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新规来了原文_油价新调整
1.农村红白事迎来专项整治,多地下发通知!油价、粮价走势如何?
2.粮补新规出台!试点地区:“两省十县”名单公布!种地农民欢呼吧
3.出租车营运证2021年新规定
4.如果网约车人证车证都合法取得后,滴滴却倒闭了,该怎么办?
5.甘肃庆阳市公布楼市新规,全面落实不限购、不限价,将带来哪些影响?
农村红白事迎来专项整治,多地下发通知!油价、粮价走势如何?
站在农民角度,收藏三农!大家好,我是三农老道!时光飞逝,2022年一转眼已经过去了一大半!现在我们已经来到10月中旬,眼看着还有半个月的时间,11月份就要正式开始!在国家各项惠农扶持政策的推进之下,每年的四季度也是国家各项政策集中落地的关键阶段!现在北京也在召开重要会议,秋粮丰收之后进入到11月份很多农民也非常关心粮价、油价的走势趋势!而且在今年的四季度,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已经下发文件指出,将加大对农村红白事问题的整治力度,现在多地已经开始启动相关的整治行动!今天老道就为大家重点收藏一下,国家制定的农村红白事新规政策,同时针对11~12月份的油价、粮价走势趋势,老道也要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具体情况,咱们一起说一说!
中央定调:农村红白事新规!全国掀起整治农村红白事问题热潮!
老道说:在今年的8月份,农业农村部会同多个部门联合发布文件指出,将在2023年12月31日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启农村红白事相关问题专项整治行动!随着这个文件的正式下发,也正式拉开了整治农村婚丧问题的帷幕!下面咱们就来具体收藏一下,这一次农村红白事问题的整治重点以及最新的整治情况!
整治重点:
重点1:高价彩礼:宣扬低俗婚恋观,索要、炫耀高价彩礼,媒婆、婚介等怂恿抬高彩礼金额,彩礼金额普遍过高等问题。
重点2:人情攀比:人情礼金名目繁多、数额过高,甚至为了敛财举办“无事酒”,农民群众“人情债”负担沉重等问题。
重点3:厚葬薄养:不履行孝道义务,丧事时间过长、丧礼中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和开展低俗活动,配阴婚、“活人墓”、豪华墓等问题。
重点4:铺张浪费:婚丧喜庆举办宴席时间过长、规模过大,盲目攀比追求档次,造成严重浪费等问题。
文件出处:《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指导意见》《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对于我们农民来说,城乡经济一体化协同发展,我们农民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可是物质生活水平上来了,一些乡村陋习却并未根除!这些乡村陋习不仅影响我们农民的生活,更造成了很恶劣的社会影响!老道认为这一次农村红白事相关问题的专项整治,也是我们万千农民一直期待的!下面咱们来简单了解一下,全国各地掀起的农村红白事相关问题整治热潮!
9月16日,江西省农业农村厅下发,《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三年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要开展为期的三年的专项整治;
9月8日,湖南沙市,召开长沙市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部署会议;
除了以上地区之外,全国多地已经开始进行专项整治!对于咱们生活在农村的农民来说,老道认为还有两件事希望大家了解!
第1件事:如果大家面临有人索取天价彩礼,或者借由婚姻索取财物的问题,可以向相关部门反映;
第2件事:在操办婚丧宴席、涉及到农村红白事方面,希望大家能够积极遵守相关规定,不搞攀比、不搞大操大办;
良好的乡村风貌需要我们共同遵守,只有彻底根除这些不良风气,我们农民的生活幸福感才能进一步提高,老道相信咱们农村生活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让我们一起行动!
11~12月起:油价暴跌!粮价即将上涨?2个好消息!
老道说:除了关于农村红白事整治的相关消息之外,随着11月份的日益临近,对于我们农民来说相信大家也非常关心油价和粮价的走势形势!从现在的行情形势来看,进入到11~12月份,国内油价、粮价或将再次迎来一跌一涨!油价将继续迎来下跌,而粮价迎来上涨也将成为新趋势!有两个好消息,希望广大的农民兄弟有所了解!
好消息1:油价暴跌可能性持续加大;
老道说:按照我国成品油价格调控办法相关规定来看,影响成品油价格的关键因素是国际原油价格!在今年的下半年开始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已经迎来持续性下跌!美国纽约原油以及伦敦布伦特原油价格迎来持续震荡,国内成品油价格已经进入持续下跌的阶段!从长期趋势来看大涨的油价已经开始降温,相信进入到11~12月份油价还将继续迎来下跌!
好消息2:粮价迎来上涨大局已定;
老道说:随着新季秋粮的集中上市,基层粮食深加工企业已经纷纷给出新季秋粮收购价!根据老道走访调研情况来看,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地的新季秋粮收购价已经开始涨价!特别是玉米价格,30个水的潮粮玉米收购价已经达到1.06元每斤,这绝对是历史性高价!从供需关系、种植成本和全球粮价行情等几个角度分析判断,老道认为在11~12月份国内粮价迎来上涨不成问题!
