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沙特石油重镇遇袭,为何会导致国际油价大涨?

2.沙特连年赤字,为何其坐拥石油宝藏却使财政入不敷出?

3.油价最便宜国家有哪些?

4.全球油价下跌,我国石油开采成本多少钱

5.沙特,对石油开始感到深深恐惧

6.沙特石油遇袭造成油价动荡,谁是最后赢家?

7.如何看待欧佩克各方同意减产原油,这将给全球通胀和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沙特石油重镇遇袭,为何会导致国际油价大涨?

沙特油价现在多少钱一桶啊_沙特油价现在多少钱一桶

因为被袭击的地方是石油重镇,也是沙特主要产油区,投资者担心石油产能会受到影响,所以国际油价随即大涨。根据媒体报道,几天前,沙特的石油重镇宰赫兰市传出了爆炸声,之后胡塞武装对外表示,是自己向沙特发射了导弹并且运送了十几家无人机,打算对沙特的石油基地进行攻击。目前,沙特方表示,胡塞武装的无人机已经被击落了,发射出来的导弹也已经被拦截了。

据公开信息显示,被袭击的地方,是中东最重要的产油地,同时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沙特阿美的总部也在该地区,该地区还有一处重要的港口,港口主要用于石油的运输。随后沙特能源部也发文谴责了该袭击,认为这种导弹袭击,不仅威胁着石油生产安全,还威胁着沙特本地居民的安全。

而该袭击消息,传出来后,国际油价随即大涨,原油期货更是涨到了70美元一桶,这是近些年的新高。分析人士指出,被袭击的地区,是主要的产油地,这种导弹袭击事件,会让大众担心中东的产油能力下降,所以不少人开始买入原油期货,其价格也随即被推高。

参考资料:

沙特能源部当地时间7日晚间发布声明,谴责针对沙特 宰赫兰市拉斯坦努拉港口和沙特阿美石油公司附属设施所进行的无人机和导弹袭击。声明表示,袭击拉斯坦努拉港口 的无人机在到达目标前被击落,而针对沙特阿美石油公司附属设施的弹道导弹同样也被成功拦截,部分残骸掉落在居民区附近,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据悉,宰赫兰市是沙特东部石油重镇,也是世界最大石油公司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总部所在地,而 拉斯坦努拉港 是海湾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石油港口之一。沙特能源部谴责这些袭击活动不仅威胁沙特平民和民用设施的安全,更影响世界能源供应的安全和稳定,沙特将采取一切必要的反制措施。

沙特连年赤字,为何其坐拥石油宝藏却使财政入不敷出?

沙特虽然是一个石油大国,但是他却没有利用好石油这个先天的条件,没有发展多方面的经济收入,导致现在沙特国家财政入不敷出沙特整个国家财政经济只依靠石油经济,油价只要波动一下,就会导致沙特的财政收入大幅度动荡,而现在石油的价格正在逐步降低,如果现在油价还没有出现上涨,那么一些人,预计沙特国家在2020年财政将会破产。近期,由于全世界疫情的爆发,石油的使用量正在逐步的减少。沙特和俄罗斯都是石油大国,沙特向俄罗斯建议减少石油的开采量,但是俄罗斯却不同意,反而想要加价,于是沙特就对俄罗斯展开了疯狂的报复。在两国谈判失败之后,沙特政府就让国民增加石油的开采量,同时也减少了石油相应的价格,这对世界石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是全球的使用价格都开始下跌,现在的石油价格只有30美元一桶,并且沙特方面表示将4月份将石油的价格调到20元一桶。在这种情况下,沙特国家已经损失了870多亿美元,使得沙特国家财政更加的亏损。沙特能做到石油降价,但是俄罗斯却不能,不过最后还是降价。俄罗斯由于在海外有许多战场,他不光要为自己国家士兵提供武器,还要对叙利亚战争中的损失进行补偿,如今俄罗斯四面楚歌,他在外有战场,还与沙特国家展开石油战,所以俄罗斯也不得不将石油降价出卖石油,来筹备军费。现在俄罗斯基本每天都要亏损15亿美元,这些钱相当于俄罗斯一年的军费。同时,现在美国股市发生了很大幅度的下跌,导致了全球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疫情的爆发也使得俄罗斯人民闹得人心惶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当然不可能坐视不理,于是派出84艘中国巨轮前往沙特购买石油,中国捡了一个非常大的好处,而只有中国一个国家才能发出这么多巨轮去收购室友。沙特政府连年赤字,他们也想通过改革来改变自己的国家财政,但是现在国际环境比较恶劣,改革不一定能够成功,但是现在石油价格狂跌,沙特的财政会更加的入不敷出

油价最便宜国家有哪些?

