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行石油价值_美国石油美元霸权
1.美国银行为什么会倒闭呢
2.美国银行著名有哪些?
3.美国四大财团
4.全球五百强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5.2006世界500强最新排名
美国银行为什么会倒闭呢
美国又有一家银行面临破产的风险,第一共和国银行已经走到了破产边缘,被他拖垮的还有众多银行资本家,就在上个月,美国11家大型银行才刚刚向第一共和国银行注入300亿美元存款,如果第一共和国银行破产,还不知道会不会有进一步的连锁反应。
起初大家认为美国加息是收割全球美国加息是众多经济学家早在几年前就已经预测好的,目的是通过加息行为,吸引全球资本回美国。很多经济学家,还把这种行为理解为美国在收割全球的韭菜。比如:针对中国,美国加息可以导致中国外汇外流美国;针对欧盟,可以令美元升值,让由美元定价的欧洲必需品——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上涨,起到敲打欧盟的作用;同时,还会让很多小国家资本外流,本币信用度下降,让美元重回霸权地位。
加息让美国骑虎难下,中国却是老虎骑士然而,美国加息似乎每一脚都踩到坑里。一季度,美国GDP增长只有1%,当时通胀率接近6%,美债利息已经飙到4.3%,如果要靠加息抵消通胀率,得加息到6%,这简直是天方夜谭。美国为啥这么倒霉呢?
第一个坑,中国宣布数字货币交易非法,这导致全球数字货币市场动荡,各种数字货币暴跌,暴跌导致锁定在数字资产的美金,回流美国市场,加剧通货膨胀。
第二个坑,中国反其道行之,别国跟着加息,中国反而宣布降准,不仅不收拢资金,反而释放资金,进一步导致美元回流美国。
第三个坑,中国和日本持续抛售美债,美债都被美国人自己接盘了,一边是高昂的利息要支付,另一边是依然压不住的通货膨胀,这些压力就都到了银行业这里了。
加息引发银行业盈利能力下降加息意味着大家不用投资,只需要把钱放在银行里就可以盈利。通胀又让企业投资利益受损,进一步收紧投资,不贷款了。这样一来,银行拿着大笔资金要支付储户的利息,另一方面,贷款发放不出去,导致收支不平衡,面临亏损。所以大量银行又把钱投入利息高昂的美债,成为了美债的接盘侠。
然而,美国舆论是不受控制的,关于银行亏掉本金的谣言一旦开始传播,美国人就开始疯狂的挤兑。这样就导致美国的银行接连出现问题,之前有硅谷银行,现在是第一共和国银行,故事基本都如出一辙。
中国不加息,其实是对的。不知道有没有和我一样是做生意的朋友。此前,我们小微企业要到银行贷款,求爷爷告奶奶都不一定能贷到。但是最近,银行开始给我们企业主打电话,主动推销贷款业务,而且授信额度还不低。不加息,正好是在这个大家都不怎么敢投资的时期,降低银行盈利压力的正确手段。美式金融学,这一次,反而没有显露出我们中国人的智慧。
英文版:Why do banks in the United States go bankrupt so easily? Crazy interest rate hikes, bringing down capitalists.Another U.S. bank is at risk of bankruptcy. First Republic Bank has already reached the brink of bankruptcy, dragging down numerous bank capitalists with it. Just last month, 11 large U.S. banks injected $30 billion in deposits into First Republic Bank. If First Republic Bank goes bankrupt, it is unclear whether there will be further chain reactions.
At first, people thought that the U.S. interest rate hike was to reap benefi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The U.S. interest rate hike was predicted by many economists several years ago, with the aim of attracting global capital back to the United States through this action. Many economists also interpret this behavior as the United States reaping benefi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For example, regarding China, the interest rate hike can cause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to flow out to the United States; concerning the European Union, it can cause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dollar, leading to price increases for European necessities priced-in dollars such as oil and natural gas, thereby putting pressure on the European Union. At the same time, it will cause capital outflow from many small countries, lead to a decrease in domestic currency credit ratings, and allow the U.S. dollar to regain its dominant position.
Raising interest rates has made it difficult for the United States to get off its tiger, but China is instead a knight riding on a tiger.However, the U.S. interest rate hike seems to have stumbled at every step. In the first quarter, U.S. GDP growth was only 1%, while inflation was close to 6% and U.S. bond interest rates had soared to 4.3%. If they were to use interest rate hikes to counteract inflation, they would need to raise interest rates to 6%, which is simply impossible. Why is the United States so unlucky?
The first stumbling block was when China announced that cryptocurrency transactions were illegal, which caused turmoil in the global digital currency market. Various digital currencies plummeted, leading to a flow of US dollars locked in digital assets back into the American market, exacerbating inflation.
The second stumbling block was when China did the opposite of other countries by announcing a reserve requirement ratio cut. Instead of tightening up funds, it released funds, further leading to a flow of US dollars back into the United States.
The third stumbling block was when China and Japan continued to sell off U.S. bonds, which were then picked up by Americans themselves. The pressure of high interest payments on one hand and unstoppable inflation on the other all came down to the banking industry.
Interest rate hikes have caused a decline in the profitability of the banking industry.Interest rate hikes mean that people don't need to invest, they can simply earn profits by keeping their money in the bank. However, inflation damages investment interests of enterprises, which further tightens up investment and leads to lower lending. As a result, banks have to pay interest to depositors on one hand but are unable to issue loans, resulting in an imbalance of income and expenses and facing losses. So many banks invest their funds in high-interest U.S. bonds, becoming the buyers of those bonds.
However, the American media is uncontrollable, and once rumors begin to spread about banks losing their capital, Americans begin to frantically run on banks. This results in a wave of problems for U.S. banks, first Silicon Valley Bank, now First Republic Bank, all following similar patterns.
It's right for China not to raise interest rates. I wonder if anyone else, like me, is doing business. In the past, small and micro-enterprises had a hard time getting loans from banks, even after begging and pleading. But recently, banks have been calling us entrepreneurs to actively promote their loan businesses, and the credit limits are not low. Not raising interest rates is a correct approach to reduce banking profitability pressure during this period when few people dare to invest. The American-style finance, this time, has not shown wisdom like our Chinese.
美国银行著名有哪些?
全球著名银行有哪些
全球银行业排名情况
按一级资本排名,前7家银行仍然与上年度一致,但次序发生变化。花旗集团以794亿美元的一级资本仍然高居榜首,汇丰集团则以744亿美元的一级资本由上年度的第三上升到第二,其次是美国银行(740亿美元)、摩根大通(725亿美元)、日本三菱日联金融集团(639亿美元)、法国农业信贷集团(606亿美元)、苏格兰皇家银行(486亿美元)。
按一级资本排序,北美最大的银行集团是花旗集团,西欧是汇丰集团,亚洲(日本除外)是中国建设银行,日本是三菱金融集团,拉美是Bradesco银行,中东是国民商业银行,非洲是标准银行集团,中东欧是Sberbank。
按总资产排序,巴克莱银行是最大的银行。其中,北美是花旗集团,西欧是巴克莱银行,亚洲(日本除外)是中国工商银行,日本是三菱日联金融集团,拉美是巴西银行,中东是Hapoalim银行,非洲是标准银行集团,中东欧是Sberbank。
西欧最大的三家银行分别是汇丰集团、农业信贷和苏格兰皇家银行。汇丰集团一级资本由上年度的673亿美元增长到744亿美元,在西欧占首位,居全球1000家大银行第二位。在西欧前七大银行中,英国占四家,处于主导地位。德国仅有两家银行进入西欧前25家处银行。欧盟25国共有286家银行进入全球前1000家大银行,一级资本占40.7%,资产占50.7%,利润占37.4%,构成全球银行业的最主要的部分。
在北美洲,花旗集团继续成为同业之首。2005年度,花旗一级资本744亿美元,超出第二名摩根大通5.4亿美元;2006年度,花旗一级资本794亿美元,仍然超出第二名美国银行5.4亿美元。北美共有207家银行进入全球前1000家大银行,其中美国占197家,加拿大占10家。2006年度,北美银行创造1870亿美元的利润,占全部1000家银行的29%。美国仍然构成全球第二大银行业集团。
日本银行业继续保持恢复性稳定增长。2006年度实现税后利润513亿美元,超过了去年的324亿美元。目前,日本银行一级资本318亿美元,占前1000家大银行的11.2%,略高于去年的11.1%;总资产7595亿美元,占11.9%,低于去年的13.2%。总体看,日本银行赢利能力仍然比不过北美、拉丁美洲和中东的竞争对手。
俄罗斯银行仍然占中东欧排名银行的主导,前25大银行中,俄罗斯银行占17家,而且,随着该地区银行不断被外资并购,该比例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该地区的一些国家,如波兰、捷克和匈牙利,已成为欧盟25国成员,他们的银行基本为外资所拥有。
总的来看,与上一年度相比,2006年度全球前1000家大银行地区分布结构变化不大。美国不变,日本少5家,中东少4家,亚洲多7家,拉丁美洲多4家。
美国的8大银行是哪些?
