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对贵金属的影响-中美关系下的金价
1.美联储降息对美元汇率有什么影响啊?
2.有没有人给我说下最近的外交状况?
3.利率跟黄金价格有什么关系?
4.黄金涨幅趋势如何分析
5.《辛丑条约》大清国赔偿四亿五千两白银, 为何日后列强纷纷放弃?
美联储降息对美元汇率有什么影响啊?
美联储降息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降息在美国证券市场引起剧烈反应。
美联储宣布降息决定之后,市场反应较为剧烈,2007年9月18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跃升336点至13739.39,创下2002年10月15日以来的五年最大当日涨幅;标准普尔500指数跃升43点至1519.78,上涨2.9%;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跃升70点至2651.66,上涨2.7%。市场反应剧烈的原因在于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在政策调整幅度上超出了市场事前的普遍预期,Bloomberg的调查显示,近80%的经济学家和市场参与者预测美联储仅会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
降息将对美国实体经济产生滞后的扩张性影响。
降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利率降低将减少投资成本、增强投资需求,投资扩张弥补消费萎靡带来的增长动力不足;二是利率降低将减轻住房抵押贷款人的还贷压力,抑制房市违约率的不断上升,进而防止“次级债风波”的持续恶化;三是利率降低将进一步缓解信贷紧缩状况,减弱生产活动和企业扩张的融资困难;四是利率降低将支撑美元汇率贬值,刺激出口增长;五是利率降低将增强市场预期,抑制经济活动在信心缺乏下的萎缩。
受政策时滞影响,这种刺激作用的大小在短期、中期和长期(短期为1年之内,中期为2到3年内,长期为4到5年内)有所不同。短期看,宽松货币政策的扩张效应会逐渐显现。在降息初期实质效应较为有限,金融市场的走强将主要源于降息带来的信心恢复。从第二个季度开始,GDP增长受消费萎靡的抑制影响将有所缓和。中期看,降息能使美国经济避免陷入衰退。长期看,降息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将非常有限,价格机制的调整将使降息效应基本体现在流动性增加和通胀压力加大上。总体看,美联储降息在短期和中期将给美国经济增长提供助力,“次级债风波”带来“大萧条”式美国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较小。
我们用1971年第一季度至2007年第二季度时间序列上连续146组数据对美国实际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之间的长期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美联储基准利率下降或货币供应增加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会在3个季度之后完全显现,这意味着美国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为3个季度,在政策变化初期实体经济受到的影响较小,而在10个季度之后,货币政策变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将缓慢消失。由此可以推算,此次降息将使美国经济在2008年第二季度出现反弹。
降息将使美元持续贬值。
降息50个基点以及由此确认的宽松货币政策取向将使美元汇率持续走弱,而且这种走弱是美元相对于其他主要货币的全面走弱。美联储此番大幅降息迅速在外汇市场上引起了强烈反应。2007年9月24日,美元指数创下78.313的本世纪新低,这一数字相对于2001年7月6日创下的121.0的本世纪高点已经下跌了35.3%。美元指数的大幅下降是各权重货币集体对美元升值的整体表现。进一步分析,美元贬值并不局限于短期,原因有四:一是根据均衡汇率决定的利率平价理论,利差变化带来的资本外流会导致本币贬值,美国利率政策较其他经济体更趋宽松将带来美元走弱的影响;二是根据均衡汇率决定的基本因素理论,经济基本面的强势是币值坚挺的基础,美国经济增长在“次级债风波”中的预期看淡将给美元汇率带来贬值动力;三是根据均衡汇率决定的国际收支理论,政府可以通过货币贬值来减轻债务负担和减少贸易赤字,美国长期的“双赤字”将导致美元贬值的基本走向;四是根据均衡汇率决定的资产组合平衡理论,“次级债风波”影响下,国际投资者对美元资产的减持会加剧美元走弱。
美联储降息对国际金融的影响
降息将使国际货币体系稳定受到负面影响。
