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葫芦岛人,五一想去山海关角山和燕塞湖,请问下了火车怎么走,食宿与路线安排,要经济实惠,谢谢!

2.2008年克拉玛依社会经济与人口特点

3.名爵5自动挡多少钱能落地?

4.急求:燃油税改革的英文报道

5.我国油价到底有多高

葫芦岛人,五一想去山海关角山和燕塞湖,请问下了火车怎么走,食宿与路线安排,要经济实惠,谢谢!

油价第11次上调_1121油价调价

k1124/k1121空调快速

葫芦岛山海关4:51

6:19

1小时28分硬座

22

k96

空调快速

葫芦岛山海关5:447:24

1小时40分硬座

22

1344/1341

空调普快

葫芦岛山海关5:547:34

1小时40分硬座

19

2550

空调普快

葫芦岛山海关4:43

6:26

1小时43分硬座

19

2196

空调普快

葫芦岛山海关7:469:30

1小时44分硬座

19

4237/4240

空调普快

葫芦岛山海关8:0610:10

2小时4分

硬座

11

从山海关最晚回程22点27,票价19。晚上6点20至7点45之间有6个车,票价也是19左右

2008年克拉玛依社会经济与人口特点

答:

一、综合

全市经济总量突破六百亿元大关。初步核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61亿元(现价,全口径,下同),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601.5亿元,增长10.3 %,第三产业增加值56.7亿元,增长5.9%,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0.4:91:8.6。

二、农业

我市农业农村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农业农村工作有关精神和我市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强,农民增收保持良好势头。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5%。其中农业产值2.17亿元,下降7.1%;林业产值1.39亿元,比上年增长98.9%;畜牧业产值2.1亿元,增长18.4%;渔业产值652万元,增长5.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3亿元,下降22.2%。

全年各种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860公顷,比上年下降7.9%;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9公顷,增长4.5%;棉花播种面积8320公顷,下降12.4%;蔬菜播种面积174公顷,增长189%;瓜果类播种面积下降12.7%;其他作物播种面积增长8.5%。

表一 主要农畜产品产量及牲畜存出栏情况

单位:吨、万头、万只

指标 2008年 比上年增长%

粮食 1507 31.6

其中:小麦 124 -63

玉米 1383 70.7

棉花 13229 -12.4

蔬菜 6223 130.5

瓜果 4636 14.5

肉类 7826 14.8

禽蛋 920 9.7

牛奶 6022 14.8

水产品 660 4.4

牲畜存栏头数 13.67 6.1

其中:大畜 0.77 -1.3

猪 7.66 10.7

羊 5.26 2.3

牲畜出栏头数 12.28 5.7

由于上半年油价高位运行的惯性因素,加上我市中央驻市石油企业取一系列增产措施,努力克服国际油价下跌的不利影响,石油工业生产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总产值1181.2亿元(现价),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其中轻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0.9亿元,比上年下降18.3 %;重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80.2亿元,增长10.3%。产销衔接好,产销率为99.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原油产量1222.5万吨,天然气产量34.2亿立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0.4%和17.9%;乙烯产量25.9万吨,比上年增长8.1%;原油加工量944.8万吨,比上年增长6.8%。四大类产品产量累计653.9万吨,比上年增长6.2%;其中汽油产量120.8万吨,比上年增长4.5%;柴油产量446.5万吨,比上年增长3.9%;煤油产量26.8万吨,比上年增长27.6%;润滑油产量59.7万吨,比上年增长21.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25.5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实现利税390.2亿元,增长12.0%。

地方工业在石油、石化主业的带动下,不断发展壮大。加强对地方重点企业的扶持,高度关注中小企业尤其是困难改制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促进地方工业稳步增长与社会和谐稳定。全年规模以上地方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0.5亿元(现价),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0.1%。产品销售率为96.5%,产销衔接较好。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5.8亿元,比上年增长20%;实现利税7.4亿元,同比下降7.1%。

四、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减小。全年累计完成各项投资236.78亿元,比上年下降16.9%。其中中央完成投资204.68亿元,比上年下降19.2%;地方投资32.1亿元,比上年增长1.0%。中央驻市企业投资下降是影响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下降的主要原因。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项目已基本完工,全年投资额同比下降41.3%。

