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现在的物价一直往上涨?

2.中石油和中石化有什么区别?

3.为什么物价会上涨?

4.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油哪个好

为什么现在的物价一直往上涨?

中国原油转化成品油价格_国内原油价格怎么换算

★一、物价上涨的十大原因 据专家分析,有以下10个理由,使我们对于我国的此轮物价上涨不敢轻视。 1、 世界经济将继续强劲增长,加大了全球通胀压力。鉴于今年上半年全球经济的良好增长势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25日将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测从今年4月的4.9%上调到5.2%,美国在第二季度已经重拾增势;日本经济复苏形势良好,有望进入正常的增长轨道;欧元区经济上半年明显好于预期;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其中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的增速尤为突出。在全球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的情况下,供应限制因素增强,通胀风险增大。 2、 我国经济仍将高位运行。从2003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驱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非常强劲,今年上半年GDP增速达11.5%,创近12年来的同期新高,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全面升温,预计今后几年我国都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将刺激社会总需求上升,推动物价上涨。 3、 城乡居民收入出现了少有的快速增长态势。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同比增长18.5%;另外,有调查显示,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1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3%,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出售农产品收入增长较快,分别同比增长19.3%和17.3%,这表明由“民工荒”引发的工资上涨已从沿海地区蔓延到全国各地。劳动工资水平上升再加上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的扩大,一方面将直接抬高企业成本和产品成本,诱发成本推动型通胀;另一方面,将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导致需求推动型通胀。 4、 以股市、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持续上涨。今年上半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平均同比上涨5.95%。房价虽不直接计入CPI,但房价持续上涨将通过房租、水暖费、装修材料等项目传导到CPI之中。沪深股指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整后,在经济快速增长、人民币中长期升值预期、上市公司业绩大幅上升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继续震荡盘升,屡创新高,目前已站上4700点的高位,市场成交量也有所放大。 5、 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反弹的压力较大。今年上半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168亿元,同比增长25.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9个百分点。虽然同比增幅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较高的增长平台上,而且投资反弹的趋势比较明显,其中,6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5%,增速较1-5月份提高2.4个百分点。受房价大幅上涨的刺激,房地产投资增速明显加快,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28.5%,比去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因此,在利率偏低、货币信贷投放过多、企业盈利大幅增长、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推动等基本因素没有根本性改观之前,投资反弹的压力较大。 6、 消费增长势头明显回升。上半年,我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044亿元,同比增长15.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增幅为1997年以来的新高。根据历史数据,固定资产投资资金中的40%左右将逐步转化为消费资金,近几年高速增长的投资资金必然释放出巨大的消费能力,而强劲的出口也会提高企业的效益和就业岗位,另外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扶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这些因素累积起来将共同促进消费增长。 7、 食品价格上涨有蔓延之势。受国际粮食库存下降、国际价格传导等因素的影响,近期国内粮价有可能继续保持小幅上涨趋势。而粮食又是食品生产链的源头,能在较大程度上决定食品价格的走向。一方面,前期大幅上涨的猪肉、鸡蛋等继续保持上升势头,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商务部三部委会商后认为猪价偏高和猪肉供应偏紧的局面,还将持续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另一方面,由于成本上升,近期方便面、乳制品、快餐等都在纷纷涨价,呈现蔓延之势。 8、 市场流动性充裕,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物价上涨终究可以归结于货币现象。由于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居高不下,导致经由外汇占款被动投放的基础货币持续多增。6月末M2同比增长17.06%,增幅比5月末高0.32个百分点,也超出年初确定的目标增速1.06个百分点。同时,信贷投放也有较大增幅,上半年新增贷款2.54万亿元,创历史同期纪录。充裕的资金终将会形成购买力,促进物价水平上扬。 9、 国际原油价格飙升和主要有色金属价格在高位波动,给我国带来较大的价格上涨压力。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震荡盘升,但我国一直对成品油价格实行严格管制,目前国内成品油与国际油价倒挂,国际油价大幅上涨的因素没有在我国CPI中充分反映出来。据悉,国内三大石油巨头已几次上书要求成品油涨价,如果油价得到相应的调整,我国CPI会受到直接影响,并成为通胀的主要压力之一。 10、 资源价格和服务价格改革的全面推进,会推动相关产品价格上涨,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促使未来价格总水平上升。为了限制“两高一资”行业的发展,今后国家将加快税制改革进程,并陆续开征燃油税、排污费、污水处理费等,以鼓励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而且,资源价格对服务价格有明显的传导性,服务价格的涨幅中有一半左右来自资源价格的传导,因此,资源价格的上调,必然会带动服务价格的整体上升,使公共交通等服务价格的潜在上涨压力得到释放。 ★二、物价持续上涨的深层次原因 1、 新涨价因素增多。目前我国经济逐渐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市场物价也逐步开始恢复性回升,投资和耗材性生产需求有增无减,需求过旺、价格上涨将使房地产业预期利润率上升,社会资金更多流入房地产开发,从而刺激钢材、水泥等建材价格坚挺,房屋销售价格的上涨水平创下几年来的新高,部分城市已经形成严重的房地产泡沫。从2006年开始,各地上调公共服务价格的措施有所增加,带动了服务价格的上涨,其中水、成品油、出租车、公共汽车等价格的上涨将成为2007年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的重要因素。 2、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将会从成本和需求两方面促进价格上涨。主要是受粮食价格恢复性上涨并带动肉禽蛋等主要副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水、电、煤和燃料,供需成本、价格倒挂的现象十分严重,地方政府不堪补贴的重负,供货单位也承受着不能提价的种种压力,因而此类价格上调的意愿十分强烈。 3、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拉动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煤、电、油等资源性基础产业价格上涨,已经逐步传导到居住类价格上来,居住类价格比去年末上涨3.2%,成为推动价格上涨的另一重要原因。有资料显示,钢材价格已经平均上涨15%左右,据最新调查,缧纹纲平均每吨上升500元左右,已远远超过2000年经济过热时期每吨4000-4200元的高位。 4、 粮食价格是本轮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近几个月粮食价格一直攀高,随着粮食入库,粮食价格再度大幅上扬的空间不大,导致饲料类商品价格上涨,引起目前猪肉和鸡蛋等养殖业价格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而且涨价势头较为迅猛,成为带动目前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另外鸡蛋、猪肉的价格上涨也受南方市场的影响。 5、 粮食价格一定程度受国外粮食价格影响。去年末国内价格总水平出现跳跃式上涨,主要就是由国际市场食用油价格波动引起的。有关资料显示,2007年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仍然上涨,这对我国粮食价格上涨将继续产生直接影响,尽管近两年我国粮食虽然增产,但集约型规模养殖和工业用粮大幅度增加,目前粮食供给还没有达到明显供大于求的宽松状态,仅仅是偏紧状态下的供求平衡。

