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威特埃米尔油价-科威特埃米尔百度百科
1.第一次和第二次海湾战争爆发时间和原因是什么
2.谁能提供阿联酋迪拜的商业及建筑的相关资料?
3.现在那里和那里还在发生战争 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战争的后果是什么
4.现在哪个国家还在战争
5.海湾战争参战国家是哪39个?
第一次和第二次海湾战争爆发时间和原因是什么
第一次原因:80年代末,随着两伊战争的结束和世界两极体系的瓦 解,伊、科争端又突出起来。从伊拉克方面来说,主要原因是,它希望在新的国际形势 下,迅速实现国家的发展,具体说就是解决长期困扰它的出海口问题,免除两伊战争中 欠下的巨额债务,成为海湾的地区性强国。1990年7月,伊拉克在向科威特提出一系列 要求遭到拒绝后,定下了以武力吞并科威特的决心。
1990年8月2日凌晨1时(科威特时间),在经过周密准备之后,伊拉克共和国卫队 三个师越过伊科边界,向科威特发起突然进攻。与此同时,一支特种作战部队从海上对 科威特市实施直升机突击。拂晓时分,东西对进的两支部队开始攻打市内目标。科威特 埃米尔贾比尔·萨巴赫仓促中携部分王室成员逃到附近美国军舰上。埃米尔的胞弟法赫德亲王在保卫王宫的战斗中阵亡。上午9时,伊军基本控制科威特市。 下午4时,伊军占领了科威特全境。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引起了全世界极大震惊。联合国先后多次通过反对伊拉克入 侵科威特并对伊实施制裁的决议。反应最为强烈的当属在海湾地区具有巨大经济利益的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8月2日和3日,布什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全体会 议,研究对策。会议最终决定,采取大规模军事部署行动,以迫使伊拉克撤军,并为必 要时采取军事打击行动做好准备。根据这一精神,负责中东地区防务的美军中央总部拟 定了“沙漠盾牌”行动计划。8月7日凌晨2时(美国东部时间),布什总统正式批准了 该计划。
第二次原因:是美国国内的“敌人缺乏症”。美国作为世界的首强,依靠的是武力、经济、文化、结盟几根支柱,而武力是最根本的。虽然"9·11"之后美国加强了反恐怖的投入,但是从小布什上台所推行的一系列单边主义政策和扶持其上台的商所获得的订单来看,更加验证了美国政治精英的一个古典主义鹰派理念:不打仗,军队就要被没有敌人的"和平环境"所腐蚀,国民肌体就要百病丛生,民众思想就要意志消沉,国民经济周期性起伏就难以调整,老大的位置就要受到挑战甚至难以保持。关键是能不能打赢,能赢,就敢打。
美国自独立以来,国家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打仗,或准备打仗。在一个民间有近两亿支枪、利益集团可以利用“战争宗教”操纵选举、整个历史都贯穿着对外干涉和扩张的国家,战争的胜利是凝聚国民意识的良药。阿富汗战争建立的“战争走廊”尚未收回成本,本·拉登的神秘隐现和消失似乎非要把美军留在阿富汗,媒体开始把目标转向伊拉克,冬春季节油价正低,这一切似乎构成了对伊拉克开战的良机。
谁能提供阿联酋迪拜的商业及建筑的相关资料?
迪拜相关资料
一.城市概况
迪拜是七个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的第二大酋长国,是阿联酋的经济中心。迪拜政府所在地为迪拜市。面积3980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人口67万,占全国人口的29.5%。约只有四分之一的迪拜人口是埃米尔,多数的埃米尔是苏尼派穆斯林。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但是英语是商业用语。迪拜总的来说属亚热带气候,冬天气温在10-30摄氏度,夏天最高达48摄氏度。迪拜的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但英语是最主要的商业语言。传统经济主要为珍珠采集、渔业和转口贸易。随着石油美元的骤增,传统经济迅速萎缩,迪拜经济进入全面发展时期。现有国际航线50多条,通往世界100多个城市。
地理位置
迪拜地处阿拉伯半岛东南角,波斯湾南岸.东径55,16,北纬25,16.迪拜酋长国国土总面积是3885平方公里.是全国面积的5%。
衣着
轻便夏装能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穿着,但冬天的夜晚气温会较低.在闹市区,请注意不要穿太曝露的服装,但在宾馆的泳池,海滩,泳装和短裤还是可以接受的。
酒精饮料在宾馆的餐厅和酒吧里可以正常享用,但在公共场所和宾馆外却是禁止饮用的。自2004年9月15日起,迪拜市政府颁发地方行政令,禁止在各公共场所吸烟.违者将处以100-500迪拉姆不等的罚款.