美元持续贬值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其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下降,从而增加油价和金价大幅上涨中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分析,代表“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及由习惯和历史沿革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国际货币秩序的总和”的国际货币体系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包括储备资产安全、汇率制度稳定和收支调节有效三个层次的内涵,而美元贬值以及油价和金价的波动高企将恶化这三层内涵,并给国际货币体系稳定带来负面影响。
美联储降息还给国际商品市场带来了较大影响。
国际金价在持续上涨之中已经突破2006年5月12日730美元/盎司的历史高位,2007年9月21日金价最高升至739.3美元/盎司,较2001年2月16日253.85美元/盎司的本世纪低位上涨了191%。国际油价在供需博弈之间已经进入新一轮冲高阶段,2007年9月21日油价一度走上82.40美元/桶的高位,较2005年5月24日49.66美元的低位上涨了65.9%。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国际货币体系不稳定并不局限于短期。由于黄金和美元同时发挥着价值储藏的职能,所以美元贬值将使黄金的替代避险作用更为明显;而由于石油标价货币大多为美元,所以美元贬值也会给油价上涨形成支撑。我们用2005年6月23日至2007年9月25日美元指数、金价和油价589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两年来金价波动受到美元贬值较大影响,而油价波动在显示出较强自主性的同时也与美元币值较为相关。因此,美元的贬值将与金价和油价的高位波动一起增强国际货币体系中长期的不确定性,并给国际投机性资本的大幅流动创造条件。
美联储降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降息将减轻美国需求下降对中国出口的负面影响。
前述分析表明,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增长短期内会有所放慢,但不太可能出现大幅下降。中国出口在本世纪一直保持较快增长,而且市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已经降低了中国出口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对美出口占中国出口总值比率从2005、2006年的21%左右下降到近几个月的20%以下,2007年7月,这一数字已经降至18.96%,创下本世纪以来的最低点。美联储降息将刺激美国经济增长,抑制美国进口需求的过快下降。在“次级债风波”发生的2007年8月,中国出口总值增长并没有受到明显影响,1113.6亿美元的单月出口总值创下了历史新高,相比7月的1077.3亿美元增长了22.7%,在美联储降息影响下,这一高增长势头将继续维持。
美联储降息不会改变中国货币政策审慎收紧趋势。
在美联储降息决定发布之后,很大一部分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中国货币政策的有序紧缩受到了外部“掣肘因素”的影响,他们认为中国央行以往的加息行动是在美国利率维持高位、中美之间存在较大利差的背景下进行的,而中美利率政策方向的背离将会在收缩利差的同时给中国进一步紧缩银根形成制约。我们认为这种分析有失偏颇,依旧维持我们之前对中国货币政策走向的判断:“宏观调控的重点是遏制金融增长高位加快的势头,切实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宏观调控将进一步加强,年内央行还有一次甚至两次加息的可能。”
从中美经济角度看,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当前中国内部均衡缺失相比外部均衡缺失更具有紧迫性,尤其是2007年以来宏观经济金融增长高位加快,CPI和金融机构信贷增速较快,货币政策进一步紧缩的压力增加;二是国际游资的流向对中美利差变化本身并不十分敏感,而更看重人民币升值、中国股价和房价等资产价格高涨带来的收益。
美联储降息释放的流动性给中国带来双重风险。
美联储此番大幅降息和未来可预期的进一步放松银根所带来的过剩流动性,很可能将流入预期回报较高的中国市场。这种国际资本流动变化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双重风险。
首先,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金融开放压力将进一步增强。由于中国目前资本项目还没有全面开放,因此国际资本在中国市场投资价值放大的背景下会进一步要求中国金融改革提速。此外,国际游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会带来人民币升值更大的市场压力,尤其在美元可预期的持续贬值下,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将加大。
