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袭击沙特石油设施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

2.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为何在国际上还那么依赖美国?

3.油价下跌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

4.外国是怎么做空的

美国袭击沙特石油设施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

美国要求沙特控制油价_美国停军售、胡塞攻势升级,沙特的石油设施还好吗?

美国袭击沙特主要目的是为了不想让沙特的石油涨价,并且美国的石油出口是中东,所以美国在阻拦沙特,一直在暗地里捣毁。

沙特的阿比克和胡拉伊斯两处阿美石油公司遭遇无人机袭击,现场火光冲天,损失惨重。爆炸发生后,沙特第一时间公布了消息。至于是谁干的,有人猜测是胡赛武装,有人猜测是伊朗,如今更多的人猜测是美国搞的。

特朗普在推特中指出,沙特的石油储备遭到攻击,有理由认定我们知道幕后主使是谁,并准备取果断行动,但是我们还是想听一听沙特的意见:是谁实施了攻击以及我们应当以什么条件取行动。

但是事情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在爆炸发生过后几个小时后,美国国卿蓬佩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没有证据显示是胡赛武装发动了袭击。什么意思呢?蓬佩奥的意思很明显,暗含这事情是伊朗干的。

美国的意思很明显,这个与胡赛武装没有关系,并且一口咬定,就是伊朗干的,栽脏伊朗的意味非常明显。因为美国最有能力对沙特油田发动袭击。美国自导自演的“洗衣粉”也并非没有可能。

美国这样做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挑起沙特和伊朗两个敌对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进一步控制中东石油。二是抬高石油价格,解决本国页岩油行业投资危机,提高石油进口国的消费成本。这可能是美国设的一个更大的局。三是警告沙特,让沙特寻求美国的安全保护,便于控制沙特的经济命脉。

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为何在国际上还那么依赖美国?

上世纪美国与沙特阿拉伯缔结战略盟约,开启了一段长达数十年的蜜月期。两国文化与政治理念简直南辕北辙,合作完全是出于利益的驱使。

第一,起底沙特富裕的根源,就是石油贸易。工业革命以后,石油有“工业血液”之称,中东在国际石油中,打个比喻,差不多位于锅底的位置,石油储量相当丰富。美国在布雷顿森林会议后建立以美元结算的强势货币政策,石油当然也难逃魔爪,同时美国作为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为沙特这片“水比油贵”的神奇土地,自然及其贫瘠的国家带来了巨额财富。另一方面,美国与沙特结盟,可以说掌握了左右石油贸易的话语权,好处也是大大滴。

第二,中东地缘政治复杂,中东局势不亚于三国时期群雄割据的状态,而且还有美国这股境外势力一直虎视眈眈。中东半岛局势一直难以稳定,摩擦不断,沙特对比两伊处于弱势地位,拉拢一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作为盟友,有利于巩固自己的封建统治。同时,沙特自然也充当了美国渗透中东的桥头堡,建立美国军事基地,寻求保护。

两国结盟,沙特为此也付出了不少的代价,沙特为了完成美国交给的控制油价的任务,在整个80年代都在压低石油价格,差不多10年的时间,沙特石油收入不到原期的一半,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历史不断告诉我们,依靠利益的结盟终不长久,让我们拭目以待。

油价下跌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1985年 美国联合沙特打压油价制约苏联。

简单介绍下 就是 美国首先联合沙特打压油价,在联合东欧限制从苏联进口天然气,然后把苏联定义为相对富裕国提高苏联国际借贷利率,然后在苏联卖黄金换外汇的时候,打压黄金价格,直接导致了苏联经济的崩溃间接引起了苏联的解体。

所以本次油价可以看成事美国打压苏联1985年的重演,黄金下降 天然气价格下降也同那年如出一辙。所以油价下降目前仅仅是开始。

外国是怎么做空的

我们知道,美国做空一国经济具有两大法宝:高油价+美元。

一国经济发展离不开石油。

没有石油,工厂无法开工,汽车无法奔跑。

就拿中国来说,我们虽然是产油国,不过我们也是全球最大的“建筑工地”。

搞建筑离不开石油,我们每年也要从国外进口一定数量的石油。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欧佩克国家为了报复美国在第四次海湾战争中偏袒以色列,联合抬高国际油价。

美国趁机与沙特阿拉伯达成石油的美元结算机制,甚至要求沙特用赚来的美元购买美债。

我们现在来看一看,美国是如何利用美元霸权来做空一国经济的。

起初,美国会使美元利率处于极低的水平,诱导本国资本到国外投资。

如有1000万美元被诱导出国,投资某发展中国家A国。

A国在1000万美元入驻之后,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很快又赚了300万美刀。

A国每年要拿出200万美元购买石油,用于国内经济发展的必需品。

也就是说,美国国内就有了1000万—200万+300万=1100万美元的外汇储备。

对于A国而言,外汇储备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1000万的国外投资,一部分是100万自有资金。

很快,A国经济就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每年有稳定的出口与进口,即每年进口200万美元的石油,出口200万美元的商品。

但是,美国在本国经济状况根本无需加息的背景下,断然加息10%。

这样的话,投资A国的1000万美元不得不退出A国市场。

原因在于:美国加息10%,投资A国的1000万美元每年的净收益尚不足100万美元,收益覆盖不了资金成本。

其二、伴随全球许多国家美元离场,全球经济肯定变差,A国的出口产业自然会受到影响,美元资产无法获得稳定收益,也有迅速立场的需求。

于是,1000万美元离开A国,A国只剩下100万的外汇储备,同时每年需要拿出200万美元去购买石油。

A国需要拿出200万美元去石油,而自己只有100万的外汇储备。

这只会造成A国企业疯狂的用本国货币来兑换成美元,然后购买生产所必须的石油。

这样的话,A国货币兑美元会迅速贬值。

如果这个时候石油价格提高了,A国经济更会火上浇油,更会加剧A国输入性通胀水平。

若A国的汇率兑换政策处于管制状态,尚还可以抵挡一阵。但是随着对于美元的需求增大,A国很可能放开汇率管制,任由本国货币贬值。

如果A国的汇率兑换政策处于自由放任状态,情况就更糟糕。

在这个时候,美国一定会通过舆论向A国老百姓传递信息:A国的外汇储备不足了,该国货币肯定会贬值,这就是造成A国大量的老百姓疯狂挤兑美元。

为了防止A国老百姓来疯狂兑换美元,A国会选择加息。

加息的话会促使一部分缺乏石油,但是又买不到石油的企业破产并退出市场。

同样也会阻止国内的老百姓兑换美元,选择把本国货币存进银行获取高息。

而加息的副作用也很明显,这会误伤一些不需要石油来发展生产的行业。

由于A国持续的加息,这些行业会承受不起这种高息,最终破产清算。

这样的话,A国的经济就会陷入全面瘫痪的状态,遍地都是廉价的资产。

这时,美国会选择再次降息,让国内资金进入A国市场收割廉价资产。

美元资金会趁机进入关系到A国国计民生的行业,如银行、电力、航空、铁路等行业。

当然,如果这个过程不是太顺利的话,美国会选择让“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两大被自己控制的国际组织给自己打配合。

美国会躲在幕后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如开放更多的市场,获得更多的特权等。

这就是美国利用石油+美元霸权控制一国经济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