工作时间
商业时间:上午:08:00--13:00,下午:16:00--19:00(周六-周三),
部分公司工作时间从上午8点至下午5点半,中间有1个小时的午餐休息.大部分公司周四工作半天,下午1点半歇业.政府工作时间是从上午7点半至下午2点半.
外汇交易公司工作时间:上午:08:00--13:00下午:16:30--20:30.
店面开张时间:上午:0800--13:00下午:16:00--20:30.周四下午和周五是家的公共假日。
媒体
迪拜有2份英文报纸<<海湾消息>>和<<海湾时报>>.国际报纸,杂志,会刊等都可以在书店和超市里找到.迪拜有英文和阿拉伯文的商业电台和电视台.国际和电台也是开放的,无特殊的政府管制。
水
自来水饮用是相当安全的,但大部分餐厅和饭店都提供桶装矿泉水以供选择。
宾馆
迪拜共有271家宾馆,包括32家准5星级宾馆和30家准4星级宾馆,总共提供了25571个房间以供选择。
户外活动和运动
迪拜有宽阔的滨海公园,几个大的公园有着非常漂亮的风景,非常适合人们在里面散步,野营和玩耍。在迪拜游泳或绵延干净数公里的海滩晒太阳是一件舒服的事.它还有丰富多彩的水上运动:远航,钓鱼,滑水,冲浪,潜水.四大高尔夫球场能提供国际赛事水平的高尔夫运动,其它的运动如:壁球,网球,赛车,赛马,滑冰,摩托艇,射击,射箭等运动.迪拜每年举办许多国际赛事:迪拜世界杯赛马,迪拜网球公开赛,迪拜高尔夫邀请赛,迪拜一级方程式摩托艇赛,迪拜世界板球邀请赛等已让迪拜赢得了"中东运动首都"的美誉。
二.迪拜的商业
迪拜是位于阿拉伯海湾的迪拜是继香港和新加坡后全球第三大转口贸易中心,是中东乃至非洲、东欧等地区的采购集中地,可向周边近50个国家,15亿人口市场进行贸易辐射。除了地理位置优势外,迪拜吸引商家的优势有:只征货物进口5%的关税,并无其他额外税种;可以容纳多个层次的产品,从面对皇室的高端产品,到面向广大非洲市场的低档产品都可以行销。良好的环境在几年内吸引了十万华人来此经商、打工,市中心聚集了相当多的中国产品商店,部分商铺转手费高达100万第纳姆(约人民币250万元)。
1. 迪拜国际城
迪拜国际城(IBN Battuta Mall)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有部分商业区已向游人开放。迪拜国际城位于Jebel Ali地区(Zayed大道第五桥和第六桥之间),长约2公里,现已建成向游人开放的有中国城、印度城、波斯(伊朗)城、埃及城、突尼斯城和安达努西亚(西班牙)城。该城的主体建筑格调是模仿十四世纪阿拉伯探险家IBN巴图塔所描述的情景而建,目前已有很多游人去该城先睹为快。
迪拜中国城简称龙城AGONMART
中国商务部和迪拜政府共同投资3亿美元兴建了海外最大的中国产品分拨中心——龙城。该商城总长度为1.5公里,总建筑面积为34万平方米,营业面积达15万平方米,是一座大规模的新型综合性商贸城,成3980个商铺,商铺租金约为人民币1万元/月,市场、仓库、公寓和其它配套设施组成。全部是钢架结构,设备比北京的赛特还要好,配套公寓的标准也很高,跟亚运村差不多。
为约5000家中国企业提供商品交易、仓储、运输、生活等多方面的服务,是向周边国家近15亿人口的大市场进行贸易辐射的大平台,是迄今中国在海外设立的档次最高、面积最大的集商贸、文化、餐饮、娱乐等为一体的最大华人社区。
商城现已出租并开业的商铺达2000家,其中大多是温州和浙江其他地区的企业。
迪拜印度城
将成为最大的餐饮中心!
2. 迪拜商业街
项目名称:阿联酋迪拜购物中心
开发商:阿联酋房产建设公司
建筑规划:高约500-600米、为全球第一高楼迪拜大楼的重要组成部分。迪拜购物中心连同其所有辅助设 施、附属建筑在内、总共占地900万平方英尺(约83万6000平方米)
占地面积:500万平方英尺(约46万 5000平方米)、投资额:10亿美元、车位:16000辆。
阿联酋迪拜购物中心DubaiMall,全世界最大的购物中心,超过了加拿大埃德蒙多市的得西埃商业中心和 美国明尼苏达州布卢明顿市的美国购物中心。迪拜购物中心将包括数个分门别类的购物中心,还拥有世界最大的金制品市场和数百万平方英尺的服饰店。该购物中心将建设一个大型水池及其配套设施,里面饲养一批珍稀海洋动物,顾客在游览购物时能够欣赏到在水池里自由嬉水的鲨鱼。另外,迪拜购物中心将建造一个260万平方英尺的大人工湖,一个能容纳16,000辆汽车的停车场,250 万平方英尺的住宅区以及其他商业配套设施
3. Deira:博物馆周围的购物区域
迪拜的金街gold souk
迪拜一度被誉为"The City of Gold",当地的黄金亦一度
因为金价低于邻近中东各国而造成大量外流.就算是不买首饰的人,
建议也来开开眼界.各式夸张的珠宝金饰,大概都是在**里的国王皇后身上才会看到.大部份的金饰都不是所谓的千足纯金,经常是22k左右.相对来说也容易感觉会便宜一点.不过当地政府有严格要求各店家要诚实的标明成色重量.
