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通膨的时代快要来临了

2.帮你省下三万块!8万多的五菱凯捷手动挡能不能买?

3.决定油价命运的会议即将开幕,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大通膨的时代快要来临了

青海大通油价92多少钱-青海大通介绍

文:谭世坪

去过美国纽约的中国人都知道,纽约已经老到不行了,是该翻修了!台湾当然希望这一波能多赚美国人的“美元”;大陆更要看的是“美元”还能当钱吗?这一基建计划通过审核,意味着美国又将放水1万亿美元,再加上之前的基建计划,该国未来还会放水5.7万亿美元,而这些钱又将从哪里来呢?

通常政府没钱有三个方法:1、举债(发行国债);2、征税(尤其征富人税);3、印钞(美国最厉害)。截至今年6月份,美国28.5万亿巨额美债上限“风暴”已经袭来,而且照该国当前的情况是无法偿还的。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也曾多次喊话美国政府,建议尽快提高或者暂停该国的债务上限,以免最后落得违约境况。据统计,美国的国债上限此前已经被商讨提高过78次,这次将会是第79次。所以美国当前已经宣布从2021年7月30日起暂停发售新债,现在已经没法通过发售美债来向其他国家借钱,而这也很大程度影响到刚刚提交上去的1万亿美元的基建计划。

当美国政府没钱,民主党的总统最想做的事就是征“富人税",据Inequality.org的数据,美国最富有的1%居民为数约329万人,并掌握了美国42.5%财富,而国内其余57.5%资产由3.257亿国民瓜分。所以向富人开刀是很有道理的;可是这些人又都是很有办法的,你要加税老子就走。

今年五月发表的《美国企业在中国白皮书》当中谈到:美国在华企业认为中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和发展速度最快的市场之一,是美国产品和服务的主要出口市场,许多美国龙头企业的大部分收入都来自中国,中国还是大量质优价廉产品和零部件的重要来源地,给美国的生产商和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美国商会会员企业普遍对中国的市场增长潜力、盈利潜力和中国的营商环境持积极态度,75%的美国企业对中国未来两年的经济复苏持乐观态度。超过半数的企业认为中国第一大商机是因为国内的消费增长和富裕中产阶级的崛起,另外,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市场化改革,85%的企业表示不打算将其生产或采购移出中国,2/3的美国企业表示计划2021年增加在中国的投资,61%的企业认为中国将继续对外资开放市场。另外还有半数企业都表示中国的投资环境正在得到改善。

目前,全球经济复苏并没有太大实质进展,而通膨及其他风险却已逼近,包括Delta新冠病毒变体、油价波动以及市场基本面做空等负向变量一一浮现,尤其是更具传染性的Delta变种病毒快速传播,加剧了全球经济复苏必定放缓的可能性,造成全球投资人市场不看好2021下半年经济成长前景。

这时候美国要搞大基础建设,狂印美元去买世界的原料、零件,去建设,收到的美元利润能有效抗衡美元贬值?当一个国家疫情爆发而长期得不到有效防治时,该国人员隔离、生产停滞、迅速消耗存量物资,又拼命降息、印钞票进行所谓经济刺激,实际上这是用纸币来掠夺实物,当这个国家存货实物极度匮乏时,钞票就贱如卫生纸,通货膨胀就会来临,现在是不是很多国家都有这种现象?可是美元的泡沫影响还远远不只如此。

尽管SWIFT清算机制形式上是跨国多边组织,依比利时法律设立并由成员所共同拥有,但事实却是美国擅自运用本身国会通过自创而凌驾联合国规制的“长臂管辖权”,将SWIFT强势据夺,作为纯美国式“针对全世界任何国家个人”实施制裁的工具;只要美国白宫当局单边认定,就可以切断任何国家与SWIFT的联系,使该国被“脱离全球金融体系”,无法用美元与任何其他国家进行双边贸易,乃至进行其他任何型态的金融资产交易与移转。

目前 SWIFT清算机制,已遭中国的CIPS,欧洲INSTEX与俄罗斯SPFS系统逐步破解,不再是唯一独霸。中国人民银行乃于2012年4月12日对“美元霸权”开了第一枪,组织开发独立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即《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 CIPS),进一步整合现有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管道和资源,提高跨境清算效率,以满足全球人民币国际化发展需要,提高交易安全性,构建公平市场竞争环境。后德国、法国、英国乃于2019年1月31日联合宣布,创建《支持贸易往来工具Instrument for Supporting Trade Exchanges, INSTEX》,作为与伊朗商贸结算机制,逐渐取代SWIFT收支结算系统,以维护“联合全面行动计划”,避开美国制裁。自2015年10月上线以来,CIPS已有31家直接参与者,847家间接参与者,实际业务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处理业务超过400万笔,金额超过60万亿美元。