新疆油田公司第一个千亿立方米整装气田—克拉美丽气田竣工投产,成为继呼图壁气田、盆5气田、玛河气田之后建成投产的第四个整装气田。

招商引资快速发展。全市共落实招商引资项目105个,落实到位资金23.36亿元,增长16.5%,亿元以上在建项目13个。

房地产投资投资增幅上升明显。2008年是我市的“关注民生年”,为切实解决居民买房难的问题,加大了经济适用房的投资力度,带动全市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8.1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其中经济适用房投资4.9亿元,比上年增长50.3%。全市房屋建设施工面积113.2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9%,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02.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6.9%。竣工房屋面积31.8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9%,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0.2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1%。

全市独立核算建筑企业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7.04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25.8%,竣工产值为32.75亿元,增长13.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2.6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1.5%;竣工房屋面积40.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9.3%。

五、邮电和旅游

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4605.7万元,比上年增长10%。完成电信业务收入13339万元,比上年增长8.3%。

表二 2008年邮政、电信业务量完成情况

单位:万件、万次、万元

2008年 比上年增长%

国内函件 64 -5.9

包裹 7.2 4.3

特快专递 14.1 7.1

长途电话 2228.7 -10.8

邮政储蓄 79491 7.5

旅游经济克服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转变发展模式,创新发展思路,拓展客源市场,游客接待量稳步增长,全市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发展。旅游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素质不断提升。年末我市有星级饭店19家(四星级4家,三星级9家、二星级6家),旅行社16家,初具接待规模的旅游景区16家,“农家乐”21家,度村11家,冬季滑雪场4家、旅游纪念品开发公司6家,旅游餐饮住宿单位64家,旅游企业发展到157家,企业总量居全疆第二位;全年接待游客76.1万人次,增长13%;旅游总收入6.01亿元,比上年增长21%。

加快旅游景区开发建设。世界魔鬼城顺利通过自治区的初检和国家的验收,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国家4A级景区。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景区接待服务功能不断完善。依托,大力开发特色旅游项目。坚持生态农业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推进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开发,完善农业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服务设施。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市场更加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量和增幅再创新高,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7亿元,同比增长17.3%,增幅提高3.5个百分点,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8.3%。

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1.7亿元,比上年增长16.3%,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个百分点。市场热点商品继续旺销,消费结构升级明显。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商品分类零售情况看,吃、穿、用类商品保持较快增长,食品饮料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别增长10.2%、20.2%和12%。汽车销售继续呈现较强的需求能力,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9.8%。汽车类增长带动的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持续走高,同比增长30.5%。

住宿和餐饮行业快速发展,餐饮市场需求旺盛,企业经营水平稳步提高。此外,日游、会展等商务活动的增加及价格上涨,也带动我市住宿餐饮业零售额持续较快增长。住宿和餐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5%,增幅同比提高12.4个百分点。

2008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8.5%,比2005年上涨17.8%。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是引发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从分类消费品价格看,食品类价格涨幅最大,比上年上涨19.8%,推动物价上升6.34个百分点。涨幅仅次于食品的是烟酒及用品,比上年上涨6.8%。衣着类、家庭设备及用品类、医疗保健类、文娱用品类和居住类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4.3%、1.9%、3.5%、1%和3.7%,交通通讯类同比下降0.1%。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8.3%。

表三 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指标 比上年涨跌

居民消费价格 8.5

食品 19.8

其中:粮食 13.6

肉禽 32.3

蛋类 3.6

水产品 21.9

菜 16.8

烟酒类 6.8

衣着类 4.3

家庭设备及用品 1.9

医疗保健 3.5

交通和通讯工具 -0.1

教育文化用品 1.0

居住 3.7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地方财政各项收入41.35亿元,比上年增长6.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9.15亿元,比上年增收2.7亿元,增长7.3%。其中:增值税增长5.4%,营业税增长18.9%,企业所得税增长65.9%,个人所得税增长7.1%。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支出重点向社会和民生倾斜。地方财政各项支出48.54亿元,增长7.6%。其中:教育支出11.1亿元,增长21%;医疗卫生支出3.51亿元,增长22.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2亿元,同比增长30.9%;环境保护2.49亿元,同比增长11%;农林水事务1.28亿元,同比增长33.9%。

