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响油价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关于油价问题有部门为什么动不动就拿美元来比较,为什么不拿美国人和中国人干同样工种,一个月拿多少工资

3.巴以冲突对全球资产价格有何影响?黄金、石油等价格会变吗?

4.国际原油价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最好能分析现状,原因,对策和预期。谢谢

影响油价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亚太石油公司_亚太油价暴跌原因

简单分析下 有七大原因

原因一:石油枯竭论

从2002年起,油价开始有往上走的趋势。“物以稀为贵”,这似乎被普遍认为是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石油到底什么时候枯竭呢?这个问题的议论历来就有。首先,石油的埋藏量和可开年数因研究数据来源而异。2007年11月末,石油矿业联盟发布了预告“世界上能够生产的石油将在68年后枯竭”;而日本社团法人石油学会的有贺正夫则认为,“在来型(传统燃料)原油还有60年可开,而算上非在来型(新型燃料)的oil sand(含原油的砂岩)和oil shell(含原油的堆积岩)等,还能用上200多年。”其次,石油埋藏量在历经年月后也会有增加的情况。有数据表明,2007年全世界已经探明的石油量大概为1.15亿桶,这比前两年的估计数字增长了10%。

不管石油枯竭的一天离现实还有多远,今年国际油价在短期内飙至每桶133美元,这引发了新一轮能源恐慌,不少国家纷纷囤油,从根本上进一步推高了油价。

原因二:供需失衡论

据报道,全世界每天消耗石油8000万桶(每7桶合一吨)。其中,美国是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在它之后,依次为日本、中国、俄国、德国与韩国。目前一半左右的世界石油供应依赖于110多座大油田,而这些大油田均经历了五六十年开过程,基本走过了其“生命周期”的“壮年”阶段,步入了稳产和衰减阶段。在国际油气投资顾问徐小杰眼中,石油的供需关系是基本面的问题,他认为这也是“基本的、长远的和根本的决定因素”。

造成供需失衡的原因很多,长期以来,世界石油产量增长十分缓慢,石油供应设施又十分脆弱,且鲜有特大型新油田发现。此外,在油气上游领域投资不足、产能递减或增长滞后、供应源衰减等,也是造成供需失衡的原因。

原因三:美元贬值论

除了缺稀外,人为炒作也致使油价在近期飙涨。其中,美元贬值论是最热门的一个因素。

美国跟欧佩克有协议,用美元作为石油的结算货币。为保证产油国的利益不受到损害,在美元大幅度贬值的今天,只有不断地推高油价,这样做是符合美国的战略意图和利益的。

在国际油价冲破110美元时,花旗集团能源分析师蒂姆·埃文斯就说,油价飙升与供需结构无关,而是由于美元贬值及通胀压力增大。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交易以美元计算,持有其他强势货币的投资者买入原油期货造成油价上涨。

石油输出国组织轮值沙基卜·哈利勒也表示赞同。他同样认为国际油价飞涨与石油供求无关,是美元贬值和市场投机炒作造成的。美元持续贬值为国际投机热钱纷纷进入原油和黄金期货市场进行炒作提供了机会,从而导致油价和黄金价格不断攀高。

原因四:投机炒作论

华尔街策略公司高级分析师康尼·特纳指出,市场投机炒作才是推动油价飙升的根本原因,而各种短期消息只不过是炒作油价的一个由头而已。由于资金的介入,市场会把任何可能导致油价上涨的消息放大,例如今天油价上涨的原因有可能是美国原油商业库存意外下降,明天则有可能是地缘政治问题。他的这一说法不无道理。据报道,自今年年初以来,纽约市场基准原油期货价格大幅上涨了近40%,仅5月份纽约市场油价涨幅就达到17%。5月16日纽约油价127美元,虽为当日价格,交易的却是7月石油期货。这与1月2日油价“破百”的是2月的石油一样,“期货”这样的投资形式显然已对油价造成巨大影响。