自2018年特朗普无预警发动世界级贸易战争并且发动“经济制裁”,以至普遍引起无论是深受美元限制的伊朗等石油国家,或美国的经济传统盟友,都为之纷纷加入“去美元化”运动;2020年Covid-19美国疫灾失控情势,越发加速了“去美元化”运动的深化与广化,各国都害怕美国无节制狂印美元,再去全世界掠夺资源,以及未来的通货膨胀后遗症。

截至目前为止全球既有53国家,已公开宣告采行“去美元化”政策,主要改采以人民币或欧元的“本币互换”或是“本币结算”。美国财政部的持仓报告显示,过去26个月全球央行有22个月出现大幅净抛售,累计抛售1.1万亿美元的美债;同时,全球央行加快外储多样化布局,2020年前10个月,全球央行净购买逾200吨黄金,创下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以来最高纪录。全球抛售美债之加速度,实乃各国去美元大势之锐不可阻挡。

这一发展,仅在短短一年不到时间,就已经对美元“唯一霸权货币地位”以及既往对全球国际 社会 彻底威慑有效的“美国制裁”手段,产生“地动山摇”震撼。各国央行在国际交易中已越来越多倾向于使用其他货币,对美元形成一定程度的竞争性挑战,也具体映现出美元在全球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力正在下降。根据IMF COFER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调查,2020年第四季,各国央行持有的美元储备的比例下降至59%,是过去25年来的最低水平,而且在全球去美元化运动递速扩散的情况下,美元储备比例的下降幅度,很快会降到40%以下。

对此,中国及很多东南亚国家已经开始进行自我保护措施了!一是保护国民安全,大幅度减少入境人员。二是保护国民资产,减缓实物出口及资源买断,不必像以前一样去挣辛苦的血汗外汇。高筑墙,广积粮,自我内部循环,直接用“以物易物”或人民币结算,才保证资产不流失。越南、印度、马来西亚、印尼等生产大国也会采取类似围堵措施。

美元泛滥会造成全世界的通货膨胀,小储户都会因为保有现金的定存利率,最容易直接遭受到高通货膨胀率所吞噬成为物价上涨的受害者,所以不管是国家或是个人在此环境下都要减少持有现金,多多储备实质资产,减少三产,多青睐一产;另外借用易经上的话来说,君子以俭德辟难,要节约节省低调以避难。

(作者系台湾协会秘书长)

帮你省下三万块!8万多的五菱凯捷手动挡能不能买?

易车原创 不瞒大家说,根据我们在五菱经销商的调查,凯捷销售的主力都是中高配,加上漂亮的造型,“十几万”已经成了它的价格标签之一。但之前直播时还有不少网友问,凯捷手动挡值不值得买?手动挡凯捷是全系最低配(手动精英型),售价8.58万元,和<a href="" title="朱涛YC" target="_blank">朱涛YC,里面有关于凯捷的一切。今天我们不聊无关紧要的话题,直奔主题,将目光集中在最低配凯捷身上。凯捷入门版手动精英型和自动精英型两款,这两款车的价格差价1万元,主要区别在变速箱,其他配置则基本都一样。

比较值得欣慰的是,手动挡的五菱凯捷依旧保留了电子手刹以及自动驻车上坡辅助、倒车雷达+倒车影像这样的功能。有了后两项辅助功能,手动挡的驾驶难度会降低不少,比如坡道起步这种操作,对新手司机来说简直是福音。

从工信部油耗来看,凯捷手动精英型的综合油耗时候7L/100km,而自动精英型的油耗是7.9L/100km。我们四舍五入按照差距1L/100km来计算,当前油价(92号汽油约7 元/升)下,每100公里差距7元。从后期使用成本来看,如果用车频率足够高,手动挡也会比自动挡省下更多的油钱,这笔账各位准备买车的准车主可以算算。

不过相比手动挡,如今自动挡已经是大势所趋。自动挡的优势不用多说,尤其是堵车的情况下比手动挡要方便太多。作为一个手动挡老车主转自动挡的人,虽然我会怀念,但真的每天在市区开手动挡,那我是很不情愿的。

所以自动挡和手动挡究竟怎么选?我觉得这个要看你的路况和用车环境。如果日常用车不涉及频繁拥堵,长途居多,我建议手动挡凯捷就是很好的选择。如果你在城市里用车,我还是建议尽量加点钱买自动挡,免得日后后悔。

五菱凯捷配置很高,比如大四座设计的后排、LED大灯、全景天窗、电动座椅、二排腿托等等。但这些配置对于乞丐版来说,那肯定是想多了。我们来看看,如果买了手动精英型能得到哪些基础配置。

