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预测今年油价_油价未来走势预测
1.以《粮食和世界》为题的论文(2000)字
2.当前世界经济政策形势有何特点
以《粮食和世界》为题的论文(2000)字
写作思路:可以从粮食储备问题、应对难题这几个角度出发进行阐述,中心要明确,语言要通顺等等。
正文:
“民以食为天”,粮价飙升涉及到千千万万人的利益。
从公众利益讲,粮价上涨将增加人们的生活成本,从而直接影响普通民众的生活;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在美国次贷危机和油价高企的大背景下,粮价飙升还会增加许多国家的通货膨胀压力,使得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面临更多不确定因素。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发展委员会13日在其春季会议结束前发表公报说,粮价大幅攀升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受到冲击。世行行长佐利克警告说,粮价飙升有可能导致全球贫穷国家中1亿人口陷入更贫困的状态,也可能使一些国家在过去几年通过艰苦努力所取得的减贫成果出现转折。
更严峻的是,在粮价上涨的同时,世界粮食储备正在减少,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据粮农组织估计,目前全球粮食储备已降至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粮农组织总干事迪乌夫本月9日在印度访问时说,一些非洲国家和海地因食品短缺和价格上涨出现骚乱,“我们已真的面临一个紧急状态”。
分析人士指出,国际粮价上扬已经影响到一些国家的粮食安全,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避免引发广泛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目前,许多国家和一些国际机构都提出了应对粮价上涨的,这些可以分为短期措施和长期战略两大类。从短期看,世行等国际机构都提出,应取紧急措施,加大对低收入国家的援助力度,以减轻粮食短缺对贫困人口的威胁。
世行呼吁国际社会向联合国世界粮食署增加5亿美元援助,以满足低收入国家人群的紧急需要。此外,世行还在2009财政年度将其对非洲的农业援助从4亿美元增加到8亿美元。粮农组织指出,在一些低收入国家,50%到60%的居民收入被用于支付食品开支,粮价飙升对这些国家的危害尤其严重。粮农组织呼吁发达国家加大援助力度,帮助这些国家应对目前的局面。
此外,一些国家还提出暂缓生物燃料产业发展和减少粮食浪费等措施,以确保食品粮供应。
根据世界银行本月9日发表的研究报告,在过去3年里,全球小麦价格上涨幅度高达181%,食品价格总体上涨83%。报告预计,2008年和2009年,粮价将继续居高不下。报告还预测,在2015年以前,大部分粮食价格都将保持在2004年的水平之上。
关于粮价上涨的原因,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拉美地区负责人若泽·格拉奇亚诺本月10日在巴西利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它们包括气候变化导致产量下降、世界粮食市场供需出现变化以及农产品期货市场投机活动增加等。
一些分析人士还指出,国际市场油价高企和生物燃料产业兴起也是造成粮价上涨的重要因素。油价上涨不仅推高了化肥和农药等农资产品价格,而且导致运输等农业综合成本上升。正在兴起的生物燃料产业对粮食和土地的消耗正在加大。
有学者甚至认为,“世界已经进入高粮价时代”。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之间和同一事物各要素之间存在普遍联系。国际粮价持续在高位运行,导致国际粮食储备降低,导致贫困国家贫困人口吃饭问题日益严重,这正式普遍联系的体现。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弄清楚事物发展所处的阶段和地位,把事物的发展作为过程加以参考,把握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抓住关键部分,是整体功能得到最挥,把握好事物的因果关系。许多国家针对粮价走高问题取应急措施,正使用了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具有客观性。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又积极的促进作用。这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许多国家针对粮价走高问题取应急措施,正体现了这一点。
矛盾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体现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体现在各种矛盾的侧面都存在不一样的矛盾,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要在矛盾的特殊性的指导下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分析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要把握好矛盾的主要发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可以相互转化。要用矛盾分析法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
发挥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完善我国的宏观调控。利用市场实现的优化配置,扩大我国粮食市场,配合使用国家宏观调控,运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实现经济的平稳发展,发挥税收经济调节的杠杆作用,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保证贫困人口的吃饭问题。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坚持对外开放战略,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坚持在更大的范围、更高的层次上开展国际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国内生产力,弥补国内市场不足。
改善生活方式,树立全体公民节约意识,倡导“绿色消费”。
当前世界经济政策形势有何特点
纵览2008年的世界经济形势,用通俗的语言来概括,那就是“钱”、“粮”、“石油”一直困扰着世界各国:一方面世界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全球经济增速显著放慢;另一方面国际社会逐步就联手应对危机达成共识。危机的压力和改革的动力并存,而国际社会能否抓住机遇解决这三大难题,将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前景产生深远影响。
“钱”:金融危机冲击全球然而这一现象不能不引发深层的忧思:目前国际原油市场定价机制、原油出口国和消费国之间的协调均存在问题。受此影响,世界能源安全面临隐患,油价已成为世界经济面临的一个不确定因素,而这无论是对于原油出口国,还是进口国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一句话,油价疯涨暴跌是一个有可能造成“满盘皆输”的问题。
