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顺机油价格是多少_胜牌星顺机油价格表
1.自己的车一年跑不到一万公里,一年保养一次可以吗?有什么建议?
2.聊聊亚洲龙开了八千公里,还有机油增多问题
3.奔驰R级的缺点有哪些?
4.润滑油 普油和特油是怎么分类的啊?普油和特油都包含哪些种类呢?
5.星速机油怎么样
自己的车一年跑不到一万公里,一年保养一次可以吗?有什么建议?
在现实中有很多车主都是你这种情况,买了车就是上下班,来回也就20公里,一年到头也就8000公里撑死了,所以这种车因为开得比较少,在保养方面就要尤为注意了。
这种车一般很少有机会跑高速的,而且一般都是市区拥挤用车,所以最大的问题,也就是最需要保养到位的地方就是发动机积碳。在网上找一些好一点的添加剂,偶尔加一瓶跑跑。你这种一年一次保养,而且里程数少的,建议顺便清洗一下节气门和进气歧管。
如果你的车是经常放着一边半个月不开的,我就建议你有空就一个星期给自己的车着火一下,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电瓶亏电。
至于其他要保养的细节就和照常就行了。
一年跑不到10000公里,想要一年保养一次可能会有点伤车,建议不要这么干。
比如新车最好5000公里或者半年小保养一次,主要是进行更换机油、机滤,清洗空滤等。
这是因为机油和汽油滤清器里容易积聚杂质,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过滤性能下降乃至失效,若机油不作过滤,直接进入油路循环,将会对发动机的性能(动力下降、油耗增加)和寿命产生不利的影响。而空气滤清器如果不清洗,容易积累灰尘和细菌,会影响人体 健康 。
除此外,机油由基础油和添加剂构成,随着车辆的行驶,机油中的成分会发生变质和失效。一般矿物质机油的使用周期为6个月或者5000公里里;合成机油时间稍长,8个月或者8000~10000公里。
当然了,如果是车辆日常的状况比较好,而且使用的路段较好的几年老车,这时候整车状态比较稳定,是可以适当延长保养时间的,7000~8000公里保养一次也没什么问题。
对普通品牌来说,通常一次小保养的价格也不高,只要别被坑,正规的4S店价格一般在300~600元左右,我想是能接受的。而且一次保养的时间一般都在一个小时以内,其实并不会很费时间。
出于安全和增加 汽车 使用寿命的角度,我想还是按这个要求来保养比较好。 不过如果您指的是大保养(大保养:小保+换油滤、换齿轮油、换冷却液、换液压油、换助力油等),像您这么使用,两年一次都可以了(大保养一般2~3万公里或两年一次)。
导语对于现在很多的家用车来说,一年的里程差不多就是一万公里上下,一般的家用车的用途无非就是平时用来上下班,一年两三次自驾游,外加过年的时候回一次老家。一年下来几千公里到一万公里这样,如果不止一辆车的话公里数会更加的少,一年不到一万公里的情况多得是。在淘二手车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上海那边有那种五六年车龄的公里数只有一两万的车,因为上海限行,所以很多车的上路的时间和里程数其实不多,对于这类车辆的使用情况,一年保养一次可以吗?
就拿我自己的来举例子,我现在的情况是一辆 汽车 两辆摩托车,日常出行和外出自驾游都是以摩托车为主, 汽车 就用来进行商务活动或者需要带家人出去的时候才开的,因此我一年摩托车的里程数加起来会有一万多公里,但是 汽车 的公里数每年都不到一万。
汽车 的保养周期一般看两项指标,一个指标是行驶的公里数,另外一个则是保养的时间间隔。一般来说,使用半合成机油或者矿物油的情况下是5000公里或者半年保养一次;而在使用全合成机油的情况下是可以10000公里或者是1年12个月保养一次,公里数和时间都是以先到的为主。
如果是公里数到达10000公里而没到一年的话,就需要换机油了;同样的,如果一年只开了几千公里,但是时间过了一年的话,那也需要更换机油,因为机油从接触空气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氧化了,所以即便是没有到达公里数,时间久了以后,机油的性能也会下降,起不到保护发动机和润滑的作用。
所以说,对于题主这种情况,其实是和很多家用车的情况是一样的,也和我的情况类似,一般来说我都是固定在每年的12月份左右换一次机油,因为12月到2月之间有一些假期并且也要过年的时候回老家,对于 汽车 的使用频率是比较多的,在这之前把机油换成新的机油,可以对车辆有一个更好的保护效果。
总而言之,如果车子的保养周期是10000公里或者一年的话,这两者就是哪项指标只要到达就需要进行更换机油进行保养了,而如果是一年行驶几千公里的话,那么就可以在时间到一年的时候进行保养即可。
机油会随着发动机运转而逐渐氧化,但这取决于发动机的实际工况,经常 高速、高负荷 的运转发动机,机油 氧化速度 就会加剧,而长时间保持比较温和的方式驾驶,机油氧化速度就更慢一些;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同款车、用同款的机油(同级别、同标号),如果运行工况有较大的不同,那么机油的氧化速度也是完全不同的,可能同样的车子、同样的机油、同样跑了一年一万公里,产生的实际差异也很大,有的啥事没有、还能继续用,有的已经氧化的很严重。。。