其实我们从配置上看,基础的驾驶、舒适配置是够用的。上图列出的这些配置,比如胎压显示、倒车影像/雷达等是开车不可缺的,而全车USB和空调出风口也标配,对坐车的人也非常友好,这点值得点赞。

不过手动精英型也缺少一些更高端的配置,比如LED大灯、无钥匙进入、全景天窗、第二排可移动座椅、主驾电动座椅、皮质座椅等。如果大家对这部分配置比较在意,那还是加钱上高配吧,顺便升级个自动挡。

看到这里,大家肯定也要问,如果我拿同样的预算,还能不能买到其他手动挡MPV?这个环节我们就来看看除了凯捷之外还有哪些车可以买。我发现在8-9万元这个价格区间,比较有代表性的手动挡MPV还有吉利嘉际以及大通G50

其中吉利嘉际1.5TD手动标准型指导价9.48万元(优惠约1万元);大通G50手动畅游版A款指导价8.68万元(优惠约5000元)

我们先来看看它们的基本信息

从尺寸来看,这三款车轴距非常接近,几乎都是2800mm,车长方面凯捷优势比较明显,这里也体现在尾厢容积的优势上。动力方面,可以看到数据嘉际最好,大通G50次之,凯捷的动力没有明显优势。但这里需要注明的是,嘉际采用的是3缸发动机,部分消费者对此会有疑虑。

从配置来看,三款车都是双气囊、胎压显示等,其他配置则各有胜负。总体来看,凯捷的舒适性配置更好,而嘉际的科技性配置更好,比如有无钥匙进入、车载娱乐以及导航等功能。相比之下,大通G50最低配的配置有点差距。

这三款车在这个价位可以说针尖对麦芒了,各有各的优势。所以大家在买车时,同样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以及家人的建议去看。至于具体要买哪款,除了各自的优势之外,还有一个现车问题,毕竟现在手动挡的份额不多,可能到经销商发现没有现车,需要预定。

品牌专家总结:

五菱凯捷目前受到的关注度依然不低,也经常有网友来问我相关的问题。今天专门制作的这期低配车解读,希望能为预算有限的朋友带来一些建议。预计在下半年,五菱凯捷还会有升级版的新车推出,大家可以持续关注我朱涛YC,我还会带来最新的报道。

决定油价命运的会议即将开幕,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决定油价命运的时候到了……

从周四开始,市场的目光将再次聚焦在油市,本周最后两天的两场重磅会议可能将改变油价的走势。在真正的好戏开始之前,你是否已经做足了功课?

01 事件梳理

全球油市即将进入至关重要的两天,沙特、俄罗斯和其它产油国正在努力争取召开一次旨在遏制油价暴跌的会议。上周末,欧佩克+成员对此进行了商讨,争论谁应该为原油崩盘负责,导致原定于周一举行的欧佩克+紧急会议推迟至周四(4月9日)举行。

本周五举行G20能源部长也将召开紧急会议。周二晚,沙特方面表示,G20能源部长“特别”会议将在4月10日举行,会议将确保能源市场稳定,G20将采取行动缓和病毒对能源市场的影响。

需求如此疲软,价格如此低廉,世界上大部分的生产商将被迫停产。随着需求不断下滑,库存空间即将爆满,不管是沙特、俄罗斯还是美国,除了减产似乎已经别无选择,对于其他产油国而言更是如此。即便如此,周四的这场会议依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

02 精选分析

?会议前各产油国的产量和表态一览

在会议召开前,全球主要产油国基本上都已经表过态,金十将各产油国最近的表态都梳理了一遍。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他们都是如何看待减产问题的:

沙特1200万桶/日(4月发布)

俄罗斯1129万桶/日(3月发布)

美国1300万桶/日(3月底发布)

巴西306万桶/日(2月发布)

挪威207万桶/日(2月发布)

加拿大578万桶/日(2月发布)

伊拉克462万桶/日(3月发布)

阿联酋300万桶/日(3月发布)

科威特267万桶/日(3月发布)

尼日利亚193万桶/日(3月发布)

总体来看,包括俄罗斯在内,多数主要产油国都表示有必要为了稳定油价进行减产,并且愿意参与其中,但并没有把话说得非常肯定,这意味着存在变数。

拓展阅读: 隔夜狂泻8%后美油早盘涨6% 紧急会议前各方态度到底是怎样的?

