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价格高低为什么没人管_石油价格低的原因
1.为什么国内汽柴油的价格和国际不接轨?
2.原油价格这么低,中石油、中石化为什么还在加足马力生产原油?
3.欧佩克为何不能维持石油的高价格
4.从长期来看,世界石油市场上的垄断组织OPEC为什么不能保持高油价?
5.石油价格下降,美国为什么会更加气急败坏?
6.国内汽油到了9元时代,俄罗斯原油却跌到了白菜价,为何中石油却拒绝购买?
因为他们的石油资源足够多,特别是像沙特,水资源匮乏,石油比水都丰富。
对石油出产国来说,我觉得他们卖出去的价格暂时确实是底了一点,但是人家家底厚,完全经得起这样的挥霍,现在石油贵主要是贵在运输费用和提纯,其实石油原油并没我们想的那么贵,沙特他们卖的就是石油原油,而不是提纯过的石油,如果是提纯过的石油他们卖这么便宜对他们来说肯定也是亏本的,暂时的可以接受,但是长远下去肯定不行。
最近我们都知道沙特和俄罗斯因为石油的问题谈崩了,这就导致了沙特出口石油原油的价格大幅度降低,借此来刺激俄罗斯,保证自己和俄罗斯的下次谈判中能够占据主动,很多人可能不理解沙特为什么要这样做亏本买卖,我们看来可能是亏的,但是对沙特来说无伤大雅(因为他们的石油比水多),而沙特的这次举动,也造成全球石油市场发生了巨大波动,美国股市里的石油股价直接是大幅度跳水,现在在美国,一桶油的价格比一桶水的价格要便宜将近10美金,现在真的是油没水贵。
现在全球的石油都是供过于求的状态,本来油价可能只是慢慢下降,但是沙特这一出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形势,有人可能好奇这样下去沙特能不能撑住,我觉得我们根本用不着担心,即使这样出口,沙特的石油在们这辈子结束的时候也是挥霍不完的,并且石油价格的下跌对一些国家也是好事情,因为石油的价格下跌将会刺激人们在石油上的消费,从而拉动本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对疫情好转的我国来说,这次石油降价可能会是我们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
综上,即使石油降价卖了,但是因为是原油,价格也没我们想的那么离谱,石油出口国完全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他们的石油产量太多太多了。为什么国内汽柴油的价格和国际不接轨?
石油的供给弹性较小、石油的需求弹性较大。
石油的供给弹性较小:供给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其储量有限,因此供给弹性较小。当石油价格上涨时,生产商可能会增加产量以获得更高的利润,但由于储量有限,这种增加是有限的,因此石油价格不会持续保持高水平。
石油的需求弹性较大:需求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石油是一种必需品,其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大。当石油价格上涨时,消费者可能会减少对石油的需求,转向其他替代能源,如天然气、太阳能等,因此石油价格不会持续保持高水平。
原油价格这么低,中石油、中石化为什么还在加足马力生产原油?
国内油价会和原油价格波动基本同步,但是波动幅度差别很大,做到完全接轨的话以目前的调价机制来看,还实现不了。
只能说基本同步调整,但是调整幅度不同,这个现象是由于国内的成品油调价机制造成的,在2016年以后我国实行的成品油新调价机制中,有几个限制条件会影响油价调整的同步,分别是:
1.国内成品油调价机制中规定,以10个工作日为一个调价周期,在每第十个工作日开启调价窗口,参考标准为10个工作日以来的平均价格,而不是时点价格,所以会看到前一段原油跌破地板价,而国内油价还未到调价窗口而没有同步调整的现象。
2.新的调价机制设置了原油价格的天花板和地板价格,上限130美元/桶,下线40美元/桶,当原油价格波动超过上下限时,按照调价机制,在调价窗口开启时将不调整,也就是搁浅。
3.在《石油价格管理办法》中还有特殊的调控条款,当国际油价异常波动需要对成品油进行调控时,可以暂停、延迟调价或者缩小调价幅度。所以像前几天的国际原油价格暴跌的情况下,如果一直持续,国内成品油价格大概率是要被出手调控的,也做不到完全同步。
综上,目前国内油价的调价机制还不是完全市场化,还是市场化+调控的双轨制,做到基本同步调整可以,但是同频同幅度调整基本是不可能的,毕竟还要考虑到国内油企业的利益。
欧佩克为何不能维持石油的高价格
这主要是因为中石油、中石化等油田企业的职能不光是为了盈利, 还有一项重要职责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目前,中国原油进口依赖度已经很高了。2010年以来,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波动上升,从53.7%上升到2019年的70.8%。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2019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增长9.5%,至1016万桶/日;中国原油进口金额为2413.19亿美元,同比增长0.4%。大量的原油进口不仅要耗费巨额的外汇储备,更重要的是主动权掌握在别人的手,一旦产油国、运输线路等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对我们的能源安全影响将是致命的,对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国家安全都将产生重大影响。面对这样的形势,即便原油价格这么低,中石油、中石化又怎么能不加足马力生产呢!