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存款总量保持稳定增长,年末我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20.48亿元,比年初增加35.37亿元,增长12.4%。居民储蓄增幅较大。年末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5.99亿元,比年初增加35.7亿元,增长29.7%。年末各项余额为49.8亿元,比年初增加0.72亿元;其中短期30.1亿元,比年初增加1.74亿元;中长期余额为17.72亿元,比年初减少3.2亿元。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险费收入95419万元,比上年增长23.8%。其中财产险收入25720万元,寿险收入69699万元。赔款金额21423万元,增长76.1%。

八、教育、科技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市局共有大中专院校2所,聋哑学校1所,普通中学21所,普通小学32所,幼儿园26所。

表四 2008年全市师生分布情况

单位:人

在校生 毕业生 招生 教职工 教师

大中专 5891 2406 1920 892 482

普通中学 24696 7296 8651 2555 2063

普通小学 26550 4411 4174 2118 1839

幼儿园 6689 1986 2054 867 321

小学生入学率、巩固率为100%;初中入学率为100%,毕业合格率达到98%以上;高中毕业会考合格率达95%。高校招生考试取得好成绩。我市普通高考民汉综合上线率为85.1%,综合录取率为83.0%,比自治区平均录取率高出24%。教师学历合格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教育普及率等教育教学指标,都名列全疆各地、州(市)前茅。

在全市中小学中,已有自治区级示范性高中3所,自治区级“德育示范学校”2所,自治区级“德育达标学校”4所。市级示范学校9所、规范化学校22所。在全市26所幼儿园中,已有市级示范性幼儿园6所、规范化幼儿园9所。

职工学历教育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参加成人自学考试的考生1706人,有61人取得了自考毕业证。

加大科技兴市(区)实施力度,克拉玛依市再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荣誉称号;四个区全部通过了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克拉玛依区、白碱滩区再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称号,乌尔禾区首次通过了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家,高新技术产品66个。民营科技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全市民营科技企业总数达77家,资产总额达15亿元,总收入15亿元,综合实力继续列居全疆第三。民营科技企业三达公司被评为“自治区民营科技创新企业”。

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1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2项。专利申请受理190项,专利申请授权187项。有15项优秀成果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励;受理申请评定(验收)的科技成果46项,其中39项成果通过专家评审并被授予克拉玛依市科技进步奖。

九、环保、安全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取得好成绩,在全疆19个城市中名列第一。在全国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我市环境质量名列前十。

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良好,空气质量达到Ⅰ级(优)的天数有47天,Ⅱ级(良)的天数有313天,全年优良天数占总天数的98.4%,轻微污染以上天数有6天。地表水源白杨河水库、三坪水库、调节水库、阿依库勒水库、风城高库、艾里克湖和独山子一水源等地表水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水质状况良好;百口泉地下水、独山子二水源、三水源水质符合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的Ⅲ类标准,水质状况良好。

中央驻市企业积极推进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清洁生产,企业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2008年,新疆油田公司坚持“安全第一、环保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大力推行“数字油田、绿色油田、人文油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清洁生产,油田工业废气处理率100%,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存储率100%,工业污水回用率85%,形成了生产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积极开展构建环境友好型企业活动。投资6700多万元,建成了80吨/小时酸性水汽提装置,使公司含硫污水处理跨上新的台阶;投资4800多万元的热电厂锅炉烟气脱硫项目开工建设;投资近500万元,完善了废水、废气的在线监测系统。独山子石化公司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确保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安全生产取得一定成效。2008年,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1231起,比上年下降8.4%;死亡63人,下降4.6%;受伤人数248人,下降14.2%,直接经济损失105.8万元,下降28.8%。其中生产安全事故1起,死1人。各类伤亡事故中,道路交通事故1049起,死亡人数61人,伤248人,直接经济损失80.6万元。在2008年自治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中,我市取得984分的成绩,名列全疆第一。

十、文化、卫生、体育

年末,全市有群众艺术馆、职工文化中心、少年宫、少儿活动中心、图书馆各一座,有专业和业余演出团体、业余艺术学校各一个,有广播电台、电视台各一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和转播台1座、调频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8.82%;卫星地面站15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8.82%。

图书馆全年接待读者15万人次,借阅书刊24.46万余册次,办理借阅证2351个,累计办理18762个;馆外设服务网点近20个。邮政局全年订阅报纸1195万份、杂志89万册。人均购书11册,位居全疆前列。

