要去生产芳烃、烯烃这些化工原料。改革开放之后,汽车不断增加,为了满足大家日益增加的汽油需求,我们开始用芳烃和烯烃配置汽油。芳烃可以通过炼油来提炼,也可以通过煤炭来提炼,资源是比较丰富的,但是汽油中如果大量使用芳烃和烯烃,也为环境带来了新的问题。

之前北京地区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雾霾,污染数值高过了周边的地区,当时北京也没有采暖,周边的地区也没有大量的焚烧秸秆,这说明污染主要来自于本地,而本地的污染主要是汽车尾气造成的。那么什么因素导致汽车尾气造成了如此严重的雾霾呢?除了燃油中产生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这些有害物质之外,还有一个东西就是有机物的挥发,或者我们叫挥发有机物。我们在高中学习有机化学的时候都曾经学过,芳烃也叫芳香烃,是指分子中含有苯环的碳氢化合物,而烯烃是含有两个碳键的碳氢化合物,那么这两种物质都是挥发性的有机物,它们和汽油燃烧后的氮氧化物、二氧化都不会独立的形成污染,但是经过日光一照,在光化学的作用下就会大量的形成PM2.5,造成严重的雾霾。

中国化学工业之父侯德榜有一位弟子,也是他后来的助理,这位先生叫方德巍,方先生今年已经84岁了,他一直在呼吁降低汽油、柴油中的含油量,还不是解决卡车、汽车尾气造成雾霾的主要问题,我们还要同时的改变汽油和柴油的组分,要大幅度的降低芳烃、烯烃,还有柴油中的多环芳烃,这样才能够有效控制雾霾。

比如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与汽油和柴油中的有机挥发酚是有关系的,相关国家后来都制订了非常严格的油品标准,大大降低了芳烃和烯烃,也降低了柴油中的多环芳烃的比重。这一次中石化主动向北京市场供应了“京六”标准的汽油和柴油,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雾霾的问题。比较“国五”标准和“京六”标准,我们发现汽油标号没有什么变化,含硫量也没有什么变化,仍然都在10个PPM,而10个PPM其实也是非常低的一个数值了。但是我们发现,芳烃和烯烃以及苯的含量大幅度下降,芳烃从“国五”的42%降到了京六的35%,下降了16.7%。而烯烃从24%降到15%,降低了37.5%,低于了欧洲18%的标准。而苯也下降了20%。可能造成中枢神经损害的硫醇降到了0%。“京六”标准的柴油中多环芳烃的比重也大幅度下降,从11降到了7。我们知道多环芳烃对人体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它是一种致癌物质,对环境的影响也非常大,如果能够大幅度下降,无疑对环境、对我们的人身健康都有非常大的好处。这一次北京的油品升级,芳烃、烯烃从占汽油组分65%降到了50%,减少的15%就需要使用更多的烷类物质进行替代,主要是正庚烷和异辛烷,那就需要中石化采购更多的价格昂贵的轻质低硫原油,并投资建设多套烷基化和易购装置来提升油品。

这一次其实又是中石化主动承担起了社会责任,国家在还没有调整燃油组分的情况下,主动降低了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这些有机挥发酚。其实上一次国家执行“国五”标准,也是中石化主动在北京先行推广了“京五”的标准,而“京五”的标准变成了国家最终的标准。这一次的替代,中石化自己主动来买单。而这两次提升油品标准都是中石化主动为环境买单。在目前国际油价低迷、企业利润下降、企业工资也在不断的下降的情况下,中石化能够忧人民所忧,急人民所急,主动承担起这个责任确实还是难能可贵的,我们应该给他一个大大的赞。中石化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贯彻中央提出来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积极的推进这项工作,其实他的包袱非常重,他要花很多的钱改生产线,又要去采购轻质低硫的原油,还要进行各种各样的研发和投入。

根据北京环保部门的估计,使用“京六”标准油以后,北京由汽油车产生的颗粒物将下降10%,非甲烷有机气体和氮氧化物总体可以消减8%到12%,现有的柴油车的总碳氢类化合物可以下降8.3%,一氧化碳可以下降22%。这些巨大的变化将对我们战胜雾霾起到一个非常关键的作用。我们不太可能一夜之间把所有的油全部改变,因为即使在美国或者欧洲这些环保标准非常高的国家,他们的油品中也是含有芳烃和烯烃。另外一方面,我们还要提高汽油车的节油效率,同时发展电动汽车来进行替代。仅仅靠石油公司来改变油品质量,实际上是没有办法支撑的。

