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域原油价格最新消息_中国海域原油价格
1.澳洲海域有石油吗?
2.伊朗把千万桶石油存在中国后,外媒:中国或做到俄罗斯没做成的事
3.中国渤海再获亿吨级油气大发现有什么目标?
澳洲海域有石油吗?
孕育着澳大利亚等大洋洲各国的澳洲海域,其美轮美奂的自然风光家喻户晓,是每一个旅游者向往的世外桃源,让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们流连忘返。然而,掩藏于美丽外表之下的还有那丰富的资源储备,特别是油气资源极其丰富。
一、地理位置
大陆海岸线长约19000千米。全洲除少数山地海拔超过2000米外,一般海拔在600米以下,地势低缓。一般分为大陆和岛屿两部分:澳大利亚大陆西部高原,海拔200~500米,大部分为沙漠和半沙漠,也有一些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脉;中部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北艾尔湖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6米,为大洋洲的最低点;东部山地海拔800~1000米,山地东坡较陡,西坡缓斜。新几内亚岛、新西兰的北岛和南岛是大陆岛,岛上平原狭小,多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新几内亚岛上的查亚峰海拔5030米,是大洋洲的最高点。美拉尼西亚的岛屿多属大陆型,系大陆边缘弧状山脉的延续部分,各列岛弧之间有深海盆和深海沟,波利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绝大部分岛屿属珊瑚礁型,面积小,地势低平,不少岛屿有由珊瑚礁环绕形成的礁湖,成为天然的船只停泊地和水上飞机场。此外还有少量由海底火山喷发物质堆积而成的火山型岛屿,如夏威夷群岛、帕劳群岛、所罗门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等,地形特点是山岭高峻、形势险要,多天然掩护的良港。
二、油气情况
澳大利亚拥有广阔的沉积盆地,沿海大陆架面积超过陆地面积两倍以上,水下油气资源储量前景可观。多年来,澳大利亚沿海大陆架陆续不断地发现新的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巴斯海峡、西北大陆架和帝汶海一带(图13-6)。
图13-6 澳洲海域油气区分布示意图
澳大利亚的陆海沉积岩面积共630万平方千米,有沉积盆地48个,其中20个盆地部分或全部位于海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北大陆架和大陆中部的一些盆地新发现了油气田,特别是西北大陆架,已成为澳大利亚油气的主要产区之一。
西北大陆架属于卡纳尔文盆地的向海延伸部分,由埃克斯蒂斯次盆、巴罗次盆、丹皮尔次盆、皮达姆拉陆架、普来斯顿陆架等构造单元组成。西北大陆架已发现油田、气田和油气田18个。
西北大陆架邻近的高庚地区天然气储藏尤其可观。高庚天然气田是澳大利亚尚未开发的最大的天然气田,储量高达0.36万亿立方米,其能源价值相当于一个储量为数十亿桶的大油田。斯科特礁(Scott)/Brecknock气田、Bayu-Undan、Sunrise-Troubadour、Scarborough以及Jansz气田等地蕴藏的天然气储量也很丰富。
澳大利亚2007年底已探明石油储量约42亿桶,占世界总量的0.30%。石油产量约2380万吨,占世界总量的0.6%。澳大利亚天然气2007年底已探明储量为2.51万亿立方米,在全球天然气储量中,澳洲排在第12位。
澳大利亚丰富的能源资源中大部分蕴藏在西澳大利亚州(简称西澳州)西北部的海域。西澳州是全球矿物和能源的供应方,2006—2007财年矿业产值估计达534亿澳元,占全国的50%以上。石油天然气是西澳州最大的矿产,产值达164亿澳元,2006—2007年度,西澳州的生产总值估计达到1278亿澳元,占全国经济的12.8%。各州中西澳州的人均产值增长最强劲,达到4.1%。