美国一民主党参议员称,投机力量行为在期货市场上极其放纵,期货市场日成交量已超过实际需求的20多倍。这也是投机者翻炒期货的有力证据之一。

原因五:季节规律论

有环境学家认为,夏季是用油高峰期,北半球逐步进入夏季,生产、生活用油都将进入增长时期。每年的5月到11月为美国的飓风多发季节,一旦有飓风到来的消息都将影响油价上涨,这已成为一个定势。专家认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近期油价的飙涨有所影响。

原因六:地缘政治论

科威特前副石油大臣奥恩日前发表言论表示,世界主要产油区地缘政治局势紧张是推动近来国际市场油价大幅飙升的主要原因。奥恩在接受科威特通讯社访时说,伊拉克、伊朗和尼日利亚地缘政治局势紧张,这种局面刺激了油价上涨。

石油储量分布极为不平衡,目前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等中东地区国家石油储量占到全球总储量的60%以上,而亚太地区石油储量则不足2%。从历史上三次石油危机的情况来看,高油价将进一步加重地区的地缘政治风险,如18年的两伊战争和1990的海湾战争,其根本目标依然是对石油的争夺。这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越是地缘政治不稳定,越是迫使各方哄抬油价。

原因七:长短阴谋论

此外,西方学界出现了一种阴谋论,也成为了对油价高涨的一种解释。据分析,阴谋论有两种,一个是长期阴谋论,一个是短期阴谋论。长期阴谋论是指美国石油巨头实际上已经有很成熟的能源替代技术,量产后该技术也十分廉价。事实上,当油价在50美元一桶的时候,该技术就可以完成产业化了,但为了维护既得利益,美国石油巨头并不着急推出新技术。

短期阴谋论就是指布什本人就是美国石油集团推出来的宠儿,布什为了“报恩”,因此美国有意推动油价上涨。该论点分析师认为,到目前为止,石油并没有出现绝对的短缺,但油价却成倍上涨,这与近年来很奇怪的“美国现象”有关:在石油价格高涨的时候,美国一定扩大石油储备,石油价格低的时候却出售储备。而且,在石油价格高涨之时,美国石油公司封存了一些油井,这些逆向操作都指向了布什。

关于油价问题有部门为什么动不动就拿美元来比较,为什么不拿美国人和中国人干同样工种,一个月拿多少工资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用美元作为外汇战略储备,因为美元在世界上是唯一有货币发行权的国家,美元早期一直是和黄金挂钩,有多少美元就意味着有多少黄金,在各国眼里,美元等同于黄金,自尼克松在12年改变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后,也就是说,美元和黄金储备的数量没有关系,美元就脱开了黄金的束缚,随便印了。世界通胀就来了,中国近年来,也在逐步脱离美金的束缚,增加了欧元、日元、等其他外币的储备,同时也正在积极的同亚太国家、苏联等国家尝试用人民币来结算进出口贸易,以减低美元带来的贬值,但是目前美元、欧元联手不断的轮番的贬值,对我国的贸易、就业、经济都起到了不好的作用。包括你看到的油价问题,油价的问题除了美元的问题,还有更多的地缘政治问题,说来话长。拿美国人的收入和中国人比,是比不出什么道理的,依然会让你在云里雾里,只有看看选集,你才能真正的理解美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

巴以冲突对全球资产价格有何影响?黄金、石油等价格会变吗?

国际局势突变。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爆发近20年来最大规模冲突,目前已致数千人伤亡,战况惨烈。受巴以冲突升级影响,避险情绪下原油、黄金大涨,中东股市暴跌……目前战争导致的油价情况受到极大关注,因为这直接影响到通胀格局和央行的加息进程,并将深刻影响全球风险资产。那么巴以冲突对全球资产价格有何影响?黄金、石油等价格会变吗?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一、巴以冲突对黄金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看看黄金。历史上,在政治动荡时期,黄金通常被视为避险资产。在过去几天里,由于美国与伊朗之间的紧张局势和中东地区其他的影响下,黄金价格已经上涨了约4%。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会继续保持高水平。

然而,巴以冲突对黄金的影响并非绝对。黄金价格的波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全球经济增长、通胀水平、货币政策和地缘政治局势等。因此,虽然巴以冲突可能影响黄金价格,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我们可以从理论上来探讨巴以冲突对黄金的影响,但实际的情况往往比理论要复杂得多。在具体的投资决策中,投资者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而不能仅仅依赖单一的影响来做出决策。