第十位:阿尔及利亚,每升0.32美元(约合RMB 2.0元)

阿尔及利亚是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石油储量居非洲第三,排在前两位的是利比亚和尼日利亚。

第九位:阿曼,每升0.32美元(约合RMB 2.0元)

阿曼是中东地区非OPEC成员中,已探明产量的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其石油储量约为55亿桶。该地区石油产量从2007年开始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截至2010年,其年产油量已经达到了86万桶,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已经占据该国GDP的47%。

第八位:埃及,每升0.30美元(约合RMB 1.9元)

埃及是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同时也是非洲最大的炼油地。由于其国内需求上升,该国也会进口一些石油产品。另外,2010年时,该国的石油产量已经下降到每日73.6万桶,而天然气则有望成为一项更大的收入来源。

第七位:卡塔尔,每升0.24美元(约合RMB 1.5元)

作为世界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和OPEC成员国,卡塔尔在2009年的世界原油最大出口国排名中位列第16位。随着经济发展,低价和石油补贴的实施,自2000年以来,卡塔尔的国内石油消费量已经增长了3倍。2011年,卡塔尔成为海湾国家中人均GDP第二高的国家。据悉,卡塔尔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254亿桶,石油和天然气收入占到该国GDP的50%以上。

第六位:科威特,每升0.22美元(约合RMB 1.4元)

科威特石油储量居全球第六位,是OPEC中的顶级石油生产和出口国。石油出口收入占到科威特GDP的一半以上,占到该国国家财政收入的95%。科威特石油总公司计划,到2020年石油产能将增长到每日400万桶。相对于出口而言,科威特国内消耗的石油量较少,去年科威特87%的石油产量用于出口。

第五位:巴林,每升0.21美元(约合RMB 1.3元)

相比邻国而言,巴林石油产量较少,其主要经济发展动力来自扩展零售和旅游等,目前巴林已经成为波斯湾地区的银行中心。2005年,巴林与美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并被联合国作为阿拉伯世界增长最快的经济体。鉴于巴林国内局势的变化,其国内汽油等补贴可能被很快取消。

第四位:土库曼斯坦,每升0.19美元(约合RMB 1.2元)

鉴于国内政策的变化,土库曼斯坦的汽车车主可能会享受到每月120升的免费汽油,这也意味着每升0.19美元的汽油价格形同虚设。但该国政府承诺的补贴会至少持续到2030年,相对石油储备较低的情况而言,这样的承诺是否会兑现,还尚不清楚。

第三位:利比亚,每升0.14美元(约合RMB 0.88元)

在去年反抗卡扎菲政权期间,利比亚的石油基础设施遭到严重损坏,该国最大的炼油厂也被关闭。目前,该国在临时执政委员会的执掌下,正在恢复生产和出口石油能力的过程中。

第二位:沙特阿拉伯,每升0.13美元(约合RMB 0.82元)

沙特阿拉伯每年在汽油、柴油价格方面的补贴约为133亿美元。OPEC近期宣布,在已探明的石油储量方面,委内瑞拉已经超过了沙特阿拉伯。但拉丁美洲对石油投资者的吸引力还非常小,因此,沙特阿拉伯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据悉,今年一月该国每天原油出口750万桶,现在这一数字已经提升到900万桶,以如此产量出口原油将会维持多久?全球石油价格是否还会持续攀高?

第一位:委内瑞拉,每升0.05美元(约合RMB 0.32元)

随着2012年10月的国内大选临近,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深知提高汽油和柴油价格将是政治上冒险的一步。该国政府上一次试图提高汽油价格还要追溯到1989年。预计,委内瑞拉很有可能会在未来继续维持燃料比瓶装水更低价的情况。

全球油价下跌,我国石油开采成本多少钱

石油的成本组成比较复杂,目前在胜利油田的开采成本为49.5美元(2016年2月3日),而今天早上的销售价格为23.3美元一桶,这个具体价格还跟油品的质量有关,今天的国际原油价格是29.57美元。事实上很难以界定一个国家的石油价格,因为原油开采成本陆上和海上不同,老油田和新油田不同,常规油田和非常规油田的成本不同,此外有时还需要加上运输的成本。下面是一些查询到的资料,