2004年西澳州原油生产达到7680万桶,凝析油(海上天然气田的副产品)产量为3700万桶。2004年,西澳州共有42个油田产油,最大的油田为Wanaea,年产2310万桶,该油田产量占西澳州原油产量的31%,除原油外,西澳州有27个气田生产凝析油,其中Goodwyn气田是最大的凝析油田,2004年生产1190万桶凝析油,占西澳州凝析油总产量的32%,Echo-Yodel气田是西澳州第二大凝析油气田,2004年生产1060万桶凝析油,占西澳州凝析油总产量的28%,Perseus-Athena气田是西澳州第三大凝析油气田,2004年产凝析油880万桶,占西澳州凝析油总产量的23%。
西澳州天然气储量占全澳洲80%左右,其余20%蕴藏在北领地上方海域以及澳洲东南角海域、澳洲东部内陆(蕴藏少许)。西澳州天然气资源分布在西北部海上的几个区域,主要有Carnarvon盆地(包括西北大陆架和高庚气田,该区域天然气储量在84万亿立方英尺)、Browes盆地(包括Scott Reef和Brecknock及Brecknock South气田,天然气储量为26.5万亿立方英尺),以及在北领地上方的帝汶海Bonaparte盆地(包括Bayu Undan和Sunrise等气田,此处天然气储量为21.6万亿立方英尺,其中西澳州拥有2.34万亿立方英尺,北领地拥有19.26万亿立方英尺)。
三、发展历史
1964年后,澳大利亚才把石油勘探重点转入东南部巴斯海峡,从此开始了澳大利亚海洋石油的发展,同时澳大利亚石油工业也开始了比较快的发展。几年内相继发现了吉特奇尔帕气田、巴罗岛油田、吉尔莫尔气田、梅林尼油气田、巴拉库塔油气田、王鱼油田以及西北大陆架的北兰金和斯科特礁凝析气田。90年代澳大利亚已形成了包括西北大陆架、帝汶海、吉普斯兰盆地和中部盆地在内的四个重要探区。并将重点放在了西北大陆架、帝汶海等海洋区域,并有了许多重大的发现。在1990—1994年,36口野猫井有重要油气发现。但澳大利亚的勘探成本很高,陆地上每口井的费用为200万澳元,而海上的费用为陆地的5倍,高达1000万澳元。
现介绍历史上几个重要的海洋工程项目。
1.西北大陆架
1985年西北大陆架项目液化天然气第一期建设工程开始建造。该项目由六家公司合资组成,它们是:Woodside、BP、BHP Billiton、MIMI(三菱和三井公司)、壳牌、雪佛龙,其中Woodside 公司负责项目的操作,该公司34%的股份由壳牌拥有。六家股东为LNG的销售成立了North West Shelf Australia LNG Pty.Ltd.(简称NWSALNG,原名为ALNG,后为与高庚项目区别,2003年改名为NWSALNG)。截至目前,项目共投资121亿澳元,目前在Burrup半岛上的液化天然气生产线有四条生产线,1989年,第一和第二条组液化天然气生产线开始投产,首批液化天然气开始输往日本。西北大陆架每天生产原油11万桶,凝析油11.5万桶,液化石油气(LPG)2500吨。西北大陆架已经连续运送1700多艘船液化天然气,约1亿多吨液化天然气。现共有9艘不同国籍的船负责运输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LNG,每艘船的运输能力为12.5万立方米。进入21世纪后,NWSALNG又向韩国大宇造船公司订购了3艘运输LNG船,其中一艘在2004年4月交货,运输能力为13.75万立方米;另外两艘2006年交货,运输能力为每艘14万~14.7万立方米,每条船价格约为1.7亿美元左右。
据测算西北大陆架项目全部费用将共需160亿澳元。耗资25亿澳元的第四条液化天然气生产线已经在2004年7月完工,2004年9月该线开始生产并出口LNG,2005年该生产线已完全达到设计生产能力,4条生产线共年产液化天然气1170万吨,第五条生产线在2008年年底投入生产,生产能力为420万吨/年。
从1996年起,澳方就与中国有关方面开始接触,商谈向中国推销西北大陆架所产LNG一事。2001年11月8日广东LNG招标工作正式开始,2002年8月8日,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牵头,广东和香港用户参与的液化天然气招标委员会宣布了开标结果,澳大利亚最终从三名投标者中胜出,拿到了当时澳大利亚历史上最大的单一出口订单,合同总金额250亿澳元,年供气330万吨,供气期为25年。
