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比克国际油价-莫桑比克油气田
1.全球富裕指数全球富裕指数排名
2.蓖麻种植亩产多少
3.地理世界主要港口、世界主要航线
4.概括苏联的国际地位
5.发展中国家应怎样避免经济危机
6.有色宝石市场危机中的机遇
全球富裕指数全球富裕指数排名
1、日本生活之物质和精神压力大么?2、09全球富裕指数排名,中国第几名?3、全球富裕指数排名4、富国排行前十位是那些国家?5、全球最富裕的人民在哪国?6、全球富裕指数是什么日本生活之物质和精神压力大么?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发达国家,其科技发达,设施完备,环境好。全球富裕指数我们是不是会想日本经济如此发达,那么日本工作压力大么?人们全球富裕指数的幸福指数高么?
东京等大城市地区全球富裕指数:物质压力不大,精神压力因人而异整体略大。
大城市圈以外地区:物质压力和精神压力都很小。
日本生活压力:物质方面
首先说一个数据,联合国2013的全球富裕指数,日本全球第10名,中国全球第101名。生活在城市的我们往往会忽略乡村地区的真实生活水平的。
具体消费支出呢?仍旧数字说话。总务省2013年统计的单身人士每月平均收入与支出。收入平均32万日元,支出平均23.7万日元。其中兴趣爱好娱乐3万日元。也就是说一个月正常租房子交税放开全球富裕指数了吃喝玩乐之后可以平均剩下1/3的工资。
日本生活压力:精神压力
联合国有一个全球幸福指数。评判标准是六项指标: real GDP per capita, healthy life expectancy, having someone to count on, perceived freedom to make life choices, freedom from corruption, and generosity (Table 2.1).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lutions Network。日本43位,中国93位。
这个结果还挺意外的,因为印象中中国人似乎更容易过得快乐点。事实上还有一个 地球幸福度指数 Happy Planet Index ,是英国一个团体一直在统计的指数。
在wiki列出的这个指数中,中国在2006年和2009年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远远超越日本(而且还是日文wiki)。但是当去官方网站查阅的时候发现去年的分数和wiki上的大相径庭,中国排名较低。
日本的加班工作时间长是事实,但是这并不等同于断言整体社会压力大。作为一个发达国家,物质和精神方面发展比较成熟是必然的。
09全球富裕指数排名,中国第几名?1 ▲ (1) 挪威 0.971 ▲ 0.001
2 ▲ (2) 澳大利亚 0.970 ▲ 0.002
3 _ (2) 冰岛 0.969 ▲ 0.002
4 _ (1) 加拿大 0.966 ▲ 0.001
5 _ 爱尔兰 0.965 ▲ 0.001
6 _ 荷兰 0.964 ▲ 0.003
7 _ 瑞典 0.963 ▲ 0.002
8 ▲ (4) 法国 0.961 ▲ 0.003
9 ▲ (1) 瑞士 0.960 ▲ 0.001
10 _ (2) 日本 0.960 ▲ 0.002
11 _ (2) 卢森堡 0.960 ▲ 0.001
12 _ 芬兰 0.959 ▲ 0.004
13 ▲ (2) 美国 0.956 ▲ 0.001
14 _ 奥地利 0.955 ▲ 0.003
15 ▲ (1) 西班牙 0.955 ▲ 0.003
16 _ (2) 丹麦 0.955 ▲ 0.002
17 _ 比利时 0.953 ▲ 0.002
18 ▲ (1) 意大利 0.951 ▲ 0.001
19 (N/A) 列支敦士登 0.951 ▲ 0.001
20 _ 新西兰 0.950 ▲ 0.002
21 _ 英国 0.947 ▲ 0.002
22 ▲ (1) 德国 0.947 ▲ 0.002
23 ▲ (5) 新加坡 0.944 ▲ 0.002
24 _ (2) 香港 0.944 ▲ 0.001
25 _ (7) 希腊 0.942 ▲ 0.004
26 _ (1) 大韩、民、国 0.937 ▲ 0.004
27 _ (3) 以色列 0.935 ▲ 0.003
28 _ 安道尔 0.934 ▲ 0.001
29 _ (3) 斯洛文尼亚 0.929 ▲ 0.005
30 _ (3) 文莱 0.920 ▲ 0.001
31 _ (2) 科威特 0.916 ▲ 0.004
32 _ (2) 塞浦路斯 0.914 ▲ 0.003
33 ▲ (1) 卡塔尔 0.910 ▲ 0.005
34 _ (1) 葡萄牙 0.909 ▲ 0.002
35 _ (4) 阿联酋 0.903 ▲ 0.007
36 _ (1) 捷克 0.903 ▲ 0.004
37 _ 巴巴多斯 0.903 ▲ 0.004
38 _ (2) 马耳他 0.902 ▲ 0.003
39 _ (7) 巴林 0.895 ▲ 0.001
40 ▲ (2) 爱沙尼亚 0.883 ▲ 0.005
41 _ (3) 波兰 0.880 ▲ 0.004
42 _ (1) 斯洛伐克 0.880 ▲ 0.007
43 _ (5) 匈牙利 0.879 ▲ 0.001
44 _ (4) 智利 0.878 ▲ 0.004
45 _ 克罗地亚 0.871 ▲ 0.004
46 _ (3) 立陶宛 0.870 ▲ 0.005
47 ▲ (12) 安提瓜和巴布达 0.868 ▲ 0.008
48 _ (4) 拉脱维亚 0.866 ▲ 0.007
49 _ (3) 阿根廷 0.866 ▲ 0.005
50 _ (3) 乌拉圭 0.865 ▲ 0.005
51 _ (3) 古巴 0.863 ▲ 0.007
52 _ (6) 巴哈马 0.856 ▲ 0.002
53 _ (2) 墨西哥 0.854 ▲ 0.005
54 _ (4) 哥、斯达黎加 0.854 ▲ 0.005
55 _ (3) 利比亚 0.847 ▲ 0.005
56 _ (3) 阿曼 0.846 ▲ 0.003
57 _ (3) 塞舌尔 0.845 ▲ 0.004
58 ▲ (3) 委内瑞拉 0.844 ▲ 0.011
59 _ (4) 沙特阿拉伯 0.843 ▲ 0.003
60 _ (2) 巴拿马 0.840 ▲ 0.007
61 _ (5) 保加利亚 0.840 ▲ 0.005
62 _ (2) 圣基茨和尼维斯 0.838 ▲ 0.003
63 _ (1) 罗马尼亚 0.837 ▲ 0.005
64 _ (8)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0.837 ▲ 0.005
65 _ (1) 黑山共和国 0.834 ▲ 0.006
66 _ (3) 马来西亚 0.829 ▲ 0.004
67 _ (2) 塞尔维亚 0.826 ▲ 0.005
68 ▲ (1) 白俄罗斯 0.826 ▲ 0.007
69 _ (3) 圣卢西亚 0.821 _
70 _ (1) 阿尔巴尼亚 0.818 ▲ 0.004
71 ▲ (2) 俄罗斯 0.817 ▲ 0.006
72 _ (4) 马其顿共和国 0.817 ▲ 0.004
73 ▲ (4) 多米尼克 0.814 _
74 ▲ (12) 格林纳达 0.813 ▲ 0.003
75 _ (5) 巴西 0.813 ▲ 0.005
76 _ (1)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0.812 ▲ 0.005
77 ▲ (3) 哥伦比亚 0.807 ▲ 0.007
78 ▲ (1) 秘鲁 0.806 ▲ 0.007
79 ▲ (3) 土耳其 0.806 ▲ 0.004
80 _ (8) 厄瓜多尔 0.806 ▲ 0.001
81 _ (7) 毛里求斯 0.804 ▲ 0.003
82 _ (11) 哈萨克斯坦 0.804 ▲ 0.003
83 _ (2) 黎巴嫩 0.803 ▲ 0.003
84 亚美尼亚 0.798 ▲ +0.011
85 乌克兰 0.796 ▲ +0.007
86 阿塞拜疆 0.787 ▲ +0.014
87 泰国 0.783 ▲ +0.003
88 伊朗 0.782 ▲ +0.005
89 格鲁吉亚 0.778 ▲ +0.010
90 多米尼加共和国 0.777 ▲ +0.006
91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0.772 ▲ +0.005
92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 2] 0.772 ▲ +0.009
93 伯利兹 0.772 ▲ +0.002
94 萨摩亚 0.771 ▲ +0.005
95 马尔代夫 0.771 ▲ +0.006
96 约旦 0.770 ▲ +0.003
97 苏里南 0.769 ▲ +0.004
98 突尼斯 0.769 ▲ +0.006
99 汤加 0.768 ▲ +0.001
100 牙买加 0.766 _ -0.002
101 巴拉圭 0.761 ▲ +0.004
102 斯里兰卡 0.759 ▲ +0.004
103 加蓬 0.755 ▲ +0.005