中石油,中石化,必须大力生产,石油是战略物资,如果让人卡脖子,那就厉害了,石油生产是一个复杂工程,不是说停就停。
石油马上就要降价了,关贸总协定生效后,外国的石油产品马上就能进入国内,化工燃油一定降价
与国际接轨,引进外国油企,打破垄断。中国油企要精简机构,轻装上阵。
原油是个江湖,一旦脱离这个江湖,可能就没有你的位置了!
这就必须要提到原油的市场份额问题了。我们知道各个产油国产油的油品质量和规格都不一样,有低硫、中硫和高硫等各种规格。而石油进口国将会根据这些油品的相应规格,来进行生产设备的匹配。这种一旦匹配完毕,通常情况下不会进行变更,因为变更需要较大的成本。所以,除非原油进口国供给不上,否则一般消费国就不会对进口国进行改变。
因为一旦失去了市场份额,要想再拿回来,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原油产量的惯性作用,需要时间缓冲,市场上才有感觉!原油产量确实正在减少——只是减少的速度还不够快,因为原油市场像一个惯性很大的庞然大物,存在滞后效应。就像一列正常运转的火车,当火车头感受到前方危险信号想停下来时,后面的车厢仍然具有向前冲的惯性,需要一段时间来缓冲。
原油贸易的基础设施本身有一个缓慢的惯性。管道中的原油可能需要数周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这意味着 3 月中旬购买的石油可能仍需要在 4 月中旬达到。
原油价格越低,越需要资金的补充;石油生产者不愿意在急需现金的时候减产。事实上,在许多情况下,对于一家从长远考虑的石油公司来说,亏损着经营油气井运转可能是正确的经济决策。非常之期要有非常之举,只要原油价格大于零,一口正常运转的油气井仍然会带来一些现金流。因为石油公司还有人员费用、资产折旧、租赁费用等固定成本,这些东西哪怕没有任何收入他们也必须承担。从这几个角度考虑的话,即使他们整体上亏损,保持良好的运行也可能比完全关停没有任何收入更好。简而言之,许多公司认为还没有达到他们关闭油气井的价格。
原油价格的未来寄予愿望,期待价格反弹。只要不死,总会有希望。许多石油公司仍对未来寄予厚望,哪怕未来是多么的不确定。虽然石油行业最糟糕的时期似乎即将到来,但需求和价格最终仍有望反弹。人们的生活总要恢复,世界生产和贸易仍要进行。甚至一些乐观的分析师预测,目前石油公司的停产和产能缩减,实际上可能推动油价未来升至每桶100美元。
油井一旦关停,重新开启的费用更加巨大。油气井不像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随时打开和关闭的电灯开关。一口已经关停的油气井,可能很难重新打开。此外,如果一口正常运转的油井被关闭,然后石油公司决定重新运转,你将不得不在油井上投入更多资金,才能使其产量达到原来的同一水平。而且,除了关闭油气井本身之外还有其他复杂因素要考虑,比如原来和客户签订的法律合同如何处理。
企业的性质也决定的原油的产量,是否减产或增产。比如沙特和俄罗斯的石油企业是国有企业,政府可以通过下达行政命令实现减产。但是美国的石油生产企业都是私营企业,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利益,所以政府很难通过行政手段直接下达减产额度。行政的减产和市场化的减产,达成减产的时间周期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也是油价这么低了,为什么各产油国不立刻减产的另外一个原因。
他们亏损?你也信!