可以这么来说,全世界范围内,目前没有任何一家机油厂、科研机构可以具体的精确计算出机油的更换里程、周期,因为个体太多,不同的个体实际情况有不同,所以选取参照是很困难的,而现如今的说法 矿物质六个月、半合成九个月、全合成十二个月 ,仅仅是一个相对保守的 估值 ,往往是结合了 用车环境、平均里程数、燃油质量、空气质量 等因素所得出的一个结论,而这个结论谈不上标准,只是一个 相对的方向 ;如上图捷豹针对一些发达、环境好的地区提供的保养方案,几乎都是12个月,而里程已经接近 三万公里 ,而标准到了一些环境不太理想的发展中地区,就大幅度下降,变成了12个月一万公里出头。。。 当然这种 一刀切 的方式存在弊端,但大体上可以保证车辆不出问题;毕竟环境不理想如空气质量差、硫化物含量高,都会导致机油的提前氧化、失效(机油很怕硫、而酯类高端机油则很怕水),所以在目前没办法精确计算具体的换油周期、里程的时候,也就采取了相对保守的六个月、九个月、十二个月换油的方式;不过用不了多久,车载电脑将具备检测机油 实际状态 的能力,到那个时候像现在的这种 固定周期、里程的土办法 也就会消失了,所以现如今所谓的矿物质用多久、多少里程,全合成用多久、多少里程都是 预估 ,谁都没办法证明全合成就能用一年、就能跑一万,话说鄙人见过矿物质机油一年跑三万啥事没有的例子(不过这种极端方式鄙人并不建议)。。。
机油失去其保护、清洁性能,主要就是由于 氧化 所导致(烧机油的另说),机油的氧化过程通常是在发动机的高温状态下,与空气、燃油中的 硫化物 、燃烧后的 氮氧化物 ,在金属的催化下产生氧化反应,生成 醛、醇、酮、酸以及部分含氧类积炭物质 ,机油的氧化作用是在不断进行的,所以随着时间增加,我们就需要更换机油;通过这段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机油的氧化和 空气、燃油质量、高温 息息相关,如果用高品质的汽油、在良好空气环境下、平稳运行,机油的氧化过程是可以放缓的。。。 所以所谓的矿物质 六个月、全合成十二个月 的结论仅仅是个预估,要知道机油的 剧烈氧化过程 是建立在 高温环境 下的,所以平时不怎么开的车子 机油氧化并不迅速 ,比如您在题目中也说了,平时不怎么开、一年跑不到一万(鄙人估计也就几千吧),可以说您的车子是长时间停在地库的,在这个过程里机油几乎接触不到空气中的硫、空气中的氮氧化物、燃油中的硫化物,因为没启动所以又没有 高温催化 ,所以停车周期不应该计算在 氧化周期 内,请记住一点机油是在 高温环境下 (接触杂质)导致的逐渐失效,而非 自然存放 而失效,所以您的车子平时用的少,一年保养一次、换一次机油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至于建议可以这么说,对鄙人自己来说是毫无顾忌的,矿物质油用到过18个月才换、全合成一般至少14个月(出保车辆),鄙人是比较肆无忌惮的,也不怕坏、也没坏过(坏了也有地方修),所以鄙人一直很反对现在所谓的标准换油方式(全便宜那些收机油的了);不过对于您,支持您十二个月更换机油的想法,不过建议您还是使用全合成机油(稳妥),一年只换一次,当然要换最高品质的,高品质机油的基础油好、添加剂也好,所以高温下抗氧化能力很强;那类以GTL为基础油的高品质机油自身无比纯净、不含一点硫,所以这些高品质机油想挺过一年是很容易的;经常开、经常全负荷运转的发动机,机油确实要缩减周期、提前更换(比如赛车,场场换新),您一个不常开的车子机油用不着换的太频,一年一次全合成足矣;全合成为什么贵?贵的不仅仅是基础油更高级,更贵在配方上。。。
车子到底多久保养一次?很多车主担心相隔时间长了对车子不好,太频繁么又浪费钱,那到底应该如何判断自己的车子应该什么时候去做保养呢?
车子保养最主要的项目就是更换机油机滤,其他的再根据车辆使用状况和公里数来做决定,所以,多长时间做保养就取决于车辆的机油多长时间需要更换了。关于机油的更换周期,相信大家也都比较熟悉了,矿物质机油半年或是5000公里,半合成机油8个月或是7500公里,全合成机油1年或是1万公里。这里的公里数和时间是或,也就是说两个条件只要达到其中一条就需要去做保养了,而不是要等两项全部满足之后才更换机油。
保养时间可以短于建议周期但是不要超过。因为机油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护发动机,为发动机降温、清洁、密封和润滑,每一项作用都很重要。超过更换周期之后的机油会发生氧化也会变脏,效果就会慢慢变弱,对于发动机的保护作用就不如有效期之内了。所以车子一年行驶不足1万公里,只要使用的是全合成机油,应该是可以的,只是在机油选择上尽量选择好一点的,既要考虑冬季防冻因素,也要考虑高温的工作粘稠度。
关于车辆的保养,只要定期根据自己使用的机油的更换周期去做保养就没问题了。另外,除了更换机油机滤,还有些其他项目也需要定期更换的,比如空气滤芯、空调滤芯,建议每年都更换一下。防冻液和火花塞,不同的类型更换的周期也不相同,可以查看一下说明书,或是询问一下4S店的服务顾问,到期也需要更换。其他就是轮胎、刹车片之类的有关安全的损耗件,也要根据磨损状况来更换。
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么多私家车主都不知道呢?还是说大家不明白机油长时间不更换的危害呢?