巴西,

1桶原油的成本约49美元;加拿大,

1桶原油的成本约41美元;美国,1桶原油的成本约36美元;沙特阿拉伯,1桶原油的成本约3美元(加上运输后为7美元);科威特的原油开采成本很低,平均每桶低于10美元。伊拉克,1桶原油的成本约10.70美元;在英国,1桶原油的成本约52.50美元(含运输);俄罗斯1桶原油的成本约20美元(加上运输后为30美元)。

沙特,对石油开始感到深深恐惧

在世人眼中,沙特是一个因石油而富有的土豪国家,人均GDP2万多美元。

沙特阿美利润比苹果微软还要高,是全球最赚钱的公司。

每天赚得不多,也就16个亿。

沙特的豪,来自于它地里流的油,但现在,沙特却不想要这个印钞机了。

然而,就在上个月10号,沙特能源部长宣布:沙特不再是一个石油国家,而是一个能源生产国。

世界上最大的原油出口国正式宣布自己不再是石油生产国。

更令人意外的是,沙特还宣布要造电动 汽车 。

年初,沙特就与美国电动 汽车 制造商Lucid Motors谈判。

准备在沙特建一座电动 汽车 工厂。

作为一个汽油比水便宜的国家,沙特为什么还要造电动 汽车 ?

阿联酋早就部署了电动 汽车 激励措施,并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100%电动化。

迪拜车展上的特斯拉

迪拜的电动 汽车 车主,可以在2021年之前享受免费充电,额外保修、优惠补贴及过路费减免。

迪拜已经建立了200个充电站,即使充电收费,充电也比加油便宜80%。

反观沙特,去年才建立了首个电动 汽车 商业充电站。

主要是因为沙特的油价太便宜了,91号汽油去年才36美分(约合人民币2.3元)一升。

沙特到底是怎么了,如此自废武功?

不搞石油,反倒搞起新能源了。

1

因为,沙特知道,离开石油,一切将重回原点。

发现石油前的沙特,可能比非洲还穷。

约占全国一半的人口过着游牧或者半游牧的生活,一顶帐篷就是他们的居所。

现在沙特那些富得流油的土豪,他们的祖辈以前世世代代都是放羊娃。

沙特95%的国土都是沙漠或者半沙漠,仅有1.45%国土适合耕种,农业产量仅够全国10%的人口需要。

可以说,发现石油以前,沙特人穷的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日子过得,比非洲穷哥们都苦。

好不容易卖油卖成大款,为什么又不想靠油了?

1

石油越来越便宜

很简单,石油越来越便宜了。

1960年以来,沙特和几个产油国老铁凑一块,成立OPEC,通过联手限制产量,来控制油价,但这种垄断地位已经告急。

俄罗斯、美国这俩大兄弟就来砸场子了。

这俩都是日产千万桶石油的大户。

石油供应多了,油价也就越来越低。

2014年以来,国际油价快速下降,那时起沙特财政就一直处于赤字状态。

据估算,如果要达到财政平衡,沙特需要的油价至少在80美元/桶。

直到现在,油价也没挺回去。

2

美国不再支持

美国与沙特的根基,在于石油美元。

不过,民主党很是看不惯专制的沙特。

拜登:沙特是个贱民

石油要是没了美元的背书,沙特还能活吗?

3

被高福利掏空

沙特实行的是君主制。

沙特王室成员大概有1.5万人,其中约2000人位居要职,控制着沙特的权力和财富。

从石油产业获益最大的,是沙特王室和 社会 上层,而一般民众得到的好处非常少。

所以,沙特贫富差距很大。

为了维系统治,沙特王室采取的方法简单粗暴——分钱。

拿福利换稳定:

过去沙特的蛋糕足够大,就算分得不太公平,大家也不太在乎。

但最近几年,沙特的蛋糕越来越小了。

分不到蛋糕,民众很有可能磨刀霍霍向国王。

因为口袋紧,沙特是疫情之下为数不多紧缩财政的。

疫情下,别的国家放手花钱刺激经济,沙特却反着来,把增值税提到了15%。

为了搞钱,沙特只能拼命开源节流。

先是驱赶劳工,保护本国人就业。

更是放大招解除了女性开车禁令,光2020年一年就增加了300万女性司机。

开车的人多了,加油需求就上去了。

尽管钱少了,但高福利还在。

体量小又玩高福利的委内瑞拉已经崩了,沙特还远吗?