第九届水节投资推介会成为历年来规模最大、签约金额最多的一次,共签约项目20个,签约金额15.8亿元。

圆满完成第六届社区文艺展演大赛和第七次百日广场文化活动竞赛。克拉玛依市第六届社区文艺展演大赛历时五个月,全市有900个作品参加了展演和比赛,117幅作品获奖。第七次百日广场文化竞赛活动,共有4个行政区、80个社区积极参与,全市活动总场次达到984场,参演群众达8.9万人次,观众人数达42.8万人次,极大地满足了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7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个,诊所38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5个;医疗机构全年共诊疗病人289万人次,住院病人治愈率63%,好转率34.2%。

组织举办全民健身活动暨市民健康跑活动、第三届市民体育大会、市直机关第五届职工运动会,“迎奥运倒计时100天市民健步走”活动、 “迎奥运倒计时100天“千名老人健步行”活动。承办自治区体育竞赛项目3项,组织市局级体育竞赛活动26项,参与竞赛活动的职工群众近7000人;各区文体局举办体育竞赛活动73项,参与人数18000余人。我市运动员在自治区以上比赛获得52枚金牌、44枚银牌、21枚铜牌;疾人运动员在北京残奥会上获得1枚金牌,实现了我市在国际残奥会上金牌零的突破。

十一、人民生活、社会保障、人口

城市居民收支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根据城市居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26.7元,比上年增长7%;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3951.3元,同比增长5.1%。食品价格上涨影响我市恩格尔系数上升,由上年的30%上升到33.0%。

表五 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及增长速度

单位:元

支出额 比上年增长%

人均消费性支出 13951.3 5.1

其中:食品 4602.5 15.4

衣着 2232.5 16.8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961.6 -29.3

医疗保健 1140.1 29.1

交通和通讯 1831.4 17.5

教育文化服务 1734.7 4.0

居住 627.6 -53.7

其他商品和服务 820.8 51.6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达到71元,人均增收629元,比上年增长9.6%。

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继续增加。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家用汽车、彩电、冰箱、空调、电脑拥有量分别为13.3辆、114.2台、100.4台、62.9台、 67.5台。

社会保障功能进一步增强。全年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2万人,新增扩面9413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2.88万人,新增扩面11170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7.37万人,新增扩面5332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5.56万人,新增扩面21576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3.65万人,新增扩面4115人。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保持100%。收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2538万元,为608名无业残疾人发放基本生活费152万元,并将246名贫困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年末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单位床位108张,收养各类人员96人。全年销售社会**7959万元,筹集社会资金2786 万元。

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全市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就业、再就业3190人,其中:少数民族失业人员实现就业1103人,占实现就业总数的35%;女性失业人员实现就业1796人,占实现就业总数的56%。复转军人67人,国有企业失业人员184人,大中专毕业生935人,其他失业人员2004人。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

共有50904人参加了各类职业培训,其中:在岗职工培训40460人,就业再就业培训1496人,创业培训1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8931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进一步增强。

年末,全市总人口(不含辖区内兵团人口)为386215人,其中常住人口为272746人,暂住人口为113469人。男性人口226607人,占58.7%,女性人口159608人,占41.3%。各区人口数分别为:独山子区112199人,克拉玛依区208259人,白碱滩区61796人,乌尔禾区3961人。在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67210人,占24.6%,汉族205536人, 占75.4%。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66‰。

名爵5自动挡多少钱能落地?

现在的油价可不便宜,许多车主加油之时不免感到心疼,这也体现了燃油经济性的重要性,毕竟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作为MG名爵旗下车型中的一份子,名爵52021款300TGI自动青奢旗舰版是不少消费者所关注的车型,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这款车,顺便再说一说买它需要多少钱才能落地吧。

该车尺寸是4675/1842/1480mm,轴距2680mm。车侧呈现出年轻的设计风格,整体走了当下比较流行的动感路线,营造出朝气蓬勃的视觉效果。

配置方面,名爵5配备主/副驾安全气囊、胎压显示、主动刹车/主动安全系统等六项安全性配置。此外,这款车还配备了无钥匙启动系统、内置行车记录仪、自动空调等九项舒适性配置。

动力方面,名爵5配备了1.5TL4发动机,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27kw,峰值扭矩为275牛·米,匹配了双离合变速箱,工信部综合油耗5.9L/100km。底盘方面,该车悬架为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的组合,同时用了前置前驱的驱动形式。