这里有美国10大银行 1 Citigroup, Inc. 花旗银行 2 J.P. Morgan Chase & Co. 摩根大通银行 3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美洲银行 4 Wachovia Corporation 瓦乔维亚银行 5 Wells Fargo & pany 美国富国银行 6 U.S. Bancorp 美国合众银行 7 SunTrust Banks, Inc. 亚特兰大银行 8 National City Corporation 城市国家银行 9 ABN AMRO North America Holding pany 荷兰银行北美控股公司 10 HSBC North America Inc.汇丰银行
美国主要商业银行有哪些?
美主要商业银行有:
1、花旗集团(Citigroup)
1955年纽约花旗银行与纽约第一银行合并,改名为纽约第一花旗银行,1962年改为第一花旗银行,1967年改为花旗公司。总部设在纽约市。1998年与旅行者集团合并组建花旗集团,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服务公司。
2、摩根大通公司(J. P. Morgan Chase & Co)
2000年12月由J.P.摩根公司和大通-曼哈顿公司合并而成,总部设在纽约。
3、贝尔斯登公司(Bear Stearns Cos.)
成立于1923年,总部位于纽约,是美国华尔街第六大投资银行,系全球500强企业之一。
4、美洲银行公司(Bank of America Corp)
美洲银行于1904年成立,总部在旧金山。1998年与国民银行合并为美洲银行公司,成为横跨东西两岸的全国性银行。
5、第一银行公司(Bank One Corporation)
1957年成立。1998年与芝加哥第一国民银行合并。总部在芝加哥。
此外主要商业银行还有:第一联合银行、美林银行、威尔斯·法格银行、美国银行、美国国民城市银行、美怡银行等。
国际上有哪些著名的,大一点的银行?
五个最大的,已经倒闭了3个。
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雷曼、贝尔斯登
贝尔斯登破产被摩根大通收购
美林破产被美国银行收购
雷曼兄弟收购达不成申请破产保护
国内: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
国外: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巴黎银行,还有德意志银行,荷兰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美国运通银行,住友三井银行。
世界十大银行是哪些?各是哪个国家的?
英国《银行家》杂志7月刊公布了全球1000家大银行按一级资本排序的最新排行榜,工行凭借591.66亿美元的一级资本跃至全球第7位,较去年上升了9位。中国银行排名第9位。 在排名全球前10大银行中,美国美洲银行凭借去年对MBNA Corporation和Sallie Mae的收购,一级资本实力有所增长,以910.65亿美元的一级资本荣登榜首,而美国花旗集团以908.99亿美元位居第二位。英国汇丰集团凭借878.42亿美元的一级资本,排在第3位。排名第四到第十位的银行依次是法国农业信贷集团、美国JP摩根银行、日本三菱UFJ金融集团、中国工商银行、英国苏格兰皇家银行、中国银行和西班牙桑坦德银行。 世界各大银行得奖名单: 最佳影响力奖——中国工商银行 最佳投资者关系奖——中国建设银行 最佳国际业务奖——中国银行 最佳品牌建设奖——中国交通银行 最佳财富管理奖——恒生银行 最佳国际网络奖——渣打银行 最大资产规模奖——三菱东京日联银行 最佳创新潜力奖——新加坡星展银行 最佳零售服务奖——招商银行 最佳贸易融资创新奖——中国民生银行 社会公益特别大奖——格莱珉银行 亚洲最佳商业银行大奖——香港上海汇丰银行
美国都有哪些银行
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花旗银行CITI BANK,国泰银行CATHY BANK,富国银行WELLS FARGO,汇丰银行,华美银行EAST WEST BANK。。。。等等国泰和华美的柜台都会讲国语或广东话
世界大银行 有哪些?
2011世界银行排名
Rank Bank中文名称Country Ticker
1 JP Morgan Chase & Co 摩根大通公司 US JPM
2 Bank of America Corp 美国银行 US BAC
3 Citigroup 花旗集团 US C
4 Royal Bank of Scotland 苏格兰皇家银行 UK RBS
5 HSBC Holdings 汇丰集团 UK HBC
6 Wells Fargo & Co 美国富国银行 US WFC
7 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 三菱日联金融集团 Japan MTU
8 ICBC 中国工商银行 China
9 Credit Agricole Group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 France
10 Santander Central Hispano 西班牙国际银行 Spain STD
11 Bank of China 中国银行 China
12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中国建设银行 China
13 Goldman Sachs 高盛集团 US GS
14 BNP Paribas 法国巴黎银行 France BNPQY
15 Barclays Bank 英国巴克莱银行 UK BCS
16 Mizuho Financial Group 日本瑞穗金融集团 Japan MFG
17 Morgan Stanley 摩根士丹利公司 US MS
18 UniCredit 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 Italy
19 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 日本三井住友金融集团 Japan SMFJY
20 ING Bank 荷兰国际集团 Netherlands ING
21 Deutsche Bank 德意志银行 Germany DB
22 Rabobank Group 荷兰合作银行 Netherlands
23 Societe Generale 法国兴业银行 France SCGLY
24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中国农业银行 China
25 Intesa Sanpaolo 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 Italy IITSF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金融机构?
恒生银行、中英人寿、香港汇丰银行、英国渣打银行,汇丰银行.....太多了
世界上著名的银行有哪些
全球银行业排名情况
按一级资本排名,前7家银行仍然与上年度一致,但次序发生变化。花旗集团以794亿美元的一级资本仍然高居榜首,汇丰集团则以744亿美元的一级资本由上年度的第三上升到第二,其次是美国银行(740亿美元)、摩根大通(725亿美元)、日本三菱日联金融集团(639亿美元)、法国农业信贷集团(606亿美元)、苏格兰皇家银行(486亿美元)。
按一级资本排序,北美最大的银行集团是花旗集团,西欧是汇丰集团,亚洲(日本除外)是中国建设银行,日本是三菱金融集团,拉美是Bradesco银行,中东是国民商业银行,非洲是标准银行集团,中东欧是Sberbank。
按总资产排序,巴克莱银行是最大的银行。其中,北美是花旗集团,西欧是巴克莱银行,亚洲(日本除外)是中国工商银行,日本是三菱日联金融集团,拉美是巴西银行,中东是Hapoalim银行,非洲是标准银行集团,中东欧是Sberbank。
西欧最大的三家银行分别是汇丰集团、农业信贷和苏格兰皇家银行。汇丰集团一级资本由上年度的673亿美元增长到744亿美元,在西欧占首位,居全球1000家大银行第二位。在西欧前七大银行中,英国占四家,处于主导地位。德国仅有两家银行进入西欧前25家大银行。欧盟25国共有286家银行进入全球前1000家大银行,一级资本占40.7%,资产占50.7%,利润占37.4%,构成全球银行业的最主要的部分。
在北美洲,花旗集团继续成为同业之首。2005年度,花旗一级资本744亿美元,超出第二名摩根大通5.4亿美元;2006年度,花旗一级资本794亿美元,仍然超出第二名美国银行5.4亿美元。北美共有207家银行进入全球前1000家大银行,其中美国占197家,加拿大占10家。2006年度,北美银行创造1870亿美元的利润,占全部1000家银行的29%。美国仍然构成全球第二大银行业集团。
日本银行业继续保持恢复性稳定增长。2006年度实现税后利润513亿美元,超过了去年的324亿美元。目前,日本银行一级资本318亿美元,占前1000家大银行的11.2%,略高于去年的11.1%;总资产7595亿美元,占11.9%,低于去年的13.2%。总体看,日本银行赢利能力仍然比不过北美、拉丁美洲和中东的竞争对手。
俄罗斯银行仍然占中东欧排名银行的主导,前25大银行中,俄罗斯银行占17家,而且,随着该地区银行不断被外资并购,该比例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该地区的一些国家,如波兰、捷克和匈牙利,已成为欧盟25国成员,他们的银行基本为外资所拥有。
总的来看,与上一年度相比,2006年度全球前1000家大银行地区分布结构变化不大。美国不变,日本少5家,中东少4家,亚洲多7家,拉丁美洲多4家。
美国的著名大财团都有哪些?