4

命门被捏住

石油是沙特经济的顶梁柱。

石油部门约占沙特总出口的90%,GDP的4成,政府收入超8成也要依赖石油。

石油这个单一产业就是沙特的命门,经济结构严重畸形。

因此,油价强则沙特强,油价弱沙特就歇菜。

过于依赖石油还意味着,一旦石油能源的地位不保,沙特的立国之本将会崩溃。

因为全球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正快速发展。

一个特斯拉就搞的全球汽油车市场鸡飞狗跳。

有报告指出,2021 年将是全球石油和天然气收入接近万亿美元大关的最后一年,达到约 9750 亿美元。

2040年左右,沙特等中东产油国的收入会累计减少25% 40%,这是很可怕的。

石油工业是资源密集型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吸纳能力不足。

目前,沙特石油部门就业人数只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5%。

与此同时,沙特人口却增长过快,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威胁着沙特 社会 稳定。

油价再跌,沙特王室很可能会被揭不开锅的民众哄下台。

2

为了活下去,沙特王室必须改革。

说白了,就是把蛋糕做大。

而改革的总设计师,正是王储小萨勒曼。

2016年4月,沙特发布“沙特阿拉伯2030愿景”,正式启动经济转型。

大力鼓励私有部门发展,力求将非石油出口占GDP比重从16%提高到50%,并成功促成国企沙特阿美IPO,来为改革提供资金。

很明显,沙特想学新加坡和日韩,通过建立现代化的经济和政治结构,发展高新产业。

如今,沙特赌上国运也要搞一件大事—— 做世界最大氢能出口国。

沙特阿美去年宣布,不再将这些天然气以液化天然气的形式出口,而是将其用于制造更清洁的燃料——蓝氢。

另外,沙特正在建造一座耗资50亿美元的氢能工厂,工厂完全由太阳能和风能驱动。

待2025年成功交付运行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绿色氢气制造厂。

欧美各国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氢气成本很高,但沙特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恒久稳定的阳光和风能、以及大片的闲置土地等。

在沙特制造氢气的成本预计可达到全球最低,即1.5美元每千克。

除了太阳能制绿氢,沙特庞大的天然气储量还能使其能够生产蓝氢。

这一次,沙特或许有可能在氢能赛道实现弯道超车。

不烧油的沙特,未来自救的难度相当大。

因为国民早已习惯躺赚摸鱼,突然要站着赚钱,一没技术能力,二没意愿。

沙特,早已积重难返。

沙特石油遇袭造成油价动荡,谁是最后赢家?

这次沙特被袭击,我认为最后的赢家应该是美国。从各个角度看,这次石油动荡不安涨价最后的受益者都是美国。

沙特阿拉伯受到攻击的设施包括其最大的炼油厂和第二大油田。所以,虽然攻击规模很小,但坏事是石油。这导致沙特石油日产量减少570万桶,而目前的日产量为980万桶,相当于沙特石油减产一半。沙特阿拉伯每天570万桶石油已经占到世界石油消费的6%,接近7%的警戒线。报告称,国际油价创下近4个月来的最高水平,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19.5%,至每桶71.95美元,创下28年来最大涨幅。

沙特阿拉伯作为许多国家的主要石油供应国,正试图恢复生产,以避免石油危机,但仍需数周时间才能完全恢复。国际油价上涨对石油进口国造成了巨大冲击。以中国为例,2018年,中国进口石油4.6亿吨,进口额1.6万亿美元。如果原油价格上涨20%,进口成本将增加3000多亿美元。因此,国际油价的波动势必增加各国原油进口成本。如果成本上涨仍在进口国的范围内,短期石油供应短缺将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因此,为了避免长期“油荒”,许多国家在必要时考虑动用石油储备,以避免出现短期石油供应缺口的可能性。

古云:从高处受益的人是可疑的。沙特阿拉伯的石油设施遭到袭击,最大的利润不是胡塞武装,而是欧佩克成员国和美国。欧佩克成员国可以抓住机会增加产量,抢占国际市场,换取大量外汇。美国可以利用伊朗与胡塞武装的关系,将肮脏的水泼在伊朗头上,同时也可以利用试图绕过美元的盟友来开发一个新的结算系统,以加强对美国的依赖。因此,对沙特的袭击很可能有美国的影子在背后。

如何看待欧佩克各方同意减产原油,这将给全球通胀和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一、欧佩克的原油成本只有11美元,而且不存在管道之类需要维护的设备,需要买家带着油轮上门自提, 就算按照15美元的原油价格计算,沙特都能有钱赚。 综合来看,与萨勒曼暗地里达成的价格交易很可能允许沙特维持原油价格在70美元左右, 当原油价格下跌,沙特可以减产,反之,沙特需要增产。 但是这个价格还有一个变数就是米国页岩油的开采成本在50带80美元左右,如果国际原油价格在70 美元,页岩油很可能在盈亏平衡点。如果盈亏平衡,或者赔本,这个时候页岩油产量应该不会增 长,而是会下降。

