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价利好哪些行业-高油价与油气行业风险
1.国际油价 8 年来首次突破 100 美元,将带来哪些影响?
2.油价将飙至150美元或更高,油价上涨最受影响的行业是哪些?
3.油价上升对国民经济及股市有什么影响?
4.油气工业的特点
国际油价 8 年来首次突破 100 美元,将带来哪些影响?
目前的世界石油的总体态势是供过于求,欧佩克实施了长达1年多的减产协议才将石油价格提升到50美元以上,之后是由于伊朗被限制了石油输出以及对不稳定局势的预期,石油才缓慢爬升到60-70美元附近,而即便是如此,欧佩克依然是坚持执行减产策略;
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武装冲突带来的是短期的恐慌心态,即便俄乌冲突长期化,只要其他产油国放开供应,油价就会快速回落;
称现在的油价上升已经威胁到了美国民众的基本生活,然后底特律本周的油价约合人民币4.5元/L。而3月份伊朗主要地区的汽油价格大概是0.7元人民币/L,就是所谓的水比油贵。所以国际油价超过100美元并不代表全球都在承受8元/L的汽油价格。
言归正传,从长期来看,高油价不符合主要相关国家的利益:
美国即将面临中期选举,高油价不符合美国利益;
高油价有利于俄罗斯的油气资源出口,破坏了美欧过去多年来推动主要产油国增产保持低油价从而压制俄罗斯、委内瑞拉等国家的局势。短期来说可以以制裁的名义遏制俄罗斯油气资源的实际交易,但是长期来说由于无法真正意义上的封锁俄罗斯。俄罗斯退出减产联盟,配合高油价满负荷生产出口能够补偿俄罗斯的损失。这在历史上就有明确的案例。
原油价格超过60美元,美国的页岩油就有回报期待,更高的原油价格会推动包括加拿大等国家在内的开采难度相比中东地区大的石油产区开始出油和投入基础设施扩张产能减少成本。考虑到碳中和未来的预期,远期石油需求衰减的前提下,石油价格过早暴涨并不符合主要产油国的利益。
油价将飙至150美元或更高,油价上涨最受影响的行业是哪些?
破防了!预计6月15日成品油将再创新高,不少车主叫苦不迭,在这种现状之下,最受影响的莫过于汽车行业。
毕竟对于我等打工人来讲,用车成本的增加确实会对生活造成一定的压力。可能也会有网友吐槽,每次油价的涨幅并不高,加一箱油的价格比以前也就贵了100元左右,怎么就压力这么大呢?确实,对于购买20万左右车辆的消费群体来讲,当前的油价上涨幅度对他们的生活造成的影响很小,完全有消费能力支撑当前的油价涨幅。
然而事实上,当前中国消费群体中,用车的人群主要集中在中小层,购车时更加偏向于6~12万元左右的经济轿车,大多数家庭平均收入为2000~6000元左右。然而油价持续跌破心理的最低价格,导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车辆态度上大转变,更加关注用车的经济性。毫无疑问,这对燃油车市场来讲是个巨大的打击。有数据分析,在2022年的1月到4月份,燃油车的销售额对比往年可以说举步维艰,不少汽车销售人员甚至开始考虑转型。更甚至影响到了汽车零件生产、钢铁制造业。
相反,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讲却是利好消息,本来根据电价和油价对比推算的话,驾驶电动汽车充电成本较低,优势显著,此时油价的上涨更是推动了未来电动汽车的行业发展。在2022年全年根据汽车销售额的统计,新能源汽车有望突破600万辆,占据了22%的市场份额。在众多汽车品牌中,比亚迪更是领跑者。这也得益于领导者的高瞻远瞩,早先占据了混动和纯电动两个市场。而在未来,燃油车是否真会因为油价加速淘汰,我们拭目以待。
油价上升对国民经济及股市有什么影响?