其次,中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非理性繁荣”的风险将进一步加大。由于市场内部风险控制尚不完善,中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在国际流动性涌入加大的背景下有可能出现投机势力更趋活跃、资产泡沫不断形成的发展态势,增强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周期性风险。从数据来看,中国房市已经吸引了大量外商直接投资,2006年外资对中国房产行业的月度平均投资尚不足8亿美元,但2007年前8个月都逼近或超过了10亿美元,2007年8月这一数字已经高达14.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21%。与此同时,对房地产行业投资占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总值比率也从2006年初的0.085%跃升至2007年8月的27.6%。
商业银行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
——关注美元持续贬值带来的外币资产管理问题。在目前商业银行股东和市场主体都较为关心“次级债风波”对中资银行收益影响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外币资产管理需要通过资产组合及时调整来防止可能损失的出现,并审慎减少对固定收益类美元资产的购买和持有。
——密切关注美国政策环境变化可能带来的海外发展影响。在降息带来流动性增加的背景下,美国监管层为最大限度地抑制海外资本流入美国进而减弱流动性过剩压力,未来很可能以提高透明度、公司治理以及反洗钱法律架构不足等市场门槛来人为放缓中资银行的市场准入或业务开办审批进程,对此商业银行应密切关注相关政策变化,主动拿出应对措施。
——密切关注境外资金可能加大流入中国股市和房市等境内市场的动态,主动防范信贷风险。尤其应加强对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按揭贷款的审查力度,严格控制信贷发放节奏,并加大房地产贷款证券化的创新力度。
有没有人给我说下最近的外交状况?
中国与俄罗斯联手,否定了英法美等国提出的制裁叙利亚的提案,从美国等国对利比亚的战争可以看出,再不制止,再让它们恣意忘为,那最终中俄也要成为第N个利比亚和叙利亚,大国之间的博弈和明争暗斗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日本还沉浸在东京电厂核事故的后路症中,对国际有一些事情并不是很感冒,但对中国的钓鱼岛侵占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正准备从法律上正式成为日本领土。它的经济也在老年化中疲软乏力
南海国家中菲律宾虽然遭受了地震,但与美国联手,侵占中国岛屿的节奏正在加快。越南也是一样,表面上与中国好,但下面是心照不宣地有条不紊地。按部就班地霸占着中国南沙的大部分岛屿
3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德国总理默克尔。在谈到两国关系时,说,中德建交40年来,中德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展望下一个40年,中方愿同德方一道,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开放的姿态,审视和把握好两国关系的定位、目标和方向,进一步加强对话、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德战略伙伴关系长期健康深入向前发展。在谈到中欧关系时,说,中欧是国际社会两支重要力量,在当前国际形势深刻复杂变化、各种全球性挑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中欧共同利益更加广泛、互利合作需求日益增多。中方愿与欧方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推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取得新进展。默克尔说,建交40年来,德中各领域交往与合作日益紧密,成果丰硕,两国关系的基础更加广泛和坚实,发展前景更加广阔。当前,两国经贸合作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德方希望同中方加强在农业、环境、气候变化、人文等各领域交流合作,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促进相互投资。德方愿与中方共同努力,推动欧中关系进一步发展,并通过二十国集团等机制加强在国际问题上的合作