石油是国家的血脉,和粮食一样都是战略物资,必须要储存。
垄断经营,享受到了权利带来的宏利。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垄断就是原罪!这是根子里的病,治不好的。
因为马上涨价了!多卖点
国外原油白送给他们,他们也要自己生产一些原油,不然怎样为“亏损”找理由呢。
从长期来看,世界石油市场上的垄断组织OPEC为什么不能保持高油价?
欧佩克能量再大也只有全球产能的43%左右,从最简单的股权影响来看,他有很大影响力,但是没有决定权。
另外,欧佩克也不是抱成一团,成员国家的经济基本都靠原油产业支撑,为了控制价格而减产,往往很多成员国都做不到标准,都希望别人多减产自己少减产。
最后,所有大宗商品市场,都像股市一样,里面有真实价值,有炒作价值,一旦因为对这种商品失去信心,投资资金外流,炒作价值会大大缩水。反之也是,可以说从某种角度来讲,最直接控制国际原油价格的是资金流向,欧佩克有重大参考意义,但是无法决定。
石油价格下降,美国为什么会更加气急败坏?
其一因为政治的原因,产油国是无法对抗全世界的。其二价格过高会刺激新能源的发展,这样不利于产油国利益。其三OPEC是14个成员国,即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阿尔及利亚、厄瓜多尔、加蓬、印度尼西亚、利比亚、尼日利亚、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突尼斯、刚果。总部设在奥地利维也纳,各国之间也是矛盾重重,所以不可能达成统一的垄断。
石油交易是重要的金融交易方式,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及个人的财富创造都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国内的石油交易市场的起步比国外晚,机构体系都还在进一步的完善中,但这往往意味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潜力商机。
石油交易的形式主要石油期货交易以及石油现货交易。由于现货交易在许多方面都优于期货交易模式,石油现货交易是国际上广泛使用且备受关注的交易方式,尤其是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中。
OPEC
OPEC的全称是-organl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ed country即世界原油输出国组织,这个组织是由当今世界上原油出口量最大的几个国家组成,包括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俄罗斯等等,实际上它并不是个企业,或政治同盟,它的目的在于将世界上的主要石油输出国之间可能出现的原油价格差异或由此造成的竞争所降低到最低程度,在它们间统一定价,一致对外,同时也能在国际事务当中能不至于在美国等强国面前过于屈从,所以它的性质造成了一定的垄断效应但并不是为了垄断而成立的。
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石油生产国为协调其成员国的石油政策,反对开发和控制西方石油垄断资本而成立的国际组织于1960年9月成立。
国内汽油到了9元时代,俄罗斯原油却跌到了白菜价,为何中石油却拒绝购买?
石油减产是美国为了更好的从他国“吸血”的一种手段,也是为了抑制国内通货膨胀的重要方法,但是现在却实现不了,所以美国才会气急的!
