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下跌利空新能源_油价下跌对新能源的影响
1.国家发改委决定,降低油价,提高天然气价格对明天股市是什么情况?
2.国际原油价格下跌都造成哪些影响
3.受供需方面多重利空影响国际油价连续大幅下跌,油价后续走势如何?
4.煤油价格起落,对于民生经济的影响大不大呢?
国家发改委决定,降低油价,提高天然气价格对明天股市是什么情况?
利空板块:
石油化工、煤炭、新能源。
因为石油化工、煤炭都是权重比例很大的板块,受到利空打压,必然对指数造成很大影响,进一步导致其他行业个股受到牵连。
利好板块:
汽车板块、交通运输、高速公路。
这两个板块虽然受益,但是一则油价下调幅度不大,二则不是权重板块,对支撑大盘可能起不到太大作用。最多是行业中一些个股借利好进行盘中拉高,但不宜期望太高。如有可趁拉高高抛,如无切勿追涨。
天然气涨价,且有进一步改进管理的预期。
利好天然气个股,如长春燃气、大通燃气、陕天然气等股。
大势不好,可能会有游资采用强悍手法操作这些股。激进的可以轻仓搏一下,但要掌握技巧,比如是否具备抓涨停技术等,保守的观望为好。
总体来看,此消息偏空,尤其可能被空头通过打压石化双雄和煤炭板块来打压股指,造成短期恐慌性抛售,如果是空仓,或者轻仓的,如出现大跌,不妨在低位轻仓狙击一些心仪的个股,如果走势温和,就放弃。所谓小跌小买,大跌大买,不跌不买。
国际原油价格下跌都造成哪些影响
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国际油价近期大幅下挫。分析人士认为,对全球经济而言,油价下跌恐将是一把双刃剑。油价下挫有助于原油消费国降低成本,刺激消费和经济增长;但对于原油输出国而言,油价下跌使这些国家的经济和财政面临巨大风险。
油价缘何下挫
国际油价近期大幅下挫,市场普遍观点是由全球原油供过于求导致。一方面,全球主要产油国加紧生产;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压制原油需求。
供应方面,受益于页岩油气技术的发展,美国原油产量持续上升。美国能源信息局数据显示,截至10月3日的一周内,美国日均生产原油高达888万桶,为1986年以来最高水平。
石油输出国组织发布的月度原油市场报告指出,9月份欧佩克原油日产量达到3047万桶,比前一个月上升40.2万桶,为2013年8月以来最高水平。目前,欧佩克原油产量约占全球石油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
需求方面,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预期打压了原油市场需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发布报告,下调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警告经济下行风险加剧。报告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速调低至3.3%,将2015年全球增长预测小幅下调至3.8%。
此外,分析人士认为,伊拉克、伊朗、利比亚的石油产量和出口量均有所增加,也推动国际油价下跌。同时,全球经济尚未完全走出2008年经济危机阴影,美国和欧盟在经济发展领域面临一系列困难,限制了国际油价走高。
利好还是利空
对于全球经济而言,油价下跌恐怕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低油价有助于原油消费国降低成本,促进消费和经济增长,是一种利好。以美国为例,消费是美国最重要的经济推动力之一,汽油价格下降有利于美国家庭增加在其他商品方面的消费支出,刺激经济增长。
对于中国而言,国际油价下跌将减少原油进口支出,有利于减轻通胀压力,相关制造业也将受惠于成本的降低。
过去,石油价格高企令不少产油国受益,并积累了巨额财富。但这些国家的经济与油价息息相关。油价大跌后,原油输出国的经济和财政恐面临较大风险。
对于俄罗斯而言,由于其财政预算按照原有油价制定,油价持续下跌可能导致财政收入锐减。另外,油价下跌还会导致股票市场混乱,引发资本外逃。其结果可能是国内通货膨胀率上升,物价上涨,居民消费需求受到遏制。
近期看,在油价下跌和西方制裁的背景下,俄罗斯经济运行风险增加,而这也是多家国际金融机构下调俄罗斯经济增长预期的主要原因。也有包括俄罗斯专家在内的一些观察人士认为,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推动油价下跌意在拖垮俄罗斯经济,引发俄罗斯政治社会动荡。
原油输出国何以应对
为应对油价下跌,俄罗斯采取的重要手段是使卢布贬值。今年,俄罗斯卢布贬值幅度基本与油价下降幅度持平。
由于国际石油交易采用美元结算,因而保证了俄罗斯出口石油所得的卢布收益基本不变。不过,卢布大幅贬值也可能导致俄国内通货膨胀加剧和大量资本外逃。
此外,俄罗斯政府认识到,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对国家能源安全的保护力度。俄总理梅德韦杰夫指出,油气工业是俄罗斯经济的基础,当前应尤其注意在勘探和开发油气资源中采用新技术,保证俄罗斯油气工业在世界的领先地位。
俄罗斯有大约5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每年财政预算都预留出储备基金,应对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此外,俄罗斯也认识到过度依赖能源出口不可靠,改变经济增长结构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作为中东产油大国之一,沙特阿拉伯不希望油价进一步下滑,但也不愿意单方面减产,希望与欧佩克其他成员国一道减产。分析人士认为,沙特想通过低价手段,迫使西方石油公司减产以达到扩大市场份额的目的,尤其是低价可以抑制美国等其他产油国通过页岩油气技术等手段增加产量的进程。
受供需方面多重利空影响国际油价连续大幅下跌,油价后续走势如何?