来看看大家关心的落地价,我们以2021款300TGI自动青奢旗舰版2021款300TGI自动青奢旗舰版为例,该车型的官方指导价为99900元,据了解,目前珠海市部分经销商有最高3000元左右的优惠,所以这款车型的终端价格为96900元。如果按照全款购买来计算,购置税8575元,车船使用税150元,交强险费用为950元,落地价合计为112135元;如果是购买,我们以首付30%,年限3年来进行计算,那么首付金额就是29070元,月供金额为2153元。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

急求:燃油税改革的英文报道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税收事业发生翻天履地的变化,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作用日益突出。本文在回顾三十年来我国税制发展变迁的基础上,分析了市场经济发展、体制改革深化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税制改革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从完善增值税制度等七个方面探讨如何推进新一轮税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税制改革、机遇与挑战、若干思考

1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我国开始了现代化的伟大进程,全国人民努力建设国家,造就了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三十年国运昌盛,三十年殷民阜利,税收事业发生翻天履地的变化,作为经济体制配套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税制改革稳步推进,催生税收收入快速增长,税收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作用日益突出。认真分析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税制发展变迁,探讨如何推进新一轮税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与实践意义。

一、简要回顾我国税制改革三十年历程

三十年税制改革经历两大时期、六大变革,实现税收收入总额由18年的591亿元上升至2007年的49449亿元,年均增幅达2.79倍创世界奇迹,并深刻影响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一个时期是18年改革开放到1993年,适应改革开放需要,国营企业全面实行利改税和工商税制改革。1992年南巡讲话之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的需要,1994年进行改革开放后第二次大规模税制改革。

18-2007年税收总收入增长变化图

(一)个人所得税改革。随着改革开发带来的经济发展,需要通过税收调节来缓解社会收入分配不均的状况,我国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法于1980年9月公布实施。之后,涉及个人利益分配的税收法规相继出台:1985年先后发布了国营企业奖金税暂行规定、国营企业工资调节税暂行规定、集体企业奖金税暂行规定、事业单位奖金税暂行规定;1986年至1988年先后发布了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个人收入调节暂行条例、关于征收私营企业投资者个人收入调节税的规定。1994年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施行,将个人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合并为个人所得税;1999年《个人所得税法》再次修订,对储蓄存款征收利息税;第三次修订将起征点调整为1600元;2008年3月起将起征点调整为2000元。

(二)涉外税制初步建立。1980年9月公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与1981年出台的外国企业所得税法,极大促进了涉外经济的发展。1980年到1990年,外资从无到有,引资成效初显。十年间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06.92亿美元,涉外税收收入1980年仅有100万元,1990年达到49.15亿元。1991年7月起施行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对中外合资企业、合作企业以及外国企业实施统一的所得税法。由于所得税负担水平普遍降低,极大地鼓舞了外商的投资热情,吸引大量的外商投资。1991年到1993年外资由少变多渐成规模,不仅带来建设资金,还带来先进技术经验,对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提高技术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起到促进作用。但一个内外有别的税收双轨制,形成对国民的歧视和对外籍人士的超国民待遇,致使税收不公平。