有关相声的资料,要简单点

笑林通讯天津相声楼相声史话网络红人相声家谱滨海大观楼 校园相声名家经典相声专场学者谈相声艺海时空动漫相声搞笑论坛相声留声机 王自健访谈:我其实最在意你笑没笑 尽管2009年才出道,但王自健已经很火了,这位善于把生活中的苦闷变成乐子的80后相声演员,正改变着中国脱口秀的形态。

人物

王自健,1984年生,北京人,民间相声团体“相声第二班”及品牌的创始人,《今晚80后脱口秀》主持人。相声师从侯耀华,评书师从评书名家马增祥(马岐)。王自健不仅说“好笑”的相声,也会说“敢说真话”的相声,被媒体封为“相声时评人”,其独特的幽默风格受到广大相声迷和脱口秀迷的喜爱。

故事

“我的风格?呆萌呆萌的嘛!‘呆萌’就是钻石(Diamond),不是很值钱吗?”

录完节目已近凌晨,化妆间里,王自健对记者蹙了蹙八字眉,脱口就“秀”。

王自健,1984年生,做过白领,北京民间相声团体“相声第二班”班主。年纪轻轻的他,已是京城相声界响当当的“小王爷”,2012年后来到上海,很快又成人气飙升的脱口秀明星。

他说,自己这颗“钻石”能被推上电视屏幕,是因为制作人叶烽在网上看了他的段子,“笑得差点中风”。《今晚80后脱口秀》破1的收视率让他成了电视台风头正劲的“深夜档一哥”。如今,已有人冒充工作人员在广电大厦门口售票了;此前他在兰心戏剧院演出,进后台途中甚至遭遇黄牛夹道欢迎,他们已把票价炒高了3倍。

自从当上脱口秀节目主持人,王自健每周都在京沪间往返。一边穿着大褂摇着折扇在北京小剧场说相声,一边挺着西装戴着耳麦在上海电视台录节目。他曾在脱口秀中调侃,最忙时“里面穿大褂,外面套西服,在这儿说脱口秀,说完后立刻上飞机,到北京西服一撕就开始说相声,超人一样”。

说相声,“圆”得住“黏儿”(拢得住人),“馈”得下“杵”来(敛得到钱),就是本事。这个说相声的80后,没啥江湖气,站台上颇显清新脱俗,却不乏针砭时事的大胆尖锐。

2011年4月“相声第二班”一场常规演出中,王自健拿出相声原创作品《歪唱太平歌词》。98分钟的演出中,高涨的油价、房价和卡扎菲都成了他揶揄的对象。“歪唱”视频在网络飞速传播,让更多人记住了这张“呆萌”的脸有张厉害的嘴。此后,他的《舞动人生》《白领人生》等系列作品,因主题贴近“80后”,深受年轻人追捧。

从房奴的焦虑到光棍的苦恼,奢侈品的步步紧逼和山寨货的重重包围,都是王自健演出中的素材。在他看来,自己所代表的80后,是最“苦逼”的一代人,尤为“苦逼”的是像他一样、1984年出生的这批人,“正好赶上大学扩招,应届毕业生再也不是天之骄子了。”他用吐槽的方式,把时代的荒诞消解成了台下80后观众的笑声。

他说的“我们”,是节目背后的写手团队,目前已发展到十几人。效仿美国脱口秀的编剧制度,以高额稿酬吸引写手加入,保证节目持久的资源。“每个段子都付钱,不敢言好,但干净。说出来腰杆直。”

在王自健的脱口秀中,赖宝、蛋蛋、王建国3个名字,是一抖就响的包袱。吝啬酒鬼赖宝,现实中是颇有名气的写手,他说,“王自健的想法是,不要一个人在台前风光,我要把你们都带上。”

早在高中那会儿,王自健就开始以“火鸡”为笔名给游戏杂志写枪稿。成为相声演员前,他曾是标准“白领”,干过电视竞猜游戏节目写手、电视编导、广告公司提案等各种工作,很早就过上了有车有房、西装革履、出入高档写字楼的生活。