汽车 行驶一万公里在更换一次机油是可以的,唯一的区别就是你使用的机油标号够不够,如果使用的是全合成机油,只要保证机油的质量是完全可以的,但是一年才保养一次是肯定不可以的,
矿物质油使用的时间是5000公里,半合成机油使用的时间是7500公里,公里数大家还是比较注重的,唯一的问题就是时间,现在很多私家车一年都未必跑了一万公里,所以没有多少人是愿意更换的,以为我发动机使用的是好机油,没必要。
对于这一点是错误的,机油长时间的在发动机高温冷却,就会变质和氧化,这对于发动机来说是不利的,因为机油不止一个润滑作用,同时也是有清洁功能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所有车都是规定一定时间更换机油的,机油长时间的工作会把发动机表面的杂物和油腻之类的带到油底中,这样每次更换,相当于给发动机更换血液,目的就是净化发动机。
举一个简单的故障案例,有的车是可以行使30万公里而不大修发动机,甚至于打开机油盖可以看到缸盖内部都是黄亮黄亮的,而有的车跑15万公里就有烧机油的痕迹,而且拆开发动机可以看到内部有很多的油腻,这种问题都是因为机油所导致的,所以不要小看。
个人建议车主,就算是使用的全合成机油,也要做到一年更换两次的标准,要明白车而在人养而不是开。
关于 汽车 保养,其实在车辆出厂都有说明。比如说他会提示你首保可以选择5000公里或者半年时间,以先到为准。
但是往往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自己驾车并没有达到保养的里程数,而保养时间就到了。就如楼主一样,一年不到一万公里,有必要保养2次吗?要知道多保养一次,就要花掉六七百个大洋。好像有点不划算。
也有人认为像楼主这样的情况,只要使用高档机油就可以一年保养一次。好像有道理。
不过凭我使用的经验来讲,还是应该保养2次,最起码也要2年保养3次。
原因很简单:历程数少,说明使用率低, 汽车 的磨损也较小。但是 汽车 保养并不仅仅就是一个更换机油,还包括其他部位的保养。长时间不保养,除了机油的老化外、 汽车 的其他相关部位也会老化,以至于参与不同程度的故障。
即便是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在你的心里面也会产生忧虑:超期不保养,会不会哪点有问题呀?
所以,还是按照规定保养,不要怕花几百元钱,给爱车一个保护,给自己一个安心、安全。
汽车 属于损耗品,特别是刚买回来的新车,一定要磨合好,后期的保养也同样尤为重要,保养的好,后期的使用就会省心很多,当然也会间接的给你省下不少维修费用。
有很多的人买车使用率并不高,只是为了以备需要的时候能派上用场,所以,也不怎么跑动,一年下来可能连1万公里都不到,正常的车辆,一年至少都得2-3万公里,我们都知道, 汽车 保养很多都是以公里数来计算保养的,一般的首保都是在5000公里或者3个月,好一点的车会在8000公里或6个月,过了首保也基本都是按照这个节奏来的,经常跑动的都是看公里数,那么像你这种情况的保养又该怎么做呢?
通常的 汽车 保养我们有两个指标,一个是公里数,一个就是时间间隔周期,你这种情况就应该参照第二种指标。
一般我们在买车的时候就会拿到一个保养手册,手册上面会标注保养周期,大多数的车辆都是首保过后至少6个月需要做一次保养。这样主要是检查机油、电池、冷却液等细项指标是否正常。
所以,最好的建议是车辆及时不常开,也不要长时间停放,没事开出去溜溜弯也行,保养还是不能间隔太久,这样对后期的使用也会有保障一些。
CMC车友会,悦之心、悦之行,交友、自驾、摄影、越野、漂移,活出精彩,中国 汽车 俱乐部旗下组织!欢迎加入CMC车友会大家庭!
根据你一年跑不到一万公里的实际情况,不需要长效机油,比如美孚ep属于长效机油,可以跑个一万二三都没什么问题。但是机油加到发动机里是有保质期的,就算你里程没到,但是你的时间到了也要换,所以没必要选长效机油。我的建议是选嘉实多极护全合成机油,冷启动保护好,降低发动机磨损。或者选择壳牌的超凡喜力,清洁性好,可以长时间保持发动机状态。
保养可以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去做就可以了,以下是个人建议,不喜勿喷。
普通机油.建议每5000公里或半年换一次.跑高速多和开车暴力的.可换进全合成机油.此油能对高速及恶劣条件下的发动机起全面保护作用.市内代步建议每行驶8000公里或10个月更换一次. 行驶里程太少的可以1年或1万公里换一次.
聊聊亚洲龙开了八千公里,还有机油增多问题
2020年最不缺的,可能就是“水”了。
此照片拍摄于洗车第二天……
原以为开年的几场大雪能带来祥瑞,没想到紧接着的疫情让全国上下形势如此严峻,在家宅了一个月,印象里前所未有。最近天气回暖了,疫情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好转,天空中的雪花变成了细雨,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下上一场。
亚洲龙已经到手半年多,开了8000多公里,两个星期前刚做了首保。曾经的新朋友如今已经是老熟人。开起亚洲龙的各种操作,成了一种潜意识里自然的习惯。半年多来,它还没给我找过麻烦,比较幸运吧,异响之类的问题它也没出现,任劳任怨不闹脾气。
周末去了趟门头沟山里,肯定都是在家憋坏了,一路上全是人,这两天再写篇帖子。去之前把车洗了,还特意看了一眼天气预报,没想到第二天傍晚,一场小雨就惊喜降临。没办法,将计就计,拍照去……
如果问我亚洲龙最大的优点,可能一开始会说外观好看,或者浅色内饰好看,或者动力平顺……但现在,我的答案一定是——特别舒服。
亚洲龙的舒服是全方位的,越开越有感触。首先是座椅合身,软硬支撑都合适,开多久也不会累。两边的扶手也是,够宽够厚够高,现在开着经常是右手扶着放线盘,胳膊搭在扶手上的慵懒状态。底盘的功底也是日久见真章,一开始遇到坑洼或者颠簸总会可以减速,后来发现坐在车里的震动远比想象的小,然后就慢慢习惯快速通过,前后排都不会有什么抱怨。不光是震动控制得好,底盘有一种不知道怎么解释的“平衡感”,从亚洲龙下来再开别的车会觉得左右有些较劲。过两天自驾的帖子要重点说一下操控,第一次跑山很有感触。
总觉得晚上(有光的前提下……)看它比白天看要漂亮,因为多数时间,表面都是一层土。白天太阳一照很明显。晚上反而会闪亮一些。尤其是下雨天,满车水珠,深色车漆很深邃,晶莹剔透又显得很高级。
第一次坐这车的朋友都会说内饰好看(忽略那把羞涩的小红伞),我觉得主要是颜色的原因,哈哈。米色内饰没有想象中容易脏,驾驶座和方向盘的颜色变深了一些,看来以后得避免穿牛仔裤开车,否则万一染色了就会很明显。
后门要是也有照明灯,仪式感会更强的。
浅色内饰最大的好处就是开扬感好,每次阳光明媚开车出去,爸妈坐在后排,打开天窗遮阳帘,我爸都会不紧夸赞车里敞亮,顺便还不忘吐槽深色内饰的压抑。
话锋一转,说说机油增多问题……
首先,我也中招了,目测机油高出最高点半厘米左右,我不是黑,这是事实。群里有人说是不是保养加多了,我确实没法验证,保养的时候还没注意到这个问题,等我看到的时候,车已经开了快10天了。其次,貌似保养之后这几天,车都没怎么痛快开,所以是不是所谓的低温短距离行驶导致增高,我也不确定。保养前开了8300公里左右,在这期间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冬天,开车上下班往返将近70公里,机油是否增多也没观察过,但发动机没出现过故障或者报警。有时间再去4S店看看,不知道有没有实质性的回复。
油耗,一趟门头沟回来,直接从7.7涨到了8.1……上山基本是排队+大脚轰油超车,下山是排队+走走停停,后果确实明显……但是8个油我觉得也真心能接受了,表示很是知足。
总而言之,但愿这次机油问题是虚惊一场,这车我还想多开几年,大家一起看进展吧。希望2020剩下的日子,好事儿能多一些……
奔驰R级的缺点有哪些?