美国十大财团
洛克菲勒财团 摩根财团 第一花旗银行财团 杜邦财团
波士顿财团 梅隆财团 克利夫兰财团 芝加哥财团
加利福尼亚财团 得克萨斯财团
洛克菲勒财团
(Rockefeller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以洛克菲勒家族的石油垄断为基础,通过不断控制金融机构,把势力范围伸向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美国最大的垄断集团。创始人J.D.洛克菲勒以石油起家,1863年在克利夫兰开办炼油厂,1870年以该厂为基础,扩大组成俄亥俄标淮(原译美字)石油公司,又很快垄断了美国的石油工业,并以其获得的钜额利润,投资于金融业和制造业,经济实力发展迅猛。资产总额在1935年仅66亿美元,至1960年增至826亿美元,25年中增长了11.5倍。其后又继续获得巨大发展,1974年资产总额增达3305亿美元,超过了摩根财团,跃居美国十大财团的首位。美国最大的石油公司有16家,其中有8家属于洛克菲勒财团。
洛克菲勒财团是以银行资本控制工业资本的典型。它拥有一个庞大的金融网,以大通曼哈顿银行为核心,下有纽约化学银行、都会人寿保险公司以及公平人寿保险公司等百余家金融机构。通过这些金融机构,直接或间接控制了许多工矿企业,在冶金、化学、橡胶、汽车、食品、航空运输、电讯事业等各个经济部门以及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它控制下的公司有: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马丁·马里埃塔公司(与梅隆财团共同控制)、斯佩里·兰德公司和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与梅隆财团共同控制)等。洛克菲勒财团还单独或与其他财团共同控制着联合航空公司、泛美航空公司、美国航空公司、环球航空公司和东方航空公司等5家美国最大的航空公司。
1973年能源危机以后,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同美国垄断资本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给洛克菲勒财团以沉重打击。该财团采取各种措施挽回这种不利的局面。首先参与美国国内石油的开发,争取国内沿海地区近海油田的租赁权,1976年获得阿拉斯加和大西洋沿岸中部的石油租赁地130万英亩。又与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共同开发英国北海油田。它还渗入能源工业的其他有关部门。此外,还大力向石油化学工业发展。
洛克菲勒财团不但在经济领域里占统治地位,在 *** 中也安插了一大批代理人,左右著美国 *** 的内政外交政策。它还通过洛克菲勒基金会、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等组织,向教育、科学、卫生以至艺术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渗透,以扩大其影响。
但是洛克菲勒财团80年代以来,经济实力日益衰退,地位也随之下降,已为摩根财团所超过。主要是因为美国财团互相渗透,洛克菲勒财团所属的大企业如埃克森公司等和大银行如大通曼哈顿银行等,都已受到别的财团的渗透而成为共同控制的企业。
摩根财团
(Morgan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为统治美国经济的垄断资本财团。创始人J.P.摩根在其父J.S.摩根资财的基础上,1871年与人合伙创办德雷克塞尔—摩根公司,从事投资与信贷等银行业务。1894年合伙人逝世,由其独资经营,1895年改名为J.P.摩根公司,并以该公司为大本营,向金融事业和经济各部门(诸如钢铁、铁路以及公用事业等)扩张势力,开始形成垄断财团。1912年,摩根财团控制了金融机构13家,合计资产总额30.4亿美元,其中以摩根公司实力为最雄厚,称雄于美国金融界,华尔街的金融老板称摩根公司为“银行家的银行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摩根财团大发横财,战后以其雄厚的金融资本,渗入国民经济各个部门;30年代,摩根财团所控制的大银行、大企业......
美国四大财团
美国金融业十大财团
第十名. 美国十大财团 - 芝加哥财团 Chicago Finan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美国中西部地区的财团。20世纪初期,由当地的富豪家族麦考密克家族、伍德家族及新兴的克朗家族组成,以芝加哥地区为活动中心而得名。
芝加哥地区气候适宜,雨量充足,土地肥沃,宜于发展农牧业,很早就成为美国重要的粮食区和牲畜区。农业和畜牧业发达,肉类加工和农业机械工业随之发展,很快就使芝加哥地区成为仅次于纽约的工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这些富豪家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垄断财团。1935年拥有资产43亿美元,在当时美国八大财团中居于第四位。
芝加哥财团的金融实力比较雄厚,拥有5家大银行:大陆伊利诺伊公司、第一芝加哥公司、哈里斯银行公司、北方信托公司以及美国银行公司。此外,还有两家保险公司:西纳(CNA)金融公司和各州保险公司。近年来,芝加哥财团受到华尔街大财团的排挤,金融实力远不如前。大陆伊利诺伊公司受到摩根财团的渗透,已成为两家财团共同控制的公司;第一芝加哥公司又为洛克菲勒财团所控制,芝加哥财团实际上已从属于这两个大财团。
芝加哥财团所控制的工业部门,主要是农产品加工工业和传统的农业机械制造业以及以农业地区为对象的商业。在农产品加工工业方面,它控制了12家肉类加工公司,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埃斯马克公司和联合食品公司。在农业机械方面,它拥有国际收割机公司、履带拖拉机公司(与洛克菲勒财团两家财团共同控制)以及迪尔公司。这3家农业机械公司生产的拖拉机占全国拖拉机销售市场的6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芝加哥财团在石油工业方面的扩展引人注目,它在属于洛克菲勒财团的印第安纳标准石油公司和德士古公司拥有大量投资,而且有重要的人事结合。
芝加哥财团在商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拥有西尔斯—娄巴克公司、联合百货公司、珠宝商店和马歇尔·菲尔德公司等巨大的商业零售公司。西尔斯—娄巴克公司创立于1866年,20世纪初经营邮购业务获得巨大发展,零售商店和供应点遍及美国各地,1982年公司资产增366亿美元,全年销售额300亿美元,在美国的百货公司中居于首位。
今天看不完,明天接着看!收藏本页
--------------------------------------------------------------------------------
第九名. 美国十大财团 - 摩根财团 Morgan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为统治美国经济的垄断资本财团。创始人J.P.摩根在其父J.S.摩根资财的基础上,1871年与人合伙创办德雷克塞尔—摩根公司,从事投资与信贷等银行业务。1894年合伙人逝世,由其独资经营,1895年改名为J.P.摩根公司,并以该公司为大本营,向金融事业和经济各部门(诸如钢铁、铁路以及公用事业等)扩张势力,开始形成垄断财团。1912年,摩根财团控制了金融机构13家,合计资产总额30.4亿美元,其中以摩根公司实力为最雄厚,称雄于美国金融界,华尔街的金融老板称摩根公司为“银行家的银行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摩根财团大发横财,战后以其雄厚的金融资本,渗入国民经济各个部门;30年代,摩根财团所控制的大银行、大企业的资产总额占当时美国八大财团的50%以上。
由于财团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其他财团又无不以摩根财团为进攻的主要目标,因而其实力地位相对下降,曾一度为洛克菲勒财团所超过。为挽回颓势,它采取了多种措施。在金融方面,利用雄厚的金融基础,扩展实力。在工业方面,积极开拓新兴技术工业,60年代以来,在电子计算机、高速复印机和微型胶卷等工艺部门中,已跃居首位。财团所属的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是全世界生产电子计算机最大的企业。财团原来基础较好的电器设备、电力设备和原子能设备等工业也取得很大发展。在工业方面,摩根财团控制的通用电气公司、通用动力公司和格鲁曼飞机公司,名列美国国防部最大承包商的前茅。至70年代后期,摩根财团的信托资产迅速增长,大大超过了其他财团,加以电子计算机等尖端技术工业的兴起,又使该财团的经济实力成倍增长。摩根财团不论在控制的企业数目和拥有的资产方面,又都凌驾于洛克菲勒财团之上。
摩根财团在金融业方面拥有雄厚的基础。其主要支柱是J.P.摩根公司。摩根公司是世界最大跨国银行之一,在国内有10个子公司和许多分支行,还有1000多个通信银行。在国外约20个大城市设有支行或代表处,在近40个国家的金融机构中拥有股权。其经营特点是大量买卖股票和经营巨额信托资产。它控制着外国37个商业银行、开发银行、投资公司和其他企业的股权。此外,还有制造商汉诺威公司、纽约银行家信托公司以及西北银行公司、谨慎人寿保险公司以及纽约人寿保障公司等。在工矿企业方面主要有国际商业机器公司、通用电气公司、国际电话电报公司、美国钢铁公司以及通用汽车公司等;在公用事业方面则有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和南方公司。