美国的表态至关重要

这次美国的态度可能将起到决定性作用。沙特和俄罗斯都要求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加入减产计划,这也是欧佩克+计划邀请德克萨斯州和加拿大的石油生产商参加紧急会议的原因。

俄罗斯和沙特都已经表过态,美国应当一起减产。俄罗斯总统在上周五就表示,已经准备好与美国在油市上采取行动,所有主要产油国都应该参与减产,包括美国、沙特和俄罗斯。沙特也表示,如果有欧佩克+以外的国家加入减产,沙特也会准备减产。

欧佩克消息人士表示,周四欧佩克+的减产规模将取决于美国、加拿大以及巴西等产油国的提议。伊朗油长表示,石油产量削减规模和持续时间,美国和加拿大的减产,减产的基线水平和分配应当在欧佩克+会议前解决。

拓展阅读: 油市的未来都押在特朗普身上了!

?周四的欧佩克+会议有哪些看点?

目前为止,市场对此次达成减产协议的呼声较大。从各大产油国的表态中也可看出,大部分产油国多少都表现出达成减产协议的意愿。而且据俄新社报道,欧佩克+监管委员会已经准备了减产草案。下面我们来看看此次会议人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

周四的会议可能出现哪些情景?

尽管市场对减产的呼声很高,但是在最终达成协议之前,一切仍充满不确定性。以下是周四的会议可能出现的几种情景。

最好的情景 无疑就是全球主要产油国同意一起减产。 沙特和俄罗斯再次携手,美国、巴西、加拿大和挪威等国家也一同加入减产协议。

最糟糕的情景或与3月份的大会非常相似,减产协议破裂,这种情形下油价可能会重返20美元/桶附近的低位, 尤其是在沙特可能通过调整5月官方售价(OSP)展开报复的背景之下。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欧佩克+会议,沙特推迟公布5月原油的官方售价。

当然,出来最好和最坏的情景外,也存在其他的可能。比如:各产油国互不相让,保持当前的僵局,这也会市场预期落空,油价可能会再次下跌。

拓展阅读: 欧佩克+会议万众瞩目,减产命系油价涨跌前景

减产规模可能是多少?

虽然是否减产都尚未有个定论,但 目前各方普遍预期减产规模将达到1000万桶/日。周二欧佩克代表称,欧佩克分析显示考虑减产1000万桶/日至年底,但不减产也被纳入考虑范围内

此外,也有部分投行作出了较为保守的估计。摩根大通预计,由沙特和俄罗斯领导的欧佩克+可能在周四的会议上同意减产430万桶/日;高盛预计欧佩克核心成员国可能在今年一季度的生产水平上减产500万桶/日,美国等48个产油地区最终削减200万桶/日。

拓展阅读: 特朗普可能不靠谱,但欧佩克+会议基本确定

减产难以彻底解决供应过剩问题

鉴于全球原油需求受损严重, 减产1000万桶/日并不能彻底解决供应过剩问题。 因为这还远远赶不上需求下降的规模和速度。

就仅仅以印度为例,据印度炼油企业的官员称,由于印度当前处于一级封锁状态中 ,印度的石油需求已暴跌了70%。若印度按计划于4月15日结束封锁期,4月原油需求量可能较去年平均水平下降50%左右。 这相当于印度4月石油需求每天减少310万桶/日。从长远来看, 仅印度一国的石油需求量下降,就会抵消欧佩克+拟每日减产的1000万桶原油中的三分之一。

Rystad Energy的Bjornar Tonhaugen表示, 4月和5月油市的供应过剩可能达到2800万桶/日和2100万桶/日,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减产,也许是目前拟议减产规模的两倍,而这对于产油国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一个减产幅度。

虽然预期的减产规模明显不足以抵消需求下降的幅度,但若最后达成减产协议,却可以从实质上降低原油库存饱和的风险,并为解决库存问题提供了更顺畅的途径。对于油价来说,还是能够起到一定的提振作用。

?油价面临怎样的命运?

前面已经提到,就算各产油国达成减产1000万桶/日的减产协议,已久难以扭转供应过剩的局面。油市的低迷,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疫情导致的需求崩溃。因此,在海外疫情出现拐点,经济和原油需求开始复苏之前,减产的有效性值得怀疑,除非减产规模能够完全覆盖过剩的供应量,但这显然不太可能。

这也意味着就算达成减产协议,也难以彻底拯救油价。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油价可能

Oilprice分析师Arthur Berman认为油价可能先涨后跌

高盛 认为, 从减产协议达成到实际产生影响,存在一定时间的延迟,该投行预计未来数周内都不会对油价产生重大影响。

分析师普遍认为, 除非各产油国能很快达成新的减产协议,否则油价将再度大幅下跌。 不过,全球石油市场可能会在第二季度跌至谷底,如果全球经济在第三季度开始复苏,将原油需求的复苏打开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