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澳洲人均消费水平具体数据

2.原油出口为什么用桶计量而不用吨?每桶是多重?

悉尼的油价什么单位_悉尼交易所最新消息

货原油报价原则:交易所以布伦特原油市场价格为基础,综合国内原油市场价格及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兑美元基准汇率,连续报出现货原油的人民币中间指导价。国内现货原油报价单位:人民币元/吨,报价保留到元的整数位。

国际原油价格是美元报价,只需要按汇款折算就成。当然还不是最终价格,还要加上保险及运费,才是到岸价格。

国际原油价格与国内原油价格的换算关系:国际原油价格单位美元/桶指的是国际上原油的价格,并不是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国内是元/升。

换算关系1:国际原油价格是以桶为单位,国内以升为单位国。国际原油价格的一桶相当于159升。

换算关系2:国际原油价格是以美元为单位,国内以人民币为单位,现在一美元大约换6.8元人民币。

换算关系3:国际原油价格指的是国际上原油的价格,并不是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国内油价指的是成品油的价格。国际上原油转换成成品油的比例大约为1:0.9,加上加工损耗、原油进口、加工成本,比例大约为1:0.8,以美国前几年的数据为例,当时原油18美元/桶,美国商人卖22美元/桶,比例大约为1:0.82。美国的成品油质量是高于国内#97油的。

澳洲人均消费水平具体数据

备注:美国、墨西哥、委内瑞拉和日本使用的单位是美国加仑(3.785升),其他所有国家均为英国加仑(4.546升)。

好像1毛钱吧,人民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委内瑞拉的石油价格堪称世界最低。同全球石油储量之冠沙特阿拉伯相比,委内瑞拉的石油价格仅仅是前者的三分之一而已。

由于不必担心油价疯狂上涨,委内瑞拉人依然十分喜欢油耗高、马力足、车厢宽敞而且乘坐舒适的大汽车。当地人表示,低廉的石油价格是委内瑞拉最重要的“国家特色”。他们甚至喜欢用油价来嘲笑美国:“布什总统苦心经营的石油储备哪儿去了?”据悉,政府补贴是委内瑞拉维持低油价的原因。目前,委内瑞拉一天向美国出口120万桶原油。同时,委内瑞拉还通过其设在美国的炼油厂向当地贫困家庭提供低价供暖油(比美市场价格便宜40%)。另外,委内瑞拉还向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小国出口低价石油。

原油出口为什么用桶计量而不用吨?每桶是多重?

悉尼

水电费:

悉尼的电费和水费是按季度收,电费要145左右,水费则是110左右。

因为悉尼的气候比较适中,冬天和夏天只有几天需要空调,这个电费就省了很多,但是,燃气费是折成电费含在里面了,这样一算还是很便宜的。

用水量是比较大的,最起码每天早晚洗澡,每周两次泡澡,应该用水量不小。平均下来,每个月水电燃气费大约是90左右。

通讯费:

手机电话费包月是60元,其中可以打600分钟的电话,短信不限,没有漫游费,也没有接听费。

家里的座机每月固定收费30元,其他通话费用另计。

网费每月50元,宽带36G。还有80元120G的。

交通费:

市内交通主要依赖自驾车和公共交通。因为市区的车位费很高,所以上班通常乘公交。悉尼的公交很发达,公交卡的种类也很多。

一种红色季卡在规定的区域内,可以乘火车、公共汽车和轮渡,而且可以无限次的使用。这种季卡每张418元,有了这张卡,可以覆盖悉尼的六个交通区间,非常方便,特别是轮渡,相当于乘游轮游悉尼港湾了。

养车费用:

在悉尼养车很便宜,保险费很低,7座丰田全险一年才1700元左右,注册费大概300左右,验车30元左右。

汽油费就更别说了,尽管比美国贵,那也比北京便宜太多了。丰田车油箱容量75升,加满一箱油,从来没有超过80元的时候,即使油价经常波动。由于油的质量好,量也足,这一箱油基本可以跑一个来回到堪培拉。

旅游度假及业余生活:

在澳洲乘飞机那是真便宜。从悉尼飞墨尔本、布里斯班、黄金海岸和霍巴特,如果乘JETSTAR的航班,一般打折票是79元左右,如果是促销票则只需要49元,有时是39元。如果是VERGINBLUE会稍贵一些,QANTAS最高,也就90左右。因为出行费用低,所以澳大利亚人旅游人数很多。

