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棕榈油价位走势-最新棕榈油价位走势图表
1.当前食用油价格走势
2.印尼宣布禁止棕榈油出口的逻辑是什么?我们的食用油会短缺么?
3.2008年棕榈油为什么高
4.棕榈油需求不足却面临高产期 期价仍将反复探底
当前食用油价格走势
进入第四季度,在通胀预期增强、多元主体抢购、农户惜售心理强烈等一系列因素作用影响下,市场各类粮油价格涨势汹汹,而后在国家政策密集出台的调控下,市场看多氛围减弱,至十一月下旬,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各粮油品种价格趋于平稳,走势略有不同。具体情况如下: 大 豆:本旬市场大豆价格走势平稳,目前市场批发价为4640-4940元/吨,较中旬持平。 食用油:在国家不断加大抛储力度及油脂期货下跌的作用下,各油厂挺价意愿减弱,前期走势坚挺的食用油价格略有下滑,目前散装菜油批发价为10000-10200元/吨,散装色拉油为10000-10200元/吨,均较本月中旬下跌150元/吨。深度报道食用油市场基本面状况将支持食用没价格后市进一步走强 一、新年度全球大豆播种面积减少支撑豆油价格 虽然目前油脂油料市场尚未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但从比价关系来看,油脂油料相对于棉花、玉米、白糖等农产品价格仍然处于价值洼地。从比价关系来看,当前美国大豆与玉米期货连续合约的比价约为2.3,低于近几年来的平均水平2.7;美国大豆与棉花期货连续合约的比价约为10.1,而去年同期这一数据是14.4.大豆在与玉米、棉花的比价关系上已处于完全的劣势,在来年的种植面积争夺中将会处于下风。这一点在新年度巴西棉花与大豆耕种选择中已有所反应,巴西农户将部分以前种植大豆的土地改种成了棉花。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预计2010年巴西棉花播种面积较去年增加多达37%,产量将超过 2006/2007年创下的160万吨的纪录。由于棉花与玉米价格涨幅远高于大豆价格涨幅,从种植效应来看,全球大豆播种面积会受到玉米和棉花面积扩张的影响。2010/2011年度大豆种植面积将无法满足下一年度的强劲需求,这势必导致豆油价格上涨。 二、2010/2011年度中国油菜籽种植面积减少支撑菜籽油价格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显示,今年农民种植油菜籽积极性总体不高,菜籽种植总面积可能下降。这主要是因为油菜籽收益低于其他作物,据有关部门统计,2010年长江流域油菜籽种植平均收益为100.6元/亩,较2009年提高35.2元/亩。而长江流域小麦平均收益为158.1元/亩,比油菜籽收益高57.5元/亩,农民种植小麦积极性高于油菜籽。除此之外,油菜籽机械化作业难以大面积推广,近两年持续上升的人力成本也对油菜种植形成不利影响。油菜籽种植面积减少将对菜籽油价格构成支撑。 三、东南亚棕榈油增产速度放缓支撑棕榈油价格 棕榈油是大豆油的主要替代品,在过去的10多年,东南亚国家棕榈油产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这对缓解全球油脂油料供应压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今年东南亚国家棕榈油产量转折性地出现增长放缓的现象,这主要是受到2009年“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据相关专业人士介绍,2009年所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将持续到2011年,明年马来西亚的棕榈油产量不会有大幅的改善。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与未来气候的多变性将导致东南亚地区油产量不能持续高速增长,这对棕榈油价格将产生支撑。 四、需求刚性增长,油脂市场供需格局转变 USDA报告预计2010/2011年度全球植物油总供给为15675万吨,较上年度增长3.3%,而2010/2011年度全球植物油总需求为14461万吨,较上年度增长4.9%,需求增速快于供给的增速,这直接导致植物油的库存消费比走低。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1月的报告显示,2010/2011年度我国植物油总供给为3006万吨,较上年度增长5.9%,而植物油总需求为2750万吨,较上年度增长7.7%.不管是全球还是我国,2010/2011年度对植物油的需求增长速度都快于供给的增长速度,油脂市场的供需格局将出现转换。 综上所述,多种因素不利于三大植物油在新年度的生产,而植物油的刚性需求却不会改变,因此,食用油价格新一轮上涨行情即将展开。</p>
印尼宣布禁止棕榈油出口的逻辑是什么?我们的食用油会短缺么?
最近两天食用油行业最爆炸性的新闻莫过于印尼总统佐科威宣布暂停印尼食用油及食用油原料出口,规定从4月28日开始执行,直到印尼国内食用油短缺得到缓解后才取消!
这意味着什么?全世界最大的棕榈油产地,产量占世界产量59%的国家暂停向全世界提供可食用棕榈油!要知道棕榈油目前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植物油供应来源,如果真的停止出口,那整个世界油脂消费将面临极大挑战。消息一出,周五夜盘期货立即做出反映,中国大连盘一度涨停,后收盘涨3.34%,美豆一度涨至1734美分每蒲式耳,收盘时跌至1686.75美分每蒲式耳。为何印尼会出如此的政策?为何世界产油第一大国油还短缺了呢?为何市场走势是一个高开低走的行情呢?后期会怎样?我们试着分析一下:
1、印尼为何制定这个匪夷所思的政策?