在从澳洲西北大陆架购买LNG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3.48亿美元收购了澳西北大陆架项目5.3%股份(只包括天然气和连带的石油,不包括西北大陆架基础设施拥有权)以及为供应我国广东液化天然气项目而成立的合资公司(中国LNG)股份的25%。2006年4月下旬,第一船LNG将从西澳州运往广东深圳,这标志着长达25年的供气合同正式开始生效。2006年西北大陆架生产的73% LNG将出口到日本,25%出口到中国,2%出口到韩国。
2.高庚
高庚(Gorgon)项目是继西北大陆架后澳洲发现的又一储量巨大的天然气田,根据分析,该气田已探明储量为12.9万亿立方英尺,总储量预计为40万亿立方英尺,占西澳州天然气储量35%左右;占澳洲天然气储量25%。该气田面积达280平方千米,是澳洲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大天然气田。高庚气田发现于1980年,评估工作于1998年完成,预计在2008年开始产气。该气田由三家公司共同投资,其中雪佛龙德士古(澳)公司股份占50%,是项目的作业者,壳牌(澳)公司和埃克森美孚(澳)公司各占25%股份,该项目总共投资已达60多亿澳元。据测算,加上巴若岛的天然气液化加工生产线等投资该项目总共耗资达110亿元。
2003年9月8日,西澳州政府宣布批准将距西澳州西北部皮尔巴拉地区海岸70千米海上的巴若岛(Barrow Island)上部分土地作为给澳洲高庚天然气田加工厂使用,西澳州政府批准给高庚天然气田使用的巴若岛土地共300公顷,高庚项目包括将建造一条70千米长的海底管道,将天然气输送到巴若岛上的天然气液化工厂,先建造一座年产500万吨的液化天然气工厂,然后再建第二座年产500万吨的液化天然气工厂。首座工厂于2005年中期开始建造,第一批液化天然气于2010年开始供应市场。
3.Bayu-Undan天然气田
Bayu-Undan天然气田液化天然气项目天然气加工厂是位于帝汶海的首个能源开发项目,它被帝汶海油气田授权的权威管理机构——澳洲和东帝汶联合成立的管理委员会批准由美国能源巨头康菲公司负责承建,项目包括在已发现的帝汶海上五个油气田之一的Bayu-Undan天然气田与澳洲大陆西北领地首府达尔文之间建造一条天然气输送管道,另外在达尔文建造一液化天然气加工厂。Bayu-Undan天然气田位于达尔文西北方向约500千米,在澳洲与东帝汶之间,位于水下80米深。根据批准的协议规定,天然气田90%的使用费归东帝汶,预计在20年里该天然气田的使用费总共为60亿澳元。
澳洲最大的天然气生产者之一的Santos公司拥有该项目12%股份,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全球排位第六的能源巨头康菲公司拥有项目64%股份,日本Inpex集团和澳洲的阿吉普公司各拥有12%的股份。2006年2月初日本的第一艘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到达达尔文港,该船装运着12.5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启程前往日本。液化天然气加工厂向日本的两家用户每年供应300万吨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年限至少为17年。根据勘探,Bayu-Undan油气田的天然气储量是3.4万亿立方英尺,液化石油气储量为4亿桶。该项目据预计可开采25年,总收入将达300亿澳元。建在达尔文的液化天然气加工厂是澳洲第二个液化天然气加工厂,第一个是西北大陆架液化天然气加工厂。
4.Browse项目
Browse盆地包括Scott Reef和Brecknock及Brecknock South气田,天然气储量共为26.5万亿立方英尺,凝析油储量3.11亿桶,澳洲公司占股份58%,其中Woodside公司占股份50%,欧美跨国公司占部分股份。该项目将是澳洲第三个液化天然气中心,该项目计划建造一个年产700万吨LNG的生产线。