与经济有关联!能源牵一发而动全身。
高油价与中国经济
目前中国进口原油已占总用量的三分之一,国内原油的定价已基本与国际市场同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涨必将导致国内油价的上升。专家认为,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国民经济总体是不利的,初步估计今年高油价将拖累GDP下降0.7至0.8个百分点。若我国对国际石油依存度继续提高,不利影响会越来越大。
据有关历史资料统计,国际石油价格每上涨1%并持续一年,中国GDP平均要降低0.01个百分点。1999年国际油价上涨10.38%,中国GDP下降0.07个百分点;2000年国际油价上涨64%,中国GDP下降了0.7个百分点,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约600亿元。
国际石油价格对中国经济有如此大的影响,其主要原因是: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对石油和以石油为原料的产品需求强劲,进口量大,而出口的制成品多为一般的普通商品,市场竞争程度大,价格难以与石油同步上涨,无法将高油价产生的影响转移出去,只能独自承担和消化;虽然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家,但目前中国石油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还不高,在国际石油市场中并没有相应的发言权和定价权,只是被动地接受国际石油市场的价格;中国正处于向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能源消耗正处于较高水平,单位GDP的石油消耗比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要高,如美国和中国的GDP规模分别为8万亿和1万亿美元时,原油消耗分别是4.8亿吨和2.4亿吨。因此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程度较大。
由于国内油气产量增长缓慢,原油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2003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到36%,预计2010年和2020年将分别增至50%和60%左右。资源不足引起的石油价格风险是我国炼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的瓶颈。随着以乙烯为龙头的石化工业的发展,化工用油短缺的矛盾也将日益突出,预计如果中国原油加工量和乙烯产量之比从目前的40∶1降至20∶1,化工用油的需求量将要增加一倍。石油化工原料自给的难度也将不断加大,进口部分化工原料油势在必然。随着国内石油产品市场按入世协议期限开放,关税的逐步降低,国际石油价格风险对国内企业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虽然中国把石油开采纳入了石油化工一体化产业链之中,高油价会使石油开采企业赢利增加。但国家出于保护和合理开采国内有限的石油资源考虑,对石油开采实行了集中和垄断性的经营,只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3家大企业参与石油的开采。其中中石化的原油加工量要远大于原油生产量,这也需要大量进口原油。靠石油开采获利的企业数量只占整个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很小一部分,高油价对行业大部分企业的影响是不利的。
高油价对化工企业的影响还有其特殊性。一方面高油价造成了用石油生产的石化产品价格上涨,而这些石化产品不少是化工企业的原料;同时由于比价效应,石油涨价也造成了煤炭、电力等其它能源价格上涨。有资料显示,今年9月上旬进口乙烯价格比8月底上涨了30.5%,丙烯上涨了9.6%,丁二烯上涨了8.4%,目前企业拿到的煤炭、电力价格比去年同期也上涨了50%~100%。化工企业是能源消费大户,能源价格上涨不仅带来燃料、动力费用上升,还因为能源是许多化工生产的基本原料,化工企业要承受更大的涨价压力。
油气工业的特点
油气资源产品被广泛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明确油气工业的特点,对油气工业进行技术经济评价是十分必要的。
1.油气工业具有技术含量高、高风险、高投资、高回报的特点
现代油气工业虽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由于地下地质情况复杂多变,油气勘探开发行业至今仍是一个难度大、风险性极高的行业。人们要准确地勘探开发地下的油气资源,需要用到多种高新技术,例如遥感技术、地震勘探技术、计算机处理解释技术、水平井钻井技术、井下成像测井技术等。所有这些技术的应用又是需要设备和技术成本的,所以油气工业又是一个高投资的行业。油气勘探开发的高投资主要体现在地震勘探、钻井工程及井下作业等环节。同时油气工业也是一个高回报的行业,近年来油价一直在高位徘徊,其投资回报是十分可观的。
2.油气资源分布不均衡,生产国和消费国不一致,属于国际贸易行业
勘探实践表明,虽然油气资源分布地域广泛,但世界油气资源分布极不平衡。以中东(波斯湾)地区、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地区(包括北美)油气储量最为丰富,约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3/4,被称为“石油的两极”,再加上俄罗斯、北非和北海,统称为世界五大油区。这五个地区的石油储量约占目前世界石油总储量的7/8,产量的1/2左右;天然气储量约占目前世界天然气储量的4/5,产量超过1/2。
世界产油大国主要位于波斯湾地区,消费大国主要有美国、中国、日本和西欧。油气生产国和消费国的不一致,加上石油获利和社会需求的驱动,致使油气工业较早成为企业规模很大的国际性贸易行业之一。
3.油气工业属于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
油气资源作为当今世界上主要的一次性能源和重要的战略物资,不仅与各国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而且在政治、军事上亦有十分重要地位。因此,它常作为国与国之间对外政策的主要考量问题之一,历来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4.油气勘探开发由易到难,勘探难度越来越大
油气勘探遵循由易到难的一般规律,工作难度较小的地区优先被勘探,相对易于发现的构造和含油气地区多已经过勘探,未来油气勘探的难度将会越来越大。长期勘探的老盆地势必要加大钻井深度;海上勘探作业区水深和极地盆地的勘探活动将增加;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将受到重视,找到油气聚集的类型和特征也将更为复杂,而新发现油气聚集的规模将会减小;发现天然气的比例可能较石油更大。总之,未来油气勘探的风险增大,勘探形势将日趋严峻。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