因为车重,随意动力刚刚够用,提速感一般般。车辆太大,自己开挺像司机。。 车的后门处有异响,对于有强迫症的人来说是一种痛苦,异响不同于发动机的轰鸣让人享受。。。音响有人说是哈曼卡顿的,但是听起来感觉并不是很好。 没有 我是奔驰R320商务车主我在,重庆星顺汽车有限公司万州分公司,奔驰专店购买的奔驰R320商务车,目前我车已经开了30200多公里,车买来几个月一直出现故障每次去保养提出的问题一直都没得到解决,车行驶8400公里第一次机油灯亮,4S店解释是机油可能是没加到高位,可第二次车行驶到15000公里时再次亮起机油灯,行驶到2万多公里时里表黑屏,根本不敢开长途,行驶8000多公里时护驾前排风口自动脱落,行驶1万公里时左边排风口也自动脱落,前排中间的排风口没有脱落但是排风口的表面是完好的里面的片全是坏的空调无法正常使用,截止2019年1月4日,重庆星顺汽车有限公司万州分公司奔驰4S店也没给我解决,奔驰店的说法不是车子质量问题,请车友们看看这车是质量问题吗?我的驾龄是B照车行驶过程中没出过一起交通事故,说实在的我也开过长安车,奔驰车出现的这些质量问题还不如长安车的质量 开了半个月了还没发现其它毛病,车漆太薄,有一次停车离路边太近开门时轻轻磕了一下就掉了一小块漆。 上世纪的中控台 内饰较差,噪音偏大 4儿子保养配件超贵、贵到可以跟外边的原厂配件有五倍的差价! 费油 @2019
润滑油 普油和特油是怎么分类的啊?普油和特油都包含哪些种类呢?
润滑油的分类
润滑油分为工业润滑油和车用润滑油两大类。其中车用润滑油油包括发动机油,水箱及冷却系统用油,自动波箱油,齿轮油(手动波箱用),刹车及离合系统用油,润滑脂等。
有关润滑油的构成以及合成油与矿物油概念
润滑油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的。对于发动机油,基础油通常约占90%,剩下是添加剂。基础油质量对于润滑油性能至关重要,它提供了润滑油最基础的润滑,冷却,抗氧化,抗腐蚀等性能。但为了提高润滑油的性能,在润滑油中还包含了提高其综合性能的添加剂。发动机油的添加剂主要有:抗氧化添加剂,防锈添加剂,防腐蚀添加剂,抗泡添加剂,粘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清洁添加剂,分散剂,抗磨损添加剂等。上述添加剂并不是多加就好,多项性能需要综合平衡。因此,润滑油才需要进行台架试验以通过其在发动机内的综合表现确定或评定配方的性能优劣。
因为含量占绝大部分,因此,基础油的性能对成品润滑油的性能至关重要。依据习惯,把通过物理蒸馏方法从石油中提炼出的基础油称为矿物油(部分非深度加氢基础油也应称为矿物油),合成油,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化学合成获得的基础油(其成份多数并不直接存在于石油中)。合成油与矿物油没有准确的定义,这是俗称的说法。API(美国石油协会)对基础油共分五类,通常对第三类和第四类基础油称为合成油。
通常的合成油通常为:PAO类,XHVI类,酯类。此外VHVI类基础油性能介于合成油和矿物油之间,虽有人称其为合成油,但其性能(如粘温特性和抗氧化性等)较PAO,XHVI和酯类有较大差距。PAO和XHVI是最广泛用作发动机油的基础油,其中,XHVI是壳牌专利技术的合成型基础油,美孚的合成机油主要以PAO为原料,嘉实多的合成油多以酯类为基础油。XHVI与PAO性能相近,但酯类发动机润滑油在抗氧化性上性能与前两种有一定差距。
现在我国工业紧跟西方新技术,很多使用美国、日本、欧洲的油品,因此逐渐开始引用这些国家的标准(如美国SAE、日本JIS、欧共体CCMC、德国DIN等),我国现行润滑油标准(SY、SH、GB)也逐步向这些标准靠拢,尤其是参照美国SAE标准。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必然趋势,各国润滑油行业采用标准逐步一致或相互等同,我国也不例外,首先分类与ISO(国标标准化组织)一致:共十三大类,主要的几大类油品如内燃机油、齿轮油、液压油等均采用了国标最新的标准分类,就标准而去,我国的水平与国标同步。
但在实际应用中, 我国的润滑油与发达国家水平差距明显,润滑油中耗量最大的内燃机油,我们普遍使用SD、SE级,而发达国家已用到SG、SH级,相差了2、3个等级(按字母顺序排列);我国现在能生产SE、SF,甚至SH级的内燃机油,但关键原料:内燃机复合添加剂,还是基本依赖进口;这就是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际差距。一、帮你看懂机油桶
无论是壳牌喜力还是其他品牌机油,其油桶上都有许多英文和数字,新手往往看得一头雾水。虽有修理工推荐,一般车主仍不得要领。其实只要了解简单的规则就可以看懂机油桶上的标志,为自己的爱车轻松选择合适的润滑油。
SAE是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的英文缩写,SAE等级代表油品的粘度等级。SAE30、SAE40为单级油,SAE10W-30、SAE15W-40为多级油。其中,"W"前面的数字越小说明低温黏度越低,发动机冷启动时的保护能力越好;"W"后面的数字则是机油耐高温性的指标。以壳牌特级喜力机油(ShellHelixSuperMotorOil)为例,最典型的数据为SAE10W-40。
API发动机油分为两类:"S"系列代表汽油发动机用油;"C"系列代表柴油发动机用油;当"S"和"C"两上字母同时存在,则表示此机油为汽柴通用型。如"S"在前,则主要用于汽油发动机。反之,则主要用于柴油发动机。
二、 机油牌号识别