今天看不完,明天接着看!收藏本页
--------------------------------------------------------------------------------
第八名. 美国十大财团 - 梅隆财团 Mellon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以梅隆家族为中心,以金融起家的大垄断资本集团。创始人T.梅隆于1869年创办托马斯.梅隆父子银行,发展迅速。1902年改名梅隆国民银行是梅隆财团赖以起家的金融支柱。它以此为起点,逐步与工业资本融合,财团逐步形成。梅隆财团所控制的金融机构,除梅隆国民银行外,还有匹兹堡国民银行和通用再保险公司。长期来,梅隆财团通过这些金融机构控制了匹兹堡地区的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
梅隆财团所控制的工矿企业,资格最老的是美国铝公司。它的前身是匹兹堡冶炼公司,1890年就为梅隆父子银行所控制。1910年以来,美国铝公司一直垄断着美国铝的生产,是梅隆财团的工业支柱之一。另一个重要工业支柱是海湾石油公司。它是美国最大的石油垄断企业之一,主要业务包括石油开采、提炼、运输和销售;80年代以来扩大了石油化工和乙烯的生产能力,在美国化学公司中占第三位。梅隆财团在钢铁工业生产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拥有阿姆科钢铁公司(与洛克菲勒财团、克利夫兰财团共同控制)、国民钢铁公司(与克利夫兰财团共同控制)及惠灵—匹兹堡钢铁公司、阿勒格尼—勒德卢姆工业公司等4家大钢铁公司。此外,财团还拥有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与洛克菲勒财团共同控制)、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与洛克菲勒、芝加哥及克利夫兰财团共同控制)及罗克韦尔国际公司。罗克韦尔公司末受任何财团渗透,专门设计和制造飞机、导弹以及火箭,长期以来一直是五角大楼和国家宇航局的主要承包商,获利甚巨。
今天看不完,明天接着看!收藏本页
--------------------------------------------------------------------------------
第七名. 美国十大财团 - 洛克菲勒财团 Rockefeller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以洛克菲勒家族的石油垄断为基础,通过不断控制金融机构,把势力范围伸向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美国最大的垄断集团。创始人J.D.洛克菲勒以石油起家,1863年在克利夫兰开办炼油厂,1870年以该厂为基础,扩大组成俄亥俄标淮(原译美字)石油公司,又很快垄断了美国的石油工业,并以其获得的巨额利润,投资于金融业和制造业,经济实力发展迅猛。资产总额在1935年仅66亿美元,至1960年增至826亿美元,25年中增长了11.5倍。其后又继续获得巨大发展,1974年资产总额增达3305亿美元,超过了摩根财团,跃居美国十大财团的首位。美国最大的石油公司有16家,其中有8家属于洛克菲勒财团。
洛克菲勒财团是以银行资本控制工业资本的典型。它拥有一个庞大的金融网,以大通曼哈顿银行为核心,下有纽约化学银行、都会人寿保险公司以及公平人寿保险公司等百余家金融机构。通过这些金融机构,直接或间接控制了许多工矿企业,在冶金、化学、橡胶、汽车、食品、航空运输、电讯事业等各个经济部门以及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它控制下的公司有: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马丁·马里埃塔公司(与梅隆财团共同控制)、斯佩里·兰德公司和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与梅隆财团共同控制)等。洛克菲勒财团还单独或与其他财团共同控制着联合航空公司、泛美航空公司、美国航空公司、环球航空公司和东方航空公司等5家美国最大的航空公司。
1973年能源危机以后,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同美国垄断资本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给洛克菲勒财团以沉重打击。该财团采取各种措施挽回这种不利的局面。首先参与美国国内石油的开发,争取国内沿海地区近海油田的租赁权,1976年获得阿拉斯加和大西洋沿岸中部的石油租赁地130万英亩。又与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共同开发英国北海油田。它还渗入能源工业的其他有关部门。此外,还大力向石油化学工业发展。
洛克菲勒财团不但在经济领域里占统治地位,在政府中也安插了一大批代理人,左右着美国政府的内政外交政策。它还通过洛克菲勒基金会、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等组织,向教育、科学、卫生以至艺术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渗透,以扩大其影响。
但是洛克菲勒财团80年代以来,经济实力日益衰退,地位也随之下降,已为摩根财团所超过。主要是因为美国财团互相渗透,洛克菲勒财团所属的大企业如埃克森公司等和大银行如大通曼哈顿银行等,都已受到别的财团的渗透而成为共同控制的企业。
今天看不完,明天接着看!收藏本页
--------------------------------------------------------------------------------
第六名. 美国十大财团 - 克利夫兰财团 Cleveland Finan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以所在地克利夫兰得名。
19世纪后半叶,克利夫兰地区的几家相互密切联系的富豪家族,主要有马瑟、汉纳、汉弗莱、伊顿等家族,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资源,创办钢铁工业,获得巨额利润后,又投资于银行业,并向橡胶工业和铁路运输方面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具备了财团的条件,1935年拥有资产14亿美元,为当时美国的第八家财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获得进一步发展,1955年资产增达157亿美元,上升为美国第六家财团。60年代,由于财团所处的地区限制,实力衰退。
克利夫兰财团的经济实力以钢铁、橡胶、铁路运输等部门为主,在美国基本工业中有一定的地位。钢铁工业是该财团的主要利益所在,它控制了美国最大10家钢铁公司中的4家,即共和钢铁公司、莱克斯—杨斯顿公司、阿姆科钢铁公司(与梅隆财团、洛克菲勒财团共同控制)和国民钢铁公司(与梅隆财团共同控制)。克利夫兰财团在美国橡胶工业中也有重要利益,美国最大的两家橡胶公司——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和费尔斯通轮胎橡胶公司,均为克利夫兰和其他财团共同控制。克利夫兰财团金融资本薄弱,它拥有的克利夫兰信托公司等5家金融机构,实力有限,筹措资金只得仰赖东部财团,特别是摩根财团的金融机构。
今天看不完,明天接着看!收藏本页
--------------------------------------------------------------------------------
第五名. 美国十大财团 - 加利福尼亚财团 California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倔起的新兴大财团,包括美洲银行集团、旧金山集团及格杉矶集团。这三个集团的经济实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加利福尼亚州工业的迅速发展而获得急剧增长,特别是金融资本的增长速度尤为惊人,形成以美洲银行为金融中心的大财团。1974年拥有资产1671亿美元,在美国十大财团中居第三位,在美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起着主要作用。它与南部财团组成一股新兴的工业集团势力,成为与东北部老财团相抗衡的力量。
加利福尼亚财团的金融资本极为雄厚,拥有的主要商业银行有美洲银行、西方银行公司、安全太平洋公司以及旧金山地区的韦尔斯·法戈公司和克罗克国民公司等。
美洲银行是加利福尼亚财团的金融核心,其前身为意大利移民后裔A.P.基安尼尼于20世纪初所创办的意大利银行。由于业务的迅速发展,至20年代就成为美国西部最大的银行;30年代初,与加利福尼亚美洲银行合并,改名为美洲银行(全称美洲国民信托储蓄银行)。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它带来了巨额利润,超过了当时纽约的大通国民银行,成为美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只是美洲银行的最大表决权已为摩根财团和第一花旗银行财团所控制,加利福尼亚财团在美洲银行的势力远不如前。