要是有被投诉不诚实的,回教国家的处罚可不是闹着玩的.不过既然是传统市集,
多少还是要杀一点价买起来才会过瘾。
香料一条街
4. 购物中心
购物:普遍觉得迪拜是比香港更好的购物天堂。这里不仅东西便宜,品质还有保证,绝对没有假货,购物环境也不像香港那么拥挤。像Dubai City Centre,Bur Juman Centre 和 Wafi City等大型商场,世界名牌商品应有尽有,比国内便宜三到四成,一层就能逛四五个小时,还可以砍价。迪拜购物中心离市中心较近,从钟楼出发到迪拜大型购物中心,打的费用只需10迪拉姆;到巴基曼购物中心(BurJuman)需16迪拉姆;到Wafi购物中心则需15~20迪拉姆。以上三个购物中心是迪拜顶级豪华的购物场所。在登机回国前,要途径迪拜机场免税区,那里的商品比香港机场免税区要多得多,价格也便宜,可以购买价廉物美的东西带回家。
CITY CENTRE
WAFI MALL.
BURJUMAN CENTRE
LAMCY PLAZA
三.迪拜的酒店
迪拜共有271家宾馆,包括32家准5星级宾馆和30家准4星级宾馆,总共提供了25571个房间以供选择。全球豪华连锁宾馆提供带有竞争力的价格:皇冠,希尔登,喜来登,凯悦,丽晶,洲际,万豪,索菲特,罗塔纳,杜塞,菲莫,美丽典等大酒店,再加上全球最高,最豪华,且唯一的7星级迪拜伯爵阿拉伯大酒店.它坐落在一个人工岛屿上,321米高,帆船式的建筑外形,是中东地区标志性建筑。里面金碧辉煌,豪华无比。它和建在相邻陆地上的5星级呈波浪状的碧海皇宫大酒店(中东最著名的5星级饭店)成为你观光最佳选择。而且大部分宾馆都有美丽的海滩和温泉,并能提供全球美食.阿拉伯世界难得的开放夜生活,酒吧里有美味的啤酒和阿拉伯艳丽的肚皮舞。
1. 迪拜棕榈树状填海开发工程
在到处皆是沙漠的迪拜,填海社区已成最富阶级的梦想实现
建筑师将整个社区设计成一个棕榈树状,称为 棕榈岛 (Palm Island)
其中有购物中心、娱乐中心海底餐厅及其它应有尽有的软体
总体之高级简直难以想象
总体概况
建成后的效果图
海底旅馆
2. 迪拜市区地标Emirates Tower
3. 迪拜七星级帆船酒店(Burj Al-Arab, 又称阿拉伯塔)
迪拜因石油而富庶。但对一个雄心勃勃想在新世纪大展身手的新兴城市来说,石油当然不是全部。它打开了大门,大力发展旅游业。由于拥有高素质的环境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因为80%的人口是外国人的缘故),到迪拜的旅游者以模特、艺术家、商人等高收入阶层居多。在迪拜王储的提议之下,知名企业家Al-Maktoum 投资兴建了美轮美奂的Burj Al-Ara酒店的豪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评论家们都不知道该给它定为几星:是五星,六星,还是七星?
酒店建在海滨的一个人工岛上,是一个帆船形的塔状建筑,一共有56层,321米高,由英国设计师W.S.Atkins设计。它正对着Jumeirah Beach酒店(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棒的酒店),以202套复式客房、200米高的可以俯瞰迪拜全城的餐厅以及世界上最高的中庭,成为后者最强劲的对手。 到过这里之后,你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金碧辉煌"。它的中庭是金灿灿的,它的最豪华的780平方米的总统套房也是金灿灿的。客房面积从170平方米到780平方米不等,最低房价也要900美元,最高的总统套房则要18000美元。总统套房在第25层,家具是镀金的,设有一个**院,两间卧室,两间起居室,一个餐厅出入有专用电梯。已故顶级时装设计师范思哲曾对它赞不绝口。
每年大约一二月时候,是迪拜的冬天(听说大概30度上下吧),也是每年最热闹的购物季,每家的购物中心都是名车一台接一台送.世界各地的有钱人齐聚迪拜避寒兼购物.这时候旅馆房价都是用牌价.之前网上查到的帆船酒店房价如下:
1-2人的标准套房每晚是USD1594
1-2人的全景套房每晚是USD1739
两大床的标准套房每晚是USD3188
至于六月中至九月中是迪拜的夏天 ,要是卯起来热,摄氏55度都不稀奇.