104 阿尔及利亚 0.754 ▲ +0.005
105 菲律宾 0.751 ▲ +0.004
106 萨尔瓦多 0.747 ▲ +0.001
107 叙利亚 0.742 ▲ +0.004
108 斐济 0.741 _ -0.003
109 土库曼斯坦 0.739 _
110 巴勒斯坦国 0.737 _
111 印度尼西亚 0.734 ▲ +0.005
112 洪都拉斯 0.732 ▲ +0.003
113 玻利维亚 0.729 ▲ +0.003
114 圭亚那 0.729 ▲ +0.008
115 蒙古 0.727 ▲ +0.007
116 越南 0.725 ▲ +0.005
117 摩尔多瓦 0.720 ▲ +0.002
118 赤道几内亚 0.719 ▲ +0.007
119 乌兹别克斯坦 0.710 ▲ +0.004
120 吉尔吉斯斯坦 0.710 ▲ +0.005
121 佛得角 0.708 ▲ +0.004
122 危地马拉 0.704 ▲ +0.008
123 埃及 0.703 ▲ +0.003
124 尼加拉瓜 0.699 ▲ +0.003
125 博、茨瓦纳 0.694 ▲ +0.011
126 瓦、努阿图 0.693 ▲ +0.005
127 塔、吉克斯坦 0.688 ▲ +0.005
128 纳、米比亚 0.686 ▲ +0.008
129 南、非 0.683 ▲ +0.003
130 摩、洛哥 0.654 ▲ +0.006
131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0.651 ▲ +0.006
132 不、丹 0.619 ▲ +0.011
133 老、挝 0.619 ▲ +0.006
134 印、度 0.612 ▲ +0.008
135 所、罗门群岛 0.610 ▲ +0.006
136 刚、果共和国 0.601 _ -0.002
137 柬、埔寨 0.593 ▲ +0.009
138 缅甸 0.586 ▲ +0.002
139 科摩罗 0.576 ▲ +0.003
140 也门 0.575 ▲ +0.007
141 巴基斯坦 0.572 ▲ +0.004
142 斯威士兰 0.572 ▲ +0.003
143 安哥拉 0.564 ▲ +0.012
144 尼泊尔 0.553 ▲ +0.006
145 马达加斯加 0.543 ▲ +0.006
146 孟加拉国 0.543 ▲ +0.008
147 肯尼亚 0.541 ▲ +0.006
148 巴布亚新几内亚 0.541 ▲ +0.005
149 海地 0.532 ▲ +0.006
150 苏丹 0.531 ▲ +0.005
151 坦桑尼亚 0.530 ▲ +0.011
152 加纳 0.526 ▲ +0.008
153 喀麦隆 0.523 ▲ +0.004
154 毛里塔尼亚 0.520 ▲ +0.001
155 吉布提 0.520 ▲ +0.003
156 莱索托 0.514 ▲ +0.003
157 乌干达 0.514 ▲ +0.009
158 尼日利亚 0.511 ▲ +0.005
159 多哥 0.499 ▲ +0.001
160 马拉维 0.493 ▲ +0.009
161 贝宁 0.492 ▲ +0.005
162 东帝汶 0.489 ▲ +0.005
163 科特迪瓦 0.484 ▲ +0.002
164 赞比亚 0.481 ▲ +0.008
165 厄立特里亚 0.472 ▲ +0.005
166 塞内加尔 0.464 ▲ +0.002
167 卢旺达 0.460 ▲ +0.005
168 冈比亚 0.456 ▲ +0.003
169 利比里亚 0.442 ▲ +0.008
170 几内亚 0.435 ▲ +0.002
171 埃塞俄比亚 0.414 ▲ +0.012
172 莫桑比克 0.402 ▲ +0.005
173 几内亚比绍 0.396 ▲ +0.005
174 布隆迪 0.394 ▲ +0.007
175 乍得 0.392 _ -0.001
176 刚果民主共和国 0.389 ▲ +0.018
177 布基纳法索 0.389 ▲ +0.005
178 马里 0.371 ▲ +0.005
179 中非共和国 0.369 ▲ +0.002
180 塞拉利昂 0.365 ▲ +0.008
181 阿富汗 0.352 ▲ +0.002
182 尼日尔 0.340 ▲ +0.005
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5日发表的2009年版《人类发展报告》,在显示国民生活富裕的指数上,挪威跃居第1,中国排名第92,中国与上一年度相比上升7位
全球富裕指数排名人均收入中国人均收入排名世界第127
世界各国人均收入排名
国家 GDP/人(美元)
数据来源
1 卢森堡 48,900
2 美国 36,300
3 百慕达群岛 35,200
4 开曼群岛 35,000
5 圣马利诺 34,600
6 挪威 33,000
7 瑞士 32,000
8 冰岛 30,200
9 加拿大 29,300
10 爱尔兰 29,300
11 比利时 29,200
12 丹麦 28,900
13 日本 28,700
14 阿卢巴 28,000
15 奥地利 27,900
16 香港 27,200
17 荷兰 27,200
18 摩纳哥 27,000
19 澳大利亚 26,900
20 德国 26,200
21 法国 26,000
22 瑞典 26,000
23 芬兰 25,800
24 英国 25,500
25 新加坡 25,200
26 意大利 25,100
27 福克兰群岛 25,000
28 列支敦士登 25,000
29 泽西 24,800 1999
30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22,100
31 法罗群岛 22,000
32 西班牙 21,200
33 关岛 21,000
34 曼岛 21,000
35 新西兰 20,100
36 卡塔尔 20,100
37 格恩西岛 20,000
38 格陵兰 20,000
39 韩国 19,600
40 以色列 19,500
41 葡萄牙 19,400
42 斯洛文尼亚 19,200
43 希腊 19,100
44 安道尔 19,000
45 维京群岛 19,000
46 汶莱 18,600
47 澳门 18,500
48 台湾 18,000
49 直布罗陀 17,500 1
50 科威特 17,500
51 马耳全球富裕指数他 17,200
52 英属维京群岛 16,000
53 巴哈马 15,300
54 捷克 15,300
55 巴林 15,100
56 巴巴多斯 15,000
57 塞浦路斯 15,000
58 法属圭亚那 14,400
59 新加勒多尼亚 14,000
60 匈牙利 13,300
61 北马里亚纳群岛 12,500
62 斯洛伐克 12,400
63 荷兰安全球富裕指数的列斯群岛 11,400
64 沙特阿拉伯 11,400
65 波多黎各 11,100
66 安提瓜和巴布达 11,000
67 圣皮耶和密克罗 11,000
68 爱沙尼亚 11,000
69 马提尼克岛 10,700
70 阿根廷 10,500
71 智利 10,100
72 毛里求斯 10,100
73 南非 10,000
74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10,000
75 克罗地亚 9,800
76 波兰 9,700
77 俄国 9,700
78 土克斯和开科斯群岛 9,600
79 哥德普洛岛 9,000
80 帕劳 9,000
81 拉脱维亚 8,900
82 墨西哥 8,900
83 马来西亚 8,800
84 圣吉斯和尼维斯 8,800
85 白俄罗斯 8,700
86 安圭拉 8,600 2001
87 博茨瓦纳 8,500
88 立陶宛 8,400
89 哥斯达黎加 8,300
90 阿曼 8,300
91 美属萨摩亚群岛 8,000 2000
92 乌拉圭 7,900
93 全世界 7,900
94 塞舌尔群岛 7,800
95 巴西 7,600
96 罗马尼亚 7,600
97 土耳其 7,300
98 哈萨克 7,200
99 泰国 7,000
100 那米比亚 6,900
101 伊朗 6,800
102 突尼斯 6,800
103 土库曼 6,700
104 保加利亚 6,500
105 加蓬 6,500
106 多米尼加 6,300
107 利比亚 6,200
108 巴拿马 6,200
109 哥伦比亚 6,100
110 塞浦路斯 6,000
111 斐济 5,600
112 美属萨摩亚 5,600
113 留尼汪 5,600
114 阿尔及利亚 5,400
115 圣卢西亚 5,400
116 委内瑞拉 5,400
117 多米尼加 5,400
118 马其顿 5,100
119 库克群岛 5,000 2001
120 秘鲁 5,000
121 瑙鲁 5,000 2001
122 格林纳达 5,000
123 法属玻里尼西亚 5,000 2001
124 伯利兹 4,900
125 黎巴嫩 4,800
126 斯威士兰 4,800
127 中国 4,700
128 萨尔瓦多 4,600
129 菲律宾 4,600
130 乌克兰 4,500