澳洲的旅游景点基本不收费,所有的国家公园除了收停车费外,不收门票,停车费10元,不限时。

澳洲的所有海滩也是不收费的,但是,游泳池要收费,每次6元,不限时间。

市内体育馆的羽毛球场地每小时10元,篮球场地每小时15元。

高尔夫场地每个人收费45元(MOOREPARK 9个洞,如果到郊外可能比这个还便宜)。

在悉尼的业余生活花费还有看**和演出。看**在这里也不算太贵,任何片子,没有大片小片之分,第一轮上演,晚上的票价是17元,白天是12元。每周的某一天是7元,各个影院不一样。

悉尼歌剧院的票价比**高很多(与国内比还是低),一场歌剧或者芭蕾,B类票在70-90之间,甲类票是120左右。

这里演唱会的门票也就40-100元之间,特别是国内来的,票价基本在30-80之间。

服装:

从穿来讲,大部分东西都是中国生产的。一套纯毛西服套装210元,西裤都是70元左右。

如果不是名牌,悉尼的衣服很少过百,大概30-50比较常见。

所以,每当打折季,买衣服的人都是数件以上的买,好像我们买菜。

日用品:

日化类的用品就更便宜了。欧莱雅的染发套装也就不到20元,潘婷、沙宣这类的洗发护发用品价格在十元左右,而且质量明显比国内好。

洗衣粉、洗衣液基本在10元以下,大概5-6元左右。

厨房用的洗洁精、去油污剂基本几元钱一瓶。

厕所内需要的卫生纸、洁厕灵、芳香剂等,50元之内,就可以买一大包了。

防晒霜通常好的也就20元左右一支。

食品:

说到吃,差异更明显,感触也就越深。澳洲的超市是常年打折,每周都有打折的东西,下面是打折价:

西装鸡:10元左右

牛、羊排:7元/公斤

鸡腿、鸡翅:2.5元/公斤

猪肉馅:10元/2公斤(如果只买一公斤则价格会高些,而且完全没水分)

带皮猪肉(像北京的后臀尖):6.5元/公斤

鸡蛋:2.7元/1打(700克)

鱼(盲曹):15元/公斤

虾:21元/公斤(如果在超市打折时只要7元/公斤)

三文鱼(生鱼片):45元/公斤

海鲜杂拌(小墨斗鱼、鱿鱼快、虾仁、小扇贝):9元/包

老干妈辣椒酱在这里只卖一元多,在国内可能得7-8元吧

其他菜价没有特别留意过,总体感觉比美国贵很多,但比国内还是便宜。

特别告知:悉尼塔旋转餐厅吃自助餐,如果是中午通过旅行社预订,只要40元一位,前段时间才36元一位,晚上是68元一位。自助餐包括:生蚝(著名的悉尼小生蚝)、基围虾、烤牛、羊、袋鼠肉,以及其他冷、热菜,冰激凌、蛋糕。在这里吃饭特别值,不仅有美食,而且有美景。悉尼的空气质量特别好,不仅可以看到全部湾景和市景,还能看到几十公里以外的蓝山。墨尔本

果菜类:--均以一公斤为单位

西瓜:1.25 AUD (现在打折多是85CENTS)

苹果:4.00 AUD

菠萝:3.00 AUD

芒果:1.90 AUD

香蕉:1.90 AUD

提子:7.98 AUD

樱桃:9.00 AUD

奇异果:60 CENTS 一个

梨:4.00 AUD

黄瓜:2 AUD 一根

青菜:1.50 AUD 一BRUNCH

南瓜:1.85 AUD

菠菜:4.00 AUD 一BRUNCH

莴苣:1.00 AUD

西椰菜:2.98 AUD

花菜:2.00 AUD

萝卜:3.00 AUD

甜椒:2.00 AUD

洋葱:1.98 AUD

马铃薯:4.98 AUD

蕃薯:3.98 AUD

菇类:4.98 一BOX

胡萝卜:2.98 AUD

西洋芹:1.98 AUD

肉:

鸡胸肉:6.98 AUD

鸡翅:3.00 AUD

鸡腿:6.00 AUD

猪肉制品比鸡肉稍便宜些

牛肉比鸡肉稍贵些

袋鼠肉:4.98 AUD (很好吃喔,对于爱美的女孩子来说是很棒的肉,据营养师分析是所含脂肪最少的肉类)

海鲜类则普遍贵

零食类:

软糖: 3.00 AUD

巧克力:3.00 AUD

牛奶:2.00~~4.00 AUD

酸奶:4.00 AUD

果汁:4.00 AUD

通心粉:1.00~~2.00 AUD 一盒

冰淇淋:3.00~~6.00 AUD 一KG

饼干:2.00~~6.00 AUD

咖啡:5.00~~10.00 AUD

COKE:2.00 AUD

速食面: 80 CENTS

蛋糕:15.00~~25.00 AUD 一个

花生:5.00 AUD 500g

腰果:4.00 AUD 500g

火山果:20 AUD 1KG

日用品:

洗发水 4.00~~~7.00 AUD

沐浴露 7.00 AUD

袜子:5.00 AUD

毛巾:3.00 AUD

纸巾:2.50 AUD 一盒

厕纸:4.00 AUD 四筒

洗碗精:2.00 AUD

洗衣粉:6.00 AUD

肥皂: 3.00 AUD

笔记本:2.00~~4.00 AUD

笔:7.00 AUD 左右

被子:60~~80 AUD

枕头:20 AUD

床单:40~~60 AUD

电热毯:30~~60 AUD

电风扇:20~30 AUD

锅子:20 AUD 左右

锅盖:18 AUD左右

杯子:2.00 AUD

碗碟:16 AUD 四副

台灯:20 AUD

筷子:6.00 AUD

刀:6.00 AUD

电视机:200 AUD 左右,是最小的14\'\'

录像机:200 AUD左右

DVD机:300 AUD 左右

热水壶:17~~40 AUD

烤面包机: 20~~40 AUD

微波炉:180~~300 AUD

吹风机:40 AUD

堪培拉

找到了一个普通中国留学生在堪培拉的费用情况,仅供参考:

房租:

一项最大的开销,住在学校提供的宿舍,每周120澳币。

学生宿舍的好处在于:水电免费,离学校近,中午还可以抽空回来吃饭或睡个午觉,基本不用自己带电脑,基本不用交通费支出等等。

食物:

一般来说,学生不太可能有时间来精心料理每顿饭,所以,一顿做几顿的事情是不可避免的。这样的饭菜品质不高,所以投入太大没有实际意义。简单地说,每周大概40-45块就够。如果是馋得不行,去中餐馆饕餮一顿,费用在10-20块之间,偶尔为之还是可以承受的。

电话费:

出门在外,往家打电话必不可少,尤其是有家有口的人。这里打回国的电话按两部分计费。本地接入费和国际通话费。本地电话有TELSTRA独家经营,但是不贵。采用的是不限时制。拿起电话,一分钟和24小时都是付一样的钱。国际电话都用IP卡,便宜到没有办法想象。最新的一种卡,每分钟2.5澳分,不到人民币1毛5分钱。

理发:

如果不愿成为摇滚歌手,必须按时理发。两个办法,一是大家互相帮忙。可是个人的手艺有限,但是实惠。到理发店,价格比较可观,我找了个香港的理发师,每次是17块。据说还有更便宜的。

香烟:

在澳洲抽烟是一项巨大的开支,特别是对学生来说。有很多办法买到便宜烟,但是总的来说还是不便宜。每天一包,最少4块钱一包。

堪培拉不大,可消费的地方不多。如果能融入老外的圈子,喝喝酒,跳跳舞也行,一周开销再加15块。

这份开支表只适用于平民子弟。在堪培拉,想花钱容易,不想花钱也容易。

布里斯班

布里斯班消费几乎比悉尼,墨尔本低30%

普通夫妻两个人每周花在超市里面80澳币左右,房费150澳币/周,打工的话中国人店最少给8澳币/小时。

食品:

牛奶是最便宜的2L的2元多,橙汁也这个价格。

水果类 橘子,苹果 最便宜1.5一公斤,别的水果基本在3元以上。

500克牛肉4~5元。

蔬菜和肉差不多价格。

大米2斤1.5元。

一个星期50元够你吃了。

车费:

公交一趟2元,是一个区,一个星期买周票20左右,学生票可以半价。

公交车可能是学生出门的第一选择,也有不少自己开车,不过油价很高(每个礼拜2晚上的油价最低,在coles或woolworth买满30块东西会有个coupon,去指定加油站加油会1l便宜4c)。在布里斯班你买一次车票,同时可以坐汽车,火车和船,车票价格根据zone来划分,同时按不同时间使用也有不同,有single(单程,在2小时内可以换程同一方向,任何不同车次),offpeakdaily(早上9点到下午3点29,晚上6点以后都可以使用,礼拜6和天,公众假期全天都是off peak),daily(每天任何时段随便坐),当然这一切都要同一个zone,不同zone另行买票或补票。

电话费:

手机卡一个月25~30元。

手机的话,你从国内带去就行了,只要去买张卡就可以使用了,大的运营商有OPTUS,TELSTRA,VODAFONE和3G,大多数中国学生会使用OPTUS,如果你签证时间够长(超过24个月),你也可以去这些运营商的门店签个手机,那样可能更划算,澳洲境内接电话是不用钱的,而且全国通用没有漫游费,电话卡里没钱了也不会被停机,照样可以接电话。顺便说一句,optus在新加坡也可以使用。手机开通跟国内不一样,你拿到卡之后还没有电话号码,你要自己去网上或者打电话去确认,就是报个地址姓名的,个人认为网上比较好,因为接电话的大多是印度人,听起来太费劲了,你确认好之后的24小时内会收到短信告知你的手机号码。