综合以上两个好消息来看,11~12月份油价、粮价或将再次形成一跌一涨格局!相信我们农民在今年实现增收绝对不是问题!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2022年,让我们一起行动点击文末右下角在看,一起为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粮价、油价调控政策点个赞!
粮补新规出台!试点地区:“两省十县”名单公布!种地农民欢呼吧
站在农民角度、收藏三农!农民兄弟们大家好,我是三农老道!进入到6月份之后,随着夏收的全面启动,对于我们很多种地农民来说,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国家针对粮补、粮价的一些调整政策。
今天老道就为大家重点收藏一下国家正式启动的新一轮粮补试点新规。
随着这份试点通知的发布,我们种地农民也将迎来全新的增收机会,对于我们很多种地农民来讲,在今年大家面临到的各项挑战颇多,除了极端天气出现可能对农作物生长带来影响之外,在今年受到农资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农民的种地投入持续提高。
而且在最近一段时间,全球油价上涨导致柴油价格再次迎来上调,这也将继续加大农民在收割方面的成本。
就在大家面临种地问题越来越多的时候,根据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一份重磅文件正式下发,这份文件的全名为《关于开展大豆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的通知》。
在这份文件当中明确指出,将在内蒙古和黑龙江等地继续实施为期两年的大豆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保险。
试点地区主要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地区,分别选定四个旗县和六个县来进行相关试点。
在这一轮试点的要求之下,重点保障的作物品种是大豆作物,无论是规模经营的农户还是一些小农户,都可以积极投保完全成本和完全收入保险。
按照工作要求涉及到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的保障水平不得高于大豆种植收入的80%。
农业生产总成本、单产和价格数据要根据发改委之前下发的《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的相关数据来认定。
而且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法的通知来看,具体的补贴比例也将会根据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的规定来实行。
所以通过以上内容来说,再次说明最大程度,降低种地农民风险,保障种地农民积极性是政策的明确要求。
从近期国内粮食价格的总体情况来看,小麦、稻谷和玉米、大豆价格总体行情保持稳定。
哪怕现在国际小麦价格有所回落,但是国内小麦价格受到的影响相对有限,只呈现了小幅下调的趋势。
从基层主粮实际收购价的情况来看,中粮、中储粮等国家收购企业在主粮收购方面的力度很大,也基本上处于地方收购商当中的带头位置。
再加上今年国家涉及到粮食投入补贴力度的持续提高,相信我们种地农民在6月份之后可以申领到的具体补贴资金也会比往年更多一些。
在种地保障体系全面形成的2022年,老道认为,我们所有的种地农民在今年还能够继续实现丰收增收。
尤其是随着农业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双保险试点的启动,相信在未来农民种地国家保收益的时代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在这里,老道恳请大家一起行动,点击文末右下角再看,一起为国家的粮补、粮价调整政策点个赞。
(仅供参考)
出租车营运证2021年新规定
2021年车辆营运证会取消,但也只限于4.5吨及以下普通货运,即蓝牌货车(车长小于6米),但总质量在4.5吨以上的普通货车以及危险品运输车等特殊车辆,仍然要办理车辆营运证和从业资格证。此后将对车辆营运证和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监管。
其他新规:一、减少或取消出租车燃油补助:农村客运、出租车油价补贴中的涨价补助将退坡减少。出租车2021年油补政策暂未出炉,但是从此前发布的方案来看:以2014年实际执行数为基数逐步递减,其中2015年减少15%、2016年减少30%、2017年减少40%、2018年减少50%、2019年减少60%,2020年以后另行确定,相关支出不再与用油量及油价挂钩。截止2019年底,取消出租客运燃油补贴政策;取消新能源公交车更车补助政策;农村客运及公交车运营补助具体政策有待确定。相关油补考核制度可点击《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村客运和出租车油价补助政策调整成效考核有关事项的通知》查看。
二、取消出租车经营权有偿使用制度:彻底取消出租汽车经营权有偿使用制度,全部实行无偿使用。对于政府已经收取经营权使用费的,可以一次性退还,也可以通过税收返还等形式分期退还,把利益再次归还到出租车公司和司机手中。
三、出租车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合一:以往出租车所有权和经营权被公司据为己有,但2019年全国出租车行业喜迎开门红,两权合一再传佳音,产权经营权回归实际出资人!也就是说车辆所有权与经营权使用权归个人所有,可转租,更新和变更。更车时可自行按照市政府要求采购车辆。
如果网约车人证车证都合法取得后,滴滴却倒闭了,该怎么办?