能源是一桩生意,欧佩克也想赚钱,以美联储为首的加息 狂潮以来,全球

消费收缩,能源需求下降,价格也降到了俄乌冲突爆发前,所以要缩量保价 现在全球经济陷入下行周期,我们已经身处经济危机当中了,能源出口大国最大的武器就是能源,

不然这些国家会被米国收割的,目前全球货币美元一家独强,其次是能源国经济寒冬最新指标。

二、欧佩克减产原油,所以米国要如

此下作到不择手段牺牲欧洲,全球经济已进入到关键十字路口,美欧病毒大放水就注定了有此一劫,尤其是米国无节制放水,给全球经济埋下祸根,全球通胀源头是放水。

换句话说,本次全球危机源头类似08年,罪魁祸首皆因米国贪婪无度。

无节制放水属于及时行乐,痛苦并没有消失,仅仅是delay了。过去的经历告诉人们,任何所谓改变

只不过是转移了矛盾,矛盾并没有消失,而是会换一种模式到来。

中东之行米国媒体自己都认为是失败的,会见萨勒曼,没提卡舒吉 记者被害事件,被米国批评不够关注人权,随后称在会谈中提及了此事,到底提没提,不知道。不过沙特同意增

产是真的,但是这个更是被米国媒体揪住不放,因为增产数量为10万桶,塞牙缝都不够。

理论上来讲,沙特应该是给了一部分面子的,然后换取对萨勒曼权利交接的默许。

三、而这个交易很可能不是沙特对外宣称的10万桶,而是双方同意沙特要将油价控制在一个双方认为合适的价

格附近。

那么这个价格是多少呢俄罗斯原油的成本大概在44美元左右,算上管道维护等成本,大约到了50

美元。俄罗斯出口的原油大部分都是长协价,也就是期货价格打7折左右,这样计算,当国际原油价

格低于65美元的时候,俄罗斯原油出口就没有利润了。?

四、页岩油的产量一直在增产,而作为传统能源行业后台的,肯定要维持页岩油行业有足够

的利润,那么与沙特的建交易很可能不是70,而是80美元左右。如果原油到63美元会立刻击穿页岩油的利润空间,这是页岩油行业所不能接受的,就要

求页岩油企业不惜一切代价提高产量,必须要维护页岩油行业的利润,否则击穿了页岩油的成

本,页岩油产量下降,等于原油减产。

所以油价在中东之行后快速下降,现在维持在80美元的时候,沙特跳出来减产原油产量,大概

率是双方早就做好的交易,这与米国药丸或者俄罗斯药丸真的没太大关系。

减产对经济肯定是不利的。不过如果减产真的带来油价高升,那么造成的经济萎缩,应

该也只是全球经济寒冬的一片小雪花。经济已经因为别的原因经常出现在某大国的主流媒体上,这个大国的总统似乎有老年痴呆而出了大问题,这点,够干啥,在某个真正是经济杀手的问题上,全球都没有团结起来共同解决,那么报应是肯定的。

五、从目前来看欧佩克减产原油导致了别的国家也很难,哪管他人瓦上霜的情况。如果这种情况

真的变得暂时不可逆转,那么希望我国能与资源大国搞好关系。以及尽可能的帮助一些小国。

至于发达国家,是不用帮的。一来人家不需要,血厚。就是咱高价转卖一些资源给他们,他们也付

得起。二来如果真的帮,咱也帮不起,人家好日子过惯了,都是大爷。

就目前的情况,要说OPEC这么干是故意恶心米国,我觉得不太可能。

要知道现在化石能源在投资界已经不吃香了,融不到资的新闻天天有,如果不是俄乌冲突升级,可

没人再求着他们扩产,所以现在是能赚一些是一些,能不减产就最好不减产。

但是,全球经济衰退的信号已经很明确了,如果现在不减产,2023年就可能出现产能过剩,油价有

可能出现暴跌。

甚至有可能像20年那样爆仓,出现负油价。

油价急速下跌对谁都是不利的,而对于各产油国来说,这就标志着生产成本进一步上涨,利润空间

进一步缩小,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所以从OPEC的角度来看,宁愿油价高一些也不要出现产能过剩,所以现在开始减产是有必要的。

而真的要斟酌的就是200万桶这个量是不是太大,我觉得很难说。

考虑到刚刚北溪管道被炸,欧盟与俄罗斯闹翻,欧元区2023年的消费量肯定会出现明显的下

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