想像一下40度比25度热多少,大概就可以猜55度比40度热多少.
不过除非是像我一样发神经租车开到郊外沙漠去的人,其实几乎完全都是
待在狂冷的冷气房里度假吧.这个时候房价是最便宜的,
也正是在下此次所用的帆船酒店房价:
1-2人的标准套房每晚是USD869.57
1-2人的全景套房每晚是USD1014.49
两大床的标准套房每晚是USD1739.13
至于其他时间的房价,自然是介于中间
1-2人的标准套房每晚是USD1333
1-2人的全景套房每晚是USD1478
两大床的标准套房每晚是USD2666
若要含两客自助早餐则要外加将近5000NT
ps:当时还有一个规定.凡进入参观.需收费,而且必须要装西装.....当然住客除外。
4. 天方夜谭酒店
5. 碧海皇宫酒店
中东最著名的5星级饭店,曾被誉为最好的五星级酒店
现在那里和那里还在发生战争 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战争的后果是什么
按时间从近到远顺序有
俄格战争/俄罗斯对北约东扩的忍无可忍
伊拉克战争/海湾战争的继续
美国阿富汗反恐战争/21世纪人类第一战
北约空袭南联盟/耀武扬威的“盟军力量”行动
前南斯拉夫内战/冷战后欧洲的第一场战火
海湾战争/第一场真正意义的高技术战争 海湾战争是指第一次波斯湾战争。参战方(包括伊拉克)为35个国家:阿富汗、阿根廷、澳大利亚、巴林、孟加拉国、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丹麦、埃及、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洪都拉斯、意大利、科威特、摩洛哥、荷兰、尼日尔、挪威、阿曼、巴基斯坦、波兰、葡萄牙、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南韩、西班牙、叙利亚、土耳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和美国。以及伊拉克。 9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东欧剧变,两德统一,美苏之间结束长期冷战状态,保持长达40多年的两极格局迅速解体,世界战略格局向多极化方向转换。旧格局的瓦解引起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失调,造成了局部地区力量真空和失衡,一些地区性强国跃跃欲试。伊拉克为了解决与科威特的边界纠纷和石油争端,于1990年8月2日出动10万大军侵入仅1.78万平方公里的弹丸小国科威特,从而引发了海湾危机。海湾危机是伊拉克和科威特争端激化的结果,其主要原因是: 1、领土纠纷。事实上,伊拉克和科威特本是同根同种,历史上两国同属于一个国家。公元8世纪,科威特是以巴格达为首都的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871年科成为奥斯曼帝国巴士拉行省的一个县。后来伊,科同时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923年英国策划分别建立伊拉克王国和科威特埃米尔王国。1961年科威特宣布独立,伊拉克拒不承认。长期以来,两国领土纠纷一直不断。尽管科威特不时用金钱“孝敬”伊拉克,但伊朝野上下始终认为科是伊领土的一部分,科分离出去是因为英国殖民主义者分而治之政策的产物,一心想早日收回来。 另外,伊科之间120公里长的陆地边界有一段生产石油的沙漠地区尚未画界。伊拉克指控科威特在属于伊拉克的鲁迈拉油田盗采价值24亿美元的石油。科威特认为该油田南部延伸到科境内,属科领土。 2、关于石油政策。伊拉克指控科威特伙同阿联酋 超产石油,导致油价下跌,使伊拉克蒙受140亿美元的损失。 3、债务问题。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欠科威特,阿联酋 及其他海湾国家300亿美元债务。伊拉克提出与伊作战保卫了阿拉伯民族,要求正式免除欠科威特50亿美元的债务。科威特,阿联 等国认为难以接受。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不可避免地同在海湾存在巨大战略利益、而且谋求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美国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加上海湾地区一直是美国和西方的生命线(美国进口石油的20%、西欧的35%、日本的70%都来自海湾),为了控制海湾的石油资源,从经济和军事上打垮伊拉克,维持中东地区的稳定和势力均衡,并显示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作用,重新确立美国在全球的支配地位,美国便打着“维护正义”和“解放科威特”的旗号,迅速出兵。 海湾战争的特点: 海湾战争是一场高水平的高科技战争,是一场主要使用高科技武器装备和以之相适应的作战方法而进行的现代化战争。这场战争改变了传统的作战样式,对二战以来形成的传统战争观念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投入了大量高科技武器装备,战争一高技术物资设备作为支撑;一是运用了与高技术武器装备相适应的作战方法,整个战争面貌焕然一新。即:使作战理论,编制体制,战略战术,指挥原理和后勤保障等个方面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表现在: (1)空中力量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海湾战争开创了以空中力量为主体赢得战争的先例,表明战略空袭和反空袭是未来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有时甚至是惟一的战争样式(如同科索沃战争一样)。 (2)电子战成为未来战争的核心,对战争进程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电磁优势将成为现代战场双方激烈争夺的制高点。 (3)作战空域空前扩大,战场向大纵深、高度立体化方向发展,不存在明显的前方和后方。 (4)高技术武器大大提高了作战能力,使作战行动向高速度、全天候、全时域发展。 海湾战争不仅是冷战时期向冷战后时期的转折点,也是机械化战争时代向信息化战争时代的重大转折点。有人评价海湾战争是“信息化的第一场战争”,现在看来应当认为是由机械化战争时代向信息化战争时代转变中的最典型的一场战争。海湾战争保留了机械化战争的最先进样式。连续38天的空袭是以空中力量为主配合大量的精确制导武器对敌人的远程攻击,是一种非线式作战,没有前后方、没有明显的战线划分,开辟了许多新的战争样式。应该说这是在核威慑下的20世纪最典型的高技术局部战争。 海湾战争的影响: 海湾战争中,美军亡390人、伤3336人、被俘21人、失踪45人,损失飞机34架、直升机22架、坦克35辆,2艘海军舰只触雷负伤;英军亡36人、伤43人、失踪8人、被俘12人,损失飞机7架;其他国家军队亦损失轻微。伊拉克部署在科威特战区的43个陆军师中,36~38个师丧失战斗力,伤亡8.5~10万人,被俘8.6万人,损失坦克3874辆、装甲车1450辆、火炮2917门、飞机324架(包括被伊朗扣留的109架),87%的海军作战舰艇遭重创或被击毁。科威特直接战争损失600亿美元;伊拉克损失达2000余亿美元;美国耗资600亿美元。 海湾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战争,广泛使用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最先进的高技术武器装备。战争节奏快、烈度高、立体性强。战争表明,掌握电磁空间的控制权,对取得战争胜利具有重大意义;战略空袭已成为战争的独立阶段,空中战役的时间占整个战争的十分之一,对战争进程影响很大;在地面战斗中,实施战役欺骗、加强海空协同、实施大纵深迂回包围、重点打击对方重兵集团,对迅速达成战役目的起了重要作用;传统的作战方式,如构筑坚固的地下掩体和人防工事,大量布设水雷、地雷和开展心理战等,在现代条件下仍未失去其意义;高技术武器装备虽然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威力,但如果没有可靠的技术保障和后勤保障,则难以充分发挥作用。此战是在国际条件和地理条件特殊、双方实力对比悬殊情况下进行的,其经验教训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它是"冷战"结束后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是世界多种矛盾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对国际形势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海湾战争对美国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其干预国际事务的能力和信心,也助长了其独霸世界的野心。在海湾战争中,美国通过各种手段迅速建立起强大的反伊联盟,扮演了盟主的角色,表现出其处理国际事务的“领袖”作用;它把苏联撇在一边,无视许多国家和平解决海湾危机的建议和呼声,执意发动战争,充分暴露其支配、领导全球的野心;它仅以亡286人的代价换来了战争的胜利,使美国在军事上重新恢复了信心,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多年来一直影响自己的“越南战争综合症”,使其干预国际事务的信心大增。海湾战争后,美国制定了“同时打赢两场局部战争”的新的地区防务战略,克林顿上台后更加快了独霸全球的步伐。 海湾战争对世界的影响:它打破世界格局,这场战争加速了苏联的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终结,客观上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苏联在海湾危机和战争中的表现说明,它作为两极格局中的一极已名存实亡,昔日的超级大国只能听任事态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讲,美国在海湾战争中既是打伊拉克,也是在打苏联。海湾战争后,苏联最终解体,为两极格局画上了句号。美国在海湾战争中大获全胜,成为冷战后惟一的超级大国,但这并没改变世界基本力量的对比,相反,世界加速向多极化发展。
现在哪个国家还在战争
权威回答: 海湾战争是指第一次波斯湾战争。参战方(包括伊拉克)为35个国家:阿富汗、阿根廷、澳大利亚、巴林、孟加拉国、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丹麦、埃及、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洪都拉斯、意大利、科威特、摩洛哥、荷兰、尼日尔、挪威、阿曼、巴基斯坦、波兰、葡萄牙、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南韩、西班牙、叙利亚、土耳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和美国。以及伊拉克。 9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东欧剧变,两德统一,美苏之间结束长期冷战状态,保持长达40多年的两极格局迅速解体,世界战略格局向多极化方向转换。旧格局的瓦解引起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失调,造成了局部地区力量真空和失衡,一些地区性强国跃跃欲试。