如果滴滴严格按规定不给不合规车辆派单,那么不出一个月,滴滴必倒!但其他平台想上来抢饭碗同样会像滴滴一样非法派单,不然就一样很快会倒。。解决这个问题,感觉除非废除新政,否则我感觉网约车迟早会消亡。
谨是个人观点请指证!首先说说滴滴新政:我不反对办理双证来规范现行环境。给出行一个详和与安宁。但平台是否考虑过滴滴滴司机的运行成本:新规中8年强制报废(60万公里)本一人闲来无事(在车上猫一早上了,无单)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大致算了一笔帐,(办理双证,大约多付出成本,现行私家车保险不出现特殊情况下大约30Oo元左右,办理后正常情况下12ooo元左右,按要求车辆必须12一一20万以上车辆才可以注册成功,以平均值16万为点,8年每年2万,加上保险共计32OOO元就是说每月你必须拥有3000元,每天保持100纯利润(30天无节假日,风雨无阻的拼命干)才能无利润运行这其中还没有工资年审保养违章罚款,对滴滴滴司机来说油:是最关键的了,油价标升。按2。0排量来讲正常情况下8一一9个油不算高吧!遇到下班高峰期11一一13个还不算我多算吧!远点的单还好说况且7元单具多,去掉油耗我不不多说了泪奔。。。。。。。)况且三四线城市单量本来就不多(俺在其中)又有那么多出租车呵呵呵滴哥滴姐们新兴事物的出现我们是该庆幸呢还是。。。。。。。
这个很明显有点多虑了,依据滴滴现在的发展我相信还不至于到了这一步。假如真的有这样的情形出现,我想应该也会有退出机制出台,面对这么大的体量,不可能无果而终。
再者说来,我觉得应该对滴滴有这份信任,相信这样的一家公司,未来会走的很稳健。如果对收益没有过多考虑,单就这点来说,应该不是问题,尽可以大胆去做。
应该改革,车子不挂车台,由运管设机构管理,包括营运证,车子合法后不管驾驶员用哪家平台都自主接单,这样能提高司机的积极性,也预防平台的过分垄断,还能保证平台不敢派单给黑车,发现平台违规处罚便于处罚
首先,车证和人证不是只能绑定在某一平台的,滴滴倒闭你还可以去其它平台。其次,不要太相信滴滴,这个平台出了名的出尔反尔,今天忽悠你买车跑专车,明天就说车不合规只能跑快车,类似的情况多了去了。
你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如果所有网约车人和车都办了合法的手续,会导致网约车公司倒闭。那换句话说,是不是网约车只有在非法状态才能活着?
一个企业也好,个人也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是孤立的。必须受到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的制约。谁也不能凌驾于法律法规和 社会 契约之上。
如果一个企业遵守了法律法规和 社会 契约,反而生存不下去。那只能说这个企业本身就有问题,至少说明这个企业不适合在 社会 上生存。那就趁早关张大吉好了。免得危害 社会 。
跑滴滴这个行业来说,车主不划算,坐车的吧个个都像大爷,还别说平台抽存高,价钱便宜,现在坐车的是上帝,开车的是奴隶,还别说一天想赚多少钱,我也曾经跑过一段时间。钱呢!修车了,买保险了,加油了,可油呢又跑滴滴了,钱呢没有了。
坐出租车要钱,坐滴滴要命……出租车进入营运门槛很高,出租车司机要五证齐全才能上路营运,还要交通,交警运管,出租车公司管理。滴滴顺风车,快车,专车都是无门槛进入的,只要有个车,有一个驾驶证就去营运了。什么的,劳改回来的,猎艳的…三教九流都可以跑滴滴营运。一个国家到底是权大还是法大?滴滴就可以公开违法吸收全国的私家车做最大的黑车公司参加非法营运。打着互联网 创新,乘客需求很多的旗号,要干必须要合规合法,人车证齐全,私家车非营运的坚决不能跑滴滴营运。
滴滴司机必须要考网约车驾驶员证,便于规范管理。但车辆变营运车不太合理,因为车辆属性是私家车,初衷是整和 社会 闲置资源,补充交通运力不足。所以不要一个政策把网约车这个创新并服务于民众的新业态,一棍子打死。这样不符合中央精神!对 社会 大众也不公平!
甘肃庆阳市公布楼市新规,全面落实不限购、不限价,将带来哪些影响?
当房地产市场不行以后很多城市开始了非常夸张的调控手段,比如说限跌令,加强版限跌令,好比 中山这个小地方,就搞出了3个月只能降价5%的限跌令,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结果有用吗限跌令强行控制价格导致了成交量萎缩,然后房地产成交量萎缩又导致上下游相关行 业一起萎缩,上至原材料,下至家装家电。一废全废,这些行业受到冲击,失业的人越来越多你 看看中山的经济现在都啥样了。 典型的属于,面子保住了但是里子烂了。 限价为了干什么?