网络:

如果你租的房子没有网络,你可能还要去开通网络,澳洲的固定电话用户大多使用telstra(澳洲电讯),所以宽带很多人也使用telstra,不过我家一直使用的是TPG,速度很快,有10m,但是也是使用telstra的端口,所以等的时间会比装telstra慢。澳洲的宽带都有是流量限制的,譬如一个月10G,一个月30G,根据你包月的流量不同价格也不一致,如果流量暴了,你家的网速就会奇慢无比,要等下个月流量回来了,速度才会升起来,所以下载不要太厉害。

超市:

布里斯班最大的两个超市,也是澳洲最大的两个,分别是COLES和WOOLWORTH,每个礼拜都有不同的东西打折,然后每天关门前一些蛋糕,面包和烤鸡会大减价,一般中国人都喜欢去中国城和SUNNYBANK买菜,价格会比较便宜,而且大多数中国能买到的食物那边都有,中国城有两个比较出名的超市,一个是百灵顿超市,隔壁有个百灵顿肉店,那里的猪肉没什么味道,而且香肠是最便宜,才5块8澳币一袋,还有个袁氏行,个人觉得百灵顿比较干净,但是价格袁氏行比较低,要特别注意生产日期,袁氏行经常卖过期的东西。

卖肉的就是COCO\'S了,coco\'s门口也有卖蔬菜水果的店,里面鸡蛋便宜又好,经常去买!自己买的话要相对便宜很多,外面吃还是比较贵的,还有每个礼拜6在west end有集市,蔬菜水果比较便宜,brisbane market每个礼拜6上午都有开,里面都是大批发,价格非常便宜,可以几个朋友一起去,但是最好有车。都不是很贵,都应该负担的起。

理发:

是比较贵的,男生一般一次都是20澳币,女生会更高,剪头发,洗发都是分开算钱的,所以一般剪头发前最好自己在家洗头,在city有家韩国人开的,便宜也不错。

看病:

看医生都要预约,如果急诊就直接去医院吧,如果你是学生,入境前你应该买过医疗保险,所以看并不用担心花钱,看完之后拿帐单去学校,会帮你报销的,但是保险不包括看牙齿和眼睛,具体事项发给你的小册子上应该都会有。看病和买药都是分开的,药你可以在一般的药妆店买,有非处方药和处方药,个人建议去之前多准备点药,感冒药啊,消炎药,抗过敏药等等,入境只要申报就好了,千万不要带中药(这里指要去煮的那种中药)。

餐馆推荐:

在中国城袁氏行的旁边有家烧腊店,卤味和烧腊都很好吃,还有云吞,但是每天只开到下午三点。中国城还有家泰国菜馆也不错,隔壁还有个台湾人开的简餐店,珍珠奶茶和laksa非常好吃,也比较便宜。在city的commonwealth旁边有条小巷子,里面有家店珍珠奶茶也很好吃,而且比休闲小站便宜很多。city有两家韩国餐馆很出名,一个是韩国食堂,在queenstreet上,每天开得很晚,每个礼拜2休息(好像是的,有点不记得了),另外一家在elizabethstreet上,有烤肉吃,说到烤肉,中国城也有家自助烧烤店,不过离china town有点小距离,肉种类很多,就是水果只有一样,就是橙子。自助餐厅最出名的就是sizzler,我不是很喜欢,因为全是沙拉和水果,牛排也有,需要另点。在sunnybank plaza的food court里面有家华人开的buffet,东西很多,周末还有海鲜,味道还可以。在city,穿过elizabethstreet的food court左拐,在festival tower的对面有家越南米粉店,虽然没有sunnybank的那家好吃,也还错了,能解一时之馋,festival tower楼上有nando\'s,是家风味独特的烤鸡店。如果你爱饮茶,city queen street的金满楼和八里坪的富瑶都是很好的选择。