通常用粘度分类法和质量分类法对发动机油进行分类,国际上广泛采用的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分类法和API(美国石油学会)分类法,分别是两种分类方法的典型代表。
按SAE法分类机油,冬季用油有6种,夏季用油有4种,冬夏通用油有16种。冬季用油牌号分别为:0W、5W、10W、15W、20W、25W,符号W代表冬季,W前的数字越小,其低温粘度越小,低温流动性越好,适用的最低气温越低;夏季用油牌号分别为:20、30、40、50,数字越大,其粘度越大,适用的最高气温越高;冬夏通用油牌号分别为:5W/20、5W/30、5W/40、5W/50、10W/20、10W/30、10W/40、10W/50、15W/20、15W/30、15W/40、15W/50、20W/20、20W/30、20W/40、20W/50,代表冬用部分的数字越小,代表夏季部分的数字越大者粘度越高,适用的气温范围越大。
按照API质量分类法,发动机油分为汽油机油系列(即S系列)和柴油机油系统(即C系列),每个系列的油品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分为若干级别。
国外进口的和香港等地的发动机油,其包装上的标志由SAE粘度分类级别和API质量分类级别两部分组成。通常以SAE开头,后面标注出粘度代号;而按API质量分类的发动机油标号一般省略API,直接标注出质量等级代号。例如:标号为SAEl0WSD,表示粘度分类是SAEl0W,质星级别为API SD的冬季汽油机油;标号为SAE30SD,表示粘度分类是SAE30。质量级别为APISD的夏季汽油机油;标号为SAEl0W一30SD(或SAEl0W/30SD),表示粘度分类是既满足SAEl0W又满足SAE30冬夏通用汽油机油,其质量等级为API SD级。
国内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车用机油规格较少,品种单调,虽有传统分类规格,但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目前我国制订的新的车用发动机油国家标准分类方法,包括GB7631.3-89国产内燃机油品质分类法和等效果用GAEJ300APR84发动机油粘度分类法两项内容。汽油机油分为EQB、EQC、EQD、EQE、EQF 五级,这五种汽油机油的使用特性及运用场合分别为:
EQB级--用于缓和条件下工作的货车或客车以及其它汽油机,具有一定的清洁性、分散性和抗氢化腐蚀性;
EQC级--用于中等条件下工作的货车或客车和其它汽油机,也可用于国外要求使用SC级油的汽油机,具有较好的清洁性、分散性、抗氧化性、抗腐蚀性和防透性;
EQD级--用于较苛刻条件下工作的货车或客车以及某些轿车的汽油机,并能满足装有曲轴箱强制换气装置的汽油机要求,以及国外要求使用SD和SC级油的汽油机,比
EQC级油具有更好的性能;
EQE级--用于苛刻条件下工作的轿车和某些货车的汽油机。并能满足装有尾气转化装置的汽油机要求,以及类似国外要求使用SD级油的汽油机,比EQD具有更好的性能;
EQF级--用于更苛刻条件下工作的轿车和某些货车的汽油机,也可用于国外要求使用SF、SE、SD和SC级油的汽油机,比EQE级油具有更好的性能。
国产发动机油的粘度分类新方法,已等效采用国际SAE粘度分类法。
三、 机油的分类及不同特征
朋友在选择机油时,经常只考虑价格,而忽略其性能,认为机油都具有相似的品质。造成这种误解的原因是大家对机油的分类及各类机油的不同特性了解较少。
机油的特性及区别
目前,机油分类体系以美国石油协会(APT)品质分类系统使用最为广泛,它是根据机油的工作能力,采用简单的代码来描述发动机机油的。其中"S"类用于汽油发动机,从"SA"一直到"SH",每递增一个字母,机油的性能就会好过前一种许多,机油中就会有更多用来保护发动机的添加剂。
在机油的特性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它的粘度。对于那些低温时粘度小,高温时粘度大,能保证发动机在任何温度下都能正常润滑的机油,我们定义为多级机油。目前市场上的机油统分为矿物油和合成油,最高档的油属合成油。
一般高档车都选择合成机油。合成油比一般的矿物油具有较高的粘度指数,随温度转变而产生的粘度变化很少,因此在高温及严寒情况下,仍能维持适当的粘度,而提供合适的保护。另外,合成油因氧化而产生酸质、油泥的趋势小,在各种恶劣操作条件下,对发动机都能提供适当的润滑和有效的保护,因而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机油的选择和使用可依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依品质来区别
机油因其基础油之不同可简分为矿物油及合成油两种(植物油因产量稀少故不计)。二者最大差别在于:合成油使用的温度更广,使用期限更长,以及成本更高;同样的油膜要求,合成油可用较低的黏度就可达成,而矿物油就需用相对于合成油较浓的黏度才可达到如此要求。在相同的工作环境里,合成油因为使用期限比矿物油长很多,因此成本较高,但是比较换油次数之后,并不比矿物油高多少。
(本文不涉及半合成机油)依黏度来区分
黏度是指流体(含气体及液体)在流动时它内部的摩擦力,即流滞阻力。一般润滑油都会提供在华氏40度及华氏100度时的黏度,40度是相对于冷车时的状况,而100度是高速运转或塞车时的情况。如果黏度太浓,所产生的阻力也相对提高因此会产生如下不利因素:一、影响冷车时引擎的启动这在低温时会更明显,例如在冬季时到雪山赏雪,20W/50就不如5W/40易起动;二、增加耗油量黏度高的机油阻力也高,会使引擎内部机件的运转产生更高的摩擦阻力,耗油量因而增加;三、增加启动时引擎的磨损引擎在一段时间没发动时,原本附着在上部的机油会流回油底壳,上部缺乏足够的机油来保护在启动状况下的引擎,如果机油黏度浓流动就慢,因此磨损的几率就会增加;四、如果机油黏度太浓则内部阻力较大,阻力会转换成热能,使机件操作时温度升高。