2.1月1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统一经济空间正式启动。这意味着三国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开始走向更高水平的一体化。这也是三国在朝着最终建成欧亚经济联盟的目标迈出的又一重要步伐。一般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有4个发展阶段,分别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和经济联盟。俄白哈三国经济一体化建设已经历了前两个阶段。2010年1月1日,俄白哈三国启动了关税同盟,标志着三国经济一体化进程进入实质阶段。从2011年7月起,三国取消了相互之间的海关。
3.欧盟外交官1月4日在此间透露,欧盟各国就禁运伊朗石油初步达成共识,但何时正式通过禁令并实施还未决定。此消息一经披露,国际市场迅速作出反应,国际油价、金价闻声上涨。
4.法国总统萨科齐表示,在欧盟和欧元区其他成员国未能达成一致前,法国有可能率先征收金融交易税。萨科齐总统特别顾问也于当天证实,法国政府将在1月底前就征收金融交易税作出决定。但法国舆论认为,萨科齐此举旨在为即将举行的大选做准备,实际上难以付诸实施。事实上,法国这一自行其是的想法在大西洋两岸也都不被看好,缺乏实施的国际合作基础。
5.美国国务卿克林顿1月13日宣布,美国将与缅甸互派大使。克林顿在当天发布的一项声明中说,经与国会议员磋商并遵照总统指示,美方将开始与缅甸互派大使的进程。她说,此举将加强并深化与缅甸人民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她同时说,互派大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将取决于缅甸继续推行改革并取得“持续进展”。
6.俄罗斯国防部空天防御兵发言人阿列克谢·佐洛图欣1月15日对媒体说,去年11月发射失败的“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的碎片于莫斯科时间15日21时45分左右(北京时间16日1时45分)坠落在太平洋海域。“福布斯-土壤”是近15年来俄实施的唯一火星探测项目,其主要目的是从火卫一采集土壤样本运回地球,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也搭载于其上。
7.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影像巨头柯达公司在纽约申请破产保护。
8.泰国外交部近日宣布,泰国已经承认巴勒斯坦为一个独立国家。据美联社20日报道,泰国已正式向巴勒斯坦驻联合国代表团和其他联合国会员国及观察员国代表团递交了一封信件,承认“在1967年边界基础上独立的巴勒斯坦国”。
9.欧盟外长会议1月23日达成对伊朗制裁决议,禁止成员国从伊朗进口石油,并对伊朗中央银行进行制裁。
10.日本首相在1月24日开始举行的第180次例行国会的众参两院全体会议上发表了新内阁成立以来的首次施政演说。野田在演说中提出将构建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把消费税增税部分用于加强育儿、护理援助和维持养老金水平等领域,实现“还之于民”。
11.瑞士东部小镇达沃斯大雪纷飞,迎来了世界各地怀揣着热情与期待的客人。2012年达沃斯冬季年会于1月25日—29日举行,来自100多个国家的2600余名代表参加此次主题为“大转型:塑造新模式”的盛会,围绕“发展与就业”、“领导与创新”、“资源与可持续”和“社会与科技”4个分议题进行研讨。
12.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1月25日宣布,为刺激美国经济复苏,将把接近于零的联邦基金利率延续到2014年底。他同时表示,新一轮债券购买计划,即通常所说量化宽松政策,也在考虑之中。
利率跟黄金价格有什么关系?
将黄金作为通胀保值债券看待,价格和实际利率密切相关,当前低通胀环境下,名义利率成为主导黄金价格的因素;
分析黄金价格,可以简单将其作为通胀保值债券看待:黄金价格和实际利率呈现反向关系。
黄金价格和实际利率并非线性的:当实际利率较高的时候,黄金价格对实际利率的变化并不敏感。这也很好理解,在经济向好其他资产可以提供更高收益率的时候,黄金的吸引力大幅下降,这时候即使是实际利率有些许下降,黄金的价格也不会有明显上升。因而,用实际利率看黄金,还是在实际利率在0附近的时候最有效。
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黄金价格,那就是全球负利率债券规模。负利率债券规模和黄金价格密切相关。这和实际利率影响黄金的逻辑一致:负利率债券规模上升,黄金作为零利率债券的优势显现,价格也随之上升。
当前全球负利率债券规模接近17万亿(彭博巴克莱指数统计),我们可以做一个假设,如果按照历史经验,美债降息周期中利率高低点差距在300个BP以上,那么在本轮降息周期的末尾,美债有零利率甚至负利率的可能,而美国国债规模超过20万亿美元,如果美国国债出现负利率,将推升黄金价格迅速增长。在此之前,在全球利率下行周期中,其他国家负利率债券规模将持续增长。