(三)利改税及工商税制改革。在认真总结国内流转税制发展经验的基础上,1980年在柳州、长沙、青岛、上海等城市进行增值税试点,1983年起实施增值税暂行办法,并对国营企业实行第一步利改税,国营企业所得税和国营企业调节税形成雏形;年对国营企业实行第二步利改税,把现行工商税按照性质划分为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盐税等4个税种;对国营企业征收所得税;开征税和利润调节税;将国营企业缴纳的固定资产占用费改为固定资产税;恢复征收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印花税、特种消费行为税和集市交易税,开征土地使用税和城市建设税,建立起多种税多环节多层次的复合税制,我国税制建设开始步入新轨道。并相继发布了烧油特别税、牲畜交易税、建筑税、建筑税、国营企业所得税、国营企业调节税、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盐税、税、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国家预算调节基金、城市维护建设税、进出口关税、车船使用税、房产税、筵席税、印花税、特别消费税、教育附加、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农业税、耕地占用税等税收法规,合理调节各方面经济利益,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之间利益关系,中央与地方关系,充分发挥税收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四)分税制改革。九十年代初中央面临的财力薄弱,使那些需要国家财政投入的国防、基础研究和各方面必需的建设资金严重匮乏,引发1994年具有深远影响的分税制改革,搭建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框架。当年中央财政收入比上一年增加200%,占全国财政总收入比例由上年的22%急升至56%。期间全面推行增值税,1993年12月发布了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三个暂行条例,形成以增值税为主的流转税制度,改革后的流转税由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组成,适用于内外资企业,取消对外资企业征收工商统一税的规定;统一内资企业所得税制,1993年12月发布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把原有国营企业所得税、国营企业调节税、集体企业所得税、私营企业所得税,统一为企业所得税;1993年12月发布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开征土地增值税;将盐税并入税,将特别消费税、烧油特别税并入消费税,取消产品税、盐税、集市贸易税、牲畜交易税、三个奖金税、工资调节税、两个基金;将屠宰税、筵席税继续征收或停征下放给各省市区人民;明确外资企业和外籍个人适用税种问题;19年10月实施契税暂行条例,开征契税;2000年10月实施车辆购置税暂行条例,开征车辆购置税;2002年起对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出口货物全面推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2005年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负担机制;2004年7月起在东北地区部分行业实行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的改革试点,逐步调整完善了增值税相关制度,2005年又进一步完善试点方案,在中西部部分老工业城市和汶川地震灾区推行消费型增值税,为下一步增值税转型的全面推开积累经验;2006年5月起实施烟叶暂行条例,征收烟叶税;2007年起实施车船税暂行条例,征收车船税,并废止原车辆使用牌照税暂行条例和车船使用税暂行条例;修改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初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税制框架,强化税收作为经济杠杆所具有的宏观调控功能,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分税制运行十余年发挥出一系列正面效应的同时,也逐渐显露和积累一些问题。比如国、地税两套征管机构的税源和运行成本矛盾在逐日堆积,特别是企业所得税征管划分障碍。

(五)取消农业税。从1983年开始,除农业税外,院还根据农业税条例的规定,决定开征农林特产农业税,1994年改为农业特产农业税;牧区省份则根据授权开征牧业税。至2005年底农业税制实际上包括了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和牧业税等三种形式。早在2004年开始实行减征或免征农业税的惠农政策,到2005年底已有近8亿农民直接受益。自2006年起全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农业税条例废止,我国有9亿农民依法彻底告别延续2600年的“皇粮国税”农业税,标志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突破,国家和农民的传统分配关系发生根本性变革,扭转长期以来农民负担过重的局面,迈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步伐,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体现在与农村税费改革前的1999年相比,2006年全国农民共减轻负担约1250亿元,人均减负约140元。

(六)两税合并。2008年起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实现四个统一,即内外资企业适用同一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并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统一和规范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统一税收优惠政策,建立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税收优惠体系,为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创造一个比较宽松的财税环境。税收优惠主要锁定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鼓励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业发展及环境保护与节能、支持安全生产、促进公益事业和照顾弱势群体,以及自然灾害专项免税优惠政策等方面,体现国家发展政策的转移,即从出口导向转为更重视内需的经济体制,同时也体现了国家推动科技加速发展、加大治理环境的力度,更加符合法律规范,更加适应我国税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二、我国税制改革三十年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深化,我国经济出现诸如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拓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就业压力、贫富差距扩大、保护环境和等深层次问题,加上经济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税制改革将面临如下机遇与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为税制改革提供重要机遇。全球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产业转移迅速展开,外部规范的市场制度、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新兴信息产业的建立,以及整个经济运行信息化,可以快速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整体差距,实现税制进一步优化升级。世界税制改革趋向主要表现为:随着财政状况逐步好转,一些国家加大对税收优惠措施的运用,逐步放弃宽税基的原则,结果税收规模下降,宏观税负出现下降趋势;逐步减轻资本的税收负担,对劳动力课征较轻的税收,进而促进就业形势好转;税制结构的变化日益显著,出现所得税所占比重下降,特别是个人所得税下降明显,社会保险税费和一般商品税(主要是增值税)比重上升的趋势;在控制传统税收增长的同时,越来越重视环境税的调节和筹资作用,并开征与环境相关的税收。这些因素为我国加快工业化进程,积极吸纳国际产业转移,借助外源性生产要素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将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步推进,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深化我国税制改革创造外部条件。