富国排行前十位是那些国家?统计一个国家的人均财富可以判断一个国家民众的生活质量。而人均富裕程度高的国家通常还具有很低的犯罪率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因此也十分适合移民、旅游、留学等等。根据瑞士信贷发布的《全球财富报告》统计,为您揭秘世界十大人均最富有国家。
1、瑞士人均财富:439486
瑞士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旅游资源丰富,有世界公园的美誉。伯尔尼是联邦政府所在地,而该国的两个着名全球性都市苏黎世和日内瓦分别被列为世界上生活品质最高城市的第一和第二名。
2、澳大利亚人均财富:333473
澳大利亚是全球领土面积第六大的国家,国土比整个西欧大一半。澳大利亚不仅国土辽阔,而且物产丰富,是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全球第四大农产品出口国,也是多种矿产出口量全球第一的国家。澳大利亚拥有很多自己特有的动植物和自然景观。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奉行多元文化,大约四分之一的居民出生在澳大利亚以外。澳大利亚也是一个体育强国,是全球多项体育盛事的常年举办国。澳大利亚有多个城市曾被评为世界上最适宜居住的地方之一。
3、挪威人均财富:306723
挪威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其主要表现在石油、水利、渔业、森林和矿产等方面,其中挪威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石油产业及国际油价。所以挪威建立了国家石油基金,将石油产业的利润用于海外投资,避免了经济过热问题。自2001年起挪威已连续六年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宜居住的国家,并于2009年到2013年连续获得全球人类发展指数第一。
4、卢森堡人均财富:260325
卢森堡是现今欧洲大陆仅存的大公国,曾是工业国家,现在则是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它也是欧元区内最重要的私人银行中心及全球第二大仅次于美国的投资信托中心。作为欧盟中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前列,经济高度发达,金融、广播电视、钢铁是其三大经济支柱产业。因国土孝古堡多,又有“袖珍王国”“千堡之国”的称呼。
5、日本人均财富:253174
日本的科学研发能力居世界前列,国民拥有很高的生活质量,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日本为八国集团之一,首都东京为亚洲最大最领先的城市。日本狭隘的地理空间和资源上匮乏,造就了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6、法国人均财富:249482
法兰西共和国是一个位于欧洲西部的半议会制半总统制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国民拥有很高的生活质量,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首都巴黎是世界时尚之都和全球最为领先的城市之一。
7、美国人均财富:246268
自1870年以来美国国民经济就高居全球第一,美国是个多文化和多民族的国家,是世界上最热门的移民国家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及其同盟国获得胜利,使美国奠定了世界超级大国领导地位。在苏联解体后,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在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娱乐等诸多领域均领衔全球。年轻与活力、多样性与开
蓖麻种植亩产多少
蓖麻亩产以前在300公斤左右,但致富经有期节目用先进的种植技术达到亩产过千公斤
蓖麻 编辑
蓖麻(拉丁学名:Ricinus communis L.),大戟科、蓖麻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热带或南方地区常成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单叶互生,叶片盾状圆形。掌状分裂至叶片的一半以下,圆锥花序与叶对生及顶生,下部生雄花,上部生雌花;花瓣性同株,无花瓣;雄蕊多数,花丝多分枝;花柱,深红色。蒴果球形,有软刺,成熟时开裂。花期5-8月,果期7-10月。
中文学名 蓖麻 拉丁学名 Ricinus communis L. 别 称大麻子、老麻了、草麻 二名法 Ricinus communis 界 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大戟目 科大戟科 亚 科铁苋菜亚科 族铁苋菜族 属蓖麻属 种蓖麻 分布区域 原产地在非洲东北部的肯尼亚或索马里,广布于全世界热带地区。
目录
1 形态特征
2 其他种类
3 生长习性
4 地理分布
5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种子选留 施肥方法 管理措施 病虫害防治6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工业 农业形态特征编辑
一年生粗壮草本或草质灌木,高达5米;小枝、叶和花序通常被白霜,茎多液汁。
叶轮廓近圆形,长和宽达40厘米或更大,掌状7-11裂,裂缺几达中部,裂片卵状长圆形或披针形,顶端急尖或渐尖,边缘具锯齿。网脉明显;叶柄粗壮,中空,长可达40厘米,顶端具2枚盘状腺体,基部具盘状腺体;托叶长三角形,长2-3厘米,早落。
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长15-30厘米或更长;苞片阔三角形,膜质,早落;雄花:花萼裂片卵状三角形,长7-10毫米;雄蕊束众多;雌花:萼片卵状披针形,长5-8毫米,凋落;子房卵状,直径约5毫米,密生软刺或无刺,花柱红色,长约4毫米,顶部2裂,密生乳头状突起。
蒴果卵球形或近球形,长1.5-2.5厘米,果皮具软刺或平滑;种子椭圆形,微扁平,长8-18毫米,平滑,斑纹淡褐色或灰白色;种阜大。花期几全年或6-9月(栽培)。[1]?
其他种类编辑
中国国内培育的优良蓖麻品种有油蓖4号、油蓖5号、晋蓖2号、通蓖5号、通蓖6号、淄蓖5号等,从国外引进的蓖麻良种有法国杂交种CSR-6.181、CSR-6.190、CSR-63.268和泰国202等。[2]?
生长习性编辑
蓖麻
蓖麻
喜高温,不耐霜,酸碱适应性强,在中国广为栽培。平原地区均可种植。海拔20-500米(云南海拔2300米)村旁疏林或河流两岸冲积地常有逸为野生,呈多年生灌木。[1]?
蓖麻是深根作物。当气温稳定在10℃时即可播种。也可育苗移栽。[1]?
地理分布编辑
原产于埃及、埃塞俄比亚和印度,
蓖麻
蓖麻(6张)
后传播到巴西、泰国、阿根廷、美国等国。广布于全世界热带地区或栽培于热带至温暖带各国。中国作油脂作物栽培的为一年生草本。[1]?
中国蓖麻引自印度,自海南至黑龙江北纬49°以南均有分布。华北、东北最多,西北和华东次之 ,其他为零星种植。热带地区有半野生的多年生蓖麻。
栽培技术编辑
选地整地
蓖麻的适应性很强,各种土质均可种植,可利用沟边路旁、房前屋后的空隙地零星种植;也可利用荒山荒坡成片种植。在成片种植时,在播种前4~6周翻地,使其土壤熟化,零星种植的也同样提前翻地,并挖成深、宽各35厘米的穴。由于蓖麻怕水渍,因此,若在低洼地种植,事先要把地改成台地,台厢间开好排水沟。在荒地种植蓖麻,把斜坡改成环山带状梯台,以保持水土不流失和便于管理、采收。坡度在25度以上的陡坡地适宜开穴种植。
种子选留
在收获前选生长旺盛,分枝多,结果早,蒴果多的蓖麻植株。把结果最多、成熟最早的蒴果采下来,放在阳光下晾晒脱粒,晒干后,装入筐或袋里,放在干燥通风处保存。用户最好到科研、生产单位选购优良杂交种。
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用40~50℃温水把种子浸泡24小时后捞出,埋在湿润的沙子里,种子一般需要5~7天发芽,发芽后就可立即播种。如要迟播的,可用温水浸泡种子48小时,使硬壳变软,籽粒吸足水分,以加快种子发芽速度,经过浸泡后的种子可及时播种,也可进行催芽,待一部分种子露芽时,即可播种。
精细播种
蓖麻一般在“惊垫”至“立夏”播种。华南和西南的一些省区播种较早些,华东、华北的一些省区一般在4~5月份。西南一些省区春、夏、秋三季均可播种,华南热带地区冬天也可以播种。
播种方法有直播和移栽两种。直播每窝2~3粒种子,子粒间距3~5厘米,盖士2~3厘米厚。移栽的要选背风向阳、水源较便利、土质较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进行深翻施肥整平,做成畦宽1米的苗床,再进行播种、浇水、盖种。待苗出土长出3~4片真叶时,可带泥移栽。栽后要浇定根水。裁后每隔3~5天浇水一次,到成活为止。密度一般以1.7~2米见方栽植,亩栽植160株左右;宿根性蓖麻,可适当稍密一些,以亩栽植200~250株为宜。陡坡地、缓坡地种植也可适当稍密些。