实际利率对黄金的指示意义更多是方向性的。关注中美利率走势,可以发现尽管利差有收窄或走扩的区间,但是趋势基本一致。
黄金的上涨、美债的下行、全球负利率债券数量的增加都在讲述同一个故事:在全球经济下行的背景下,货币政策不得不承担更多任务,中国的利率下行是全球经济下行和货币宽松的一部分。
黄金涨幅趋势如何分析
—— 以下数据和分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黄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黄金作为唯一兼具商品和货币双重属性的特殊产品,是最忠实的资产和现代信用货币的物质基础。从历史上看,黄金在应对金融危机、战争灾变以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20年初全球爆发“速度最快、范围最广、难度最大”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经济压力下行的背景下,黄金的价格持续增加。
全球黄金供不应求现状有所缓解
(一)全球黄金供给上行变动
黄金开采属于全球性业务,遍布除南极洲之外的各个大洲,黄金由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矿石提炼生产。从全球黄金供给情况看,世界黄金协会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2-2019年全球黄金供给量波动变化,2019年全球黄金供给量共计6219.4吨,较上年同比增加4.15%。
注:全球黄金供给量数据=金矿生产量+生产商净套保量+黄金回收量+ 伦敦金银市场量,数据来源于世界黄金协会。
具体看,全球金矿供给中金矿产量最多,其次为伦敦金银市场协会和回收金供给量,2019年,全球金矿生产量共计3530.9吨,较上年减少20吨。2019年伦敦金银市场协会及回收金的供给量均较上年有明显提升,分别为1393吨和1296.2吨。
从世界金矿生产国的代表性国家看,中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金矿产量排名前三位,其中中国是全球金矿产量最多的国家,2019年金矿产量为380.2吨,占全球金矿产量的10.77%,俄罗斯和澳大利亚金矿产量分别为329.5吨和325.1吨,产量占比分别为9.33%和9.21%,其余国家金矿产量占比不足6%。
目前全球金矿产量的集中度较高,从世界黄金协会2019年各国黄金产量数据看,金矿产量排名前十的国家金矿产量共计2040.1吨,占比57.78%,而全球金矿产量前二十国家金矿产量为2723.6吨,占比77.14%,由此可见世界金矿产量的国家集中度较高。
(二)全球黄金投资需求拉动
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12-2019年全球黄金需求呈现波动变化态势,其中2012-2015年全球黄金消费量逐年下滑,2016-2019年需求量相对平稳,2019年全球黄金消费量为5782.7吨,较上年同比增加1.93%。
2019年全球黄金的需求领域中,受金价上涨的影响,抑制了金饰需求和黄金科技领域需求,但是受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全球经济不稳定性加剧等因素的影响,黄金的投资价值属性逐渐显现,投资消费需求、央行储备需求均有明显增加。具体看,2019年首饰及科技消费量分别为2122.6吨和326吨,均较上年有明显的下降。但是投资、央行及伦敦金银协会黄金需求量均较上年有增加,分别为1273.4吨、667.7吨和1393吨。
全球黄金供不应求现状有所缓解
(一)中国黄金供给下行变动
据中国黄金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2-2019年我国原料黄金的产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变动,2019年国内原料黄金产量为380.23吨,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与2018年相比,减产20.89吨,同比下降5.21%。受自然保护区内矿业权清退、矿业权出让收益政策、氰渣作为危险废物管理、矿山资源枯竭等因素的影响,河南、福建、新疆等重点产金省(区)矿产金产量下降。
2020年上半年,我国国内原料黄金产量为170.07吨,与2019年同期相比,减产10.61吨,同比下降5.87%。其中,黄金矿产金完成141.82吨,有色副产金完成28.25吨。上半年,矿产金产量排名前5的省份为山东、河南、云南、内蒙古和陕西,矿产金产量合计57.69吨。多数省份矿产金产量出现下滑,其中,湖北、安徽和贵州等省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矿产金产量降幅均超过20%;西藏、青海和河北等省份受疫情影响较轻以及产能增加等原因,矿产金产量实现25%以上的增长。
(二)中国黄金需求整体下降