2,为什么世界产油第一大国缺油了呢?
3、为何市场出现了高开低走行情?
4、接下来会怎样?
最后说一下,印尼政策经常多变,之前在镍矿、煤矿上多次发生变化,现在轮到棕榈油,尽管我相信这个政策大概率不会执行或执行很短时间,但是对此带来的风险也希望大家警惕。保持谨慎,不赌政策,以免遭受巨大损失!
2008年棕榈油为什么高
因为2008年的棕榈油正处于丰产期。
2008年进入商品期货市场,当年9月份正逢金融危机做空棕榈油资金翻五倍。
22年三月三大油脂再度不断刷新前高,其中三大油脂绝对价格均达到仅次于2008年的高位。分品种来看,棕榈油走势最为亮眼,印尼出口限制导致国内进口亏损严重,近端供应矛盾仍无法解决,01和03合约均出现强势的期现回归趋势。豆油基本面也比较过硬,油厂开机偏低抑制供应产出,年后终端消费恢复,豆油库存维持80万吨以下的偏低水平,现货基差亦高位上行,但因自身热点有限,走势远不及棕榈油。相对于豆棕油的趋势上涨,菜油的走势仅能概括为偏强震荡,前期菜油被注入过多的乐观预期,但现实库存偏高需求较差,但预期并未发生改变,未来菜油仍有望回归强势。
棕榈油需求不足却面临高产期 期价仍将反复探底
7月10日国内棕榈油期价再次出现调整,其中9月合约下跌114,跌幅达2.37%,回顾棕榈油1809合约近期的走势,在6月20日最低下探至4584元/吨后展开了持续的一波反弹,最高涨至7月3日4898元/吨,反弹幅度达6.8%,但之后逐步回落,10日竟然出现加速下跌的情况。从消息面看,10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局公布了6月的棕榈油数据,6月产量为1332705吨,5月产量为1525405吨,预期产量1356500吨,出口为1129088吨,上月为1291365吨,预期为1190000吨;库存为2188660吨,上月为2170620吨,预期为2145000吨。
市场担心消费需求不足
除了产量数据外,市场更担忧的是需求不足,6月出口1129088吨,较上月1291365吨下滑12.56%,出口大幅下滑最终导致库存仍然略有增长,棕榈油期价承压再次下跌。德国汉堡的行业刊物《油世界》6月称,2018/19年度全球油籽期末库存将会创下1.156亿吨的新高,比2017/18年度增加540万吨,从全球看,油脂供应仍然充足,这时若需求不足将会是导致价格下跌的巨大隐患。首先从时间上看,由于5至6月是斋月,之前斋月备货仍然有个消化期,其次第二次关税调整是6月14日,效果的显现仍然需要时间,这两个因素仍然会影响印度6月份棕榈油进口量。据了解,印度油脂需求缺口巨大,国内生产700万吨左右,消费超过2000万吨,加上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未来油脂需求增长可期。印度油脂消费中,棕榈油年消费超过1000万吨,占比超过40%,而国内仅能生产20万吨,缺口巨大,仍然要依赖进口。从长期看,印度油脂消费增长仍然是支撑棕榈油的利多因素,但短期的进口数据可能不太理想,尤其是6月份的进口量。
后续棕榈油将进入高产期
棕榈油每年7至9月都是高产期,加上近期出口数据不理想,市场再次担忧库存压力。棕榈树产量有一定的波动,在持续高产2至3个月后产量会略有下滑,然后再次增加,从下图看出,2018年3、4月份产量较高,5、6月份有所回落,后续有可能产量再次恢复增长。从数据看,6月产量明显低于预期,甚至接近2月份1342805吨的水平,2月份一般是每年产量最低的月份。6月的低产仍然与斋月有关,6月上半月仍然是斋月假期,从而影响了产量,但产量下跌的幅度仍然超出了预期,是否有其它因素影响,后续仍需要观察。
不仅棕榈油,豆油在每年6至9月份也是库存增长期,作为植物油中第一和第二大油脂,同时处于库存增长周期,对油脂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
棕榈油指数历年走势特点
4月之后棕榈油价格会走低,至10月左右跌至年内低点,之后再逐步反弹。从棕榈油1809合约在今年的走势来看,基本吻合了这个规律,在3至5月份横盘震荡,之后破位下行,近期走势仍然维持了下跌趋势,再次调整也不足为奇。
综上所述,从基本面看,棕榈油需求不足加上主产国面临增产高峰期,市场忧虑库存压力。从近期走势看,棕榈油仍然维持下降趋势,吻合历年的走势规律,笔者认为后市棕榈油仍将会反复探底,在具体操作上建议仍以顺势做空为主,不过后市要关注在9至10月份价格企稳反弹的可能。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