加利福尼亚财团所控制的工矿企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以农业和采矿业为主;大战期间和战后,由于加利福尼亚州已成为美国最大的生产基地,该财团所控制的工业公司以生产为主。例如洛克希德飞机公司、利顿工业公司以及诺斯罗普公司。这些公司都是美国前十名的商和出口商。战后,洛克希德飞机公司在美国国防部的订单中,长期居于首位。但是这些生产的公司的控制权,逐渐落入东部大财团的手里,加利福尼亚财团的实力地位已相对下降。
今天看不完,明天接着看!收藏本页
--------------------------------------------------------------------------------
第四名. 美国十大财团 - 第一花旗银行财团 First National City Bank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战后兴起的东部大财团。历史虽短,但其控制的资产总额已超过几家老财团,跃居十大财团的前列。该财团以第一花旗银行为核心,依靠它的巨额资金,向工业(如火箭、导弹以及飞机等)和民用工业(如电子、化工、石油以及有色冶金等)扩张势力,控制了一大批著名的大企业和大公司。它也是对外扩张最活跃的财团之一。
第一花旗银行的前身是创立于1812年的纽约花旗银行,该行为华尔街最老的银行之一。至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受斯蒂尔曼和洛克菲勒两大家族的控制,作为标准石油系统(美孚石油系统)资金调度中心,并因此获得迅速发展。30年代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业务一蹶不振。在50年代发生的企业兼并浪潮中,它又重新活跃起来,1955年与纽约第一国民银行合并,更名为纽约第一花旗银行,1962年改用现名。以该银行为核心形成了第一花旗银行财团,挤入美国十大财团的行列。
第一花旗银行财团所以发展得如此迅速,主要是由于该财团的经济实力是由第一花旗银行同与生产有密切关系的大公司和大企业所构成。它所控制的从事生产的波音公司和联合飞机公司,除生产大型民航客机外,历来都是美国主要的承包商,主要承包喷气式轰炸机、民兵Ⅲ洲际导弹、阿波罗计划以及制造火箭和宇宙空间发射器等军用产品,每年从军事订货中获得惊人的高额利润。财团所属其他企业还有大西洋里奇菲尔德石油公司(与摩根财团共同控制)、菲利普斯石油公司(与摩根财团共同控制)、施乐公司、明尼苏达采矿与制造公司、履带拖拉机公司(与摩根财团和杜邦财团共同控制)以及生产电子计算机的国民现金出纳机公司。在商业方面则有彭尼公司(与摩根财团共同控制)和珠宝商店(与芝加哥财团共同控制)。上述企业都在国内外居于垄断地位。
今天看不完,明天接着看!收藏本页
--------------------------------------------------------------------------------
第三名. 美国十大财团 - 杜邦财团 Du Pont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由杜邦家族组成的依靠化学工业和工业起家的财团。创始人为法国移民E.I.杜邦·德内穆尔。他在法国大革命期间逃到美国,1802年在特拉华州威尔明顿市创办杜邦公司,经营火药生意;经过杜邦家族5代人的经营,终于使杜邦公司变成典型的家族托拉斯。杜邦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资产从战前的7500万美元增加到1918年的3亿美元;成为当时最大的垄断公司之一。杜邦财团也由此形成。1935年,杜邦财团的资产总额增达26.3亿美元,在当时的美国八大财团中居于第六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杜邦财团从五角大楼获得价值210亿美元的军事订货,战后又参加的制造,经济实力大为增强,在十大财团中跃居第五位;但至60年代,由于财团之间的竞争加剧,杜邦财团的地位下降,退居第九位。
杜邦财团的经济实力以工矿业为主。1974年该财团的工矿企业资产占其资产总额的69%。工业资本又主要集中在杜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杜邦公司是美国最大的化学公司,其所需原料80%是石油。,自1973年以来,一再受到石油危机的冲击。80年代以来,该公司转向发展塑料工业和大力开展科学研究,生产不以石油为原料的产品,如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合成纤维等。杜邦财团的另一家大公司通用汽车公司(与摩根财团共同控制),是美国规模最大的汽车公司。
杜邦财团的银行资本较其他财团薄弱,缺少一个资金雄厚的金融机构作为核心,长期来,其金融业务不得不依附于摩根财团和其他财团提供资金。
杜邦财团是一个典型的家族托拉斯,杜邦财团基本上是由杜邦家族组成,其资本多半是家族的财富。所有重要职务都为家族的成员所控制,直到70年代上半期;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才相继由外界“能人”担任。
今天看不完,明天接着看!收藏本页
--------------------------------------------------------------------------------
第二名. 美国十大财团 - 得克萨斯财团 Texas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得克萨斯州倔起的一个新财团,主要是依靠石油工业和工业发展起来的。以K.W.麦基逊、S.理查逊、H.L.亨特、J.柏朗、J.A.埃尔金斯等创立的家族为代表。
得克萨斯财团的银行资本比较薄弱,虽拥有4家银行和3家保险公司,但没有形成强大的金融中心。4家银行是:达拉斯第一国民银行、休斯敦第—城市国民银行、达拉斯共和国民银行和得克萨斯商业银行。得克萨斯财团所控制的工矿企业以休斯顿的坦尼科公司为最大。它本是美国最大的一家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输公司,现已发展成多种经营的综合公司,该公司因受到洛克菲勒财团的渗透,已成为两家财团共同控制的公司。在工业方面,得克萨斯财团控制了两家著名的公司。一家是LTV公司(原译林—特姆科—沃特公司),创办人J.J.林,善于兼并,在1960年兼并特姆科飞机制造公司,后又于1961年兼并沃特公司(制造飞机和导弹)。80年代以来进行多样化经营,但仍以制造为主,获利甚厚,发展迅速。另一家为休斯飞机公司,创办于1933年,经营业务本限于设计和实验性制造,1942年才开始商业性生产,制造飞船、侦察摄影机以及各种飞机零件。80年代上半期,该公司生产的电子控制系统和其他电器部件,在美国飞机制造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因此该公司生意兴隆,营业额大增。此外,得克萨斯财团还拥有一些生产尖端技术工业产品的公司,如得克萨斯仪器公司。
今天看不完,明天接着看!收藏本页
--------------------------------------------------------------------------------
第一名. 美国十大财团 - 波士顿财团 Boston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也是美国最老的垄断财团之一。它是由19世纪经营奴隶贸易而致富的波士顿地区的洛威尔、劳伦斯、亚当斯以及洛奇等家族同新兴的肯尼迪家族联合组成的。当时,这几个家族把从海外殖民掠夺中积累起来的巨额资金投资于商业银行、保险事业和投资公司,并依靠这些金融机构提供资金,经营纺织、制革、制鞋、服装、食品以及化工等轻纺工业。由于轻纺工业发展迅速,至20世纪初,波士顿这几家世代互相通婚的家族,便以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为核心,形成了波士顿财团。
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创立于1859年。1903年与马萨诸塞银行合并后,仍称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它是美国最早的一家跨国银行。除银行外,波土顿财团还拥有4家著名的保险公司,以约翰·汉科克互惠人寿保险公司和马萨诸塞互惠人寿保险公司为最大。
波士顿财团在工矿企业方面的实力不及东部大财团。它所控制的工业原来主要是轻纺工业,从50年代起,利用麻省理工学院的科研成果发展新兴技术工业,从轻纺工业转向电子、光学、空间、导弹等方面发展。例如它所控制的特克斯特隆公司,战后兼并了许多中小公司,实力壮大,经营方向也由轻纺工业转向宇航工业和电子工业发展,成为拥有70多家子公司的多样化公司。它既制造航空和宇航产品、各种电子部件、飞机部件,又经营钟表发条、家具和家禽等行业。它的一家于公司贝尔宜升飞机公司,是一家出口商,为五角大楼和外国制造直升飞机。波士顿财团在发展新兴技术工业方面具有优越的技术力量,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大学的科研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波士顿地区尖端工业的发展。其所属特克斯特隆公司、雷锡昂公司和波拉罗伊德公司等,由于新兴技术工业的刺激,经济实力增长很快。在政治上,波士顿财团曾联合格克菲勒财团支持J.F.肯尼迪担任总统。肯尼迪人主白宫,替波土顿财团争得大批军事订货,引起摩根财团的强烈不满。1963年11月盟日肯尼迪遇刺身亡,给波士顿财团一大打击,使它在同其他财团的竞争中地位不断下降。
全球五百强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排名 公司名称 中文名称 总部所在地 主要业务 营业收入百万美元
1 Wal-Mart Stores 沃尔玛 美国 一般商品零售 263009.0