从黄金的消费量看,2014-2018年我国黄金消费量逐年增加,2019年,全国黄金实际消费量1002.78吨,与2018年相比下降12.91%。其中:黄金首饰676.23吨,同比下降8.16%;金条及金币225.80吨,同比下降26.97%;工业及其他100.75吨,同比下降4.90%。受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因素影响,国内黄金消费疲软,尤其受2019年下半年黄金价格的不断攀升,黄金首饰消费出现明显下滑。黄金首饰加工业继续削减库存,但中金珠宝、上海豫园等传统黄金零售商仍能依靠扩张加盟保持销量增长。
2020年上半年全国黄金实际消费量323.29吨,受疫情防控、经济增长放缓和金价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黄金消费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同比下降38.25%。
(三)黄金市场交易活跃度高
黄金市场也受到了越来越多投资机构的关注,黄金现货、期货成交量呈大幅增长趋势。2019年,上海黄金交易所全部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量6.86万吨(双边),同比增长0.12%,成交额21.49万亿元,同比增长15.69%;上海期货交易所全部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量9.25万吨(双边),同比增长186.84%,成交额29.99万亿元,同比增长238.92%。12月20日,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权正式挂牌交易,为黄金交易品种增添了新的避险工具。
(四)2020年黄金价格上涨
全球贸易摩擦冲击和2020年以来公共卫生事件在全球的爆发推动了国际黄金价格大幅上涨。据生意社统计的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黄金市场价格波动上升,至2020年8月1日黄金市场价格最高达到了441.1元/克。
2020年全球以中美为代表的贸易摩擦持续加剧,且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人们对经济的预期较不乐观,促进了兼具商品和货币双重属性的黄金价格的上涨,短期内随着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恶化,黄金价格将继续维持高位。
《辛丑条约》大清国赔偿四亿五千两白银, 为何日后列强纷纷放弃?
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当年中国向列强赔偿的本金4.5亿两白银,是按照当时中国的人口4.5亿,一人一两而制定出来的具有惩罚和羞辱性质的赔偿。后来列强放弃赔款,甚至于返还赔款,这些都不是什么义举,多是出于他们自己的利益考虑。
美国退还多余的赔款,其实此前就有先例。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曾经封锁马关海峡,攻击西方的商船,从而惹恼了西方诸国,促使英国、法国、荷兰和美国联合起来逼迫日本开放海峡,并且赔偿300万美元。美国拿到这笔钱不仅没有动,还帮他们存得好好的,20年后,将这笔钱还给了他们。日本人对他们确实感激,还修建了美利坚码头。
1902年清政府在准备支付赔款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因为当时银价下跌,金价上涨,规定好的4.5亿两白银,在条约原文之中是按照市价易为金款。到底是赔金还是赔银,中国又和列强起了争执,为了挽回损失,中国坚持赔银,而当时支持中国的只有美国。中央官员们惧怕列强,还是畏畏缩缩不敢对美国以外的列强坚持的?赔金?提出异议。
所以到了后来,清政府除了向美国赔银,对其他国家还是妥协赔金子。美国的好心换来了清政府的歧视,但是在梁诚的周旋之下又对中国颇为同情,主要还是不愿意激起民间对洋人的反抗。梁诚见美方海约翰态度放软,开始和他讨价还价,说如果美国带头核减的话,可以换来一个好名声。
梁诚的说法打动了海约翰,海约翰起草文书建议国会退还余款。而当时中美关系低潮,后海约翰又去世了,所以一直等到1907年罗斯福才将这条提案提交国会并且通过。
美国将多余的赔款还给了中国,要求作为教育经费,包括补助中国学生去美国留学。只是当年谁还把教育当回事,袁世凯瞄上了这笔钱,后来美国多方施压才将这笔钱定下来用于教育。清华大学就是利用这笔退款成立的。
有了美国开的这个先例之后,列强也渐渐开始考虑用退款收买人心。比如俄国苏维埃政府取消了庚子赔偿,主要是想要北洋政府承认他们的合法地位。法国、英国、比利时、意大利都退了一部分的钱,同样指定用于教育事业。而日本和德国则一毛钱都没退,当时为了保持海关的税收、维护信用,一直向日本继续支付庚子赔款,甚至到抗战爆发以后。德国也是一直赔偿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对德宣战。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