施肥方法
因蓖麻的吸肥力强,前期需要氮肥多,开花后以施磷钾肥为主。因此,应多用堆厩肥或土杂肥等混合草木灰作基肥。施肥方法:大片种植的可实行开沟施肥,或在每窝内施两把堆肥盖好土再播种;零星种植的可穴施,播种后用草木灰拌细泥土盖窝。定苗时施稀薄人畜粪尿。若在开垦荒地种植,可在出苗后在蓖麻行间种上大豆、花生。
管理措施
间苗定苗、中耕除草培土:当苗高10厘米时进行间苗,拔除生长过密的细弱幼苗,并结合中耕除草一次。在苗高17~20厘米时即可定苗,每穴选留健壮苗一株。并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在荒山荒坡上种植的,定苗可推迟一些。在开花前可进行第三次中耕除草。当苗高30厘米时,结合中耕进行培土壅蔸,固定根部,起到抗旱、抗风、抗倒的作用。
打顶、摘心、整枝:当蓖麻长出7~8片真叶时,进行打顶(即把植株主茎的顶尖剪去),以后应根据菌麻的长势,可把各分枝长出的顶尖再剪一次,促进分枝,以增加产量。同时使植株矮化,便于采果。在植株长到55~60厘米时,进行整枝,把干枝、病虫枝剪去,以促进多抽新技和防病虫蔓延。整枝时要用剪子,动作要轻,不可用于掰,防止损伤蓖麻的茎皮、花穗。修枝后要及时追肥,天旱时要抓紧浇水抗旱。
越冬管理:多年生蓖麻收获后,应抓好越冬保护工作。霜雪较大的地方,在霜降前用稻草将蓖麻杆子包扎起来,到来年开春后除去。对已被冻坏的枝杈或主茎,可在离地面35厘米处锯断,并将锯口用牛粪糊好,开春以后,主桩可重新发芽生长。冻害严重的地区,在降霜前锯去主茎,离地面留20~30厘米的桩,并将锯口糊上牛粪,再用泥土把蓖麻桩盖封起来,翌年春天或不降雪时,将泥土扒开即能发芽生长枝梢。
病虫害防治
蓖麻苗期主要的害虫是小地老虎,以夜间出土啃食咬断幼苗,因此可在清晨将被咬的幼苗根际周围处表土扒开捕杀,或用毒饵诱杀。蓖麻苗期的病害主要有菌核病和白粉病。一旦发生,要及时清除病株,烧毁或深埋清除的病源物。可用25%粉锈宁1000倍液喷雾,每间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或用1:120倍的波尔多液喷雾防治。
成熟期主要病害有枯萎病、叶枯病和细菌性斑点病等。主要害虫有棉铃虫、刺蛾和蓖麻夜蛾等。
黑斑病
蓖麻黑斑病是蓖麻上常见病害,危害严重,降低蓖麻产量和品质。主要危害叶片和果穗。严重时病斑融合致病叶枯。果穗染病变黑腐烂。
防治方法
1.实行3年以上轮作。
蓖麻花
蓖麻花(3张)
2.因地制宜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并用新高脂膜进行拌种处理,能有效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3.加强田间管理。适期播种,避开发病高峰期。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提高抗病力;在花蕾期、幼荚期和膨果期喷施菜果壮蒂灵,可强花强蒂,增强授粉质量,促进果实发育,提高优质商品率。合理灌溉,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收获后及时深翻,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来年菌源。
4.药剂防治。必要时可喷洒针对剂加新高脂膜进行防治。
主要价值编辑
药用价值
性味
叶:甘、辛,平。有小毒。
根:淡、微辛,平。[3]?
功能主治
叶:消肿拔毒,止痒。治疮疡肿毒,鲜品捣烂外敷;治湿疹搔痒,煎水外洗;并可灭蛆、杀孑孓。
根:祛风活血,止痛镇静。用于风湿关节痛,破伤风,癫痫,精神分裂症。[3]?
镇静解痉,祛风散瘀。治破伤风,癫痫,风湿疼痛,跌打瘀痛,瘰疬。
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脱肛,散瘰疬,外敷疮毒。
②《广东省医药科技资料选编》:有镇静解痉作用。
③《福建中草药》:化结下气。
用法用量
根1~2两,水煎服。[3]?
附方
①治破伤风:红骨蓖麻根四两至半斤,蝉退五钱至一两,九里香一两至二两。水一千毫升煮至二百毫升,分三次口服,每天一剂。儿童剂量酌减。另椎管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五千至一万单位(儿童三千至六千单位),一般只注射一次,轻型病例可以不用。为控制抽搐可使用少量冬眠药物。(《广东省医药科技资料选编》)
②治风湿性关节炎,风瘫,四肢酸痛,癫痫:蓖麻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③治风湿骨痛,跌打瘀痛:蓖麻干根三至四钱。与它药配伍,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④治瘰疬:白茎蓖麻根一两,冰糖-两,豆腐一块。开水炖服;渣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4]?
临床应用
①治疗癫痫
取红蓖麻根(红茎红叶者)2两,鸡蛋1~2个,黑醋适量。先将鸡蛋破壳煮熟,再放入黑醋、蓖麻根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数日。据38例观察,半数病例获近期疗效。有的按方服药3日即停止发作。
②治疗新生儿破伤风
用红蓖麻根每日1.5两,水煎至45毫升,3次分服;同时用穿心莲0.7毫升,每日2次,肌肉注射。较重病例加用破伤风抗毒素1~2万单位肌注。经治10例,8例治愈(体温正常,无抽搐,能吮奶),2例亡。未见毒性反应及严重副作用,仅个别出现大便次数增多。
此外,红蓖麻根制成注射液(每毫升含3~5克),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脑炎等所致的烦躁不安或抽搐,对1~2岁患儿约每次肌注3毫升(止痉可用倍量),均有一定效果,亦未发现副作用。又可治疗慢性气管炎,取蓖麻根4两,切碎水煎。每日1剂,10天为一疗程。观察83例,控制23例,显效35例,好转25例。[4]?
毒性
蓖麻子中含蓖麻毒蛋白及蓖麻碱,特别是前者,可引起中毒。4~7岁小儿服蓖麻子2~7粒可引起中毒、致。成人20粒可致。非洲产蓖麻子2粒可使成人致,小儿仅需一粒,但也有报告服24粒后仍能恢复者。蓖麻毒蛋白可能是一种蛋白分解酶,7毫克即可使成人亡。蓖麻子中毒后之症状有:头痛、胃肠炎、体温上升、白细胞增多、血象左移、无尿、黄疸、冷汗、频发痉挛、心血管虚脱:中毒症状之发生常有一较长的潜伏期。蓖麻毒蛋白引起大鼠急性中毒,主要产生肝及肾的伤害,碳水化物代谢紊乱,蓖麻中的凝集素可与血球起凝集作用。湖州农村将蓖麻子炒热吃未见中毒,可能由于加热使蓖麻毒蛋白破坏。[5]?
工业
蓖麻种子可榨油,油粘度高,凝固点低,既耐严寒又耐高温,在-8~-10℃不冰冻,在500~600℃不凝固和变性,具有其他油脂所不及的特性。为化工、轻工、冶金、机电、纺织、印刷、染料等工业和医药的重要原料。
蓖麻种子含油量50%左右。蓖麻油为重要工业用油,可制表面活性剂 、脂肪酸甘油脂 、脂二醇、干性油 、癸二酸、聚合用的稳定剂和增塑剂、泡沫塑料及弹性橡胶等。并是高级润滑油原料。还可作药剂 ,有缓泻作用。饼粉中富含氮、磷、钾,为良好的有机肥,经高温脱毒后可作饲料。茎皮富含纤维,为造纸和人造棉原料。
产业规模
蓖麻
蓖麻
蓖麻种植在全世界30余个国家种植已经达到了工业化规模。在印度、中国、巴西、前苏联、泰国、埃塞俄比亚和菲律宾等国的种植产量约占全世界蓖麻总产量的近88%。历史上,巴西、中国、印度是主要的生产国来满足全球的需求。然而,在90年代初,巴西农民不再种植蓖麻而转向了更赚钱的植物,中国国内需求急剧增加使中国成为了净进口国,由印度来满足全世界蓖麻需求。全球蓖麻油的产量大约是每年50-55万吨,其中印度的产量占了一半以上。每年全球蓖麻贸易平均约在30万吨,主要的消费国家是欧盟、美国、日本。中国和印度增速也非常快,成为主要的消费国。印度作为主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在全球蓖麻油业务中起着重要作用。蓖麻油及其衍生产品在法国、德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中国、印度等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地理世界主要港口、世界主要航线
一:世界十大著名港口及国家
(1)?鹿特丹(HAMBURG,GERMANY)-荷兰
(2)?纽约(NEW?YORK,NY)-美国
(3)?神户(KOBE,JAPAN)-日本
(4)?新奥尔良(NEW?ORLEANS,LOUISIANA)-美国
(5)?横槟(YOKOHAMA,JAPAN)-日本
(6)?马赛(MARSEILLES,FRANCE)-法国
(7)?新加坡(SINGAPORE)-新加坡
(8)?安特卫普(ANTWERP,RELGIUM)-比利时
(9)?伦敦(LONDON,UK)-英国
(10)?汉堡(HAMBURG,GERMANY)-德国
二:2010年世界十大集装箱港及其吞吐量?
