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的油价-2017年油价调整价格
1.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年内第六次搁浅吗?
2.石油枯竭喊了这么多年,为什么石油非但没减少,反而越来越多?
3.国内成品油价将迎来"两连停"是真的吗?
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年内第六次搁浅吗?
10月19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消息称,自9月29日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窗口期以来,国际市场油价小幅波动,按现行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测算,10月19日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与9月29日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相比,调价金额每吨不足50元。根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本次汽、柴油价格不作调整,未调金额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10月19日为本轮第10个工作日,大宗商品分析机构中宇资讯测算的原油变化率为-0.64%,中宇原油估价为54.038美元/桶,跌0.349美元/桶,对应成品油的调价幅度为0元/吨。由于本轮下调幅度与成品油定价机制中所规定的50元/吨的调价“红线”相比,还存在较大相差,本轮成品油价格调整也因此搁浅。
本轮成品油价调整搁浅是2017年的六次。目前,国内成品油调价已经历“八涨六跌六搁浅”共二十轮调价。此前国内成品油价格“两连涨”落实,尽管成品油价在年内总体仍为下降趋势,但汽、柴油的累计跌幅已经缩至50元/吨。
石油枯竭喊了这么多年,为什么石油非但没减少,反而越来越多?
石油是每个国家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球对石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随之而来面临着的是石油枯竭问题。
在1956年,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马里恩?金?哈伯特(Marion King Hubbert)就曾经绘制出一条钟形曲线,根据曲线可以发现石油产量将会在1966年~1972年之间达到一个峰值,之后不断下降,直至枯竭为止。
因此石油枯竭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所担心的问题。但是在近些年来我们却很少听到石油枯竭这种说法了,这是怎么回事?石油为什么会越来越多呢?
按理来说,如果哈伯特提出的理论有误的话,石油枯竭的这种说法也不至于流传的这么广,但在1970年的时候,石油产量真的达到了峰值,对应了钟形曲线,因此石油枯竭的这种说法就深入人心。
石油会枯竭吗?目前科学界认为石油是一种古生物的尸骸经过分解以及沉降之后,在地面上经过高温和高压的情况下所形成的一种烷烃烯烃的混合物,这也就是说石油是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形成的,对于人类的寿命来说,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
由于石油不可再生,所以人类一直担心石油资源会被耗尽。但事实上,石油枯竭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虽然目前一直在主张风能、水能、太阳能以及核能等可持续发展的清洁能源,但不可否认的是,石油在众多能源中的位置是不可替代的。
目前世界各地的油井,从沙特阿拉伯到巴西海岸外的大陆深沟,每天开采约7500万桶石油以满足人类的需求,每年大约就是250亿桶,而且这个数字正在以每年2%到3%的速度攀升,从这些数据中不难发现,石油需求依然保持增长状态。
再来看现在的油价,每桶油价已经跌至10到15美元,石油需求越来越多,价格却越来越低,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石油变多了呢?
为什么石油会越来越多?这主要得益于我们科技能力的发展,石油勘测技术的提高,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我们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好,设备也越来越先进。
因此在石油的勘探方面和开采方面都有了特别大的技术上的进步,使得石油开采效率不断提高,导致可用储量不断增加,就拿我国的大港油田为例,石油采收率只在30%左右,但这并不代表着没有油了,而是意味着大多数油在地下还没有被开采出来,或者说开采成本远大于利润。
但随着技术的提高,石油开采效率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油被开采出来,尤其是美国开采页岩油技术的突破,让中东石油低成本的大量开采,导致了石油供给大幅提升。
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行业报告中显示,当时的世界石油总储量约为9950亿桶,但到了2017年,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7年)》的数据,全世界探明的石油储量已经增加到了17067亿桶。
由此看出,由于技术的提高,石油可用储量几乎翻了一倍。还有一个原因是人类对新能源的利用,我们知道,以前石油使用最多的就是在机械设备和汽车方面。
但随着人们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能源汽车开始普及,人类在这些方面对石油的需求开始减弱,虽然我们对石油的总需求并没有减少,但在这个过程中还会有新的石油产生,而且人类还有风能、水能、核能等多种能源,因此石油也变得越来越多。
总结。我们从一开始都认为地球上存在着一定数量的石油,如同你的银行账户里有一定数量的钱一样,总会在未来的某一天用完,这种想法确实没有错。
但是当时我们的技术条件以及设备都不够先进,有很多发现不了的石油,而且储藏在岩石微小缝隙的石油也无法开采出来,石油开采率以及发现率都很低,大量的石油没有开采不出来,到目前为止我们依旧不清楚地球上到底有多少油,因此石油会枯竭的这种说法是个伪命题。
尽管现在的石油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少,但是我们也不能毫无节制挥霍。尽管石油可能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稀缺,但是如果人类想要进行长期发展的话,必须合理利用地球的资源,因此我们还是得合理利用石油,并继续研发新清洁能源。
国内成品油价将迎来"两连停"是真的吗?
12月14日下午,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表示,14日国内汽、柴油价格不作调整。这是继上轮调价搁浅之后,油价迎来“两连停”,这也是今年国内成品油调价第8次搁浅。
通知称,自2017年11月30日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窗口期以来,国际市场油价继续小幅波动,按现行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测算,12月14日的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与11月30日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相比,同时考虑11月30日未调价金额,累计调价金额每吨不足50元。根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本次汽、柴油价格不作调整,未调金额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目前,2017年成品油市场共经历23轮调价,其中10次上调,6次下调,7次搁浅。而本轮调价搁浅为年内第8次搁浅,涨跌互抵后,汽油累计上调365元/吨,柴油累计上调350元/吨,折合升价,92#汽油及0#柴油均上涨0.29元。后期来看,EIA整体偏向利空,虽然原油库存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但成品油库存增加,加之美国原油产量继续走高,国际油价下行压力仍存。消息面难以给予市场有力支撑,且进入汽柴油需求淡季,市场购销实质性好转难度较大。而12月28日将迎来年内最后一个调价窗口期,调价再度搁浅或以小幅下调收官。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