伊拉克为了解决与科威特的边界纠纷和石油争端,于1990年8月2日出动10万大军侵入仅1.78万平方公里的弹丸小国科威特,从而引发了海湾危机。海湾危机是伊拉克和科威特争端激化的结果,其主要原因是: 1、领土纠纷。事实上,伊拉克和科威特本是同根同种,历史上两国同属于一个国家。公元8世纪,科威特是以巴格达为首都的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871年科成为奥斯曼帝国巴士拉行省的一个县。后来伊,科同时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923年英国策划分别建立伊拉克王国和科威特埃米尔王国。1961年科威特宣布独立,伊拉克拒不承认。长期以来,两国领土纠纷一直不断。尽管科威特不时用金钱“孝敬”伊拉克,但伊朝野上下始终认为科是伊领土的一部分,科分离出去是因为英国殖民主义者分而治之政策的产物,一心想早日收回来。 另外,伊科之间120公里长的陆地边界有一段生产石油的沙漠地区尚未画界。伊拉克指控科威特在属于伊拉克的鲁迈拉油田盗采价值24亿美元的石油。科威特认为该油田南部延伸到科境内,属科领土。 2、关于石油政策。伊拉克指控科威特伙同阿联酋 超产石油,导致油价下跌,使伊拉克蒙受140亿美元的损失。 3、债务问题。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欠科威特,阿联酋 及其他海湾国家300亿美元债务。伊拉克提出与伊作战保卫了阿拉伯民族,要求正式免除欠科威特50亿美元的债务。科威特,阿联 等国认为难以接受。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不可避免地同在海湾存在巨大战略利益、而且谋求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美国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加上海湾地区一直是美国和西方的生命线(美国进口石油的20%、西欧的35%、日本的70%都来自海湾),为了控制海湾的石油资源,从经济和军事上打垮伊拉克,维持中东地区的稳定和势力均衡,并显示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作用,重新确立美国在全球的支配地位,美国便打着“维护正义”和“解放科威特”的旗号,迅速出兵。 海湾战争的特点: 海湾战争是一场高水平的高科技战争,是一场主要使用高科技武器装备和以之相适应的作战方法而进行的现代化战争。这场战争改变了传统的作战样式,对二战以来形成的传统战争观念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投入了大量高科技武器装备,战争一高技术物资设备作为支撑;一是运用了与高技术武器装备相适应的作战方法,整个战争面貌焕然一新。即:使作战理论,编制体制,战略战术,指挥原理和后勤保障等个方面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表现在: (1)空中力量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海湾战争开创了以空中力量为主体赢得战争的先例,表明战略空袭和反空袭是未来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有时甚至是惟一的战争样式(如同科索沃战争一样)。 (2)电子战成为未来战争的核心,对战争进程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电磁优势将成为现代战场双方激烈争夺的制高点。 (3)作战空域空前扩大,战场向大纵深、高度立体化方向发展,不存在明显的前方和后方。 (4)高技术武器大大提高了作战能力,使作战行动向高速度、全天候、全时域发展。 海湾战争不仅是冷战时期向冷战后时期的转折点,也是机械化战争时代向信息化战争时代的重大转折点。有人评价海湾战争是“信息化的第一场战争”,现在看来应当认为是由机械化战争时代向信息化战争时代转变中的最典型的一场战争。海湾战争保留了机械化战争的最先进样式。连续38天的空袭是以空中力量为主配合大量的精确制导武器对敌人的远程攻击,是一种非线式作战,没有前后方、没有明显的战线划分,开辟了许多新的战争样式。应该说这是在核威慑下的20世纪最典型的高技术局部战争。 海湾战争的影响: 海湾战争中,美军亡390人、伤3336人、被俘21人、失踪45人,损失飞机34架、直升机22架、坦克35辆,2艘海军舰只触雷负伤;英军亡36人、伤43人、失踪8人、被俘12人,损失飞机7架;其他国家军队亦损失轻微。伊拉克部署在科威特战区的43个陆军师中,36~38个师丧失战斗力,伤亡8.5~10万人,被俘8.6万人,损失坦克3874辆、装甲车1450辆、火炮2917门、飞机324架(包括被伊朗扣留的109架),87%的海军作战舰艇遭重创或被击毁。科威特直接战争损失600亿美元;伊拉克损失达2000余亿美元;美国耗资600亿美元。 海湾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战争,广泛使用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最先进的高技术武器装备。战争节奏快、烈度高、立体性强。战争表明,掌握电磁空间的控制权,对取得战争胜利具有重大意义;战略空袭已成为战争的独立阶段,空中战役的时间占整个战争的十分之一,对战争进程影响很大;在地面战斗中,实施战役欺骗、加强海空协同、实施大纵深迂回包围、重点打击对方重兵集团,对迅速达成战役目的起了重要作用;传统的作战方式,如构筑坚固的地下掩体和人防工事,大量布设水雷、地雷和开展心理战等,在现代条件下仍未失去其意义;高技术武器装备虽然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威力,但如果没有可靠的技术保障和后勤保障,则难以充分发挥作用。