1、上海?2907万TEU?
2、新加坡?2843万TEU?
3、香港?2363万TEU?
4、深圳?2251万TEU?
5、釜山?1428万TEU?
6、宁波-舟山?1314万TEU?
7、广州?1212万TEU?
8、青岛?1201万TEU?
9、迪拜?1150万TEU?
10、鹿特丹?1110万TEU
三:世界主要航线:
1.太平洋航线(1)远东--北美西海岸航线(2)远东--加勒比,北美东海岸航线(3)远东--南美西海岸航线(4)远东--东南亚航线(5)远东--澳大利亚,新西兰航线(6)澳,新--北美东西海岸航线
2.大西洋航线(1)西北欧--北美东海岸航线(2)西北欧,北美东海岸--加勒比航线(3)西北欧,北美东海岸--地中海,苏伊士运河--亚太航线(4)西北欧,地中海--南美东海岸航线(5)西北欧,北美东海--好望角,远东航线(6)南美东海--好望角--远东航线
3.印度洋航线(1)波斯湾--好望角--西欧,北美航线(2)波斯湾--东南亚--日本航线(3)波斯湾--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西欧,北美运输线
除了以上三条油运线之外印度洋其他航线还有:远东--东南亚--东非航线;远东--东南亚,地中海--西北欧航线;远东--东南亚--好望角--西非,南美航线;澳新--地中海--西北欧航线;印度洋北部地区--欧洲航线。?
4.世界集装箱海运干线?目前,世界海运集装箱航线主要有:(1)远东--北美航线;(2)北美--欧洲,地中海航线;(3)欧洲,地中海--远东航线;(4)远东--澳大利亚航线;(5)澳,新--北美航线;(6)欧洲,地中海--西非,南非航线。
概括苏联的国际地位
苏联初期被国际社会视为异类,被西方国家孤立和封锁。后来由于在内战中的胜利和国内建设的成就,渐渐被国际社会吸纳,并成为国联正式成员国。
在苏芬战争战争爆发后,苏联被视为侵略者,被开除出国联
在二战期间,由于苏联承受了大部分的纳粹德国的军事进攻而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在二战胜利时,其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成为了仅此于美国的第二大强国。同时苏联的模式也被西方国家人民羡慕,战后西方国家工党纷纷上台就表明了这个事实。在东欧,苏联卫星国采用了苏联的模式,也让苏联模式成为时髦的国家模式。这种模式甚至影响的亚洲,包括中国等国。
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模式后,让苏联在共运中的威望和地位下降,东欧出现了离心倾向。
勃日列涅夫时期,由于油价上涨和新经济政策的刺激,苏联经历了“黄金5年”,苏联的国力大幅度上升,尤其是军事实力的上升,苏联成为了第二个超级大国。
苏联当年入侵阿富汗时,曾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遣责,因此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中国都抵制参加八0年在莫斯科举行的奥运会。以至于八四年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也以同样的方式,抵制洛杉矶奥运会,另一方面,美国等西方国家通过巴基斯坦不断地向阿富汗提供各种援助,拉登就是这个时候介入阿富汗的,使苏联当时无法解决阿富汗问题的主要因素。虽然苏联的解体跟阿富汗战争没有直接的联系,但苏联通过阿富汗战争,削弱了国际地位。
由于苏联热衷于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争霸,尤其在阿富汗战争耗尽国力,而长期没有提高国内人民生活水平,致使苏联解体。
发展中国家应怎样避免经济危机
近年来全球经济经历了股市频繁波动、经济严重衰退、世界局部地区动荡和反恐战争,以及恐怖活动猖獗等一系列负面因素的打击,持续了多年的低迷。据世界银行统计,2001年和2002年全球经济分别仅增长了1.5%和1.7%,虽然同期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高于全球经济增长,但增长也同样缓慢。2003年随着伊拉克战争的结束,影响全球经济的不确定因素在逐步减少,与此同时,在美国经济复苏和亚洲经济平稳增长的带动下,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加快的迹象逐步显现,全球经济增幅达到2.7%。延续2003年的全球经济出现转机,2004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明显加快,预计年增幅可望达到4%。由于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复苏和亚洲经济的稳定增长,使得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平稳,预计2004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可达到6.1%(高于2003年的5.2%)。2005年和20%年如果油价依然居高不下,以及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将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构成一定的威胁。如果油价有所回落,全球经济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不出现意外情况,预计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可达到5.4%和5.1%。
一、亚洲经济强劲增长
目前,亚洲国家经济发展依然面临着国际政治、形势严峻的考验,其中在政治上包括地区形势动荡、安全问题突出、恐怖活动依然猖獗,以及随时有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性事件。在经济上,尽管2005年仍将保持一定规模的增长,但强劲复苏的背后潜在的风险也在加剧,如油价的波动、新的通货膨胀压力、金融领域的不稳定性,以及经济活动减弱正在显现,许多不确定因素使亚洲经济前景不能过于乐观。
(一)亚洲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
2001~2002年期间,亚洲地区一些主要国家经济增长放慢,出口需求下降,并影响到金融市场的稳定,尤其是部分新兴市场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相当严重,再加上美国等西方国家经济严重衰退,进一步加剧了亚洲经济增长下滑的趋势。
亚洲国家(不包括日本)经历了两年的经济增长下滑后,2003年开始出现转机,经济增长达到6.5%。尽管2004年亚洲国家经济受到国际油价居高不下和中东局势动荡,以及各种恐怖事件等不利因素影响,但经济增长依然强劲。为此,近期亚洲开发银行将2004年亚洲国家经济增长率的预测从4月的6.8%调高到了7%,这是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亚洲国家出现的最快增长,预计2005年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但有所下降,为6.2%。尽管经济强劲增长,油价上扬,但预计2004年亚洲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仅为3.7%,比原先预测的低0.5个百分点。目前亚洲经济能够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经济增长强劲推动了亚洲经济的增长。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了9.1%,国际社会普遍认为,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将依旧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增长幅度与2003年相差无几。另一个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亚洲国家经济自主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同时区域内贸易合作进一步加强,减少了因区域外部国家消费不振和经济低迷带来的冲击。再有,亚洲已经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摆脱了出来,金融领域相对稳定。2004年以来,亚洲各国货币持续保持稳定,而且股市开始普遍回升,金融市场进一步活跃,这对当前亚洲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与此同时,由于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强劲复苏,2004年亚洲地区出口增长强劲,消费和投资也进一步复苏。预计2004年亚洲地区出口增长18%,在经济扩展和油价上涨的同时,进口增长更为迅速,预计进口增长21%。
(二)各区域经济强劲发展
从亚洲各区域经济发展形势看,均有长足的发展。
2004年,东亚地区依旧保持着高速发展态势,预计经济增长达到7.3%,其中中国增长率将超过9%;中国香港达到7.5%;受政治因素的影响,中国台北经济复苏比预期的要放缓,增长率为6%;由于出口减缓和国内需求不旺,韩国经济增长率约为5.2%。2004年拉动东亚地区经济增长强劲的主要因素是,需求持续旺盛、投资增长加快和进出口贸易繁荣。预计2005年东亚经济增长将有所减缓,
2004年东南亚地区经济增长仅次于东亚地区,大多数国家经济进一步复苏。消费和投资是当前东南亚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预计2004年东南亚经济增长率可达到6.2%。其中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经济表现最为突出。由于新加坡官方将第三季度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7.8%,第四季度预期上调至6.2%,从而全年经济增长预期从7%大幅上调到了8.4%,这将是新加坡四年来最快的增长幅度。一年来,由于马来西亚国内需求出现大幅度反弹,出口增长较快,经济发展有了新的动力,经济增长率上调到7%。泰国和越南继续保持着可观的增长势头。印尼和菲律宾经济得到改善,但增长速度仍然相对缓慢。预计2005年东南亚地区经济增长率将随着亚洲经济的放慢而略有回落,为5.7%。
2004年发展中国家经济状况及前景展望 来自: 第一范文网
2004年由于南亚地区主要国家印度的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和巴基斯坦经济改革增强了国力,预计该地区经济可望实现6%的增长率。但随着油价的上涨,通货膨胀率高于预期,可达到5.5%。2005年印度经济发展有可能受农业减产的拖累,经济增长出现下滑,而巴基斯坦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受印度经济发展减缓的影响,2005年南亚经济增长也将减缓,预计为5.9%,如果油价继续在高位徘徊,通货膨胀率也将上升,有可能达到6.5%。