油价的后续走势可能会继续反弹。
之所以会这样说,主要是因为能源短缺的问题并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虽然供需关系直接导致国际油价出现了一系列的利空消息,但当这些利空消息消化之后,很多人预测国际油价可能会继续上涨,有些人甚至预测国际油价可能会上涨到每桶150美元以上。
国际油价面临着一系列的利空消息。
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走高,不同机构对于国际油价有着不同的判断,分歧也比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有些人并不看好国际油价的后市行情,国际原油的价格在短时间内也出现了20~30美元的跌幅。在此之后,国际原油的价格普遍维持在95美元到105美元左右。
油价的后续走势可能会继续反弹。
油价的问题其实非常容易受到俄乌冲突的影响,在俄乌冲突进一步明朗之后,很多人把这个消息理解为油价的利空消息。然而事实上,即便俄乌冲突告一段落,能源短缺的问题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这就意味着国际油价在后续行情中可能会继续走高。除此之外,因为俄罗斯和乌克兰并不能在第一时间向欧洲地区输送石油和天然气,这会进一步导致欧洲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价格暴涨。
很多人预测油价会继续上涨。
在国际原油价格突破100美元之后,100美元以上的国际原油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在能够彻底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之前,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在内的各项能源的价格会进一步上涨,这也会直接推高各类工业制造用品的价格,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成本。与此同时,人们的出行成本也会随着国际原油的价格进一步提高,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人可能会越来越多。
煤油价格起落,对于民生经济的影响大不大呢?
油价大跌关乎和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疫情影响下的复工复产,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其一,从国际经济的角度看,产油国的经济增长对于油价极为敏感。一旦油价重挫,产油国也极易出现金融危机。由于当前国际油价已经显著低于多数产油国的盈亏平衡点,因此各国爆发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极大。同时,外债违约概率大幅上升,外债的大规模违约会造成世界经济的动荡。
其二,油价的低迷会使原油供给国通过主权基金抛售境外资产换汇避险,产油国抛售境外资产降低自身风险敞口,因此造成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收紧。同时,全球股市、债市、汇市的波动性显著上升,国际资金开始寻求避险资产。世界范围内的风险偏好下降,通过世界金融市场的联动机制,中国的金融市场会受到一定影响。
其三,从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来看,油价的下跌短期内有助于我国经济边际企稳。首先从消费层面来看,油价的下跌有助于消费的修复,缓解交通运输业全年的成本压力。原油购买成本是交通运输业的一大重要成本,届时交通运输行业的需求可以得到部分回补。原油价格的大幅下降可传导至我国的汽油、柴油价格下降,刺激国内出行的需求回升。其次在投资领域,国际原油价格下降在短期内利好塑料、橡胶等化工制造业领域的投资,有助于在一定时期内缓解原材料成本压力。在外贸方面,中国是石油净进口国,油价大幅下跌将减少中国的进口支出,增加经常账户盈余。
总得从行业的视角来看,油价的大幅下跌对不同的行业效果不同。在世界范围内,低油价利空整个原油开采行业。油价下降会形成价格竞争机制,压低行业利润。对于炼油与化工业,油价大幅下降虽然短期内有利于降低企业原材料成本,但长期来看容易导致通货紧缩,带给企业营业收入的下降以及债务负担恶化。对物流业和交通运输业来说,油价的下降能够降低企业的营运成本,弥补疫情期间由于停工带来的费用损失。在车船制造方面,原油与车船设备是互补品的关系。原油价格的下跌能够带来车船的消费量增加,有助于稳固汽车消费。同时,传统车船制造的业绩增加对新能源交通工具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不利于新能源领域的发展。
油价大跌会对世界经济运行和国内产业产生重大影响,而复工复产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是满足社会总需求的根本动力,中国防疫进入第二阶段,边防疫,边复工复产。
?
一方面,中国的复工复产保持了全球产业链的延续。过去几十年,中国背靠资源与人口优势成为世界工厂,从事低附加值作业,降低世界范围内生产成本;如今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中国依靠庞大经济体量与内需,应时转变发展模式,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大动力,彰显国际担当。
?
另一方面,中国的复工复产为世界提供了防疫物质保障。在以举国之力积极防治之后,我国疫情已得到基本控制,全国疫情位于下半场。不仅是在防治疫情方面,我国在复工复产方面对于世界经济稳定也直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随着国外疫情的多点爆发,许多国家面临着停工停产则无法拥有足够物资实行抗疫措施,不停工停产则疫情有进一步扩散的难题,我国产能的率先恢复是帮助他国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助力。停工停产对国外人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我国在满足国内人民需求的前提下,依靠我国巨大的产能,可以尽量为他国提供一定量的产品,帮助其在停工停产的情况下顺利实行抗疫措施。二是中国是全球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他国企业难以短时期内找到中国供应商的替代者,在疫情蔓延情况下更不可能。中国具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完整产业链优势无可替代。因此,中国的复工复产对于全球产业链的疏通起着决定性作用。
?
再就是,中国的复工复产为全球防疫提振了信心。中国的复工复产时的措施可以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经验。疫情又一次考验了人类在大危机面前的组织应对方式,迫使人们反思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甚至重构。在全球价值链治理体系中,逐步融入东西方双重智慧,是扭转全球经济下行,防止逆全球化的重要举措。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