此战是在国际条件和地理条件特殊、双方实力对比悬殊情况下进行的,其经验教训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它是"冷战"结束后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是世界多种矛盾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对国际形势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海湾战争对美国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其干预国际事务的能力和信心,也助长了其独霸世界的野心。在海湾战争中,美国通过各种手段迅速建立起强大的反伊联盟,扮演了盟主的角色,表现出其处理国际事务的“领袖”作用;它把苏联撇在一边,无视许多国家和平解决海湾危机的建议和呼声,执意发动战争,充分暴露其支配、领导全球的野心;它仅以亡286人的代价换来了战争的胜利,使美国在军事上重新恢复了信心,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多年来一直影响自己的“越南战争综合症”,使其干预国际事务的信心大增。海湾战争后,美国制定了“同时打赢两场局部战争”的新的地区防务战略,克林顿上台后更加快了独霸全球的步伐。 海湾战争对世界的影响:它打破世界格局,这场战争加速了苏联的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终结,客观上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苏联在海湾危机和战争中的表现说明,它作为两极格局中的一极已名存实亡,昔日的超级大国只能听任事态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讲,美国在海湾战争中既是打伊拉克,也是在打苏联。海湾战争后,苏联最终解体,为两极格局画上了句号。美国在海湾战争中大获全胜,成为冷战后惟一的超级大国,但这并没改变世界基本力量的对比,相反,世界加速向多极化发展。
海湾战争参战国家是哪39个?
权威回答:
海湾战争是指第一次波斯湾战争。参战方(包括伊拉克)为35个国家:
阿富汗、阿根廷、澳大利亚、巴林、孟加拉国、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丹麦、埃及、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洪都拉斯、意大利、科威特、摩洛哥、荷兰、尼日尔、挪威、阿曼、巴基斯坦、波兰、葡萄牙、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南韩、西班牙、叙利亚、土耳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和美国。以及伊拉克。
9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东欧剧变,两德统一,美苏之间结束长期冷战状态,保持长达40多年的两极格局迅速解体,世界战略格局向多极化方向转换。旧格局的瓦解引起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失调,造成了局部地区力量真空和失衡,一些地区性强国跃跃欲试。伊拉克为了解决与科威特的边界纠纷和石油争端,于1990年8月2日出动10万大军侵入仅1.78万平方公里的弹丸小国科威特,从而引发了海湾危机。海湾危机是伊拉克和科威特争端激化的结果,其主要原因是:
1、领土纠纷。事实上,伊拉克和科威特本是同根同种,历史上两国同属于一个国家。公元8世纪,科威特是以巴格达为首都的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871年科成为奥斯曼帝国巴士拉行省的一个县。后来伊,科同时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923年英国策划分别建立伊拉克王国和科威特埃米尔王国。1961年科威特宣布独立,伊拉克拒不承认。长期以来,两国领土纠纷一直不断。尽管科威特不时用金钱“孝敬”伊拉克,但伊朝野上下始终认为科是伊领土的一部分,科分离出去是因为英国殖民主义者分而治之政策的产物,一心想早日收回来。
另外,伊科之间120公里长的陆地边界有一段生产石油的沙漠地区尚未画界。伊拉克指控科威特在属于伊拉克的鲁迈拉油田盗采价值24亿美元的石油。科威特认为该油田南部延伸到科境内,属科领土。
2、关于石油政策。伊拉克指控科威特伙同阿联酋 超产石油,导致油价下跌,使伊拉克蒙受140亿美元的损失。
3、债务问题。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欠科威特,阿联酋 及其他海湾国家300亿美元债务。伊拉克提出与伊作战保卫了阿拉伯民族,要求正式免除欠科威特50亿美元的债务。科威特,阿联 等国认为难以接受。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不可避免地同在海湾存在巨大战略利益、而且谋求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美国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加上海湾地区一直是美国和西方的生命线(美国进口石油的20%、西欧的35%、日本的70%都来自海湾),为了控制海湾的石油资源,从经济和军事上打垮伊拉克,维持中东地区的稳定和势力均衡,并显示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作用,重新确立美国在全球的支配地位,美国便打着“维护正义”和“解放科威特”的旗号,迅速出兵。