(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深化税制改革。当前我国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经济快速增长阶段,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日益升级优化,外向型经济拉动作用增强,体制机制障碍问题逐步破解,基础设施瓶颈制约逐渐缓解,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基本配套,民生问题持续有效改善,整体国力呈上升之势,加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这些因素既为税制改革提出客观要求,也为税制改革提供重要历史机遇。但是,目前我国税收立法层次较低,授权过多,容易造成政出多门、透明度差、随意性强等问题。现行税制中只有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管法和企业所得税法是全国人大会表决通过的税法,其他税种大都是院颁布的暂行条例。税法授权方面存在税法解释长期、大量地授权,甚至有些税法解释实际上是属于行政解释。而且税源结构与收入结构不能同步。近几年税源结构中第一产业约占总量的16%,第二产业约占51%,第三产业约占33%;而税收收入结构中第一产业只占收入总额的4%,第二产业约占62%,第三产业约占34%。根源在于经济增长过多依赖投资和出口规模扩张,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技术进步过于依赖国外引进,过度开和使用上存在严重浪费现象,内部有效需求不足,消费率明显偏低。可见国民经济能否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能否进一步优化,也是影响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调整的重要因素。

(三)税制改革相对滞后,税种设计不尽合理,存在大税种改革不到位、小税种长期排不上位、新税种迟迟不到位现象,税制结构有待完善。一是增值税与营业税并存影响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整性,生产型增值税并未彻底消除重复征税弊端,与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消费型增值税比较,土建及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购置不能抵扣,增加企业税收负担,不有利于企业技术改造和生产增长方式转变,也不有利于企业产品升级和推动经济发展。二是流转税与所得税的比例失调,流转税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远高于世界大多数国家。2007年流转税、所得税类收入分别为30583.87亿元和12859.91亿元,在税收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分别为61.85%和26%。流转税所占比重过大,造成流转税与所得税的双主体税制模式名不符实,形成企业无论盈利与否都要负担税收,影响企业竞争能力,增加出口退税负担,不利于充分发挥直接税的宏观调控作用。三是消费税征收范围过小,调节力度不足。2007年消费税收入仅为2206.82亿元,占税收总收入的4.46%,占流转税收入的7.22%,远低于世界大多数国家消费税占流转类收入的比重都在40%以上。应增强选择性流转税对性产品、高档奢侈品及烟酒等嗜好品征收,才能够起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促进合理利用的目的。四是用分项计征模式的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和费用扣除方法不尽合理,导致在所得类税收中个人所得税所占比重过低,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一直维持在6.5%~7%的水平,与世界大多数国家逐步放缓企业所得税、注重加强个人所得税的格局不相适应,将不利于发挥税收的收入调节功能。五是税税负过轻,环境税、物业税等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调节社会收入分配意义重大的税种缺乏。目前税费体系存在着税费关系不协调、税体系不规范、税权过于集中、税收调节效率低下等问题,税制本身也存在着收入规模过小、征税范围较窄、计税依据不合理、税收负担过轻等诸多问题,税收调节广度和深度不够,利用率较低。2007年税收入仅为261.25亿元,占税收总收入的0.53%。税收入比重过低不利于促进综合利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环境税、物业税等对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的税种没有开征,导致税收政策在引导配置、调节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六是社会保障未实行费改税,对社会保障收入筹集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发达国家的税收收入中社会保障税占到30%左右,与个人所得税、流转类税收的比重基本相当,是财政收入重要来源。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社会保障支出迅速增加。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将现行社会保障费改为税,加大征收力度,增加社会保障收支透明度,有利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七是地方税体系建设滞后,缺少主体税种,不利于地方强化支出责任和履行职能的需要;现行税制的宏观调控能力不强,不利于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

我们认为,税制改革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面临与现实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问题,还关系到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问题,更是涉及到改革开放的持续性问题,在各类因素影响下可能会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

三、深化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深化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既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地增长,防止税收收入出现较大的滑波,又要坚持好中求快,注重优化税制结构,努力提升税收质量和效益;既要关注经济增长速度,又要关注能源消耗问题,关注税制改革成本问题。

(一)改革增值税制度,构建有利于长期保持国家整体经济活力的税收机制。建议在东北三省、中西部老工业城市和汶川地震灾区成功试点的基础上,从2009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将生产型增值税全面改为消费型增值税,并将交通运输、建筑业等部分营业税项目改为征收增值税,进一步扩大增值税征税范围;同时,要进一步整合增值税各环节的减免税优惠,适当降低一般纳税人认定门槛和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以公平税负,减少征管漏洞,保证增值税链条的完整性,避免增值税制对经济发展的扭曲作用。