除上述项目外,还有一些在西澳州西北部海上的天然气项目正在规划中,如BHP Billiton公司的皮尔巴拉液化天然气项目,预计总投资为50亿澳元,此气田距陆地270千米。计划开发的项目天然气储量约为8万亿立方英尺,项目计划在2009年开始运作,届时年产LNG 500万~600万吨。
PlutoLNG项目是Woodside公司2005年4月发现,该项目位于西澳北部Karratha西北190千米,预计该处天然气储量为2.5万亿立方英尺,计划建造的LNG工厂生产年能力为500万~700万吨。
Sunrise气田,该项目位于北领地上方的帝汶海Bonaparte盆地,距达尔文西北450千米,距东帝汶80千米,据估计Sunrise气田可开采的天然气为7.68万亿立方英尺,2.99亿桶凝析油。
澳大利亚探明石油储量,从1997年的4亿桶,猛增至目前的42亿桶。2000年原油日产量达历史较高水准,为81.1万桶(其中72万桶为原油)。但随着石油消费的增加和石油产量的下跌,澳大利亚的石油净进口量一直在增加。至2005年1月1日,澳大利亚拥有已证实的石油储备为15亿桶,这些储备的大部分位于澳大利亚南部的巴斯海峡以及澳大利亚西部的海上Carnarvon盆地。自1980年以来,澳大利亚石油日产量已逐渐增加,于2000年达到峰值80.5万桶。2003年澳大利亚石油日产量戏剧性地下跌至63.0522万桶。2005年澳石油日产量估计为55.3331万桶。澳大利亚石油产量下跌的原因很多,第一,产油盆地如Cooper-Eromanga和Gippsland已经历自然减产;第二,尽管产油盆地如Carnarvon和Bonaparte最近几年石油产量上升,但其增量已被澳大利亚国内稳定增长的消费所抵消;第三,澳大利亚税收体制使得国内生产商对于投资石油生产失去吸引力。
2005年,澳大利亚石油日消费量为91.8万桶,导致净进口约36.4万桶,与此相对比,2000年净石油进口平均仅为5.4万桶/天。2007年底石油日产量已降低为56.1万桶。而日消费量却达到了93.5万桶。澳大利亚政府石油进口依赖度至2010年增至50%。澳大利亚进口原油大多数来自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马来西亚、越南和巴布亚新几内亚。
虽然澳大利亚将继续是一个石油和凝析油的净进口国,但该国石油和凝析油日出口量在2008—2009年度增加14%,达到17062桶;并在2009—2010年度增加7%,达到18247桶。
伊朗把千万桶石油存在中国后,外媒:中国或做到俄罗斯没做成的事
据中国海关4月13日公布的数据,中国3月份成品油进口683.1万吨,1-3月份累计进口1779.0万吨,累计进口成品油1800.8万吨,一季度,中国进口原油增长9.5%,进口天然气增长19.6%。
对此,路透社猜测称,众所皆知的是,目前中国还处在将储备提高至相当于90日进口量的路上,巧合的是,国家能源局也在去年9月曾表示,中国的商业和战略原油库存均约为80天的净进口量,目前中国已经建成9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约能储备原油3325万吨。
另外,伊朗国家石油公司为防止因美元限制而失去国外客户,数月以来,一直有原油储存在亚洲市场的保税仓库中,这其中就包括伊朗国家石油公司把2000多万桶原油储存在大连的的保税仓库中以决定卖给中国客户还是其它外国客户,这为伊朗得以继续出口石油提供了一个选择。
根据海关及路透社最新提供的数据,中国买家在2020年第四季度购买了超103万吨伊朗原油,在过去的14个月中,伊朗的石油卖家已向中国市场运送了约1800万吨石油,交易量创 历史 新高。
据报道,在伊朗石油持续运出过程中,大多数金融交易都是以人民币或欧元进行的,以绕过美元限制。这说明,人民币在伊朗石油经贸中,已发挥了交易货币的作用。显然,伊朗石油并没有因为美元切断SWIFT支付体系,而停止交易。
最新数据显示,自2018年3月上市以来,原油期货累计成交量11319.66万手、累计成交金额44.10万亿元。2020年交易量和持仓量均大幅提升,全年累计成交4158.58万手,日均持仓11.89万手,较2019年增长312.93%,其中日均成交量增长近40%。