四、 电喷车用哪种机油
时下新出的汽车中,电喷车的比例越来越多,许多车主都以拥有电喷车为荣。的确,电喷车有不少优点,例如它的发动机功率就比化油器式发动机平均提高了15%-20%。不过,它对机油的要求,尤其是抗高氧化性等技术指标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
安装三元催化转化器装置的电喷发动机对机油的要求还要严格。安装三元催化转化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实行汽油无铅化,因为汽油中的铅会使催化剂中毒而失效;二
是安装三元催化转化器的电喷车必须使用磷含量在0.12%以下的机油。如果机油中的磷含量过高,就会导致催化剂失效,使三元催化转化器的寿命缩短,排放的废气就无法降到最低。机油中的磷含量低于0.12%才能保证三元催化转化器的工作正常进行。而磷含量在0.12%以下的机油级别为APISH及其以上级别的油品。因此,如果你的车是电喷车且安装了三元催化转化器的话,在添加机油时应选用SH及SH以上级别的机油,这样才能保证您的汽车行驶起来顺利安全。
六、 机油质量的鉴别
发动机的润滑系统,与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非常相似。人体离不开健康的血液,一旦失血过多或血液发生质变,生命将受到严重威胁,甚至失去生命。一台发动机工作质量的好坏与寿命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油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优劣。健康的人体具备造血功能,能及时补充新鲜血液,而发动机却做不到这一点。另阻,对机油作用的理解和重视程度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发动机的"生命"就掌握在你的手中。如国产EQ1091载货汽车,有的60万公里不大修,而有的几万公里就大修,存在着巨大的差别。这里面虽然也有其它因素的影响,但润滑是最主要的原因。下面着重介绍简陋条件下机油质量的鉴别和更换方法。
一、机油质量的鉴别与选用
(一)新机油质量的鉴别与选用
目前,市场出售的机油并非那么"纯洁",以次充好,以劣充优的现象普遍存在。当你需要购买机油时,如果不具备质量鉴别和牌号识别能力,应请专门的技术员或经验丰富的技工帮助选择。
1.观察机油颜色
国产正牌散装机油多为浅蓝色,具有明亮的光泽,流动均匀。凡是颜色不均、流动时带有异色线条者均为伪劣或变质机油,若使用此类机油,将严重损害发动机。进口机油的颜色为金黄略带蓝色,晶莹透明,油桶制造精致,图案字码的边缘清晰、整齐,无漏色和重叠现象,否则为假货。
2.识别机油牌号和试验粘度
国产桶装机油分汽油机油和柴油机油两种。汽油机油按粘度分为HQ-6、HQ-6D、HQ-10和HQ-15四种牌号,气温低应选用牌号数字小的或带"D"字的机油,气温高应选用牌号数字大的机油。柴油机油按粘度分为HC-8、HC-11和HC-14号三种牌号,选用原则与汽油机相同。随着我国机械行业与国际标准逐步接轨,机油的牌号也逐渐与国际标准相适应,目前有些国产机油的牌号已使用进口机油标准牌号,具体选用方法与下述相同。
进口机油以丰田纯牌机油为例:高级轿车应使用5W-40全天候机油,虽然价格较高,但它能确保高级轿车的润滑效果;增压柴油机应使用CD-30机油;一般车辆冬季使用SG10W-30机油,夏季使用SG-30机油。
3.闻气味
合格的机油应无特别的气味,只略带芳香。凡是对嗅觉刺激大且有异味的机油均为变质或劣质机油,绝对不可使用。
(二)使用中机油的鉴别
鉴别使用中机油的质量,是确定是否需要更换机油的依据。
1.搓捻鉴别
取出油底壳中的少许机油,放在手指上搓捻。搓捻时,如有粘稠感觉,并有拉丝现象,说明机油未变质,仍可继续使用,否则应更换。
2.油尺鉴别
抽出机油标尺对着光亮处观察刻度线是否清晰,当透过油尺上的机油看不请刻线时,则说明机油过脏,需立即更换。
3.倾倒鉴别
取油底壳中的少量机油注入一容器内,然后从容器中慢慢倒出,观察油流的光泽和粘度。若油流能保持细长且均匀,说明机油内没有胶质及杂质,还可使用一段时间,否则应更换。
4.油滴检查
在白纸上滴一滴油底壳中的机油,若油滴中心黑点很大,呈黑褐色且均匀无颗粒,周围**浸润很小,说明机油变质应更换。若油滴中心黑点小而且颜色较浅,周围的**浸润痕迹较大,表明机油还可以使用。
以上检查均应在发动机停机后机油还未沉淀时进行,否则有可能得不到正确结论。因为机油沉淀后,浮在上面的往往是好的机油,这样检查的只是表面现象,而变质机油或杂质存留在油底壳的底部,从而可能造成误检。
七、 你该用什样的机油
根据非正式的统计,国内汽车商品中单是机油就超过几十种品牌,只要你走一趟汽车百货店,全合成、半合成矿物油,SG、SH、真的看的眼都花了真不知如何挑起,真不知该用哪一种才适合。而商家所推荐的也几乎都是获利高的商品,真正好用、真正适用,倒也未必。我们从车厂的要求,机油制造厂的建议,一些国际知名车队的使用经验中整理出一些概念,希望你能从中找出你对机油的选择的依据。
依品质来区别