在city的门口你可以乘坐免费的公车,就是free loop,环绕布里斯班的CBD一圈,周一到周5,10-15分钟一班车。

布里斯班的主要购物街是queensstreet,有myer和david jones,还有很多各式各样的专卖店。

阿德莱德

因为运输的缘故,所以物价高,城市过于安静,少有消遣的地方,比较寂寞,所以适合学习,天气冷热极端类似墨尔本,工作机会非常少,更不适合不讲英语的人生存。

在阿德雷德的消费主要用于吃住行,日用品和。

经济杂志最新调查数字显示在悉尼生活将多花费 18%,墨尔本多花费 17%,珀斯和布里斯班多 6%。

生活成本受独居或合租,住宅位置的影响。如沙滩,市中心等高消费地区费用会较高。

下列指南是普通学生到达澳洲前后支付的,周均基本消费和常用品。所有价格都是以澳元计算的。

租金:100-250

食物:50-80

气电:15-25

交通:15-20

、服装:35-40

电话、邮资:20-30

周消费:275-445,年消费:14300-22880

珀斯

没有来澳洲前,都认为墨尔本,大城市,物价高。事实上恰恰相反。从珀斯到了墨尔本,才发现,墨尔本的日常生活用品比珀斯便宜至少5-10%的样子。原因是因为珀斯没有什么工业(矿业除外),差不多绝大多数的东西,包括食品、日常用品都得从东部运来。珀斯距离东海岸3500公里的自然距离,是主要因素。好歹珀斯收入也高。

房价及房租差不多,交通费的话,珀斯比墨尔本便宜,特别是学生,打折后也就1.8元。

看到这个题目,第一反映就是那个桶贵了的笑话:2008年国际油价140美元/桶时,国内油价6块多/升,2018年国际油价不到80美元/桶时,国内油价却要7块多/升,原因是桶贵了。不过玩笑终归是玩笑,因为现在的原油出口根本不是装在桶里的。陆地上的,一般都是通过输油管道运输,直接在出入口设置仪器计量(比如中俄原油管道,由俄罗斯远东管道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经中国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运输至大庆油田);而未接壤的比如从沙特阿拉伯进口的石油,则是通过油轮直接运输到我国的各港口,并非我们想象中的,先一桶一桶灌装,在运输的,所以目前现实中根本没有油桶影响油价的概念。

现实中我们计量一般不是用重量就是用体积来计量,很少会说用到桶,那么为什么原油会使用桶来计量呢?这其实是习惯使然。因为在早期美国人的石油是用桶来计量的,现代石油工业诞生之地的宾夕法尼亚州,1859年,德雷克们用机井打出石油后,仓促间人们直接用各类桶来盛装石油。不过杂乱的度量衡不单给买家造成困扰,也成为政府立法和课税的麻烦。根据一般规律,当行业发展到相当程度,统一标准势在必行。因此最终美国人制定了42加仑制式的桶空重64磅就成为了标准(主要系这个体积大小的桶)适合放置在平板火车上,当时一节火车刚好可以放置20桶,在拉到港口运输到各地。随着技术的发展,虽然后来先后诞生了管道运输以及油轮运输,但是由于习惯使然,美国人仍然习惯按照桶来计量。

如果说美国不是世界第一强国,那么桶计量的只会在美国,因为后续发展的很多其他国家并不使用桶计量,比如日本东京交易所的原油期货目前仍然是按照国际单位千克计价,但是二战后,随着美国的崛起以及美元成为世界货币之后,美国操控着世界主要的原油出口,世界其他各国也就慢慢被迫接受以桶计量的原油了。

目前标准的1美制桶=42美加仑=158.98公升;至于说多重?这个不一定,因为不同产地的石油密度、品质不一样,因此在同等的容积下,重量也会出现偏差;目前而言,一桶石油平均的重量大致在0.137吨,也就是说1吨石油大概需要7桶石油。

为什么说: 原油出口要用“桶”统计而不用“吨”计量,我们中国的原油计量单位是“吨”,那么,对于西方而言,西方国家的石油计量单位为“桶”,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其实,我个人觉得:对于西方人而言,用“桶”计算原油出口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我个人觉得石油之所以用“桶”作为计量单位的原因是我国进口的大量使用,目前都在欧美等西方国家手中,那么,为了方便他们的计量单位,也为了符合他们的交易习惯,他们就把原油规定为桶,而不是吨。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吨是质量单位,桶是一个体积单位,那么,我们大家都知道,由于不同产地的石油,密度是不同的,每一桶石油的重量也是不一样的,就像我们在清朝的时候,山西商人交易的银子其纯度为为99%。但是,岭南地区也就是现在的福建地区人们所使用的银子的纯废可能只有97%左右。

再加之,由于原有的密度,如果用吨算的话,那么,它的质量可能有些误差,但是,如果用桶计算的话,我们大家都知道在密度上有一个换算公式,所以在这就不用解释了。

总之,就是对桶这样单位是体积单位,质量单位与体积单位之间,还有着较为复杂的换算关系,有些是不同产区的油密度不同,所以,为了方便用桶作为计量单位。

也就是说有体量单位作为原油交易的计量单位的因为是一桶油的质量,不同质量、不同的体积是因为密度不同,但是,它的体积也是是相同的。

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 原油这个东西掌握在美国人手里面,二战期间,石油的计量单位根据国际上的换算单位并不是用“桶”来计量的,而苏联则是用“吨”来计量的,但是,美国人当时为了便于石油的交易用“桶”作为计量单位,为了运输也为了交易方便。

所以,桶这个单位作为计量单位用着用着就习惯了。

在中国人的意识中,原油可以说用桶计算起来更为方便,但是,为什么要用桶计算了?