2 BP 英国石油 英国 炼油 232571.0
3 Exxon Mobil 埃克森美孚 美国 炼油 222883.0
4 Royal Dutch/Shell Group 壳牌石油 英国/荷兰 炼油 201728.0
5 General Motors 通用汽车 美国 汽车与零件 195324.0
6 Ford Motor 福特汽车 美国 汽车与零件 164505.0
7 DaimlerChrysler 戴姆勒克莱斯勒 德国 汽车与零件 156602.2
8 Toyota Motor 丰田汽车 日本 汽车与零件 153111.0
9 General Electric 通用电气 美国 多元化公司 134187.0
10 Total 道达尔 法国 炼油 118441.4
11 Allianz 安联 德国 财产意外保险 114949.9
12 ChevronTexaco 雪佛龙德士古 美国 炼油 112937.0
13 AXA 安盛 法国 人寿健康保险 111912.2
14 ConocoPhillips 康菲 美国 炼油 99468.0
15 Volkswagen 大众汽车 德国 汽车与零件 98636.6
16 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日本电报电话 日本 电信 98229.1
17 ING Group 荷兰国际集团 荷兰 人寿健康保险 95893.3
18 Citigroup 花旗集团 美国 商业与储蓄银行 94713.0
19 Intl. Business Machines 国际商用机器 美国 计算机办公设备 89131.0
20 American Intl. Group 美国国际集团 美国 财产意外保险 81303.0
21 Siemens 西门子 德国 电子、电气设备 80501.0
22 Carrefour 家乐福 法国 食品、药品店 79773.8
23 Hitachi 日立 日本 电子、电气设备 76423.3
24 Hewlett-Packard 惠普 美国 计算机办公设备 73061.0
25 Honda Motor 本田汽车 日本 汽车与零件 72263.7
26 McKesson 麦克森 美国 保健品批发 69506.1
27 U.S. Postal Service 美国邮政 美国 邮递包裹货运 68529.0
28 Verizon Communications 弗莱森电讯 美国 电信 67752.0
29 Assicurazioni Generali 忠利保险 意大利 人寿健康保险 66754.9
30 Sony 索尼 日本 电子、电气设备 66365.7
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松下电器 日本 电子、电气设备 66218.4
32 Nissan Motor 日产汽车 日本 汽车与零件 65771.1
33 Nestle 雀巢 瑞士 食品 65414.6
34 Home Depot 家居百货 美国 专业零售 64816.0
35 Berkshire Hathaway 伯克希尔哈撒韦 美国 财产意外保险 63859.0
36 Nippon Life Insurance 日本生命 日本 人寿健康保险 63840.7
37 Royal Ahold 皇家阿霍德 荷兰 食品、药品店 63455.8
38 Deutsche Telekom 德国电信 德国 电信 63195.5
39 Peugeot 标致 法国 汽车与零件 61384.6
40 Altria Group 阿尔特里亚 美国 烟草 60704.0
41 Metro 麦德龙 德国 食品、药品店 60656.9
42 Aviva 阿维瓦 英国 人寿健康保险 59719.4
43 ENI 埃尼 意大利 炼油 59304.4
44 Munich Re Group 慕尼黑再保险 德国 财产意外保险 59082.6
45 Credit Suisse 瑞士信贷 瑞士 商业与储蓄银行 58957.1
46 State Grid 国家电网 中国 电力 58348.0
47 HSBC Holding 汇丰控股 英国 商业与储蓄银行 57608.0
48 BNP Paribas 法国巴黎银行 法国 商业与储蓄银行 57271.8
49 Vodafone 沃达丰 英国 电信 56844.5
50 Cardinal Health 卡地纳健康 美国 保健品批发 56829.5
51 Fortis 富通 比利时/荷兰 商业与储蓄银行 56695.20
52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中国石油天然气 中国 炼油 56384.00
53 State Farm Insurance 州立农业保险 美国 财产意外保险 56064.60
54 Sinopec 中国石化 中国 炼油 55062.00
55 Samsung Electronics 三星电子 韩国 电子、电器设备 54400.20
56 Kroger 克罗格 美国 食品、药品店 53790.80
57 Fannie Mae 房利美 美国 多元化金融 53766.90
58 Fiat 菲亚特 意大利 汽车与零件 53499.60
59 France Télécom 法国电信 法国 电信 52198.10
60 Tesco 特易购 英国 食品、药品店 51570.20
61 Zurich Financial Services 苏黎世金融 瑞士 财产意外保险 51357.00
62 Electricite De France 法国电力 法国 天然气与电力 50837.70
63 Boeing 波音 美国 航天国防 50485.00
64 AmerisourceBergen 美国人伯根 美国 保健品批发 49657.30
65 Toshiba 东芝 日本 电子、电器设备 49395.50
66 Pemex 墨西哥石油 墨西哥 原油生产 49240.10
67 E. ON 欧翁 德国 贸易 48708.90
68 Deutsche Bank 德意志银行 德国 商业与储蓄银行 48670.40
69 Rwe 莱茵集团 德国 能源 48406.70
70 Unilever 联合利华 英国/荷兰 食品 48318.40
71 Target 塔吉特 美国 一般商品零售 48163.00
72 Bank of America Corp. 美国银行 美国 商业与储蓄银行 48065.00
73 UBS 瑞士银行集团 瑞士 商业与储蓄银行 47741.00
74 BMW 宝马 德国 汽车与零件 46996.50
75 Deutsche Post 德国邮政 德国 邮递包裹货运 46651.30
76 PDVSA 委内瑞拉国家石油 委内瑞拉 炼油 46000.00
77 Pfizer 辉瑞 美国 制药 45950.00
78 Crédit Agricole 农业信贷银行 法国 商业与储蓄银行 45928.10
79 Dai-ichi Mutual Life Insurance 第一生命 日本 人寿健康保险 45065.60
80 Suez 苏伊士里昂水务 法国 能源 44842.50
81 J.P. Morgan Chase 摩根大通 美国 商业与储蓄银行 44363.00
82 Meiji Life Insurance 明治生命 日本 人寿健康保险 44064.00
83 AOL Time Warner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 美国 娱乐 43877.00
84 Royal Bank of Scotland 苏格兰皇家银行 英国 商业与储蓄银行 43757.60
85 NEC 日本电气公司 日本 电子、电器设备 43440.20
86 Procter & Gamble 宝洁 美国 家居个人用品 43377.00
87 Tokyo Electric Power 东京电力 日本 天然气与电力 42971.00
88 Costco Wholesale 好市多 美国 专业零售 42545.60
89 Renault 雷诺 法国 汽车与零件 42469.50
90 Fujitsu 富士通 日本 计算机办公设备 42201.40
91 Repsol YPF 雷普索尔YPF 西班牙 炼油 42031.50
92 Johnson & Johnson 强生 美国 制药 41862.00
93 Dell 戴尔 美国 计算机办公设备 41444.00
94 Robert Bosch 博世 德国 汽车与零件 41147.60
95 Sears Roebuck 西尔斯罗巴克 美国 一般商品零售 41124.00
96 SBC Communications 西南贝尔电讯 美国 电信 40843.00
97 Thyssen Krupp 蒂森克虏伯 德国 工业农业设备 39188.30
98 Hyundai Motor 现代汽车 韩国 汽车与零件 39100.80
99 Valero Energy 瓦莱罗能源 美国 炼油 37968.60
100 BASF 巴斯夫 德国 化学品 37757.00
101 ABN AMRO Holding 荷兰银行 荷兰 商业与储蓄银行 37682.10
102 Marathon Oil 马拉松石油 美国 炼油 37137.00
103 Sumitomo Life Insurance 住友生命 日本 人寿健康保险 36913.00
104 Freddie Mac 弗雷迪马克 美国 多元化金融 36839.00
105 Tyco International 泰科国际 美国 电子、电器设备 36801.30
106 MetLife 大都会人寿 美国 人寿健康保险 36261.00
107 HBOS 苏格兰哈里法克斯银行 英国 商业与储蓄银行 36023.60
108 Safeway 西夫韦 美国 食品、药品店 35552.70
109 Prudential 保诚 英国 人寿健康保险 35472.60
100 Enel 意大利电力 意大利 天然气与电力 35443.50
111 Albertson‘s 艾伯森 美国 食品、药品店 35436.00
