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耶鲁传奇

2.教育基金是什么意思

3.站在高瓴资本张磊背后的人:教我们怎样做投资

4.几乎永远满仓的耶鲁基金凭什么长青于世

5.一名实战派的投资书单(2022年版)?

什么是耶鲁传奇

耶鲁基金价值多少美元人民币-耶鲁基金价值多少美元

在耶鲁大学发生的传奇故事叫做耶鲁传奇。

David为耶鲁大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一位杰出的同事,一位亲切的老友,也是我们社区中许多人敬爱的导师。他的奉献精神、智慧和慷慨将鼓舞未来的几代人。也成就了耶鲁传奇。

耶鲁传奇细说

1980年从耶鲁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后,David曾在所罗门兄弟公司和雷曼兄弟公司任职。1985年,他回到耶鲁大学领导投资办公室,在他的引领之下,耶鲁的捐赠基金产生了回报,也奠定了他在机构投资者中的传奇地位。

多年来,他一直在耶鲁本科学院和耶鲁管理学院任教,就在本周一,他还和老朋友、同事DeanTakahashi教授了本学期最后一堂投资分析课,这门研讨会式的课程他们一起教了长达35年。David不仅是“伊丽莎白俱乐部”的创办人之一,也是伯克利学院的一员。

实际上,在耶鲁攻读博士学位时,他就在伯克利学院担任一年级新生的辅导员,并一直与那些几十年前他辅导过的人保持联络。

教育基金是什么意思

教育基金是指法律认可的为某种目的向教育提供的赠款。在西方国家,赠款者主要是慈善团体、大公司企业、宗教集团、校友和个人。是某些大学,特别是私立名牌大学经费收入的重要来源。例如,1981 年美国的 1888 所高等学校拥有该项基金 234.7 亿美元,其中哈佛大学、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等 10 所高等院校拥有 74 亿美元,占全部基金的 31.5%。对提供学生奖学金,促进重点学科建设和重点科研项目开发具有重要作用。享有免税特权。在中国,这种基金正在形成中,主要用于与教育有关的专项援助,特别是奖励援助。

站在高瓴资本张磊背后的人:教我们怎样做投资

All in腾讯和投资京东让高瓴资本和张磊声名鹊起,高瓴资本已经是亚洲最大的资产管理机构之一,一本《价值》更是张磊的封神之作。然而,有多少人知道站在张磊背后的人呢?

他就是 大卫·斯文森 ,于2021年5月5日去世,说起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是张磊的恩师,也是第一个投资张磊的人,被称为耶鲁大学的财神爷,作为耶鲁大学的首席投资官,在33年的时间里他让耶鲁捐赠基金的资产翻了22倍。被业内称为“耶鲁模式”。用张磊的话说,“他是引领我进入投资界的第一位导师,他教会我什么是受托人责任,什么是长期价值投资,如何创造一个有灵魂的组织。”

今天我们就从他的生平经历中学习怎样做投资。

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1980年,大卫·斯文森27岁,获得了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去了华尔街,取得了不错的投资业绩。网上很多的文章对这件事一笔带过,而实际上大家应该问问,他为什么能做到?因为他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詹姆士·托宾

大家可能对这个人了解的就更不多了,他的早期研究发展成为当代的投资组合理论。在金融市场及相关的产品和价格等方面的分析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生于1918年,1950年以后大部分时间都在耶鲁大学任教并且从1955年至1961年和1964年至1965年,任耶鲁基金会的主席。这就与我们的主人公有了人生的交集。1981年,托宾的投资组合理论使他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个理论通俗地说,就是“不要将你的鸡蛋全都放在一只篮子里”。有这样的老师,大卫·斯文森的投资能力可想而知。

他把投资这件事做到了极致

1985年,在托宾的大力举荐下,大卫·斯文森被任命为耶鲁捐赠基金的投资主管。那时候的耶鲁基金会年均净收益率仅为6.5%左右,他和耶鲁同学花了大量的时间评估各种投资组合,考虑不同的投资战略。在与耶鲁投资高层多次沟通之后,斯文森决定将投资组合理论付诸实践。