如今已近而立之年,他仍像个贪玩的大孩子,工作间隙,“小游戏一定要玩。”读书对他而言也是玩。读过“特别好”的名著和工具书,也追过“特别烂”的网络小说,他习惯用阅读来填充失眠的时间。

人生阅历加上肚里攒的墨水,振振荡荡,成了可供玩味的节目创想。王自健坦言,需要给知识归类,把积累掏出来呈现给观众。“人对自己的能力管理特别重要。其实我从挺早就意识到这事,但不知道怎么做。我还是太年轻了,大多数时间用来玩儿了。”主持人曹可凡看好这位新秀:“这碗煲仔饭料都已经放足了,但还需要时间去焖。”

相声无法学习

记者(以下简称记):相声鼻祖张三禄称,“相”字以艺人之相貌,形容喜怒哀乐,使人观而解颐;“声”字以话音变出痴痴呆傻,仿聋瞎哑,学各省人说话不同之语音。有些相声演员本身面相、声音就挺逗乐,你长得特正经,表演中怎么发挥自己的特点?

王自健(以下简称王):相声是什么?就是两个人通过说话的方式,把一件听说或经历的好玩事儿讲给你听。我们有时候要把一个故事讲明白,这里面有各种人,你越是大众脸,越能把各种人演出来。

大家喜欢怎样的讲述者?一定是拉低姿态,就是王朔《你不是个俗人》里写的:任何人,你捧着他说,他可以打心眼儿里烦你或看不起你,但绝不会恨你。相声也是这样,你以会当凌绝顶的状态跟人讲事儿,谁要听啊?刚开始我是低姿态,但后来我发现一个更好用的方法,叫“转过身来和他们站到一起去”。

记:和其他相声演员比,你比较有书卷气。

王:读书人嘛,我一直是以知识分子自居的。

记:搭建知识结构的过程中,阅读哪些作品对你积累幽默感、讽刺能力特有帮助?

王:王朔是基础,更多来源于美国情景喜剧,像《friends》《人人都爱雷蒙德》等。我的段子更多的是接近于情景喜剧的那种包袱,包括现在段子里塑造的那几个人,赖宝、蛋蛋、王建国和我自己。有他们后,任何新发生的事,大家同时遇到,排比一处理,喜剧感就出来了。

记:师傅侯耀华给你哪些指导?

王:教我为人处世,帮我平事儿。因为我总惹事儿嘛,今天得罪这个,明天得罪那个,都是不经意的。他靠他在业内,不仅相声,也包括演艺界的人脉资源,帮我得到了不少原谅。(技艺方面呢?)相声无法学习,师傅徒弟之间绝对不是传艺的关系。

记:从马岐那儿学到些什么?

王:也没学到什么。(拜师是拜保护伞?)我保护他还差不多。相声必须有个师傅,这是一种对传统行业的尊重和传承。就算个形式吧,是对发明相声的人的尊重。

把辛苦变得可爱

记:你以“挺郭”出名,后来又因其抄袭事件“反郭”,谈谈现在你对郭德纲的完整态度?

王:还是不完整。郭德纲一开始我是非常敬重的。不知道为什么,郭德纲用一张嘴就把“主流”这个词弄坏了。他以弱势群体求关注起家,总说自己当年有多惨。至今他起码过亿了吧?还装成这样。我呢,确实一天苦日子没过过,我觉得我的辛苦就是非常普遍的大家的辛苦,大家的辛苦我们就让它变得可爱起来、好玩儿起来。这才是观众真正需要的。现在的中国人,不太需要偶像,都需要朋友,去建立幸福。

记:你对自己现在的段子满意吗?理想中的段子是怎样的?

王:脱口秀时间太紧,无法抠细节。那天徐峥喝多了,跟我吹嘘他片子怎么抠细节,还说,你要用这种方法去弄你的脱口秀。我说我没时间,有本事你一个礼拜拍一个?

记:徐峥那片子你怎么看?

王:牛逼到让人嫉妒!它里面有让我们这些专门从事幽默的人也觉得特别棒的幽默。但我觉得他很难再超越自己。(笑)

记:幽默在你眼里是什么?

王:首先是谋生手段,另外是种活下去的动力。现在微博上造谣的人很多,成天搞苦情,让大家相信自己生活在一个非常痛苦的时代。全中国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水深火热?所以一定要有我们这些人教大家苦中作乐,不然还活得下去吗?