从规模来看,上海原油期货的成交量仅次于布伦特Brent和美国WTI原油期货,成为全球第三大原油期货市场,这其中,国际投资者日均交易量占比约16%,上半年,境外参与者日均持仓量增长6.5%。
截至3月,人民币原油期货吸引了包括英国、瑞士、新加坡、阿联酋、澳大利亚、日本、泰国等23个国家的市场参与者,同时,还有68个国际经纪公司推出人民币原油交易服务,而2019年只有45个。截至2020年底,交割库点由2019年底的9个增加到15个,交割库容由2020年初的355万方扩大至1190万方、约6788万桶且取得了新进展。
据俄卫星通讯社稍早前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显示,英国石油公司已经向上海国际能源交易所的交割仓库运送了一船原油,BWC中文网 财经 团队注意到,这是自2018年3月石油人民币推出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主要石油公司首次参与人民币原油期货的实物交割。上期所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上海原油期货累计交割8515.9万桶,其中,SC2008合约达上市以来单月合约最大交割量1385.9万桶。
紧接着,路透社进一步称,中国可能还会接下去开始试点用人民币大规模结算进口原油,这就意味着美元将收不到过路费,而早在一年前,中国的一家石化巨头已签署了以人民币原油期货计价的原油进口协议,而且这笔协议来自中东,这就意味着石油人民币成功进入了中东,具有 历史 性的重要意义。
这更意味着打开了未来人民币大规模结算石油合同的空间,更代表着由于石油人民币国际化的巩固,从而为那些有绕开石油美元需求的投资者提供方便,并对冲以美元定价的原油期货价格波动风险。
最新消息显示,目前,上期所和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均被纳入欧洲证券及市场管理局的正面清单,这意味着,降低了欧盟投资者参与中国原油期货市场交易的合规及运营成本。
这也是吸引包括摩根大通、高盛、瑞穗证券、巴黎银行、兴业银行等国际投资者在内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这背后体现的正是中国维持了人民币的高价值,且目前人民币定价功能已经在亚洲市场显现。对此,《日经亚洲评论》也在数周前称,亚洲国家最好将原油等能源贸易向人民币和日元结算过渡。
路透社在数周前称,人民币原油在国际上的存在感不断上升,很有可能会先从俄罗斯、安哥拉等国开始实施,至此,意味着又一颗石油货币新星正在升起,该外媒更是直言不讳地称,此前,不论是俄罗斯还是迪拜,对石油美元发起的挑战都失败了,但中国成功做到了迄今为止别人徒劳尝试的事情。
与此同时,中国也正在稳健地推进更大范围的金融市场开放,使人民币成为可自由使用的国际货币越来越接近,这也意味着中国买家进口原油的溢价情况可能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更代表着将有更多投资涌入中国实体经济,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助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同时,中国对太阳能、风能、电池和电动 汽车 等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和应用也非常广泛,比如,可燃冰就被视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战略性替代能源,更是人类最有希望的新能源,所以谁先掌握可燃冰,谁就将在未来获取最大的增长动力。