斯文森持有在当时看来还比较激进的观点,那就是机构投资者应该减少对股票和债券的投资,用长期眼光投资对冲基金、房地产、木材和其他另类投资。他将原本投在国内股票债券上的大约3/4的耶鲁捐赠基金分散到一系列其他投资项目中,包括购买公司控股股权、基金和地产、木材、石油、汽油等硬资产。其后市场表现是道琼斯工业指数一直在底部震荡,石油、木材等却价格大幅上涨,印证了大卫·斯文森的判断。即使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时,斯文森的投资也表现不俗,这主要归功于他多年来一直保持的大笔对冲。年均回报率为13.1%左右。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联想到了股权投资,张磊的投资标的与此如出一辙。

然而投资这些,需要对标的和市场的了解要非常深刻,要具有超强的对市场前瞻性的预判能力。

彻底改变了机构投资的格局

斯文森那被称为“耶鲁模式”的投资方法现在已经成为许多大学和基金会的标准。其著作 《开创性投资组合管理》(Pioneering Portfolio Management) 中介绍了这种几乎重塑了投资界的“耶鲁模式”。这本书现已进入许多商学院的必读清单。大家可以通过这本书详细了解这一模式。

在张磊刚创立高瓴资本之初,斯文森通过耶鲁大学对高瓴注入了2000万美元投资。这笔投资在过去12年里为耶鲁带来了13亿美元的回报。

投资的本质之一是投资“人”。当他被问及为什么要投资高瓴资本时,斯文森回应说:“当你和合适的人一起工作时,一定会有好事发生。”

长期价值投资说到底就是投资于人。

希望大家能从大卫·斯文森的经历中学有所获。

谢谢大家!

几乎永远满仓的耶鲁基金凭什么长青于世

只要社会处于长期的和平状态,没有巨大的天灾,也没有形成特殊的阻碍社会发展的利益阶层和制度,优胜劣汰机制能在经济里充分体现出来,一个国家的财富肯定越来越多。即使有经济危机,长期看,财富仍然是增长的。股票是财富的表现形式之一,长期看,股票价格也必然是增长的。您只需挑选优秀的公司,长期持有,肯定随社会的发展股票市值也随之增长。这就是耶鲁基金永远满仓却长青于世的原因。

一名实战派的投资书单(2022年版)?

沈潜

这份书单,最早写于2017年7月,最近一次梳理是在2020年1月。

本周正好闲来无事,我再次对书单进行了整理,新加入了部分书籍,更新了最新的版本信息,剔除了个别书籍与博客,也修改了一些文字,最终,愿对各位朋友有用。

特别说明,这份书单,主要定位在于帮助普通投资者入门,入门之后想更进一步,则需要持续不断的实践、反思和进化。

一、投资理念

1、《聪明的投资者》

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也是一代投资大师,他一生有两大投资名著,一是《证券分析》,二是《聪明的投资者》。《证券分析》晦涩艰深,适合专业投资者读,格雷厄姆心怀普度众生之心,于是就有了浅显易懂,适合普通人读的《聪明的投资者》。

我们常说的“股债平衡”“安全边际”“市场先生”等等概念,在书中都有提及,该书最有价值之处是,告诉一个普通人该怎样去投资。

2、《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

说实话,这书写得很像心灵鸡汤,但与寻常鸡汤不同的是,这锅鸡汤确实有用。习惯塑造了我们每个人,也造就了巴菲特与索罗斯。

巴菲特与索罗斯到底是怎样做投资的?两个风格迥异的投资人,为何会有这么多共同的投资习惯?答案在这本书中,读完此书,你可以尝试培养一下相关的投资习惯,我想这对你应该没有坏处。

二、投资基础知识

1、《金融市场基础知识》

这本书是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的教材,里面全是证券投资里最基础的知识,比如什么是B股,什么是场内开放式基金等等,就像英文里的ABC。

我当年考试时,书名叫《证券市场基础知识》,现在叫《金融市场基础知识》。

我一直建议身边的朋友在正式投资前,去考一个证券从业资格。这不是为了混一个证书,而是为了能全面系统地学习一些基础知识。退一步讲,即使不去考试,也最好读一下这些教材。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投资是世界上最专业、最残酷的游戏之一,如果连最基础的知识都没有夯实,又怎么能取得好的回报呢?