二、巴以冲突对油价的影响

巴以冲突是近年来全球热点之一,其对油价的影响也备受关注。事实上,巴以冲突对油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油价波动

随着巴以冲突的不断升级,全球油价开始出现波动。这是因为巴以冲突地区是全球石油市场的重要产油区域,任何与该地区相关的都可能对油价产生影响。巴以冲突还可能导致原油供应中断,从而进一步推高油价。

2. 风险溢价

巴以冲突的不确定性也导致了市场对油价的风险溢价。市场参与者往往会对政治和地缘风险进行价值评估,并将其纳入油价中。因此,巴以冲突的不断升级可能导致市场对油价的风险溢价增加。

3. 地缘政治影响

巴以冲突的不断升级也可能对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产生影响。这可能导致某些取措施来保护其能源利益,从而影响全球油价。某些可能会取措施限制石油出口,从而推高油价。

全球油价波动的原因和趋势

除了巴以冲突之外,全球油价波动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是一些主要因素

1. 原油供需关系

全球原油供需关系是影响油价的主要因素之一。当供应过剩时,油价可能下跌,而当供应不足时,油价可能上涨。经济增长和工业生产也会影响原油需求,从而对油价产生影响。

2. 地缘政治因素

地缘政治因素也经常影响油价。政治紧张局势、战争、恐怖主义活动和自然灾害等都可能导致油价波动。某些的石油政策也可能对油价产生影响。

3.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也可能影响油价。美元贬值可能导致原油价格上涨,因为原油价格通常以美元计价。央行的货币政策也可能对油价产生影响。

总的来说,全球油价波动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因此,预测油价的未来走势并不容易。巴以冲突对油价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但它只是全球油价波动的一个方面。不过,根据过去的经验和现有的趋势,我们可以大致预测全球油价的未来走势。

三、巴以冲突对全球资产价格有何影响?

说到长远来看,如果巴以冲突继续升级,或者没能及时解决,那国际油市可能会遭遇更大的打击,影响全球能源价格。现在,投资者们似乎更青睐于安全资产,这种趋势可能会持续下去,影响到其他市场部门,甚至影响到全球的金融稳定。

市场已经开始动作了,为明年可能的联邦储备利率削减做定价。看来,大家都在为未来做打算。

个人看法:巴以冲突闹得热闹,中东紧张,全球金融市场也跟着摇摆。黄金和原油价格往上跳,真实展示了地缘政治如何让全球市场跟着打哆嗦。巴以冲突确实会对全球经济体系产生影响,虽然具体表现形式暂时无法确定, 但可以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及相关信息进行合理推测,关键仍需密切留意后续进展。

国际原油价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最好能分析现状,原因,对策和预期。谢谢

基本上来讲每个行业都需要用大量的汽油 所以当油价涨每个行业的成本都增加了,成本增加就转嫁给了消费者,物价也就自然涨了 这样CPI自然也就涨了,CPI反映的是民生物资的涨跌,所以当民生物资涨了然后大家手里的闲钱就少了,也因为物价涨大家对其他东西的需求也会降低 ,所以最后一句话就是 原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最大影响是 让经济萧条^_^

2004年以来,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1一5月份,原油生产7147.83万吨,同比增长1.8%;原油进口46.0l万吨,同比增长 37.6%;原油出口255.5万吨,同比下降31.9%;国内原油表观消费量为11868.3万吨,同比增长1-5.7%;原油进口依存度为41.9%,同比提高6.7个百分点。6月份,国际原油平均价格?布伦特现货?为35.6美元/桶,同比提高30.6%。纽约原油期货最高达到 42.33美元/桶,创下纽约商品1983年开始原油期货交易21年以来的最高价格。

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攀升,我国原油需求增加,进口快速增长,对我国经济将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一、当前国际石油需求变化的总体判断

