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猪“跌”,肉“坚挺”,蛋价“反弹”,油价“新变化”,咋了?

2.油价的起伏挺大的,为什么需要调控油价呢?

猪“跌”,肉“坚挺”,蛋价“反弹”,油价“新变化”,咋了?

汽油价格为什么涨价_汽油价格为什么会起伏大涨

近期,肉市、蛋价及油价新变化,猪价持续下跌,局部破10元,而肉价保持18元以上的价格;鸡蛋在价格回调后,又迎来再次的“上涨潮”,油价自“3连跌”后,市场又迎来新消息,下一轮价格早知道。

市场发生了哪些变化,后续会怎样?下面一起探讨:

1、猪跌,肉类市场居高不下

在猪价连续下跌的同时,猪肉的价格一直保持高价,猪价12元以上,猪肉18元以上。

如今猪价9连跌,而猪肉纹丝不动,价格依然保持18元以上的高价。

猪肉市场也是没谁了。

从各类肉类食品统计来看,猪肉批发价格在15元以上,下跌2.2%;牛肉38.45元每斤,价格稳定;羊肉价格在33.21元每斤,价格稳定。

综合以上,个人认为,当前猪价下跌走势,但是整体大跌的幅度较小,最近有业内认为,当前的猪价不具备再次大涨的基础,在7月市场压栏惜售等因素的影响下,市场迎来下调,市场反应正常,而在后续随着猪肉临近节日,消费旺季及开学季的到来,各种有利因素的情况下,猪肉价格会保持价格稳定,在猪肉价格的带领下生猪市场也会在10元每斤左右,持续下跌概率较小。

2、蛋价反弹,2连涨

最近的鸡蛋价格跌跌涨涨震荡起伏,但是迎来“2连涨”,从全国最新的鸡蛋价格来看,全国各地鸡蛋价格全面上涨,特别是北方及中部地区的价格更是势不可挡。

根据各个地区的报价来看,北京蛋价单日上涨0.6毛,批发价格维持在4.62元每斤;山西上涨1毛,主流批发价5元每斤;湖北地区上涨1毛,主流批发在4.7元每斤;河南短期上涨0.5至0.7毛,主流批发价格在4.95元每斤;山东地区每斤上涨1毛,主流价格在4.8至5元每斤。

从此次的鸡蛋价格快速反弹来看,首先是天气因素的影响,在3伏天的到来,鸡蛋产能下跌,市场供应减少。

其次,立秋季节将至,鸡蛋市场消费拉动。

再有在高价猪肉的影响下,很多人转向鸡蛋的市场消费。

以上仅仅是对各地批发价格的分析,当前的市场零售价格已经超过5元每斤,后续鸡蛋上涨空间有限,养殖户还是谨慎补栏。

3、油价调整后,下一个周期性下跌?

之前小编跟大家一起谈论了油价,在7月26日迎来下调,每吨汽油下跌300元,柴油下跌290元,每升节省0.3元左右。

从市场最新的油价来看,92号汽油价格在8.5元每升,95汽油在9.1元每升左右,98汽油在10.33元每升,0号柴油价格在8元每升左右。

此次的油价下调是今年的第四次下调,在14轮的油价调整中,主要呈现“10涨4跌”的状态,对于市场消费端来说,燃油价格下跌,市场消费的压力减少,每升有可节省13元左右。

对于后续大家比较关心的是8月6日新的一轮油价会怎样变化?是否会继续下跌。

根据相关市场来看,下一轮油价可能下跌幅度有限,价格每吨不足50元,油价再次下跌停滞,但至少没有上涨。

后续还需要看未来的国家油价变化,不少网友感叹,希望油价能重返“7元时代”。

针对当前肉价“坚挺”,蛋价“反弹”,油价会进一步“下调”?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谢谢。

油价的起伏挺大的,为什么需要调控油价呢?

此次美股暴跌,相信大家都听了很多经济学家分析,大体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油价暴跌造成例如bp、壳牌、道达尔等一系列石油公司股票下跌带动大盘;另一个是由于美国、韩国等一系列其他国家应对疫情不力,引发投资者对停工、感染等一系列影响经济因素担忧,进而导致恐慌抛售。

当然了,咱们是《车友报》,对于经济理论小编也不敢说专业,所以咱们这次不说油价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单说国际油价的历史和此次引发油价暴跌的欧佩克和俄罗斯之间的产量博弈。

自从1883年,戴姆勒和迈巴赫两人合作开发了第一台汽油发动机开始,原油这一在人类历史上就开始变得愈发重要。直到今天,它成为了当下最重要的大宗商品。而油价的定价历史,基本上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跨国石油公司定价

第一个阶段是跨国石油公司定价,在20世纪初,当时世界上的石油主要消费国基本上都是英法美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而主要产油国大多位于当今欧佩克地区。一边是老牌帝国主义,一边是刚刚摆脱半殖民地的小国,那边说了算一目了然。

所以当时的油价基本上不存在市场的空间,油价多少,作为大国代表的跨国石油公司说了算。简单来说,这些公司跟产油国签合同给租金,合同说多少钱,油价就是多少,挖出来的原油运回国自己炼自己卖,公开现货交易不足总交易量的1%。

而这种情况的背后原因,说白了就是当时油少,原油产量没办法满足世界上所有国家需求。而这个时候,老牌大国就运用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打压产油国,确保原油优先供给自己,价格不太高。当时类似的跨国石油公司有七个,也被称为“七姊妹”。

OPEC定价阶段

时间到了70年代,这个时候发生了几件大事,先是石油产量终于上来了,10年,美国原油产量达到当时峰值,美国甚至开始限制国内原油开。国内不缺产量,就不用继续控制山高水远的产油国。再加上当时英国日渐颓势,从海湾地区逐步撤军。使得当时的产油国出现了一个权力真空,因此当时各国的内部势力纷纷抬头,开始争取更大的原油定价话语权。在此情况下,OPEC,也就是欧佩克在1960年应运而生。

最经典的表现有三个,一是当时各国纷纷把油田收归国有,1960年,当时的阿美石油公司总部从美国旧金山迁到沙特多哈。经过多年斗争,12年,阿美公司逐步被沙特收归国有,13年沙特参与阿美公司25%的股份,14年上升至60%,1980年达到了100%。二是产油国开始要求提高原油出口税率,最后定在了55%。第三个,也是最终的胜利,是欧佩克在20世纪70年代中叶决定以沙特阿拉伯轻质原油作为国际油价“参考价格”,标志产油国在原油定价上终于有了自己的话语权。从此之后,国际油价就形成了欧佩克产油国和跨国石油公司协商定价的机制。

定价

按理来说,到了欧佩克定价阶段,产油国、需求国达成联盟,两边啥事都商量着来挺好,没有变化的必要了。但是谁都没想到,随着石油工业的进一步发展,需求国越来越多,产油国也越来越多。这就造成两个结果,一方面,这些国家也想有自己的话语权,另一方面,石油交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原油上了油轮,短则几天,长则几周才能到达买家手里。是先付钱后发货还是先发货后付钱,付钱是按照发货日子价格给还是收货日子价格给,这些可能动辄涉及十几亿的资金。到了这一步,期货的主要动力已经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