海湾战争的特点: 海湾战争是一场高水平的高科技战争,是一场主要使用高科技武器装备和以之相适应的作战方法而进行的现代化战争。这场战争改变了传统的作战样式,对二战以来形成的传统战争观念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投入了大量高科技武器装备,战争一高技术物资设备作为支撑;一是运用了与高技术武器装备相适应的作战方法,整个战争面貌焕然一新。即:使作战理论,编制体制,战略战术,指挥原理和后勤保障等个方面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表现在:
(1)空中力量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海湾战争开创了以空中力量为主体赢得战争的先例,表明战略空袭和反空袭是未来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有时甚至是惟一的战争样式(如同科索沃战争一样)。
(2)电子战成为未来战争的核心,对战争进程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电磁优势将成为现代战场双方激烈争夺的制高点。
(3)作战空域空前扩大,战场向大纵深、高度立体化方向发展,不存在明显的前方和后方。
(4)高技术武器大大提高了作战能力,使作战行动向高速度、全天候、全时域发展。
海湾战争不仅是冷战时期向冷战后时期的转折点,也是机械化战争时代向信息化战争时代的重大转折点。有人评价海湾战争是“信息化的第一场战争”,现在看来应当认为是由机械化战争时代向信息化战争时代转变中的最典型的一场战争。海湾战争保留了机械化战争的最先进样式。连续38天的空袭是以空中力量为主配合大量的精确制导武器对敌人的远程攻击,是一种非线式作战,没有前后方、没有明显的战线划分,开辟了许多新的战争样式。应该说这是在核威慑下的20世纪最典型的高技术局部战争。
海湾战争的影响: 海湾战争中,美军亡390人、伤3336人、被俘21人、失踪45人,损失飞机34架、直升机22架、坦克35辆,2艘海军舰只触雷负伤;英军亡36人、伤43人、失踪8人、被俘12人,损失飞机7架;其他国家军队亦损失轻微。伊拉克部署在科威特战区的43个陆军师中,36~38个师丧失战斗力,伤亡8.5~10万人,被俘8.6万人,损失坦克3874辆、装甲车1450辆、火炮2917门、飞机324架(包括被伊朗扣留的109架),87%的海军作战舰艇遭重创或被击毁。科威特直接战争损失600亿美元;伊拉克损失达2000余亿美元;美国耗资600亿美元。
海湾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战争,广泛使用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最先进的高技术武器装备。战争节奏快、烈度高、立体性强。战争表明,掌握电磁空间的控制权,对取得战争胜利具有重大意义;战略空袭已成为战争的独立阶段,空中战役的时间占整个战争的十分之一,对战争进程影响很大;在地面战斗中,实施战役欺骗、加强海空协同、实施大纵深迂回包围、重点打击对方重兵集团,对迅速达成战役目的起了重要作用;传统的作战方式,如构筑坚固的地下掩体和人防工事,大量布设水雷、地雷和开展心理战等,在现代条件下仍未失去其意义;高技术武器装备虽然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威力,但如果没有可靠的技术保障和后勤保障,则难以充分发挥作用。此战是在国际条件和地理条件特殊、双方实力对比悬殊情况下进行的,其经验教训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它是"冷战"结束后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是世界多种矛盾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对国际形势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海湾战争对美国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其干预国际事务的能力和信心,也助长了其独霸世界的野心。在海湾战争中,美国通过各种手段迅速建立起强大的反伊联盟,扮演了盟主的角色,表现出其处理国际事务的“领袖”作用;它把苏联撇在一边,无视许多国家和平解决海湾危机的建议和呼声,执意发动战争,充分暴露其支配、领导全球的野心;它仅以亡286人的代价换来了战争的胜利,使美国在军事上重新恢复了信心,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多年来一直影响自己的“越南战争综合症”,使其干预国际事务的信心大增。海湾战争后,美国制定了“同时打赢两场局部战争”的新的地区防务战略,克林顿上台后更加快了独霸全球的步伐。
海湾战争对世界的影响:它打破世界格局,这场战争加速了苏联的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终结,客观上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苏联在海湾危机和战争中的表现说明,它作为两极格局中的一极已名存实亡,昔日的超级大国只能听任事态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讲,美国在海湾战争中既是打伊拉克,也是在打苏联。海湾战争后,苏联最终解体,为两极格局画上了句号。美国在海湾战争中大获全胜,成为冷战后惟一的超级大国,但这并没改变世界基本力量的对比,相反,世界加速向多极化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