?一?短期内国际石油供求关系总体宽松,但对我国石油消费增长需高度关注

短期内,总供给能够满足总需求,不会出现石油供应大面积短缺的局面。据2002年统计,全球石油剩余探明可储量1427亿吨,探明储量增加;世界十大石油消费国年消费量为35.2亿吨,世界十大石油生产国家年产量为35.9亿吨,供需基本平衡,略有剩余。但是,对我国石油需求增加和进口石油快速增长应该给予高度关注。1995年我国石油消费1.58亿吨,居世界第三位,2002年我国石油消费2.46亿吨,居世界第二位。2003年全球原油贸易量为20亿吨,我国原油进口0.9亿吨,占世界的4.5%,占我国原油消费总量的34%。我国石油消耗在逐年递增的同时,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也在逐步提高。到2010年,中国的石油需求将达3.2亿吨,届时石油进口量将达1.6亿吨,石油需求在较大程度上依赖进口。尽管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但在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比重上却达不到0.1%。中国需要取积极策略,从国际价格的被动承受者变为积极影响者。

?二?全球石油价格将维持高价位

当前驱动国际油价持续在高位徘徊的直接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世界经济复苏,石油需求增加。美国能源部情报局发表的2004~2005年世界石油预测报告显示,世界石油需求将大幅度增长,世界石油需求在2003年增长 1.8%以后,2004~2005年的增幅可能超过2%。国际能源机构?1EA?曾预测,2004年世界石油需求将增加100万桶/日,而3月11日又把需求增加量调高到165万桶/日,达7990万桶/日。

其次是OPEC继续取限产保价政策。特别是美元汇率走低,为减少损失,会继续提高油价。尽管6月初OPEC部长级会议宣布分别于7月和8月增加200万桶和 50万桶的原油产量,但实际增量有限,因为此前欧佩克国家石油产量实际已大量超产。随着美元汇率的继续疲软,欧佩克国家提高油价的决心将更加坚定。

第三是探明可石油储量不足。石油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性商品,也是非再生。专家分析,低成本的大油田现在基本上都已被发现,世界石油产量将在2015年以前达到顶峰,在石油产量递减之后,石油供不应求即会出现。迄今为止,人类每天用油约8000万桶,1年约300亿桶。现在已探明可开的石油储量为1万亿桶,预计还有未探明的、开困难大、成本高的石油储量1万亿桶。未来开新的石油将更加困难。

第四是石油投机推动油价上涨。在供求关系没有发生重大变动的情况下,油市动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投机造成的。美元汇率对国际主要货币走低,包括对冲基金在内的国际游资在石油期货上的投机,使油价保持在较高水平。油市背后的期货投机常常是操纵油价涨落的黑手。石油期货交易量目前约为现货交易的好几倍,据估计,在石油期货市场上,真正的需求方只占交易总量的三成,其余均为套利者。

第五是政治因素的影响。当前海湾地区和一些产油国国内局势动荡,包括伊拉克在内的国际主要产油国政局至今动荡不安,恐怖活动接连在世界各地发生,使主要产油国原油生产面临随时受阻的风险,从而严重影响国际原油市场的稳定。

专家分析,从总体和长期来看,油价下降将是短暂的,走高攀升是长期趋势。从近期来看,被扭曲的石油价格经过市场的调节和各方力量的较量后将会缓慢回落,但是,回落的空间将十分有限,预计将在每桶28~33美元之间上下波动。

二、全球石油供应变化基本情况分析

一是世界油气潜力巨大,但分布不均,存在许多机会。综合各权威机构的分析预测,2002年世界油气剩余探明可储量分别为1427亿吨和155.78万亿方米,当前石油剩余可储量至少可持续供应39年以上,天然气可供应61年以上。从国家分布来看,整个欧佩克国家的石油剩余探明可储量为1119亿吨,占世界的78.2%,储比高达82年。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伊朗、委内瑞拉高居世界石油国的前六位。这6个国家的石油剩余探明可储量占世界的70.2%。

二是20年内世界石油供需基本平衡,但地区不平衡加剧。主要是世界石油消费中心在移动,亚洲消费量剧增。1982年世界石油消费量为28亿吨,2002年增至35亿吨,20年间增长了7亿吨,年均增长1.5%。其中北美、欧洲和亚太三大地区2002年石油消费量为29.82亿吨,占世界消费量的84.6%。独联体各国经济出现滑坡,石油消费量剧降,从1990年的4.2亿吨,降至2000年的1.73亿吨,下降60%。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石油需求剧增,从而带动整个地区石油消费由1985年的5亿吨增至2002年的9.92亿吨,增长了4.92亿吨,约占同期世界石油消费增长量的67%。