别成了名利的奴隶

记:你当年那个高额奖金引诱观众打电话是怎么回事?

王:我个人私德标准一直很高,但公德标准是近几年才树立起来的。(笑)那会儿社会也浮躁,要求人成功,什么是成功?就是有钱!我当时是第一次从不愿谈钱的知识分子向愿意谈钱的商人样子转变。不成功,说明我做不了那样的人。那节目骗钱骗得太厉害了,但被骗的人也不太在乎,也就被骗十块钱不到。当时看到原来身边几个一起做节目的人,干了这个一年就挣几千万,后来想想是不对的。(当真能挣那么多?)你真的想象不到那东西多赚钱,生活在各大城市的人想不到二三级城市的那些人有多闲。

记:如今在你眼中,成功是什么?

王:首先得活在世上。怀才不遇的人很多,但怨天尤人、愤世嫉俗是不对的。接着刚才那个问题,这事完了后我觉得最大启发是什么?就是人不一定非得成功,或金钱上得到多大收益才能活得精彩。

道家有个词特好,真人。什么是真人?老子说,无欲无求,无欲则刚。我们只需要进行理所应当的劳动,获得理所应当的回报,把大多数时间给自己。你可以执著于自己的爱好,这个爱好和钱没关系,你不以此为生,不赖以生存,会获得非常愉悦的生存享受。劳动肯定是对的,但对名利的追逐,使现在很多中国人迷失自我的方向,我们不要成了名利真正意义上的奴隶。

非80后眼里的典型80后

记:觉得自己是典型的80后吗?

王:是。我是那种非80后眼里的典型80后。我们这代人特别苦逼,遇到了这世界上最不可想象的重大变革:突然有一天我爸跟他爸关系不一样了,一个变得很有钱,一个就是普通工人;突然有一天,他的球鞋不是普通球鞋,是耐克了;突然有一天有了汽车;突然有一天有人买房了;突然有一天他爸不叫厂长叫经理了。我们就是变革婴儿,是改革开放的第一批适应者,我们的三观是在变革中建立的。

记:你的节目中反复出现“葫芦娃”“机器猫”“变形金刚”“白娘子”“西游记”等80后的集体记忆,是否担心有一天这些记忆元素会使用殆尽?

王:刚才已经透露了一个套路,建立人物性格后,把不同的事搁到这几个人身上,排比处理,喜剧感就出来了,别搁一个人身上耗,不同的记忆你轮着耗,一年才52集。但我也不觉得能一直无忧无虑做下去,《friends》那么牛的东西不也就撑了10年吗?两三年我还能撑得起来。

记:你曾说过做更多能“嚼”的东西,怎么定义这类东西?

王:我特别想做一场以“魔兽世界”为主题的脱口秀,通过8年来玩这个游戏的人讲述不同的感觉,包括游戏里可乐的事儿,玩游戏的人生活中的事儿,勾起共同回忆,不再是个电视节目,而是个专场演出,两到三小时。

记:听说你以前也玩摇滚?

王:学过吉他。不是很喜欢摇滚。曾经非常喜欢,为了摇滚乐去学英语,结果发现摇滚乐里有浓浓的种族歧视,就不喜欢了。

记:为什么这么强调原创?

王:因为我亲眼看到无数当初才华横溢的相声作者现在三餐不继。他们写的作品让冯巩、姜昆这些人变得光芒万丈,他们却三餐不继,现在已经敏感到不信任任何人了。

记:有报道说你现在的写手团队已经发展到二十来人了。

王:去年刚开始5个人,现在十几个,有来有走。(怎么吸引他们?)首先是个人崇拜,他们都很认可我。节目组稿费给得也高,给我写段子不用像作家那样24小时只干这事儿,你可以上班,一个礼拜你想到一个就写一个。一个月采用两三个,就一两千块钱,作为个人无负担的一种生活补充,挺好的,是吧?

记:除了付钱购买的合作关系,你和这些写手如何交流,来保证节目风格的统一?

王:都我自己改。很少有人的东西是可以拿过来直接用的,基本上每期的段子都我一个一个改。修改表述方法、人物关系,修改的东西事无巨细,非常多。一集三五个是纯我原创的,但每个都是我改的。有些完全不好笑,我帮他想个笑点。

记:外界对你的评价,你最称心的是什么?

王:我对别人说出来的评价都不太在意,他笑没笑,我最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