其实, 说白了,桶作为计量单位,对石油贸易交易是十分有利的,因为桶就如同商品的集装箱可以大规模的在海域和陆运之间调度,而且计算出售很方便,如果用工作量“桶”作为计量单位的话,由于密度的不同,其交易难度是大大增加。

这是趣事!原油为何统一用“桶”计量?而汽油一般用升计量?

一切源于习惯做法!

盎司; 黄金重量单位(1盎司=28.3495克)。一般人熟悉克的概念,对盎司感到生疏,但黄金玩家不会混淆。

克拉 ;钻石重量单位(1克拉=0.25克)。不少人误以为克拉是计算钻石大小(体积)的单位。但钻石玩家不会混淆。

英尺; 长度单位,一英尺=30.48厘米。(据说;十三世纪初,英国尺寸长度混乱,引起交易纠纷不断,英国约翰国王召集大臣们讨论一尺应该多长?没扯出结果。约翰王愤怒跺了一脚,指着他的脚印说;“这就是一尺”,于是,英尺长度就确定下来了。

英码; 长度单位,一英码=91.44厘米=3英尺(据说,码的长度确定与英尺长度确定类似,亨利国王伸直手臂,竖立大拇指说,从他的鼻尖到他的大拇指尖的距离就是一码!于是大臣们赶快小心翼翼丈量并确定下来)

米(公尺) ;法国人玩法。法国科学院将从北极点到赤道经线长度的一千万分之一规定为1米,并于1799年在法国法定使用。奠定了今天国际长度公制(十进制)基础。

公斤(千克) ;法国人玩法。法国定义了“米”的长度,就按“十进制”定义了分米。法国规定在4℃时,1立方分米纯水的质量为1公斤。并用铂铱合金制了一个高度、直径都是39毫米的圆柱体代表这个质量。这个“金属疙瘩”至今是公斤(千克)的基准物。

这是美国人的玩法,由于美国控制了世界原油买卖,原油用桶计量成为通行做法。

例如;买一船原油,船轮的油仓体积固定不变,一口气灌满了就知道体积是多少立方米,快速折算出是多少桶。若要实际称重是多少,则比较繁琐。

1升90号汽油平均重0.72公斤:92号重0.73公斤; 97号0.737公斤。看来,价格与重量还是呈正比关系。

看到这个问题大家都很懵,今天我来向大家解答,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桶(Barrel)是目前几乎所有最重要的原油期货计价单位,如布伦特(Brent),美国德克萨斯西部中质原油期货(WTI)以及OPEC一揽子参考价格(OPEC Reference Basket)都是基于桶这个计量单位。三种期货合约交割量几乎占据了全球全部份额。当然还有一些区域性的原油期货不是按照桶计价,如日本东京交易所的原油期货是按照国际单位千克计价,但是成交量和前三种没法比。所以这里要说的是原油按桶计价虽然不是国际强制规定,但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标准。

 最大的误区是有些人觉得原油的实物交易是用桶装的,这个是最大的误解。现在原油主要靠管线运输,从油田运到炼油厂或者出口港;

 在石油开采中,最早用来盛石油的工具就是桶。不过那个时候的桶仅仅是一个工具,并不是用来测量体积的。后来,久而久之,大家就渐渐形成了用木桶装载石油的习惯。最初的石油交易也是以桶为单位来计算的,渐渐的桶就成了全世界普遍接受的石油计量单位了。

 当然,这是全球所有国家都是用桶这个单位,用于计量石油的。我国就是个例外,使用的是吨。官方在发布相关数据的时候,也是使用吨这个单位,比如我国去年一共进口的原油46190万吨。

 要准确记住1美制桶=42美加仑=158.98公升,并且了解每桶原油的重量平均为0.137吨,对于普通人可不是容易的事。就连前苏联和中国这样习惯采用公吨计量原油的国家,参与国际交易也不得不屈从“美制桶”的强大传统。不同地区开采出来的原油密度是不一样的,例如国内大庆油田开采的石油7.31桶一吨,而胜利油田的原油密度较高,6.93桶就可以达到一吨。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吧。

评论员小韩;通常情况下,中东的一桶原油约为为42美加仑或35英加仑,即158.9升。而1吨原油大约为7.35桶。桶”是西方国家的石油计量单位,“桶”不仅方便石油的运输,也便于石油交易,因此被广泛接受。