1992年以来,亚太地区的石油消费量已超过欧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区,与北美、欧洲一起呈现三足鼎立之势。2002年前七大石油消费国中有四个国家在亚太地区,其中中国排第二,日本排第三,韩国排第六,印度排第七。

三是世界石油的争夺将更加激烈,争夺的热点地区在中东、里海、西非等地区。由于里海、西非等地区石油储量有较多的发现,处于石油生产的上升期,而且相对中东地区局势相对平稳。里海地区又靠近欧、亚两个消费市场,因此,国际石油公司对上述两个地区增加了投资,加大了勘探开发的力度。尤其是俄罗斯期望通过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武器,保持大国的地位,里海地区是前苏联重要能源基地之一,俄罗斯也会加快该地区开发和能源的合作。可以预测,中东北非地区仍然是石油主要供应地区;中亚里海、西非地区石油供应将处于上升时期,作为非欧佩克的俄罗斯在石油市场将举足轻重;中南美石油供应国的地位将下降。

四是世界中长期油价将在波动中逐步有所上升。欧佩克的预测根据其油价目标并按2000年美元价值,预测油价在2010年前将保持25美元/桶的水平,之后逐渐升至 30美元/桶。

三、油价变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油价的大幅上涨对发达国家经济影响较大,因为石油在其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大,单位油耗高,其经济严重依赖石油。经过两次石油危机的洗礼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抗油价上涨的能力大大提高。目前高能耗传统工业在发达国家经济结构中的比例下降,单位GDP油耗大幅减少,防范石油危机的能力大幅提高。而不发达国家正处在工业化时期,节能和替代能源发展慢,单位GDP油耗较高,经济增长对高效优质的石油依存度较高,且防范石油危机的能力较弱,高油价对其经济的冲击也比较大。

在历史上的两次石油危机中,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受冲击的程度大于不发达国家。但在2000年世界油价涨到将近40美元/桶的高价时,发达国家经济受影响程度却明显减小。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却深受其害:债务危机、危机、社会危机、等各种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不断爆发,油价的大幅上涨对加速加深这些问题的爆发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2000年世界一些权威机构估算,油价上涨10美元/桶,并在这个价位上保持一年,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是发达国家的3倍。

我国1993年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介乎自给自足型国家与消费国之间。由于目前我国石油净进口量只占国内石油消费的一部分,因此,到目前为止我国仍可划为基本自给自足型国家。油价的变化对类似我国?既是石油生产国,又有一定量的石油进口?的国民经济的影响可用下图粗略的表示。

从国民经济的三个因素消费、出口和投资看,油价上升将使其消费和投资减少,出口下降,因而使国民经济受到不利影响。相反,如果油价下降?但不是太低,因如果太低,将使其石油工业受到严重影响,因而影响国民经济?,将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

有关专家对我国1993~2000年的GDP、石油进口数量和价格波动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认为:油价每上涨1%并持续一年时间,将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平均降低0.01个百分点;1999年国际油价上涨10.38%,影响我国GDP增长率约为0.07个百分点;2000年国际油价上涨64%,影响我国GDP增长率0.7个百分点,按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8.8万亿人民币计算,相当于损失 600亿元人民币以上。

从经济发展来看,高油价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是不利的,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石油涨价10美元/桶,亚洲经济增长速度下降0.8%。从进口方面来看,油价高,石油进口越多,外汇支出越大,我国每年进口石油约用汇350亿美元,是我国外贸逆差主要因素。从出口方面来看,石油价格越高,下游产品生产成本增加,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出口受到很大影响。从交通运输来看,石油价格越高,成品油价格上升,运输成本增加,推动生产资料及消费品价格走高。

总之,石油价格上升对我国国民经济总体是不利的,但在当前影响不是很大。若对石油依存度继续提高,影响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