112 Statoil 国家石油 挪威 炼油 35241.80
113 Telecom Italia 意大利电信 意大利 电信 35221.60
114 GlaxoSmithKline 葛兰素史克 英国 制药 35050.90
115 Morgan Stanley 摩根斯坦利 美国 证券 34933.00
116 AT&T 美国电话电报 美国 电信 34529.00
117 Medco Health Solutions 美可保健 美国 保健 34264.50
118 EADS 欧洲航空防御及航天公司 荷兰 航天国防 34103.50
119 SK 鲜京 韩国 炼油 33768.50
120 Saint-Gobain 圣戈班 法国 建材玻璃 33488.90
121 United Parcel Service 联合包裹运输 美国 邮递包裹货运 33485.00
122 Nokia 诺基亚 芬兰 网络通讯设备 33336.10
123 J.C. Penney 彭尼 美国 一般商品零售 32923.00
124 Royal Philips Electronics 皇家飞利浦电子 荷兰 电子、电器设备 32863.00
125 Dow Chemical 道化学 美国 化学品 32632.00
126 Walgreen 沃尔格林 美国 食品、药品店 32505.40
127 Groupe Auchan 欧尚 法国 食品、药品店 32488.40
128 Veolia Environnement 威立雅 法国 水务 32371.90
129 Bayer 拜耳 德国 化学品 32331.10
130 Microsoft 微软 美国 计算机软件 32187.00
131 Aegon 全球保险集团 荷兰 人寿健康保险 32174.90
132 Allstate 好事达 美国 财产意外保险 32149.00
133 Deutsche Bahn 德国联邦铁路 德国 铁路运输 31947.40
134 Lockheed Martin 洛克希德马丁 美国 航天国防 31844.00
135 Wells Fargo 富国银行 美国 商业与储蓄银行 31800.00
136 BT 英国电信 英国 电信 31668.60
137 Telefónica 西班牙电话 西班牙 电信 31541.70
138 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 三井住友金融集团 日本 商业与储蓄银行 31450.50
139 Lowe‘s 劳氏 美国 专业零售 31263.00
140 Aeon 永旺 日本 食品、药品店 31161.20
141 United Technologies 联合技术 美国 航天国防 31034.00
142 Barclays 巴克莱银行 英国 商业与储蓄银行 30843.00
143 CNP Assurances 法国国家人寿保险 法国 人寿健康保险 30805.90
144 Petrobrás 巴西石油 巴西 炼油 30797.00
145 Archer Daniels Midland 阿彻丹尼尔斯米德兰 美国 食品生产 30708.00
146 Intel 英特儿 美国 半导体 30141.00
147 LG Electronics 乐金电子 韩国 电子、电气设备 29873.90
148 Arcelor 阿塞洛 卢森堡 金属产品 29338.70
149 Ito-Yokado 伊藤洋华堂 日本 食品、药品店 29332.70
150 Centrica 英国煤气 英国 天然气与电力 29312.90
2006世界500强最新排名
世界500强:《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
1 埃克森美孚 美国 炼油 339,938.0
2 沃尔玛 美国 一般商品零售 315,654.0
3 皇家壳牌石油 英国/荷兰 炼油 306,731.0
4 英国石油 英国 炼油 267,600.0
5 通用汽车 美国 汽车 192,604.0
6 雪佛龙 美国 炼油 189,481.0
7 戴姆勒克莱斯勒 美国 汽车 186,106.3
8 丰田汽车 日本 汽车 185,805.0
9 福特汽车 美国 汽车 177,210.0
10 康菲 美国 炼油 166,683.0
11 用电气 美国 多元化 157,153.0
12 道达尔 法国 炼油 152,360.7
13 荷兰国际集团 荷兰 保险 138,235.3
14 花旗集团 美国 银行 131,045.0
15 安盛 法国 保险 129,839.2
16 安联 德国 保险 121,406.0
17 大众汽车 德国 汽车 118,376.6
18 富通 比利时/荷兰 银行 112,351.4
19 农业信贷银行 法国 银行 110,764.6
20 美国国际集团 美国 保险 108,905.0
21 忠利保险 意大利 保险 101,403.8
22 西门子 德国 电子、电气设备 100,098.7
23 中国石化 中国 炼油 98,784.9
24 日本电报电话 日本 电信 94,869.3
25 家乐福 法国 食品、药品店 94,454.5
26 汇丰控股 英国 银行 93,494.0
27 埃尼 意大利 炼油 92,603.3
28 英杰华 英国 保险 92,579.4
29 国际商用机器 美国 计算机办公设备 91,134.0
30 麦克森 美国 保健品批发 88,050.0
31 本田汽车 日本 汽车 87,510.7
32 国家电网 中国 电力 86,984.3
33 惠普 美国 计算机办公设备 86,696.0
34 法国巴黎银行 法国 银行 85,687.2
35 委内瑞拉石油 委内瑞拉 炼油 85,618.0
36 瑞银集团 瑞士 银行 84,707.6
37 美国银行 美国 银行 83,980.0
38 日立 日本 电子、电气设备 83,596.3
39 中国石油天然气 中国 炼油 83,556.5
40 墨西哥石油 墨西哥 原油生产 83,381.7
41 日产汽车 日本 汽车 83,273.8
42 伯克希尔哈撒韦 美国 保险 81,663.0
43 家得宝 美国 专业零售 81,511.0
44 瓦莱罗能源 美国 炼油 81,362.0
45 摩根大通 美国 银行 79,902.0
46 三星电子 韩国 电子、电气设备 78,716.6
47 松下电器 日本 电子、电气设备 78,557.7
48 德意志银行 德国 银行 76,227.6
49 哈利法克斯苏格兰银行 英国 银行 75,798.8
50 韦里孙通讯 美国 电信 75,111.9
排名 公司标志 中文常用名称 总部所在地 主要业务 营业收入百万美元
51 卡地纳健康 美国 保健品批发 74,915.1
52 保诚 英国 人寿健康保险 74,744.7
53 雀巢 瑞士 食品 74,658.6
54 德国电信 德国 电信 74,061.8
55 Dexia Group 比利时 银行 72,814.3
56 麦德龙 德国 食品、药品店 72,814.3
57 瑞信 瑞士 银行 72,193.5
58 苏格兰皇家银行 英国 银行 71,164.3
59 特易购 英国 食品、药品店 71,127.6
60 标致 法国 汽车 69,915.4
61 美国邮政 美国 邮递 69,907.0
62 奥驰亚集团(阿尔特里亚) 美国 烟草食品 69,148.0
63 苏黎世金融 瑞士 保险 67,186.0
64 意昂 德国 能源 66,313.2
65 索尼 日本 电子、电气设备 66,025.6
66 沃达丰 英国 电信 65,314.2
67 兴业银行 法国 银行 64,441.9
68 法国电力 法国 天然气与电力 63,434.1
69 日本生命 日本 保险 61,158.3
70 国家石油 挪威 炼油 61,032.7
71 法国电信 法国 电信 60,932.9
72 乐金 韩国 多样化 60,574.1
73 克罗格 美国 食品、药品店 60,552.9
74 慕尼黑再保险 德国 保险 60,255.7
75 德国邮政 德国 邮递 59,989.8
76 州立农业保险 美国 保险 59,223.9
77 马拉松石油 美国 炼油 58,958.0
78 宝马 德国 汽车 57,973.1
79 菲亚特 意大利 汽车 57,833.9
80 现代汽车 韩国 汽车 57,434.9
81 宝洁 美国 家居个人用品 56,741.0
82 荷兰银行 荷兰 银行 56,614.9
83 皇家阿霍德 荷兰 食品、药品店 56,427.3
84 雷普索尔YPF 西班牙 炼油 56,423.6
85 法通保险 英国 保险 56,384.8
86 巴西石油 巴西 炼油 56,324.0
87 东芝 日本 电子、电气设备 56,028.0
88 戴尔 美国 计算机办公设备 55,908.0
89 劳埃德TSB集团 英国 银行 55,407.0
90 蒂森克虏伯 德国 工业农业设备 55,260.7
91 波音 美国 航天国防 54,848.0
92 美国人伯根 美国 保健品批发 54,589.6
93 桑坦德银行 西班牙 银行 53,848.8
94 巴斯夫 德国 化学 53,113.3
95 好市多 美国 专业零售 52,935.2
96 苏伊士里昂水务 法国 能源 52,742.9
97 塔吉特 美国 一般商品零售 52,620.0
98 摩根士丹利 美国 证券 52,498.0
99 博世 德国 汽车零件 52,207.6
100 雷诺 法国 汽车 51,365.1
101 辉瑞 美国 制药 51,353.0
102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 俄罗斯 能源 50,824.4
103 巴克莱银行 英国 银行 50,634.3
104 强生 美国 制药 50,514.0
105 莱茵集团 德国 能源 50,346.2
106 联合利华 英国/荷兰 食品 49,580.8
107 西尔斯 美国 一般商品零售 49,124.0
108 西班牙电话 西班牙 电信 48,833.3