首先要说明一点,吨是质量单位,而桶是一个体积单位,与集装箱一样。由于不同产地石油的密度不同,每一桶石油的重量也不一样。。

美国使用“桶”作为单位是为了运输方便,在最初的时候石油确实是使用桶来装运的,油桶也就成为美国石油的计量单位。

 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也是世界前十大石油出口国之一,并且石油贸易是跟美元直接挂钩的,石油价格也是由华尔街操纵的,因此其他国家被迫接受“油桶”这个单位。

 很多人认为,在全球化贸易时代,使用“油桶”作为计量单位对于石油贸易是十分有利的。因为油桶就如同商品的集装箱,可以大规模的在海域和陆运之间调度,而且计算出售也很方便。

 但是其实现在的石油早就已经不再使用油桶来运输了,现在的石油都是通过管道,直接从产地出来直接输送到港口装船,然后在运送到目的地港口,再由管道送到储存罐。我们平时在路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运油的油罐车,但从来看不到拉着油桶运输的大货车

文/漂流的亚特兰蒂斯

该问题比较普遍,本人正好在该行业,这里就给大家解释一下。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澄清几个问题,或者说误解。

说了这两个问题之后,我们接下来看为什么原油进出口要用桶来计价,其实不仅仅是进出口,北美地区的油田产量都是以桶为单位。

最早开始使用“桶”来计量原油的是美国,准确的说是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1859年美国的第一口油井在宾夕法尼亚州完成,之后就迎来了19世纪60年代的石油开采热潮。

当时的原油产量不断增加,但是却没有标准的容器来装这些原油,因为当时美国的石油工业刚刚起步。所以当时的石油开采者便用盛装其他产品的桶来装石油。这些桶的形状大小不一,用处也不同,酒桶、鱼桶还有装糖浆和松节油的桶,总之五花八门。桶的容量也不同,这就给当时的原油交易带来跟大的麻烦,因为计量困难并且造成很多争端。

到了1866年,宾夕法尼亚石油生产者注意到了这问题,并开始着手推行统一的标准。最后他们将目光投到了装威士忌的酒桶上,并决定将威士忌酒桶作为原油交易的计量单位。威士忌酒桶容量40加仑(151升),但是为了有利于卖方(因为用桶运输途中会有损失),也就是石油生产者,他们决定在实际交易中将计价容量增加2加仑(实际油量还是40加仑),也就是最终计价容量为42加仑(159升)。 最终该标准在1872年被通过,一桶等于42加仑成了美国原油计量的基本单位 。

以“桶”计量原油在全世界的推广是与美元地位的上升是同步的。 原油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几个具有国际统一定价的商品,并采用美元计价 。这当然和美国国家和石油工业的强大有关,现在石油工业的绝大部分标准和 科技 来自美国,而且美国又是全球第一石油消费大国,当然具有强大的话语权。当然更重要的是美元作为全球准备货币,有其他货币难以比拟的稳定性和信用,大家都知道像美国这样的国家破产性极低,货币也稳定。所以原油采用美元计价也就理所当然,而对于石油行业美国也就顺便推行了自己的标准。

上文已经提到 一标准桶原油等于42美制加仑,也就是约159升 ,这个只是容积。但是不同品质的原油一桶的重量有差别。高品质原油,也就是我们说轻质原油由于密度低其一桶的重量要比重质油(密度高)轻。

原油的密度在0.87 ~ >1.0 g/cm3, 因此一 吨原油约等于7.2~7.35桶 。

以桶计量原油最早始于美国,用桶不用吨是因为美国的影响,原油的美元计价也助推了该标准在全球范围的推行。

主要的原油期货交易都以桶为单位。

一标准桶原油等于42美制加仑,也就是约159升;

根据原油的密度,一吨原油约等于7.2~7.35桶,也就是1桶原油等于136~138千克。

原油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几个具有国际统一定价的商品,也就是说全球任何国家只要你在国际市场上买石油,面对的都是统一的标准。

我是漂流的亚特兰蒂斯,下次见!

这是西方国家先入为主的一种计量方法。一桶容量是53加仑,一加仑为4.546升,如果盛水的话,是240公斤,油比水要轻,这就是比重。质量差的石油比重在0.8以上,如某些国产及委内瑞拉的石油,中东产石油最好,比重都在0.8以下,人们开玩笑说那儿开采的石油可以直接加进油箱。就是因为比重不同,液体要用容积来算,早期开采石油都是用大桶,习惯就一直延续了下来。

“油桶”是目前欧佩克和欧美等西方国家原油计量单位,同时也是全世界主流的石油计量单位。

首先要说明一点,吨是质量单位,而桶是一个体积单位,与集装箱一样。由于不同产地石油的密度不同,每一桶石油的重量也不一样。通常情况下,中东的一桶原油约为为42美加仑或35英加仑,即158.9升。而1吨原油大约为7.35桶。目前纽交所一般都是使用北海布伦特原油和德克萨斯轻质原油作为标准,计算每桶石油的价格。