2004年中亚六国经济增长主要受益于石油、天然气和矿产品以及棉花价格的上涨,预计经济增长达到8%。其中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由于受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上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投资和出口收入大幅增长,经济出现快速增长。而吉尔吉斯、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在矿产品和棉花价格上涨的拉动下,经济增长普遍提升。尽管2005年国际油价和矿产品价格有可能回落,但中亚六国的石油、天然气和矿产品出口量将继续增加,经济增长也将保持在2004年的水平,甚至高于现有水平。
(三)亚洲经济仍面临着各种考验
当然,目前亚洲地区在经济复苏过程中也有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在地区政治形势上,2004年以来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政局动荡、恐怖主义盛行,导致这一地区安全与政治环境恶化,在一程度上阻碍丁东南亚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战后伊拉克局势和整个中东局势的动荡,导致亚洲的安全环境更加严峻,对亚洲的旅游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目前,旅游业占亚洲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近9%,7%的就业机会也来自旅游业。伊拉克战争后,恐怖袭击以及恐怖威胁的不断增多,严重影响了亚洲特别是东南亚旅游业的发展。在经济形势上,亚洲国家和地区仍存在着严重的隐患,特别是金融领域隐患依旧突出,如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债务负担沉重,银行业存在着多种潜在危机,来自金融领域的潜在威胁始终存在。再有,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地区,石油的需求量在近10年的时间里增长了50%以上,占全球总需求增长量的约80%。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亚洲对石油的需求还在进一步增大。由于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严重依赖石油进口,因此目前中东局势的动荡对亚洲经济进一步发展构成的最直接的威胁就是石油供价格的上涨。2004年国际油价持续上涨,目前虽有所回落,但随着中东局势的进一步动荡国际油价仍居高不下,甚至还有可能再度攀高。目前油价的居高不下首先加大了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石油进口,一些国家贸易盈余大幅度减少,削弱这些国家偿还债务的能力。其次,油价的高企使企业生产成本增加、效益下降,同时导致通货膨胀有所抬头。
论文2004年发展中国家经济状况及前景展望来自
在未来经济发展中,亚洲将面临来自全球范围内各种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加强区域内部的合作对亚洲未来经济发展就显得更加必要。其中区域内部的合作既包括经济上的,也包括政治上的,特别是在共同打击恐怖主义上的合作,对亚洲地区安全和经济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受各种政治、经济因素影响,2005年亚洲国家经济增长将放慢,主要原因是预计部分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将进一步减弱,但进出口贸易仍将旺盛,预计出口将增长11%,进口将增长14%。在石油价格继续高位徘徊的情况下,经常性项目盈余将进一步减少,通货膨胀率将继续攀升,可能达到4.4%。同时,高油价也将有可能导致石油进口国经济增长的明显放缓。另外,2005年美国、日本和欧盟经济增长有可能出现下滑,再加上目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日益突出,可能会在今后拖累全球经济的增长,影响亚洲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采取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适应全球经济发展的变化,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采取必要措施防范各种风险,才能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非洲经济依然面临着严峻挑战
受全球经济复苏的影响,2003年非洲经济出现了新的增长,达到3.6%,但受非洲内战的影响非洲经济发展依旧缓慢。2004年在全球经济复苏加快的带动下,非洲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增长,预计全年可达到4.5%。其中东部非洲达到5.6%,中非5.3%,北非4.5%,南部非洲3.4%和西非3.2%。预计2005年非洲经济仍将出现进一步增长,有望达到5.4%。
(一)非洲的经济发展形势
2003-2004年非洲在全球经济逐步复苏的带动下经济出现了新一轮增长。2004年非洲的经济发展主要受益于世界各国需求的增加和国际市场石油以及其他初级产品价格的攀升。受全球经济强劲复苏的影响,2004年世界各国对非洲石油和其他初级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国际市场石油和其他初级产品的价格也随之上涨,从而对非洲的经济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由于非洲石油和初级产品出口量的持续增长和价格的上涨,2003-2004年非洲初级产品出口收入大幅度增加,并带动了外资在非洲投资的增加,特别是跨国石油公司在非洲的投资进一步加大。目前非洲原油产量占全球产量的10%以上,预计到2010年有望上升到20%,仅美国原油进口总量中非洲能源所占比重将从目前的15%提高到2005年的25%。2004年由于海湾局势动荡,石油价格飙升,非洲的石油资源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迫使西方国家和石油公司加大了对非洲石油的进口和在非洲地区的开采,从而使非洲产油国从中受益。此外,非洲有色金属、黄金、咖啡、茶叶、棉花等的出口收入2004年也有大幅度提高。
2004年发展中国家经济状况及前景展望 来自: 第一范文网
虽然目前非洲经济有所回升,但大多数非洲国家要实现2015年将贫困人口减半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要实现这个目标,非洲国家本世纪起需要年均经济增长保持在7%以上,而目前非洲55个国家中,只有极少数国家能够达到这一标准。长期以来,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初级原料产品的出口和国际直接投资,以及经济援助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目前非洲国家仍然面临着国际直接投资和经济援助严重不足等各种困难,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二)非洲的贫困问题
长期以来,贫困始终是阻碍非洲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国际社会所关注的问题,但至今仍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目前,非洲大陆的形势依旧十分严峻,战乱不断,艾滋病肆虐,债台高筑,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差距日渐拉大。根据联合国有关部门提供的统计数字,拥有30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8亿多人口和55个国家的非洲,目前仍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地区,贫困是非洲经济发展的最棘手问题。目前,非洲的国民生产总值仅占全球的1%,贸易总额仅占全球的2甲e,吸引外资仅占全球的1%,经济增长相对缓慢。据世界银行预测,到2004年底,非洲贫困人口增加近210万,每天生活费不足一美元的贫困人口增加约80万。另据世界粮农组织报导,目前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非洲有近3000万人严重缺粮,其中东非占60%,约1800万人。特别是近年来肯尼亚由于持续干旱,有400多万人处于饥饿之中。与此同时,赞比亚、莫桑比克、津巴布韦等国家遭受洪涝灾害,计以百万人的食品安全受到威胁。另外,目前美国的大规模打击恐怖军事行动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而非洲国家的外债、消除贫困化、防治艾滋病,以及地区冲突等问题被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所看淡,而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非洲的经济发展。为此,近年来许多非洲国家***多次强烈要求国际社会进一步重视非洲国家的问题,加大对非洲的经济援助,并消减对非洲国家进口产品的关税壁垒。此外,他们还呼吁非洲国家应不断发展自身能力,加强非洲国家间的协调,深化适应性的经济结构调整,依靠非洲国家的力量解决地区冲突等,以逐步建立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从而减轻因恐怖事件和西方国家打击恐怖主义军事行动给非洲经济带来的严重影响。
(三)非洲的债务问题
严重的债务问题是困扰非洲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到2000年底,虽然非洲国家的外债状况有所改善,但积欠外债总额超过了3800亿美元,比20世纪90年代初不到3000亿美元增加了近27%,平均每年增加约100亿美元,债务总额约占全球债务总额的13%,占发展中国家的15%。非洲国家每年近25%的财政收入用于偿还外债。2002年非洲国家由于还债能力减弱,债务负担更加沉重,债务总额接近3900亿美元,其中年内非洲国家被要求偿还的贷款就高达近210亿美元,约有近130亿美元没能按期偿还。2003年非洲国家债务形势进一步恶化,接近4000亿美元,预计2004年超过4]00亿美元。据有关机构预计,在今后几年中非洲国家的外债总额不仅将大大增加,而且无法按期偿还的贷款也将大幅度增加。由于近年来债务危机的加剧,使许多非洲国家新的贷款大幅度减少。例如2001年和2002年,非洲国家从国际金融机构所获得的新的贷款分别比上年减少了约6.4%和6%,2003年减少了6.2%,预计2004年超过6.5%。尽管2004年6月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同意把减免贫穷国家债务计划再延长两年,并表示将提供更多的免债和援助项目,但这些减免只占非洲债务的一小部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四)非洲的贸易问题