中石油和中石化有什么区别?

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有区别如下

1、前身不同?

中国石油的前身是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主管石油的开采、存储和运输,基本都是上游业务;中国石化的前身是1983年成立的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主要进行炼油、石油化工、成品油分销的业务。

2、地域不同

地域不同,中石油的油田多;中石化的炼油厂多。 “中石油”和“中石化”基本上是“北”与“南”分据,南北分治的。 即北方是中石油的地盘,南方是中石化的地盘。但是这些年的局势有所突破,就如同网通和电信开始南下和北上一样。

3、企业类型不同

中国石油是生产企业,中国石油的全称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是销售企业,中国石化的全称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为什么物价会上涨?

于上半年的物价上涨主要是由食品价格推动的,因此有些人士认为增加食品供给就可以了,不足为惧。实际上,虽然本轮物价上涨是由食品价格引发的,但仔细分析此轮物价上涨的宏观环境及内部成因,我们认为,有以下10个理由,使我们对于我国的此轮物价上涨不敢轻视。

首先,世界经济将继续强劲增长,加大了全球通胀压力。鉴于今年上半年全球经济的良好增长势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25日将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测从今年4月的4.9%上调到5.2%,美国在第二季度已经重拾增势;日本经济复苏形势良好,有望进入正常的增长轨道;欧元区经济上半年明显好于预期;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其中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的增速尤为突出。在全球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的情况下,供应限制因素增强,通胀风险增大。

其次,我国经济仍将高位运行。从2003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驱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非常强劲,今年上半年GDP增速达11.5%,创近12年来的同期新高,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全面升温,预计今后几年我国都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将刺激社会总需求上升,推动物价上涨。

推荐阅读:国家统计局介绍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实录)

第三,城乡居民收入出现了少有的快速增长态势。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同比增长18.5%;另外,有调查显示,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1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3%,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出售农产品收入增长较快,分别同比增长19.3%和17.3%,这表明由“民工荒”引发的工资上涨已从沿海地区蔓延到全国各地。劳动工资水平上升再加上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的扩大,一方面将直接抬高企业成本和产品成本,诱发成本推动型通胀;另一方面,将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导致需求推动型通胀。

推荐阅读:今年中国工资涨幅将列全球第一?

第四,以股市、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持续上涨。今年上半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平均同比上涨5.95%。房价虽不直接计入CPI,但房价持续上涨将通过房租、水暖费、装修材料等项目传导到CPI之中。沪深股指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整后,在经济快速增长、人民币中长期升值预期、上市公司业绩大幅上升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继续震荡盘升,屡创新高,目前已站上4700点的高位,市场成交量也有所放大。

推荐阅读:沪深股市总市值首次超GDP总量 逼近22万亿元

第五,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反弹的压力较大。今年上半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168亿元,同比增长25.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9个百分点。虽然同比增幅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较高的增长平台上,而且投资反弹的趋势比较明显,其中,6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5%,增速较1-5月份提高2.4个百分点。受房价大幅上涨的刺激,房地产投资增速明显加快,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28.5%,比去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因此,在利率偏低、货币信贷投放过多、企业盈利大幅增长、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推动等基本因素没有根本性改观之前,投资反弹的压力较大。