西方世界早在几千前就使用木桶去运送葡萄酒,其实最开始的时候中东地区的人是用陶罐去装葡萄酒,但是陶罐的密封性并不好,而除了中国以外,其他的民族又没有搞出瓷器,而即便是搞出了瓷罐,瓷罐也太容易碎了,于是中东的民族就用木桶储存和运送葡萄酒。

由于木桶是圆柱状,因此非常便于运输,因此越来越多的液体商品都是使用木桶运输,例如橄榄油。后来石油被发现后,人们开始用铁皮圆桶去装载石油。

最先使用铁桶装石油的国家就是美国,在二战之前,石油的计量单位并不统一,美国使用“桶”来计量,而苏联则是使用“吨”来计量。

美国使用“桶”作为单位是为了运输方便,在最初的时候石油确实是使用桶来装运的,油桶也就成为美国石油的计量单位。

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也是世界前十大石油出口国之一,并且石油贸易是跟美元直接挂钩的,石油价格也是由华尔街操纵的,因此其他国家被迫接受“油桶”这个单位。

很多人认为,在全球化贸易时代,使用“油桶”作为计量单位对于石油贸易是十分有利的。因为油桶就如同商品的集装箱,可以大规模的在海域和陆运之间调度,而且计算出售也很方便。

但是其实现在的石油早就已经不再使用油桶来运输了,现在的石油都是通过管道,直接从产地出来直接输送到港口装船,然后在运送到目的地港口,再由管道送到储存罐。我们平时在路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运油的油罐车,但从来看不到拉着油桶运输的大货车。 (今天的油轮不再是使用油桶运油了)

(咱们日常使用的液化天气和汽油、柴油都是由这种油罐车运输的)

看到这想到了一个笑话:

为什么国际油价一直呈下跌趋势,但是国内的油价并没有随国际油价下跌而相应下跌,反而不断上涨,一度每升价格达到了7元。究其原因是:油价确实下跌了,但是油桶的价格上升了。

一直以来国际贸易或者国内商品总量的结算中都是以吨、升、立方米(主要是天然气)

、公斤来计算,大家都能有明确的概念商品的重量,但是唯独是石油非要以“桶"为结算单位,如果不是专业人士,根本就不知道是多大的桶、什么材质做的、一桶多重。

那为什么石油出口非要用桶计量呢?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油资源逐渐被发现并开发出其用途后,大批资本家加大了石油的开采。但是,石油开采后并没有合适的容器去盛装这些容易泄露的液体。恰巧欧美国家都有喝葡萄酒的习惯,就像中国的酒坛子一样。大量的木质酒桶就被就地取材做了盛装石油的最合适不过的容器了,后来经过不断改进用铁质的圆桶代替了运输过程中容易破损且制造工时长的木桶。就这样,用桶盛装石油的传统就这样延续下来了。

那一桶石油重量是多少呢?

国际原油交易以桶作单位,而普通消费者又习惯的成品油计量又是以升为单位。“美制桶”是容积单位,与公制的升、立方米格格不入,与公吨等重量单位更是根本搭不上。要准确记住1美制桶=42美加仑=158.98公升,并且了解每桶原油的重量平均为0.137吨,对于普通人可不是容易的事。就连前苏联和中国这样习惯采用公吨计量原油的国家,参与国际交易也不得不屈从“美制桶”的强大传统。

但是,用桶作为原油的计量单位有其一定的劣势:

不同地区开采出来的原油密度是不一样的,例如国内大庆油田开采的石油7.31桶一吨,而胜利油田的原油密度较高,6.93桶就可以达到一吨。

石油是一个由多种重金属混合物体以烃类为主组成的碳氢化合物,在常温下以黏稠的液体状态存在。经过加工后,以其沸点和比重,燃点和热值的不同,而分为轻质油和重质油。成为现代工业,国防, 汽车 ,火车,轮船,飞机的重要燃料,助力添加剂,催化剂,防腐剂,保温材料,润滑油等等。

更是现代 社会 ,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比如各种塑料制品,各种化学用品,各种化肥,农药,杀虫剂,消毒剂……等等。当今世界各国早已将石油列入国家重要的战略能源物资,进行严格的管控。

原油出口以桶计算,除了方便,简洁,更主要是为了交易的精确,误差和损失减到最小。因为这个已经是国际惯例,所以就共识了。

由于原油比重的不同,所以,一般原油一桶的重量范围大概在138~148kg之间。一吨油按普通老百姓的概念应该是1000kg。但实际计算是这样的:比重重量为860~880kg之间,体积重量为1000立方单位。喜欢的人可以查看中国石油产品标准规范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