新消息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领先掌握可燃冰试采核心技术的国家,并将要正式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开采,目前,蓝鲸1号已经在中国南海神狐海域完成首次可燃冰开采,创造了产气时长和总量两项世界纪录,这也意味着中国已提前占据了该能源技术高地。
不仅于此,中国预计还将在几十年内建成世界上首座用于发电的稳定燃烧人造太阳项目托卡马克装置,给人类带来几乎无限的清洁能源,而就在这个时候,媒体又传来重大的利好消息。
据俄卫星通讯社三周前报道称,被称作中国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造太阳项目托卡马克装置已经在成都正式建成放电,等离子体温度达到1.5亿摄氏度,这标志着中国正式跨入全球可控核聚变研究前列,将进一步加快人类 探索 未来能源的步伐。
据人造太阳项目装置总工程师宋云涛介绍,人造太阳没有链反应或放射性废物不受控制的问题,甚至海水也可用作燃料,一升海水所提取的聚变燃料相当于350 升石油所产生的能量,所以,仅从这点上说,热核反应堆能产生人类用不完的大量能量,这也是这项新能源技术能吸引世界目光的原因所在。
同时,中国核能工程建设安装方面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我们认为,人造太阳将是世界能源史上继煤炭和原油被开采使用之后的又一次能源变革。这或许也是我们这代人所面临的重大投资机会之一,并将成为继高铁,大飞机、华龙一号后,又将出世的一张国家经济名片。
另一面,在传统能源领域,在中国的石油开采技术和原油需要提升下,新的油气资源也在不断增加,比如,借助新技术,新疆油田稠油产量也突破亿吨,而优质的环烷基稠油更是被誉为石油中的稀土,是国家经济和重大工程建设的战略性原材料。
中国渤海再获亿吨级油气大发现有什么目标?
中国渤海再获亿吨级油气发现,将建成国内最大原油生产基地。
继渤中19-6、垦利6-1等大型油气田之后,中国渤海海域再获亿吨级油气大发现。2月22日,界面新闻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海油)获悉,中国海油新发现的渤中13-2油气田,探明地质储量为亿吨级油气当量。
中国海油介绍,渤中13-2油气田位于渤海中部海域,距离天津市约140公里,平均水深约23.2米。发现井渤中13-2-2井共钻遇约346米厚的油层,完钻井深5223米。经测试,该井平均日产原油约300吨、天然气约15万立方米。
中国海油表示,渤中13-2油气田投产后,将与渤中19-6凝析气田等在生产油气田协同发力,为渤海油田建成国内最大原油生产基地奠定基础。
扩展资料:
近两年,中国海油在渤海海域获得两个大型油气发现
2019年,中国海油宣布发现渤中19-6凝析气田,石油探明地质储量1.8亿立方米,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1712亿立方米。去年10月22日,渤中19-6凝析气田试验区安全投产。
渤中19-6是中国东部第一个大型、整装、高产、特高含凝析油的凝析气田。它的发现改写了渤海湾盆地没有大气田的历史,引领渤海湾超级盆地由大规模找油时代转入大规模找油找气的新阶段。
去年3月,中国海油在渤海莱州湾北部地区获得垦利6-1大型发现,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亿吨,成为中国渤海莱州湾北部地区首个亿吨级大型油田。
作为中国海上最大油气生产商,中国海油的国内原油生产增量,连续两年位居三大油公司之首。
2020年,中国海油国内油气总产量突破6500万吨油当量,刷新历史纪录。其中,原油产量同比增长240.3万吨,占到去年国内三大石油公司油气总增量的80%以上;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26.1亿立方米。
中国海油董事长汪东进称,中国海油将持续加大勘探投入力度,以寻找大中型油气田为目标,持续深化地质认识和技术创新,力争在新区新领域新层系实现新突。
界面新闻-中国渤海再获亿吨级油气发现,将建成国内最大原油生产基地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