109 法国国家人寿保险 法国 保险 48,474.9
110 美林 美国 证券经纪 47,783.0
111 鲜京 韩国 炼油 47,142.6
112 大都会人寿 美国 保险 46,983.0
113 东京电力 日本 天然气与电力 46,418.3
114 陶氏化学 美国 化学 46,307.0
115 卢克石油 俄罗斯 炼油 46,284.0
116 联合健康 美国 保健 45,365.0
117 Wellpoint 美国 保健 45,136.0
118 新日本石油 日本 炼油 45,071.2
119 第一生命 日本 保险 44,597.8
120 马石油 马来西亚 炼油 44,280.4
121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美国 电信 43,862.0
122 时代华纳 美国 娱乐 43,652.0
123 圣戈班 法国 建材玻璃 43,626.4
124 高盛 美国 证券经纪 43,391.0
125 劳氏 美国 专业零售 43,243.0
126 联合技术 美国 航天国防 42,725.0
127 三菱商事 日本 贸易 42,633.2
128 日本电气公司 日本 电子、电气设备 42,615.4
129 联合包裹运输 美国 邮递 42,581.0
130 欧洲航空防务航天公司 荷兰 航天国防 42,503.1
131 诺基亚 芬兰 网络通讯设备 42,484.5
132 意大利电力 意大利 天然气与电力 42,320.5
133 富士通 日本 计算机办公设备 42,319.4
134 沃尔格林 美国 食品、药品店 42,201.6
135 欧尚 法国 食品、药品店 42,073.2
136 泰科国际 美国 电子、电气设备 41,780.0
137 阿塞洛 卢森堡 金属 40,521.3
138 富国银行 美国 银行 40,407.0
139 艾伯森 美国 食品、药品店 40,397.0
140 微软 美国 计算机软件 39,788.0
141 意大利电信 意大利 电信 39,764.5
142 永旺 日本 食品、药品店 39,480.6
143 葛兰素史克 英国 制药 39,366.1
144 英特尔 美国 半导体 38,826.0
145 皇家飞利浦电子 荷兰 电子、电气设备 38,579.1
146 西夫韦 美国 食品、药品店 38,416.0
147 三菱联合金融控股集团 日本 银行 37,925.6
148 美可保健 美国 保健 37,870.9
149 全球保险集团 荷兰 保险 37,694.4
150 洛克希德马丁 美国 航天国防 37,213.0
151 CVS 美国 食品、药品店 37,006.2
152 摩托罗拉 美国 网络通讯设备 36,843.0
153 印度石油 印度 炼油 36,537.0
154 房地美 美国 金融 36,526.0
155 三井物产 日本 贸易 36,349.3
156 卡特彼勒 美国 工农业设备 36,339.0
157 阿彻丹尼尔斯米德兰 美国 食品生产 35,943.8
158 瓦乔维亚银行 (美联银行) 美国 银行 35,908.0
159 赛诺菲安万特 法国 制药 35,429.2
160 好事达 美国 保险 35,383.0
161 马士基集团 丹麦 海运 35,214.7
162 英国电信 英国 电信 34,808.3
163 拜耳 德国 化工、制药 34,804.2
164 Seven&I 日本 零售 34,717.3
165 斯普林特Nextel 美国 电信 34,680.0
166 住友生命 日本 保险 34,625.7
167 DZ Bank 德国 银行 34,554.5
168 新日铁 日本 金属 34,501.8
169 Groupe Caisse d'epargne 法国 银行 34,245.1
170 佳能 日本 影象器材、办公设备 34,091.6
171 明治安田生命 日本 保险 33,632.4
172 标准人寿 英国 保险 33,452.1
173 Caremark Rx 美国 保健 32,991.3
174 三井住友金融集团 日本 银行 32,725.0
175 百事 美国 食品 32,562.0
176 雷曼兄弟 美国 证券经纪 32,420.0
177 诺华 瑞士 制药 32,212.0
178 沃尔沃 瑞典 汽车 32,183.6
179 弗朗茨海涅尔 德国 保健品批发 32,172.5
180 沃特迪斯尼 美国 娱乐 31,944.0
181 三菱电机 日本 电子、电气设备 31,833.4
182 保德信金融 美国 保险 31,708.0
183 荷兰合作银行(拉博银行) 荷兰 银行 31,659.3
184 瑞穗金融集团 日本 银行 31,421.5
185 威立雅 法国 水务 31,368.4
186 Plains All American Pipeline 美国 能源 31,177.3
187 太阳石油 美国 炼油 31,176.0
188 德国联邦铁路 德国 铁路运输 31,132.4
189 百思买 美国 专业零售 30,848.0
190 诺斯洛普格拉曼 美国 航天国防 30,721.0
191 布依格 法国 工程与建筑 30,548.4
192 西斯科 美国 食品杂货批发 30,281.9
193 美国运通 美国 金融 30,080.0
194 千禧控股 日本 保险 30,029.8
195 必和必拓集团 澳大利亚 采矿、原油生产 29,587.0
196 英美资源集团 英国 采矿、钻石 29,434.0
197 联邦快递 美国 邮递 29,363.0
198 Foncière Euris 法国 一般商品零售 29,308.4
199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 银行 29,167.1
200 霍尼韦尔国际 美国 航天国防 28,862.0
201 英格雷姆麦克罗 美国 电子办公设备批发 28,808.3
202 中国移动通信 中国 电信 28,777.8
203 桑斯博里 英国 食品、药品店 28,649.0
204 罗氏 瑞士 制药 28,495.6
205 杜邦 美国 化工 28,491.0
206 鸿海精密 中国台湾 电子 28,350.1
207 电装 日本 汽车零件 28,160.4
208 米塔尔钢铁 荷兰 金属 28,132.0
209 瑞士再保险 瑞士 保险 28,092.8
210 纽约人寿 美国 保险 28,051.0
211 江森自控 美国 汽车零件 28,019.5
212 法国燃气 法国 天然气与电力 27,826.0
213 俄罗斯统一电力 俄罗斯 天然气与电力 27,768.1
214 莱茵集团 德国 采矿、原油生产 27,762.1
215 丸红 日本 贸易 27,732.2
216 Coles Myer 澳大利亚 食品、药品店 27,408.8
217 中国人寿 中国 保险 27,389.2
218 JFE Holdings 日本 金属 27,365.9
219 德尔福 美国 汽车零件 27,201.0
220 哈特福德金融服务 美国 保险 27,083.0
221 KDDI 日本 电信 27,034.1
222 挪威水电 挪威 金属 27,032.8
223 万喜 法国 工程与建筑 26,991.5
224 三星生命 韩国 保险 26,692.3
225 美铝公司 美国 金属 26,601.0
226 澳洲银行 澳大利亚 银行 26,471.4
227 宏利保险 加拿大 保险 26,446.5
228 法航——荷航集团 法国 航空公司 26,098.9
229 法国国营铁路 法国 铁路运输 26,086.4
230 耆卫公司 英国 保险 26,084.1
231 泰森食品 美国 食品生产 26,014.0
232 乔治威斯顿 加拿大 食品、药品店 25,947.2
233 美国教师退休基金会 美国 保险 25,916.8
234 国际纸业 美国 林产品、纸制品 25,797.0
235 马自达汽车 日本 汽车 25,788.9
236 埔项制铁 韩国 金属 25,677.8
237 出光兴产 日本 炼油 25,370.0
238 森特理克 英国 天然气与电力 25,062.7
239 威望迪 法国 娱乐 25,061.3
240 韩国电力 韩国 天然气与电力 24,841.0
241 思科系统 美国 网络通讯设备 24,801.0
242 夏普 日本 电子、电气设备 24,705.0
243 三菱重工 日本 工农业设备 24,660.8
244 HCA 美国 保健 24,455.0
245 普利司通 日本 轮胎橡胶 24,440.2
246 圣保罗旅行者保险 美国 保险 24,365.0
247 邦奇 美国 食品生产 24,275.0
248 立博 英国 24,271.0
249 铃木汽车 日本 汽车 24,257.6
250 加拿大皇家银行 加拿大 银行 24,145.6
251 Woolworths 澳大利亚 食品、药品店 24,035.7
225 法国邮政局 法国 邮递 24,017.5
253 阿斯利康 英国 制药 23,950.0
254 巴登-符腾堡州银行 德国 银行 23,943.7
255 中国银行 中国 银行 23,860.1
......
489 帕卡 美国 汽车 14,057.4
490 美国钢铁公司 美国 金属 14,039.0
491 五十铃汽车 日本 汽车 13,971.5
492 苹果电脑 美国 电脑 13,931.0
493 马克斯思班塞 英国 一般商品零售 13,909.2
494 奎斯特通讯 美国 电信 13,903.0
495 Lennar 美国 房地产 13,870.3
496 霍顿 美国 房地产 13,863.7
497 旭硝子 日本 化工 13,863.5
498 印度国家银行 印度 银行 13,755.8
499 住友化学 日本 化学 13,748.5
500 耐克 美国 体育用品 13,739.7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