过去几年,随着大批投机资金进入国际原油期货市场,原油市场日益呈现“金融化”趋势。结果,历史上由供求关系主导油价走势的格局被打破,油价越来越受到短期投机资金流动的影响,从而频频涨跌不休。
今年油价的涨跌更反映出原油出口国和进口国之间缺乏协调。对于油价疯涨,美国、欧盟成员国等认为是欧佩克生产不足所致,而欧佩克则强调市场投机炒作的影响。双方相互指责,根本不可能就确保国际市场原油长期、稳定的供应达成一致。对于油价猛跌,原油进口国自然长舒了一口气,但欧佩克却焦虑不安,正酝酿新的减产保价措施。
原油出口国和进口国通过对话和协调建立公平合理的原油定价机制,不仅符合双方的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
2007年夏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在2008年第一季度继续发展,并引发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动荡。到3月份,以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濒临破产并最终被摩根大通公司收购为标志,危机达到第一个高峰。4月,美国次贷危机一度迎来转机。当月,美欧日股市在经历了半年多的动荡后,出现了短暂回稳迹象。
但到7月份,美国金融市场形势再度恶化。随着美国两大住房抵押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陷入困境,美国金融市场出现新一轮动荡。到9月份,危机进入第二个高峰。短短几周内,“两房”被美国接管、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第三大投行美林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保险业巨头美国国际集团接受巨额援助……美国次贷危机终于演变成全面的金融危机。
与此同时,金融危机迅速越过大西洋向欧洲蔓延。英国、德国、瑞士、荷兰、比利时、冰岛等欧洲国家的金融机构纷纷陷入困境,股市急剧动荡。特别是北欧小国冰岛,由于其金融业相对于整体经济畸形发达,在危机冲击下,整个国家几乎濒临破产。金融危机也开始对一些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造成冲击,乌克兰、匈牙利和巴基斯坦等国形势尤为严峻,不得不请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
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截至2008年第三季度,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已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标志正式陷入衰退。美国经济在第三季度出现负增长后,第四季度形势有可能更为糟糕,其陷入衰退将只是时间问题。随着发达国家经济恶化,发展中国家在贸易、投资等方面也受到影响,其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正逐渐传导到国内经济中。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8年世界经济增速将仅为3.7%,明显低于2007年的5.0%和2006年的5.1%,2009年世界经济增速将进一步降至2.2%。
面对金融危机,20国集团***11月15日在华盛顿举行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就共同应对金融危机达成共识。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相继宣布了大规模救市措施和一揽子经济刺激,中国等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也宣布了确保经济增长的措施。美国承诺的救市资金总额接近7万亿美元,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欧盟成员国出台了总额超过2万亿美元的救市,同时还宣布了总额为200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中国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确保经济较快增长的措施,今后两年投资4万亿元人民币。“粮”:粮食安全直面挑战
2008年上半年,随着国际粮食价格猛涨,不少国家出现粮食危机,世界粮食安全面临新的挑战。
国际粮价自2002年开始上涨,但近年涨势明显加快。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统计,仅2007年一年,国际粮价就上涨了42%。进入2008年,国际粮价继续攀升。导致粮价飙升的主要原因是:全球粮食需求增加、生物燃料发展争夺粮食、油价飙升推动粮食生产和运输成本增加、气候变化导致粮食产量下降以及市场投机炒作等。
2008年下半年,虽然粮食、石油及其他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落,但仍相对处于高位。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国际粮价年底与年初相比下跌了50%,但与几年前相比,全球主要谷物价格仍普遍偏高。10月份,反映国际粮价走势的粮农组织粮食价格指数比2006年同期高28%。
金融危机的深化使世界粮食安全正面临新的挑战。世行行长佐利克10月份曾指出:“在发达国家的人们主要关注金融危机的时候,许多人忘了一场‘人的危机’正迅速在发展中国家蔓延,它将穷人推到了生存的边缘。金融危机只会使发展中国家更加难以保护最脆弱群体免受粮食和燃料价格上涨的影响。”据世行统计,2008年世界营养不良人口增加了4400万,总数达到9.67亿。世行还指出,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将明显放慢,全球贸易将自1982年以来首次出现萎缩,发展中国家的侨汇收入也将出现下降。受此影响,许多发展中国家农村经济和农民生计均将受到威胁。
国际社会正在取各种措施应对这一难题,其中包括扩大粮食援助、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粮食产量以及建立一个更为公平的国际粮食贸易体系等。
“油”:油价疯涨暴跌引发忧思
2008年油价问题同样令人关注。一开年,受市场投机炒作、美元贬值和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等因素推动,纽约市场油价历史上首次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此后不断上涨,并在7月11日创下盘中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
然而自7月中旬以来,随着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慢,市场转而担心原油需求将会下降。受此影响,大批投机资金撤离原油期货市场,油价又开始大幅下跌,到年底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保持在每桶45美元左右,与年中最高点相比跌幅达2/3。
油价疯涨暴跌,真是令人瞠目结舌。油价疯涨曾使原油出口国获得了滚滚石油美元,而原油进口国则为此付出了巨额代价。而随着油价暴跌,原油出口国收入锐减,而原油进口国则获得了喘息之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