第六,消费增长势头明显回升。上半年,我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044亿元,同比增长15.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增幅为1997年以来的新高。根据历史数据,固定资产投资资金中的40%左右将逐步转化为消费资金,近几年高速增长的投资资金必然释放出巨大的消费能力,而强劲的出口也会提高企业的效益和就业岗位,另外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扶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这些因素累积起来将共同促进消费增长。

第七,食品价格上涨有蔓延之势。受国际粮食库存下降、国际价格传导等因素的影响,近期国内粮价有可能继续保持小幅上涨趋势。而粮食又是食品生产链的源头,能在较大程度上决定食品价格的走向。一方面,前期大幅上涨的猪肉、鸡蛋等继续保持上升势头,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商务部三部委会商后认为猪价偏高和猪肉供应偏紧的局面,还将持续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另一方面,由于成本上升,近期方便面、乳制品、快餐等都在纷纷涨价,呈现蔓延之势。

推荐阅读:国家统计局:6月份中国食品价格呈两位数增长

第八,市场流动性充裕,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物价上涨终究可以归结于货币现象。由于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居高不下,导致经由外汇占款被动投放的基础货币持续多增。6月末M2同比增长17.06%,增幅比5月末高0.32个百分点,也超出年初确定的目标增速1.06个百分点。同时,信贷投放也有较大增幅,上半年新增贷款2.54万亿元,创历史同期纪录。充裕的资金终将会形成购买力,促进物价水平上扬。

第九、国际原油价格飙升和主要有色金属价格在高位波动,给我国带来较大的价格上涨压力。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震荡盘升,但我国一直对成品油价格实行严格管制,目前国内成品油与国际油价倒挂,国际油价大幅上涨的因素没有在我国CPI中充分反映出来。据悉,国内三大石油巨头已几次上书要求成品油涨价,如果油价得到相应的调整,我国CPI会受到直接影响,并成为通胀的主要压力之一。

第十、资源价格和服务价格改革的全面推进,会推动相关产品价格上涨,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促使未来价格总水平上升。为了限制“两高一资”行业的发展,今后国家将加快税制改革进程,并陆续开征燃油税、排污费、污水处理费等,以鼓励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而且,资源价格对服务价格有明显的传导性,服务价格的涨幅中有一半左右来自资源价格的传导,因此,资源价格的上调,必然会带动服务价格的整体上升,使公共交通等服务价格的潜在上涨压力得到释放。

当然,目前也存在一些推动物价下降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一般消费品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改变。近期人民币升值有加快之势,人民币升值意味着进口产品价格的下降,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收缩效应,加上调低进口关税,会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和进口商品数量增加,进而拉低国内物价总水平。日元升值过程中其国内物价走势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此外,技术进步推动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促使价格水平有所下降,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信息技术产业。

综合来看,上半年价格上涨呈现出结构性特点,但物价上涨的压力并未充分释放,下半年食品价格仍是引导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有可能引起全面的物价上涨。我们要正视下半年物价上行的压力,尤其要高度重视资产价格泡沫,及时出台调控措施调节和稳定居民通胀预期。各地政府需要切实做好稳定价格总水平工作,重点照顾中低收入家庭的生活。

今年上半年CPI上涨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以粮食为代表的食品价格同比上涨7.6%,推动CPI上涨了2.5个百分点,贡献率达78%,其中粮食同比上涨6.4%,蛋上涨27.9%,肉禽及其制品上涨20.7%,水产品价格上涨3.7%。而工业品价格和服务价格基本保持稳定,扣除食品和能源项目后上半年的核心价格指数仅同比上涨0.9%。

由于上半年的物价上涨主要是由食品价格推动的,因此有些人士认为增加食品供给就可以了,不足为惧。而作者认为,虽然本轮物价上涨是由食品价格引发的,但其中包含了经济增长较快、货币投放过多、投资反弹压力较大、城乡居民收入上升、消费增速加快等诸多因素,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及时采取对策。否则,如果食品价格上涨与其它商品价格上涨形成叠加效应的话,可能产生价格全面上涨的通胀风险

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油哪个好

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油相比的话中国石化好。

中石油虽然是上游产业为主,利润稳定,但它要缴纳为数不菲的石油暴利税,这大大削弱了它的赢利能力,而且它的业绩受国际油价波动太大。中石化自从国家确定了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后,赢利能力大大增强,只要国际油价上涨超过4%,成品油价随之上调,这个政策明显带有保护中石化的味道,如果油价过高,其还可以享受国家补贴。

中石油权重过高,拉升时会干扰上证指数,一般庄家根本不敢作,中石化在这一方面则优势明显,本轮反弹,中石化的涨幅远远超过中石油,可以查一下1664到3478点二者的走势。

中石化和中石油的区别

中石油的油主要从国内开采,中石化的主要是从国外进口原油。目前中国石油上游业务的实力仍然是强于中国石化的,而中国石化的炼油、销售业务是强于中国石油的。

中国石油集团是从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简称中石油)转化而来。主要班底是以前的石油工业部。中国石化集团是从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简称中石化)转化而来。中石油既然是石油部的班底,原来占有几乎所有国内油田,中石化则是占有大型的炼油厂和化纤厂。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