(二)进行消费税调整,构建有利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实力的税收机制。建议对消费税征收范围进行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适时调整消费税税目与税率,将普通化妆品、低档白酒等普通消费品逐步从税目中剔除,将别墅、、、高档皮革制品、高档古玩、高级字画、高级等高档奢侈消费品、消费品、不利于身心健康和环境保护的消费品、消费行为纳入消费税征税范围,并适当提高级游艇、高尔夫、高级烟酒等高档产品的消费税率。同时要将消费税改在零售环节征收,由价内税改为价外税,进一步增强消费税的收入比重,实现收入分配调节。

(三)实施个人所得税改革,构建有利于合理调节收入分配、扩大中等收入人群和提高低收入者生活水平的税收机制。针对经济转型期收入分配秩序不够规范,仍有各种各样灰色收入,存在大量不易监管的现金交易,社会信用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要建立分类与综合征收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模式,进一步规范税前各种费用扣除和免税项目,并将遗产继承收入、大额财产捐赠收入纳入个人所得税的偶然所得征税范围,调节过高收入,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扩大,鼓励勤劳致富。针对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累进税率存在税档级距过小,税率偏高等问题,减少其对收入分配的逆调节作用,应进一步考虑简化税率档次,取较为简单的10%、20%、30%和40%四级累进税制,降低最高边际税率并扩大各税档之间的级距。同时,工资薪金所得免征额的确定标准应与物价指数挂钩,避免税制经常性的变动,从2009年起将起征点调至5000元,并增加自住住房利息支出扣除、大笔医疗费用扣除、大笔教育费用支出扣除、养老或抚养儿童的费用扣除等项目,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制在促进民生改善上的作用。

(四)推进税制改革,构建有利于促进节约、环境保护的税收机制。良好的税制有利于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针对补偿费征收弹性过大的弊病,应考虑提高税的标准,以缓解因开和生产机会不公平所带的收入分配不均的矛盾,有助于我国对外贸易方式的科学转变。同时要扩大税征收范围,调整税计税依据,将矿产补偿费、城市水费等并入税,提高税税负水平,积极构建绿色税制体系目标,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形成。改革现有的消费税制,统筹考虑油价等因素,适时开征燃油税;对环保产业取较为优惠的税收政策,以体现国家的鼓励。

(五)实行社会保障税费改革。建议尽快将社会保障收费改为征收社会保障税,建立起规范和稳定可靠的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资金供给系统。同时,社会保障税标准的确定,应考虑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约束,以及人们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从而选择适当的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保障水平、筹资模式和计税依据。

(六)深化分税制改革。在确保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比重的基础上,建议重新划分地方与中央的税收分配关系,将增值税分成比例由现行的25%:75%调整各占一半,并规定增量部分作为专项资金用于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解决民生事业等一系列保障;将出口退税分担比例改为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将企业所得税分成比例调整为中央收入,并由国税部门负责统一管征。

(七)在统一税政的前提下,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政管理权,增强地方税的调节功能。新一轮税制改革不仅要强调地方在税制改革中的作用,还要在合理确定事权和财权的基础上,合理划分税权,赋予地方收入自主权。对中央统一制定税收条例的地方税种,要考虑允许省级人民制定地方税种的实施细则;对非全国统一开征的地方税,其立法权、解释权和征收管理权应完全下放给地方;在确保中央和其他地区利益基础上,允许省级人民通过立法程序,并经中央批准,开征新的区域性税种;在中央集中管理中央税、共享税及对宏观调控影响较大的地方税的立法权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地方税主体税种,赋予省级人民对地方主体税种税目、税率调整、减免税等税收管理权限。

_______妃

我国油价到底有多高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的统计,全美在职工作人员约为1.3亿人(不包括自雇人员),平均工资是43460美元,平均每小时工资是20.9美元。劳工统计局将所有行业分成22个大类,在22个大类中,平均工资最高的是管理人员,年薪102900美元,担任管理职务的有611万人;平均工资最低的是食品相关行业人员,年薪20880美元,该行业员工有1121万人。

国际市场上不断高企的油价,导致目前美国全国平均汽油价格超过每加仑3.83美元{1加仑(美)=3.785升约合每升6-7元人民币],美国西部的加州涨到了4美元一加仑。但是这包括了不收费的高速公路费用和13%(有些地方是30%)的燃油税,人家月工资一般水平是3621美元(2011年)左右,约合人民币22876元;人家的工资是你的8倍,油价还比你便宜,你说咱们的中石油和中石化黑不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