机油因其基础油之不同可简分为矿物油及合成油两种(植物油因产量稀少故不计)。二者最大差别在於∶合成油使用的温度更广,使用期限更长,以及长本更高;同样的油膜要求,合成油可用较低的黏度就可达成,而矿物油就需用相对於合成油较浓的黏度才可达到如此要求。换句话说,在相同的工作环境里,合成油用较低的黏度就可以达到保护引擎的目的。同样,在相同的工作环境里,合成油因为使用期限比矿物油长很多,因此虽然成本较高,但是比较换油次数之后,并不比矿物油高很多。 (先声明∶本文不考虑所谓的半合成机油 子曰∶吾恶紫之夺朱 )
依黏度来区分
黏度是指流体(含气体及液体)在流动时它内部的摩擦力,即流滞阻力。一般润滑油都会提供在华氏40度及华氏100度时的黏度,40度是相对於冷车时的状况,而100度是高速运转或塞车时的情况。如果黏度太浓,所产生的阻力也相对提高因此会有些状况发生。如∶一、影响冷车时引擎的启动。这在低温时会更明显,例如在冬季时到玉山赏雪,2OW/50就会比5W/40来的不易起动。二、增加耗油量。黏度高的机油阻力也高会使引擎内部机件的运转产生更高的摩擦阻力,耗油量因而增加。三、增加启动时引擎的磨损。引擎在一段时间没发动时,原本附著在上部的机油会流回油底壳,上部缺乏足够的机油来保持在启动状况下的引擎,如果机油黏度浓流动就慢,因此磨损的机率就会增加。四、如果机油黏度太浓则内部阻力较大,阻力会转换成热,使机件操作时温度升高。
依使用环境的气温来决定
任何一家汽车厂几乎都会在车主手册中建议最合适的机油黏度。全世界对机油最挑剔的车厂当属保时捷,因为它是气冷式引擎,一切只靠机油来冷却,它内部的技术通告中,就对每一款送验(油品制造商要求)的机油作出结论。但是最基本的,它还是要求车主依使用环境的气温来决定用何种机油。以台湾而言,气温最低不低於摄氏五度,最高不曾高过摄氏四十度,在这范围内一般上,10W/40、10W/30都不适合,而合成油最少要5W/40以上。5W/30、10W/30都不适合。以上是在挑选机油时你必须了解的常识,以先用车环境的气温来决定机油黏度,再以预算来考虑用矿物油或合成油。
纯代步用何种油
如果汽车只是一种代步工具,而且你只有上下班时才会用的到,车狂实在很想劝你将车卖掉改搭公车算了,何必再为车龙增添尾巴,15W/40的一般矿物油就够你用了。如果你想节省汽油费用,全合成的5W/40可以满足你的要求,因为它的流动快,还可减少你启动时引擎的磨损。
喜欢拉转数应该用何种油
引擎转数越高,相对的温度也会越高,因此就应该用黏度大一点的机油。如5W/50、10W/50或15W/50。但是前面提过黏度越高,相对的阻力就越大,引擎性能多少会削弱一点,因此合成油就可弥补这缺点。因为合成油可以用较低的黏度,来满足相对於矿物油必须用高黏度才能符合的工作条件。但是这时你要考虑车辆本身的引擎容积输出,如两千以下的四缸车,转数一拉后来快就到红线,或许稍浓一点的机油(例如10W/40相对於5W/40),会比较合适。因为汽缸和活塞环之间的空隙是由机油来密封的,黏度高的密封效果当然比较好,三千以上的,六缸以上的,这类车引擎转数通常比较不会上到红线(当然也有例外),因此就比较不必那讲究。另一种决定黏度的方式是,跑一阵子以后注意听引擎气门声,如果"达达"声很明显,那你就应该将黏度增加。
高压缩比引擎该用那种油
我们很主观的告诉你,黏度高的合成油,是唯一的选择。如5W/50、10W/50或15W/50。如果再加上你常将转数拉至红线不放,10W/60都可考虑。
八、 消耗多少机油才合适
首先对发动机机油消耗(俗称"烧"机油)应建立正确概念,只要发动机运转就会有机油消耗,正常的机油消耗是维持发动机运转所必须的,所以不会对发动机造成危害,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烧"机油与"烧"汽油一样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只不过在发动机正常工作期间消耗的机油量远远低于汽油消耗量而已(国际规定机油燃油消耗比<1%)。
发动机正常工作过程中极少一部分机油会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气缸并被燃烧后排入大气。机油进入气缸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条途径是通过进排气门杆和气门导管之间的间隙,微量的机油必须透过气门油封以避免气门在气门导管中卡死;另一条途径是活塞和气缸壁之间的间隙,活塞环在上行过程中将气缸壁上残存的润滑油膜带入燃烧室;还有一条途径就是雾状机油微粒透过曲轴箱强制通风管路进入燃烧室。由此可以看出,所有消耗掉的机油最终都是在主燃烧室"烧掉"后通过排气系统排入大气之中,因此人们通常把发动机油消耗称为"烧"机油,虽然这种机油消耗量并不大,但一段时间使用后仍能够察觉到机油量在减少,所以必须定期地检查机油量并根据需要添加适量机油。
那么,多大的机油消耗量才属于正常消耗呢?这可能是绝大多数司机朋友们最关心的问题。根据我国国际GB3743-84的规定,机油燃油消耗比为<1%,按此推算,发动机排量为1.6-2.0升,而100公里燃油消耗(15工况城市循环)为10升的轿车,其机油消耗量应<1升/1000公里,国外对轿车发动机机油消耗量并末做法规性强制规定,一般认为在最初行驶的10000公里走合期内,机油消耗量可能达到0.3升/1000公里,在行驶10000公里之后,机油消耗将维持在0.2升/1000公里之内,而维修手册中则标明只要机油消耗量<1升/101000公里均为正常。
虽然所有消耗的机油都是通过燃烧室燃烧后由排气系统排入大气,但如果发动机机油消耗量不超过标准要求,将不会影响整车排放指标,也不会导致催化反应器失失效或损坏,用户大可不必担心。