对外贸易在非洲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主要外汇来源是通过对外贸易来实现的,其主要的贸易往来是美国和欧洲地区。近年来,非洲国家为了经济发展不断扩大出口,同时随着美国和欧洲等西方国家对非洲制造业产品需求的增加,非洲的出口增长从1998年的3.1%增加到2000年的3.4%。但近年来,由于西方国家实行反倾销和补贴等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以及自由贸易协定实施的速度缓慢,使非洲国家贸易发展出现缓慢趋势,依旧徘徊在3.4%左右。1999年以来,西方国家每年用于农业补贴高达3000亿美元,相当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总和,并对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的农畜产品进口征收关税超过100%。估计,由于西方国家实行的限制进口政策,发展中国家每年损失的出口收入超过了1500亿美元,其中非洲国家的损失十分可观。由于西方国家进一步加大了贸易保护主义力度,使非洲出口贸易成为西方贸易保护主义的牺牲品。长期以来,非洲经济增长依然严重依赖初级产品的出口,国际市场价格的波动对非洲经济的影响十分明显。而且,非洲的其他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处于劣势,再加上发达国家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也进一步限制了非洲产品的出口。
2004年发展中国家经济状况及前景展望 来自: 第一范文网
另外,由于地缘政治不稳和经济本身诸多不确定因素始终笼罩着非洲,受其影响,未来非洲经济形势依旧存在着潜在的风险。在当前非洲内战不断和政局动荡不定的影响下,非洲国家经济发展依旧步履艰难。非洲部分国家长期政局的动荡,严重影响了国际机构和外资在非洲的经济援助与进一步投资,并影响了非洲的产品的生产能力和出口的进一步增加。同时,内乱和冲突带来的疾病、饥荒、环境恶化等问题,给非洲经济保持稳定发展带来更多的不确定因素。
三、拉美经济摆脱困境
2003-2004年,拉美国家逐步走出经济和金融困境,经济出现恢复性反弹。特别是2004年,拉美经济显示出强劲增长势头,复苏态势得到进一步巩固。但目前在经济发展中依旧存在着许多难以克服的问题,未来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
(一)经济进一步增长
2001-2002年,拉美国家受阿根廷、巴西经济和金融形势持续恶化的影响,经济发展陷入困境,再加上随着全球经济普遍陷入衰退,特别是受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拉美国家经济出现严重下滑。拉美国家与美国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美国经济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到拉美国家的经济走势。因此,2001年和2002年美国经济的衰退和遭受恐怖袭击带来的重创,为拉美国家经济带来了厄运,甚至比美国的衰退更为剧烈。2003年美国经济开始全面复苏,由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拉美地区经济复苏依然乏力,经济增长仅有1.5%,但与2002年负0.6%的增长相比,拉美经济也在逐步回升。2003年以前,导致拉美外国投资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拉美各国经济普遍衰退,一些国家发生金融动荡,部分国家经济政策摇摆不定,以及许多国家货币贬值。
2004年以来,随着拉美国家逐步消除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以及受美国经济强劲复苏的影响,大多数国家经济状况出现进一步好转,许多国家经济复苏势头强劲,,预计2004年拉美地区经济增长可达到4.7%。其中,委内瑞拉、乌拉圭和阿根廷三国2004年的增长率预计分别达到12%、9.5%和7.1%。同时,厄瓜多尔、巴拿马、智利、秘鲁、墨西哥、巴西、哥伦比亚和哥斯达黎加经济也呈现稳定增长势头。2004年拉美对外贸易连续第三年实现顺差,预计全年顺差额达到385亿美元。2003年拉美资本外流净额由2002年的400亿美元下降至150亿美元,2004年资本外流进一步减少,外部投资也出现回暖迹象,因此拉美2004年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改善,这表明拉美经济状况在不断好转。虽然目前拉美经济仍在困难中徘徊,金融状况难以根本好转,但2004年拉美经济开始复苏,流入该地区的外资也逐步增加。拉美国家经济2004年普遍增长主要得益于全球经济和美国增速加快,以及国际市场需求回升。在美国、日本和亚洲等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带动下,全球经济快速复苏,国际市场需求旺盛,拉美原料和石油出口国的收入因此大大增加。拉美地区多数国家属外向型经济,因此,拉美经济复苏首先得益于外需的增长。2003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快速复苏,国际需求转旺,从而带动了拉美地区的出口。由于2004年全球贸易预计增长8%,这为拉美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对外出口机会。同时,拉美国家加强了区域性经济合作,推动了自身经济发展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各国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此外,初级产品和石油出口占拉美国家出口的30%以上,是拉美经济的重要支柱。2003年以来国际市场初级产品和石油价格的大幅度幅上涨,也使许多拉美国家的出口收入进一步增加。另外,在经历了2002年拉美金融危机之后,阿根廷从困境中摆脱了出来,经济增长势头增强,这为整个拉美地区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基础依然薄弱
近年来,拉美经济形势始终处于动荡之中,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相继接踵而来,总是不能稳定。90年代拉美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为3.3%,但是由于拉美许多国家经济和金融领域十分脆弱,一旦受国内或地区以及国际不利因素的影响,经济和金融形势随时有可能出现新的危机,因此今后拉美的经济前景仍不容乐观。2004年拉美经济尽管已出现比较强劲的复苏,但依然面临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第一,许多拉美国家经济严重依赖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出口,一旦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价格下滑,其出口必然受到严重影响,市场上价格的波动将是今后拉美国家对外出口和出口收入不确定和不稳定的重要因素。第二,外向型经济是拉美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对外贸易和国际投资,一旦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外国投资不振,将严重影响拉美经济的发展。这种对外依赖程度较高的经济模式是未来拉美经济发展的潜在隐患。拉美国家要保持长期可持续性的经济增长,一方面需要各国在国内市场挖掘经济增长的动力;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本地区的区域合作。第三,一些拉美国家金融和政局动荡的风险依然存在,一旦任何一个国家的金融和政局动荡,将波及整个拉美地区。在金融领域,由于拉美地区各国国内多年来储蓄偏低,抗风险能力脆弱,一有风吹草动金融危机有可能再次卷土重来。
2004年发展中国家经济状况及前景展望 来自: 第一范文网
(三)前景不容乐观
目前拉美经济出现的强劲增长并不稳定,增长既有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也有经济陷入低谷后的恢复性回升的程度和可能。如果国际和地区环境发生变化,或该地区出现严重的突发性事件,拉美经济的增长将很难维持,甚至出现经济或金融形势的动荡。当然,未来拉美经济也有乐观的一面。首先,拉美经济已经渡过了艰难时期,经济开始全面恢复,正处于增长时期;其次,地区形势趋于稳定,政治环境的逐步稳定有利地区经济的发展;再有,区域性合作不断加强,有利于本地区自身的发展。另外,由于外部环境对拉美经济的影响十分明显,因此今后几年拉美经济能否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能否持续复苏和进一步增长。预计,2005年和2006年如果不出现意外,拉美经增长将有所放慢,均在3.7%左右。
四、发展中国家经济面临着严峻考验
随着西方主要国家刺激经济计划的实施,以及2003年全球经济的复苏,预计2004年全球经济总体运行好于2003年,经济复苏步伐将在2003年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强劲态势。但全球经济运行中的一些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如能源价格较高、股市动荡、汇率频繁波动、消费需求增长不稳,以及局部地区动荡、恐怖活动猖獗、美国反恐战争是否会再次打响,都将会对全球复苏带来负面影响,导致全球经济波动甚至出现反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也将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考验,在困境中谋求进一步发展,在动荡中排除干扰保持经济形势的稳定。
对发展中国家未来的经济前景,有关国际机构也提出了警示,提醒有关国家和地区要警惕当前油价的剧烈变动、西方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全球恐怖活动猖獗以及东亚和拉美金融体系的脆弱,将成为影响未来全球经济是否稳定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能否稳定增长的重要条件。目前西方国家和全球经济能否保持复苏的增长势头,国际金融市场是否能够保持稳定,以及打击恐怖主义活动是否有效和国际安全环境能否保障,将是影响今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主要不确定因素。另外,由于当前西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在贸易上对发展中国家采取种种贸易限制,以及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始终没有得到改变,这将进一步扩大西方发达国家与贫穷国家的贫富差距,这也是严重影响今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最为贫困的地区和国家来说,如果这一状况得不到实际的改善,最为贫困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前景将依旧令人忧虑。与此同时,如果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严重受阻,也将必然影响全球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