而美国生气的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
1、为了更好地从他国加息
石油减产那么全球的经济肯定会更加的糟糕,本来这些年因为大环境的问题,全球的经济都在衰退,而美国的经济也一样不好,然后美国就加息,为了让自己的经济能更好一些,这就苦了那些买美国国债的国家了,需要给美国更多的钱,美国为了不让其他国家的经济直接崩溃,所以只能从石油上面做文章了,降低各国的生产成本,如果其他国家经济直接崩了,那么肯定会影响还钱给美国的,所以美国需要保证全球经济相对稳定。
2、国内通货膨胀问题
因为大环境原因,也导致了美国国内通货膨胀严重,现在采油国成本不变,但是因为石油减产,油价肯定会上涨,国际市场又是以美元结算,这就需要更多美元就购买,会进一步导致膨胀,而现在石油减产,美国必然是非常生气的。
3、不希望俄罗斯受益
其实在以前欧佩克国家与非欧佩克国家经常因为石油的价格而意见不一,因为这两大经济体的经济是不一样的,欧佩克国家都非常有钱,石油像水一样,所以靠石油出口赚的是盆满钵满,所以他们的想发展的就是石油稳定!为什么不是越高越高?那是因为一旦价格过高,可能其他国家就开始搞环保,或者其他方式取代石油,毕竟每个国家的财力都是有限的,需要投资的地方太多了,所以欧佩克国家考虑的是长远发展,价格自然就是合理稳定最好,毕竟细水长流,而且也不差钱。
而以俄罗斯为首的非欧佩克国家就不这么想了,毕竟现在的经济实在是太差了,虽然也知道细水长流更好,但是现在都要挺不住了,那谈什么未来,所以那必须是解决现在眼下的问题,所以石油价格越贵那是越好的。
4、油价减产会影响到美国利益
石油对于每个国家都很重要,在很多的生产方面都是需要用到的,所以如果石油价格降低,可以让各种的生产成本降低,从而达到本国物价稳定,经济稳定的目的,但是美国在中间动动嘴,然后对各国加息,好处都让美国拿走了,然后让欧佩克国家和非欧佩克国家去承担这个损失,那么只要不傻肯定是不会同意的。
5、美国的“控制力”降低
本来俄罗斯为首的非欧佩克国家就一直希望石油价格能够提高,现在美国又让欧佩克国家也跟着去少赚钱,所以两大影响全球石油价格的股东统一了意见,决定减少石油的生产,其实也是对美国的一种回应,同时也代表的美国的影响力降低,控制不了石油的产出了,地位的下降,对于美国来讲肯定是非常气愤的,而且要进行反制措施!
其实我们也能感受到石油价格的变动,前段时间的油加得连涨,到现在的价格连降其实都是有原因的,而之后的油价的波动肯定还是会出现的,想要稳定其实是很难的,毕竟涉及了太多人的利益了。
在研究我国的中石油为什么不买俄罗斯的廉价石油之前,必须要明确一个概念。石油进出口并不是简单的商品买卖,往往需要签订长期的协议。不是说今天我想买就买,明天不想买就不买了。
也正是石油进出口的期限决定了不论市场价格怎样变动,进出口大多数情况都不会受到影响。随着当前各国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石油更是对于国家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为了能够稳定国家的石油进出口,所以我国早早地就已经和许多石油出口国签订了长期协议。
而这个协议上规定的价格就是我们进口石油的价格,这个价格不会因为市场的波动而发生改变,更加具有稳定性。目前我国不仅与俄罗斯签署了这一协议,同时还与沙特、哈萨克斯坦等几个国家签订了长期协议。
所以说我国在有了稳定的长期协议的基础上,并不需要因为暂时的石油价格下降就贸然的大批量地买入石油资源。原油进出口协议对于我国的石油进出口有了一定的限制,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以下的几个原因。
第一便是避免被认为站边俄罗斯如今随着国际冲突越演越烈,西方国家一直在虎视眈眈希望能够将我国拉下水。如果我们采取了措施援助俄罗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立马就会往我们身上泼脏水。
早在西方国家开始对俄罗斯进行经济限制,限制俄罗斯的能源出口的时候,就已经污蔑过我国一次,称我国不跟随西方国家的限制就是对俄罗斯的变相援助。
我国在协议的基础上与俄罗斯进行正常的外交都要受到西方的污蔑,更不用说从俄罗斯大量采购石油之后将会面临什么局面。第二,俄罗斯的石油价格并不便宜当前的俄罗斯石油价格虽然有了下降,但是在国际石油价格当中仍然处于中等位置,并不是一个较低的价格。
就比如伊朗的石油价格仅仅为3330元每吨,要远远地低于俄罗斯的4045元每吨。目前我国已经有了稳定的石油进口渠道,价格已经不是我国进口石油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中石油才会表示此次不会购入俄罗斯的廉价石油。
总结我国每年要消耗至少7亿吨的原油,因此如果只单独考虑价格来进口石油很显然不能满足我国的长远发展要求。所以大家应该理解为什么我国的中石油没有选择购入俄罗斯的廉价石油。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