当然,如果机油消耗量确实过大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1. 润滑系统存在机油渗漏;2.气缸壁和活塞环过度磨损或损坏;3.气门油封损坏或变硬老化;4.添加机油量过多,超过机油标尺规定上线。遇到以上情况,应到指定维修服务站进行检修。当然,司机朋友在平时驾驶过程中应注意勤检查机油标尺,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定期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添加主要厂指定品牌的机油,更换正品机油滤清器备件。
总之,只要汽车发动机运转就存在"烧"机油,只要发动机所"烧"机油不超过标准要求,而且发动机运转无异常现象,则既不会影响整车排放指标,也不会导致催化反应器失效,更不会造成对发动机的危害,用户大可不必担心,完全可以放心地开你的车。
九、 汽车添加剂的作用与选购
润滑油添加剂一般来说有五大类,即清净剂、分散剂、粘度指数改进剂、抗磨剂、和抗氧剂。为了进一步提高润滑油的性能,各公司不断推出新型添加剂如防锈剂、金属减活剂、抗泡剂、乳化剂、破乳剂、粘附剂、降凝剂及合成密封膨胀剂等。润滑油添加剂是现代润滑油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虽然加入量很少,但对改善润滑使用性能和满足各种特定条件下的工作要求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基于在实际使用中,人们往往希望获得综合性能优良的添加剂,这就要求加入多种添加剂即采用配方技术或复配技术,将多种添加剂经过合适的配制工艺制造出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和广泛的适用性的复合添加剂开发一种好的添加剂配方绝非易事,因为到目前为止添加剂的加入量与性能定量关系还没有建立,对添加剂的使用主要依靠实验结果。添加剂之间又有协同效应,可以是正效应,也可以是负效应,所以研究开发出新的复合添加剂品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目前市场上添加剂的种类繁多,价格不一,往往令选购者望而却步。事实上选购者在选购过程中只需注意的下列事项便可放心选购:
1.生产厂商的商标及条型码,看看是否有权威部门的认证,如ISO-9002等国际质量标准认证,认准添加剂的品牌购买。
2.选取价格适中的产品。添加剂的价格差距极大。两个不同品牌的同类添加剂,如价格差距不大,往往产品中的技术含量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只是市场定位问题。如差距悬殊,往往表明其内在的技术水平差距较大,选购者可根据需要来选购。
3.使用经验。在添加剂的历史上,使用经验的确是最为重要的,选购者如没有使用添加剂的经验,可向朋友咨询或可多收集些资料学习,因为无论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车辆才是最重要的。
十、 议换油周期
按一般的说法,车用机油的换油周期为5000公里。许多车主朋友将此作为一种固定的认识。其实每辆车因发动机状况、所用机油和使用环境不同,其合理的换油周期也应有一定的差别,不能一概而论。
1.发动机状况
新车发动机内部请洁,很少有积碳等杂质,因而换油周期可以适当延长。但也不应该超过7500公里,再好的机油使用一定里程后,其化学性质也会发生变化,尤其是其中的添加剂成分也会逐渐失效,起不到保护发动机的作用。旧发动机,特别是缺乏保养的发动机内部积碳胶质较多,新机油加入后很容易被污染,引起色变和质变,因此换油周期应适当缩短。当然有条件的话对发动机内部进行彻底的清洗最好。
2.所用油品
机油的识别有质量等级(API)和粘度(SAE)两种标准。质量等级一般从SC、SD直至SJ级,级别越高,品质越好。现代汽车尤其是轿车多为高转速发动机,对油品的要求较高。一般来讲,SF级以上的机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抗磨性、清净分散性和高温高剪切下的粘度稳定性,对发动机能提供可靠的保护,品质稳定性长时间不变,正常情况下完全能满足5000公里的换油周期。而部分车主,以出租车车主居多,为图省钱,使用SD甚至SC级机油,这样就不宜再遵循5000公里的换油要求。因为低级别的机油在苛刻的工况下的稳定性较差,变质快,而且容易生成积碳。从爱护车辆的角度出发,如果使用这类机油,应将换油周期缩短为3000公里甚至更短。最好还是使用随车手册推荐的机油,否则由于换油周期的缩短也未必省钱。
8.使用环境的影响
环境对机油也有一定的影响。高温、极寒和灰尘较多的环境下都容易加快机油的变质。车主不仅应针对环境选用合适级别、粘度的机油,还应适当缩短换油周期,具体要求视情况而定,一般以缩短1/5-1/3的周期为宜。
许多车主对机油的使用都存在着模糊的认识,认为只要是机油,5000公里一换就行。殊不知机油种类选用不当,换油周期把握不好,长期使用将对车辆产生很大的影响。同一车型有的行驶二、三十万公里仍状况良好,除驾驶方法外,机油的合理使用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只要能注意总结经验,认真比较,科学地选用机油和掌握换油周期,你的车就会青春常驻,历久弥新。
星速机油怎么样
好。根据查询懂车帝官网。
1、能够在高温情况下合理维持浮油抗压强度,减少发动机各零部件在高温情况下的损坏。它还有着优异的超低温防护作用,能够维护发动机在较低温度下运行畅顺,并提升发动机的超低温工作效能。
2、是世界知名的机油品牌,在全球多个国家或地区都有不错的好评,曾在各大数据榜单上被评为世界前十机油品牌。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