一、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降,支出还在增长,又是一个扩大的窟窿。所以现在给楼市松绑,搞房产销售促销的逻辑就很清楚了:上半年房产销售情况不佳,导致地产公
司拿地大幅变少了,于是地方财政收入也大幅变少了。
下半年的油价还下跌了,对于财政来说更是雪上加霜,那么就只能刺激一下房产销售,把房市搞上
去,让开发商多拿几块地来增加收入了。?
因为缺钱,所以想办法搞钱,于是又把目光转向了普通百姓,不过问题是,百姓难道就不缺钱吗?
根据可查数据:今年一季度,庆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986元,净增457.4元,同比增长4.8%
居民收入增速可是远远低于财政收入增速了,更是远远低于财政支出增速。
百姓成穷鬼了,没油水可榨了。是不是更应该缩减一下自己的财政支出呢?
二、公共预算收入33.57亿,支出162.72亿,半年时间,这就产生了129.15亿元的债务窟窿。 而且看具体的收入细分项,收入主力来源税务,同口径增长超过40%,通过了解,今年庆阳税务收 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国际油价增长,长庆油田等涉油企业产销势头良好,增值税 较上年同期同口径 增长30.64%,资源税较上年同期增收3.2亿元,增长111.96%。但下半年以来,油价持续下跌,那 么下半年庆阳的这块收入估计也会有所下调,财政压力进一步加大。
不会是为了方便购房者吧?要高价卖房哪来的方便,肯定不是。
那为了保护开发商?开发商赚了二十几年的钱,降价卖房不一定会亏,就算亏一点把一些项目尽快
脱手也不会伤筋动骨。关键是这样锁死了流动性以后,高杠杆高周转的项目是耗不起的啊。不让买
不就等于让开发商暴雷嘛。
你以为年轻人想不结婚不生娃?你以为开发商想暴雷?这不是你选的嘛,偶像!
限价唯一的目的就是要维持地价,过惯了舒服的卖高价地的生活,以后要便宜卖地,要老命了。
三、但这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大家会发现这三者的矛盾无法调和。然后就出现了非常罕见的一幕,各
大城市土拍集体歇菜。国企央企进场托市,但有什么用?
老爷煮一碗馄饨卖100块钱,没人买就自己吃掉,要是煮了100碗,怎么吃?
然后城投城建开始暴雷,比如兰州城建还不起利息的事情,这让那些买了城投债的人瑟瑟发抖。
所以甘肃这次的新规,才算真正的踩在了点子上。真正认识到根源在哪里,只有把流动性搞上去,
地方的消费和经济才能复苏。
价格能市场调节,流动性好了,价格就稳住了,价格稳住了信心就回来了。房价降了价没错,虚高
的房价本来就维持不下去了,但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长期是很有利的。然后想办法发展本地的产
业和招商引资,留住人才,一套组合拳下来,城市价值高了,就业好了,居民收入高了,这个城市
的房子怎么会没价值呢?
发展人才和产业才能救房地产,用高房价把产业和人才逼走,这才是真正的本末倒置,最后啥也不
是。
四、庆阳西峰,前两年新房都是七八千起,房价高的离谱,当时西部一些地级市也就四千多。简直离大谱,庆阳下辖几个贫困县,都是穷山沟沟,靠天吃饭,彩礼高的全国数一数二,房价比一
些三四线城市还贵!
很多山区地方,生存环境比隐入尘烟里的场景还恶劣。
可能原因是,因长庆油田、煤矿、天然气等极少数暴富者,大肆炒作房产。越穷的地方越腐败,有
钱了就炒房。导致房价居高不下。跟本地的农民收入严重脱节。
救市就是救炒房团,继续掏空六个钱包,继续吸老百姓的血。
见过一个农业县城的房子只要盖好就售空。房价十分坚挺
县把镇子大量的老师迁到县城。导致农村的教育质量急剧下降考上高中的人也急剧下降。
农村教育不好能不能去县里上学呢。
对不起必须在县里买房,之后掏空了农村6个钱包在县城盖起了一座座高楼。自从颁布之后县城有多
富呢。没有河修了两座桥,之后嫌吃香太丑给下面引了一个臭水沟子。
五、是不是感觉被打脸,很可耻。一点都不会觉得,早放开的城市,可抢先收割房地产市场为数不多的潜在客户,这是经济好的地
区,也无节制放开,安阳即使花钱请人来购买,都懒得搭理你。
那些妞妞捏捏,还遮遮掩掩试探的地区,等地方财政工资都发不了的时候才想起彻底放开,那就太
晚了。
最近抢跑叫停的苏州,它本身的经济情况,在大陆内地也算是优等生。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