2、《上市公司公告解读25讲》

获取投资信息最可靠的途径,就是阅读上市公司公告,无数的赚钱信息藏在里面。问题来了,读不懂公告怎么办?深交所之前出了一套投资者教育丛书,里面就有这一本,详细地介绍了关于公告的方方面面,我读完之后非常受用,在这里推荐给大家。

3、《股市真规则》

这书是晨星公司股票分析负责人写的,对,就是搞基金评级的那个晨星。这本书写得四平八稳,完全可以作为基本面分析的入门教材,从竞争优势、估值,到具体行业,全面而具体,很值得读。

4、金融史类:《伟大的博弈》,作者:约翰·S·戈登;《股市风云二十年》,作者:肖宾;《追寻价值之路》,作者:燕翔;《荣辱二十年》,作者:阚治东;《大而不倒》,作者:安德鲁·罗斯·索尔金。

市场是一部周而复始的连续剧,历史虽不重复,但总带着相同的韵脚。了解古今中外关于股市的历史,可以迅速增加你的经验值,这也是我可以在2015年股灾中全身而退并小有斩获的原因之一。

读完《伟大的博弈》,我们会感慨,中国股市真的是一个天堂般的市场;《荣辱二十年》是中国第一代证券大佬、原申银万国总裁阚治东的回忆录,读完这本书我们会对中国股市有别样的理解,特别是新股发行制度;读完《股市风云二十年》和《追寻价值之路》,套用一句流行语,如果你知道过去的我,那你会原谅现在的我;读完《大而不倒》,我们会明白,不要对任何非市场力量发起的救市抱有希望。

三、投资策略

1、资产配置:《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不落俗套的成功》

这两本书的作者,都是耶鲁大学首席投资官大卫·F·史文森,号称是耶鲁财神,截止2016年,他执掌耶鲁捐赠基金31年,耶鲁捐赠基金的资产规模从1985年的13亿美元涨至2016年的254亿美元,翻了近20倍,并创下了年化12.9%的净回报。

这两本书都是在讲资产配置,在投资中,对我们收益影响最大的就是资产配置,这是战略,其他都是战术。

第一本书是写给机构投资者看的,后一本书是写给个人投资者看的;《不落俗套的成功》最新版译名是《非凡的成功:个人投资的最佳策略》,我个人更喜欢原来的名字。

2、巴菲特系列:《巴菲特致合伙人的信》《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巴菲特的各种演讲、《滚雪球》《巴菲特传》

关于巴菲特的文字汗牛充栋,除了他的两部传记外,我选择只读巴菲特的原话,拒绝各种二手解读。

《巴菲特致合伙人的信(1957-1970)》,印象里我至少读了5遍,其实这本书可以换个标题:从10万到1亿,巴菲特的青年岁月。这本书记录了巴菲特27岁至40岁的投资历程,资产管理规模从10万积累到1个亿,我认为,对个人投资者来说,最值得学习的巴菲特就是这个阶段的巴菲特。

致股东的信,这么经典的学习资料不做太多解释,原文请看:

letters/letters.html

除此之外,巴菲特还有很多公开的讲话、问答,我们想问巴菲特的那些问题,其他人基本都已经问过了,我们直接看他老人家的回答就好了,这些内容常读常新,回味无穷,可惜没有完整的文本,只能自己整理。

想了解巴菲特这个人,读他的传记是必不可少的,至于读哪本,你随意。在学校时,我读《滚雪球》,读的云山雾绕,2016年重读此书,感觉一马平川,敞亮而轻松,也许这就是岁月。

3、《穷查理宝典》

芒格将巴菲特从猿进化成人,读芒格的书,学到的不仅仅是投资,更多的是做人,很多话意味深长,值得反复体味,其中对我影响最深刻的是那句: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

4、《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战胜华尔街》

这两本书的作者都是鼎鼎大名的彼得·林奇,前一部讲的是方法论,后一部讲的是具体案例,我们在股市中遇到的很多情形,在这书中都可以找到对应的案例,就我个人来说,更喜欢《战胜华尔街》,但要想完整地理解林奇的投资方法,还是两本书一起读吧。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