当然,未来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依旧难以摆脱内外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从内部因素看,仍然会受到地区局部冲突、社会动荡、贫困加剧、债务沉重、技术落后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从外部因素看,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是否稳定对发展中国家有着重要的影响,将直接关系到国际社会对贫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和投资。
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特别是贸易、贫困和债务问题涉及到国际社会的方方面面,近年来,在许多国际金融和国际性会议上都把发展中国家最为贫困国家问题纳入重要议程,作为国际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虽然目前有关国际机构就贫困国家债务减免、减少贫困等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利于缓解贫困国家的各种危机,增加官方经济援助,避免最为贫困国家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但西方发达国家还应从全球经济发展角度出发,从行动上更加重视贫困国家的发展问题,而不是热衷于西方的全球战略和对外政策。应积极地采取确实可行的措施调整不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关系,减少全球化给贫困国家带来的风险,切实实施债务减免计划和经济援助计划,从而对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和债务危机等问题起到真正的作用。对于贫困国家和地区来说,在经济上,也需要进行经济结构改革,调整有关经济政策,避免债务进一步加重;在政治上,减少战乱、稳定社会,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从整个国际社会来说,贫困国家和地区需要更为关注和国际援助。具体地说,从现阶段看,要逐步有效地解决贫困国家的经济发展难题,缓解债务危机和减少贫困,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不能仅仅依靠一次或几次债务减免计划和经济援助计划来实现。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贫困和债务危机,一方面需要良好的国际经济秩序;另一方面需要西方发达国家以及国际金融机构采取有效措施,在减免部分债务的同时,也要支持贫困国家的经济发展,如降低贷款利率,减少进口限制,提供必要的经济援助等,从根本上缓解贫困国家和地区的贫困现象和债务危机,才能使贫困国家和地区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有色宝石市场危机中的机遇
袁健荣
1.经济危机对有色宝石市场的影响
尽管中国和印度珠宝市场保持了很强劲的增长,但是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对珠宝首饰产品的进口大幅下降,使得中国和印度珠宝市场的上涨不足以弥补发达国家市场的萎缩,世界珠宝市场消费总量下降。受此影响,有色宝石消费也有所下降,而且在泰国占他布里、印度贾普、中国番禺和惠州等加工地区,有色宝石的产量和加工量大幅下降。
有色宝石开采商们也在饱受油价上涨之苦,他们不得不面临快速攀升的采矿费用和日渐低迷的市场需求等问题,一些小型矿主甚至被迫停止开采,以降低成本。这些情况在供应环节中形成了恶性循环。
2.有色宝石原矿石的开采模式转变
有色宝石主要来源于南美洲和非洲。巴西是有色宝石传统产地,其有色宝石开采源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巴西经济的发展,一些农村作坊式的开采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规模投资和高新技术支持的规模化开采。
非洲是有色宝石的另一个供应地。一些巴西的矿主与非洲当地的矿主联合开发矿区,并建立合资公司。目前,一些大公司,如Gemfields,已经在非洲有稳定的开发项目,并同当地政府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以保证长期有效进行开采,而且建立了顺畅的供应渠道。目前有一种趋势,优质祖母绿原料在逐渐被一些资金实力雄厚、市场营销手段高明,且有庞大广告投入预算的公司联合控制。如哥伦比亚的Muzo Puerto Arturo矿区就迎来了来自高端零售领域的一笔投资,该投资方控制了这一矿区49%的股份,并对矿区的开采具有控制权。另一个例子是坦桑尼亚的Tanzanite One(南非上市公司),主要的坦桑石供应商。该公司也是通过纵向联合而控制了富含绿色铬钒钙铝石榴石的矿区开采权。以上举例说明产业上下游联合并购是有色宝石产业的发展趋势。
在马达加斯加,世界银行(世行)早在多年前就已开启有色宝石的“产能建设项目”。目前,世行还向世界其他有色宝石产国,如尼日利亚和坦桑尼亚提供资金支持,用以推动从原料开采到市场营销整个环节的发展。此外,美国国际发展基金(USAID)也向巴基斯坦、阿富汗这样的宝石出产国提供资金支持,用以促进矿区开采和生产加工。目前已有潘杰希尔峡谷的祖母绿矿区和Baikshan的青金石矿区得到了该组织的资助。
莫桑比克政府正在筹划设立珠宝首饰培训中心,专门培养宝石检测、分类、评估等方面的人才,以逐步减少该国低价出口宝石原料的数量,使本国珠宝产业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上述国际组织和政府的参与行为,必将促使当地有色宝石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以满足首饰市场的需求。
3.有色宝石主要产区的供应情况
受经济危机的拖累,哥伦比亚2009年祖母绿的出口比2008年下降50%。巴西祖母绿供应保持平稳状态,祖母绿贸易频繁。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印度加工企业保持了旺盛的需求。巴西的祖母绿主矿区也从日渐干枯的Goies地区迁移到Bahia地区。赞比亚的祖母绿生产得益于Gemfields(London)公司的有序开采。该公司根据市场需求严格控制祖母绿供应量,从而使得赞比亚祖母绿市场井然有序。2009年11月23~27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祖母绿原料拍卖会上,拍出了560万美元的祖母绿原料,价格在1.5~100美元/克拉。
2009年中国珠宝玉石首饰鉴
此外,巴西紫晶、黄晶和其他水晶品类的供应稳定,而碧玺原料供应量则消减。
2008年在坦桑尼亚发现的红宝石矿和2009年在莫桑比克发现的红宝石矿产量可观,其红宝石原料大量进入国际市场。莫桑比克的红宝石甚至还可以使用泰国新发明的处理技术进行处理。处理后低质的原料可达到制作珠宝首饰的质量要求。
4.消费市场的渐变和供求关系
其他天然有色宝石,如绿石榴石、锰铝石榴石(橙红,橙**)、红色尖晶石、祖母绿色碧玺(铬电气石)等,将会在市场上有良好的表现,因为目前的消费者正热衷于追求这些天然的、未经过加工处理的有色宝石的收藏。
美国是坦桑石最大的消费市场。而印度作为坦桑石最主要的切割加工中心,也逐渐向其国内市场推广这种漂亮的蓝色天然宝石,使得坦桑石在印度珠宝市场的份额逐渐扩大。中国也应该大力推广这种宝石和上述其他珍稀的有色宝石,对消费者进行宣传和培育,给他们多些接触选择的机会。
国际市场上,对红色和蓝色碧玺的需求强劲。尤其是红色碧玺,在中国的需求更为可观。尼日利亚的碧玺供应量稳定,莫桑比克也出产浅粉色、绿色和蓝色的碧玺,也有像帕拉伊巴碧玺那样的品种。巴西帕拉伊巴碧玺矿区已经停止开采,因此,优质的帕拉伊巴碧玺宝石已成为宝石收藏家必备的藏品。
5.助推国际有色宝石市场发展
国际有色宝石全球销售估计约25亿美元。美国是最大的需求国,2008年的进口量估计约11.5亿美元。随着可预期的世界经济的复苏,相信有色宝石需求也将再次上升,这也将带动开采方面的投资以增加供应量。与此同时,市场将继续关注供应链的透明度,矿区开采的道德约束,环境保护,社会责任以及公平交易等问题。在今后几年的发展中,美国、欧洲和日本市场将更加关注对以上焦点问题之负面影响的披露和监督,甚至将这种披露和监督事务常态化。
国际有色宝石协会(ICA)正在向着这个方向努力。“宝石产业和实验室峰会”(GILC)将于2010年美国图森展会期间重启。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NGTC)将派人参加。ICA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会同AGTA(美国宝石商会)、CIBJO(世界珠宝联盟)以及其他相关宝石机构,共同致力于有色宝石披露代码的制定。NGTC、ICA和GIT(泰国珠宝学院)已经在联合制定红蓝宝石的相关标准。而下一个项目将会是同祖母绿相关出产国合作制定祖母绿的相关标准。
继2009年5月在广州番禺召开年会之后,除了同中国同行共同制定红蓝宝石标准之外,我们还一直致力于同各国珠宝首饰行业协会间的沟通,探讨如何在中国、俄罗斯以及东欧国家推广有色宝石。当然,中国是首要推广的重点市场。目前,我们已经征得巴西、哥伦比亚、泰国和印度方面的大力支持。近来,我们已承诺为会员提供机会,参加2010年中国的珠宝展,包括由中宝协组织的北京和上海珠宝展会,这也是中国大陆最重要的两个珠宝展会。我们相信频繁地面对面地与顾客沟通,是向他们传达有色宝石知识和价值的最好方式。
印度的贾普是重要的有色宝石基地。近期对该地区访问时,得到了ICA在该地区会员以及当地珠宝首饰协会的大力支持。该协会拥有2800家会员,并在贾普举办珠宝展会。我们计划将组织当地的有色宝石企业参加2010年中国的珠宝展会,并参观考察中国的宝石加工厂、首饰生产商以及贸易商,也希望吸引中国企业到贾普参展或观展,以了解并进入印度的珠宝市场。
在中国,ICA同深圳水贝国际有色宝石中心合作,邀请海外有色宝石企业进驻该中心,将深圳打造成为国际宝石加工中心,以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宝石原料需求。
在推广方面,我们还与《中国宝石》密切合作。我会主办之Incolour季刊杂志将作为《中国宝石》副刊同步发行。此外,我们还计划通过《中国宝石》的协调,同时装界配合时尚趋势,举办时装珠宝系列活动。此外还将举办有色宝石切磨大赛和有色宝石首饰设计大赛等活动。
最后,国际有色宝石市场巨大,ICA只是这个市场中的一个分子,凭我们的一己之力,很难将有色宝石产业发扬光大。然而,我们将以诚挚的姿态,联合更多方面的力量,群策群力,共同推动国际有色宝石产业的蓬勃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